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3 12:33:42 作文素材
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文素材

篇一:屈原其人其诗

屈原其人其诗

屈原其人其诗

项锡怀 刘真

屈原名平,字原,与楚同姓,生于楚宣王27-30年间(约公元前339年~278年)出身于贵族。是楚王朝远房宗亲。在《离骚》中自号正则,字灵钧。原籍丹阳乐平里(现湖北秭归县),乐平也是历史上卓尔不凡,胆气过人的王嫱,昭君的故乡。屈原是政治家,入仕不久,曾任楚国左徒一职,相当于今天的国务委员,当时他才20岁出头,20岁不论从一个人的自然年龄或社会年龄上说,都应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春暖花开的人生四月,而人生的四月用诗人的话说,她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若论其渊博的学识,超凡的智慧,和拯世济民的政治抱负,屈原原可成为一个改变一代历史的伟人,然而,悲剧的社会只能造就一个悲剧的诗人。虽然他的雄才大略和人格上的高风亮节没有在政治上得以施展,但他却以磊落的人生凝铸成一座气度雄伟的诗的丰碑。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的屈原,曾写过《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文学作品23篇,至今传诵中外。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所谓楚辞,它的鲜明特色正如宋人黄伯思在《翼骚序》中所说:"屈(原)宋(玉)、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作为一种新兴文体,究竟始于何时,至今尚无确考,不过从《史记·张汤传》的记载看,可能最迟也应该是在汉朝初年,成帝时刘向将屈、宋(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诸家的作品,加上自己写的一篇《九叹》合编为《楚辞》一书,从此《楚辞》一名流传至今。楚辞文体最初的热心追求者除宋玉外,主要还有唐勒、景差。今天除宋玉有《九辩》传世外,唐、景二人无一作留世。楚辞含有两重意思,一指包括以屈原为主的作者作品的一部诗歌总集的书名;二是指以屈原为主要代表的出现于战国时代的一种新兴的文体。不论从哪种意义上讲,从作品数量到艺术成就,或主题深度,题材广泛等方面,屈原在楚辞中都居于魁首地位。因为他是楚辞的创导者。他在潜心研究楚国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骚体》的诗歌形式。《离骚》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众所周知,诗是时代的回音壁,而语言则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尤其是诗,不论是抒情、叙事、写景、拟人都离不开语言做支撑。而语言它既应该是犀利如箭;又应该是炽热如火;它既需要亲切如柳撩动人千种柔情;又需要自然不娇象出水芙蓉一样浑然天成。屈原以楚语写作,他是一代语言大师。谈到楚语,历史上还有一则惹人遐思神怡的动人故事,据西汉大学者刘向编著的《说菀》中《喜说》记载,春秋末期,一位叫子皙的王子,在一次郊游中的游船上听到越人歌手唱歌,歌声咿呀啁哳,其意似已意会,但却不知所云,善于猎奇的王子请人译作楚语,所谓楚语,即华夏语,歌辞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儿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这就是著名的《越人歌》从此故事说明,楚国境内有不少世居的越人,他们都文思敏捷,出口成章,能即兴赋诗。越人世居南方,这类富有地方特色的南国民间歌谣,除《越人歌》外。从典籍中尚传的还有《接舆歌》、(《论语微子》):《沧浪歌》(《孟子 离娄》);《优孟歌》(《史记 滑稽列传》);《孑文歌》(《说菀 至公》);《楚人歌》(《说菀 正谏》)等寥寥几篇。这就是书楚语一说的来源。

怀、襄时代,楚国在内受保守派贵族的霸持,政治腐败,外遭秦国入侵,当权贵族不遗余力地推行的是一条妥协求荣(存)的外交路线。屈原入仕之初,在任楚国的左徒期间,被授权制宪,他忠于职守,立志改革,当时屈原所处的年代正值春秋战国末期,是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的非常时期。龙蛇混杂,革新与守旧两大势力并存。在诸侯割据,社会动荡的血雨腥风中,作为五帝后裔的楚世家自西周初年建国后,还算争气,楚国曾被列为战国七雄,春秋五霸之一。早在公元前383年,开明的楚悼王曾任用吴起实行变法,较之秦国始于公元前359年的商鞅变法早了20多年。作为承前启后。屈原在时隔70多年后提出的政治变革主张,同先辈吴起几乎差别不大。当年楚怀王授权由屈原制定的宪,并非一般法规政令,而是具有纲领性的根本大法,是法中之法,是关系一国兴衰成败的关键性文件,上自皇亲显贵,下至草民百姓的命运都与此息息相关。因此在宪制定稿之前曾发生过上官夺稿风波。司马迁说,上官夺稿是争宠嫉贤,目的在于插手制宪,争当历史主角,其用心之歹毒不言自明。屈原在制宪流产后,在被怀王疏远后创作的《离骚》中还反复强调规矩、"循纯墨,而不颇",反违法乱纪、擅越雷池,这实际上是他制宪观点的形象化。在《九章》的《惜往日》中屈原念念不忘。"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昭以昭时("时"原文为"诗"朱熹据别本改为"时")。"奉先功以昭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其忧国忧民之心可说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权贵们偏要背法度而心治(心治乃人治之同义语)眼看着限制法外特权已成泡影,屈原还在诗中反复叙述了立法的必要性、迫切性,这些思想都达到了史诗的高度。从美学上讲,屈原所塑的自我形象是深含悲剧意义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置身于众人皆醉唯他独醒的政界中的屈原,在公元前313年(楚怀王三十六年)屈原以独家之见揭穿了秦国使臣张仪游说秦王愿归还商於600里土地与楚,并与楚修好的谎言,上书楚怀王力主联齐抗秦。从而招致南后郑袖之流的陷害,分明是国难当头,曾一度被尊为合纵长的楚怀王却不听屈原忠告,决意向强秦妥协求存,并下令囚禁已被贬为三闾大夫的屈原,南后郑袖伙同死党上官大夫靳尚密谋以毒酒毒死屈原,以剪除后患。结果毒酒被屈原的女弟子婵娟误饮代师殒命,屈原于极度悲愤中毅然出走汉北,(今湖北襄阳市地区)一说被流放,一说罢官,说法不 一,但实质并无不同---受迫害,实际上这是屈原放逐生涯的开始。后因怀王一再遭受秦国的欺辱和侵略,曾召屈原回京都,但由于人际复杂,怀王对屈原的信任已经不如当年。公元前299年,怀王被骗入秦(秦昭王执政期)旋被拘禁。三年后客死咸阳,楚顷襄王即位,对屈原的迫害有增无减,从此长期被放逐江南一带。但即便在流浪途中,屈原仍一往情深地希望楚王辨识忠奸,盼望有朝一日能再展宏图,以遂初衷,"不抚壮而弃秽兮"(为什么你不能改变一下治国的路线方针)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麟以驰骋兮(你应该趁年轻注重修养,我跨上骏马正要扬鞭奔驰)来,吾导夫先路!(我愿在前面披荆斩棘为你开路!)"情真意浓,令世人感动。然而,面对屈原以德报怨的大度为怀,楚王却无动于衷,常言道,天缺一角有女娲,心缺一角谁予补!他失望之极于悲愤中写了名驰中外的《离骚》。《离骚》是一首集中体现了楚辞浪漫主义特征的长篇抒情诗,全诗370行,约2500字,由三部分、十四章组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的长篇抒情诗。全诗谋篇布局严谨,以简洁凝炼的语言,通过对帝喾、商汤到齐桓公的历史的追述,借古讽(喻)今,通过商汤的德行高洁、宽厚仁爱、以民为本;齐桓公的任人为贤、以诚待人,前者成为历史上令后人敬仰的一代贤君,后者善于纳谏,会审时度势、用人不疑、终成霸业的故事,阐明了一个君王的德行与国家兴衰成败的因果关系。诗中痛斥了昏君佞臣们肮脏一气,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也述说了人民生活的无限痛苦。"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痛恨怀王,胸无大志,坐井观天,不但不支持民心向往的革新图强,以御外敌,反而一再轻信奸佞馋言,迫害忠良。司马迁释《离骚》说:"盖自怨生也,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列传)。是的,屈原作《离骚》时既忧又思,"离"就是离别之意,离别又是离字的本意,离骚者离别之痛苦也,但这个"苦"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生离死别之苦,而是他在被怀王疏远后陷入了或去或留的重重矛盾中,似如现代人中的几欲

分手难分手,不忍分手而又不能不分手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交织中。因为他爱祖国,而怀王又是国家的象征,因此他在《离骚》中对怀王是既有斥责,而又深深地眷恋,这种苦从某种意义上说早已超越了个人苦恼的范畴.而是一代历史的苦。令后人景仰的是,屈原虽一再身陷逆境,但他的沉寂的心于彷徨中却始终保持了"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和"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更壹志兮!"的独立秉性,面对奸佞小人的种种误国馋言,敢于针锋相对,表白深切的痛恨,一生不与当时为数不少的朝秦暮楚的文人宦官,政治掮客为伍。初衷不改,在逆境中不断探索真理。《离骚》中他体现了一个有志者在逆境中坚持?quot;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巨大人格魅力,开篇中写了"乘骐麟以驰骋兮,来,求吾道乎先路!"的不计前怨以国事为主的容人之量,篇末又莫可奈何的写出了"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这分明是他已经做到了宁可人(国)负我了!于是他只好"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以虚拟的彭咸为楷模,表示即便死了也要追随先贤于泉下,展示了他人格上的一种敢于松柏竟后凋的坚韧与磊落。旨在自明其志,至死不违初衷!强调做人要亲贤远奸,恪守忠孝节义,希图唤起民心的觉醒。

"离骚"是屈原将思想、感情、人格融为一体,通过强烈的主观抒情、奇妙的神话传说,绮丽的文采,以超凡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字里行间寄情于理,以理托情,倾吐了自己的历史和历尽磨难终不悔的一腔爱国主义挚情。至今读来仍揪人肺腑。令人顿悟历史的不正、上天的顽愚、人间精英很难得到好报、祸国殃民之流反到明知自己不能流芳百世却偏偏能苟活延年。正是:傲雪红梅花期短,乌龟王八一千年。

在昏庸无能的楚王治下,屈原的爱国理想--立志革新、富民强国的一腔宏愿,最终未遂初衷,这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也可以说屈原的人生悲剧,实际上是历史悲剧的缩影。在长期的愤怒燃烧中,屈原没有停留在静止的状态〈境界〉。他以强烈的主观抒情释放常年郁结于心的苦闷;诉诸文字、于无声处胜有声、旨在寻求心理平衡。强烈的主观抒情一向是屈原作品的灵魂,也是楚辞浪漫主义特征的重要标志。他在一腔赤子情一而再再而三遭到当时一群权可倾国的小人的诬陷之后,即使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流放途中。还依旧一往情深地怀念祖国,寄望于楚王,救楚国于千钧一发之际,希望楚王能一朝悟省,做个亲贤远奸的明君,也希望自己能重新找到为国效力之所;来,吾导夫先?quot;。言辞贴切、挚情浓烈,赤心可触,足以体现屈原的人品。可是楚王依旧忠言逆耳不省不悟,屈原沉冤莫白。从公元前313年开始先后被放逐于沅汉、沉湘等地长达一十五载。15年、这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一闪即逝的一朵浪花。然而,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即便生活在顺境的人来说,也是一段漫长的人生旅程。而屈原生命中的这15年却是在难于用语言表述的逆境中挣扎过来的。常年悲愤郁积成疾,常常呼天抢地,以告神明,尽表忠真赤诚; "济沅湘以南征兮",(渡过了沅水和湘水我走向南方)。就重华而陈辞(我走向重华表达我的寸衷)"。然而,当他的思绪回到现实的土地上,面对的依旧是冷冰冰的现实,是无休无止的迫害,流放生涯不知何时是个头?被无穷的烦恼困扰的屈原,他只能以缠绵悱恻的笔调来倾吐内心的苦闷和不为人理解的孤独;" 忳郁悒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情感沉重而悲沧。在现实生活中他失望了,便幻想到天国(神界)去漫游。他驾着鸾凤,凤鸟飞向天空,让月神望舒在前面引路,叫风神飞亷在后护送。他可以向太阳神羲和发号施令,也可以命令天上的"帝阍"开门。诗人张开幻想的双翅,一路车马喧阗,转道昆仑,跨河流,向西海,漫游求索,希望发现一处理想的生存发展环境,一处可以安身立命一展宏图之所。然而,幻想于阵痛中的人来说充其量只是一粒疗治心灵创伤于一刹的散丹,幻想稍纵即逝后带给人的只能是更大的失落。--幻想的世界并非尽如人意。他去叩帝阍,帝阍却"倚阊阖而望予"于是他又去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诗人借助神话的传说,淋漓尽致地表现他追求理想、坚持正义的艰难历程和心灵痛苦,正因为他不满足于平静的铺叙,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上天入地,所以他的作品不是一潭死水,如果说《离骚》波澜起伏,雄奇瑰丽,全篇体现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特征,屈原用第一人称和

浪漫主义象征手法,所塑造的一个净化了的神话似艺术形象,"吾"-灵钧,虽说是通过典型化环境完成的,但诗中的"吾"并不完全是屈原自己,因此读屈原的《离骚》,对其细节形象描写不能一一对号入座,而只能会其意领其神。从这层意义上讲那么屈原作于流放途中的《九章》则可与《离骚》相表里。《天问》是一篇奇文。对自然,对宇宙,对社会现象、历史故事到神话传说,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对世俗的传统观念,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都持批判态度,表现了作者纯朴的唯物主义思想。如果不是作者富有广博的学识,丰富的联想和对真理的探索精神是很难写出如此杰作的,《哀郢》《涉江》《怀沙》则是写实文学,感情挚烈,语言华而不娇,使读者望文生情,如临其境,《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山鬼》三篇是古代超凡不俗,耐人玩味的恋歌。同波澜壮阔的《离骚》相比别具一格,其风格是柔婉凄清;如《湘君》《湘夫人》等名篇,写的是虚幻飘渺而又于仙境中略带几分人间烟火味的山川之神,写得清新凄迷,令人神往。这些篇章虽不同于《离骚》所表现的上天入地,但同样体现出超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精神《涉江》从思想境界到艺术形象,都体现了屈原对楚国最高统治者的最后绝望,"余幼好奇服兮,年即老而不衰;"则是他面对群奸毫不妥协的坚定精神的写照。从篇首"年既老"一语所提示的时间表上看,《涉江》应该是顷襄王执政时期的作品,这恰好也与屈原受迫害经历相吻合。《抽思》艺术风格独特,"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虚作;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字字掷地有声,充满哲理;《少司令》是一位温柔的女神。"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这些名句,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声情并茂,在屈原作品中堪称立篇创意的支撑。

屈原的作品同中国传统诗歌奠基之作《诗经》相比,后者所反映的生活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现实主义,屈原的诗则是以抒情、叙事,以浪漫主义为主,但在忧国忧民方面无疑与《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还是具有不少共通之处的。关于这一点,从《离骚》、《哀郢》等篇中都可以找到充分印证。读屈原的作品,令人哲思顿开,浮想联翩,于沉思中去认识一个社会,思索一代历史。

"离骚"所运用的大胆幻想和夸张手法,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空前的杰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就是他途经湘水时的感怀之作,在抒发对屈原一生不幸遭遇的同情中,寄托了自己的坎坷人生。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屈贾两人合做一传,从此后世人常将贾谊同屈原并列,言屈必谈贾,称为《屈贾》。贾谊的赋明显地刻印着从骚体过渡到汉赋的痕迹。李商隐诗中常有"感士不遇"的怨嗟悲叹都明显地来源于屈原诗风的影响。就连一生清高傲岸的诗仙李白也唱出了"屈原赋词悬日月"这样无限崇敬的肺腑之歌。现实主义者杜甫,也认为自己是"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梁齐作后尘"。此外,还有西汉文坛的佼佼者,文学家刘安尊汉武帝之嘱所撰写的《离骚传》是一本最早诠释《离骚》的专著,刘安认为《离骚》兼具《诗经》中《国风》和《小雅》之长,《国风》《小雅》是抨击周代社会政治黑暗,是为民而呼的经典之作。世称《变风》《变雅》。屈原诗风对世代文学界的渗透和熏陶,由此可见一斑。

就是这样一位前无古人可比。又执诗坛牛耳,其人格其诗风至今影响于世的诗人,面对奸臣的诬陷,国难当前他的联齐防秦等救国之策面临被废弃。楚怀王的疏远使屈原在楚国几乎找不到立足之地。流放实际上宣布了他政途生涯的极刑,他的肉体也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作为谪迁之臣,大约在公元前二九九年,屈原被秦国骗到咸阳并被软禁,不久楚顷襄王即位,投降派再次得势,弹冠相庆中子兰做了令尹,从此,屈原的联齐抗秦等政策被彻底废弃,楚国也从此落入秦国的制肘,成为秦国御厨菜板上的一块肥肉任其割切。楚顷襄王即位后沿袭楚怀王的旧路,且更甚一筹。不到三年国势衰象尽显。公元前296年,怀王病死于秦后归葬于楚。屈原再次被放逐江南,从郢都出来后,他仿如跋涉在生满苔藓的悬崖峭壁之间,步步临险,头上乌云翻涌,身边飞砂走石,脚下遍地泥泞,这是一条通往绝境?quot;路"。屈原作为一个长期在政治漩涡中曾经沧海的"钦犯",他明知活着太不容易,但要死却倒更难。他只

能一步一趔趄,一步一回头,颤颤惊惊,生死难卜,行踪不定,明知山有虎,又不得不向虎山行。把宝贵的生命荒废在江、汉、沉、湘一带。延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师攻陷郢都(今湖北江陵市西北)楚顷襄王已无招架之功,兵败如山倒,江山危在旦夕,逐无力应战,移师东北困于陈城(今河南准阳县)。屈原于国破家亡山河易之际,写了《哀郢》一诗,是在当年郢都被起义之师围得水泄不通之时,阴差阳错屈原逢巧回到郢都,郢都沦陷时,他只好随大批难民一起逃难,但他未去陈城。人民失去一国之都,虽说已是料想之中的事,但依然像孩儿失去朝夕相依的慈母,顿感心无所依、身无所傍、飘零无靠,"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在跖""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屈原感到离京以后将面对一切渺茫,今后逃往何方,因此,"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多年郁结于心的疙瘩,一时难解,几经思索,他辗转独自南行到更为荒凉的沅水、湘水流域,继续去过度时如年的流浪生活。屈原此次离开郢都,这一次是永别,他和他的国人对于郢,感情至深,郢是国人的精神依靠,是国家的象征,对于屈原更是如此。而今郢都失守,即意味着楚国前途的败局难易,甚至是亡国的先兆。因此,《哀郢》是屈原表达他在国家危亡之前的对祖国的深情依恋和深深的悼念。这里既有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楚国人民的真挚同情,也饱含对自己的政治抱负彻底受阻的伤感与抗争,于百感交集中发出的诗人内心的愤怒。不久,他写了一首《怀沙》。这时他的心理底线已极限到崩溃边沿,然而他于绝望中却奇迹般地保持了几分清醒,他同渔夫的对话,既富人情味,又充满哲理,决心以身殉国,在他的最后一站放逐地汨罗江自沉了,保持了他荷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思想气节。

屈原投江,是褒是贬,民间曾各有说法。屈原一生坎坷,逐渐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怀疑,不得已而问蒼天。在"离骚"中早已流露了老天的不公,他由痛心而失望,而绝望,郢都是他生养之地,目睹郢都失陷,他顿觉恍然若失,恍恍惚惚,神志频临崩溃,几至发狂(因义愤而发狂不等于歇斯底里)。于是,诗人写出了爱国之情,诗的开头,他满腔愤怒责向苍天:"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这震愆?"皇天呵,你为什么这样反复无常,致使百姓震惊遭殃!这一声质问--是代表一个时代喊出的一句最强音--,是对当朝最高统治者的谴责,其中楚王就是制造这场灾难的罪魁。这一声责问,也满含伤心泪,表现了作者对长期挣扎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的深切同情。紧跟着,作者写了他离政后的悲愤心情,引起屈原悲愤的原因有三:一,"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由此可见人民在他心目中举足轻重;二是"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虽频频举桨摇橹却船欲行而人难行,婉叹自己从此无法再见楚王了,这里面显然也有忠君思想成分,不过,当时的君王代表了一个国家,而国不是抽象的,国家是屈原实现理想的唯一依靠。因此,他离京之际,怀念君王实际上就是眷恋祖国的感情流露,是他对改革理想的最终毁灭的痛惜,三是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令人触景生情,"望长楸而大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龙门,郢都东门,是国家的象征,首都失守意味国家衰亡,诗人痛感大势已去,重整河山谈何易!因此离京时心中凄苦,回首望见的远山苍树,想到今后难再见此景,泪淋似雨,透过作者的眼泪,谁敢说有泪莫轻弹才是真男儿?通过作者的热泪,人们看到的分明是,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无比深沉的爱。

屈原曾得楚王信任,在任过左徙一职期间,曾做过一些富民强国的改革,主张实行《美政》即开明政治,举贤授能,不拘一格启用贤能之人才担任各级官职,强调明《法曾》,通过立法限制贵族特权,外交上主张"联齐抗秦",巩固发展"合纵",任职期间亲自出使齐国,在齐楚联盟中正是由于他运筹帷幄,促进了两国在重大决策上的某些共识,怀王曾一度被推选为合纵长。面对如此政局,国内权贵们如惊弓之鸟,为保住既得利益,奸佞们对屈原群起而攻之。在旧顽主贵族的馋言迷障中,屈原一再失去楚怀王信任,楚顷襄王时成为长期放逐之臣。如今京城陷落,他没有随迁都的人群往东北去陈城,以他当时的"贱民"身份也不可以同难民一道去陈城。而是"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

篇二:屈原的乡国之情与人格魅力

屈原的乡国之情与人格魅力

——湖南大学郭建勋教授的演讲

郭建勋

郭建勋

主讲人:郭建勋 时间:二?一四年五月 地点:湖南红网

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今天的演讲主要谈三个问题。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屈原其人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两者都是中国文学的典范,影响后世极为深远。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真正的诗人,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为追求真理和自我完善,不愿与世俗社会妥协,宁愿自沉汨罗,以保其峻洁品格的超凡行为,令人无限景仰。两千多年来,无论是作为诗人的屈原,还是作为一个人格类型的屈原,得到了历代人们的崇敬,甚至进入了我国的民俗,形成一年

一度的端午龙舟竞渡,其地位崇高不言而喻。1953年,世界和平组织将屈原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更加提高了他的地位,屈原已经成为湖湘文化乃至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杰出代表。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屈原这个人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或许会令人感到非常惊讶:这还是一个问题吗?然而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围绕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早在“五四”以前,四川学者廖季平在《楚辞新解》与《楚辞讲义》中,就开始怀疑《史记·屈原列传》中关于屈原的记载,认为屈原“25篇”,都是秦博士所作的《仙真人诗》,后来因为汉朝人厌恶暴秦,而将其归在所谓“屈原”的名下。

1922年,胡适在《努力周报》上发表《读楚辞》一文,文中说:“屈原是谁?这个问题是没有人发问过的。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并且说:“《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认为“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是后人根据需要而塑造出的“传说”式的人物,这就像西方的古希腊名著《荷马史诗》,本来是民间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属于早期口头的集体创作,后人却将这些作品的著作权归于虚构的盲诗人“荷马”一样,这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处理这类作品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他认为屈原与荷马一样,都是虚构的、“箭垛式”的人物,绝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而著名学者梁启超、谢无量、陆侃如等人,则对廖季平、胡适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到20世纪30年代,又有许笃仁发表《楚辞识疑》,认为《离骚》为刘安作,《怀沙》《九歌》《天问》等,都是汉代人的作品。1938年由吴越史地研究会出版的何天行《楚辞新考》(1948年以《楚辞作于汉代考》书名再版),约有十余万字,以一部专著的形式,更详细、更系统、更全面地否认《史记·屈原列传》,并进而否定屈原的存在,可以说是否定屈原其人的集大成之作。

这一公案在1949年以后又引起了两次更大的争讼。

首先是1951年,复旦大学朱东润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楚辞探故”系列论文:《楚歌及楚辞》《离骚的作者》《淮南王安及其作品》《离骚以外的“屈骚”》。在这些论文中,他认为《离骚》是淮南王刘安所作,传统的屈原25篇及《招魂》等,都不是屈原的作品,并怀疑屈原是否真有其人。紧接着,有郭沫若、宋云彬、沈知方,以及前苏联著名学者费德林等人撰文与之争论。

第二次则是从日本引起的。早在1965年,就有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冈村繁博士,说《离骚》等作品,是屈原死后人们对他的追叙,是多人的集体创作。此后,广岛大学的铃木修次等人,

也认为《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不是屈原所作,屈原本人也只是一个传说。日本学者的怀疑以及怀疑的依据,都是胡适、何天行等人观点的老调重弹,并没有什么新意。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怀疑屈原的真实性呢?关键的问题在于:在目前可见到的先秦所有文献中,确实没有关于屈原的任何记载。人们通常认为,屈原“三闾大夫”的政治地位,“入则与王图议大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政治影响,创作千古杰作《离骚》的文学影响,还有自沉身死的悲剧命运,以这样的身份,竟然在史籍中完全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这确实是不正常的。我认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因为屈原在他的作品《离骚》《九章》中,多次对楚王的行为进行直接而严厉的批评,这种“暴显君过”(班固语)的行为,不容于楚国当时的统治者,所以楚国的典籍故意不记载;其二是有关文献遭秦火散佚了,故而不传。大家想一想,战国以来,天下“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秦、楚两国在政治上的矛盾激烈而不可化解,楚怀王被骗入秦,又客死于秦,更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积怨。这种对立甚至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仍然没有消除,“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当时流传很广的口号,便生动地反映了楚人对秦朝的愤懑。而屈原是坚决主张抗秦的人物,又是敌国文化的代表,那么秦始皇作为文化灭绝主义的坚定推行者,将与屈原有关的文献销毁,顺理成章,并不是一件令人难以理解的事。

不管怎样,要否定屈原的存在,首先要推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真实性,胡适、何天行等学者就是这么做的,不过因为他们的论证缺乏说服力,所以并不能达到“否定屈原其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妨就此问题略加论述。

首先,汉初的贾谊就写过《吊屈原赋》,篇中写道:“仄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离屈原的时代不过一百多年,他本人又是处于汉王朝中心的政治文化名人,因此可以说,这对于证明屈原其人与《离骚》的真实性,是很有说服力的。 其次,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桓宽的《盐铁论》卷二:“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卷五:“屈原放逐于楚国。”“屈原行吟泽畔。”多次提到屈原,以及他遭人诋毁、流放泽畔的经历。刘向的《新序·节士》中,也有一段相当详细的、关于屈原事迹的记载和传说。这些产生于西汉、时间在司马迁前后的文献,完全可以构成一个证据链,作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佐证材料,从而说明这篇文献的真实可靠。因此,在没有充分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屈原其人确实不存在的情况下,人们没有理由去主观地怀疑屈原的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屈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屈原的“乡国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

在人们的心目中,屈原这个名字总是与爱国主义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到20世纪80年代,楚辞学者曹大中却接连发表了《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再谈“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三谈“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等文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核心观点是:第一,“在先秦时代,在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并不存在中国与外国的对立与区别,因此也就不存在“热爱祖国”的观念;第二,先秦文献中,“虽然很多著作都论述过‘忠君’,却没有一家论述过爱国”;第三,“在先秦时代,普通百姓对某一国所采取的或去、或就、或留的态度,并不是他爱国与否的标志”;等等。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其实曹教授的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这是因为:先秦时期的“中国”,也就是“天下”,就是“四海”,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使武王伐纣、秦灭六国,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战争,当时战争的各方,也并不认为那是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战争,而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斗争,是在争夺这个大家所共有的“天下”。因此,从楚国到宋国去,到其他任何一个诸侯国去,无须关文,更无须签证,完全可以自由来往。楚国人到晋国去做官,也不会被他人或舆论认为是不爱自己的祖国。最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他身为楚国人,为报家仇逃奔吴国,并领兵杀回自己的祖国,毁掉楚国的宗庙,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打楚平王的尸体。可这样的行为,在当时也并没有被认为是“卖国”或“不爱国”。

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屈原精神中也确实存在着爱国主义的胚胎,那便是特别浓烈而执着的故国乡土之情。我们知道,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史记·楚世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经过数百年的苦心经营与努力,到春秋战国才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由于楚国地处边远,又相对封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传统,那就是现在学术界非常重视的“楚文化”。

由于楚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深恋故土已成为楚人的传统性格,再加上屈原偏执重情的诗人气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对乡国的爱恋显得更为突出。所以他在作品中反复表达这种感情:“受命不迁”,“深固难徙”(《桔颂》)‘“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在《离骚》中,抒情主人公,也就是诗人自己,在经历了反复多次的犹豫彷徨之后,下定决心离开楚国,去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可是当他从天上看到故乡,所有的决心便顷刻瓦解:“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乎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大意是说:透过太阳的光明,我看到我的故乡,仆人悲伤马也留恋,弯着身子回头凝望,不愿走向他乡。正是这种特别突出的“恋乡”情结,逐渐成就了屈原的爱国精神。 两汉时期,人们对屈原人格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忠直之臣、迁谪之客、狂狷之士这三个层面上。虽也有司马迁等人提到过屈原“睠顾楚国”的感情,但对于他热恋故国乡土的精神层面,始终没有过多关注。此后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对屈原的评价,大抵遵循汉人的基本框架,未能有大的变化和发展。

篇三:屈原卓尔不群的性格

屈原卓尔不群的性格,浪漫奇谲的文学作品和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性结局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索。他有意成为政治家,实现他的“美政”理想,最后却失败了;他无意成为诗人,却又不得不行吟泽畔,并因其积极的浪漫主义情怀而获得世人景仰。屈原的悲剧在于他有一个滚烫的灵魂。南北文化的熔炉终日炙烤着他,使他在出世和入世哲学中艰难地思考,在阴阳神仙中痛苦地徘徊,并在水深火热中炼就了他崇高的人格。儒道文化是先秦南北文化中最具代表也是影响最大的,这两种文化顽强地附着在屈原的身上,撕扯着他地灵魂,他在积极入世走向消极出世之间徘徊,最终用沉江的方式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挽歌。屈原悲剧还在于他的理想建立在一个空洞王国上。在《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道出了屈原所面对的现实。因为执著,屈原是一个永久的孤独者。屈原是固然屈原当时所爱的“楚国”与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当时的屈原尚仅是一种“宗国”情结,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悲痛难捱,在无可奈何之际,怀抱大石自沉汨罗江,以表其忠贞爱国之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悲壮乐章。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被公认的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独醒”实际上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意识和洞察力,一种把握时代脉搏和预测未来的超前意识,屈原不愿妥协、不愿隐匿、也不忍心离开自己的故国,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他的死是对社会的抗议,是对操守的坚持,在死亡中诞生了伟大而崇高的精神,,他的死是可以被世人所理解的,虽然他失败了,但其精神没有磨灭。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仍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国家的国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力量的源泉。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往往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被士人追瞻,屈原他坚持“美政”理想,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当政者政治的黑暗、腐朽,显示出他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回顾历史、缅怀这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天下人为己任。?的爱国诗人、三闾大夫的一生,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做一个正义有为的中国人,恐怕不会被多少人理解了。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权钱交易,贪污腐败,贫富分化,假,毒泛滥,,黑社会横行及社会风气低下诸多现实还不够让人震惊、发人深省吗?!!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现实意义,就是为了不再有新的屈原产生!屈原身上有中华民族须臾不能缺少的最宝贵的东西——国魂!中国的今天,应该以端午节来感怀和继承屈原那种忧国忧民、感念黎民,以天下人为己任的精神。感染激励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前赴后继。为社会和谐与公平公正,为社会的发展与振兴,共同努力。屈原作品中的”求索”与他探求国政民生是一致的,这种求索精神是屈原思想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黑格尔曾说:“民族精神是认识自己和希求

自己的神物”。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精神;其支撑点是自强不息的开创精神、艰苦奋斗的自立精神。“求索”(”求”是求知,求证,”索”就是索取,探索),就是要上下求索为今用,左右求索为中用,只有这样不断的进行纵横求索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的强盛。我们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探索等各个领域,都要努力用屈原的创新和求索精神来鼓舞和引导。求索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在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这对提高人们人品道德的升华和文化素质定会大有益处。屈原爱国忧民、坚持真理、“九死不悔”的精神和他的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

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为念;明知面临着许多危险,在

无畏。流浪后,仍以

鼓励自己。同时,

任职期间,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

始终“

忍而不能舍也”。

即使流浪以后,

””

《离骚》一文中,举贤能、”理想,虽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二度遭贬黜流放,又一代仁人志士,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产主义作为最高奋斗目标,革命初期,无数共产党人为实现这个崇高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奉献和牺牲建立起了新中国。当今,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却始终如一,肩负重托,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做到头脑清醒,目标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相统一,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落实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落实到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落实到日常工作上来,积极投身于“富民强县”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二要培育荣辱分明的道德情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诗

是非颠倒,却宁可“”,这种是非分明的“

荣辱观”

建设的同时,我党明确提出以德治国的理念,作为领导干部,要葆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常修为政之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荣辱,辩是非,拒耻行荣,做到对党忠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

“恐皇舆之败绩”,“哀民生之多艰”着无数后来者,范仲淹的“衙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忧民即是忧国,为民分忧即是为党为国分忧,要把这种忧患意识贯彻到工作决策和部署中去,体现在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来,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叙述了其虽遭流放,却始终如一的追求理想过程,一句“”,更因屈原表现出的执着精神,而成千古绝唱,百世流芳。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我党成立80多年来,不管是革命斗争还是建设新中国,都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但无数革命先烈却凭着一股执着精神上下求索,排除万难,勇于实践,终于一步步成就辉煌伟业。改革开放初期,正是邓小平一句“摸着石头过河”,才让我们逐渐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现在,改革开放事业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困难与收益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绝不能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就退缩不前。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要坚持改革方向毫不动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作为致力发展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基层领导干部来说,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因困难而退缩,不因挫折而削志,不因失败而气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坚定不移地践行“3+1”发展战略,把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推进

篇四:论屈原的人格美

论屈原的人格美

作者:张淑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8级5班)

摘要:诗品出于人品,风格即人格,中西诗学都注意奥人格对艺术的境界、格调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这种“德”“言”互谐的传统审美理论,尤其可以通过伟大作家的实践得到令人信服的印证。屈原,正式以其“言若丹青”的发愤之文,“直若砥矢”的悲剧人格实现了人格与诗格的交融。那么“处于同一时代,为什么只出现屈原这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伟

①大诗人?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只发生一次屈原式的、震烁千古的自杀?”我认为删,

最根本的还是应从屈原的人格尤其从他的个性气质来找原因,即把屈原当作一个人,从屈原的主观方面来回答许多被遮蔽的问题。按李建中先生的说法,人格有三个纬度的内涵,即心理学的纬度、伦理学的纬度和审美学的纬度。所以,本文对屈原人格美的探究主要是从其(气质性格删去因后文只从道德人格与审美人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道德人格,审美人格这两方面对其人格妹的体现及原因展开讨论。

关键词:屈原 ;人格;道德;审美

屈原是把自己整个生命溶入到诗里去了,他的诗真率地表现着他的为人、他的个性和他的气质。可以说他的人即是诗,他的诗亦如其人。透过他的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许多方面和我们有着共同呼吸、共同爱憎的人。在这篇文章里,我要将屈原的人格美忠实地描绘出来。

一,屈原的道德人格 美删

(一)独立不迁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这四个字出自屈原早年的作品《橘颂》。《橘颂》前半赞颂橘树的美好品质,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后半借橘树寄托自己的人格,又说:“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独立不迁”是贯穿全诗的主题思想。它包涵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另一方面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屈原一生的所作所为,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注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取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又问他:“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他答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楚狂接舆一类的人。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为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像他在别的诗里一再表示的: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涉江》)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离骚》)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离骚》)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于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在《离骚》里,他特别标出自己的嘉名“正则”;他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清白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里,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在《抽思》里,他说“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在《怀沙》里,他又说“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这些诗句都表明,屈原的独立是要立得正、立得直。因此他很赞赏“婞直”,《离骚》说:

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天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这是女媭劝告屈原的话,女媭把婞当作一个正直无私而惨遭杀害的典型,来比喻屈原,劝告屈原不要走他的道路。从这里可以看出,屈原是把婞引为同调的。《九章·惜诵》也讲到: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行婞直而不豫兮,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屈原对“婞直”显然是同情和赞赏的。在《天问》里,屈原很为婞抱不平:

鸱龟曳衔,婞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受鸱龟的启发筑堤治水已有成绩,本应让他按照原来的意图以达到成功,为什么天帝却要加刑于他?屈原对天帝发出质问,对婞加以颂扬,态度是十分鲜明的。

屈原对于婞的认识,不同于儒家的正统观念。在儒家的典籍中,婞一直是反面人物。《尚书·舜典》和《孟子·万章上》都把他和共工、獾兜、三苗合称为“四罪”。共工等三人被流放,惟婞被殛于羽山,大概他是罪大恶极了。那么,婞到底犯了什么天条呢?《山海经·海内经》说:

洪水滔天,婞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婞于羽郊。

《国语·晋语》也说:

昔者婞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

原来他的罪过就是违背天帝的命令,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从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表示的同情与赞扬中,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婞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

(二) 上下求索

屈原不仅是一个热情的诗人,还是一个冷静的哲人,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许多既成的事实,老辈留下的传统,都要经过他自己的理性加以思考,然后决定取舍扬弃。大胆怀疑,大胆探索,追求真理,热爱真理,是屈原最鲜明的个性特点。

《天问》一共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许多方面,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怀疑精神与探索精神。关于“天问”二字,历来解释不同。王逸认为“天问”就是“问天”,屈原借着问天“以渫愤懑,舒泻愁思。”洪兴祖说:“天固不可问,聊以寄

吾之意耳。楚之兴衰,天邪,人邪?吾之用舍,天邪,人邪?国无人莫我知也,知我者其天乎?此《天问》所为作也。”他们都以为《天问》像《离骚》一样,是寄托忧愤之作。这种解释固然符合屈原作品总的思想感情,但并不完全切合《天问》的实际内容。《天问》所提的问题其实包括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的,如“何所冬暖,何所夏寒?”“一蛇吞象,厥大如何?”另一类是政治性的,如“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那些知识性的问题是很难同屈原的愤懑愁思联系起来的。再从屈原发问的方式来看,也有两种不同的问法。一种属于不明而问,如“增城九重,其高几里?”“东流不溢,孰知其故?”目的在于弄清答案。另一种属于不解而问,如“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阿顺,而赐封之?”明明有现成的答案,屈原对它提出怀疑和质问。那些纯属不明而问的问题,也很难说有什么渫愤的意义。王逸和洪兴祖说《天问》整首诗是渫愤寄意之作,未免失之笼统了。王夫之《楚辞通释》的解释比较通达:

原以造化变迁、人事得失,莫非天理之昭著;故举天之不测不爽者,以问憯不畏明之庸主具臣,是为天问,而非问天。??抑非徒渫愤舒愁已也。

王夫之认为天问是关于天的问题;天指天理而言,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得失统统属于天理的范围。这是很可取的。在我看来,《天问》是屈原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宇宙和社会的规律,所留下的一份记录。按照汉朝人的解释,“天”本有至高无上的意思,《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关于“一”,《说文》曰:“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屈原《天问》的“天”字也含有最高、最初、最大的意思。《天问》就是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最初、最大的规律的疑问。林庚先生说:《天问》问的是“开天辟地大自然的历史”和“上古各民族的兴亡史”。这是很有见地的。这样理解,我们才能懂得屈原写作《天问》的真正用心,并从中看出屈原博大深邃的怀疑精神和探索精神。

《卜居》是不是屈原的作品还有争论。我个人相信王逸的话,是“屈原之所作也”。退一步说,《卜居》即使不是屈原所作,那作者“离屈原必不甚远,而且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人。这在研究屈原上,不失为很可宝贵的资料。”②

《卜居》也是一篇问题诗。“卜居”二字的意思是通过占卜来决定自己的去从,如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所说:“居,谓所以自处之方。”它以第三者的口吻,写屈原被流放以后心情十分烦乱,不知今后应当怎样为人处世,于是求太卜郑詹尹为他占卜:“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屈原遂即围绕“孰吉孰凶?何去何从”这个中心,提了一大堆问题:

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屈原是不是真的不知所从,要靠郑詹尹的占卜得到答案呢?不然。从屈原提问的口吻中,从一正一反的对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爱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应当走哪一条路,他是十分明确的。所以这是明知故问,是对为善而凶、为恶而吉的世道的抗议。朱熹说:“屈原哀悯当世之人习安邪佞、违背正直,故阳为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将假蓍龟以决之,遂为此词,发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王夫之说:“托为问之蓍龟而詹尹不敢决,以旌己志。”④蒋骥说:“其谓不知所从,愤激之词也。”⑤他们都说到了屈原的心里。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整首诗就是一个大问号。它是围绕着楚国的出路何在、自己的出路何在这两个重大问题来写的。好像一首乐曲中的两个主旋律,这两个问题反复出现,不断地寻求着合理的答案。

《离骚》在开始之后不久就指出了楚国前途的危险:“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希望楚王离开那幽昧险隘的小路,跟随他走上国③

治民强的大道。但是楚王不能体察他的忠诚,反而听信谗言将他疏远了。接下去他用大段文字陈述自己的忠诚,表达自己的愤懑和忧痛。他曾想放弃政治斗争,但又不能忘怀于国家的前途。女媭劝他与世人同流合污,他更无法接受。于是“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他向帝舜陈述了自己对夏商周三代兴亡规律的认识,并从中找到了楚国的出路: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就重华陈词是全诗的枢纽。此前是往事的痛苦回忆,是激越的内心独白,感情好像一团乱丝一样纠结在一起。此后,对于历史经验和政治现状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他决心以他所得到的“中正”再作一次努力,来挽救祖国的命运。他被一种新的希望鼓舞着,充满信心地开始了漫长的求索。诗歌从此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显得明快而辉煌: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但是无论在天上或是地下,他的求索都没有结果,他的理想仍然得不到实现的机会。于是他请来灵氛和巫咸为他占卜,并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决心离开楚国到别处去实现“美政”。他又兴致勃勃地出发了,一直向西飞去,忽然在晨曦中看到故乡,就连他的仆从和马也因眷恋故乡而感到悲伤,不肯再走了:

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他自己更是宁可死去,也不肯离开故国了。

屈原并不是一个屈从于命运的弱者,他不断地寻求探索,想要扭转楚国江河日下的局面。他发现了真理,看到了光明,但是既得不到君主的信任,也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他手中的真理,他指出的光明,都不能用来拯救自己的祖国,而只能眼看着祖国一天天沦亡下去。虽然如此,屈原这种上下求索的精神,以及体现在这种精神之中的人格美,仍然是十分可贵的。

(三)好修为常

不论是“独立不迁”还是“上下求索”,都贯穿着一种执着的态度。这种执着,集中到一点,就是对于美的追求。屈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称为“美政”,把理想中的君王称为“美人”,把理想中的贤才称为“众芳”,就连他笔下的水神山鬼,也无不体现着一个“美”字。这种对于美的追求,用屈原自己的话说,就是: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好修,一方面是坚持美好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是培养自己美好的人格。就美好的人格而言,既包括内质的纯正,又包括外表的芬芳。所以《离骚》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修能,就是修态,是内美的外现。内美与修态相统一,乃是屈原追求的目标。

屈原多次写到自己的服饰,他采来各种香花芳草,做成衣裳和佩饰,象征在自己身上培植各种美好的品德。《离骚》说:

擥根木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矣,苟余情其信芳。

《涉江》也说: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这些香花芳草、高冠长铗,都象征着屈原人格的完美与崇高。

屈原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为了修养自己的人格,他经常展开内心的斗争。女媭的责备,灵氛和巫咸的劝告,都曾引起他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离骚》说: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知道“好修”如同自己加给自己的鞿羁,又招来了嫉妒与诽谤,但宁死也不肯改变。

好修以为常的屈原不能容忍丑恶与庸俗,他是一个无情的揭发者与批判者,对腐朽势力的贪婪、嫉妒、偷乐、荏弱、鄙固、追曲、周容,作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他说兰芷和荃蕙的蜕变,就是不好修的缘故:“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离骚》)在临死前所写的《怀沙》里,他还直言不讳地斥责那帮腐朽势力说: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屈原在那帮丑类中间,卓然独立,保持着自己的清白与纯洁,是无论如何也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的。

(四)悲壮殉国

屈原为什么选在五月五日投江?这很可能是对舜帝美德的追慕。对于身处昏暗乱世而又忧国忧民的屈原,舜帝时代那样纯任自然的古朴和谐社会,想必是企羡不已的,因其在诗作里大力歌颂。《离骚》里十二次写到尧、舜、禹,《天问》里用二十五行诗句写到大禹。即便到临终前,屈原在《哀郢》中依然对尧、舜、禹的禅让美德念念不忘:“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衣以不慈之伪名。”

屈原在“岁星年”即太阳神年的吉月及礼祀太阳的吉日出生,他自称是太阳神的子孙,屈原内心的骄傲和自豪是无与伦比的。在屈原的作品里,舜帝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任务,可见舜帝对于屈原是一个太阳般的任务。因此,舜帝的死日在其心中非同寻常。并从内心深处对屈原产生重大影响。屈原本就是一个注重外表,讲究内美,追求象征,乐于比兴的浪漫诗人。一个对自己的生辰含义和象征如此看重的人,那他也据不会对自己的死日随便了事,必定会精心选择自己的死日。所以,就有意在舜帝祭日及太阳开始升起的这一日投水。

他的死是其跟个美的具体显现。屈原之死,首先是悲壮的爱国之举,其次是对高尚的气节、神圣的人格的捍卫!同时有事对黑暗政治统治最强烈的控诉、最有力的抨击!

二、屈原的审美人格

(一)发愤以抒情的创作观念

屈原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表达“陈情”(屈原希望“陈情”达之昏寐的君王,期望对楚国能够起到震衰起弱的作用)的目的:

就重华而陈词。(《离骚》)

结微情以陈词兮。(《抽思》)

所以,司马迁认为乃是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忧愁怨愤,并通过创作来释放忧怨的激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更集中表达了他对屈原的体察:“发愤以抒情”的创作观念,首先注重的是个人情意的感性抒发。屈原深知愤激之言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政治生命,但坦荡磊落的心灵容不下任何渣滓。可见,屈原之发愤抒情是其悲剧人格的必然延伸,屈赋实现了诗格与人格的交融。

发愤以抒情的创作观念,既注重个人情意的感性抒发,又强调直接批判现实社会政治的理性精神,与《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中庸精神是大异其趣的。林庚说:“他只是一种自然的呼唤,一种生命走向真理,走向永恒的光明与美丽;那正是真与力的合一,美与善的交织,他因此感动了无数的人们。??这伟大的人格。就这样,永远成为一首解释不完的最美的诗章。”⑥这种观念,既将中国文学由集体创作推向个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又启迪后世文人诗格与人格的交融,在诗中表现自我,忧患人生,通过诗歌的境界展示人格的境界。

屈原的这种创作观念在后世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共鸣。

(二)愁神苦思的迷狂心态与创作观念

篇五:《雷电颂》导案

《雷电颂》导案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语文 编号:bnj-x-yw7(1-2)

主备人:夏才兰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

课题:《雷电颂》 课型:新授课 审批时间:2013年 月 日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诵读,注意语气、语调,在诵读中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及性格。

(2)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导学重点: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导学难点: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导学时数:二课时

导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查找教学用的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3.编制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2.查找课文涉及的戏剧知识,作者、作品及背景资料,走进戏剧,走进郭沫若,走进屈原。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取自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文学大师。“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邓小平《在郭沫若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等。

(二)作品(历史剧《屈原》)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全剧分五幕,虽然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

第一幕,屈原清晨漫步橘园,吟诵《橘颂》,抒发爱国忧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并把诗赠与学生宋玉,教育他好好做人。这时秦国丞相张仪与楚怀王的宠姬南后郑袖内外勾结,一场分裂和出卖楚国的阴谋正在酝酿之中。

第二幕,郑袖伙同上官大夫靳尚设计,诬陷屈原“调戏”郑袖,致使楚怀王大怒,将屈原免职。张仪乘机阿谀郑袖,讨好楚怀王,促使楚与齐断交,与秦结好。奸佞阴谋终于得逞,楚国陷入危亡之中。

第三幕,由于靳尚等人的谎言欺骗,群众不明真相,以为屈原真“疯了”,宋玉也趋炎附势而去,只有侍女和弟子婵娟对屈原的品格笃信不移。屈原在群众的招魂声中愤然离家出走。

第四幕,屈原行吟河畔,巧遇为其辩诬者。接着他又遇到楚怀王、郑袖、张仪等人,再遭侮辱。屈原揭穿郑袖的阴谋,怒斥张仪,遭监禁。婵娟亦因之被囚。

第五幕,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含冤被屈,悲愤填膺,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作风、雷、电的颂歌。婵娟逃脱囚禁来见屈原,误饮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屈原与前来救助他的卫士一起出走,潜往汉北。全剧在悼婵娟的《礼魂》歌声中结束。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三)历史剧《屈原》写作的时代背景简介。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他借屈原的独白,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在当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最终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四)戏剧常识简介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是文学的一大体裁,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预习导学:

1.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常识;

2.快读课文,积累字词;

3.把握文章结构;

4.初步感知人物品质。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

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沅水岸边的仰天长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

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

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用楚

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

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

罗江而死。

那么,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的屈原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二、检查预习

1.了解作家以及作品的有关常识;了解本文时代背景。(结合“知识链接”)

2.注意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音。(小组互检,矫正补缺) 睥睨(pì nì ) 波澜(lán) 发泄(xia )鞺鞺鞳鞳(tāng tà)污秽(huì)迸射(bang) 罪孽(nia ) 脚镣(liào ) 咆哮(páo xiào) 眩目(xuàn)伫立(zhù ) 木梗(gěng) 驰骋(chí chěng) 虐待(nüa ) 雷霆(tíng ) 忏悔(chàn) 徘徊(pái huái ) 郢(yǐng )稽首(qǐ)

3.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三、展示目标

四、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雷电颂》朗读,学生听读,要求学生注意不同

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并思考:

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与以往的课文相比,此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2.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刚刚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假设自

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读全文。

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

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1)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结构层次方

面是怎样的?

明确:《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

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从“风!”??“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

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二部分(从“把你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

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

这是一首结构严谨的散文诗。全诗五个层次先分后合,紧密相连,由风,及雷,

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像。环

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使诗人的满腔怒火和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得以充分表

现。

(2)屈原的独白写了哪些景象?

明确: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

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的群像。

(3)作者在写这些景象时,运用了什么手法?仔细分析一下,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在写这些景象时,运用了象征手法,它是写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指

用某种具体事物来代表某种抽象的意义。由“象征物”和“象征义”两部分构成。

可以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屈原——象征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不屈的战士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形象——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 ——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

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作用:委婉曲折含蓄,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可感。 整体喻意: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4)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

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5)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的人。

五、合作探究

六、展示准备及点评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前6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导入新课。

二、展示目标

三、自主学习

1.《雷电颂》即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请朗读下列句子,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明确: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明确: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明确: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2.《雷电颂》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①拟人兼呼告——爱憎表达最直接有力

②排比和反复——句式整齐,感情表达更强烈

③多用短句——语气急促,情感激烈

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还有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

例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这些语句,兼用拟人、呼告、排比;“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运用比喻,热切地向往和赞美风、雷、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等语句兼用反复、排比、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抒发了爱憎的感情,好像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往往能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3.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郭沫若借历史上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的作用。

四、合作探究

五、展示准备及点评

六、总结全文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