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8:02 体裁作文
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体裁作文

篇一: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上学期语文

《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3年11月28日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班级:五年级二班

主讲人:杨慧

一、课题 22、狼牙山五壮士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继续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为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诱敌上山,英勇奋战后跳崖的故事。

三、学情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受苦较少,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于引导,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

四、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写狼牙山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五、教法学法:讲授法

1、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资料了解时代背景,阅读文本,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

六、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内容,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2、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八、备课时间:

九、授课时间:

十、教具:多媒体

十一、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文题目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文题目,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主要人物。

2、“五壮士”可以换成“五战士”吗?为什么?

不能换,因为文中的五位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敢于献身,所以用五壮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回忆课文的记叙顺序,用小标题的形式汇报。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自读全文中令自己感动的部分,与同桌交流。

三、精读课文,体会伟大的献身精神。

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英勇奋斗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结合当时的背景,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师生互动,交流汇报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多媒体出示重点词句,并加以解释。)

(1)朗读五壮士“痛击敌人”部分。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动作和神态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动作:指挥、命令、吼、抡、瞄准。神态: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从他们各自的动作和神态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他们心中充满对敌人的仇恨,他们英勇杀敌,一心想拖住敌人,为群众和连队转移争取时间。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以及他们英勇杀敌的无畏精神。

(1)读“引上绝路”部分,思考:

①想一想五位战士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他们完成任务后,准备转移时面对两条路,一条是生路,一条是死路。他们没有选择生路,是为了吸引敌人,他们要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毅然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②读一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表现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体现出班长态度之鉴定、决定之果断。“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出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

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饱含着五壮士 对人民深切的爱,以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③用四字成语概括出他们的崇高精神。

坚定不移、勇于献身

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表现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精神。

(3)朗读“顶峰歼敌”部分,思考:

①说一说这部分是从几个方面写的?

两个方面:一方面写五壮士英勇奋战,用石头砸;另一方面写敌人的惨败,抓住了“叽里呱啦”的叫喊声,“纷纷滚落山谷”等词句,形象写出了敌人的可耻下场。

②找出五壮士共同英勇歼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得非常密集、迅猛、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的英勇杀敌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在这部分,你又能用什么词来概括他们的精神呢? 英勇顽强、坚强不屈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他们英勇顽强、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

(4)朗读“英勇跳崖”部分,思考:

①说说“屹立”一词,在文中的意义。

“屹立”本义是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地立着。这里指

篇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案

尚寨小学黄建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10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① 课前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

②有条件的地区可听取抗日老英雄的报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4、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

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2.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①认读生字与写字。

②课件出示: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仔细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感受。

①指名读,接龙读。

②边读边谈感受。

③齐读

三.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1. 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4 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板书:接受任务 跳下悬崖

5.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摘抄了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请读给同学听。

2.过渡: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 板书课题

3.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说得好!不是一般的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

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些场面有的让我们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让我们感觉热血沸腾。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①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②从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中,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力气;胡德林和胡福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③教师引读,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痛恨。

④A、在五壮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B “ 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⑤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导学第三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课件出示:

引上绝路

①请同学凭自己的理解朗读“引上绝路”部分。(朗读评价)

②读书不光要读,还要想,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死路)

课件出示――狼牙山顶峰图片

这就是狼牙山顶峰,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③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④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教师:是啊,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

⑤战士们又是怎样想得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

学习“紧跟”一词,不要“紧”字与加上“紧”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⑥指名读: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⑦朗读指导:

通过这段的理解,我们知道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板书:不畏牺牲

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

3、自学4、5自然段——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①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板书:英勇顽强)

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②、(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

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课件出示:

A、“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

“举起一块石头”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

A、 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④练读4、5自然段指导,指名朗读。

三.研读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献身的精神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

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

(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3、 课件出示:“屹立”图片。

A、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B、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

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4、 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5、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画面

看到这个画面,请同学们拿好课本,再读五壮士跳崖的句子。

(齐读6—8自然段)

6、引读课文: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7、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

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

四、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图片:巍然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以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1、 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

2、 请同学们放下笔,读一读面对着五勇士,面对着纪念碑你想说的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更多资料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篇三:《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10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4、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

(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

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①认读生字与写字。

(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读准平舌音与翘舌音,本课生字除“嗖”外,“斩、坠、仇”都是翘舌音;还要注意“葛”读第三声不读第二声,“吼”的声母是“h”不是“k”,“崎岖”的韵母也要注意区别开,注意吐字清晰。从字形上来说,“葛”不要多写一竖,“昂首挺胸”的“胸”不要少写一竖。)

②课件出示: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仔细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感受。

①指名读,接龙读。

②边读边谈感受。

(第一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二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③齐读

三.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1. 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4 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

(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

板书:接受任务 跳下悬崖

5.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分别是山西省、察哈尔省(已撤销)、河北省的简称。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水沟。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所以应选气魄大。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摘抄了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请读给同学听。

无所畏惧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奋不顾身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临危不惧 面不改色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仰不愧天

2.过渡: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 板书课题

3.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壮士”表示了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英勇杀敌、敢于献身,所以他们就是豪杰,是壮士。)

说得好!不是一般的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壮”就是勇敢的意思,勇敢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课文的字里行间书写着五壮士的英勇豪迈、气壮山河,用“壮士”更贴切。)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

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些场面有的让我们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让我们感觉热血沸腾。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①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②从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中,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

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力气;胡德林和胡福这两.................

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

(从带点词语中感受到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痛恨。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绷得紧紧的”指小战士的表情凝重而紧张。“绷得紧紧的”与“全神贯注”表现出了战士歼敌地全力以赴。)

③教师引读,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痛恨。

④A、在五壮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 敌人遭受了沉重打击。从“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读出来的。)

B “ 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 一次又一次”说明敌人进攻了很多次,被五壮士打退了很多次。“横七竖八”形容敌人的尸体纵横杂乱,说明敌人损失惨重。)

⑤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导学第三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课件出示:

引上绝路

①请同学凭自己的理解朗读“引上绝路”部分。(朗读评价)

②读书不光要读,还要想,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死路)

课件出示――狼牙山顶峰图片

这就是狼牙山顶峰,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另一条路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

③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班长态度坚决果断,从“斩钉截铁”看出来的;“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④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齐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教师:是啊,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

⑤战士们又是怎样想得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

(“热血沸腾”、“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学习“紧跟”一词,不要“紧”字与加上“紧”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不一样,“紧跟”更能表现出战士们非常赞成班长的做法,准备把敌人引上绝路,也更能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⑥指名读: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⑦朗读指导:

通过这段的理解,我们知道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板书:不畏牺牲

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

3、自学4、5自然段——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①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板书:英勇顽强)

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班长受伤了”,“子弹也打光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敌人砸去看出来的。)

②、(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

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回答:抢、夺、插、举;班长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

③、课件出示:

A、“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 ......

“举起一块石头”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

篇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2.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附答案)

22.狼牙山五壮士

基础区。

一、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绷紧(bēnɡ běnɡ ) 抡起 ( lūn lún )

屹立(yì qí) 纵身(ji?nɡ z?nɡ)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仇恨( ) 胜利( ) 崎岖( )

沉着( ) 英勇( ) 进犯( )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山路 ( )的力气 ( )的喜悦

( )地瞄准敌人( )地躺着尸体 ( )地完成任务

四、根据意思写句子。

1、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极大。 ( )

2、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 )

3、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 )

4、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

5、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

五、选词填空。

陆续 继续 相继

1、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 )向紧跟在后面的敌

人射击。

2、 村里的孩子( )失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站立 挺立 屹立

3、五位战士(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

远去的方向。

4、无论天气怎样寒冷,梅花总是在雪中傲然( )。

六、句子训练营。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梳理间。

1、课文的叙述顺序是:

接受任务──( )──( )──( )──

跳下悬崖

2、战士们把敌人引上绝路是因为

阅读区。

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

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

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

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

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黑体的两个词语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些词语写出了五壮士跳崖时的奋不顾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从“这声音”里面你能够感受到五壮士的

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这几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

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

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

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

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

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

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

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

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

“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年仅十

三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

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

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1、短文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几个方面刻画了王朴的小英

雄形象,请按要求摘抄语句。

(1)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子是对人物___________的描写,该句运用了

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文中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黑体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什么?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除了王朴,

你还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至少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狼牙山五壮士(答案)

基础区。

一、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绷紧(bēnɡ běnɡ√ ) 抡起 ( lūn√ lún ) 屹立(yì√ qí) 纵身(ji?nɡ z?nɡ√)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仇恨(感激) 胜利(失败) 崎岖(平坦)

沉着(慌张) 英勇(懦弱) 进犯(防御)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崎岖)的山路 (全身)的力气 (胜利)的喜悦 (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 (胜利)地完成任务

四、根据意思写句子。

1、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极大。 (惊天动地)

2、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昂首挺胸)

3、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居高临下)

4、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神贯注)

5、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钉截铁)

五、选词填空。

陆续 继续 相继

1、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后面的敌人射击。

篇五:“狼牙山五壮士”尚有六大未解谜团

“狼牙山五壮士”尚有六大未解谜团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殉国之举的历史背景,是1941年7月日军在华北启动的“晋察冀边区肃正作战”。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的《华北治安战》一书披露,该作战计划的目的是:“在击溃晋察冀边区共军及消灭其根据地的同时,结合封锁,破坏其自给自足,进而消耗、困死该地区的共产势力。”具体到五壮士所在的杨成武部,《华北治安战》记载:“(8月)23日拂晓,乙兵团由定兴、方顺桥附近分三路纵队西进,对盘踞于满城北方的北娄山附近的第一军区司令杨成武指挥的约有五千人的部队开始了围攻。由于一部分共军据守北娄山西方的坚固阵地进行顽抗,我军在空军的密切配合下展开了肉搏战,痛击该敌,使其向北方溃逃。”杨成武也在回忆录中写道:针对日军此次来袭,“我们布置好了全分区的反?扫荡?工作,然后……向西转移。在转移途中,我得知敌人已经拉开了一个巨网,把整座狼牙山包围了。”

据《华北治安战》的说法,日军对狼牙山的包围,属于此次“晋察冀边区肃正作战”的“第二期作战”任务,其方式是:“各进攻兵团分驻于作战地区搜索、剿灭残余共军,并消灭其根据地;各封锁兵团在继续进行封锁的同时,将其一部分驻于进攻兵团的后方地区,搜索剿灭残余的共军,并摧毁其根据地。”具体到攻击杨成武部的乙兵团,其“第二期作战”的结束时间是10月11日,该日,乙兵团“开始转进”,返回其原建制;针对杨成武部的“肃正作战”告一段落。

日军之所以重视狼牙山,实因狼牙山周边地区是中共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如杨成武所说:“娄山地区是我们一分区群众发动得最好,抗日民主政权最为巩固的根据地之一。这一带物产丰富,市场繁荣,为了抗日,乡亲们什么都舍得。他们平时节衣缩食,从物质上支援我们。只要我们一出击,就组成运输队和担架队跟在后面,为了掩护八路军,他们在日军面前宁死不屈。”分区机关所在的北娄山村,即位于狼牙山脚下。因此种特殊地理位置的,杨成武曾亲自深入狼牙山,考察过其内部路径的险峻与隐秘,且“发动群众对狼牙山的地形进行改造,并在这一带架上?飞线?,设立观察所等等”,以作为应付日军“扫荡”的后退之路。 9月24日,日军对狼牙山山内实施扫荡;25日,五壮士在掩护部队转移之后跳崖。这一基本史实,中方资料中,有生还者葛振林、宋学义等人的亲历讲述,也有目击者、营救者余药夫、冉元通等人的回忆,还有杨成武、邱蔚等军队干部的证词——杨成武甚至在回忆录中披露,当天下午3时,狼牙山“通天顶”上的观察组曾通过“飞线”向他报告五壮士的具体行

动,“敌人正在疯狂向他们扑去,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五位同志的投弹和射击动作”;稍后,

“通天顶”上的观察组又第一时间将五壮士砸枪跳崖的消息报告给了杨成武;下午四点钟左右,又有狼牙山下的情报站通过“飞线”向杨成武报告,狼牙山上的李老道“特地跑下山,要情报站设法赶快转告我,有五位八路同志在棋盘陀附近的险峰上英勇跳崖,其中两位被挂在凌空伸出的小树上,是死是活不知道,请赶快派人去营救。”这些回忆情节,细处未必准确,但五壮士跳崖的基本史实,则大致可以确定无误。日军方面,虽无有关五壮士的直接记载,但其在关于“晋察冀边区肃正作战”的教训总结中说道:“其负责掩护主力退却的部队,即使兵力薄弱,也必进行顽强抵抗”,似可作为五壮士跳崖的一个注脚。至于网络上流传的某些质疑——譬如:“狼牙山五壮士实际上是几个土八路,当年逃到狼牙山一带后,用手中的枪欺压当地村民,致当地村民不满。后来村民将这5个人的行踪告诉日军,又引导这5个人向绝路方向逃跑”——这般说法,新则新矣,却实在是没有半点史料依据可寻。

1940年,一分区主要干部在狼牙山棋盘坨指挥所前合影。左起:黄连秋、史前进、高鹏、赵志珍、杨成武、曹凌、赵凡。

一方面,毫无疑问,质疑五壮士跳崖真实性的某些说法,是严重缺乏史料依据的;另一方面,也应该承认,关于五壮士跳崖的诸多具体细节,现有史料中还存在着种种冲突,细节层面的真相,仍有待更细致的考证。

疑问一:班长有没有主动请战,要求留下来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狼牙山五壮士”,具体是指杨成武部一团七连二排六班的五名战士:马保玉(班长、党员)、葛振林(班副、党员,生还)、宋学义(生还)、胡德林、胡福才。关于班长马保玉(亦作马宝玉、马保林),杨成武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邱蔚……把担任后卫、掩护地方干部和群众突围的重任交给了第7连。根据我的意见,第7连等大家安全转移后,留下一个班拖住日军,最后转移。?指导员,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吧!?第6班班长马保玉听到消息,便跑来找蔡展鹏求战。第6班的战斗力很强,班长的战斗经验也比较丰富。蔡展鹏与连长刘福山一商量,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按这个说法,留下来担任掩护任务,是六班班长马宝玉主动要求的。但幸存壮士葛振林却有不同的说法:

“一直待到夜里三四点钟,任务还没有来,……刚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枪声、手榴弹声震醒了,这时指导员跑得浑身汗淋淋地闯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下命令:?赶快上山,靠近团首长。?我们刚爬起来要走,指导员又喊了声:?六班长!??有!?我们班长马宝玉应声站出来。?你们班带一个机枪组,顺这条岭占领西边小山头,把敌人火力引过去,掩护一、三排撤!??是!?班长爽快地答应。我走出门,还听见连长在向班长交代:?要多坚持一会,让后面和上面(指团的机关)撤走。?”(葛振林,《狼牙山跳崖记》,王愿坚整理,刊于《中国青年》1957年第14期)

按葛振林1957年的说法,让六班担任掩护任务,显然是七连领导的安排,并不存在班长马保玉主动请战之事。1985年,葛振林在人民政协报第22期刊文《狼牙山上》,内称:“丘蔚团长命令我们七连坚守阵地,掩护机关和主力转移。在我们连的英勇阻击下,机关和主力安全撤走了。团长又命令留下我们六班继续阻击敌人,连队其余人员迅速转移。”同样没有马保玉主动请战的情节。葛振林晚年的另一篇回忆文章《血洒狼牙震敌胆——忆老战友马宝玉牺牲前后》,谈及掩护任务的由来,与1957年《狼牙山跳崖记》的说法完全相同,仍没有马保玉主动请战的情节。

然而,到了1995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由葛振林口述、周迅整理的《战斗在狼牙山上》一文,却改了口,把马保玉主动请战的情节补了进去:“团长部署我们七连担任后卫,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突围,等大家安全转移后,留下一个班拖住敌人,最后转移。我们

班长马宝玉得知这一消息,便跑去找指导员求战,要求把最后拖住敌人的任务交给我们。连长和指导员一商量,同意了我们的请求。”该文后被收录于《中共党史资料·第55辑》。

1941年,葛振林(前排左三)、宋学义(前排左五)受到嘉奖后与杨成武(前排左四)等合影。

疑问二:担任掩护任务的六班当时只有五个人吗?

《杨成武回忆录》中说,狼牙山战斗时,六班当时“全班除去因病住院的同志外,只剩下五个人,班长马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葛振林也曾回忆说:“当时,我们班除因伤病住院的同志外,只剩下五人:班长马宝玉,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还有我。我是副班长。”(《战斗在狼牙山上》,1995)

但在1994年,却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该年7月9日,《长江日报》刊登署名孟宪良的文章《当年狼牙山上有六人——五人重于泰山,一人轻于鸿毛》。文章称:“七连六班当时共有9个人,除了五壮士之外,还有个小商出身的副班长吴希顺,另外几个战士因病没参加战斗,当时阵地上共6个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他们居高临下,扼守山顶,坚持了近一天,日军损失惨重,无法攻到山顶。战士们子弹快打完了,枪声稀疏下来。敌人的翻译官不断喊话:?你们跑不了了,没有子弹了,快下来投降吧。一定优待你们。?这时吴希顺悄悄爬

到班长马宝玉身边,小声说:?班长,不打了,咱们下去吧??马宝玉瞪了他一眼,没说话,又继续战斗,后来发现吴希顺不见了。他一人离开山顶下山去,举着枪向敌人投降,被气急致坏的日军用刺刀当场挑死。……当年部队剧社曾据此编演了多幕剧《五大勇士》。舞台人物中也有叛徒吴希顺这一角色,但在后来的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却将这角色删去了。”

次年4月,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撰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经过“考证核对”,在“狼牙上五壮士”词条下,采纳了孟宪良此文的意见,辞典称:“该班战士同敌人整整搏斗了一天,杀伤日军50余人。最后该班只剩下马宝玉等6位战士,弹药用尽,石头扔完,当敌人逼近时,副班长吴希顺举枪投降(旋被日军挑死),其余5人砸毁枪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一齐跳下万丈深谷。”

但葛振林壮士对孟宪良“第六人”的说法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葛对来询者表示:“所问吴希顺,事实并没有这个人。不仅六班没有,二排也没有这个名字的人,自然六班也没有这个副班长了”;“只有我是六班副班长”;“历史是严肃的,不允许任何人编造。如《狼牙山上有六人》一文编来造去,实在让人难以容忍。”稍后,曾参与救助葛振林的余药夫与第一个报道五壮士的钱丹辉等人,亦出面否定孟宪良“第六人”的说法,并由《广西日报》刊发了葛振林的驳斥声明,该声明亦得到了杨成武的电话赞许。

孟宪良的“第六人”说法或许确有问题,譬如日军既欲劝降五壮士,何以又要挑杀投降的“第六人”?于情于理,实在令人费解。但值得注意的是,坚决驳斥“第六人”说法的葛振林壮士,在其不同时期的回忆文章中,对本班参加狼牙山战斗的人数,其实也有不同的说法。譬如:“团长又命令留下我们六班继续阻击敌人,连队其余人员迅速转移。掩护连主力转移后,我们班除了伤亡的只剩下五个人,即班长马保玉、战士胡德林、宋学义、胡福才和我,我当时担任副班长。我们五个人决心扼守险要地形,继续阻击故人。”(葛振林:《狼牙山上》,人民政协报1985年第22期)——按这个说法,参加狼牙山战斗的六班并不止五人,而是完成掩护连主力转移任务后,伤亡到只剩下了五人。

再如,葛振林在接受文献纪录片《八路军》摄制组采访时曾说道:“后来来了个通讯员,上边指示命令,叫我们连爬到山上去抓住这个敌人,还有就是吸引敌人火力,掩护当地军民撤退。另外还有个加强班吸引敌人。这个班就带一挺机枪还有民兵,顺着那个山往上打,后来我们那个连也打上去了,敌人踩的地雷也响。跟日本鬼子一交火,敌人就拿着刺刀下来了,打的很激烈,牺牲好多同志。……当时我们班就分了三个组,我带着一个。” (该访谈后以《狼牙山跳崖那悲壮的一幕》为题,收录于张军锋主编的《八路军老战士口述实录》一书中)——按这个说法,六班在狼牙上战斗中曾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战斗,若仅区区五人,实无分成三组的必要。

1957年由葛振林口述、王愿坚整理的《狼牙山跳崖记》中则声称:连指导员曾指示马宝玉:“你们班带一个机枪组,顺这条岭占领西边小山头,把敌人火力引过去,掩护一、三排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