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用扑克牌教孩子学数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23:20 小学作文
用扑克牌教孩子学数学小学作文

篇一:用纸牌学数学一年级

纸牌游戏

一直从事高段数学教学工作的我今年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面对这么多活泼好动的孩子,怎样让他们静下心来学习数学呢?开学的第一节课认识数让我得到了灵感,纸牌上不正好有1——10的数字吗,而且纸牌每个人都不陌生,既便宜也便于收藏,再说玩是一年级孩子的天性,我就带孩子们玩数学吧。于是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一副纸牌,去掉大王、小王和花牌,只留下A-10共40张纸牌,用A代替数字1,一切准备就绪,我和孩子们开始在数学课上玩转纸牌。

一、纸牌游戏

1、数的认识

数数游戏:在教学1——10数的认识时,当学生数完了情境图中的实物的个数后,我用牌里面的黑桃、红桃、方块、梅花图形代替点子图,让孩子们数一数。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初步经历了从实物抽象出数的过程。

2、基数、序数

排队游戏:认识了1——10各数后,我让孩子们准备了1——10的数字卡片,打乱顺序,然后按要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排队。

找一找:1——10排好队,然后让学生找找左边第4张牌是谁,5的右边有几张牌等。还可以增加难度,随便几张牌,如4、7、2、8、3、10、9,从左往右数第四张牌是谁,3的右边有几张牌等,通过这样的游戏使学生对基数序数的概念更加的清晰。

猜猜我是谁:1——10几张卡片可以顺着摆也可以倒着摆,把其中的几张翻面,让孩子们猜猜翻面的几张牌分别是谁。

3、比较大小

比大小:在学习了大于、小于、等于号后,让孩子们同桌各出一张牌比

较大小,并且要用大于、小于、等于号把整个式子读出来。通过这种游戏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掌握了数的大小,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于、小于号的读法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比多少:同桌两个孩子各出一张牌,借助牌上的点子图比一比谁多,完

整的说一说谁比谁多(少),在后期的游戏中还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谁比谁多多少(少多少)。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为以后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排排队:随便从1——10中抽取出几张牌,如:5、4、2、10、8找一找那个数最大,那个数最少,比5大的数,比4大比10小的数,再排排队。

4、数学的组成

数的组成:每个孩子直接从自己的牌中任意的抽取两张把它合起来,并说一说谁和谁组成几。也可以采用同桌小朋友比赛的方法,各出一张牌谁先说出谁和谁组成几,谁赢。

凑数游戏:学完数的组成后可组织孩子们进行凑数游戏,如老师先报一个数9,老师出3,小朋友出6,并且说一说9可以分成3和6。或者老师报一个数如9,小朋友找两张合起来是9的牌,看谁找的多。

5、分分类

分一分游戏:随便拿出一些牌让孩子们分分类,这样孩子们可以从不同的花色、相同的数字等把扑克牌进行分类。

6、加减法计算

加减计算游戏:扑克牌上的数字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最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游戏时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两个小朋友比赛,先算出得数的孩子拿到牌,谁的牌最多谁获胜。

7、综合游戏

小猫钓鱼:同桌各准备10张牌,只要相加或相减的得数相同,那么这几张牌就是钓上来的鱼,然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总共有几条鱼,钓上了几条鱼,还剩下几条鱼?同桌可以说说你钓上了几条鱼,我钓上了几条鱼,我们一共钓上了几条鱼?我比你多(少)钓了几条鱼?共跑走了几条鱼?这种游戏综合性比较强,既有计算(为了钓上更多的鱼,就得思考一个相同的得数,很多孩子在玩时,只有一个算式,而很难找到两个以上得数相同的算式,因此这种计算难度是比较大的。)又有解决问题,(有求总和、求相差数、求剩余,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应

用题的结构,而且提高了孩子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效果

半学期过去了,虽然这些游戏有些思维含量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只是把一些书面上的题用玩牌的形式来解决,但对于刚从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园步入正规小学进行学习的孩子们来说,能够让孩子们动手玩数学,予数学教学于玩牌游戏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对于刚从幼儿园步入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一味的让他们学习数学,那是多么枯燥的一件事,自从我把扑克牌引入课堂,用玩扑克游戏代替枯燥的数学课堂练习,让孩子们在玩耍、游戏、竞赛中学数学,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注意力集中

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影响,上课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后20分钟的练习时间里,孩子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做那些枯燥的数学练习题。这时为孩子们创设各种扑克游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头疼问题,因为扑克牌更直观、可以动手操作,而且孩子们在游戏、比赛中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只有积极思考才能获得比赛的好成绩。

3、提高了计算能力

扑克牌上的数字刚好是我们认数第一阶段的10个数字,因此随便拿出两张牌就可以直接进行口算加减法练习,而且随着顺序的变化就有不同的加减法试题,为孩子们的口算练习提供了题量上的保障。另外扑克牌上的数字与点数也为不同层次的孩子提供了不同的需要,对于那些还在扳手指头计算的孩子,经过多次的练习使他们慢慢的从数点数计算抽象为数的运算。让孩子们每天进行这种口算、心算的扑克游戏,使孩子们的大脑对数学运算的反应变得越来越敏捷,计算的正确率也大大的提高。

扑克牌作为数学课中的一个小道具,在我们的课堂里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各种数学能力,让孩子们的学习充满了快乐和好奇。

篇二:利用扑克牌学数学

利用扑克牌学数学

数学,往往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因为它缺少可读性;数学,更是一门灵活的课程,不能靠死记硬背,而需要建立在深刻的理解上。所以,学生要学好数学确实不容易,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更不容易。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经常为如何提高兴趣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留下深刻印象而绞尽脑汁。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扑克是大家熟悉而喜欢的一种娱乐,学生特别喜欢玩扑克类的游戏,于是我大胆地把扑克带到课堂上用它来进行教学。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我利用扑克和学生玩了一个小小的智力游戏:

我将下列扑克牌粘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同时打乱顺序并将其中的一张牌旋转180度,然后让学生观察,说出我刚才旋转的是哪张牌,根据是什么?

通过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刚才旋转的是梅花7,因为最中间的梅花图案翻转过来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玩扑克不一定就是打牌,也可以玩数学游戏。

对于小学阶段的整数混合运算教学,用扑克玩“24点”游戏更能发挥它的魅力。游戏前先将两张王牌去掉,把A、J、Q、K分别看作1点,11点、12点、13点,或者将它们均看1点,其余牌面是几点,就是几点。玩的规则不尽相同,其中有一种方法是:

(1)四个人每人抓到13张牌,每人每次从手中任意抽取一张牌。

(2)参加游戏者对这四张牌所代表的数值进行+、-、×、÷、()运算,使结果为24。

(3)谁先列出,谁就得1分,牌入底;若四人均无法列出,则无人得分,牌也入底。

(4)再次每人任意抽取一张牌,再次按(2)(3)规则进行。

(5)重复(2)、(3)、(4),直至每人手中13张牌全部用完为一局,得分多者为胜。

例如,抽出的四张牌为3、4、7、11,可以这样计算:

(7-4)×(11-3)=3×8=24,或(7+11)÷3×4=18÷3×4=6×4=24 组织学生玩“24点”游戏,不但能有效巩固学生对于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更能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反应能力。一个人要想比赛获胜,必须有一些技巧。那就是要非常清楚24可以由怎样的两个数求得,如2×12=24,4×6=24,3×8=24,18+6=24,30-6=24??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转化成怎样使用4个数,凑出两个数的问题。玩得久了,慢慢地自然就会累积一些经验,这其实就是一种学 习经验和方法总结。这正是我们苦苦追寻的一种数学精神。

篇三:巧用扑克玩出24种数学游戏

巧用扑克玩出24种数学游戏

扑克上有图形有数字,而且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师可根据需要,引导幼儿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不仅能让幼儿在玩中认数、数数、辨色、比大小、识图、认相邻数、加减运算等,还可以按某种特征分类和有规律的排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玩得轻松,学得愉快。下面,小编为你介绍24

种幼儿园扑克游戏。

一、单人玩法:更多分享加文老师扣扣:八九一五八七八四二

1、分家家

目的:练习分类

玩法:每人一副牌,教师用语言提供分类依据:

1、按颜色给扑克牌分家(红色牌、黑色牌等);

2、按图形给扑克牌分家(红桃、草花、方块等);

3、按数字给扑克牌分家(1-10等)

2、排排队

目的:练习排序

玩法:每人一副牌,教师用语言提供排序依据:

1、按颜色排序(红色-黑色-红色-黑色等);

2、按图形排序(红桃-草花-方块-红桃-草花-方块等)

3、按数字排序(1-2-3-4-5-6-7-8-9-10-1-2-……等)

3、摆分解

玩法:选四组1-10的扑克牌,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幼儿用扑克摆出分解式,如:教师出3,幼儿则摆出3的分解式,并说出3能分成1和2,3能分成2和1。在游戏中,可以指导幼儿

找出其中的规律。

4、算一算

玩法:幼儿选1-10的扑克牌,在摆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幼儿摆出加法、减法算式,或教师随意来出加法、减法算式,让

幼儿来进行运算。

二、双人玩法: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用扑克牌教孩子学数学)

5、配对子

目的:辨认数字,练习等量集合

玩法:两人一组,将牌发完后,甲抽乙的一张牌,然后甲从自己的牌中找出和抽出的牌的数一样的配对后都放在一边不可再用。然后轮到乙抽甲的一张牌配对。依次类推,先配完者为胜。

6、谁会被吃掉

目的: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玩法:两人一组,将牌发完后轮流出牌,每次每人出一张牌,比一比谁手上的牌的数字大,若两张牌的数字一样大,就各自收回。若不一样大则数字大的牌就可以把数字小的牌“吃掉”(吃掉后两张牌要放在旁边,不可重复出牌),直到牌出完。比一比谁

的牌多,牌多者取胜。

7、找朋友

目的:练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玩法:两人一组,发牌前先确定好一个数字,该数字就是找朋友的“条件”。发完牌后轮流出牌,一人出牌另一人对牌。若两

张牌相加或相减的得数是先前确定的数则为一对好朋友,配对后将牌放在一边不可再用。两人轮流出牌,谁的牌先出完谁为胜。

8、找朋友

目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找出相同的数。

规则:找出的成对的牌不能在拿回来。

玩法:准备一幅或几副牌,要求都成对,然后任意抽掉一张,留下的另一张只能是单只了。两个幼儿一组一同游戏,每人摸到牌后先将自己手上成对的牌抽出来放在一边,只留下单只的,然后从对方的手上任抽一张,如果和自己手上的牌成对的就再抽出来。如果抽到单只的牌,就在身后移一下牌的顺序,以便让对方抽去,这样轮流抽牌,最后剩下的没有朋友的牌就只能在输家手上了。

9、摆竹竿游戏

玩法:两名幼儿拿相同数量的扑克牌,一个人一张往下摆,如果碰到和自己所出的牌一样大小的,就把手里和底下相同牌之间的扑克牌通吃,如果哪个把对方的扑克牌全赢过来游戏结束。

10、比大小游戏

(1)幼儿两人一组,同时说“一二三,看谁能把谁吃掉”,说到“掉”字,每人出一张牌,比较两个数字大小,数字大的把数字小的牌“吃掉”,若两张牌一样大,则各自收回,“吃”的牌多为胜者。

(2)幼儿选1-10的扑克牌,教师出一张扑克牌,让幼儿取出比它多2或者少2的扑克牌,比比谁出得有对又快。

11、数的分解与组合

目标:指导幼儿理解数量关系,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

规则:两数相加必须为10。

玩法:准备1~9的扑克牌36张,两名幼儿一组。以猜拳的方式,赢者先抽对方的牌,将抽到的牌与自己手中的牌要组成10,如没有,就把抽到的牌留在手中,让对方抽。先抽完牌的一方为胜。

12、看谁出的快

篇四:我教孩子玩扑克

我教孩子玩扑克

五里小学 李 玲

下班回到家,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缠着我,让我陪他玩,可我感觉很累。这一年我任教一年级数学,孩子们学到8和9的分解、组成时遇到困难了,我让他们用手势记,用书写的方式熟悉,可总是效果不好。我正一筹莫展呢,哪有心思陪儿子玩?儿子见我不理他,极不情愿的自己玩去了。我正愁时,忽然看见儿子一个人在那玩着扑克牌,边玩边数着:1个花花、2个花花??我突然灵机一动,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孩子们多喜欢玩扑克牌呀。

第二天放学的时候,我特别咛嘱来接孩子的家长,明天给每个孩子买一幅扑克牌,看着一脸茫然的家长,我没解释,只是“狡黠”地笑了笑。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同往常一样拿出书和笔,我笑着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把你们的书和笔都放进书包吧。”孩子们不相信的看着我,没有动,以为是他们听错了。我把刚才的话又大声的重复了一次,并告诉他们,这节课我们玩扑克牌。几秒钟的安静后,孩子们狂欢了,有几个孩子甚至站到桌子上去了。看了这一幕,我突然发现我这个当老师的是多么的失败啊!

我让孩子们把扑克牌中各种花色的1到8都找出来,另外再拿出一个9,两个人一组,先一人一张轮流拿牌,拿到有能组成9的两张牌就单独选出来。一会儿,大家都做好了,我检查了一下他们选出来

的牌,有的还是组错了,大家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我再让他们从对方的手里任意取一张牌,看能不能和自己手上的牌再组成9,直到手上的牌全部选走,唯一的一张9在谁手上,谁就输了,输了的小朋友就学小狗叫。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听着从孩子们口中发出的一阵阵狗叫声,我也忍不住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几次对决下来,我发现孩子们选错牌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没有一个孩子出错了。

下课铃响了,看着孩子们那一朵朵太阳花似的笑脸,我的眼睛却有点湿湿的。我花了几天时间都没让孩子们记住的知识,竟然在这短短的玩扑克牌的游戏中让孩子们无声无息的刻在脑子里。

生活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知识接受起来容易,有效的优化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五:扑克牌在小学数学“趣味数学”中的应用

扑克牌在小学数学“趣味数学”中的应用 作者:韩海霞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第05期

摘 要:借助趣味数学课——玩扑克牌来给大家阐述一下扑克牌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扑克牌;趣味数学;集合思想

扑克牌,除了是人们用来游戏、娱乐的工具之外,它还可以作为一种学具运用于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能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轻松、高效,充满魅力。

一、认识扑克牌,渗透分类集合思想

1.认识扑克牌

课堂上我让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副扑克牌,让孩子观察扑克牌都有哪些花色?哪些数?分别有几张?一共有几张?我话音刚落,学生就积极地投入观察分类当中,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有了结果,一副扑克牌一共有四种花色:黑桃、红桃、方片、梅花;有A、2、3……J、Q、K共13个数,(在认数时老师进行了引导,在实际玩扑克牌时,A代表数字1、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并且每个数都出现了四次,是不同的花色,另外还有两张,分别是大王、小王;一共有54张牌。

2.渗透分类集合思想

我根据学生的展示,恰时进行引导,像刚才大家按扑克牌的颜色,把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放在一起或把有数和没数的扑克牌放在一起就是对扑克牌进行了分类;54张牌就是一个集合;每副牌把“王”以外的52张扑克牌按红和黑两种颜色分开,这是两个集合;而按红桃、黑桃、方块、梅花来分,这又是四个集合;再如把“A”作为一组,或者“2”作为一组,大王、小王放在一组等都是在渗透集合的思想。

二、利用扑克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枯燥的数学知识,老师能巧妙把它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扑克牌的游戏。

1.利用排队游戏培养学生的数感

以小组四人为单位,除去大王和小王,依次拿牌,每人拿一张,然后亮出各自拿的牌,拿牌最大的是大象,要学大象甩鼻子,拿牌最小的是小猫要学小猫叫,然后再按兄弟四人从大到小排排队,谁能快速说对自己是第几谁就赢,赢的一方四人的扑克牌归自己,最后谁手中的牌多谁是赢家。在不经意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也让学生熟练地比较了数的大小。

2.利用看谁算得对又快游戏,开发学生的速算潜能

速算游戏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他们的速算潜能。每人各出一张牌,谁能先直接说出两牌上的数之和、或之差就赢得这两张牌。如一张牌是2,一张牌是7,要直接说“9、5”。这个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速算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3.利用摸扑克牌游戏体验用数学的快乐

摸扑克牌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还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遵守规则,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前我先给学生讲明游戏规则:

(1)每人可以摸一张或几张牌。

(2)摸到的牌上的数与10比大小。

(3)比10大的要被淘汰,比10小的自己决定继续摸还是不摸。

(4)都不摸时,大家比结果,结果最大的人获胜。如果结果一样大,谁摸的牌少谁获胜。

然后我又找了两个学生上前示范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游戏规则。

师:开始摸吧!看你牌上的数与谁比?然后再决定摸还是不摸;不摸了,怎么办?(比大小)和谁比?(和10比)

师:谁被淘汰了?那你就不能参加下一轮比赛了。谁赢了?我采访一下,你第一张摸的是2,为什么继续摸?

师:如果生2摸的不是7和4,而是一张10,谁会赢?(生2赢,因为她的张数少) 生1:摸的牌有2、8。

生2:摸的牌有7、4或只摸了一张10。

接着四人一小组按游戏规则进行摸牌,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先偷看一下别人摸的牌,然后又调换自己摸的牌,就及时给学生引导,为了公平我们必须要遵守规则。

最后小组展示发现:要想赢,需要观察我们手中牌上数的大小,当摸出的数比较大时,也就是距离10比较近时,就不能再摸了,否则会超过10,就会被淘汰了,当我们摸出的数比较小时,可以继续摸,如我们第一次就摸到了10,就一定会赢。

通过我设计的扑克牌游戏课,我发现将扑克作为数学学具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不仅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发展,数学能力得以培养。

编辑 薛直艳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