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云想衣裳花想容全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53:22 体裁作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全诗体裁作文

篇一:云想衣裳花想容

云想衣裳花想容

写稿用到这句诗,以诗的惟美幽柔,一直以为是杜牧的诗,记忆不好,翻查花了很大功夫。最后才发现这是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之一。全诗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原来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后宫观赏牡丹花,李白奉诏而作的。和后宫帝妃扯上关联,大大影响诗作的观赏。我选择弃之而不顾,单纯看成是以云彩花容描写女性之美的一篇诗章。

李白诗飘逸,一开始就将主客颠倒,妙极了!笔在诗人手下,当然“想”的主导是“人”,是我的“衣裳”要像云一般光彩;是我的容颜要像花一般的娇艳。可是下笔之后,变成“云想衣裳花想容”。自然景物在“我”身上寻求典范,“我”在自然最美的景物之上,可见李白笔下这位女性之美的超然极致。

春风吹拂着栏杆,带来喜悦与动感,花朵带露,摇曳风中,越发惹人怜爱。“露华浓”,人间恩宠情切。美丽的牡丹(人儿)更为俏艳。诗到了这里,我感觉已到了顶峰。

下两句“这超凡绝俗的花容不在人世间,该是群玉山头和瑶台月下的神仙”。云朵和繁花是我们看得见的,春风是我们感觉得到的,天上天界,有谁见过,这使下两句再强调也是虚幻,成为多余的。不论这是怎样的名人名句,我选择掩卷不理。我曾经看过一幅漫画,背景在一间课室里,老师在黑板前讲课,漫画上老师嘴边一个圆框,三行逗点,说明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室另一边,全是学生,前排两三学生嘴边也有圆框,里面的逗点都在五七行以上。

这幅漫画给我启示是,这说明要表达的一边,到了要接受的一边,因经历、学识、动机、品味的不同,所接受的部分很难一致。这是自然现象,但却是不能忽略的现象。

这诗我读,与杨贵妃全然无关,我只看到“美”。诗人要抒发的,读者可以无拘无束的收纳。古典诗文存在千载的价值就在这里,拘泥,只会使诗文早日枯化。

所以,满纸荒唐言,一把幸酸泪,因有新的文物发现,开始争议这是谁写的,那是谁写的,这是另一范畴,历史考究的课题,与文学鉴赏关系不大。闲聊一点生活情趣,我是这样读诗文的。

篇二:唐诗名句赏析之四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诗名句赏析之四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李白《清平调》里的句子。全诗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清平调》属于“杂曲歌辞”,是一种歌的曲调,一般分为“平调、请调和瑟调”。《清平调》也成为《清平调词》、《清平词》,最为著名的就是李白所创作的这一篇《清平调》。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据说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皇宫之中栽种了不少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各色的牡丹花竞相开放,煞是好看。这一天唐玄宗骑着心爱的照夜白马,杨贵妃则乘坐一乘小轿,两人相携一同赏花。跟随他们的是当时宫中最为有名的乐师李龟年,李龟年看到唐玄宗和杨贵妃赏花赏的兴趣盎然,便让他那班梨园弟子拿出乐器,准备奏乐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助兴。但是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爱妃,怎么还能老听这么陈词旧曲呢?”于是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谱写新乐章,也就是我们这篇《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主要写的是杨贵妃所穿的衣服,就像天上神

仙所穿的霓裳羽衣一般,花团锦族之中我们可以想见贵妃之容。“想”字可以有正反两种理解,一是说看到云就想到贵妃所穿的衣裳,看到花儿就想到贵妃的容貌;还可以说把贵妃的衣裳想象为天上的云朵,把贵妃的容貌想象为盛开的牡丹花。下句“春风拂槛露华浓”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说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妖艳,同时也以朝露来暗喻君王的恩泽。

这两句诗读来令人如春风拂面,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再读下去,自然而然地就觉得这就是牡丹花容,这就是美人玉色。

篇三:清平调词三首

清平调词三首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4][5]

?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⑵,春风拂槛露华浓⑶。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⑷。

?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⑸,云雨巫山枉断肠⑹。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⑺。

?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⑻,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⑼,沉香亭北倚阑干⑽。[1]

词句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⑸红艳:红艳艳的牡丹花滴着露珠,好像凝结着袭人的香气。红,一作“秾”。 ⑹巫山云雨:传说中三峡巫山顶上神女与楚王欢会接受楚王宠爱的神话故事。 ⑺飞燕:赵飞燕。倚新妆:形容女子艳服华妆的姣好姿态。

⑻名花:牡丹花。倾国:喻美色惊人,此指杨贵妃。典出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⑼解释:了解,体会。释,一作“识”。春风:指唐玄宗。。

⑽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2][3-4]

白话译文

其一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其二

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

请问汉宫佳丽谁能和她媲美,就算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

其三

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2][3]

整体赏析

在这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有人据此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

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但这种说法遭到很多学者反对。这些学者认为: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有明显的抑古尊今之意。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4][5]

《清平调》 演唱:邓丽君、王菲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中国河北省邯郸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女歌手之一。

王菲,1969年8月8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女歌手、影视演员。

2015年5月8日适逢邓丽君20周年纪念日,她生前最后绝唱仅完成一半的《清平调》,由天后王菲亲自进录音室,重新录制隔空对唱单曲版本,在当天下午5点零8分全球发行外,MV也于同日做全球影音网站与电台同步首播。此曲日后获之版税,王菲将全数捐赠公益,两代天后隔空对唱精华片段6日首度曝光,未来KTV也能唱得到,这也是邓丽君近30年来首支新歌MV,可谓意义非凡。 音乐背景

《清平调》为邓丽君小姐继古诗专辑《淡淡幽情》之后欲完成的古诗专辑第二辑《春梦秋云》中的其中一首歌曲。《淡淡幽情》是一代歌后邓丽君小姐在1983年的一张专辑作品,《淡淡幽情》是邓丽君个人演艺事业处于颠峰时期的经典之作,也是她亲身参与策划的第一张唱片。与其他专辑不同,这张碟中的十二首歌均选自宋词名作,是经过了上千年历史检验的文学精品,配上现代流行音乐后,由邓丽君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唱出来,典雅、庄重又温柔、多情,颇具唐宋风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张最具邓氏特色的专辑,充分彰显出邓丽君情歌演唱的绝代才情和旷世才华,碟中的歌曲除了《但愿人长久》这首较为中性的歌有歌星能够翻唱外,迄今尚无人敢于尝试其他歌曲,因为任何翻唱都将

会因为破坏了邓丽君最恰切的演绎和独具的天韵而变得俗不忍听,而且无人敢驾驭这些歌曲以及感情。

《春梦秋云》就是传说中的《淡淡幽情》的第二部,也是十二首唐诗宋词,据说诗词已经选定,大部分歌的作曲也已完成。但是还没等到录制,邓丽君就去世了,非常遗憾。

歌词背景

这首“清平调”,是邓丽君于20世纪90代初,邀请当时新生代的作家曹俊鸿,将唐代文坛巨擎李白同名七言名绝句谱成的新曲。据说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宫中曾经在兴庆池东面的沉香亭畔,栽种了不少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紫红,浅红,全白,各色相间,煞是好看。一日,唐玄宗骑着心爱的照夜白马,杨太真,即杨贵妃则乘了一乘小轿,一同前来赏花,同时带着当时宫中最著名的乐师,即大名鼎鼎的李龟年。李龟年看到皇帝与杨玉环兴趣盎然地在赏花,便令他那班梨园弟子拿出乐器,准备奏乐起舞为皇上与贵妃助兴,唐玄宗却说到:“赏名花,对爱妃,哪能还老听这些陈词旧曲呢?”于是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李白进得宫来,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很快下笔如飞,一挥而就,在金花笺上写了三首《清平调》诗送上。唐玄宗看了十分满意,当即便令梨园弟子奏起丝竹,李龟年展喉而歌,杨贵妃拿着玻璃七宝杯,倒上西凉州进贡的葡萄美酒,边饮酒边赏歌,不觉喜上眉梢,唐玄宗一见愈发兴起,忍不住也亲自吹起玉笛来助兴,每到一首曲终之际,都要延长乐曲,重复演奏,尽兴方止。杨贵妃饮罢美酒,听完妙曲,遂款款下拜,向唐玄宗深表谢意。这段出自《杨太真外传》的传奇故事,也许有不少夸张、虚构的成份。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虽然历史上描写皇帝身边女子的诗歌数不胜数,但是要论起既能够得到当事人的喜爱,又受到后人一致好评的却不多,而其中最著名的恐怕非李白这三首《清平调》莫属了。 [2]

篇四:八下语文

浙教版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统测试卷

八年级下语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 ) ...

A、倔(jué)强 忍俊不禁(jīn) B、亵(xiè)渎 拈(niān)轻怕重 ....

C、毋(wù)宁 忧柔寡(guǎ)断 D、蜿(wān)蜒 颔(hán )首低眉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 真缔 消释 盛气凌人 B、 文绉绉 托词 深恶痛疾

C、 奥秘 朔方 莫衷一是 D、牟取 执拗 广袤无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4、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分)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 。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眼神 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②①④③ B.③②④① C. ②④①③ D. ①④③②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6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指令的发出,火箭载着承担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腾空而起,飞向苍穹,壮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

B.“英雄司机”吴斌和“最美教师”张丽莉都是闪亮的道德坐标,他们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最朴素、最伟大、最珍贵的情感,最应受到民众的顶礼膜拜。 ....

C.日本某些政客不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使出浑身解数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麻烦,现....

在又搞什么募捐买岛,真是可笑之极。

D.巴特尔一直是新疆广汇飞虎男篮冲击CBA总冠军的中流砥柱,在新的赛季即将到来之际,球迷对这位球星的感激和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B.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写了数多富有诗趣而又美丽的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水浒传》、《三国演义》、《海底两万里》、《罗宾逊漂流记》的作者分别是施耐恩、吴承恩、法布尔、丹尼尔.笛福。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苦难历史。

7、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 ,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

(6)行到水穷处, 。 (王维《终南别业》)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蕴含着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

8、综合性学习(4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去寻觅春的芳踪。

【品春韵】春联为春天增添了喜庆气氛和文化韵味.有一种对联叫“集句联”,是从名人诗文中分别选取两个句子,组成一对联句。有人用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作为上联,请你从备选的诗句中选出恰当的一句作下联。

A.杨柳阴阴细雨晴(唐·武元衡) B.一汀烟雨杏花雨(唐·戴叔伦)

C.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 D.云想衣裳花想容(唐·李白)

【描春色】请联系全诗,仿照划划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成。

春天的色彩

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 洁白的头巾上/闪烁着纯真与无邪/ 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 / 。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错过(14分) 刘心武

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

从在商场所看中的一件很适合于自己,并且价钱也不算昂贵的衣衫,竟因不必要的犹豫,放弃了购买,而再次去那商场,满眼都只是不如那件的样式,这类小小的错过,到明明有一个很好的跳槽机会,不仅去了那里可以收入更丰,更重要的是能与自己的兴趣更贴近,却只是因为决心下得迟点,因而痛失良机,那样大大的贻误……总算起来,真是不少!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布满了这样多的错过?

然而细想,可有“万无一失”的人生?

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只要我们回顾来路,有所得,从

在偶然路过的一家小小书店,意外地买到了久访不得的一本诗集,这类小小的收获,到自己积极参与的一项改革,果然取得了重大突破,那样的精神物质双丰收……算起来,也还不少,我们就应感到欣慰!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 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不明事理)的渊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正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固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即意识到了,并立即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聚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

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固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9、仔细阅读选文,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对“错过”的独特体验。(3分)

10、作者认为“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就“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这“升

腾的能力”指的是什么?(3分)

11、下列句子修改后,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3分)

原句:“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改句:“错过”把人的一生映衬得很明艳。

12、“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句话理解。(5分) (二) 世界水资源 (11分)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有13.86乘以10的14立方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淡水总量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大约只有40乘以10的14立方米,仅占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相比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3.5比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四分之一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斗争。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三分之二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3、这篇说明文的对象是2分)

14、这篇说明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和。(3分)

15、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分别解决第②段中的哪两个问题?(4分)

材料一: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我国政府已启动“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材料一可以解决

材料二可以解决

16、比较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7—24题

(一)秋风引(4分)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解】“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7、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2分)

18、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2分)

(二)五柳先生传(10分)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性嗜酒( ) ..

(3)造饮辄尽( ) (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1、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3分)

(三)雨雪不寒(7分)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公被狐白②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①霁:雨雪天晴。②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③闻命:听从教诲。

22、解释加点字。(2分)

(1)公被狐白之裘( ) (2)逸而知人之劳( ) ..

2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24、从这个故事中你认为齐景公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四、作文(作文45分,卷面分5分)

25、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间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曾经错过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将题目写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

(2)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八年级下语文 第三次统测试卷 第 4 页 共 4 页

篇五:初二语文

文星中学初二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 古诗词原文填空。(5分,每小题1分,错、添、漏等不给分)

(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4)抽刀断水水更流, 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 __________ ,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

2. 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 )。(2分)

A、颔首低眉hàn 瞥见biē 感慨方shu? ...kǎi 朔. B、哄堂大笑hōng 粲然chàn 虐待lǜe 蜿蜒wān .... C、杳无音讯yáo 侮辱wú 磬口qìng 稽首qí .... D、庶祖母shù 掺和chān 锃亮zang 诘责ji? ....3.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分)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 。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眼神 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云想衣裳花想容全诗)

A.②①④③ B.③②④① C. ②④①③ D. ①④③②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B.市教育局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提质”难题的不二法门。

C.去年五月,“实现伟大中国梦”般开展起来。

D破解。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育的成功。

6.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7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去寻觅春的芳踪。

【赏春景】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去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拍摄了三张照片,想要各用一个成语给照片取题目,请你帮他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序号填入括号里。(3分)

备用成语:A.春暖花开 B.桃李芬芳 C.春回大地

( __________ ) ( __________ ) ( __________ )

【品春韵】春联为春天增添了喜庆气氛和文化韵味.有一种对联叫“集句联”,是从名人诗文中分别选取两个句子,组成一对联句。有人用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作为上联,请你从备选的诗句中选出恰当的一句作下联。( )(2分)

A.杨柳阴阴细雨晴(唐?武元衡) B.一汀烟雨杏花雨(唐?戴叔伦)

C.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 D.云想衣裳花想容(唐?李白)

【描春色】请联系全诗,仿照划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成。

春天的色彩

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 洁白的头巾上/闪烁着

纯真与无邪/ 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 __________ / _________ 。(2分)

二、阅读?感悟(40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12题。(12分)

我的母亲(节选)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

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2)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

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

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

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

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

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

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

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3)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

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

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

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

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4)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

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

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

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7.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几段的主要内容。(2分)

8.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2分)

9.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2分)

10.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2分)

11.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2分)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

了多久了。”

②“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6题。(13分)

流泪的蓑衣

余君才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的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的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

12.品味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13.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分析。(4分)

1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5分)

①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第三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

15.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2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7——20题。(13分)

(一)《与朱元思书》(13分)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鸢飞戾天( ) (2) 窥谷忘反( ) ..(3)风烟俱净( ) (4) 好鸟相鸣( )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8、“ , ”句写出了江水气势磅礴的动态美。《三峡》中类似写江水的句子是 。(3分)

19、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1.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三、表达?交流(40分)

2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美好的人和事、物与景,宛如-颗颗珍珠,散落在记忆的河边。让我们轻轻地把它拾起,一颗、两颗、三颗??人生的体验,自然的馈赠,思想的启迪,将在你的笔下熠熠生辉。

请以“拾起心中的珍珠”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文星中学初二下学期中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5分)(1) (2) (3) (4) (5) 2、 4. 2-5每题2分) 6.(7分)【赏春景】 (3分) 【品春韵】(2分) 【描春色】(2分) 7.(2分) 8. (2分) 9. (2分)

10. (2分)

11. (2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