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5:44:27 字数作文
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字数作文

篇一:《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书笔记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首先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吸引,看了书名便知道,此书是要“打开天窗说亮话”,于是有了兴趣。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深阅读”的书,因为读来才发现,里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体会,认真琢磨。

最初第一遍读它的序,没有看懂,再读第二遍,仍然没有很好地理解体会。于是我向一位社会阅历比较深的朋友请教,他说,你现在读,当然不会懂,更不会有感觉,你受到过公权力的迫害吗?你有过被它逼到走投无路的经历吗?你没有,所以你不懂。

所以我觉得是我把这本书想的太简单了。然后我换了一种心态,再读,才有了现在的一点体会留在了心中。

我只谈一些书中给我启发较深的话。

“一个人如果相信他人的良好愿望,他就必然容易受到他人良好意愿有限性的伤害??我养过一只小狗,见到任何人都会扑通倒地,然后亮出柔软的腹部邀请被抚摸。这种因为对世界懵懂无知而拥有的绝对安全感真叫人嫉妒。”

――序

也就是说, 如今的社会,连狗都不如吧?发生任何事件之后,大家都在争相地,兢兢业业的做着福尔摩斯,而有关部门总是将真相一再伪装,所以我们已经把失败当成习惯,对改变不抱信心,内心只剩下了“我不相信”。不相信沿街乞讨的妇女,不相信跌倒的老人,不相信各种“学家”??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把自己交付出去,我们找不到一个理由或借口,那个曾经能够让我们变得坚强,变得宽广,敢于去承担,去挑战,去赢得的信仰不见了,每个人都提溜着无处安放的自我在人群中游荡??”

——《金斯堡得不到,阿曼达甩不掉》

引用书中另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机体裸奔的时代。”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威胁论”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其实不怕中国强大,只是害怕统治这样一个强大国家的人们没有信仰!行为毫无约束,所谓的传承千年的仁、义、礼、智、信,经过现实的检验之后,在某些时候,可以说是片甲不留。如果无法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话,我只想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现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一路走来,磕磕碰碰,终于还是占据了主

流,但是是否真的有用呢?一句“弘扬”就管用吗?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信仰。对于多数人来说,那些传统道德还是有一定约束力的,因为我们这个国家还相对正常的在运转,我还在学校里相对正常的接受教育,这就是证明。但是总是存在那么一群人,内心没有道德的自觉约束,心里住着一只“鬼”,外化到他们的行为就是放纵。想起曾经在杂志上看到一句话说,唐骏在参加一次峰会的时候,有记者问道:“可以透漏一下你的成功秘诀吗?”唐骏说:“科学发展观,还要么,还有三个代表。”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长期劫持的人质,不禁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而且会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从犬儒主义者到国家主义者的转变简直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不就是”与“又怎样”》

这句话对我的震惊着实不小。我不禁思考我们现在的处境。我们是否都在被“劫持”着?我们是不是按照既定路线“成功”的从一个犬儒主义者转变成为了一个国家主义者?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入今天这种状况中的?是否应该做出某种改变呢?该怎么做呢?

“对于40年代的黑人小孩来说,“我的”和“好的”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这种强烈的自我否定以及想要成为别人的愿望,正是自我认同出现严重失衡的后果。

总有那么一些东西,在意识的逻辑上你也许认为它不是那么好的,但是在行动和情感的逻辑上却永远无法向割舍阑尾或者扁桃体那样,轻轻松松地一刀了之。”

——《“我的”和“好的”》 这种将自我想象成是好的的心理动力在我身上表现的要差一点,所以往往容易沮丧且缺少自信,经常自我否定,关键决策时摇摆不定。让我想起了和同宿舍的朋友们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买回来如果发现还有更便宜的质量更好的,往往容易后悔,但是朋友会提醒我,“没事儿,我爸常告诉我,买了的就是最好的”,这大概就是属于这种自我认同的力量吧。就好比爱国,在我看来,我说我爱我的祖国,并不是因为她给了我成长的环境,提供了各种资源和条件,并不是因为这些,

我认为这种爱国的情愫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任何理由。或许这就是自我认同的最大表现吧。

“我估计没有人愿意背负‘忘恩负义’的罪名,但是在学会感恩之前,还是让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吧。假设有五对青年男女被空降到一个荒岛上共同生活,原本在逻辑上每个女孩子都有五种可能性去选择自己的伴侣,但不行的是,其中一个男人有着千里眼般的睿智、广博深邃的见识、神秘玄奥的判断力,以及无比的胆量,他干脆利落地解决了另外四个男人。让我们再假设那五个女人既没有‘拉拉’的潜质,也绝非性冷淡者,五年后或者十年后,她们都嫁给了那个男人。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这五个女人来说,那个男人 究竟是‘唯一的选择’,还是‘正确的选择’,或者,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唯一正确的选择’?”

——《求求你感谢我》 读第一遍的时候,被这段话震到了,虽然他说的道理我以前就明白,但是在我的头脑中一直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现在终于看到清晰明朗的阐述了,不禁为编辑捏了一把汗。这完全与中国一路走来的近现代史相契合。美国允许公民留有枪支,是因为当时美国获得独立时,华盛顿政府说过,我们现在是用枪赶跑了欺压我们的殖民者,将来,你们同样可以用手中的枪将欺压你们的政府赶下台。反观国内,我们别无选择。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并不是处在一个“荒岛”上,我们并不是没有“拉拉”的潜质,所以有了越来越多的移民,有了薄熙来、王立军。

关于这本书,精彩的部分还有很多很多,包括尼采对大笑和微笑的比较:精神上变得越是快活、越是靠得住,人们就越是忘记放声大笑;与此相反,他们脸上不断涌现出净胜的微笑,这是他们对美好生活所藏匿的无数舒适感到惊讶的一种标志。再包括季羡林说:“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还有书中提到梁漱溟在《朝话:人生的省悟》里边有一段话“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该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这段话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烦躁而不

宁,什么都想去追求,什么都放不下,到头来时间流逝,囊中空空。或许我应该参悟一些佛教的真谛吧。

后半部分是关于一些影评,因为里边提到的大部分电影我都没有看过,所以就没有读下去,四月份对前半部分做了摘抄,现在再读摘抄,仍然是一种洗礼或者说是一种享受,每读一遍感受都不相同。

非常喜欢这本书,但是目前只读了一遍,脑海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只是对其中的话字字斟酌。它值得我再读几遍。

篇二:《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本书精选学术新锐周濂十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文章,包括时评、书评及其部分学术文章等。作者以其深厚的专业学养作为根基,把他对幸福、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幸福等等这些问题的哲学思考融进一个个现实故事和活泼泼的生命体验中,用最真切的道德直觉和清醒的问题意识和柳叶刀式的概念分析能力,一猛子扎进问题的深处,把深邃的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

在本书中,作者想告诉我们,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喧嚣迷茫时代,在一个颠倒是非的时代里生活,个体性的痛楚可想而知,除非你放弃自身的价值标准,与这个肮脏的时代握手言和,或者闭上眼睛装睡。可是即使是在外部环境非常糟糕的情况下,一个人依然可以选择过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依然可以选择不止做个“好人”,还可以做个“好公民”。

对于哲学家,不少人都是抱着一种比较抵触的态度,甚至说他们“百无一用是书生”也不为过。毕竟不管什么时代的社会,它们都是物质的,而哲学这东西却是一种意识形态,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吃不能穿的。与其整天去绞尽脑汁去探索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真理是什么,还不如干点实际的事情来得有意义。

当然,这只是以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并不是说哲学真正无益。其实真正的哲学家所拥有的慧眼以及大脑都是无限强大的,他们比常人更能够看清楚一件事情的本质,也更能悟透一些道理,生活中的困惑对于他们来说不会是一种阻碍。

首次听说作者这个人也是源于这本书,翻开此书,扉页上赫然写着“洞见”两字,可见书中内容必定在某些问题或者事情上,表达了作者独特的视角或者立场。但凡精于哲学的人,大多是学问精深,善于思辨的人,作为哲学专业出身的作者当然不例外。

虽说书名取得这么浅显易懂,但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却并不能叫人一目了然,相反,给一些读者造成混乱也是有可能的。首先,此书并不是一个连贯的逻辑整体,而是各个不相关的零散文章组成。再者,这些文章都是断断续续的,时间上的间隔太长,有些言论在笔者个人看来并不是那么严谨,也许只是作者随着心情手气笔落有感而发,或者只是点到为止让人意会而已也说不定。最后不得不让人明显感觉到的就是各篇文章压根儿就是“风格与题材”迥异,时评,影评,随笔等等题材无所不有。

“这个时代对于思想者的要求会更多,它要求我们不要做没有头脑的愤青,不要做浅薄的自由主义者,不要做没有心肝的保守主义者,不要做替既得利益说话的国家主义者,不要做不负责任的无政府主义者,不要做一个理想高韬的空想主义者。”这是我看过这本书之后最喜欢的一段话,我认为作者的这句话是对当今的社会的极大的警醒,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思想者发表一些脱离社会的甚至是一些不利于我们国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言论,其中的一些言论严重的影响到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哲学思维来看待一些问题,会比较清晰明了,所以偶尔读一下哲学方面的书,在我看来是极为有益的。

篇三:《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这本书的名字就很有意思,加上周围好友的不断推荐和网上的好评,不怎么读书的我也下决心把它看完。没想到,看完第一遍之后又翻了一遍,因为有些地方没看懂或是当时明白了,事后又忘了。原来这是一本讲哲学的书,但是讲的又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哲学,我觉得作者是讲哲学放在了平常的生活中来讲的,这样容易懂些。我也了解到这本书收集了周濂十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文章,包括时评、书评、影评以及部分学术文章。几乎篇篇短小精悍,作者的分析洞察问题的能力,开阔的写作格局,将自己对幸福、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幸福等问题的哲思融进了一个个现实故事和鲜活的生命体验中,不得不让我佩服至极。学者崔卫平评论说:“周濂的写作拥有一个飞翔的姿态:从概念的高处飞往地面,飞往粗糙的世界,同时,他又从现实的沟壑飞往天空,飞往理想的所在。”

可能是由于本人哲学修养太差,很多地方还是理解不透彻,就比如那一篇站在思想的高墙上,我看的是迷迷糊糊,里面专业词语还不少,这就没让我感觉到把哲学放在生活里来讲了,最后那一句“只有站在思想的高墙上,我们才可能看清楚那些沟壑,明白哪里是死路哪里是活路”说得很有道理,可谁来告诉我如何才能站在思想的高墙上啊。现在让我来回想整本书时,还能有深刻印象的一个是《大学里的“无名氏”》一文,我想不仅作者在感慨“无名氏”这一大学校园里的现象,更多感慨的应该是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大学生吧。难道真的就得像书中说的那样?因为社会缺乏人情味,所以大学里就没有人情味?我觉得学校毕竟还是学校,还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而且我们现在的大学值得改进的地方太多了,我们每个人都还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做的更好,那些学校的管理者,教育的管理者就不能做出一点改革吗?

而在《笑眯眯的印度乞丐》一文中,作者谈到这些印度乞丐在讨钱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即使要不到钱也不会改变脸色。这让我想到了,在我生活的国家里,经常会遇到的乞丐,很难将笑眯眯这三个字和乞丐联系起来,我想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乞丐都是老人,残疾人,他们大多数都是愁眉苦脸,衣衫褴褛,穷困潦倒的样子,以此来博取人们的同情心。这对初中以前的我来说或许还管用,后来我就知道了原来乞丐也是有假冒的,有专门的讨饭群体,还有出国讨饭的等等,你给不给钱他们都是愁眉苦脸的,有时候给了但是少了还会引来不满,更别说笑眯眯了。我就特别佩服我们学校周边的一个老奶奶,不知道多大了,头发全白了,腰也快弯成90度了,可我经常会看见他在学校周边捡瓶子什么的,背上背着一个大大的编织袋,很辛苦,但是偶尔我还能听见她一遍捡瓶子一遍悠然的唱着歌,这不仅让我对她的自食其力的精神佩服至极,也让我更加鄙视那些手脚完好却放弃尊严出来骗取他人同情心的假乞丐!印度乞丐总是笑眯眯肯定有他们背后的历史原因,而在天朝,想让一个乞丐笑的话除非你把钱都给他。

最后谈谈我对“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理解,人为什么要装睡呢,我觉得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是为了善意的谎言,有时是为了回避问题,等等。作者想表达什么呢?我的理解是,从“装睡的人”的角度来说,也许你生活在一个充满善意的谎言的世界里或是一个乌烟瘴气的糟糕环境中,你不愿意选择同流合污,那么就选择“装睡”吧,以自己的方式,有个性的生活下去。从“你”的来说,明知道一个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那就最好别去破坏这种氛围,免得大家都难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自己的个性,在别人的行为在将来或是现在没有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我觉得没必要去影响他人“装睡”的自由。

篇四: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个人项目实践报告

项目类别: 经典阅读 题 目: 读《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感 学 院: 通信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

学 期: 2015-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读《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感

——浅谈当代时评文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对社会认识的加深,读书的选择也相比从前更加多样化,在大学期间,我读了第一本时评文学作品《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本书是作者周濂的时评、书评及其部分学术文章作品集,在这本书里,作者对幸福、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幸福等等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起初这本书吸引我是因为它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在读过之后,才发现这个名字其实包含了作者对一个装睡的社会的深深的无奈。“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喧嚣迷茫时代,在一个颠倒是非的时代里生活,个体性的痛楚可想而知,除非你放弃自身的价值标准,与这个肮脏的时代握手言和,或者闭上眼睛装睡。”1

闭眼装睡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举个简单的例子,大跃进时期有很多虚报产量的事情,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县,号称一年收获粮食12亿斤。连人民日报都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宣传。这就像一件“皇帝的新衣”,明显地违背了自然规律,却因为需要大家相信这样一个虚假的美梦,所有人都装睡,直到后来大量农民饿死,灾荒地泛滥,才不得不醒来。现在想来,这样一种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共同维护一个公开的谎言的境地真是可怕。

而装睡过后呢,我们国人正在进入一个“笑而不语”时代。笑而不语一度是中国网民中的热词,机智的中国网民们甚至为它创造出了一个Made in China 的英文单词:Smilence。这一神鬼莫测的表情可以出现在任何场合,例如某专家谈《民主的中国经验》,解析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权利超速”和“民主失败”,一篇叫骂声之中,有“笑而不语”的网友打酱油飘过,又例如当被问及新疆七五事件之后发生了什么,许多维族人笑而不语。笑而不语的网络释义说它表达了一种讽刺,本书作者也猜想“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早就洞彻了社会现实的丑陋、有限人生的无聊以及世俗权力的愚蠢”。于是笑而不语者们有足够的理由感到自豪,因为它们不仅战胜了怒气,赢得了快乐,而且还在相视一笑的默契中体会出智商和情商的双重优越感。

可是在我看来,笑而不语者并没有自豪的理由,一个笑而不语的社会何来进步?明知不合理,心存鄙夷却笑而不语,又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姿态,若干年后,当后人看今天的我们,也会嘲笑我们的笑而不语。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愿语,而另一方面,也许是不敢语。中国宪法保障言论自由,然而中国的言论真的自由吗?稍微牵扯一些人或名字或是事件,稍有不慎就会被“和谐”。虽然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明白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言论自由,然而对于言论自由的过度限制,不仅限制了人们表达自己思想的途径和意愿,而且也严重违反了所谓的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原则。中国的言论开放还有一段路要走,希望在若干年后,我们能敢笑敢言。

除了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分析,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一读的观点,这里不再多说,我想要说的是从这本书说开去,谈一谈对于当代时评文学的看法。

时评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04年。1904年6月12日,狄楚青奉康有为之命到上海创办《时报》。不久,一个以“时评”命名的栏目在《时报》上登台亮相,其“不随流俗”的体裁,“明快冷刻”的风格,让广大读者耳目一新。时评迅速走红,1 摘自百度百科

成为报刊言论领域炙手可热的“名角”。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虽然时评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变迁,但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却持续未断、有目共睹。时评当之无愧地成为媒体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塑造的一把重要利剑。2

而在当代,受BBS文化的推波助澜,时评写作这些年来异军突起,令人印象深刻。时评的优势在于能很好地链接起传统读者和网络读者,对于传统读者来说,时评具有形式美、思辨美和一定的内涵,对于网络读者来说,时评能表达情绪,话语铿锵有力,信息量大,而阅读门槛又不算太高。时评写作的兴起,让我想起了曾经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然而另一方面,时评写作业正在步入一个瓶颈,因为时评的体量太小,简单表态之后,并无多少论证空间,这就很容易走向情绪化、口号化,落入决定论的窠臼。思想的趣味本应在论证过程中,如果只是给一个答案,则太过草率。时评只是给作者创作提供了一个由头,表面是时,重在评论。时评体裁的特殊性,就决定性地为它赋予了一定的责任。要想流传千古,短平快的时评无法担当承担传承文化的重任。然而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读者已经习惯了“暴力”的审美,我们喜欢看到的是肯定的结论,看到那些以“最”、以“必然”开头的句子,忽略了更有价值的剖析部分,当一个作者用真正平和、理性、多元的眼光来看问题,我们就会认为这个时评人“不带劲”。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中和的方法,既保持时评的情绪按摩作用,又保持其本身的思辨性。从周濂的这本书里能够看到他正在为时评找一条新的出路。话题还是那些话题,形式上更富于创新,从最新、最鲜活的国内外案例、理论、事件入手,与我们当下的背景相结合,所以信息量特别大,在谈道理之外,颇能开人眼界,给读者以世界人的思考方式,有独特的趣味。同时把一些深刻的哲学思想简单化,把深邃的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这点在我看来非常不容易,因为做学术研究的人,花点力气下点苦工总能做到“深入”,“浅出”却不容易,而作者却身边的一部电影一场话剧起兴,一直聊到最古老的古希腊先哲们。把政治哲学这种艰深晦涩的东西能讲得明白、讲得浅显,并且还讲得好玩。

时评的“时”是时事的“时”,更是“时代”的“时”。时评就是“因时而评”、

3“合时而著”的时事短评。并且,伴随社会的发展,时评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希

望能在新时代,看到更加有价值,更加有思想,有可读性,能够乘前世,警当世,启后世的时评作品。 2摘自《 因时而评 ,合时而著——中国时评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摘自《 因时而评 ,合时而著——中国时评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3

参考文献

[1].《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周濂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因时而评 合时而著——中国时评的产生与发展历程》陈栋 田国磊著 来源:《新闻前哨》2011年第1期“传媒历史”专栏

[3].百度百科《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篇五: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作者:周濂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2年第11期

英语中有个词叫做“white lie”,谎言即为白色,自然充满了温情和善意:慈眉善目的圣诞老人扛着一大坨礼物限时专送,仁心仁术的医生隐瞒绝症患者的病情,老和尚告诫小和尚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莫不是此类白色谎言的代表。

当“white lie”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为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那就有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名唤“noble lie”,谎言竟然都可以是高贵的,那是因为它不仅立意高远,而且大爱无疆。 有时候,“忽悠”的确是可以成为“护佑”的。

相比“高贵的谎言”所具有的古典意蕴、贵气逼人,“意识形态”这个术语直接就带有机械时代的冷酷无情。19世纪初,法国思想家德·特雷西在批判启蒙运动时创造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将之定义为关于观念及其起源的科学。

不过现在我们不再用“科学”这样的字眼去形容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真理,而在于政治;不在于知识,而在于信念。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说,所谓意识形态,就是“以行动为导向的信念系统”。

换言之,意识形态宗旨不是去探究客观事实,而恰恰就是通过再造和扭曲事实去激发和维持群众做某些事情或者不做某些事情的信念。

齐泽克在5月的上海,讲述了一个关于意识形态的故事:

“在欧洲,我们有长着长胡子的圣诞老人,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你相信圣诞老人吗??孩子会说:?不,我没那么愚蠢,我只是假装相信,从他那儿获得礼物而已。?如果你问孩子的父母,他们会说:?当然不信,我们假装相信,是为了让孩子得到礼物?——事实是,没有人相信圣诞老人,但是他却在发挥作用。现在大家都在说我不再相信意识形态了,但是我的观点是,即使你不相信意识形态,它还是在起作用,并且意识形态正是在人们不相信它的情况下,才起作用。”

齐泽克的意思是,无论是高贵的谎言还是冷酷的意识形态,其实都不必费劲巴拉地去维持它表面的光鲜亮丽,一个不再被人们认可或相信的意识形态仍旧可以继续发挥社会价值分配的功能,哪怕它看上去漏洞百出、苟延残喘,但只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它就仍然功能健全、运转良好,这才是意识形态的本来面目。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意识形态更可怕,因为这不再是少数人处心积虑地说谎,而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维护那个公开的谎言。

谎言一旦变得赤裸裸,信任支柱便被抽离,此时支撑谎言继续运转的动力要么是利益要么是暴力。谎言不再承担造梦功能,但它依旧可以让每个人继续生存在一个虚假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大伙儿集体装睡。

午后的幼儿园里,静得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见,阿姨在小床边巡视,孩子们假装发出沉沉入睡的呼吸,小心脏里想的是一个小时后冰爽可口的绿豆汤。时钟滴滴答答地走,有些孩子没心没肺倒头便着,有些孩子装啊装啊就真的睡着了,当然,或许有更多的孩子一直在装睡,他们在起床铃响前的半小时,就时刻准备着从床上一骨碌地爬起来……这个景象如此美好,以至于我们甚至希望它可以“永劫轮回”地继续下去。一个永远都不会醒来的大梦难道不就是现实本身吗?

但我怀疑很少有人能够一辈子——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梦醒时分喝到绿豆汤。那些最终进入梦乡的孩子不会心焦悲剧的诞生,可对于始终在装睡的孩子来说,却必须时时按捺住这个让他崩盘的念头,在百爪挠心中等待被叫醒。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