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三门峡黄河大坝的存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17:38 初中作文
三门峡黄河大坝的存废初中作文

篇一: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成败分析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成败分析

一.黄河三门峡大坝背景介绍

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三门峡大坝建筑在三门峡八里胡同,工程于1957年4月破土动工,仅用了约4年时间就使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三门峡大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如今,50多年过去了,又有无数大坝在我国的黄河长江之上拔地而起,三门峡大坝依然屹立于黄河之上。我手摸着沧桑的混凝土大坝,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场景,毛主席的“圣人出,黄河清”的豪言壮语激励着无数劳动人民在坝上辛勤工作。

但是如今的三门峡大坝的运行标准与当年的预期实在相差甚远。或许我们应该为黄河上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而感到自豪,但是我们国家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三门峡大坝修建这件事上实在 欠考虑,缺乏相对应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以至于导致失败。

二.失败的具体体现

三门峡大坝建设失败还是成功饱受争议。在我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时,我们在苏联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在全国经历三年困难时期的大环境下,倾近全国之力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将大坝建成,并且创造了年混凝土浇筑量超百万立方米的记录。施工速度之快,施工质量之高,创造了世界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但是功为功,过为过,一切的成就都不能掩盖它是失败的这个事实。承认失败,、是认识错误,不再犯错的基础。

首先,三门峡大坝1960年建成,1975年进入正常运行期,在试运行的15年里,经过了两次改建三次运行方式的改变。正是由于三门峡水库发电要蓄高水位,导致了上游潼关高程上升,渭河成为地上悬河,给陕西人民带来水患不断。

其次,三门峡设计与正常运行期功能指标相差甚远,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三门峡大坝是失败的。按照一般规定,大坝建成后的约一到五年间被称为试运行期,试运行期结束后大坝进入正常运行期,正常运行期大约为50至100年,最后大坝将进入老化期。通常情况下认为,如果大坝在正常运行期内,工程的功能达到、或者接近、或者超过设计指标,就算成功,否则就算失败。很显然,三门峡是失败的。

最后,从三门峡大坝的造价上来看,三门峡大坝也是失败的。原计划13个亿的三门峡工程,最后实际造价40个亿。而1956年,我国的国家收入仅297.544亿元,支出305.741亿元,相当于国家支出的13%。

三 失败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失败?我们到底错在了哪里?

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过分乐观估计。三门峡设计方案中假定,到1967年减少入库泥沙20%,

到1977年减少50%,一般认为这样的估算偏低。陕西方面估计,到1962年减少39%,到1965年减少75%,这样的估计可能偏高,由于实际资料不够,在考虑三门峡时按照最坏的情况考虑,于是我们得出的数据是1967年减少入库泥沙20%,到1977年减少50%.。但是大坝建成不到五年间,潼关高程上升,潼关以上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渭河成为地上悬河。

对于苏联专家的盲目信任,没有结合本国国情。黄河泥沙之多,是苏联专家以前的未曾遇到的,所以他们用以前的经验来解决现在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黄万里坚持要留六个排沙底孔时,苏联专家偏偏要坚持把它们堵上,而且是每个1000万的代价。

缺乏对于反面意见的听取和采纳。当年不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水利方面的专家黄万里,比如刚毕业的学生温善章.黄万里反对三门峡的修建,明确指出可能存在的泥沙淤积问题,而温善章提出稍降低大坝高程就可以大幅度减少造价和减少移民。只可惜在讨论会中没有人采纳。

四失败经验教训总结分析

我们通过分析失败应该得出什么启示?

通过对于整个三门峡论证过程,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的分析,我们对于这个黄河上的第一个水利工程的整个过程还是给予相当程度的肯定,毕竟是建国之初的第一次大坝建设,面邻的得困难是相当大的,求助于苏联专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更严谨的角度来看三门峡的建设过程,我们会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致使失败的发生。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程建设中多加注意。

首先,我们要建设严谨的科学论证体系。对于一个水利工程,我们要通过各方面严谨的论证来充分论证其合理性,而不能仅仅听取某一个专家的意见或某个领导人的畅想。举三门峡为例,水土保持的数据作为一项重要数据,需要我们从相对精确的数据辅以精确的计算得出,而不能仅靠一两个数据推断而出。严谨的科学论证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开始培养,只有一代代的大学生建立了严谨的科学论证体系,才能避免此类决策失误的发生。

其次,我们要拥有独立思考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对于任何人,任何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的,我们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不能一味听取,要自己思考,并且有取舍的采纳。举三门峡为例,听取苏联专家的意见没错,但不加思考的全盘接受就是错误的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精神,而不是一味信仰权威,那么或许三门峡的失败就不会发生了。

最后,总的来说,我们要建立正确的听取决策机制。我们不能以政治热情来代替科学态度。我们面对科学决策时,要放下对权威的敬仰,对异己意见的反对,保持最严谨的科学态度,作出决策。

我很遗憾的看在三门峡展览馆中未曾对于三门峡的失败进行反思讨论以警示后人,而是以大段的成就和其他描述三门峡修建过程的图片和文字代替掉了。认识三门峡的修建过程和成就是必要的,但是让参观它的人们了解到它的不足不完善错误和失败也是必要的。承认不足比承认我们的成就更能促使我们进步。

篇二: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

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

NEWS.SOHU.COM 2003年12月03日01:23 外滩画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历史过错似乎已经无可辩驳。然而,一座失败工程近半个世纪的存在,同样可以让周围对它产生深深的依赖。

■外滩记者 王杰/河南三门峡报道

车子在离大坝很远的管理站就停下了。身材粗壮的赵利民一路小跑着,把记者领到了大坝前的铁桥上。宣泄的黄河水伴着震耳的涛声,从数百米远的正前方翻卷而来,经过脚下时,激起大片湿漉漉的水雾。

赵利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回过头咧嘴笑了。

这是11月份的最后一天,三门峡市艳阳高照,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大坝建设者的后代

“我在三门峡定居二十多年了。” 赵利民说。

1958年,赵利民5岁,在三门峡大坝当建筑工人的父亲就把他带到了这里。十几岁时,赵利民跟随父母漂泊到了陕西和河南交界处。上世纪70年代初,他重新回到三门峡,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他告诉记者:“我跟着父母漂泊了十几年,70年代初回到这里,我就不想再走了。如今三个姐姐和父亲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他说话很溜,关于大坝前那个“中流砥柱”的典故,还有大坝蓄水多少,发电多少,他都能跟人说得头头是道。“老实说,我越来越离不开大坝了。”他告诉记者说,“碰到闹心的事,往这里一站就没事了。”

不可或缺的水源

三门峡市位于大坝十五公里处,这个新兴的工业小城,是伴随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崛起的。市区人口有30多万。

根据专家分析,三门峡库区两岸属于半干旱丘陵地区,地下水匮乏,而且与黄河水位关

系密切。1995年之前,三门峡市完全靠二十多眼深井抽水供给,地下水超采严重。最后造成城市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1995年,三门峡设计规模为每天16万立方米的第三水厂投入使用。

第三水厂非汛期直接从水库的取水量,占三门峡用水总量的95%,是30万人口的城市生活用水和21家企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研究水文泥沙的专家王育杰描述说,如果让水库低于318米运行,供水能力将严重影响三门峡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因为水质和含沙量,增加水厂的运用成本,造成水厂运转困难。如果水库畅泄,水厂无法取水,将造成城市水荒。

新的生态平衡依赖三门峡大坝

如果失去三门峡水库,已经实施的城市规划,也将失去依托,“黄河游”、白天鹅观赏区等自然山水旅游景点将消失。

三门峡市旅游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50年代库区有鸭科鸟类9种,现在增加至12种,目前已经查明的有118种,天鹅、鸳鸯、大鸨这些珍贵的鸟,也开始陆续在库区出现。每年冬季至春季蓄水期,数万只白天鹅,就会集聚在库区戏水。

三门峡市旅游局市场处曹凯先生说,作为国家珍禽白天鹅和鹤类的栖息地,多年来库区200平方公里的水域已经成为维持本区域生态平衡的基本要素,并且已经成了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沿岸已经形成依托水库的工农业格局和生态环境链。如果失去三门峡水库,11项大型的取水工程也将无用武之地。”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局有关人士忧心忡忡地说。

三门峡:大坝下的回忆

随着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有必要对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结论的作出,针对三门峡水利工程近半个世纪的争议也行将尘埃落定。

■外滩记者 陈磊 凤凰周刊记者 杨漩/报道

1956年12月和1957年3月,一位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先后两次向国务院和水利部呈述《对三门峡水电站的意见》,认为建造三门峡水库,将要淹没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文明最精华的所在,价值不能单纯用经济数字来衡量。

几个月后,水利部在北京就黄河三门峡水利规划召开了十五天的会议,讨论这位年轻人的意见。在包括当时一些学界泰斗级人物的70名与会者中,支持这个年轻人观点的只有一个人。

这个年轻人就是温善章,而支持他观点的这个人就是黄万里。

今天,三门峡水电工程的历史功过再一次被审视。《外滩画报》就此事分别采访了温善章和已故水利专家黄万里的女儿黄且圆。

黄万里反对三门峡大坝的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第一次制定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计划,治理黄河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也成为政绩考核的亮点。当时中国政府邀请苏联专家为治理黄河拟订计划轮廓,特别是在黄河下游兴建水利工程的计划。

1955年,水利部召集学者工程师讨论这一计划,会议上,黄万里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由于黄河多泥沙,大坝建成后,潼关以上流域会被淤积,并会不断向上游发展,到时不但发电目的达不到,还要淹掉大片土地。“今日下游的洪水他年必将在上游出现。”

1956年5月,面对已成定局的三门峡大坝建设计划。黄万里向黄委会提出意见:三门峡水库应比360-370米为低,并建议“把六条施工导流供低洞留下,切勿堵死,以备他年泄水排沙减缓淤积之用”。

温善章、黄万里曲高和寡

黄万里公开表示反对三门峡大坝建设之后,刚进电力部水电总局工作的温善章也先后两次向国务院和水利部呈述《对三门峡水电站的意见》。温善章提出水位在335米、容量90亿立方米的低坝水库和滞洪排沙的方案。

“1955年三门峡工程在全国人大全体通过的时候,我还在天津大学读书。我看了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很受鼓舞。但是觉得它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报告里说,三门峡的计划蓄水位是350米,迁移人口60万人,淹没200万亩土地。”温善章回忆说,“1956年我毕业,在水电总局当实习生,看到蓄水位改成了360米,迁移人口90万,淹没350万亩耕地。我就忍不住了,用了半年时间写了个东西给国务院寄了出去。没有回音,我就给水利部长李葆华寄了一份。”

1957年,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工地已经开始筹建施工设备,陕州也因此改建制为三门峡市。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刚刚提出,水利部就在北京就黄河三门峡水利规划召开了十天的会议,征求意见。

黄万里、温善章和张光斗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是在水利部一个小会议室召开的,当时的一些学界泰斗级的人物都参加了,有70人。主要就是讨论我的意见。讨论会开了15天,支持我观点的只有一个人。” 温善章说,支持他的这个人就是黄万里。

大会中,黄万里教授是惟一一位反对建设三门峡大坝的人。也是因为他的这一主张,使得他在后来的“运动”中被打成右派,蒙冤23年。

两种主张

在黄万里和张光斗共同的学生党治国整理的《三门峡争辩史料》中,转载了1957年6月18日以后的专题讨论会中黄万里和张光斗的发言记录。

黄万里(未经本人校阅):三门峡以下河道大家都不同意淤积,为什么又同意把沙淤在三门峡以上呢?我认为现在的办法是以上游堆沙来换取下游河道的不淤。

水土保持工作即使完成了100%,清水下来还是要带沙。河床是动的现象,三门峡坝把黄河分为二大段,当然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泥沙会减少些,径流也可能小些,但总要带走泥沙。而淤积在上游,慢慢造成上游地区闹水灾,等于说把现在的闹灾地位上移了几百公里,时间错后了一些,但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认为最好还是把泥沙一直排下去,上游水灾问题也能解决,三门峡水库寿命也可以延长,下游河道的冲刷问题也可以少一些,除非是真的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才留在水库里面。坝下留底孔或采用其他的方法可以把沙排下去。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三门峡黄河大坝的存废)

张光斗(未经本人校阅):清水下去有什么坏处呢?我还想不出什么坏的地方。现在讨论中感到未知数太多,说不出一定怎么样最妥当。有人提出排沙,我认为如果不会使下游河道淤高的话可以多排些,水库寿命也可以延长一些。拦沙排沙哪样好?排沙的话能排多少?虽然经过计算或是模型试验,都还不能使人完全信服,因此在这些方面不要把自己束缚得太死。

问题不一定全能用计算说明,还要靠一定的判断,在总目标之下慢慢抬高水位,走着瞧,用运用中的事实修改计划。由于未知数很多,我们的工程措施也要有弹性才好。近期计划要不防碍将来的发展。有了计划也不一定全能照计划办,要看发展的情况而有所调整。

看上去这种想法似乎是摇摆不定,这是由于我们还不能掌握住它的规律,关于水土保持工作把握性不大,工作也非常艰巨,所以希望越早进行越好。

因为“文人多无骨”?

张光斗教授的话后来被一些人评价是开了“钓鱼工程”的先河。“一项工程的建设是应该事先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后才能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的。怎么可以边干边看情况!”黄万里的女儿黄且圆说。

“修了坝,沙子就会留在上游。你们既然不赞成把沙子留在下游,那为什么赞成把沙子留在上游?”黄且圆回忆,这是她听到的父亲关于三门峡问题多次提过的一句话。

最后黄万里提议在修建三门峡大坝时留下六个施工排水洞不堵,以便日后排沙之用。这一提议得到全体赞成和国务院的批准,但由于最后苏联专家坚持原议,导致在施工时将排水洞全部堵死。

“到底当时参加会议的专家是不是没发现建三门峡大坝所带来的问题?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地方政府历来表态基本上是‘不同意’,但是中央决定了就服从。” 温善章说,“当时我们的要求就是要保持一致。还有就是不允许反对派存在。”

黄万里先生当时认为那些一致赞成修建三门峡大坝的专家们,实际上不是不懂其中的道理,但因为苏联专家说了能修,领导也说了能修,所以这些专家们就开始跟风,这些事情让黄万里先生非常愤慨。黄先生在1957年发表在一篇名为《花丛小语》的散文中,将这些专家形容成歌德派或是但丁派。

“文人多无骨,原不足为奇,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学者的政治性特别强。你看章某原有他自己的一套治理黄河的意见,等到三门峡的计划一出来,他立刻敏捷地放弃己见,大大歌德一番,并且附和着说,‘圣人出而黄河清’,下游治河,他竟放弃了水流必然趋向挟带一定泥沙的原理,而腆颜地说黄水真会清的,下游真会一下子就治好,以讨好领导他的党和政府。试想,这样做,对于人民和政府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害? 他的动机是爱护政府还是爱护他自己的饭碗?”黄万里在《花丛小语》中写道。

黄万里也因为这篇文章,被打成右派。

几次改建证明决策失误

1973年,经过领导照顾,黄万里被准许在监视下到当时的“三线”,潼关以下地区考察黄河、渭河的地貌和河势,记者在黄万里后来写给领导的一封信中看到他当时在知道华县在三门峡建成后受到的灾害后写下的一首诗:

听罢毕家遭害苦,不禁簌簌泪交颐。

暴洪施虐知拦阻,恶碱侵农待溉漓。

凡此事先皆可见,一般律定莫相违。

平生积学曾何用,愧对苍生老益悲。

“三门峡是是决策失误。”温善章回忆,三门峡刚刚修好,蓄水刚刚超过潼关一点,移民就受不了。故土难离,陕西出了一本书《黄河大移民》,他们从富庶的关中迁到土地贫瘠的甘肃,过不下去就回来,回来之后得不到安排又迁回去,有的来来去去有4次之多,有的人两边生活上没着落。

但他们和逃难的不一样。他们本身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关中平原,而且生活还过得去。不管有没有明确表态,后来三门峡的功能几次改变,三门峡几次改建,这本身就说明是错了。

“如果不影响老百姓,能够拦沙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不能总是用技术问题来掩盖社会经济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技术失误。”温善章说。

反思更多的方案

温善章认为,当初如果不修三门峡,上游情况肯定是要好一些。但是渭河下游的情况却很难说,水利专业有句术语“大水大河,小水小河”,如果上游来水少,必然会出现河道萎缩,

篇三:三门峡水利工程案例分析

三门峡水利工程案例分析

三门峡水库列入苏联工程项目之中

1954年,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1月,以苏联电站部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洛略夫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组来华。2月至6月,中苏专家120余人,行程12000余公里,进行黄河现场大查勘。苏联专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门峡坝址。柯洛略夫说:“任何其它坝址都不能代替三门峡为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能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各方面的问题。

1955年德国的水利专家到现场勘测后曾断言,“在三门峡筑起大坝,无异是在修建一个祸害关中的死库!”

1956年,“苏联老大哥”的《三门峡工程初步设计要点》完成,三门峡工程不可逆转地启动了。

大错由此铸成。

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投入使用

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古都西安。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徒。水库的诸多后遗症,至今未也能消除。

主要任务:

①将黄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为8000立方米/秒;这样,黄河洪水的灾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自然解除。

②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实现“黄河清”,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

③调节黄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万亩,远景灌溉7500万亩。

④装机90万千瓦,年发电量46亿度。

⑤改善下游航运。

结论:巨大的综合效益(——与三十多年后的三峡大坝论证结论相同)

严重问题

但是,有两个严重问题是该《规划报告》难于回避的:

①水库将淹没农田207万亩,移民60万。

②泥沙淤积。虽然预留拦沙库容147亿立方米(总库容的2/5),若不计上游的减沙效益,水库寿命只有25-30年。

这个由计算而得出的数目触目惊心。25-30年后,黄河在三门峡处梗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目标集中到“上游减沙”上。只要黄河上游不再来沙,水库淤积的问题岂不就不再是问题?

三门峡的捷报

1961年4月,大坝筑到了计划高程353米。10个月后,62年2月,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试运转,从表面看,工程建设按设计完成。被大坝拦阻的河水静止下来,泥沙沉到了库底。没了泥沙的河水从泄水孔流出,坝外实现了“黄河清”。

报纸照例大报喜。但在三门峡主事的几位,却是怎么也喜不起来的,因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并未解决,在这自蓄水以来一年半的时间里,十五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里,把潼关河床抬高了4.5米。从秦岭下来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本来流得好好的,此时已变成“来水宣泻不畅”,弄得从无水患的渭河两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浸没,老百姓只见自己的土地年年减产,不知原因何

在??他们的土地实则因为水库蓄水已盐碱化,甚至沼泽化。最糟糕的问题是,河床的“翘尾巴”——即泥沙淤积向上游延伸,己威胁到以西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1962年3月,水电部不得不在郑州召开会议,将美妙的“黄河清”暂时放在一边,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由当初定的“拦蓄上游全部来沙”改为“滞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头,第一台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刚刚披红褂彩地发电不足一个月,便已没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只好被拆迁到湖北的丹江口电站去。

运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转弯之后,淤积有所减缓,但因泄水底洞底槛高,泄流量还是太小,“翘尾巴”淤积继续向上游发展,潼关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黄河淤积连锁反应。受害严重的陕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开的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坝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闸门全部开启——换句话说,就是让黄河按照原来没有大坝的方式流!

水库淹没损失

还未谈到那个最敏感从而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水库淹没损失。最初按360米设计时,要淹没耕地333万亩,迁移90万人;后来,1958年,周恩来总理遏制住苏式豪迈,将初期水位运用定为335米时,还要淹没耕地85.6万亩,移民31.89万人;后来,库区塌岸发生,移民又增加了8.49万人,实际总数达40.38万人。他们当中,迁往宁夏、甘肃敦煌等偏远地区的共3.99万人,由于水土不服,曾多次迁来迁去,现已大部迁回。由关中平原迁往山区旱塬、沟壑区的12.11万人,也因无法生产而迁回原地。

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带的几十万人,20多年来毁家远迁、困苦辗转。他们为返回家园而进行的斗争一直在持续。最终,因为三门峡大坝降低了原来的蓄水高程,他们才得以回到家乡。可他们原本世代耕种的肥沃土地已被黄河泥沙厚厚地覆盖。许多地方,已经被军队和国营农村捷足先登地占据。他们又不得不开展旷日持久的斗争,要求退还他们被占据的土地。

直接经济

三门峡工程的成败,在中国至今不容许公开切实讨论。不过帐总是需要算的。先让我们看损失:

①高坝工程低坝运用,这意味着,仅工程本身,就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③两次改建,包括至今还在修补那些磨损的洞和水轮机的费用;

③多淹没的耕地和毁坏的耕地;

④当时多迁移的30多万人和后来返迁的15万人;

⑤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盐碱化而导致的减产;在“蓄水拦沙”时期,因下放清水而冲刷了的下游生产堤内的良田;

这些,最保守的估计,不下百亿。

环境破坏

再看对环境的破坏:

①由于水库周围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盐碱化50多万亩;

③由于水库蓄水导致塌岸而损失的耕地;

③毁掉文化发祥地的珍贵文化古迹;

还不必说时间上的失误:如果将这些人力、物力、财力投到黄河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设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讯系统;投入到教育与文化设施;哪怕仅仅投入到黄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树造林、防护与灌溉,全流域的情况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

那么,为什么呢?究竟什么使得一大群不能说不爱国、更不能说不具业务专长的中国人跌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

篇四:我爱三门峡四三班

我爱三门峡

市六小 四三班 张烨

这座美丽的城市为什么叫三门峡呢?这里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将高山劈成了“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崎岖的峡谷,三门峡就因此得名。三门峡还是河南省的西大门,与晋陕交界,东有崤山之险,西有函谷之固,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三门峡市有一处最著名的景观:一为宝轮寺塔,二为黄河三门峡大坝。先说宝轮寺塔,它建在三门峡市陕州风景区内,始建于唐代,后重修于公元1177年,距今已有824年的历史了。它座北向南,塔高26.5米,是一座13层的宝塔。塔身自下至上慢慢收敛,塔内有梯道和塔心室。登上塔放目远眺,可欣赏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胜景。偶尔有风吹来,每层塔翼四角的风铃叮当作响,很是悦耳动听,给这座已经屹立了800多年古风古韵的青灰色宝塔增添了几分生气与灵性……

再说黄河三门峡大坝库区,它位于三门峡市区东约28公里处。这项工程于1957年4月开工,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它始建之际有许多名人都来此视察工作:周恩来、朱德、郭沫若、邓小平等人都来到了这里。郭沫若还写下了:“鬼斧神工天作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门峡上英雄汉,惊天动地大史诗”的壮美诗句。当我们漫步坝顶,向大坝下方俯视时,一座酷似擎天柱的石岛赫然入目,它在奔涌的黄河水中屹立了不知多少年,每当河水流过时,它像

一把开山斧把河水劈开,那气势如虹,傲气冲天,它就是千百年来被世人传承并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中流砥柱……

这便是我的故乡——三门峡。

啊!我爱三门峡。

我爱三门峡

市六小 四三班 王艺博

我住在三门峡。虽然这个城市非常小,但我还是很喜欢它。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住在这里我真是太幸福了! 三门峡的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绚丽多彩,秋天果香四溢,冬天令人神往——因为来自西伯利亚的白天鹅会到这里过冬。我太喜欢三门峡了!

这里的风景区是旅游最佳胜地。每年的黄河旅游节许多人都来这里旅游。每当这时,风景区里人山人海,格外热闹。赛马场上一匹匹骏马健步如飞。三门峡段的黄河波光粼粼,水平如镜,像一位温顺、听话的小姑娘。

假如你冬天来到这里的话,你将会幸运地看见天鹅在湖里清洗着它那洁白的羽毛,与小伙伴们开心的嬉戏玩耍。它们舒展着翅膀,时而高翔,时而低飞,时而又落在水面上。然后又重新飞起来,排成一条直线,挥舞着翅膀,向远处飞去。

南山公园真是三门峡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通向山顶的楼梯像一条长龙一样盘旋而上。山顶上有一个大大的广场,广场的中心是由黑白两种石子铺成的八卦图,据说光脚走在上面可以按摩脚底,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晚上从南山山脚下向上看,亭子上的霓虹灯,格外漂亮;

再从山顶向下看,灯火通明的街道犹如一条条巨龙在这里聚会,非常壮观。

我太喜欢美丽而又迷人的三门峡

篇五:关于三门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作业)

关于三门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的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11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工程分析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评价结论

第一章 总则

1.1项目由来

㈠背景及由来

㈡基本情况

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与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1.2评价目的

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1984年国家计委批复的《修定黄河治理开发规划任务书》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江河治理开发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和目的是,分析总结30多年来黄河治理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变化,针对修订规划方案实施后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使有利影响得到合理利用,不利影响得到减免或改善,为规划方案论证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编制依据

㈠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

3.《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任务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5.《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包括黄河下游防洪、减淤,黄河干流工程布局、主要支流开发治理、黄河水资源利用、保护及南水北调中线、西

线等规划报告或规划意见)。

6.国家和流域内各省(区)、市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及文件等。

㈡规划简况

1954年,在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编制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1955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在下游防洪问题上,三次加高加固了堤防和险工,进行了河道整治,开辟了北金堤和东平湖滞洪区,修建了三门峡、陆浑等干支流水库,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在干流除按原规划建成了刘家峡、青铜峡、三盛公和三门峡四座水利枢纽外,还增建了盐锅峡、八盘峡、天桥三座电站;龙羊峡水库正在建设中,并于1987年10月开始蓄水发电。此外,还建成141座大中型支流水库,一大批供水和灌溉工程。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已达到46.7%。现在全河灌溉面积已由1949年的1200万亩,扩大到8000万亩,并五次向天津送水19亿立方米。在黄土高原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初步治理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不少地区已经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入黄泥沙也有所减少。

三门峡水库有不了忽视的防汛作用。三门峡水库的防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小浪底水库的设计要求,只有当位于河南境内的小浪底、三门峡、故县、陆浑水库“四库联调”时,黄河下游才能达到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二是当黄河下游发生严重凌情时,需要三门峡与小浪底水库联合控制,三门峡水库需要滞蓄20亿立方米的水量

在水少沙多,严重干旱缺水,且水土流失严重的支流修建一大批大、中、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