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快乐的一家人儿童画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5:56 字数作文
快乐的一家人儿童画画字数作文

篇一:大班国画《快乐一家人》

活动名称:快乐一家人

活动目标:

1、观察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外形特征,能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涂色的时候尽量不涂到线外面。

3、体验水墨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笔、墨汁、颜料、宣纸等。

活动过程:

一、巩固握笔姿势。

1、复习“握笔儿歌”。

教师:握紧右手小拳头,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好友握毛笔;食指在上面,中指在下面,拇指在中间;握紧笔,动手腕,画条线,笔要直;毛笔拿得好,一定学好水墨画。

2、幼儿握笔练习。

二、出示全家福,观察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外型特征。

1、教师出示全家福照片,问:“这是谁呀?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2、分别观察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外型特征:眼睛、嘴巴、鼻子、耳朵等。

三、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画爸爸、妈妈和宝宝的步骤,着重讲解画面布局。

2、讲解中提示幼儿蘸墨汁时要刮一下,复习这个儿歌:小毛笔,喝口水,舔一舔。

3、教师提出注意事项。

涂色的时候颜色不能涂到线外面,注意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洁。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遵守操作规则。

五、展示作品,评价。

带领幼儿参观画展,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篇二:儿童画作分析

在幼儿园里,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儿童在社会交往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有别于一般儿童,他们或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焦虑、行为偏差,或很少与同伴交往,甚至游离于同伴群体。对这些边缘儿童,我们尝试用游戏治疗的方法帮助他们缓解情绪焦虑,纠正行为偏差,使他们回归主流群体。

游戏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让儿童获得自由和快乐;游戏是儿童表达情感的最佳途径,是成人了解儿童心理需要的窗口。游戏治疗就是为儿童创设一种充分受到尊重、完全放松和自由的游戏情景,让儿童通过游戏将曰常受到的挫折和困扰表现出来,将内心的焦虑、紧张、害怕、退缩等不良体验发泄出来,将自己的愿望和问题表达出来。

笔者运用儿童中心游戏疗法对一名边缘儿童(以下简称A)进行了13次游戏治疗。A在游戏中自由玩耍,在摆弄各种玩具、玩水玩沙、绘画、建构等过程中一点点地将问题“玩”了出来。其中绘画是非言语交流和问题图形表征的一种形式,是儿童常用的宣泄情感的方法,对游戏治疗具有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呈现A在几次游戏治疗中的绘画作品来分析A发生的变化。

一、A:一个孤独的边缘儿童

A对周围环境缺乏安全感,经常表现出退缩、被动、自我封闭、自卑、胆小、焦虑等,害怕或不愿意上幼儿园,对教师和同伴置之不理,回避与他人的目光接触,拒绝被他人拥抱,不能与他人亲近。

在幼儿园里,A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理解教师的要求和指令,缺乏兴趣或兴趣不广,活动内容和形式千篇一律,不能正常开展想象性游戏;行为刻板且固执,对自己的座位以及使用的物品等存在偏执现象;念旧,拒绝新鲜事物;动作发展不协调,反应慢,动手能力差;常出现嘴咬、手抓、脚踢、拳打等伤害同伴的行为。

由于存在发音不清、口吃等语言障碍,A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因听不懂别人的问话而答非所问,或重复别人的语言,或自言自语。A不会正确使用人称代词,只能用自己的名字指称自己。A不能顾及别人的想法,在游戏中会不合群、焦虑、出现攻击性行为,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不能与同伴友好互动,常因交往不畅或失败而不愿意与同伴交往。A常游离于同伴群体,独自玩耍。由于缺乏社交技能,A常常遭到同伴的拒绝或排斥,不能融人同伴群体。

在活动中,其他儿童会与教师在语言、身体动作、目光等多方面进行交流,A却很少或几乎不能与教师发生类似互动行为,好像自己与活动根本就没有关系。

二、问题:在重复中呈现

儿童的画是儿童潜意识的表现,画面上的符号或色彩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凭借画面上的线、形、色的组合与象征,分析儿童的心理状况,了解儿童的需求、家庭关系、攻击性的倾向等,有助于我们研究和诊断儿童的问题行为。

A的绘画能力较强,在游戏室里表现为喜欢绘画。心理学家和艺术治疗师罗宾认为,孩子们绘画的目的,有可能是为了掌握绘画的方法或表现自我,也有可能是为了缓解心理压力和表达情绪问题。

儿童在自由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颜料和纸来抒发情感,反映自身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描绘人物的时候,情绪积极的儿童通常会画一些人很快乐地在一起进行有意思的活动。若一个儿童的绘画题材和样式一成不变,则该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可能存在一些异常现象。在家庭中受到关爱的儿童比在家庭中缺少关爱的儿童更倾向于用图画来表现家庭。A在家庭中备受关注,由于父母工作忙(父亲经常出差),A一直由老人精心呵护。家庭成员之间时常因为教育观念或教育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矛盾。分析A在整个游戏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几幅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A与环境的关系,洞察A内心的感受。

A在第五次游戏治疗时去了绘画区,他先用绿色颜料在纸上随意涂画,再加上一点咖啡色,就画成了“树”(图1);在第六次游戏治疗时A用黑色水彩笔在纸上草草地画了几笔(图2)。从这两幅画来看,A也许是在试探环境的安全度,其内心是矛盾和焦虑不安的。这两幅画与其后面的画相比,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A从第七次游戏治疗时开始在绘画中重复表现“爸爸在北京照相”的主题。这是因为A在暑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北京。这次一家人的旅游是A最难忘、最开心的经历。随着画画次数的增加,A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图1、图2、图3是A在第七次、第十次、第十三次游戏治疗中画的“爸爸在北京照相”。从整个画面来看,三幅画的主要部分是一样的:左上角是一个太阳(根据德国柯赫

<1904—1958>对画面的有关分析,笔者认为居于画面左上角的太阳可能表示A对男性、父性的印象较好),右上角是两朵云,中间是一个人,即A的爸爸。A

每次都会边画边说:“爸爸在北京照相,在天安门照相,有太阳公公,因为北京是夏天,不会下雪。”

在第七次游戏治疗中,A用大红色水彩笔画了一幅“爸爸在北京照相”。A在画画时不许笔者靠近他,这样他似乎在心理上感到更加安全。由于A执意要将画拿回家,笔者同意A下次将画带回来。A回家后把那幅画藏了起来,这也许是A寻求心理安全的一种方式。妈妈让A另外画了一幅画交给我。这幅画与A在游戏室里画的那幅画内容相差不大,我就用它来代替A在第七次游戏治疗时的画。

三、变化:在细节中显露

尽管三幅画在绘画的主题、风格和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三幅画中的人物都在画面中间,身体动作也差不多,但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细节悄悄发生了变化。

变化一:眼睛。在图3和图4中,爸爸都是戴眼镜的,而图5中爸爸不戴眼镜了,且额头上多了一颗星。由此我们可以猜测A虽然画的是爸爸,实际上表现的是自己的问题。随着游戏治疗的深入,A在幼儿园已能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并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教师给A发了一颗五角星。画面实际上表露了A内心的喜悦。可见,同样的绘画主题,在不同的心境下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变化二:嘴唇。从图3到图5中,A画嘴唇所用的笔墨越来越少。图3中人的嘴唇是弯月形的,看似在笑;图4中人的嘴唇是歪的,好像在生气;图5中人的嘴唇是张开的,似乎在说话。柯赫研究指出,描画的笔迹能反映不同的信号,用笔粗重,象征攻击性较强;笔墨呈棍棒型,则表明行为、思想受到了禁锢,或内心处于敌对状态。A从画厚厚的嘴唇到画张开的嘴唇,说明他通过游戏缓解了自己对口吃的焦虑情绪,开始变得自信了。根据教师反映,A已经开始参加集体活动,并喜欢上幼儿园了。

变化三:鼻子。图3中的鼻子犹如“大于”号“>”,图4中的鼻子是“3”形的,而图5中已没有鼻子了。

变化四:身体。从图3到图5中人的身体逐渐由胖到瘦或由大到小,但并无过多的细节特征。班克(Bank,1948)等人研究发现,人物形象的大小与自尊或者个体适应能力有关。儿童通过绘画象征性地表现自己,往往在画人物形象时会画出反映自己情感的一个自我形象。如A一开始是画爸爸的,之后就将自己情感中的自我形象投射到爸爸身上,所以爸爸就被越画越小了。我们还可以从图5

中“爸爸不戴眼镜了,而额头上多了一颗星”的事实来印证画中人物就是A的自我形象。

变化五:衣服。在图3和图4中爸爸穿的是分成上下两部分的带点衣服,图5中人穿的衣服是一体的,突出了纽扣,一共有12颗之多。总之,画面上由用力点击的点状图案过渡到平和的线条。

变化六:云朵。三幅画面中都有两朵白云,它们所处的位置基本一样,但从线条的柔和度来看,从图3到图5云彩的边界逐渐趋于平缓。这同样反映在人物双手和太阳光芒的变化上。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它给我们传达了什么信息呢?一些社会学家推测,绘画之所以在个体排除抑郁过程中作用明显,是因为绘画作品可以占据一些因失落而空出的物理空间。A通过自己的绘画让我们感受到他似乎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平静与轻松,通过想象找到了用其他方式得不到的快乐。从画面内容来看,A用笔最多的是嘴唇,反映出A其实很在意自身的缺陷。在幼儿园,由于口齿不清,不能很好地与教师和同伴交流,担心别人笑话自己,A常常用动作来代替语言与人交流,有时由于动作过猛,被同伴误认为是打人。

在第八次游戏治疗时,A画了四幅画(见图6、图7、图8、图9),一共画了五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人,也不管是站着的宝宝还是坐在澡盆里洗澡的宝宝,他们的嘴唇都被涂得厚厚的。这其实是A对自己口吃感到焦虑的一种无意识表现。罗恩菲尔德(Lowenfeld,1947)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对人物形象的某一部分不断夸大或歪曲,往往是因为儿童这一部位不正常或有障碍。

篇三:浅谈指导幼儿快乐画画

浅谈指导幼儿快乐画画

南丹县第三小学 李凤丹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我班幼儿十分喜欢涂涂画画,但到了绘画活动中往往有的幼儿就不敢画了,如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部分幼儿就会害怕画画甚至于讨厌画画。因此我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幼儿用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我,运用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追求快乐的学习,让孩子专心做自己,引导他们观察、回忆与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以艺术的目光去发现美,借此在孩子的心中植下感受幸福快乐的精神因子。“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本学期我们以赏画于玩、学画于嬉、教画于乐为主导思想,培养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下面谈一点体会。

一、发现孩子的绘画天赋,并进行及时的鼓励、关怀和保护,是进行儿童绘画教育的前提。

爱美是童真,当孩子第一次握笔或拿起一根枝杈儿,在纸上或地上涂画出最简单的符号,那就是孩子主动地对周围世界的最原始的反映。这时,作为教师(或家长)应及时地给予保护和鼓励。虽然这种保护与鼓励决非注定每个孩子今后都能在美术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在我们周围,确有许多孩子,对绘画活动有着执着的追求和兴趣,这是

由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决非一件坏事。然而,许多家长往往不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去评判、理解孩子的画,随意地扼杀了许多好作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说,发现孩子的绘画天赋,并进行及时的鼓励、关怀和保护,是进行儿童绘画教育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对美的“原始认识”,对于孩子们在美术方面表现出的朦胧认识和浓厚兴趣,教师应予以及时的保护。

二、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区域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观性,形象生动,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每个幼儿都好奇,他们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直接的形象体验,他们对看到的每一样新事物都会产生兴趣。于是幼儿园的整体设计、活动室及走廊的都采用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各种绘画作品为装饰,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有老师的,而更多的是孩子们的作品,当幼儿置身于其中时,有的幼儿发出了赞美,有的发出的是惊叹,而更多的流露出的是羡慕,所有这一切均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有了画画的愿望和想法,于是美术活动区就成了他们喜欢光顾的地方,而我们的瓷砖墙就成了孩子展示自己作品的的天地,在这里他们不用经过老师的同意就可以把自己画的每一样东西展示出来,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幼儿活动时对美的理解及想象对他们技巧的表现,遵守循环渐进的原则,如参与六一节前布置,我们先让幼儿讲讲,想想,

节日中欢快的景象,等到活跃的气氛达到高潮时再开始活动,制作,绘画,虽然幼儿是辅助者,但是外界环境的布置参与即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驰骋,也萌发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运用环境的教育功能,为此,我给了孩子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三、教师把示范当作一种表演,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绘画创作活动。

我在示范时就像在给幼儿做表演,幼儿在欣赏教师轻松自如的作画时,让他们有一种作画容易的心理暗示,使幼儿增强作画的自信心,感到没有压力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还有我在为幼儿示范时一般只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恰当的示范表演,例如:在“小鸡”这一活动中,我的示范是一只母鸡和一只鸡蛋,因为幼儿在以前的绘画活动中已经掌握了有关画圆的技能,因此这一次活动我只重点示范了画“尖尖嘴”、“小小脚”,而鸡的各种动态则用语言提示:“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它们会干什么呢?”,于是作品中出现了“小鸡在捉虫”、“小鸡在奔跑”、“小鸡做游戏”等各种动态,又如在“太阳”这一绘画活动中,我只示范画了太阳圆圆的脸,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我们把太阳光当成是太阳的头发,让幼儿来为太阳设计发型,这时幼儿积极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于是一幅幅生动可爱的作品诞生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每个幼儿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机械枯燥的模仿。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地进行示范幼儿就会被教师的思想所束缚,跟着老师的范例画,失去了创作的乐趣。美术活动时,看着他们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边画:“这里应

该这样!”“颜色要涂匀,不能留白!”正当我为自己改过的作品而自豪时,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别帮我,我能行!”在离园活动时,家长总不免要让自己的孩子带他们看看绘画作业,或者在一些美术作品展览时,他们总说:“哪幅是你画的啊?”这时孩子会指着自己的作品说:“这是我的,这里是老师帮我画的。” 这些小小片段,相信不只是我有过如此的经历吧?也许老师们会理解为孩子已经在我们的指导中明白了,领悟了。可细细想来,这似乎又提醒老师,“这是我的作品,这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当我们为孩子的作品添上那自认为精彩的一笔时,孩子就觉得,那已经不是他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完全属于他了。这种现象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屡见不鲜,老师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趋完美,总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审美出发,为孩子的作品添一点,改一点。目的也是让展示的作品更好,但从幼儿的发展目标来看,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我们的这一细小的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和兴趣。

四、以生活化、游戏的形式诱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与乐趣。 我们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把绘画融入游戏中,在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他们的兴趣就高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创造自己的绘画方法、特点,这样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的尊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样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绘画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简单的事物。我就设计了“下雨了”、

“开飞机”、“会跳舞的线宝宝”等绘画游戏活动去满足幼儿的涂鸦需要。然后开始引导幼儿从无目的的涂鸦向有目的涂鸦推进,进而设计了“快乐的虫宝宝”、“小兔过生日”、“小熊家的花园”等绘画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从有目的涂鸦向创造简单的图形推进,因此在幼儿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图形,一般为圆形,我们又设计了“摘果子”、“一袋小圆糖”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创造成更为丰富的画面,于是幼儿的作品中出现了太阳、树木、花朵等,甚至于人物和动物,从以上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绘画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幼儿喜欢了画画。

五、综合材料,多元发展

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所有的艺术表现都建立在物质材料基础上。对材料技法的适时传授对孩子的艺术学习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指导,让孩子在技法练习中既放飞心灵又能切实掌握材料技巧。新颖的美术教育工具,刺激孩子的新鲜感,效果也很特别。如我们用罐头裹上小毛巾来画滚筒画,为鲜花灿烂的春天涂上美丽的色彩,孩子们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色彩进行涂色、创作,不仅有趣,游戏性质也很强,还给孩子们提供了合作的空间,当三幅色彩鲜艳的大型滚筒画《美丽的春天》完成时,孩子们欢歌笑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除了创造一些新鲜的工具,我们还通过改良、综合方法,利用手指、手掌印画、印章画、撕纸画、棉签画等进行创作。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感受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在幼儿完成作品时,我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让幼儿在相互欣赏,交流中共同提高,而教师则要读懂幼儿的每幅作品的,

篇四:4—4.5岁儿童画课程安排

3.5—4岁幼儿绘画课程安排

第一节 火烈鸟

第二节 狂野的长毛象

第三节 大红公鸡

第四节 种子游戏

第五节 向着太阳生长的花

第六节 调皮的猴子

第七节 最熟悉的妈妈

快乐的一家人儿童画画

第八节 我的朋友

第九节 活动亲子课

第十节 我的特色茶杯

第十一节 散步的小狗

第十二节 树叶做成的昆虫

第十三节 花花绿绿的裙子

第十四节 铅笔公鸡

第十五节 鸟巢小鸟

第十六节 漂亮的菊花

第十七节 树叶的联想

第十八节 过桥

第十九节 泡泡满天飞

第二十节 猫吃鱼

第二十一节 唱歌的朋友

第二十二节 快乐的一家人

第二十三节 爬爬小蜗牛

第二十四节 蒲公英

第二十五节 大鱼吃小鱼

第二十六节 元阳梯田

第二十七节 树林 树林

第二十八节 小盆栽

第二十九节 海洋世界之海龟 第三十节 叽叽喳喳的小鸡

泥塑 作 品 赏 析

篇五:快乐的一家人

快乐的一家人

家,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它不仅是一幢普普通通的房子,它更是幸福的港湾,快乐的发源地。我相信每个人的家里都应该散发着浓浓的,快乐的香味吧。我家也不例外,走,去看看吧。

我放学回到家里,想起前几天爷爷一直在问我考试的成绩。顿时,我就暗暗动起了脑经。我来到厨房门口,对奶奶说到:“奶奶,今天你得配合我演一出好戏,咱们合伙来逗逗爷爷吧。”“不行,不行。”奶奶反驳道:“你小孩子家的,爷爷哪是你随随便便逗的。你不怕爷爷收拾你?“答应我吧,就一次!”在我不停的央求下,奶奶无奈地答应了。哈哈,万事俱备,只等爷回!

随着一阵“叮咚,叮咚”的门铃声,好戏开始了。我垂头丧气地坐在沙发上,爷爷走到了我身前,问到:“你今天怎么啦?”我转过身去,假装生气地说:“烦着呢,别理我。”爷爷拿我没办法,就去问在卧室里绣花的奶奶。“这小子怎么啦?谁惹他生气了?”爷爷问到。“这小子这次数学考试居然只考了六十几分,真是太没用了。”奶奶说完就将手中的东西丢在了床上。想不到,奶奶还演得真像,比我专业多了。“哼,看我怎么收拾他!”爷爷生气得眉毛一扬,对着我大叫:“丁鹏浩,你给我过来。”

一直躲在门后的我,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爷爷上当了!”奶奶也在卧室里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爷爷这才反应过来,:“你这小子,到底考了多少分?给我从实招来。”没有办法,我只好连声求饶,请求宽大处理。

“ 哈哈哈??”这欢快的笑声在我家久久回荡着。

快乐一家人

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我家有三口人:风趣幽默的爸爸,冷静沉着的妈妈和聪明伶俐的我。大家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是那么开心、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吃完晚饭后,我家的智力比拼大赛拉开了序幕。我那起了小锣,“咚咚”地敲了几声。然后有模有样地清了清嗓子,说:“今天,家庭智力大冲浪现在开始,我是主持人:周瑜婷。”爸爸拿起餐巾纸,擦了擦耳朵,说:“好,那我就洗耳恭听!”我笑了笑,说道:“那我就开门见山了,请听题:5两重的红螃蟹和3两重的青螃蟹,谁跑的快?”听了听这个问题,爸爸顿时眉开眼笑,他暗自庆幸,得意的说:“当然是青螃蟹喽!”“回答正确,爸爸加十分!”我脸上高兴,心里却不是滋味,我可是一直都向着妈妈的呀!“哈哈,我答对了!”爸爸从椅子上跳了下来。“请听第二题!”我暗自提高了问题的难度——让爸爸不要答对。“黑人吃的是白巧克力还是黑巧克力?”爸爸看了看正紧锁双眉的妈妈,说:“孩子她妈,你来试试,可不要说我不给你机会!”“我才不和你一般见识呢!”妈妈白了爸爸一眼。“哼,咱们走着瞧!”“请安静!”我连忙笑眯眯地劝驾,才避免了一场“争执”。“回到主题,是白巧克力,因为黑人吃黑巧克力会咬到自己的手指!”“爸爸加十分!”我有点失落。“哦,又答对了,看来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败你!”爸爸对妈妈说道。哎,眼看爸爸已经答对许多题了,可妈妈的脑子却一直不开窍,要是妈妈输了,这个星期就该妈妈洗碗了。对了,突然一个主意在我脑海里划过:妈妈最擅长语文题目,而爸爸么,嘿嘿!“最后一题,答对加五十分,是关于语文方面的题目!”爸爸一听,立刻呆住了,暗暗想到:哎呀,被抓到弱点了。不过,妈妈却不动声色。

“秦时明月汉时关,后半句是什么?”爸爸虽然不知道,但他还是不懂装懂地回答:“照在我的破衣上!”“爸爸你也有答错的时候啊——你的答案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请妈妈做答。”我笑着说道。妈妈想了想,说:“应该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吧!”“英雄所见略同,我刚才也想说!”爸爸辩解道。现在胜局以定,爸爸叹了口气,督了我一眼说:“我一世英明,怎么输给你们母女两个!”爸爸二话不说,就挽起袖子,准备去劳动了。我和妈妈对视一眼,笑着说:“好了,你不要生气了,咱们一起洗!”于是,厨房里响起了一首快乐的“三人洗碗”交响曲。 看,这个就是我那个充满欢笑的家庭。我爱我的一家人!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