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春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8 10:55:51 作文素材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春节作文素材

篇一: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春 节

时间:

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释义: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起源:春节的来历,在中国大约有

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

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习俗: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释义: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

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

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1

时间:农历四月五日前后 英文:Tomb-sweeping Day 释义: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

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

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文:Dragon Boat Festival 释义: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 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2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英语:

Chinese

Valentine’s day 释义: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

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释义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

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3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英文: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释义:重阳节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

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

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习俗: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具体习俗如下所列: ①、登高 ②、吃重阳糕 ③、赏菊并饮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阳酒

4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春 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释义: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起源: 春节的来历,在中国大约有四千

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

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习俗: 守岁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释义: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

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

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1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春节

时间:农历四月五日前后 英文:Tomb-sweeping Day 释义: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

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

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文:Dragon Boat Festival 释义: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 赛龙舟、 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2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英语:Chinese Valentine’s day 释义: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

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释义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

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

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3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英文: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释义: 重阳节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

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

“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习俗: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具体习俗如下所列: ①、登高 ②、吃重阳糕 ③、赏菊并饮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阳酒

4

篇三:中国传统节日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中秋节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趣味风俗

少数民族过中秋

亚洲国家过中秋

中秋诗词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早在唐时中秋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2008年,中秋节与清明节、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中国的农历,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月”为内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圆润,被人们看成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因此,又被人们叫做“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佳节我国民间有家家吃月饼的习俗。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

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月饼,又称宫饼、丰收饼、圆饼、团圆饼等,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中国风俗辞典》讲过一个传说:唐高祖李渊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厨师制作彩色圆饼,让大家食之,以庆祝手下大将军李靖北征取得的胜利,而李靖则先捧圆饼祭拜明月,并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此后,八月十五日吃圆饼,就变成了一个习俗,而后的唐明皇宠妃杨贵妃则把“胡饼”更名为“月饼”。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叶等各种花色的月饼。到了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清代以后,月饼的制作更加讲究,无论质料、花色、品种都有新的发展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后来渐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和互相馈赠亲朋的礼品。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的一种供品,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没有回来的家里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认真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故月饼又称“团圆饼”。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饼作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团圆、欢聚之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中秋节以月饼祭月、拜月还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满之意。旧时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满幸福。此外,月饼还有象征丰年之意。中秋节正值五谷丰登的季节,吃月饼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饼又成了丰年的象征,借月饼来庆祝丰年,祈望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大的收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事实上根据粗略统计,满月出现在十五的概率是50%,出现在十六的概率是40%,剩下10%左右的概率会出现在十四和十七。

从2002年到2005年,连续4年,中秋月都圆在农历八月十五;但是从2006

年开始,连续4年,中秋最圆月都出现在十六;2011年和2012年则又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朔望月”,“朔”为农历每月初一,这时月亮正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亮和太阳黄经相同,人们从地球上看不到背向阳光的月亮。“望”通常为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这时地球正好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太阳和月亮黄经差180度,人们从地球上看太阳西下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月亮此时最亮、最圆。

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多千米,最远时有40多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

篇四:中国传统节日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元旦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

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

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

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

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

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中国元旦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

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

《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

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

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2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

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

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

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含义

1、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或元日、元长、元朔、元春,具体日期在西汉以前各不相同,西汉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太初历”,以正月初一日为元旦,从此历代相沿,直至民国时期。

2、西历公元纪年法传入我国后,民国时期以西历元月一日为新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确立以西历元月一日为“元旦”,旧历年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茗》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叫“正月初一”。

定元演变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

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在我国,还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西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原本以为教皇把耶稣诞生年作为西元元年,西元一月一日也和耶稣有关联,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可能依照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还应该是12月25日耶诞日为过年,所以西方的新年没有耶诞隆重。

埃及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

篇五: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些思考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些思考

摘要:当中国传统节日沦落成吃喝文化时,节日文化的内涵,已经渐渐枯萎。而各大中城市流行的洋节日不断升温,随着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过洋节。文章参考分析了《关于大学生对中外传统节日的看法与感受调查报告》,简要介绍了对于中外节日的感受及看法,从而唤起大家对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的重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重新树立起传统文化的自尊和自觉,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

关键字:全球化,洋节日,传统节日,春节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我国的大学校园里,“洋节”越来越流行,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越过越淡。2010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农历新年和西方情人节刚好是同一天,许多人讨论究竟该过哪一个。不少年轻人热衷于西方外来节日,更喜欢与自己的另一半度过甜蜜幸福的情人节。为什么中国传统节日对现代人缺乏吸引力?陕西民间文学家协会主席傅功振认为,“因为它有些沉重,又富含教化意味”,“传统节庆积淀深厚,但主题多源于‘祭祖’、‘劝行孝善’,而且仪式感很重。为何圣诞节、情人节能在中国‘反客为主’?因为我们罕见‘狂欢式’、‘享受式’的节日。”我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积淀了丰厚的中华文化传统,蕴含着大量历史民俗”。中国日益开放,工业化逐步实现,我国传统节日也必须适应时代变化,“提取当代价值”。那“提取当代价值”与“普及传统内涵”是否矛盾?傅功振认为不必担心,“普及传统文化内涵永远是内核,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更娱乐,更轻松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寓教于乐’。”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衍生了许多有意义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传统节日则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的大学校园里越来越流行,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受学生的青睐。历史证明,一个没有科技的民族一打就垮,而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不打自垮。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可以说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行为、思想将是引领社会思潮的主流。而大学生实际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因此,正确引导学生的节日观是十分重要的。

2背景及意义

“你收到了几个苹果啊?”

“收到你们的苹果和礼物,很开心!”

圣诞节的来临给校园带来了一股送礼热,当天苹果一词也成为了当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笔者了解到,在校水果店苹果价钱5快一个,可谓达到了“天价”,一个苹果加上各种颜色、式样的包装,一个苹果更是达到了七八块。面对“天价”

苹果,却广受追捧,很多同学其实对圣诞节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看见大家都相互送苹果自己就跟风来买苹果了。圣诞节当天除了苹果热销外,贺卡等礼物也同样位列热卖榜。相对于大热的圣诞节,前几天刚过的冬至就显的比较“冷清”了。冬至,24节气最重要的节气,俗话说“冬至大如年”。然而这样一个传统节日,却有好多同学概念不清,校园中鲜有冬至氛围。

我国的节日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夏商时期便有节日形成。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我国的民俗节日历史悠久、数量之多、内容丰富堪称世界之最。我国的节日虽然不少,但专供抒发某一特定人群情感的节日却较少。我们在春节吃饺子,在元宵节吃汤圆,在端午节吃粽子,在中秋节吃月饼,连清明节我们都要吃素,似乎每个节日都要与吃联系在一起,由于过节和吃喝结下的这种不解之缘一定程度上也削弱和淡化了一个节日的其他内容功能。洋节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闭形式,没有了上下级、老人与青年之间的等级束缚,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

为传承传统节日,国家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定为法定节假日。足可以看出国家对此的重视程度。在此,我就以春节为例,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实现我国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承。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 在我国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其主要习俗有守岁、 放鞭炮、 贴春联和拜年。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人们春节期间有相对多的空闲时间,是放松身心的大好时机。吃年夜饭,与朋友家人一起聊天,是一种过春节的很好方式,简单但意义深远。过春节,拜大年,走亲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情味浓厚。此时正值冬季,气候还相对寒冷,人们拎着小包大包的礼品给亲朋好友送礼。可以想象那场面多壮观——路上挤满了各色轿车和摩托车,交通瘫痪,这是我送礼的真实写照,人们送礼也不容易啊,许多人平时忙于自己的事业,加上距离较远,跟亲人和朋友之间少有交往而春节却可以填补这一遗憾。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些人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过节送礼也草草了事,根本起不了交流感情的作用,并且自己疲于奔命,这明显是得不偿失的。这毕竟不是工作任务,没有必要一味求快。现代社会更需要用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来调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此过节送礼可以成为人们生活的享受元素,大家彼此关照,有利于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亲属关系。不能只关注物质层面的,而忽略精神层面的深沉内涵,每个人完全可以在节日里获得精神愉悦和物质满足的双丰收。

3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措施

面对文化全球化挑战,应加强对青年人过传统节日的引导可以说,某些洋节,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青年人的情趣,满足了宣泄某种感情的需要,对加强青年人之间的横向联系也起着积极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首先,基督教节日的流行,会成为基督教在青年人中传教的突破口,不利于对青年人进行无神论和唯物论世界观的教育;其次,“愚人节”之类以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为内容的节日有违我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诚实守信的优秀品德;再次,如果大量民族节日从生活中消失而代之以“洋节”,必然会导致青年接受民族文化上存在着褪色、扭曲和蜕变。青年人过洋节这一现象,对它完全否定是不正确的,也是办不到的。对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引导:

3.1拓宽社会传播渠道,优化社会环境,为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空间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13亿人口激增的消费能力,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加强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引导。不要再对青年人过洋节大做文章、推波助澜。要时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青年,培育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娱乐观。同时应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抵制不良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市场的冲击,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一个健康有序、活泼向上的,有利于实现自我的宽松环境。

3.2对民族节日的建设,引导青年继承优良文化传统

加强民族节日的建设,既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介绍,适时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过节的形式和内容、蕴含的深意等,又要从宏观上加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使传统节日变成“法定节假日”,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们有时间过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可以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日,以充分重视和发挥传统节日在今天的作用。他认为,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偏少。他建议春节在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再增加1天,即增加除夕这天;清明、端午、中秋节各放假一天。元宵节和重阳节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虽然不一定要将其设为法定节假日,但通过强调并适当注入新的内涵,可以达到家庭和睦、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同时要依据时代要求完善传统节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增加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3.3引导,克服青年人过洋节的盲目性

西方许多国家把某个宗教作为国教,这样西方人过他们自己的宗教节日是有法定休息日的,而我们拿着西方的感恩节、万圣节等津津乐道,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过节假日。即使是圣诞节,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和我们没有关系,中国的圣人不是一个洋人,他的诞生,即使是真的有其人也和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没有什么关联。接受西方的思维方式,不见得是接受西方的信仰,更不意味着接受西方的宗教节日。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和娱乐观,对一些含有不利于青年人身心健康、有损民族尊严因素的洋节,有关部门要采取引导、限制,甚至制止。

4高对保护我国传统节日意义的认识

4.1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具有浓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节日,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已牢牢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土壤中,是维系海内外华人认同感的重要纽带。每逢春节、清明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华儿女,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普天同庆。这些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成为我们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每年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都能通过电波感受到节日气氛,此时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无疑能得到最深刻的强化。再如,清明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缅怀先贤的传统节日。谚语说的好:“清明无客不思家。”每当清明来临,台湾、东南亚和其他区的炎黄子孙、华人华侨纷纷回祖国大陆省亲,祭祖扫墓,无形之中就增强了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可见,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节日文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4.2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缅怀屈原,龙舟竞渡,正如民谣所唱:“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屈原是我国伟大的诗人,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端午期间怀念他的高尚情操,朗诵他的《离骚》、《九歌》,怎不令人顿生美感?“七夕”从古到今,无数的诗人骚客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蓝本写下不朽诗篇。《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动人描写,杜牧的《秋夕》却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清新秀丽让读者遐思不断,秦观的《鹊桥仙》以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不俗胸襟令无数有情人互为勉励。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素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4.3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春节、中秋等汉族传统节日外,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那达慕”是蒙古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体现着蒙古民族勇猛、强悍、进取、奋发的民族精神。每当“那达慕”盛会举行时,草原上的牧民身着节日盛装,赶着勒勒车,载着蒙古包,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到一起,人数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还有很多其他民族的佳宾、游客一起参加。这样的盛会怎能说不是一次民族团结的盛会呢?雪顿节是藏族人民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期间,必演藏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藏戏剧目之一的《文成公主》。众所周知,唐代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结为百年之好,是汉藏人民友好往来史上的一段佳话。藏戏《文成公主》的上演,能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凝聚力,在促进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4高抵制西方不良社会思潮侵蚀的免疫力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对我们的冲击越来越大,其中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占领了我们的思想阵地,对青少年危害甚大,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陶冶性情,树立正气,弘扬美德,表现智慧,分辨善恶,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就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从中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吸取营养,增强他们抵制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免疫力。当端午节来临时,全社会都在缅怀、歌颂屈原那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时,我们的青少年怎能不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情操教育呢?当重阳节登高远望,感受到秋高气爽的舒畅,缀饮着沁人心脾的菊花酒,吟诵着陶

渊明、王维的千古名句,我们的青少年又怎能不培养高洁的人格品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当他们打开电视时看到的画面不再是凶杀暴力镜头,而是这些高雅的传统文化节目时,他们怎会成为精神堕落的“垮掉的一代”?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我们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的重要手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在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然落后;而失去了民族文化固有的血脉,国家和民族也就没有了根基。事实上,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强化文化的民族性,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全球化。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它民族。”我们要维护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在全球化中被“化”掉,必须保持民族文化和民族的独立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挑战的根基。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如能辩证的予以继承、发展、改革、创新,必将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塑造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