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千树万树梨花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32:02 体裁作文
千树万树梨花开体裁作文

篇一: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者:张鹏翀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年第09期

【摘要】 长期以来,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始终被普教的影子所萦绕,无视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极大的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此背景下,“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试探讨“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 学做一体 职教 实操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9-063-01 0

长期以来,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始终被普教的影子所萦绕,无视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对社会中不断变换的生产关系缺乏清醒的认识,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定势还存在相当的市场,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极大的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鸿沟逐步拉大,这从根本上背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

笔者经过长时间身体力行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本文试探讨“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简析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资源进行了合理的配置,职教的职业性、操作性和开放性有机结合,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一)突出“学以致用”,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根据社会就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流程操作,安全当先,干净利落,完成圆满”为目标,高标准,严要求,时刻为学生创造“我在工作”的实训意境,将学习过程与具体工位自然融合,体现职业性,突出“学以致用”的治学宗旨。

(二)进一步强化实操能力,深化理论和实际的水乳交融

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边教边做,边学边练,“双边”交替进行,让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萌生新的灵感,创新思维,开辟广阔的联想空间,催生科研的大脑,磨砺研修的超能力;让学生在实操中加深对知识形象生动具体的理解、吸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

(三)主动打通校园和社会的壁垒,还学生既是“校园生”又是“社会人”的庐山本貌

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关系理念,教师既是师者,又是师傅,学生既是在校生,又是岗位操作工。学生的实践,教师全程指导,教师的传道解惑,学生用心聆听,形成“工学结合”的意念雏形,师生之间的互动紧密而有条理,职教的开放性跃然于一副美丽的壮锦中。

二、“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特点呈现

(一)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情、生情

在常规教学法中,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各司其职,缺少必要的交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呈平行走势,落实到学生个体上时,学生无法将理论和实训知识科学有效的整合,对将来的岗位实践影响深远。“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的完美结合,满足了教师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渴求。

(二)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兄弟学校,“学做一体”化教室应运而生,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一体化教室将理论和实训合二为一,教学设施既包括桌椅、黑板,也包括设备、工具,还包括多媒体硬件等。

(三)国家编订的教材恰恰体现的是学和做的高度统一

常规教学所用的诸多教材因为是分开编写,教材之间的搭配性、协调性先天不足,教材与教材的重复性常见,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频出,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国家编订的新版教材注重学做统一,系统性不断增强,深受师生的喜爱,所以“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和当前教材是同胞姊妹,理应双剑合璧同步结合,方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之践行

(一)打造理、实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一体化教学的运行载体

教师是推进一体化教学的龙头式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情、生情也在潜移默化,中职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力促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和谐统一,以发挥中职学校“优学优才”的社会效能。

(二)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有计划分步骤的建设“学做一体”化教室 一体化教室是开展教学一体化改革的常规场所,是主要练兵场,在教学中举足轻重。因此,一体化教室必须高标准建设,硬件和软件要高配置,学校有必要向上级申请专项资金,确保一体化教室一流装备,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会一流展现。

(三)为了保证一体化教学的正常开展,校本教材的编纂同样不可小视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没有配套的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学便无“章”可循。一体化教材是校本教材的范本,是学校开发校本教材的重要参照物,所以一体化教材的编辑必须注重动手实操性和教学有效性。

(四)引进国际高标准质量评价体系,使教学评价张弛有度,又不失严谨

考评是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打分阶段,效率高不高,效果好不好,要由评价结果说话。为此,学校有关科室立足国际放眼世界,大胆引进国际高标准质量评价体系,逐条考核。考虑到有些评价环节带有教条色彩,学校在引用时,加大评价弹性,既不打击教师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考核标准,找到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佳评价机制。

总之,中职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职业性,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学做一体”是专为职业教育量身定做的最优教学模式,事实证明,只有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完美结合的教学模式,才是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最佳选择。“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特点,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立足点,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 参 考 文 献 ]

[1]台新明.面向市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宋旭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篇二: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者:陈春芝

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4期

浙江是教育大省,总是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其先进的考试命题理念和技巧历来被人们所推崇备至。

品读浙江省11个地区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尤其是作文题目,让人耳目一新。

本文将结合近三年浙江中考试卷的作文命题,谈谈命题的主题、题型、制题等方面的发展态势。

态势之一:主题向深处拓展、向广处延伸。

一直以来,中考作文命题“自身成长” 、“真实自我”,是浙江省各市区常唱不衰的主旋律,如2012年宁波中考题《你是我的一本书》、衢州的《被爱的感觉》等等,强调的是考生自身内在的认识、价值,强调的是考生周围的亲情、友情,强调的是考生的自身感觉、青春的体验。

而从2013年,中考的作文试题有所变化,虽然命题视角仍关注“我”的情感生活,关注“我”的成长,如:金华、丽水的《那一天,我与相遇》,宁波《2013,我的夏天》、《我也是一束阳光》等,这些考题唤起考生美好的记忆,挖掘考生心灵深处的那段温馨,回味曾收获的成功喜悦,但明显已由过去的纯粹沉浸于考生内心而进到其他层面的拓宽。最为明显的是绍兴的《慢下来的时光》,就不单纯是写自己、写青春,而是向人生、思考人生进发,衢州的教育话题材料作文更是把中考作文命题推到一个新的台阶,学生不能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他们还要思考人生思考教育。

到了2014年,作文的主题来了个华丽转身,我们把表1同表2做个比较。

中考的命题开始贴近现实生活,让考生走出内心,走向社会,贴近时代的脉搏。如2014杭州卷的作文题选用了带有时代气息的微博文字,通过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2014金华《热门话题》,接地气、有张力、重认知是该题的最大特点。

2014嘉兴题间接引用了著名作家龙应台的观点: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至今仍然还相信……我们总在信与不信之间挣扎。这段提示语给考生很多的思考和遐想。“信与不信”直击心灵,引导考生辩证认识自我,思索人生。

总观命题发展的态势,主题向更深处拓展、向更广处延伸。

态势之二:题型向半命题靠近、向材料作文亲近。

虽然,几年来,我省全命题作文为主流意识浓郁,但大多有材料的介入,比如对材料的引入解说或开放精致的语言引导,能较好地防范宿构、套作和抄袭。

然而,到了2014年,材料作文9份试卷占了3份,这不能不说,材料作文已经三分天下了。

众所周知,材料作文历来是高考的拿手好戏,也是压轴大戏,高考几十年来从没有冷落过。

从2014年的情况看,中考小弟开始攀上了高考大哥的肩膀,也开始出材料作文题目了。从选拔高中新生来说,确实需要强化材料作文训练。换个角度说,如果考生能把材料作文写好,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也就不在话下了。

不过与高考材料作文比较,中考材料作文命题试卷称命意作文更为恰当。如2014杭州作文题: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较大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材料文字明确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题目空间较大,但也规定了考生的构思范围,“相互影响”“相互塑造”是题中的关键词,揭示了自身行为能影响他人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环境,最终影响自己的蝴蝶效应。所以,要净化环境,改变他人,首先要从自我提升开始。

2014衢州(丽水)材料作文题:有人说:“爱鸟不养鸟。”美国某国家公园就禁止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理由是一旦喂食就把野生动物变成了乞丐,因此,他们的告示上醒目地写着:“让野生动物野!”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还可以……

初看这材料有考生马上想到的是经常接触到的“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这样的立意不免浅表化的,提示语中“联想与思考”引发考生打开思路,多方面解读材料。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自由、关于人的天性……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应该不难找到写作素材。

中考作文命题探索向高考靠拢也是大势所趋,材料命意作文更能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易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初中生写材料作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在审题上,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当然但如果命题设计合理一些,加之平时的写作指导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多数考生是可以逐渐掌握材料作文的写法的。

态势之三:制题向简约精致要导语、 向灵活多元讨创意。

作文题前的导语引领恰当会拉近考生与试题的距离,简约精致的导语让考生更好地以自由轻松的心态进行选材构思。

丽水2013中考作文题目:相遇是一首诗,诗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情愁绪;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请以“那一天,我与 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精心推敲的文字挖掘考生心灵深处的那段温馨,提示部分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 可以写将来即将会发生的“相遇”故事,也可写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和幻想,承载自己最美好的祝愿。为学生下笔展开五彩斑斓的画卷。

绍兴2013《慢下来的时光》没有提示语,但这个很文艺的题目,无声胜有声慢下来的时光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心灵的追求,它像一抹月光,静静地泻在心里,那种淡淡朦胧的感觉始终在心头萦绕。

湖州2013的《认真》宁波2014的《深处》独词题目,多元思考。独词作文题目是命题者煞费苦心而设计的,这不仅在于题目简洁明了,更在于能引导考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开放性的思考,写出更有特色的好文章。

杭州2013《懂得分享》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省城杭州题目显得很大度,题目涵义不仅囊括了各地市题目隐含的包容、宽容、理解等心态之外,还强调,要学会毫不吝啬的分享。

温州2013《原来我没懂》,这是一个自我警示性的作文题目,非常符合温州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不仅温州的每一个市民要自我警醒,当地的领导和政府也要自我警醒,究竟要如何发展温州的特殊经济。在这条路上,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真的还不懂。从这一点思考,是有一定的高度,这也许是出题着初衷。但对于中学生而言,估计有点要求过高。还是从平常的事理人情入题,才有说不完的话。还比如舟山的《海,蓝给自己看》。

细细品味这些作文题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彰显人文意识,体现创新理念。制题向简约精致要导语、向灵活多元讨创意。

2015的中考作文命题也许还会有更多的新变化,但“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一写作宗旨不会变。我想这也是作文命题开放与限制中的一个平衡点吧。

篇三: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万树梨花开【极富诗意的题目,给人以美感】 一阵春风,吹醒了大自然,沉寂了一冬的大地又苏醒过来了,静静的,悄悄的,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恢复了以往的活力。一场春雨,滋润了大自然,干燥了一冬的土地又湿润起来,小草发芽了,柳树抽枝了【开头很精彩!】。无论是是金黄报喜的迎春花,娇艳罪人的桃花,还是,【还是什么?】自古都受到文人雅士的赞叹,“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引用诗句,意蕴浓浓。】”这千古名句早就深深的烙印在大家心中。我却只爱梨花,她的淡雅素白,清纯美丽深深吸引着我,听说梨花开了,周日我便到公园了【里】寻找她的美丽。 漫步在草丛中的小路上,嗅着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清香,寻找着一片嫩绿中她清丽的笑容。远远的,望见了她清雅的身影,在一片花红柳绿中显得那么的弱不禁风却淡雅芬芳。东晋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见你的知识功底很扎实。】早已脍炙人口。唐朝以来,牡丹国色天香的容貌迷倒了众人,“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把牡丹的高贵写到了极致。北宋周敦颐的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又让莲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描写桂花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也已成了千古名句。“谷城春晓山如黛,滕县花开白似银”“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日积月累方可文思泉涌。】赞美梨花的诗句也不在少数,可总也找不到真正喜欢梨花的人。我看着梨花,她还是那样从容的笑着,仿佛不曾有过任何烦恼。突然发现朵朵梨花间藏着一朵黑黄的梨花,她或许受到了什么意外才显得那么的刺眼,在洁白的梨花中显得那么的突兀。我走上前,手起,花落,孤傲的梨花怎能忍受世间的污物玷污了自己呢。【思想很深刻】千百年来,她的绝世容颜依旧那么美得不食人间烟火。

夕阳欲颓,我离开了这片梨花林。回头再望,她依旧恬静的笑着,在风中微微摇摆,像一个落入凡间的白色仙子。【结尾余味悠长。】

【不知是以前读过类似文章,加以借鉴,还是你自己的亲身感悟?不管怎样,老师都看到了你作文的进步。这篇文章绝非一般人所能写出,希望你好好保存,日后,它就是经典!】

篇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者:石琰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4年第08期

为了加强高中数学教学交流,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珠海、中山、江门三市教研部门共同组织了一个“珠中江”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2013年12月27日上午,在江门市新会一中学术报告厅,笔者有幸代表我校参加了本次活动,对于此次活动笔者感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收获颇多!

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认真地去听,生怕漏掉任何一句话.本次活动的课题是《圆的标准方程》,分别由江门市的钟老师、中山市的孟老师和珠海市的赖老师上课,他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位教师都精心做了准备,教学风格各异,每一节课都有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上课的是江门市的钟老师,他以两幅校园风光图引入了圆与圆的定义,先回顾直线方程的推导步骤,再详细地推导了圆的标准方程,他的板书非常整洁美观;接着马上进入了题组的训练,他一共设计了三个题组.题组一是4个已知圆的标准方程,指出圆心和半径,由学生口答.题组二的第1题是课本上的例1,增加了问题:“若点不在圆上,请指

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点是在圆内还是圆外”;第2题是总结出点与圆的三种关系和判断方法;第3题是“已知点P(a,4)在圆x2+y2=25的内部,求a的取值范围”.题组三的第1题是“已知圆C经过三点A(4,0)、B(0,2)、O(0,0),求圆C的标准方程”;第2题是“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0),B(0,2),C(0,0),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在这道题中,钟老师总结出了待定系数法和几何法两种解法;第3题是“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A(4,0)和O(0,0),且圆心C在直线l:2x+y-5=0上,求圆的标准方程”,对于这道题,钟老师让第1、2组的学生用待定系数法来求解,让第3、4组的学生用几何法来解答,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第4题是“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O(0,0),且圆心C在直线l:2x+y-5=0上,当圆的半径长最小时,求圆的标准方程”.钟老师运用“几何画板”软件演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可惜在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了……

第二位上课的是中山市的孟老师,她首先提出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哪些条件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哪些条件可以确定一个圆?”接着推导出了圆的标准方程,并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标准方程中每一个字母的含义,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方程中的“-”号;然后布置了3道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和巩固圆的标准方程,总结了通过求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来求圆的标准方程这一知识点,并称之为定义法;最后,她重点讲解了课本的例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与书上一笔带过的方程解法不同的是,孟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如何解这个三元二次方程组,手把手教会学生怎样将其消元、降次,将其变成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总结出待定系数法的步骤为“设、列、解、答”,非常简洁且容易记忆.紧接着,孟老师展示一道情境创设题:“A、B两个村庄间有一条公路,现要在此公路沿建一个加油站,使加油站到A、B的距离相等.”从而引出

了本堂课的另一个重要例题——例2: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A(1,1)和B(2,-2),且圆心在直线l:x-y+1=0上,求圆心为C的圆的标准方程.刚开始,学生没有头绪,孟老师便让学生前后左右一起讨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并请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最后和学生一起找到了4种不同的解法.

第三位上课的是珠海的赖老师,他一开始就借助“几何画板”这一优秀软件,直接导出了每一条直线都有相应的方程,从而每一个圆也应该有自己的方程,并通过动态演示,不断地尝试两种变换,一种是改变圆心的位置,半径不变;另一种是圆心的位置不变,改变半径的大小,让大家观察圆的方程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出了圆的标准方程,并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方程的特点.他由“数:(x-a)2+(y-b)2=r2”到“形:圆心(a,b)与半径r之间的联系”,给出了一些特殊位置的圆的标准方程:1.圆心在原点;2.圆心在x轴上;3.圆心在y轴上;4.圆与x轴相切;5.圆与y轴相切;6.圆心在直线y=x上.接着讲解完书上的例1之后,他提问:“你能判断点P(-m,-5)与圆的位置关系吗?”虽然点P的坐标中带字母,但仍可判断出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然后他讲解课本中的例2,当学生观察出“△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时,赖老师大声地喝彩,并带头给学生鼓掌.最后他提出了把题目中的三个点的坐标去掉一个,改为“圆心在直线8x-6y-7=0上”,其余条件不变,让学生思考新问题.可惜的是,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了!

篇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