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风流小农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8 10:53:52 体裁作文
风流小农民体裁作文

篇一:銆婂笣锲界殑娑呮

《大帝国的涅槃之农民起义》读后感

10131510124 孙世才

本书以诙谐幽默的文风向我们自秦朝以来各类王朝兴衰的历史片段,以类似电影“蒙太奇”的写作手法,将中华历史结合点的重要篇章一一映与读者眼前,风流豪迈,动人心魄!选取历史的精彩片段和人物,都是我们平素所熟悉但有十分陌生的位于王朝结合点上的重大角色。他们或显赫一时,在人生的巅峰刹那间耀眼夺目。作者在个性的角度,展现了那些不可一世,飞扬跋扈,而又有血有肉的起义枭雄和“王朝掘墓人”的真实生活和他们所处的黑暗,动荡而又无比灿烂的时代。所有的这些英雄也罢枭雄也好,他们都有都有共同特征,他们都产生于王超更替的时期,或者说是他们的出现引起了朝代的更替,他们都来源于人民大众,王朝的兴衰都直接或间接与农民起义有关。

综观中国历史朝代的更替,莫不与农民有关,正所谓“农者,天下之大本也。”我们的祖先用新石器敲开了文明之门,人类从非历史走向了历史。一部中国古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的发展史,封建帝国的大厦就坐落在这个文明成果之上。农民生活在封建帝国的年代里,是在安居乐业,还是啸聚倡乱,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影响着每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命质量,也影响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敏感性语言,“起义”一词承载着中国人的复杂情感。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不断,从根子上讲,是由封建专制的特性所决定的,因而它始终是贯穿于整个封建

社会的一根最为敏感而又脆弱的政治神经,也是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

一场暴雨,燃起了亡秦的烽火;一次失败的改革,奏响了西汉末世的挽歌;一枚田沟里的玉玺,见证了宫廷纷争,七国之乱,隋唐末年,太平天国……中国延绵两千年的帝王史中,每一次改朝换代的序曲,总源于农民起义。那些无法预料的偶然,总在不经意间左右着江山社稷的归属。于是书呆子王莽做了皇帝,田舍翁刘秀做了皇帝,放牛娃刘盆子也做了皇帝……冥冥中,是什么不可预测的力量在决定历史的走向?在已远去的历史中,究竟又有多少让人扼腕而叹、拊掌而笑的故事?中国延绵两千年的帝王史,是战乱史,是英雄史,更是在这片广袤疆域上各民族彼此融合渗透、文明吐故纳新的历史。

大帝国的威严压不住“王侯将相,宁有种首”的呐喊,“天子”只是兵强马壮者的常中物。揭竿而起的英雄,逐鹿天下;历代王朝的掘墓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的烟云—飘过。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千差万别,其规模有大小,层次有高低,持续的时间有长短,口的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解决饥饿,反对赋役过重或不平,有的针对贪官污吏,更有的要推翻朝廷,取而代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改变现状,争取一个较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一般来说,初起的小规模起义,当务之急是解决饥饿即生存问题他们洗劫府库,抢掠富豪,主要口标是获取金钱和粮食。势力逐渐壮大,占据一些地盘以后,他们也会建立政权,稳定秩序,形成与中央政府对抗的割据政权。如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建立的政权,黄

巾余部在太行山建立的政权等。待到实力进一步增强,他们就会实施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皇朝的计划。项羽、刘邦、黄巢、朱元璋、李自成、太平天国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实施了夺取全国政权的军事行动,有的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文革”前关于农民起义军所建政权的性质,学术界有农民政权和封建政权之争现在看来,将所有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定位为封建政权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不仅因为农民见到的所有政权都是封建政权,他们在起义中建立的政权只能模仿封建政权。

更新统治集团。旧的、腐败的、低能的、暮气沉沉的统治集团,被新的、廉洁的、能力卓越而又生气勃勃的集团所代替。秦末、西汉末、隋末、元末、明末的农民战争都起到了这种作用,导致了上层建筑领域的一次大换血。正是这些新的统治集团执政后,刷新政治、调整政策、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振兴教育和文化,创造了诸如文景之治、永平之治、贞观之治、洪武永乐之治、康乾盛世之类中国古代社会的清明繁荣时代。

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人口比例。中国古代每个皇朝的历史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建立一发展一累荣一衰败一灭亡这样一个周期。在此过程中,官僚队伍膨胀的速度大大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从而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失调,与此相伴的是国家财政开支的不断增加和农民赋役负担的日益加重。同时,剥削阶级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被剥削阶级人口增长的速度,从而使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人口比例失调,与此相伴的是以地租、

高利贷为代表的剥削的加剧。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造成人口的大幅度减少,“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在战争年代,统治者、剥削者人口减少的比例一般大于被统治者、被剥削者人口减少的比例,从而使战争之后二者的人口比例能够恢复到被统治者和被剥削者可以承受的水平。

能在某种程度上部分的改变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虽然不能创造新的生产力,也不能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但是,由于它扫荡了最腐败的社会势力,更新了统治阶级,调整社会上各集团各阶级的利益关系,调适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由此创造了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环境,同时也就为新的生产力的成长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与元末、明末两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有着内在的联系。

农民起义也会造成对文明的破坏,对生命的践踏和对既有规范的挑战,甚至会留下所谓的“起义后遗症”。生活在那个农民起义战乱的年代的人,无论是站在哪一方,都是死的机会多,生的机会少,或妻离子散,或家破人亡。史籍有载,起义军所过之处,那些街上都有股怪味儿,不知是恐惧的味道,还是人临终的味道,反正都是血蒸发的味道。只要“事业”成功,对于起义的农民来说,杀戮抢劫无辜百姓一样是不二的选择。所谓的“千秋大业”,对于英雄好汉们以及那些政客军阀们来说,仿佛是乐此不疲的功绩,而对于平头百姓来说,是个无以复加的灾难。那时,人们所说“宁为太平犬,勿做乱离人”,

的确不无道理啊!暴力革命只是历史的一些瞬间,但它的确非常剧烈,决战双方的杀虐性都发挥到极致。诸如隋扬帝对起义者、曾国藩对太平军的大肆屠杀,不胜枚举。诚如唐代诗人韦庄在《秦妇吟》中所描述的那样:“千间仓兮万斯箱,黄巢过后犹残半。自从洛下屯师 旅,??罄室倾囊如卷土”。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可以追溯到上万年以前。然而,我们在国内很难看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古建筑,这在欧洲国家比比皆是。这除了中国的建筑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不易保留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被烧光,并且大多是被辛辛苦苦建筑它的农民兄弟们起义时放火烧掉的。反复的农民起义和改朝换代的混战,造成中国历史上循环性的浩劫,造成每个朝代的早期均要花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复上次农民起义造成的伤口。过了几十年、几百年,新的社会矛盾又引发下一次农民起义,把国家的许多文明又砸个稀巴烂。北风凄厉的呼号,秃枝呜呜地悲鸣。那时夜空的 月亮,窥视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

其实所有农民阶级都是皇权主义者。因此, 书呆子王莽做了皇帝,田舍翁刘秀做了皇帝,放牛娃刘盆子也做了皇帝。无论一个朝代如何辉煌,到头来仍然避免不了国破家亡,被他人替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杰出也好,英雄也罢,在他们的子孙手里都会被葬送掉这一切的辉煌!一方而,他们安于好皇帝统治下自己能够承受的赋役负担和其他封建剥削;另一方而,他们又反对坏皇帝统治下难以承受的赋役负担和其他封建剥削。农民举行起义以铁血手段推翻坏皇帝、

篇二:官场小说排行榜 - 官场小说排行榜 (2)

01

[官场]

笑傲官途

水浒

105万

连载中

2013-11-9

02

[官场]

首席御医

银河九天

358万

连载中

2013-7-2

03

[伦理]

官色:攀上女领导 我喜欢富婆

396万

连载中

2013-11-15

04

[官场]

官道之色戒

低手寂寞

309万

已完结

2013-5-30

05

[官场]

官德

奥比椰

30万

连载中

2013-11-13

06

[官场]

弄潮

瑞根

658万

已完结

2013-5-30

07

[都市]

官途

梦入洪荒

954万

连载中

2013-11-13

08

[都市]

风流小农民

凡凡一世

222万

连载中

2013-11-15

09

[官场]

官路红颜

江南活水

175万

连载中

2013-11-15

10

[官场]

一号首长

陈玉福

30万

已完结

2013-5-30

11

[官场]

官场风流

书生意气

172万

已完结

2013-5-30

12

[官场]

官场新贵

书虫大大

311万

已完结

2013-6-24

13

[官场]

布衣官道

寂寞读南华

438万

已完结

2013-5-30

14

[官场]

重生之官路浮沉 浮沉

348万

已完结

2013-5-30

15

[官场]

平步青云

御史大夫

289万

已完结

2013-5-30

16

[官场]

掌权者

一三五七九

481万

已完结

2013-5-30

17

[官场]

官情:靠上女领导 oyug

13万

已完结

2013-5-30

18

[官场]

宦海龙腾

云无风

401万

已完结

2013-5-30

19

[官场]

一路官场

石板路

219万

已完结

2013-10-25

20

[官场]

靠近美女上司:权色官途 转身回首泪倾城 140万

连载中

2013-6-7

21

[官场]

官术

姜远方

30万

已完结

2013-5-30

22

[官场]

市委书记

博飞

14万

已完结

2013-6-4

23

[官场]

重生之衙内

不信天上掉馅饼 731万

已完结

2013-5-30

24

[官场]

重生之官场风流 香烟盒子

453万

连载中

2013-9-27

25

[官场]

官场风月录

浪味仙

127万

已完结

2013-5-30

篇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贾平凹的《风雨》教学反思

王立香

《风雨》是贾平凹初期的作品,却显示了作家敏锐,精细入微,且充满想象的艺术感受能力和丰富、独到的艺术表现能力。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1997年获法国女评外国文学奖。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

《风雨》在描摹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写“树林子像一块发面团”, “鼓”了“陷”,“陷”了“鼓”,实写风的时强时弱;而这样写,风又给了读者想象的“游刃有余”,即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与美感。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

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于宝鸡的这篇《风雨》,正是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

全文,从“树林子”起笔,以一个简短的比喻开头,把冷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比作一块面团。北方入秋时节的树林子满目黄绿,浓郁劲美,与和好了的面团哪有一点可比?但是,在贾先生笔下,在特定的环境下,它们竟然那么贴切地融合在一起,“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文中这一块面团,有劲道,有身骨,能屈能伸,能扁能方,跃上落下,随力而形变,随变而越有生命,就像这秋风中的树林子,自然的风力摇役着它,令其左拉右扯,狂乱而不自持,但是没有了方向的树林子就此拔去了根基,失去了生命吗?没有,自然的威力下再渺小的生命也要奋力一搏,风到我倒,风止我直,以柔制刚,适者生存,生生不息。文中,这一开头大段的细致描写,用了一长串的动词,可以说写的惊心动魄,直奔主题,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场疾风面前,一起天旋地转。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无穷的震撼力。

然后,笔锋一转,写到断了牵绳的白羊,“冲”出门寻羊的红杉女孩,对比鲜明,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翩翩。接着又分别描写了葡萄蔓、苍蝇、鸟、废纸、猫、瓦片、浮萍、鱼儿,最后一段视线由室外回到家庭,写到了老头和孩子们,只只纸船载着孩子们的快乐慢慢远去,暖暖的画面,终于使读者松了口气。文字刚劲,却不失细腻,

比喻新颖,又充满生活的味道,让每个读者都能领略文章的精妙与传神。

更精彩的是,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可谓妙手运用侧面衬托手法的最高境界了!高明的手法,生动的描写,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以淋漓的美感享受。

短短千余字却浓墨重彩,极力描绘风雨中的树木动物人物的种种情态,全文没有一个“风”字“雨”字,却把风之狂、雨之剧描绘得神形毕现,使人如临其境,胆战心寒。如果这样结尾,未免小气,这自然不是大家的风格。于是贾先生妙笔一转,最后写屋中老头安闲自若,似在静静欣赏狂风暴雨的震撼之美。而孩子更显活泼可爱,当风雨到来之时,与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却显得镇定自如,这令世界瞬间变色的狂风暴雨在这群可爱的孩子的眼中只是世界最美的风景。他们看一切都是有趣的,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游戏的快乐,他们全都趴着门缝,惊喜地放出一只只纸船,把自己的欢乐和无穷的想象与愿望满载其中,随小船在激流中悠然飘荡而渐行渐远??

风云变幻的强烈震撼后,以舒缓的宁静之姿收结全文,跌宕起伏之美,难以言喻。这正是《风雨》给人最美的享受之处。

2013-10-29

篇四:无数英豪领风骚

——献给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突出贡献的先辈们

综合整理/本刊记者 冯为为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几辈人的努力才有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一历史,共忆推进中国石油发展史的“英豪”,重温当代中国石油工业崛起的进程。

早在九百年前,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时沈括就在《梦溪笔谈》中提出了“石油”一词。像他笔下的延州石油如今已形成我国著名的长庆油田,年产量达到了二千万吨,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现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可是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受技术的限制、条件的制约,我国的石油工业并没有得到突破与发展。直至新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卓越智慧与长远的眼光,才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才有了今日中国石油工业的蒸蒸日上。

贫油论时期——

李四光摘掉中国“贫油帽”

提起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有这么一个人,他为我国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李四光,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正如周恩来所评价的:“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帜??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卓越成就,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04年李四光赴日留学,期间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6年后毕业回国。1911年9月,参加辛亥第六次游学毕业生考试,被清朝廷授予工科进士。武昌起义爆发后,投身辛亥革命,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1913年,赴英国留学;1918年6月,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学成归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此后他经历了很多曲折的征途,可他始终抱着为祖国作贡献的坚定信念,虽然当时他的鬓发已斑白,但意气风发不曾减。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2年8月7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部长。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初,但被认为是“工业血液”的石油却十分短缺;而当时“中国贫油论”“东北贫油论”的悲观论调却很有影响。此时,李四光被毛泽东请到中南海菊香书屋,咨询中国石油资源的底数,到底有没有石油?当时,在座的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在谈话中,毛泽东问李四光:“外国的学者,也包括我们的某些学者,多少年来,几乎一致认定,只有海相地层才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而我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李四光早在1932年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了,1935年到1936年在英国讲学时,他就写过一本《中国地质学》,其中提到“东海、华北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物”,实际指的就是石油,但这句话是用英文写的,很含混,为的是对祖国资源的保密。李四光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乐观地、十分肯定地回答毛泽东说:“我认为外国人那套理论在我们这里可以搁起。问题不在‘陆相’、‘海相’,而在于有没有石油和储油的条件,在于对地质构造规律的认识。”

1954年地质部设立矿产普查委员会,李四光兼任主任委员。1955年初,地质部召开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规划实施三年石油普查战略方针。从这一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战略性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1200多人的石油勘探队伍开赴全国各

地,拉开了“大庆石油大发现”的序幕。

在李四光的指挥下,根据地质力学的理论,在一些辽阔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在约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石油普查,打了3000多口普查钻井,总进尺120多万米。李四光对布置项目、编审计划、调查内容与工作方法都进行了具体指导,从所取得的大量地质资料看,不仅初步摸清了我国石油地质的基本特征,而且证实了我国有着丰富的天然油资源。后来开发的大庆油田喷射出大量的石油就是最好的例证。

1959年9月26日,东北松辽盆地的“松基三井”钻出了工业油流,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大庆油田诞生了!这是李四光和石油地质战线的科技工作者及广大工人在国庆十周年前夕给党中央、毛主席送上的厚礼,是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大庆的厚礼,故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1963年12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发布了震惊世界的消息,周恩来总理骄傲地宣布:我们依靠自力更生,在东北松辽平原上发现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解放前——

孙健初誓死保护玉门油矿

1949年初夏,彭德怀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挺进大西北。8月26日,兰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彭德怀会同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看望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甘青分公司探勘处处长孙健初。之前贺龙曾致信孙健初,称赞孙健初对祖国石油工业所做的贡献,并特别肯定了孙健初为保护探勘处大量仪器设备所做的工作。

1897年8月18日,孙健初出生于河南省濮阳县后孙密城村一个农民家庭。1929年进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任地质调查员,后被提任技佐、技正,参加和主持了一系列地质调查活动。1935年初,中央地质调查所组成以翁文灏为主任、黄汲清为副主任的中国地质图编纂委员会,孙健初为委员,并负责青海、甘肃、宁夏地区的地质调查。1936年,“中国煤油探矿公司筹备处”获准开采甘肃、青海、新疆3省石油,组成西北地质矿产试探队,从美国请来2名地质学家J.M.韦勒(Weller)博士和F.A.萨顿(Suton)工程师。中央地质调查所派孙健初参加此项工作。1937年10月,他们来到玉门老君庙。

随着解放军的炮声越来越近,玉门油矿成为关注的焦点。当时的玉门油矿已经是一个集地质勘探、钻井、采油和炼油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大型石油企业。如果玉门油矿能够完整地回到人民怀抱,对即将诞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势必能够极大地促进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但是国民党残余势力不甘心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留下这笔宝贵财富,想方设法搞破坏。

1946年,孙健初任甘肃油矿局探勘处处长(后改为中国石油公司甘青分公司勘探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为防止国民党军队的抢掠、破坏,孙健初不顾个人安危,组织职工巡逻护厂,将全部勘探仪器和地质资料装箱密封,妥为保护。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彭德怀、贺龙亲自到勘探处,对孙健初和勘探处职工的护厂功绩倍加赞扬。1949年9月25日,解放军的战车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开进玉门油矿,伫立在道路两旁的油矿职工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1950年,孙健初出席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作会议,提出西北石油勘探计划,被任命为石油管理总局探勘处处长。后又担任西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参加编制全国石油勘探方案的领导工作。1951年,在北京石油工业展览会上,孙健初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全国石油工业发展情况及远景。1952年10月,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发展石油工业的需要,孙健初主持开办了第一期石油地质干部训练班,亲自讲课,参加讨论,指导总结。这批学员后来都成为我国石油地质界的中坚。

正当孙健初满怀激情,准备为发展祖国石油工业大展身手,不幸竟然于1952年11月10日深夜,由于煤气中毒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终年55岁。石油工人怀念他,于1954年在玉门油矿建成“孙健初同志纪念碑”,“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1980年按原设计在原址重建。1986年落成的兰州科学宫,孙健初与其他3位科学家的古铜色塑像,耸立在迎门大厅。孙健初的献身精神及卓越成就,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新中国成立——

徐今强为石油工业发展奠基

1950年春,中国和苏联政府签订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协定,共同开发新疆独山子油矿,成为新中国与外国公司签订的第一个石油合资企业,并在燃料工业部设石油管理总局,负责新中国的石油工业生产建设 。

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被誉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位奠基人和开拓者”的徐今强。

徐今强, 1914年出生于上海,1938年4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上世纪50年代走过来的石油人,对于徐今强这个名字,大多耳熟能详。“徐今强同志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位奠基人和开拓者。”原石油部副部长、后任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的刘放,在徐今强辞世18周年的1994年,撰文说:“每当回顾我与他相识的情景和相处的那些日子,就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管会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陈毅任军管会主任、上海市市长。徐今强奉命带领王禹、阎峰潞等军代表进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设在上海的中国石油有限公司,实行军事接管,成了接管“中国石油公司”的军代表。1950年7月,政务院决定燃料工业部设立石油管理总局,这是新中国建设石油工业的第一个步骤,是统管我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个领导机构。徐今强调北京任副局长、代理局长。

1954年3月,在西安组织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确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任务:加快酒泉及四川盆地的勘探工作,继续进行陕北、潮水、民和盆地的勘探,稳步开展吐鲁番及柴达木盆地的勘探,并对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勘探方向和区域作了准备。建立兰州炼油厂,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装置最全,工艺最新,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家“命根子”的炼油厂。

1956年4月29日,兰州炼油厂举行了破土动工典礼。在党组成员中,徐今强是唯一一位亲自组织领导过新中国第一座上海高桥炼油厂建设的实践者,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的组织者。在兰州炼油厂当党委书记、厂长期间,他非常重视绿化美化厂区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兰炼的厂区和家属区白杨钻天,绿柳成行,花木葳蕤,树影婆娑,果树摇摆?? 美丽如画。

1963年夏天,几棵桃树最后只长成了7个桃子。徐今强代表厂党委高兴地把这凝结着全体职工心血与汗水的7个桃子,摆在了会议室的长桌上。有人建议请徐今强等几位厂领导尝尝鲜。徐今强笑了笑说:“当领导的能这么做吗?这7个桃子可是来之不易哦,我的意见还是请几位劳苦功高的劳模来尝鲜。”

劳模们一面喝着茶水,一面静听着徐今强轻声慢语娓娓说道:“桃子太少,但党委、厂部和工会领导请你们尝尝鲜,哪怕一人咬一口,也算我们和全厂一万多名职工的一点心意。谁先带个头,快拿起来尝尝!”劳模们推来让去,谁也不带这个头。最后有人提议,让劳模中的年龄较大的7位,代表他们尝鲜。但这7位谁也不动手,说桃子虽少,可情意深长,一定要带回去让周围的同事们也看看,把党委和厂领导的心意带给大家。

此后,徐今强也担任过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兼大庆油田工委书记、总指挥,化学工业部代理党委书记、代理部长,燃料化学工业部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副部长,煤炭工业部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部长,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无私

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曾在徐今强身边工作过的王裕桂、陈蔚等深情地说:“现在,面对我国石油化学工业蓬勃发展的局面,人们不会忘记徐今强所做的奠基工作。”

徐今强,无论是作为一名职业军人,还是一名工业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从他加入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来的那一天起,他就选择了为人民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千万人的幸福。

二十一世纪——

侯祥麟研究能源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炼化工业的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都有他的脚印;年逾耄耋之年,他仍遵总理之托,担纲主持我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课题??他是红色科学家、人民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石油炼油界的泰斗——侯祥麟。

侯祥麟,1912年出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学家,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炼油技术奠基人之一。是巧合,也是必然。这位跨世纪的老人,与新中国的石油炼制事业风雨同路。早在1957年,45岁的侯老参加了周总理亲自主持的国务院《1956年-1967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7年至1965年期间,侯祥麟作为我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在炼油科技攻关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解决了国产喷气燃料对镍铬合金火焰筒烧蚀的关键问题,国产航空煤油于1965年获国家新产品成果一等奖。他领导研制出多种特殊润滑材料,满足了我国发展原子弹、导弹、卫星和新型喷气飞机的需要。

他还领导了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有关的催化剂、添加剂等“五朵金花”炼油新技术的成功开发,使中国炼油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期就很快接近了当时的世界水平,成功地突破了国外封锁,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炼油技术的成长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82年退居二线,后来主编和参加编辑了《中国炼油技术》、《中国页岩油工业》、《中国炼油技术新进展》(英文版)、《英汉石油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等多部大型专著。

在2003年时,年过9旬的侯祥麟,接过了“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的“帅印”。2003年5月25日,在侯祥麟家的客厅里,温家宝总理和他在沙发上促膝谈心,“国家将要启动‘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侯老在科技界德高望重,具有公认的权威影响,我十分希望侯老能够参加这一工作,但是考虑到您已逾九十高龄,我又于心不忍。”

总理的话让侯祥麟深为感动,那时的他,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很少参加活动了。但“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关乎中国油气资源的未来发展,于是他接受了总理的重托,担任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

2004年6月2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国务院办公会议,听取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汇报。侯祥麟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从前瞻性、战略性的高度,分析了我国油气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受到了温总理和与会者的赞扬。

2008年12月8日,侯祥麟在京逝世,享年96岁。这位国际石化界响当当的老科技工作者,书写了中国科技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竟终生没有发表一篇论文———其实,他自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一篇读不完的大论文。他的石油赤子情,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对石油石化工业的热爱,对科学执著探索、求真务实的高尚情操,对工作认真负责、鞠躬尽瘁的优秀品质,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为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五: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活动设计

南漳县武安镇武镇初级中学 齐远菊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立足于学法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学生提供主动获取知识,充分领略发现快乐的空间,它是主体化的充满智慧的激情天地,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第五单元,同学们认识了《水浒传》中梁山英雄好汉,通过《杨修之死》同学们又重新给心目中的曹操定了位,在第六单元同学们结识了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不辱使命的唐雎,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忠贞不贰的诸葛亮。以及历史上的文人们的名句佳篇。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全面了解风流人物,正确评价风流人物的功过得失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设计了这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风流人物”的作品及其事迹,激发对风流人物的崇敬仰慕之情。 2、通过查找熟读资料,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筛选和整理能力。 3、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口语活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课堂上的分组竞赛活动,锻炼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前准备:

1、收集“风流人物”的雅号、名言、名文。

2、收集有关“风流人物”的名联、故事。

3、挑选主持人,做适当的准备。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上场

1、主持人导入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将使你找到前进的动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2、说明竞赛活动的程序和规则,宣布竞赛开始。

(全班分为二大组,各组选派一名同学到前面记分)

二、分组回答问题

活动一:“等闲识得东风面”——识名人雅号

两大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签并答题(底分为100分,主持人提问,回答正确的加10分,回答错误的扣10分,回答错误的由主持人给出正确答案)

相关知识如下:

一组的题目

孔子——(圣人) 诸葛亮——(卧龙) 杜甫——(诗圣)

王维——(诗佛) 刘禹锡——(诗豪)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另一组的题目是:

孟子——(亚圣) 李白——(诗仙) 李贺——(诗鬼)

孟郊——(诗囚) 大李杜——(李白、杜甫)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公安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活动二:“熟读唐诗三百首” ——诵名人诗句

两大组就“风流人物”的名篇名句来答题,由主持人念出“人物、诗文题,”两大组的同学就各自的问题回答名句,(各组派一名代表抽签。主持人念题目,计分方法同活动一)

相关人物:诗文题如下:

一组的内容:

1、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白居易《观刈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另一组的内容:

1、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白居易《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陶渊明《饮酒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9、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0、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11、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活动三:“众里寻他千百度”——寻名人踪迹

全班同学抢答:说出下列名联写的人物是谁,并说出理由。(主持人题目念起之后才能抢答,否则扣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1、犹荐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2、青山有幸理忠骨,向铁无辜铸佞臣(岳飞)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4、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韩愈)

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6、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7、智谋隆中对,三分天下;壮烈出师表,一片丹心(诸葛亮)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存;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若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10、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屈原)

11、千年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12、功在朝庭,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诸葛亮)

13、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14、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陶渊明)

15、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6、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入谪仙归(李白)

17、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子)

18、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

19、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岳飞)

20、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人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风流小农民

三、自由回答问题

活动一:风流人物谁与争锋——排名人座次

全班同学自由回答,说出自己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列出其中的十位,给他们排一个座次,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排。

一学生的风流人物排行榜:曹操、曹雪芹,诸葛亮,曹植,文天祥,成吉思汗,李清照,陈胜,刘禹锡,屈原。

我是按他们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来排位的。

第一位: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车,壮心不已”中表明了他人老志不短。他有勇有谋,够狠,还有“志不短”的精神,几乎把所有英雄的特点全部包揽。

第二位:曹雪芹,名霑,号雪芹,清代小说家。他虽然家道中落,甚至潦倒一生,但他创作的《红楼梦》却是中外皆知,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所以排在第二位。

第三位: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刘备父子可谓忠贞不贰,是历史上少有的忠臣。

第四位:曹植,他曾经在哥哥的威逼下,创作了《七步诗》,他的文采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关注社会,关注百姓疾苦。

第五位:文天祥,他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而闻名,他面对敌人不屈服,为国家英勇牺牲,堪称英雄。

第六位:成吉思汗,他统一了全中国,甚至打到欧洲,他是典型的蒙古汉子,他勇敢英勇善战,真可谓一个大英雄。

第七位:李清照,易安居士,她的一句“生当作人杰”,让人体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她是一位女英雄。

第八位:陈胜,他是第一个农民起义的领导人,他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直传诵至今,他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第九位:刘禹锡,他被贬在外,“二十三年弃置身”却还唱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绝句,流芳百世。他虽然被贬,但却能用乐观的态度看待一切,让人受益匪浅。

第十位:屈原,他写的《离骚》,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端午节,更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记住了他。他的诗吸取楚国民歌的特点,结合神话故事,驰骋想象抒发了炽热的爱国感情。

活动二:丰功伟绩到处传扬——颂名人事迹

选出一两位你喜爱的历史人物,讲讲他们有哪些生动感人的故事。

学生心目中的风流人物感人的故事很多,选取两位如下:

曹操宽释背叛的将士。

官渡之战,曹操把袁绍打败了,缴获大量战利品中,有不少自己的部下,过去写给袁绍的表忠信。信中的内容大多是贬低曹操,表示希望投袁,有些谋士向曹操提出建议,把这些怀二心的人抓来杀掉,以儆效尤。那些曾想叛曹投袁的将士,则惶惶不可终日。不料,曹操却下令,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掉,不追究任何人的过失。曹操对周围的将士说:“大敌在即,敌强我弱,连我都自身难保,何况属下将士呢?谋个好出路,人之常情也。”

岳飞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正是在金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军,屡战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女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毅然将美女退了回去,高宗要为他建宅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 “金兵未灭,何以为家?”岳飞一生矢志不移,留下了千古美名。

四、教师点评,做活动小结

教后反思:

这节课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一个观众。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通过这节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只要你善于挖掘。

一、课前准备阶段。

学生在明确各自的任务后,为了在课上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他们积极地查找资料,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相互交流。让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收集整理资料。

二、在活动展示过程中,主持人灵活的表现,精彩的串词以及同学们出色的表现让这次活动开得很成功。这次活动真正体现了人人参与,平常那些差生、学困生、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踊跃地抢答。同学们对每个内容的回答,也可看出他们作了充分的准备,课前真是下了一番功夫,特别是给名人排座次,我及听课的老师听了学生介绍,都点头称赞,我当时心里就想:真是不错。学生们收集的名人资料,

有些我都没有听说过,可见他们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课下通过了解学生,得知这节课他们也收获很多:通过这节课,学生们记住了名人的雅号,了解了名人的故事,激发了他们对风流人物的崇敬、仰慕之情。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