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19:18:09 字数作文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字数作文

篇一: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仿生学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有1 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闪光灯。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现在,人们已能用掺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方法得到类似生物光的冷光,作为安全照明用。 电鱼与伏特电池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产生电,仅仅是鱼类就有500余种。人们将这些能放电的鱼,统称为“电鱼”。

各种电鱼放电的本领各不相同。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中等大小的电鳐能产生70伏左右的电压,而非洲电鳐能产生的电压高达220伏;非洲电鲶能产生350伏的电压;电鳗能产生500伏的电压,有一种南美洲电鳗竟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称得上电击冠军,据说它能击毙像马那样的大动物。

电鱼放电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终于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官是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的盘形细胞构成的。由于电鱼的种类不同,所以发电器的形状、位置、电板数都不一样。电鳗的发电器呈棱形,位于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电鳐的发电器形似扁平的肾脏,排列在身体中线两侧,共有200万块电板;电鲶的发电器起源于某种腺体,位于皮肤与肌肉之间,约有500万块电板。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但由于电板很多,产生的电压就很大了。

电鱼这种非凡的本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特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电器官”。对电鱼的研究,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那么,船舶和潜水艇等的动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水母的顺风耳

在自然界中,水母,早在5亿多年前,它们就已经在海水里生活了。“但是,水母跟顺风耳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们肯定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水母在风暴来临之前,就会成群结队地游向大海,就预示风暴即将来临。但是,这又与“顺风耳”有什么关系呢?原来,

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为8~13赫兹),是风暴来临之前的预告。这种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而对水母来说却是易如反掌。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水母的耳朵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

科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

技能训练长颈鹿与宇航员失重现像

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据测定,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2倍。这样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导致长颈鹿患脑溢血而死亡呢?这和长颈鹿身体的结构有关。首先,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同时长颈鹿腿部及全身的皮肤和筋膜绷得很紧,利于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在训练宇航员对,设置一种特殊器械,让宇航员利用这种器械每天锻炼几小时,以防止宇航员血管周围肌肉退化;在宇宙飞船升空时,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置,随着飞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从而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宇航员的血压保持正常。同时,宇航员腹部以下部位是套入抽去空气的密封装置中的,这样可以减小宇航员腿部的血压,利于身体上部的血液向下肢输送。

蛋壳与薄壳建筑

蛋壳呈拱形,跨度大,包括许多力学原理。虽然它只有2 mm的厚度,但使用铁锤敲砸也很难破坏它。建筑学家模仿它进行了薄壳建筑设计。这类建筑有许多优点:用料少,跨度大,坚固耐用。薄壳建筑也并非都是拱形,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则像一组泊港的群帆。 结构构件

对于构件,在截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把材料尽可能放到远离中和轴的位置上,是有效的截面形状。有趣的是,在自然界许多动植物的组织中也体现了这个结论。例如:“疾风知劲草”,许多能承受狂风的植物的茎部是维管状结构,其截面是空心的。支持人承重和运动的骨骼,其截面上密实的骨质分布在四周,而柔软的骨髓充满内腔。在建筑结构中常被采用的空心楼板、箱形大梁、工形截面钣梁以及折板结构、空间薄壁结构等都是根据这条结论得来的。

斑马

斑马生活在非洲大陆,外形与一般的马没有什么两样,它们身上的条纹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在所有斑马中,细斑马长得最大最美。它的肩高140-160厘米,耳朵又圆又大,条纹细密且多。斑马常与草原上的牛羚、旋角大羚羊、瞪羚及鸵鸟等共外,以抵御天敌。人类将斑马条纹应用到军事上是一个是很成功仿生学例子。

昆虫与仿生

昆虫个体小,种类和数量庞大,占现存动物的75%以上,遍布全世界。它们有各自的生存绝技,有些技能连人类也自叹不如。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仿生学方面的任何成就,都来自生物的某种特性,本文简要介绍昆虫与仿生学。

蝴蝶与仿生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如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等,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裨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惹,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断变化可引起温度骤然变化,有时温差可高达两、三百度,严重影响许多仪器的正常工作。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正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 甲虫与仿生

气步甲炮虫自卫时,可喷射出具有恶臭的高温液体“炮弹”,以迷惑、刺激和惊吓敌害。科学家将其解剖后发现甲虫体内有3个小室,分别储有二元酚溶液、双氧水和生物酶。二元酚和双氧水流到第三小室与生物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酶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瞬间就成为100℃的毒液,并迅速射出。这种原理目前已应用于军事技术中。二战期间,德国纳粹为了战争的需要,据此机理制造出了一种功率极大且性能安全可靠的新型发动机,安装在飞航式导弹上,使之飞行速度加快,安全稳定,命中率提高,英国伦敦在受其轰炸时损失惨重。美国军事专家受甲虫喷射原理的启发研制出了先进的二元化武器。这种武器将两种或多种能产生毒剂的化学物质分装在两个隔开的容器中,炮弹发射后隔膜破裂,两种毒剂中间体在弹体飞行的8—10秒内混合并发生反应,在到达目标的瞬间生成致命的毒剂以杀伤敌人。它们易于生产、储存、运输,安全且不易失效。萤火虫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光能,且转化效率达100%,而普通电灯的发光效率只有6%。人们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成的冷光源可将发光效率提高十几倍,大大节约了能量。另外,根据甲虫的视动反应机制研制成功的空对地速度计已成功地应用于航空事业中。

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抗撕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缆索。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响尾蛇导弹等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

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白蚁不仅使用胶粘剂建筑它们的土堆,还可以通过头部的小管向敌人喷射胶粘剂。于是人们按照同样的原理制造了工作的武器———快干胶炮弹。

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

我国纺织科技人员利用仿生学原理,借鉴陆地动物的皮毛结构,设计出一种KEG保温面料,并具有防风和导湿的功能。

根据响尾蛇的颊窝能感觉到0.001℃的温度变化的原理,人类发明了跟踪追击的响尾蛇导弹。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仿生学是人类一直使用的方法,如模仿海豚皮而构造的“海豚皮游泳衣”、科学家研究鲸鱼的皮肤时,发现其上有沟漕的结构,于是有个科学家就依照鲸鱼皮构造,造成一个薄膜蒙在飞机的表面,据实验可节约能源3%,若全国的飞机都蒙上这样的表面,每年可节约几十亿。又如有科学家研究蜘蛛,发现蜘蛛的腿上没有肌肉,有脚的动物会走,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缩。

经研究蜘蛛不是靠肌肉的收缩进行走路的,而是靠其中的“液压”的结构进行走路,据此人们发明了液压步行机??总之,从自然界得到启迪,模仿其结构进行发明创造.这就是仿生学. 这是我们向自然界学习的一个方面。

编辑本段仿生学现象简表

1.从令人讨厌的苍蝇身上,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鸭的蹼。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17.树叶的排列和悉尼大剧院的建设。

18.潜水艇和鱼的沉浮。

19.响尾蛇能感知附近动物的体温而准确捕获猎物和红外制导空对空响尾蛇导弹。

20.人们根据章鱼发明烟雾弹。

21.根据蛋壳发现拱形的承受力量。

22.飞机飞行时产生的剧烈抖动是根据蜻蜓改善的。

23.变色衣服是学习蝴蝶上的鳞片。

24.防水衣服是仿荷叶造的。

25.鼠标是仿老鼠的。

26.从长颈鹿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从到头部中得到启示,设计出特殊的器械,使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体内的血液也能正常输送到离心脏较远的下肢。

27.从鲸特殊的形体“流线体”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设计,提高了航行速度。

28.模仿袋鼠跳跃,发明越野车。

29.模仿某些贝壳制成外壳坚硬的坦克。

30.从鱼类在水中自由升降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31.模仿袋鼠的育儿袋,发明了育儿箱。

32.根据蝴蝶发明了迷彩服。

篇二: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教学设计)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江西省上高二中 况圣明

1.授课课题: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萤火虫独特的发光原理,人工冷

光的仿生应用。

(2)情感目标:

a.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学习精神。

b.培养学生勇于创造的科学态度。

(3)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运

用信息能力)。

b.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c.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教学手段:多媒体

4.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5.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或阶梯教室

6学生参与人数:全年级学生

7.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这描绘的是一副什么样的美丽场景?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见过萤火虫吗?谁来讲讲有关萤火虫动人的故事?

生:(自由发言)。

(2)设疑激趣,自主学习

先提出以下问题:

什么是仿生学?

萤火虫是咋样发光的?

什么是冷光?有什么特点?

人工冷光有哪些应用?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上网搜索,查找资料。

(3)相互交流,整理归纳

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答案,然后比较,整理归纳出最佳答案。

8.教学内容:

(1)萤火虫简介

有关萤火虫动人的故事不知其数。相传我国古代有个贫穷的孩子常捉许多萤火虫关在笼子里,借助萤火虫发奋夜读;

还据说17世纪西班牙军队曾用一种热带巨萤伪装成夜战部队欺骗了敌军;在远东的夜晚,萤火虫群聚的美景曾使旅游者为之沉醉惊叹;在墨西哥青年妇女常用一个小纸袋将萤火虫装进去系在头发上或衣服上成了绝妙的天然装饰品等。

今天我们只学习与萤火虫发光的知识。

(2)仿生学

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来建造先进技术的科学。仿生学主要是观察研究和模拟生物的各式各样全优本领(包括生物本身的结构,各种器官的功能,体内物理和化学的过程,能量的供应,信息的加工,记忆与传递等),用现代科学技术去分析并加工制成某些机械仪器的一种科学。

(3)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这种被称作虫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像开关一样启动这种反应,当萤火虫产生虫萤光素酶的时候,这种反应就开始了,萤火虫便会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亮。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成光蛋白质+成光酵素→含氧成光蛋白质(发出绿光);

含氧成光蛋白质+H2O→成光蛋白质

(4)冷光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

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有1 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a.冷光源定义

冷光源是利用化学能、电能、生物能激发的光源(萤火虫、霓虹灯等)。具有十分优良的光学、变闪特性。物体发光时,它的温度并不比环境温度高,这种发光叫冷发光,我们把这类光源叫做冷光源。

b.冷光源发光原理

冷光源的发光原理是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子碰撞激发荧光材料产生发光现象。具有十分优良的光学、变闪特性。冷光源工作时不发热,避免了与热量积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c.冷光源的特点

冷光源的特点是把其他的能量几乎全部转化为可见光了,其他波长的光很少,而热光源就不同,除了有可见光外还有大量的红外光,相当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对照明没有贡献的红外光了。热光源加红外滤波片后出来的光应该和冷光源发出的光差不多了,因为已经滤掉了红外光。

d.冷光源发展前景

现在正在研制发光二极管,它是一种冷光源,寿命长,灯光柔和,是一种有望取代电灯泡的光源。

(5)人工冷光的应用

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照明灯,在弹药库中用作提示灯。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在医学上,科学家们尝试把腺苷磷酸从萤火虫身上抽出,再将它与癌细胞结合,然后再测量癌细胞内腺苷磷酸所发出光亮程度的强弱而获知癌细胞生长的进度及其活跃情况。

篇三:六下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壮丽山川

一、词语

荡涤 逊色 洋溢 玉屑银末 赤朱丹彤 收敛 硕大无朋 玫瑰 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蔚为壮观 崇山峻岭 过滤 惬意 湛蓝 杜鹃 油桐 空隙 臀部 石笋 气概 灌溉 感慨 寒冬腊月 北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雪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二、课文重点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

丹冬雪山,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的大河。

2、“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反复,这样写的好处是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情感 。

3、《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长江,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等成语来形容。

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

的热爱、依恋之情。

5、请写出4条有关长江的古诗句:

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③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④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6、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①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7、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

长江以其丰富的资源,灌溉祖国大地,以其宽广的流域,将高山与大海连成一片,所以说长江是“是无穷的源泉”。长江哺育各族儿女,长江之水把祖国大地灌溉,并推动新时代的发展,所以说它“有母亲的情怀”。

8、《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孩童 、大红灯笼、跳水员。先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点明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第二段写三亚的自然风光。然后写三亚落日的美景(光亮和颜色的)变化。最后照应开头,总括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9、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 落日色彩之绚烂夺目以及海天一色的壮观奇景。同时这奇异景象也被感染了作者,使得其浑身充满了力量 。

10、写出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词语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鸟兽鱼虫 江河湖海 东西南北 喜怒哀乐 梅兰竹菊 风雨雷电

11、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

水蘸蓝了。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白鸥飞得很低,让人觉得快沉入海底了,同时也表现了海水的蓝。

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由“生怕”可以体会:人们为落日的美陶醉了,不愿耽误一点时间。

12、“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

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像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 化的依托;说它像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高的巨大的空间。

13、《烟台的海》是按照 冬、春、夏、秋的顺序写得,之所以先写冬天,是因为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象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4、《烟台的海》本文通过描写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15、《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路上→洞口→

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情况。此外,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它的路线是泉水从那个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16、金华的双龙洞的外洞的特点是大,内洞的特点是黑、奇 、大,连结外洞和内洞的是孔隙,它

的特点是小、窄。

17、《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去京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对大自然的热爱。

18、拟人的修辞方法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

“仿佛”等词语。(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

19、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①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多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鲁迅

20、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二单元 正义必胜

一、词语

烽火 妄图 伪军 万籁俱寂 咽喉 挑衅 恼羞成怒 同仇敌忾 震耳欲聋 呐喊 猝不及防 歼灭 如火如荼 狼狈 众寡悬殊 爹娘 半截 诺言 熄灭 秘密 厨房 烛芯 厄运 从容 楼梯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活菩萨

1、“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1937年7月7日,又称“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

全面抗战的序幕,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略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这句话揭露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九一八”事变后——1937.7.7——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揭示出日军的险恶用心及卑鄙行径,带有鄙视、批评的感情色彩。

②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表现了我军在战略上的英勇善战,有赞扬之意。

3、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

篇四:六年级作文古文补充资料(1)

一、关于大自然中“物”的启示

古人有过一句极为深刻的话:师法自然。说得真棒!大自然给我们上过的课的确很多很多,且一节比一节美妙。人的能力当然比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高得多,但动植物中却有许多东西可以给人提供有益的启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是逐渐从刀耕火种走向现代文明的。人类在各种各样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延续至今,是因为善于适应自然并积极师法自然、改造自然。这其中也包括向动植物学习。

角度一、生命哲理的启迪

【范文1】

我感知了来自自然万物的生活意义

先请听三个故事。

故事之一:A树和B树的故事

AB本是两棵无关的树,只因被青藤紧紧地缠住,便在不知

不觉中长到了一起,而自打长到一起,A树也就结出了一种全新

的果实,外形仍然是A果,但味道却酷似B果。瞧!大自然多奇

妙,就这么一启发,园艺学家就恍然大悟,一举学会了嫁接。 于

是人们得到了品种各异,口味众多的桃子、苹果、梨子、草莓……更重要的是,人们知道了,不要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往往能达到双赢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故事之二:树和铁箍的故事

有人为了晒衣服,曾在相距不远的两棵树上拴了铁丝,久而久之,铁

丝形成了铁箍也就牢牢地勒进了树干,硬是在树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沟。

两年后,铁箍更是深深地勒进了树里,可怜的树看来是必死无疑了,但奇迹

偏偏因此而发生,那坚强的树非但没有勒死,反而站得稳稳当当的,硬是

把那可怕的铁箍活活地吞了进去!而这一切恰好被一位绝望之极的老人看

到,也就得到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气。老人得的是癌症!他战胜病痛活了下

来。多活了好几年,临去世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感谢那棵树!

瞧!大自然多深刻,虽然不声不响,却能给人超常的力量。

故事之三:珍珠和贝的故事

你知道珍珠的来历吗?别看它们瑰丽得像一颗颗星星,可来历却像一场极可怕且极漫长的梦。自打一颗小石子突然掉进了珍珠贝那柔嫩的躯体,可怕的噩梦就开始了!粗砺的石子不分昼夜地折磨着它,刺疼着它,但它坚强无比,不仅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苦痛,还毅然地咬紧了它,不声也不响,就这么过

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把它变成了一颗璀璨的珍珠。 这更是惊心动魄的一课!大自

然以其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知道苦痛的意义吗?那是一种神圣的锤炼。

是的,类似的故事还很多。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

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

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那是教我们勤劳。含羞草默默收拢叶片,那

是告诉我们切莫过分张场。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

都会有收获。

【范文2】 我感知了生命的意义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

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它鼓动双翅,极力

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

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

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

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范文3】 我感知了生命的意义

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架车同行的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我问。?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一个样儿。? 当天夜里,冷雨伴着凉风下了起来。后来的几天,雨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

我很快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小吕为我送行。路上我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为我失望吧。 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车窗外流动。小吕停了车,伸手拉开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角度二:自然科学的启迪 我感知了“师法自然”的意义

作文素材

【开篇方法1】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是多种多样的。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浑成,质朴无华,然而正是受此启发,人类才发展起了建筑科学,建立起了现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日夜奔

腾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导人们如何开发利用大自然的潜能吗?金属,给人类的灵感就更多了,这类看起来很坚硬的东西,被火融化后竟能按照人类的需要变成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明白了各种物质都能熔解,都能带给人们无穷的帮助。

【开篇方法2】

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据传说,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上山伐树时,被矛草割破了手。他觉得奇怪,一棵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茅草叶子的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于是鲁班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据推测,古代木船的发明,是从鱼类的游泳得到了启示。在发明飞机的过程中,人们也从虫、鸟的飞行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 现在,科学家们正带着定向、导航、探测、能量转换、信息处理、生物合成、结构力学等众多的科学难题,到生物界中去寻找启示和答案。

【开篇方法3】

古人有过一句极为深刻的话:师法自然。说得真棒!大自然给我们上过的课的确很多很多,且一节比一节美妙。人的能力当然比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高得多,但动植物中却有许多东西可以给人提供有益的启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是逐渐从刀耕火种走向现代文明的。人类在各种各样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延续至今,是因为善于适应自然并积极师法自然、改造自然。

事例(一)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的信号送往大脑,大脑就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

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仿生学家由

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功一种十分

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

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一经发

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

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事例(二)章鱼与吸盘

在蔚蓝的大海里,有许多具有?特技?的动物。章鱼就是其中一个博技多能,善于变幻的?魔术师?。章鱼跟乌贼一样,同属头足类动物,因它的?脚?长在头顶上。章鱼有8只长脚,活像8条带子,故也称为?八带鱼?。其实,章鱼本不是鱼,而是一种贝类。章鱼脚上长有强有力的大吸盘,平时章鱼喜欢

待在自己的洞穴里,它的吸盘就是用来牢牢吸住洞穴壁的。人们利用它这个怪癖,得益不浅。希腊的克里特岛,由于煤船的频繁往来装卸,海底堆积了厚厚一层煤块。渔民们常常捉来章鱼,拴上长绳子丢进海里,让章鱼到海底去抓煤块。然后再把绳子拉上来,煤块也就捞上来了。章鱼抓煤块靠的是脚上的吸盘,吸盘的原理和人们治病用的拔火罐相似。拔火罐里的燃烧物消耗了罐中的氧气,使罐内外产生了压力差,这是拔火罐有吸力的原因。章鱼则是利用肌肉收缩排出吸盘内的水,造成吸盘内外压力差而产生吸力的。章鱼吸盘的吸附能力很强,有时甚至能吸住比自己体重大20倍的煤块。

据说,上世纪日本皇室一艘满载朝鲜贵重瓷器的货轮在日本海沉没,尽管知道沉船准确地点,但因潜水员下潜不了那么深,于是求助于章鱼。人们把章鱼系上细绳投入大海,沉至海底,章鱼便寻找罐子的口进去。章鱼把罐子当作自己的巢穴死死地吸附住不放,随后,人们拉起绳子,于是一个个贵重瓷器便被打捞上来。章鱼强有力的脚和吸盘还是它的武器。在海洋里,与它同样大小的动物都受其害,就是最大的、装备最好的螯虾,也难免成为章鱼的牺牲品。据说,产于北太平洋的大章鱼,其脚有3米长,潜水员碰上它,凶多吉少;它甚至能把脚伸到小艇上,把小艇拖翻!

利用章鱼吸盘产生巨大吸力的道理,人们早已研制出许多

用具和机器。常见的如?真空吸盘式?塑料挂衣钩。这种塑料

吸盘只要往玻璃或者平整的木板上一按,挤出盘内空气,就能

牢牢地吸在上面,一个小小衣钩可擎住一件大衣的重量。在工

业上,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真空起重机。这种起重机用吸

盘代替了普通起重机的吊钩,工作时像章鱼一样,把装有吸盘

的吊臂对准起吊物的光滑部位,就能牢牢地吸住起吊物。有人

曾经用这种起重机吊运重达30吨的水泥预制板。

事例(三)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有1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

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出的冷光不仅亮度

高,而且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

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又根据萤火虫光的特点发明了可在充满

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使用的闪光灯。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

所以在矿井中使用非常安全。

篇五:科学家从动物身上受到启发有所发明创造

科学家从动物身上受到启发有所发明创造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5。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7.乌贼和鱼雷诱饵

18.蜘蛛和装甲车

19.长颈鹿和“抗荷服”

20.鲸鱼和潜艇的“鲸背效应”

21.蝴蝶和卫星控温系统 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