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59:33 体裁作文
篇一:陶瓷的概念
(一)陶瓷的概念
陶瓷是经过原料制备与合成、成型、烧结、后加工等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从结构上看,陶瓷制品是由结晶物质、玻璃物质和气孔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传统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形、烧结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陶瓷的概念
广义的陶瓷概念: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德国陶瓷协会:“陶瓷是化学工业或化学生产工艺的一个分支,包括陶瓷材料和器物的制造或进一步加工成陶瓷制品(元件)。陶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最少含30%结晶体。一般是在室温中将原料成型,通过800℃以上的高温处理,以获得这种材料的典型性质。有时也在高温下成型,甚至可经过熔化及析晶等过程。”
传统陶瓷的主要原料: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所以传统陶瓷可归属于硅酸盐类材料和制品。
因此,陶瓷工业可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陶瓷的分类
(1)按陶瓷概念和用途来分类
普通陶瓷: 日用陶瓷(包括艺术陈列陶瓷) 建筑卫生陶瓷 化工陶瓷 化学瓷 陶 瓷 电瓷及其他工业用陶瓷
特种陶瓷: 结构陶瓷 功能陶瓷
(2)按坯体的物理性能分类
陶器 ←←区别 →→ 瓷器
一般为陶土 原材料不同 必须为瓷土
1000度以下 烧制温度不同 1200度以上
有一定的吸水性 吸水性不同 质地密实不透水
沉浊 敲击声音不同 清脆
硬度较小、无光泽 硬度、光泽度不同 硬度较大、光泽度高
(二)我国陶瓷技术发展概述
8000年前:陶器出现 新石器时代:出现彩陶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 殷商时代:一次飞跃 汉代以后:二次飞跃 唐代以后:三次飞跃
陶器的产生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变了黏土的形状,改变了黏土的性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
产品,揭开了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一页。
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 —————800℃左右。
陶器出现 (红陶双耳三足壶 彩陶鹳鸟石斧瓮)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距今约8000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村。出土的陶器主要以红陶为主,烧成温度900℃左右。
仰韶文化(彩陶双连壶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出土)
仰韶文化的陶匠,已经晓得施彩绘于陶器表面的装饰,这些图案为简化后的人或动物的形象,以及一些几何纹路。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黑陶 距今约4600-4000年))
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出现了“黑陶”。这个时期称为“龙山文化”时期,又称“黑陶文化”。陶器形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将黑陶制品表面打磨光滑,乌黑发亮,薄如蛋壳,最薄的厚度仅有0.5mm,人称“蛋壳陶”。
殷商时期(商代几何纹白陶瓿陶器向瓷器过渡 商代早期陶器(河南荥阳出土))
殷商时代的陶器从无釉到有釉,是制陶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为从陶过渡到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一时期釉陶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汉代以后
黄釉舞乐扁壶(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彩 绘 陶 甗(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197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
釉陶逐渐发展成瓷器,无论从釉面和胎质来看,瓷器的出现无疑是釉陶的“第二次飞跃”。在浙江出土的东汉越窑青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掘的最早瓷器,距今已有1700年。
唐代以后
唐代:“第三次飞跃”是瓷器由半透明釉发展到半透明胎。
在唐朝,虽然是以陶器唐三彩为代表。但是同期的湖南长沙窑也是值得重视的。长沙窑创烧的釉下彩装饰法,影响了日后的青花、釉里红等高温釉的装饰手法。
宋代的陶瓷器,可说是中国陶瓷美学的完形期,无论是制作技术、器形美感、釉色的呈现、装饰的手法如黏贴、刻画、笔绘、化妆土等等,都到了极高的境界。除了总结以往,更开创了后世釉下装饰,釉上彩绘的先驱。
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定、官、哥 、钧)。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元十四世纪中期 青花“锦香亭”图罐高27.3cm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明代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
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
(鲜红釉高足碗 青花海水云龙扁瓶)
清朝我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特别是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更是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乾隆粉彩多穆壶 五彩大缸)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粉彩瓷 玲珑瓷 青花瓷 颜色釉瓷 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陶瓷制作过程
揉泥 各种成型法 修坯 晾坯 施釉 装窑烧制
陶 文 化
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两大源头。
一是中国,二是西亚。从目前考古材料看,世界各地大多数新石器遗址都有陶瓷出土。
它们都经历了从土陶、彩陶、黑陶或红陶,向釉陶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人类物质和精神同步发展的“陶器时代”。
陶 文 化
由于陶瓷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即使是残件也可保留相当完整的制作时的信息。在原始彩陶上,我们可以找到清晰的先民手印。陶瓷的器形和装饰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礼仪制度、社会风俗、审美观念。所以说,陶瓷是使用量很大,制作手段非常丰富的工艺品,是独特的人类文化的载体。
第一节 陶与信仰文化
陶艺制品反映了人类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多个层面。在原始和古典时期,相当多的陶艺制品体现了先民的信仰意识。
有古典文献记载了先民使用质朴的陶器来祭祀天地,象征自己虔诚的心意。比如:《礼记·郊特牲》云:“大报天而主日,兆于南郊,就阳位也,埽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
陶与信仰文化《人形彩陶壶》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个神话至少对应于两个史实:一是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二是当时人类已经能熟练地制造陶器。生殖崇拜是原始彩陶艺术的主要母体。
这件制品很可能与母神崇拜有关,表达了先民祈求繁衍生殖的强烈观念。而陶容器(如壶)形态上也接近孕妇隆起的腹部,陶壶上贴塑人形,更揭示了陶壶的象征性。这件《人形彩陶
壶》是赋予日用器皿以神圣观念的经典作品。
陶从它产生的最初开始就兼有日用和神器的双重性能。龙凤图腾是原始先民神圣崇拜观念的产物。湖南省高庙文化遗址发现了7400年前原始人类的祭祀遗址,并且出土了大量与宗教祭祀、巫术有关的艺术神器。其中有一块白陶罐残片,上面戳印着似凤凰的鸟形图案,是陶作为祭祀神器的最早的考古学证据。
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发掘出用蚌壳堆塑的龙虎图,距今六千年左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誉为“中华第一龙”。1958年甘肃甘谷县西坪出土的一件彩陶瓶,上面描绘了一条鱼龙的形象,可以说是陶器上最早的龙纹。
第二节 陶与礼仪制度
陶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承载着日常用品和祭祀礼器的双重身份。在相当长的时间充当了政治制度中的身份等级的象征物。
汉代学者郑玄注云:“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故先燔柴于坛,后设正祭于地。器用陶尊匏爵而已。” 宋人聂从义《三礼图》解释说:“陶匏是太古之器,历夏、殷、周随所损益,礼文不坠,以至于今。”就是说,陶从上古被发明以后,作为礼器的功能一直被延续下来。
商周发明了青铜器,也没有废除它的礼仪功能。因为陶器朴素天成的品德象征着天地之性。 陶与礼仪制度
在原始社会,彩陶的使用是与部落成员的身份和等级相关联的。
在青海柳湾墓地发掘的仰韶文化马厂类型墓地中由于墓主人生前身份不同,随葬之彩陶数量也不同。有的墓葬陶器只有十几件,最多的一座墓葬仅陶器就有91件,绝大多是彩陶。
新时器时代晚期是大汶口文化向山东龙山文化的过渡阶段。墓葬用陶体现了较大的等级和贫富差别,刻有图像文字的陶尊、陶质牛角号等象征身份地位的随葬品在大墓中出土。陶器在当时的重要性大致相当于后期的青铜器。而青铜器只有权贵们才有权作为死后的陪葬物。
龙山文化的黑陶和商代的白陶制品主要作为礼器来使用。秦汉至隋唐从陶俑到唐三彩的使用上也体现了很鲜明的礼仪制度。《唐六典》还明确规定俑类明器的尺寸,但并未被很好的执行。
第三节 陶瓷与社会习俗
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有厚葬之风。商周时代的墓葬用人殉葬,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俑所替带。
《孟子·梁惠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反映了以俑殉葬的普遍社会风气。在距今约4600-4000年的石家河文化邓家湾遗址出土了大批石家河文化的陶俑和陶塑动物。
古代社会把厚葬之风推到极致的是秦始皇。东汉葬制不太遵从传统,把人间的事物和生活场景制作成陪葬用的明器,埋进墓葬,陶瓷和画像砖成了主要的墓葬用品。墓主人生前享用的亭台楼阁、歌舞百戏、宴享庖厨、狗马珍玩以至于牛栏猪舍都有很丰富的表现。
一九七二年河南灵宝张湾三号墓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东汉<绿釉三层陶望楼>。是建筑明器,
高130厘米 宽45厘米。
陶器品种介绍
夏商周时期的陶器大致分为:灰陶、黑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是灰陶,陶器表面有素面、绳纹或各种复杂图案。白陶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所使用的材料是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在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商周时期的烧窑技术有所改进,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彩 陶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等多种颜色的美丽图案。
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仰韶、马家窑、大汶口、红山、齐家等文化。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升值空间等诸多因素看,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彩陶和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
彩 陶
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大地湾一期文化
{庙底沟类型
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 《
{半坡类型
{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
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
特点:以卷唇盆和圆底盆、钵及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鼓腹尖底瓶为典型器物,造型较单纯,其纹饰主要有:①动物纹。以鱼、蛙、鹿及鸟为装饰对象,尤以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最为生动精彩。②几何纹。多以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演变而来,有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③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等。
(半坡类型彩陶)
【名称】人面鱼纹彩陶盆
【类别】陶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文物原属】半坡文化遗物
篇二:陶瓷
建筑材料及其应用选修课作业
有关于陶瓷的认识
陶瓷制品具有坚固耐用、色彩鲜艳的装饰效果,加之易清洗、防火、抗水、耐磨、耐腐蚀和维修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它除应用于卫生间、厨房和生活起居间之外,还广泛用于公共建筑、办公楼、各类建筑物的内外装饰。
建筑装饰陶瓷是指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陶瓷制品,包括各类的釉面砖、墙地砖、琉璃制品和陶瓷壁画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釉面砖和墙地砖。
1.陶瓷的概念
凡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配料、制坯、干燥、焙烧而制成的成品,统称陶瓷制品,亦称为"普通陶瓷",例如日用陶瓷制品、建筑卫生陶瓷、电瓷等。用于建筑物饰面或作为建筑构件的陶瓷制品,称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具有强度高、性能稳定、耐腐蚀性好、耐磨、防水、防火、易清洗和装饰性好等特点。建筑陶瓷的发展非常迅猛,新产品不断涌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陶瓷具有的良好特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建筑陶瓷在建筑工程及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将更广泛。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陶瓷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近百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如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碳化物陶瓷、金属陶瓷等各种高温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它们统称为新型陶瓷或特种陶瓷、精密陶瓷。它们的生产过程虽然基本上
还是原料处理一成型一煅烧这种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但采用的原料已不再或很少使用黏土等传统陶瓷原料,而已扩大到化工原料和人工合成原料,其组成范围也已从传统的硅酸盐领域拓展到无机非
金属材料,并且在原料处理、成型、烧成等工艺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工艺、新技术。因此,广义的陶瓷概念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统称。
2.陶瓷的分类
普通陶瓷制品按所用原材料种类不同以及坯体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三大类,它们的特性分别如下。
(1)陶器 即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通常吸收率较大,断面粗糙无光,不透明,不明亮,敲击声粗哑,有的无釉,有的施釉。烧成温度较低,一般小于1300℃。
陶器根据其原料土杂质含量的不同,又可分为粗陶和精陶两种。 ①粗陶器:粗陶的坯料由含杂质较多的砂质黏土组成。建筑上常用的烧结黏土砖、瓦、盆、罐、管等,都是最普通的粗陶制品。
②精陶器:精陶指坯体呈白色或象牙色的多孔制品,多以可塑性黏土、高岭土、长石、石英等为原料,一般两次烧成。建筑饰面用的彩陶、美术陶瓷、釉面砖等均属此类。精陶因其用途不同,可分别称为建筑精陶、日用精陶和美术精陶。
(2)瓷器即瓷质制品,其坯体结构致密,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敲击时声音清脆,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其表面通常都施有釉层,烧成温度较高,一般在1250~1450℃。 瓷器按其原料的
化学成分与工艺制作的不同,分为粗瓷和细瓷两种。瓷质制品多为日用细瓷、陈设瓷、美术瓷、高压电瓷、高频装置瓷等。
(3)炻器 即炻质制品,是介于陶质和瓷质之间的一类产品,也称半瓷或石胎瓷。炻与陶的区别在于陶的坯体多孔,而炻的坯体孔隙率很低,吸水率较小。炻与瓷的区别,炻仍有一定的吸水率,且坯体多数带有颜色,无半透明性。
炻器按其坯体的细密程度不同,又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 ①粗炻器:是炻器中均匀性较差、较粗糙的一类,吸水率一般为4%~8%,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等属于此类。
②细炻器:指日用细炻和陈列品,由陶土和部分瓷土烧制而成。如日用器皿、化工及电器工业用陶瓷等。
我国陶都宜兴的紫砂陶即为一种不施釉的有色细炻器,系用当地特产紫泥制坯,经能工巧匠精雕细琢,再经熔烧制成成品,是享誉中外的日用器皿。炻器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优于瓷器,且对原泥选择不及瓷器那么严格,所以成本较瓷器低廉。
上述三类陶瓷的原料和制品性能的变化是连续和相互交错的,很难有明显的区分界限。从陶器、炻器至瓷器,其原料从粗到精;烧成温度及烧结程度由低到高;坯体结构从多孔到致密。建筑装饰工程中所用的陶瓷制品是精陶与粗炻质制品之间的产品。
3.彩绘
彩绘是指在陶瓷制品表面绘上彩色图案、花纹等,使陶瓷制品有更好的装饰性。
(1)釉上彩是指在釉烧后的陶瓷表面上再用低温彩料进行彩绘,然后在600~900℃条件下釉烧而成。釉上彩色彩丰富,色调比较鲜艳。但彩料与釉面结合的牢固性不好,易机械磨损,易受酸腐蚀。若应用于日用陶瓷,更应严格控制釉上彩料中有害物质铅、铬等的溶出量,以确保人体健康。
(2)釉下彩是在坯体上彩绘,后施透明釉,再釉烧而成。其优点是彩色图案被釉层保护较好,不易磨损,缺点是色彩没有釉上彩丰富。釉下彩工艺要求高,其制品的价值远高于釉上彩制品。
陶瓷墙地砖的技术性能
陶瓷墙地砖吸水率变化范围很大,其质量要求随吸水率的不同而有较大不同。陶瓷墙地砖的国家标准GB/T 4100--1999按吸水率不同将陶瓷墙地砖分为五大类,即:瓷质砖(E≤O.5%);炻瓷砖(0.5% 陶瓷墙地砖的选用 陶瓷墙地砖具有强度高、耐磨、化学稳定性好、易清洗、不燃烧、耐久性好等许多优点,工程中应用较广泛。陶瓷砖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釉面釉面应平滑、细腻;光泽釉面应晶莹亮泽,无光釉面应柔和、舒适。 篇三:陶瓷 2011年陶瓷产业发展八大关键词 2011年我国建陶产业的前景与发展趋势如何?以2005年~2010年产值作为依据,加上受惠“陶瓷下乡”政策,预计我国陶瓷产业 2011年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总产值将达到2241亿元,同比增长35%左右。但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笔者罗列出可能影响2011年我国建陶产业 发展的八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成本上升 2010年上半年,陶瓷原材料市场价格一路走高。6月份,氧化镨从16万元/吨涨至21万元/吨,氧化锌也涨了600元/吨,进口 锆涨了100美元/吨,国产氧化锆涨了1000元/吨。铜、钴、镍等有色金属受国际市场价格的拉动及海运价格升高的影响,国内色料价格涨幅也在 15%~30%。此外,作为色釉料的重要原料熔块价格也有所上升,上涨幅度高达20%。从2010年到现在,化工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了100%,煤炭价格 也由最低的700多元/吨上涨到近千元。此外,人工成本、物流成本、水电价格也有所提高。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相当一部分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企业效益下 滑甚至亏损。春节前夕,山东、福建、广东部分小企业已处于停产或倒闭状态。建筑陶瓷和卫浴配件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最为明显,销售成本的增长幅度超过产品销 售收入的增长幅度。2011年,成本上升的势头将有增无减,这将成为影响2011年建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二:供大于求 近年来,随着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不断升级,陶瓷产区遍地开花。据统计,目前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建起了陶瓷生产 线。除佛山、淄博、夹江、晋江等传统陶瓷产区外,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辽宁等地新兴产区也不断涌现。如江西高安,截至2010年10月份,陶瓷 企业达91家,投资总额179.263亿元,其中陶瓷生产企业55家,拟建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302条。现阶段已有69家企业开工建设,其中50家企业已 投产。2010年,当地建陶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共100多亿元,总产量近3.5亿平方米,完成税收超亿元。 企业的不断扩张、生产线的不断扩充、生产总量的不断扩大,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去平衡。2010年全国新增生产线粗略统计达400条,产量增加 20亿平方米,在原有产能扩张过快过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供求关系的失衡。如新中源企业先后在广东三水、顺德、南海、河源、清远及四川夹江等原料或燃料 优势区域投下巨资,建立了大批先进的现代化陶瓷墙地砖生产线。重庆四维瓷业建造了9条现代化隧道窑和3条梭式窑,形成了年产450万件高中档卫生陶瓷、 400万平方米釉面砖、3万只浴缸、90万套五金配件的配套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急剧增加,产品市场供大于求,而全行业销售收入的增长低于产量的增长,全 行业供大于求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市场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产能的过度膨胀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将逐步演变成为影响2011 年建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 关键词三:自主创新 “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广东新中源陶瓷集团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每个生产基地均建有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达300多人。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分析,新中源不断开发新产品,带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多年来,在陶瓷业膨胀式发展过程中,越发暴露出我国陶瓷行业在 产品设计与研发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获利能力降低,产品研发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一位佛山陶瓷企业负责人说, 虽然部分佛山陶瓷产品种类、花色及质量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具备了一定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但要真正融入世界市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仍是中国陶瓷企 业急需加强的软肋。“自主创新”是2011年国家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对“十二五”规划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 略部署,作为一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自主创新将会提到重要的地位。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是2011年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的主题,由模仿走向创 新将是2011年我国建陶行业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词四:“两个经济” 即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未来陶企要想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乃至政策风险更多。“十二五”期间,政府将把环保低碳放 在第一位。这意味着只有把低碳环保做到位的企业才有生存的可能;意味着这个行业将走向健康、走向绿色环保。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 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打破环境与资源瓶颈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展低碳和循环 经济,它有利于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行业的创新及可持续发展。 能否加快低碳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制约2011年我国建陶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产业的关键。从国内看,除尘、除硫(和其他有害气体)、除污水废 渣,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损害是确保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现代建陶工业的发展,对环保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因此,强化环境意识、综合治理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就成为建筑陶瓷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从国际工业的发展趋势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积极 推行清洁生产,这是建筑陶瓷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业新文明的基本标志。为了保证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工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继续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做出贡献,最佳的出路就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省能源,对不可再生的天然矿物原料钻探、开采、利用制定科学规划,大力提倡低质 料、红坯料、废渣废弃物的使用,禁止用优质料做低附加值产品,禁止或限制部分原料(如黑黏土)出口。2011年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工业要努力实践循环 经济,提出一个低成本、高效益、根治污染的方案。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准则,在“一个不增、两个递减”的前提下,促 进传统工业的生态化转型,从传统的生产模式向清洁生产转变,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使用天然气、水力能、太阳能,实现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五:农村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内销市场已经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增长,年销量突破6500亿元。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大规模水利等基础设施 的开建,农村市场的需求将 进一步扩大,2011年陶瓷下乡将成为亮点。可以预见,一线发达城市市场空间容量已接近饱和,企业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只有不断地 拓宽销售地盘。我国二、三线市场消费能力不断加强,二、三线市场将是陶企的主战场。未来几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投资规模的大幅增长、住 宅产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领域对高品质、多功能的绿色建材产品及工厂化系统集成住宅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给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增 长空间,农村地区将是陶企高度关注的市场,农村市场将会吸引更多的陶瓷企业进入。 关键词六:节能降耗 2010年12月29日,佛山市经贸局在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透露,全市列入调整提升的298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到目前为止已 经转移、转产220家。到2010年年底前,佛山将仅剩建筑陶瓷生产企业62家。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2009年,佛山单位GDP能耗下降了 27.3%,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建筑陶瓷产业既是资源、能源消耗大户,也是污染大户。有专家对佛山地区制砖业的实际调查表明,当 前生产每平方米抛光地砖,均耗电力5.5~6.5千瓦时,柴油均耗2.5~3.2公斤。国内生产每公斤日用瓷,最节能烧成窑仍需3600×4.18千焦以 上。按2004年传统陶瓷生产情况统计,陶瓷产业将耗用1亿吨不可再生天然矿物原料,1200万吨以上柴油,250亿千瓦时以上电力。大量消耗资源、能 源、轻视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注定难以长久的,未来中国建陶工业道路怎么走?发展节能型建陶、建设节约型产业将是2011年我国建陶工业发展的必然 趋势。 一方面原材料、燃油燃煤、陶瓷化工、陶机及配件等相关环节的直接成本大幅上涨,加上电力、运输费用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成本增幅预计在 25%~30%左右。利华陶瓷有关负责人透露,燃油涨价后,按照该公司8条窑炉的生产规模,每个月要多付200万元的费用。佛山市新德里拉陶瓷营销总经理 陈裕水认为,原油属上游主要能源之一,因此它的涨价对整个陶瓷生产链威胁性很大。比如这次油料涨价已经使上百种陶瓷化工原料价格都上涨5%~20%,尤其 是氧化铝原料提升幅度达1倍以上。国内燃油、煤炭价格在2011年上半年可能上涨并维持高位,2011年一季度将出现盈利低点。从宏观看,尽管国家正在出 台相关政策,用电紧张的 问题会逐步解决。但从我国煤炭消耗时限和有限的电力供应看,建陶工业发展必然受到影响。从国际看,以技术进步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 需求,以持续降低成本来谋求竞争优势,是世界建筑陶瓷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我国建筑陶瓷工业要结合整个资源链的供给状况,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变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精准、节约型转化,更多地采用节能新技术,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努力开发低消 耗、无污染、高性能、多功能、高附加值的新型建筑陶瓷产品。 关键词七:出口受阻 近年来,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的出口量增长迅猛,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9年我国共生产了各类陶瓷砖64亿平 方米,比2008年增长11.68%,居世界第一。2010上半年我国建筑陶瓷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达到1.36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 68.61%,出口额3.57亿美元,增长72.86%。 近年来,广东等陶瓷产区的产品出口市场日渐增多,逐步改变了以往集中对中东、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区 销售的情况,但出口却是困难重重,出口受到退税持续下降、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贸易壁垒影响严重。如出口退税比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下调,由13%调到 5%,陶瓷化工原料更是直接由13%调到了零,加上人民币升值,价格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已不明显。2005年,我国出口建筑陶瓷约4.2亿平方米,均价是每 平方米2.86美元,仅为我国进口建筑陶瓷价格的1/4。然而几年过去之后,情况似乎并没有多少改观。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陶瓷砖进口平均单价为 18.69美元/平方米,出口均价4.18美元/平方米,出口价格仅为进口价格的22.3%。卫浴陶瓷情况更糟,进口平均单价94.93美元/件,出口均 价为13.94美元/件,出口价格为进口价格的14.7%。 陶瓷的低价格意味着土地、能源及人力等资源都是通过廉价方式输送到了国外,而由此带来的能源危 机、环境污染等问题只能由自己承担。在国内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国际贸易壁垒影响日益严重,尤其是新型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建陶对外贸易的影响极其 严重,如环境壁垒、劳工壁垒等。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些国家特保立法和调查 篇四:陶瓷地砖与陶瓷锦砖区别 陶瓷地砖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容重小,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 陶瓷锦砖又名马赛克,它是用优质瓷土烧成,一般做成18.5×18.5×5 mm、39×39×5 mm的小方块,或边长为25 mm的六角形等。 1、在室内装修中,电视机台面、窗台、室内地面等适合使用大理石。大理石是商品名称,并非岩石学定义。大理石是天然建筑装饰石材的一大门类,一般指具有装饰功能,可以加工成建筑石材或工艺品的已变质或未变质的碳酸盐岩类。根据大理石的品种划分,命名原则不一,有的以产地和颜色命名,如丹东绿、铁岭红等;有的以花纹和颜色命名,如雪花白、艾叶青;有的以花纹形象命名,如秋景、海浪;有的是传统名称,如汉白玉、晶墨玉等。 2、人造大理石是用天然大理石或花岗岩的碎石为填充料,用水泥、石膏和不饱合聚酯树脂为粘剂,经搅拌成型、研磨和抛光后制成。 水泥型人造大理石 这种人造大理石是以各种水泥作为粘结剂,砂为细骨料,碎大理石、花岗石、工业废渣等为粗骨料,经配料、搅拌、成型、加压蒸养、磨光、抛光而制成,俗称水磨石。 聚酯型人造大理石 这种人造大理石是以不饱和聚酯为粘结剂,与石英砂、大理石、方解石粉等搅拌混合,浇铸成型,在固化剂作用下产生固化作用,经脱模、烘干、抛光等工序而制成。我国多用此法生产人造大理石。 (常简称人造大理石) 是模仿大理石的表面纹理加工而成的,具有类似大理石的机理特点,并且花纹图案可由设计者自行控制确定,重现性好;而且人造大理石重量轻,强度高,厚度薄,耐腐蚀性好,抗污染,并有较好的可加工性,能制成弧形,曲面等形状,施工方便。 3、陶瓷锦砖又名马赛克,它是用优质瓷土烧成,一般做成18.5×18.5×5 mm、39×39×5 mm的小方块,或边长为25 mm的六角形等。这种制品出厂前已按各种图案反贴在牛皮纸上,每张大小约30 cm见方,称作一联,其面积约0.093 m,每40联为一箱,每箱约 3.7平方米。施工时将每联纸面向上,贴在半凝固的水泥砂浆面上,用长木板压面,使之粘贴平实,待砂浆硬化后洗去皮纸,即显出美丽的图案。 4、 地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 地砖花色品种非常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按材质可分为釉面砖、通体砖 (防滑砖)、抛光砖、玻化砖等。 釉面地砖 釉面地砖即吸水率在3%~10%的釉面瓷砖。 瓷质地砖 瓷质地砖就是吸水率在0.5%以下的瓷砖。 拼花地砖 拼花地砖就是把烧制成的瓷砖进行切割后拼装成各种图案起到装饰作用。 抛光砖 就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的表面要光洁的多。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 玻化砖 为了解决抛光砖出现的易脏问题,又出现了一种玻化砖。玻化砖其实就是全 瓷砖。其表面光洁但又不需要抛光,所以不存在抛光气孔的问题。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它采用高温烧制而成,质地比抛光砖更硬更耐磨。毫无疑问,它的价格也同样更高。 马赛克 马赛克的体积是各种瓷砖中最小的,一般俗称块砖。马赛克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是20世纪90年代装饰墙地面的材料。 5、“文化石”(Cultured stone)是个统称,可分为天然文化石和人造文化石两大类。天然文化石从材质上可分为沉积砂岩和硬质板岩。人造文化石产品是以浮石、陶粒等无机材料经过专业加工制作而成,它拥有环保节能、质地轻、强度高、抗融冻性好等优势。 6、劈离砖又名劈开砖或劈裂砖,是一种用于内外墙或地面装饰的建筑装饰瓷砖,它以长石,石英,高岭土等陶瓷原料经干法或湿法粉碎混合后制成具有较好可塑性的湿坯料,用真空螺旋挤出机挤压成双面以扁薄的筋条相连的中空砖坯,再经切割,干燥然后在1100 ℃以上高温下烧成,再以手工或机械方法将其沿筋条的薄弱连接部位劈开而成两片。 7、金属釉面砖运用进口和国产金属材料等特种原料烧制而成,是当今国内市场的领先产品。产品具有光泽耐久、质地坚韧、网纹淳朴、赋予墙面装饰静态美,还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易于清洁,装饰效果好。 篇五:陶瓷的分类有哪些 陶瓷的分类有哪些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经过编辑走访裕景陶瓷、王者陶瓷、喜之来瓷砖、利家居陶瓷、强辉陶瓷、来德利陶瓷等企业负责人,常用的有如下两种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分类法。 按用途分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罐、盘、碟、碗等。 2、艺术(工艺)陶瓷:如花瓶、雕塑品、园林陶瓷、器皿、相框、壁画、陈设品等。 3、工业陶瓷:指应用于各种工业的陶瓷制品。又分以下6各方面: ①建筑一卫生陶瓷: 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等; ②化工(化学)陶瓷: 用于各种化学工业的耐酸容器、管道,塔、泵、阀以及搪砌反应锅的耐酸砖、灰等; ③电瓷: 用于电力工业高低压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电机用套管,支柱绝缘子、低压电器和照明用绝缘子,以及电讯用绝缘子,无线电用绝缘子等; ④特种陶瓷: 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镁石质瓷、钛镁石质瓷、锆英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金属陶瓷等。 按材料分粗陶(brickware or terra-cotta), 细陶 (potttery),炻器 (stone Ware),半瓷器 (semivitreous china),以至瓷器(130relain),原料是从粗到精,坯体是从粗松多孔,逐步到达致密,烧结,烧成温度也是逐渐从低趋高。 粗陶是最原始最低级的陶瓷器,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粘土中加入熟料或砂与之混合,以减少收缩。这些制品的烧成温度变动很大,要依据粘土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的性质与多少而定。以之制造砖瓦,如气孔率过高,则坯体的抗冻性能不好,过低叉不易挂住砂浆,所以吸水率一般要保持5~15%之间。烧成后坯体的颜色,决定于粘土中着色氧化物的含量和烧成气氛,在氧化焰中烧成多呈黄色或红色,在还原焰中烧成则多呈青色或黑色。 我国建筑材料中的青砖,即是用含有Fe2O3的黄色或红色粘土为原料,在临近止火时用还原焰煅烧,使Fe203还原为FeO成青色,陶器可分为普通陶器和精陶器两类。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以及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精陶器坯体吸水率仍有4~12%,因此有渗透性,没有半透明性,一般白色,也有有色的。釉多采用含铅和硼的易熔釉。它与炻器比较,因熔剂宙量较少,烧成温度不超过1300℃,所以坯体增未充分烧结;与瓷器比较,对原料的要求较低,坯料的可塑性较大,烧成温度较低。不易变形,因而可以简化制品的成形,装钵和其他工序。但精陶的机械强度和冲击强度比瓷器.炻器要小,同时它的釉比上述制品的釉要软,当它的釉层损坏时,多孔的坯体即容易沾污,而影响卫生。 精陶按坯体组成的不同,又可分为:粘土质、石灰质,长石质、熟料质等四 种。粘土质精陶接近普通陶器。石灰质精陶以石灰石为熔剂,其制造过程与长石质精陶相似,而质量不及长石质精陶,已很少生产,而为长石质精陶所取代。长石质精陶又称硬质精陶,以长石为熔剂。是陶器中最完美和使用最广的一种。近世很多国家用以大量生产日用餐具(杯、碟盘予等)及卫生陶器以代替价昂的瓷器。热料精陶是在精陶坯料中加入一定量熟料,目的是减少收缩,避免废品。这种坯料多应用于大型和厚胎制品(如浴盆,太的盥洗盆等)。 炻器在我国古籍上称“石胎瓷”,坯体致密,已完全烧结,这一点已很接近瓷器。但它还没有玻化,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坯体不透明,有白色的,而多数允许在烧后呈现颜色,所以对原料纯度的要求不及瓷器那样高,原料取给容易。炻器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很适应于现代机械化洗涤,并能顺利地通过从冰箱到烤炉的温度急变,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旅游业的发达和饮食的社会化,炻器比之搪陶具有更大的销售量。 半瓷器的坯料接近于瓷器坯料,但烧后仍有3~5%的吸水率(真瓷器,吸水率在0.5%以下),所以它的使用性能不及瓷器,比精陶则要好些。 瓷器是陶瓷器发展的更高阶段。它的特征是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因此很致密,对液体和气体都无渗透性,胎薄处星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以舌头去舔,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硬质瓷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用以制造高级日用器皿,电瓷、化学瓷等。 软质瓷(soft porcelain) 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较低,因此机械强度不及硬质瓷,热稳定性也较低,但其透明度高,富于装饰性,所以多用于制造艺术陈设瓷。至于熔块瓷 (Fritted porcelain) 与骨灰磁 (bone china),它们的烧成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也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的范围。这两类瓷器由于生产中的难度较大(坯体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都很差,烧成时变形严重),成本较高,生产并不普遍。英国是骨灰瓷的著名产地,我国唐山也有骨灰瓷生产。 特种陶瓷是随着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冶金、机械、化学等工业以及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长石,石英,有的坯休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长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