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访鲁迅故居全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6:55 字数作文
访鲁迅故居全文字数作文

篇一:访鲁迅故里,悟绍兴文化

访鲁迅故里,悟绍兴文化

踏着青石板路,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尽显古镇魅力。

一阵浓厚的历史感和怀旧感油然涌上心头,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进入故居参观。古朴肃然的鲁迅故居,人文风情的旧摆设以及闻名遐尔的三味书屋,这里留下了我们探询的脚步,景墙前,我们的笑容如此明朗。

在这里我们解读鲁迅的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情人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从鲁迅故居到鲁迅祖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里到处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塔子桥、土谷祠、长庆寺、恒济当铺等,都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三味书屋是鲁迅儿时学习的课堂,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坐在那里我们听着塾师的讲课,佛听到了当年的小鲁迅正在那儿摇头晃脑地念《三字经》。

踏入鲁迅故居,这里的陈设按当年的原物摆放,物品大多是原物,带着时间的痕迹,连陈设物上的雕花也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我们用镜头记录下,

属于这里

的特有色彩。走进鲁迅纪念馆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这是对鲁迅一生真实写照。这里记录着鲁迅的生平事迹,这里有鲁迅的著作,译作,书信等是珍贵的文化资料。而今鲁迅现已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一个标志,是绍兴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活动我们从鲁迅文化的角度深入了解。不仅感受到了属于绍兴的水乡风情,更感受到了浓郁的绍兴乡土文化。

返校后我们思考了很多关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的大学生们受到了来自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就是未来和希望。我们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视。

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二十一世纪振兴中华使命的群体,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

中国当代大学生不是以个体而存在的,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主义”这把保护伞下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因此,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当之无愧成为当代大学生首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更多的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环境,敏锐观察和判断国际动向,向着国际上需要的人才战略目标迈进,从而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

二:用科学技术武装头脑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学生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三: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固步自封就会导致逡巡不前,只有不断的改革,着眼于历史的高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不断保持年轻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积极提高自我素养,了解国情,增强自我意识。

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地思考: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而不是社会能给我们些什么。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人口中较少的有机会接受现代科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未来我国迎接科技挑战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我国科技,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历史责任,因此国家需要也希望大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努力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

篇二:探访鲁迅故里

探访鲁迅故里

8月盛夏,地处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的绍兴骄阳似火,晴空万里,树木葱茏,稻田碧绿,河湖纵横,大地生机盎然,水乡风光绮丽。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在小时候,读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等描写绍兴的文章,就对绍兴有一种向往,一种憧憬,一种期盼。

“跟着课本游绍兴”。这句话语一下子就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拉近了游人与绍兴的距离,让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读着鲁迅先生的文章长大的,到绍兴主要就是探访他的故居,印证课本上描写绍兴风光的场景,品味他笔下的风土人情,感受他当年生活的情境。

一到鲁迅故居前的广场,一幅充满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

跃入眼帘,在具有江南特色的民居旁边,刻着手拿燃着烟卷、飘散着烟雾的鲁迅画像。先生眉毛浓黑,眼神冷峻,神态自若,淡定从容,虽显得正气凛然,也颇和蔼可亲,的确有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风度。

鲁迅故居已被整修一新,一条小河从门前流过,乌篷船穿梭河上,划过道道波纹,平添了几分动感。各家民居均是粉墙黛瓦,竹丝台门,街道两旁的老房子古香古色,店铺林立,门牌酒旗,均是鲁迅笔下所描绘的场景,宁静安详,恬淡自然,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文化与生活氛围。

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我们按着鲁迅先生所写,跨国一座小石桥,穿过思仁堂,便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书屋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身临三味书屋,情景交融,思绪飞扬,才真正理解了“三味”乃是读书的境界,读书的追求,读书的造化,感慨颇深。书屋结构为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

书屋两边的柱子上贴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道出了三味书屋的教化精神。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

供桌上放着鲁迅老师寿镜吾老先生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书屋格调朴素高雅,整体布局简练,色泽淡雅,古朴庄重。书屋正中安放着方木桌,是老师的讲台,边上则为学生的座位。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苦读史书、诸子百家,他的书桌放置在东北角。因保护文物需要,游人不能到跟前观看,也不能直观鲁迅在书桌上所刻的“早”字。这个“早”字,激励着鲁迅坚毅刚强,奋发有为,同样也成为了所有人的座右铭,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积极向上,激流勇进。

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是一座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的大宅院,房舍多达80余间,建于清代乾嘉年间,距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鲁迅家是大户人家,其院落也颇为讲究,青瓦粉墙,堂屋高大,庭院相连,家具摆放有序,显示出鲁迅家曾经的富有。

步过“德寿堂”,转过侧门,便进入鲁迅小时候听故事的地方——小天井,这里俗称“桂花明堂”, 鲁迅的继祖母蒋氏经常在桂花树下给小鲁迅讲述“水漫金山”的故事。走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沿着故居两首的长弄堂,再往北是灶间,鲁迅在此认识章运水(即闰土),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塑造成了“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穿过过道,进入 “百草园”。看到此情此景,课文“不必说碧

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些语句在脑海里回响。现在的“百草园”已不是当时的模样,中间平整的土地上种植着黄豆、茄子等农作物,显得碧碧绿绿。挨着院墙的几棵皂角树枝繁叶茂,高高的围墙上爬满了青藤,环境倒也十分雅致,但难以寻觅到先生书写过的童趣了。

咸亨酒店也是大家关心的地方,孔乙己站在店门口,一手端酒杯,一手捏茴香豆,笑咪咪地迎接游人。店内墙上写着“孔乙己欠十九钱”,倒也很有趣味。

实际上,这些房屋、场院与其他家庭布局比较相似,看起来普普通通。但这里的每一个房间、每一棵树、每一个桌子,甚至每一棵草,都留有鲁迅先生的痕迹,一下子就显得神奇了。我们按着课本走进了鲁迅小说里描写的场景,感受到鲁迅童年时期的快乐和忧愁,又回到了现实世界。但这一趟,收获颇丰,对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这里有一种让你肃然起敬的文化底蕴,更促使你对人格本性进行深切思考。

鲁迅在这里生活,在这里认知,从这里走向了世界。由于家道中落,他早早地接触到社会最地层的人,感受到世态炎凉,领略到人生苦难。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激励着他在困境中不断地追求和思索,他弃医从文,以“血荐轩辕”的气魄,以笔为武器,为劳苦大众受到代言,为民族奋起抗争,显现的是无畏,表现的是刚强,挺起的是脊

梁,弘扬的是正义,讴歌的是善良,这也正是黎民百姓发自内心所推崇的、所敬仰的原因所在。年代愈久,这种推崇、敬仰就愈加坚定。

篇三: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人文博物馆。对于研究和传播20世纪前期的人文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鲁迅的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事业竭尽心力,辗转流离。因此其居住地也不断变换。鲁迅先生的一生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四个:北京鲁迅故居,上海鲁迅故居,绍兴鲁迅故居,广州鲁迅故居。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故居信息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 ,是鲁迅1924

北京鲁迅故居(9张)

至1926年在北京的住所。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一生撰写了许多著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坟》、《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1979年,鲁迅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鲁迅故居,是鲁迅1924年春自己设计改建的,同年5月搬来居住,一直到1926年8月,他离开北京,去到南方。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鲁迅两次从上海回北京看望母亲,也是住在这里。

故居介绍

鲁迅故居是一所北京普通的小四合院。从建筑到空间陈设,都是比较简朴的。在这里,鲁迅完成了

北京鲁迅故居

许多战斗作品,《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都是在这里写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这是鲁迅在散文《秋夜》一开头说的两句话。

站在鲁迅故居的后园里朝远处望,我没有看到枣树,看到的是楼房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故居的前院和后小院的通道处,倒是有两棵枣树,由于无人采摘,枣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枣子,许多都掉落在地上,在土里腐烂了。

一旁的接待人员说:“那两棵当年的枣树都没了,这几棵,是后来补种上去的。” 枣树没了,鲁迅也没了,留下来的是那些立在原地、傻呆呆等着主人回来的房子,以及鲁迅当年手植的丁香。它们已历经了70多年的风雨,枝繁叶茂,快遮挡住了院子里的天空。 去鲁迅生前的故居看看,是我的一个愿望。

出阜成门地铁站,东行一程,再往北转,喧闹声渐少。两溜老旧的平房间有一扇朱红色的大门,那就是鲁迅故居——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

大门里什么东西也没有,有工人正在忙碌地铺地板,灰头土面的。博物馆负责人说:“我们原计划赶在10月19日鲁迅逝世70周年前完工,现在恐怕是要推迟了。鲁迅故居的门从5月份就关闭了。等博物馆修缮好后,一起对外开放。”

鲁迅故居是一座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东墙上挂着“西三条胡同21号”的门牌还能依稀辨认。再旁边,是郭沫若写的“鲁迅故居”的牌子。

故居的门果然关着。一番纠缠后,终于准我进去看看。从正门进去,是很小的一个院子。北边是他的母

北京鲁迅故居

亲和他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北京人称为“老虎尾巴”的地方,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鲁迅故居的接待员说:“这不算什么很好很讲究的四合院。但鲁迅当时急着搬进来,就顾不得那许多了。”

的确,鲁迅顾不得那许多了。因为和兄弟周作人的失和,他不得不离开从前的八道湾11号——那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很大的院子,还有池塘,有兄弟,还有母亲。 整个宅院都由他亲自设计

鲁迅想着搬家,但他那时候经济拮据,没有钱,不得不临时搬到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房子里。

住了9个月后,他向老朋友齐寿山、许寿裳各借400银元,买下了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的院子,

鲁迅雕塑

也就是现在这座宅院。这本是一座破旧不堪的院子,但为了给母亲和自己一个良好的环境,鲁迅亲自设计并绘制了草图,对院内原有的6间旧屋进行了改造翻修。原来只有老屋6间,北房、南房各有3间;他买下后做了一番改造:东西各加了两小间厢房,使小院布局更加合理、实用;同时又挖了水井,种上刺梅、丁香、碧桃等花木,使这座小小的北京四合院别具一格,有了南方可人的景观。同年5月,鲁迅带着母亲、妻子住到了这里。

后院的中心,果然有一口他亲自打凿的苦井。现在周围围上了白色的栅栏,非常的显眼。只是井上被两块大石板盖住,不知道是否还有井水。故居接待员笑着回答说:“北京近年地下水都普遍下沉,井里早没水了!”

鲁迅卧室和工作室,是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这也是鲁迅设计的“作品”,北京人把这样的屋子称为“老虎尾巴”。走进去,里面的面积不足10平方米。窗下是一张长凳架着两块木板的单人床,单人床边上是一张书桌,书桌前依序摆放着一盏煤油灯、一个旧式闹钟和一个相框。相框里,是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后园的水井和菜畦,以及院外的天空。

站在窗前,我想起以前读过鲁迅的《野草》、《彷徨》和《朝花夕拾》和他若干的杂文,才知道是在今天的这片屋檐下诞生的。离开这里以后,像《朝花夕拾》这样温馨而伤感的作品,鲁迅以后再也没有写出过了。

他的妻子独自守护在这里

在鲁迅故居里转了一圈,在南房里看到有青年给鲁迅画的像挂在墙上:人依然是瘦的,眼神似乎在笑

北京鲁迅故居

,又似乎有些哀伤,也似乎有调侃和讽刺地看着每个来的游客。

在“老虎尾巴”上,接待人员指着窗下一张长凳架着两块木板的单人床,说:“鲁迅看书累了,就睡在这里。”嗯,他和朱安不睡在一起。

关于朱安,曾经住在阜成门内横四条2号的张大爷有一些印象。他说,他们家就和鲁迅故居隔着一道墙,只是到了1953年,要建鲁迅故居博物馆,他们家的房子被政府收购,这才迁往别处。

张大爷说:“朱安女士是缠足,而且不会说北京话,因此外出办事不太方便。作为邻居,朱安女士常托我父亲代她向上海邮寄包裹,主要是图书、资料等。有时也请求代笔帮她写信。她常给我们小孩一些糖果,还叫我们?小宝宝?,我们很喜欢她。背后,我们小孩子称她为?小宝宝奶奶?,不过她那一口绍兴话,我们是一点也听不懂的。”

在鲁迅1926年离开北京后,朱安一直陪伴在鲁迅的母亲身旁。鲁迅母亲1943年去世后,这个没

北京鲁迅故居

有得到爱情的旧式女子独自守护故居,直到1947年6月去世,像影子一样消失在这个寂寞的世间。

朱安和鲁迅的婚姻是一个不幸,而这种不幸似乎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

前去拜谒的人数都数不清

鲁迅离开这里已经80年,追寻前来的拜谒的人数不胜数。

接待员说:“许广平回北京,在这里住过。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现在也常来。有时候,他还带着孙子来。那个老头,头发都白了,挺有意思的。”

探访指南

鲁迅离开北京后,他的母亲和他在老家的妻子朱安女士一直在这里生活,直至她们相继去世。朱安去世后,小院无人照顾。为使鲁迅的手稿、藏书不致受损,鲁迅的生前好友从法院的渠道,以“接管”为名,把鲁迅故居“封存”,才使得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编辑本段上海鲁迅故居

位于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9号。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红砖红瓦的三层楼房.在此期间,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杂文,并编辑《译文》杂志,翻译《死魂灵》等作品。提倡木刻版画,还编辑整理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1935年致电祝贺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初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等等事情。

上海鲁迅故居(8张)

故居坐北朝南,走进黑铁皮大门,是一个小花园。走上台阶,就是会客室。中间摆着西式餐桌。西墙放着书橱、手摇留声机和瞿秋白去江西瑞金时赠给鲁迅的工作台。过玻璃屏风门,便是餐室。正中放着广漆八仙桌,四周是四只烤花圆坐椅。西墙角是一只双层碗橱和四只圆凳,东墙放着衣帽架。这些简朴用具,反映了当时鲁迅全家的生活状况。他仅靠微薄稿费收入维持家庭生活,但对接济他人,支持革命群众团体,是非常慷慨的。在鲁迅的日记中,留有多次捐款的记载。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朝南窗下放着书桌和陈旧的藤椅,鲁迅当年身伏书桌,写出了许多叫敌人胆颤心惊的文章。他在藤椅上沉思,许多杂文就在这里诞生。靠东墙是一张黑铁床,床上的薄棉被、印花枕头,均按原样布置。1936年,鲁迅

重病缠身,仍坚持写作。宋庆龄知道后,语重心长地给他写了一封信。后来鲁讯就在这张铁床上不幸逝世。梳妆台上挂着一个旧时的日历牌,日历撕到1936年10月19日那一天。台上的闹钟,指针对着5点25分,这些珍贵的物件,成为人们永久的纪念。

馆名为已故周恩来总理亲题。建筑外形具有鲁迅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传统风格。馆内的

1.7万余件陈列品,概括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重点表现了他在上海10年中的社会和文化活动。

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九年。在上海期间他陆续出版了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1930年鲁迅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期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党和帝国主义进行了长时期坚决的斗争。

鲁迅在上海先住在虹口区横浜路景云里。1933年4月鲁迅搬至现山阴路132弄(原施高塔路大陆新

上海鲁迅故居

村)9号,这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1931年落成。鲁迅故居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一只镜台,镜台上陈列着外国版画。一幅周海婴出生16日时的油画像挂在山墙的五斗橱的上端。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25年(1936年)10月19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5时25分,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

三楼前间有阳台,在海婴与保姆的卧室,除一张大床外,室内陈设简单。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

刚到上海鲁迅住在景云里23号时,每日总要到由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开的书店看书、购书,随着交往的日益加深,鲁迅和内山完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内山完造始终如一地忠实于他们之间的友谊,并设法保护鲁迅的安全。另外鲁迅与共产党早期领袖瞿秋白也有一段深厚的友谊。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国民党杀害。为了纪念亡友,鲁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瞿秋白的《海上述林》出版、译作上。这一年他经常在病中,体重只有37公斤,可是他还支撑着病躯

访鲁迅故居全文

,坚持一遍、两遍地看校样,表达了他对亡友的无限深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寓所里逝世,终年56岁。鲁迅去世至今已60多年,他作为思想家和

篇四:鲁迅故居

睹故地,思鲁迅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灰色空间是不溶于黑白的禁域,岁月只能抹去痕迹,却不能融化记忆。鲁迅先生所愤恨的,是无知的国人与其愚蠢的心智;所同情的,也是如此。如何让世人清醒,是非分明,他弃医从文,用笔杆阐明真理,用文字轰击敌人,用精神感化国人。鲁迅,一个不能被中国人遗忘的为人,新时代的奠基人,旧思想的终结者。于是,2010年3月,一个草长莺飞的日子,我与思修小组同学前往闻名遐迩的上海鲁迅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希望能睹物思人,再度重温大师风采。

鲁迅纪念馆坐落于鲁迅公园中,而鲁迅纪念亭建于鲁迅墓和鲁迅纪念馆之间,有登高望远,无限缅怀之意.公园里的植物种类繁多,赏心悦目,令人心情愉悦.经过公园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来到鲁迅纪念馆的门口.雪白高大多的墙壁上,用硬朗的书法写着"鲁迅纪念馆".馆中共有两层,底楼是专供游客购买的纪念品商店及问询处.

纪念馆的核心是二楼.馆内安静内祥和温度环绕着陈列室门口的五幅巨大的鲁迅纪念板,深灰色的基调透露着庄严地气息.随着灯光的逐渐昏暗,我们慢慢走进鲁迅的世界。墙壁上,是他留下的一句句发人深省的话语;展示窗里,是一本本褶皱泛黄的老刊物。岁月沉淀了鲁迅的文字,让他超越时代禁锢的思想发热、发光,由普通的白纸黑字升华为醒世明言。展厅昏暗走廊的尽头,一面粗铜制成的人像浮雕印入眼帘:鲁迅、李大钊、宋庆龄等五人(另外两人为分辨出是谁)。曾经,他们用犀利的文字教化国人,用支离破碎的心倡导革命。衰败的国家、愚钝的人民、腐朽的文化禁锢、劣根性的民族意识,使他们失去了一切可能保护自己的壁垒。他们赤手空拳地站在敌人面前,毫无惧色,在刀锋枪响中振作前行。他们以纸为战场,以笔为武器,以字为弹药,向敌人步步紧逼,用自己的方式保卫国家。这文字,不光是刺穿侵略者胸膛的利剑,还是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风向标,他们将血灌入笔中,用激情和青春书写救国救民的民族史书。五位文化英雄的形象,不只是留在铜雕上,更是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边走边看,墙壁上的塑料展示窗里,嵌着着鲁迅先生曾今发表的一本又一本的书籍。老照片、旧报纸,鲁迅生前用过的矽肺器、座椅、书桌、粘有他胡须的易容面具,蜡像、画像、映像,纪念馆的一切,为参观者营造了极好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仿佛离鲁迅更近了,离他那风华绝代的文人艺术更近了。

随着纪念馆参观活动的深入,我们来到“内山书店”门前。内山完造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日本友人之一。1917年内山完造夫妇在上海开设内山书店。1927年10月,鲁迅到达上海,在内山书店与内山完造相识。从此,两人友谊日深,过从甚密。内山书店不仅是鲁迅购书场所,也是鲁迅著作代理发行所。鲁迅通过内山完造结识了许多日本友人,鲁迅也常将内山书店作为会见友人的场所。内山完造以书店为纽带组织“漫谈会”,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内山同情中国革命,为鲁迅、郭沫若等提供躲避国民党当局追捕的场所,出售苏联等革命文艺的书籍,传播革命思想;鲁迅逝世后,内山完造任治丧委员会委员,还发起募集“鲁迅文学奖”。由此可见,鲁迅的笔锋从来都不是指向日本人的,而是指向消极无能的民族。兵来将挡,水来土堰,侵略之事,自古以来,举不胜举。所以说,侵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反抗侵略。鲁迅的悲哀,在于斥责广大劣根性同胞的同时向他们报以深度的同情。恨铁不成钢的时代背景就这样造就了一个选择先医“内伤”,再医“外伤”的伟大医者——鲁迅。

参观完毕“内山书店”,纪念馆部分的活动也已渐入尾声。虽然最终是抱着对鲁迅先生及他的同仁为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感慨心情走出纪念馆的,但脚步并没有变得沉重,反而越发坚实有力。我们,不奢望可以比鲁迅先生为国家做得更多、更好,但时代给予我们的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让我们有机会用小小的汗水、微薄的力量,为自己、为国家,开垦新的土壤。

此次活动的第二站,是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居所,即鲁迅故居。这名字听起来响亮,却不想,是坐落于阡陌交通的弄堂之中。不过,这一切,细想起来,倒也合乎情理:依鲁迅的性格,房子不必大,但必雅致。就像三味书屋一样,不在华丽,但在能留下美好的回忆。故居是占地不大的三层阁楼样式,因此每一层都只能“专用”:一楼是书房兼会客厅兼餐厅;二楼是鲁迅夫妇的卧室和狭小的储藏室;三楼是儿子的卧室及用来安置逃避抓捕于此的同仁住的小客房。进门第一眼环顾四周,并没有惊艳雅致之感,更多的是陈旧的红木家具发出的尘封古老的气息。家具都是简单实用类型的,可见这段时间的鲁迅并没有定心,坐在老式书桌前的他,或许思绪还徘徊在如何带领人民思想走向进步的问题中。接下来,我们的参观脚步由客厅移至主卧,再移至三楼。布局简单,风格朴素,是我对鲁迅故居的整体印象。就是这样一间小屋,鲁迅先生此生最后三年居住的地方,是他无数次冒险掩护逃难文人的地方,也是记忆止步的地方。

鲁迅故居门前的一张照片,把这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定格在了日照当空的上海老宅前。活动结束了,但心却飞了。思绪一时无法从回忆中抽离。也罢,任它在他的世界中游荡,让他的精神继续同化它,感动它吧??

篇五:参观鲁迅故里

参观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鲁迅影响一代人的一位用手中之笔战斗的英雄。虽然以前也来过这里,可是每次来着力我总能有不一样的感受。

鲁迅,一个从小就熟悉的人。鲁迅最早走进我们的世界实在拿课本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写着他的童年,而我们也仿佛被他带回到了他的童年,听长妈妈在星空下讲故事,看小人书等等。走进鲁迅故里,这里的一切讲诉着岁月的变迁,讲诉着鲁迅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人或者总是有追求的,老台门渐渐被淘汰,鲁迅家找了新台门,也许是一个家族快到了衰败时期,造新台们后期资金周转不了,后面的院子竣工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我们从新台门的大门进去,穿过小天井,来到一间泥地的台门间这里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在这里里陈列着轿和橹,也许是动念鲁迅用过的吧!从台门斗侧门进去,有一口水井。那水井里的恨清澈,似乎并没有因为历史久远而变得浑浊。这里曾经也是鲁迅玩耍的地方之一吧。在那井边有棵小树,像是一顶撑开的绿伞为井遮风挡雨。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桂花明堂。门前桂花树下有一张大圆桌,据说鲁迅小时候,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经常躺在桂花树下的桌子上乘凉,听继祖母给他讲故事。 过了桂花明堂,便来到了鲁迅卧室兼书

房。这个房间的装饰很简单,里面只有铁梨木床、桌子、椅子、床据说鲁迅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绍兴任教期间,经常在这里备课、写作。穿过了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那儿有间会客室,鲁迅常在那儿接待朋友、同学。会客室里除了桌椅外,还陈列着一张皮躺椅,听说是鲁迅的父亲在生病的时候用来休息的原物。除了鲁迅的房间还有别的,鲁迅母亲的,夫人的卧室……鲁迅故里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哪里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和回忆。

参观鲁迅故居,重新回味鲁迅当年的生活琐事,其实你会发现,生活并不是那么的无聊,那么的无所事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历史变迁的见证。重走鲁迅故居,让我重新回味历史。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