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游鲁迅公园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6:22 体裁作文
游鲁迅公园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游鲁迅公园有感

游鲁迅公园有感

记得读高一的时候,那时候经常由于身体不好犯头痛。在开学军训的时候,我就向老师请假去上海看病,在这之前我去过九江、南昌各大医院都没检查什么东西。这一次,恰好我爸爸也在家,所以我爸爸就带我去上海去看病。

到了上海,感受到了现代大都市的繁华,但我不喜欢这里这里的繁华是嘈杂的,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快节奏,没有我家乡的宁静。在上海看病,光检查都要预约一两个星期,所以我和我爸就当是一次旅游,坐着公交隔一天就去逛一次。有一次,机缘巧合,来到了一个鲁迅路的地方,和所有街道不同,这里有着别样的文化韵味,这里有好多古董交易的小摊,有从中国各地运来的怪石,最让我惊讶的是有一块石头长的好像肉,我和我爸都以为是一块肉在那里呢,走进一看才觉得这是块石头旁边标注着“肉石”,旁边还有一位身着比较传统的奶奶在用石头演绎一首悲伤的音调。

接着,我和我爸顺着鲁迅路照着地图找到了我向往已久的鲁迅公园,鲁迅公园里就像鲁迅路那里很有文化韵味,这里到处都是由老人自主组织的乐队,他们拉着二胡吹着笛子,伴奏唱着老曲,甚是好听。正值国庆,参观的人有好多远路的人,当然像我这么远的人还是挺少的。鲁迅公园很大,是附近上海居民享受文化熏陶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偌大的上海城,也许在这里他们才可以放下身心的重担好好享受大自然的宁静。这里有山有水,除了那些演奏的老人,尽管是假期去鲁迅公园的人并不多,也许大家都在忙于各自的工作吧,没有时间去享受这个城市短暂的宁静罢了,也许鲁迅离我们这个年代太久了他代表的是上一代的精神。鲁迅啊,鲁迅啊,你当年弃医从文,你的伟大贡献我们都记得,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上有好多你的作品,可当今又有多少人读懂你呢,他们觉得你的文章艰涩难懂,那个时代已经被这个城市的繁华,烟红酒绿所弥漫,谁还会多花点时间想想过去的你们,而现在又有多少人能鼓起勇气去改变整个时代人的思想呢,站在你的雕塑前我发起感慨。

不知不觉中,我看见了一栋楼刻着苍劲有力的几个字“鲁迅纪念馆”映入我的眼前,那几个字是我另一位偶像—鲁迅的同乡兼同姓周恩来周总理,可见鲁迅带给整个社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没有党派之分,他只是想唤醒整个民族的奴性思想想让老百姓过上没有专制和压迫的幸福生活。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朝花夕拾》)”

鲁迅先生开始想通过医学将中国人身体变得强健。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

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鲁迅的梦就这么简单,他只是用自己的文字用自

游鲁迅公园作文

己的方式去唤醒整个民族。 当我走进鲁迅纪念馆的时候,所幸今天是国庆期间不要门票,尽管不要门票,但是除了保安也就很少有参观的人。在一楼鲁迅与其朋友的蜡像惟妙惟肖,仿佛鲁迅正严肃认真的审视每一个走进来的过客,看看他笔下的人物现在是不是还存在。在阁楼里有一个鲁迅书店,里面有书也有纪念品。再往右走,可以看到好多与鲁迅同年代名人房间的还原,有郁达夫、周作人,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书香气韵。有一对年轻人用相机拍照被保安拒绝了,当时搞不懂这种做法的用意何在。随后,我和我爸就向二楼走去,二楼陈列的都是鲁迅生前所用的物品,有一把伞,一顶黑色的礼帽,一个鲁迅的石膏头像让我印象深刻,到现在都很深刻。中间有段小插曲,有一个日本女士旁边有个男士,那男士会中文还问过我怎么用自动售货机,这段小插曲让我觉得即使那时候日本对鲁迅的歧视,但是鲁迅在日本文化中还是有知名度的。可惜,来参观的中国人还是寥寥无几。里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铁皮房子,还原了鲁迅的以前住的地方,不过里面有个大屏幕,里面播映着鲁迅死后上海万民随着灵柩恸哭,有三个字赫然在目,那就是“中国魂”,当一个精神领袖突然倒下的时候,我们很茫然,我们只知道哭,不知道路该怎么走,这让我想到一篇关于纪念鲁迅的文章《红日》,鲁迅就像那片红日,虽然快落山了,他的力量永远都会在明天升起的。

最后,我和我爸下了楼去了鲁迅的墓地,也同时看到了一片墙,上面写着为建造鲁迅纪念馆而捐助的名单,里面刻满了日本人的名字很少有中国人的名字,当时就郁闷了,心想:“中国人都这么穷吗,连一个精神领袖纪念馆都舍不得出钱吗”中国的阿Q还在,华老栓还在,狂人还在,如果你细心可以一一找出与他们对应的当今中国人……

篇二:参观鲁迅公园有感

参观鲁迅公园有感

工学部(学院)第 2小组 高利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此次我们一行于5月9号参观了上海鲁迅公园,上海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280号,属于市中心,都说那里繁华,到达那里后我倒觉得除了楼高一点,路宽一点,人多一些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特别之处是蕴藏着鲁迅先生不朽的灵魂。

鲁迅公园园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鲁迅纪念馆,震撼近代史的尹奉吉义举纪念地梅园。有山有水有瀑布,山水之间,堤桥相连,鸟语花香,景色十分优美怡人。5月9号抵达目的地后,我们观看了鲁迅雕像、明清家具、关于鲁迅先生的书籍与照片,现在想来,只有先生的那一件长袍与那一顶礼帽给我的印象比较深,从那长袍的长短使我确证了先生没有我想像的高大,那件长袍的质量使我明白先生不是在优越的条件下同敌人作斗争的。再就是墙壁上雕刻的先生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座右铭,鲁迅先生的一生都是为人民奋斗的,而这句话是对他人生追求的写照。臧克家的那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对鲁迅先生的肯定,先生是一位巨人,而巨人虽然倒下,但是巨人的伟大精神却与世长存。

纪念馆里有一组根据先生的照片作成的腊像,腊像做的栩栩如生,好像一个活灵活现的鲁迅先生坐在那里与同事交谈一样,看过蜡像后,我的心有种被撕裂的感觉,人死是不能复生的,我没有多看,因为有许多像先生一样的人,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吃水难忘挖井人,我对他们是深深的感激。令我吃惊的纪念馆里竟有鲁迅葬礼的实况录像,惊讶之余颇为震动,观看时仿佛身临其境,为先生的英年早逝感到无限惋惜。鲁迅墓没有我想象中的平和和素朴。墓是1956年迁过来的,先前是周海婴的题碑,后来就变成了领袖的提笔。先生的墓碑是一面约两人高的石墙,墓前是一尊他坐在椅子上的塑像,端详着,思忖着,手里拿着一本书,似乎在思考救国救民的良方。

此外,鲁迅纪念馆拥有有关鲁迅的文物文献资料相当丰富,其中拥有大量珍贵的鲁迅手稿、遗物,文献照片,使人倍感亲切。其中有《藤野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手稿,《毁灭》的译稿等,鲁迅逝世前两天所写的未完稿《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手稿,告诉我们先生真是用自己的笔战斗和劳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实在令人肃然起敬。展厅中还展示着鲁迅先生发表第一篇文章《斯巴达之魂》的《浙江潮》以及《孔乙己》的《新青年》杂志、刊有鲁迅致中共中央信件部分内容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等珍贵报刊。鲁迅的一些遗物、实物、照片也弥足珍贵,其中包括参加杨铨追悼会时用的雨伞,阅读过的马克思著作《史的唯物论》等,这一切都是鲁迅光辉人生的历史佐证。

从鲁迅公园归来,在地铁上我的心久久平定不下来,感慨万千,时代万变,公园内的每一步移动就像在过去的那个时代里穿梭一样,我每行走一步都在思考一下,是啊,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们留给了我太多的感想,是啊,有的人活着他真的已经死了,他没有为人民做过任何事情,有的甚至欺压人民,成了民族的罪人。人,就是因为精神与人格才显得伟大,同样是京剧名角,程砚秋与梅兰芳可谓一菊一梅,但是正是因为练画蓄须拒演的壮举,梅兰芳先生的更为人们所称赞所喜爱。活着的意义不只是简单的活着,要在活着的时候多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于和平年代,我们虽

然不用像鲁迅先生那样为了国民去奔波,但是我们有责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从小事做起,服务于人,实现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今后无论成为党员与否,我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事情,为两个一百年奉献力量,为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篇三:参观鲁迅公园有感

参观鲁迅公园有感

每次的党员培训之中都会穿插一次党员教育基地的参观,让我们对党性的认识从单纯的书面文字上升到生动立体的感性认识。

最早接触鲁迅先生是臧克家写的一篇《有的人》,而后,朝花夕拾是我接触鲁迅先生的第一部作品。这位弃医投文,以自己的笔杆子作为武器与那些对中国不怀好意的家伙作斗争,并激励一代代奋起上进的青年人。

中学时期接触的那些作品,不可否认,鲁迅先生的文章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甚至有些深奥难懂。此次活动让我对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的认识,从印在白纸上的铅字了解上升到视觉、听觉以及心灵感悟。

这座1951年1月建成开放的鲁迅纪念馆,馆内陈列品十分丰富,重点表现了鲁迅先生在上海10年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其中含括鲁迅先生当年出版的文集、珍藏的版画、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以及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为他夺身塑造的蜡像与铜像……

在陈列厅中给我冲击最大的是:鲁迅先生和青年谈话的蜡像场景。逼真的蜡像,仿佛鲁迅先生还在我们身边,继续鼓舞着我们这代人奋勇向前。

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末期由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以及清政府的软弱无能造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尴尬的局面。而辛亥革命无疑便是那个光明道路最初的开拓者。就如同鲁迅先生所写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一大批的青年知识分子觉醒,加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的革命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

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7000多万党员的政党,谁会想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仅有13位代表参加一大会议,全国只不过53名党员。

当然,中国革命的成功也离不开无党派人士的支持,例如鲁迅先生,他以笔作为自己的武器与先进的知识分子并肩作战,并用自己的文字激励着大家,在子夜时分为大家照亮前进的道路!

篇四:游鲁迅故居作文

游鲁迅故居作文

游鲁迅故居

经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顿时,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馆内继续参观,我们了解到了鲁迅坎坷的一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1902年,鲁迅赴日留学,学习医术,因深受资产阶级民工革命浪潮,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看到国内同胞的愚弱,毅然弃医从文,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以此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看到这里,我对鲁迅更加敬佩了。

接着,我们又连续参观了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但我最想参观的还是三味书屋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听身后的导游说:“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下桌台上摆着一副活灵活现的《松鹿图》,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行礼的地方。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大概就是说明了生命、读书的真谛吧。东北角便是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书桌上刻有一个“早”字,我从课本上了解到:当年鲁迅父亲生了病,鲁迅为了照顾父亲,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端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以后,鲁迅就永远没有迟到过,并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走出三味书屋,天气炎热得很,我们便找了一个小吃店坐下,吃着金黄、香喷喷的臭豆腐,品着凉滋滋的冰绿豆汤,想着鲁迅给予我们的道理,心情无比舒畅??

篇五:小学生作文 游鲁迅故居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进步先读书—李若婵

游鲁迅故居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

爸、妈妈,还有同学们一

起乘坐旅游大巴,经过一

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了

位于绍兴的鲁迅故居。车

子停稳后,我们就像出笼

的小鸟,奔向导游。

我们跟着导游先生,踏

上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只见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肃穆庄严。我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看见里面有一张非常漂亮的画,还有桌子和椅子,原来这是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学习的地方——三味书

张若楠之童真文集

态度决定成功—傅满红

屋;我们还来到了百草园,

鲁迅先生童年时候,曾在

这里玩游戏,捉蟋蟀,留

下很多有趣的故事。

最后,我们来到鲁迅

先生的雕像前,瞻仰他的

仪容。我目睹了鲁迅先生

那犀利的眼神,他仿佛在

沉思:为什么当时的社会

那么黑暗?那么腐

败?……我痛恨……我同情……

看完鲁迅先生的故居,我们在雕像前与他合影留恋,学习他的高贵品德,传承他的爱国精神。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