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松鼠和松果观课报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14:25 作文素材
松鼠和松果观课报告作文素材

篇一:《松鼠和松果》观课报告

刘老师执教的《松鼠和松果》一课,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刘老师上课很有激情,学生教学交流气氛活跃。小学语文词语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句子、领会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刘老师在词语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认真聆听王倩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深深地被李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智慧吸引着、感染着,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慨——

1.读的充分,读的有质量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书,有目的地读书,以读代讲,读中领悟课文的真谛,教师在这当中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者说是引(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松鼠和松果观课报告)路人。首先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接着,每一段的教学都以朗读来推进。第一自然段通过有趣的动画片让学生感受小松鼠高兴的心情,接着指导学生通过突出重点词语来读出高兴的心情。第二自然段抓住感叹号体会松鼠担心的心情并且教师范读。第三自然段通过一个说话练习,进一步体会松鼠担心、难过的心情,并且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朗读效果。四五自然段以合作朗读的形式并且加上学生的想象和理解,创设了一个情境,朗读和理解互相促进。最后一段以全班齐读的形式结束。整个过程紧紧抓住朗读这根线,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如: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赛读、引读、表演读??使乏感情,机械的、没有活力的朗读,通过形式多样朗读指导,使学生真正的走进了课文,受到了感染,达到了情感的共鸣,效果很好。

2.多种策略,教学字词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识字教学,孩子的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王老师针对这一特点,在识字环节选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借助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进行正音的方法,进行识字。学生运用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和“编字谜”的方法自主识字,“摘松果”的游戏,既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又让学生在玩中学,让识字教学充满乐趣。

总的来说,王老师的课让我在有关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明确了:

第一、课堂不仅是老师的,更是学生的。只有把课堂教给孩子,才能激发孩子最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很感谢老师给我们方向性的指引,让我们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的思维和上课模式。

第二、良好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孩子和老师在课堂上的状态固然重要,但长久而来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能有效的提高课堂质量。

第三、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个孩子。我觉得教师最大的成就感一部分来自于课堂上每一个孩子专注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及时做出回应。

篇二:评《松鼠和松果》一课

评《松鼠和松果》一课

三年级语文组

今天听了李倩老师的《松鼠和松果》一课,我们觉得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十分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十分活跃。如课一开始,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引出本课的“主角”——松鼠。

二、在学习课文时,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再分段去深入学习,符合认知规律。

三、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学习 “聪明”“活泼”、词“那么……那么……”时,让学生口头造句,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并学会了运用。

四、朗读指导很到位,而且读的形式多样。学习第一自然段时,要体会小松鼠愉快的心情,先让学生找到了重点词语“高高兴兴”,老师先示范读词语,然后学生练习读好词语。在读好了词语的基础上,再将词语放入到句子当中进行朗读训练,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

五、课件的使用恰到好处,真正起到了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在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时,让学生想象“蒙蒙细雨过后,这片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课件展示出春雷、春雨和小树生长的画面,学生想象丰富,还会用上“茂密、挺拔”等词。将课文的内涵展现的十分明白,使学生理解的非常透彻。

六、整节课把常规习惯教育贯穿于教学中。读书时,强调读书姿势;读完书,用端正地坐好来告诉老师你读完了等。

之外,我们认为有两点不足:“好主意”在读的时候应该把“主”变成二声;课件在最后展示茂密的松树林,却展示了一副白桦林的图片。

以上是我们年级组对本节课的认识,说的不妥请见谅。

2009-3-19

篇三:【观课记录】松鼠和松果

《松鼠和松果》观课记录

1、课堂不仅是老师的,更是学生的。只有把课堂交给孩子,才能激发孩子最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落实非常到位。

2、良好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孩子和老师在课堂上的状态固然重要,但长久而来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能有效的提高课堂质量。

3、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个孩子。老师最大的成就感一部分来自于课堂上每一个孩子专注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及时做出回应。

总之,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始终努力贯彻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重视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以寻求不同的发展,很值得大家学习。

篇四:松鼠和松果说课稿

《松鼠和松果》说课稿

李吉祥

1. 教材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习独立识字。”对阅读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松鼠和松果》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抱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3)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是写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的,孩子们肯定兴趣高涨,乐于学习。但由于孩子的年龄小,而本课需要识记得生字较多,为了避免学习重复,需教师结合每个生字的特点,在阅读中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

(4)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a.复习巩固“聪、话”等11个二类生生字,并会拼读由它们组成的词语;会写“以、后”等6个一类生字。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这个童话的内容。 c.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低年级语文教学应努力实现识字与学文的双赢,以识字教学为主,采用初识生字、随文识字、巩固识字等方式,抓重点识字。所以我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活、泼”等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弄清“松鼠、松果、松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产生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2、依据本年段课标的要求,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我们确定的教法学法是:

⑴多种方法随文识字。通过随文识字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识字方法,如:利用识字卡、组词等,做到音形义结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逐渐积累多种识字方法,逐渐达到独立识字。⑵激趣、入境、品读、感悟。通过创设情境,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读,如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联系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象松鼠的内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3.下面我再谈谈本课的教学流程:

介绍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较快地进入文本的学习。首先给学生介绍松鼠、松树和松果,自然地就引出了课题。

巩固积累 通过让学生谈对松鼠的评价,学生自由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松鼠的聪明活泼,引出“活泼”一词,引导学生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识记,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提高识字量。

品读课文 抓住“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指导朗读松果的好吃。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可口的——”,让

学生通过说话,一方面理解那么……那么……的意思,另一方面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感受到小松鼠吃到香甜可口松果时的高兴心情。同时,与后文当中小松鼠的心情变化形成对比与呼应。引出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指的是谁?读中理解,想象中加深理解,使学生读中感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共鸣。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蒙蒙细雨, “挺拔”,接着想象“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一说,学完这一课,自己想做些什么?引导学生植树、爱绿护绿,升华学生自愿植树造林的情感。

作业设置 先出示一组词语搭配,让学生准确连线,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另外,指导学生的书写,凸显低年级教学特点。

篇五:《松鼠和松果》一课教学反思

《松鼠和松果》教后反思

《松鼠与松果》一文通过一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的所想所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教育效果。松鼠想的这个“吃一个、埋一个”的主意,正是松鼠环保意识的具体体现。因此,这是课文的关键点,也是教学的关键点。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深化明理。从整个教学设计上来看,这个环节的处理是成功的,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但是,看起来好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也或多或少会出现不足之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就第4自然段中“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一个”进行质疑问难,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各自的疑问,有针对词语的(如:“主意”是什么意思?);有针对句子表面意思的(如:松鼠想了个什么主意?);更有寻根问底的(如:松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主意?)等等。我呢,则沾沾自喜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却不知道自己疏忽了一点:质疑问难是一种能力,解疑释疑更是学生应该提高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怎么能被教师的分析讲解所代替?它应该是学生在自主学文、自主探究下慢慢形成的能力。教师的包办代替只能抹杀了孩子自主探究的兴趣,而没有兴趣的孩子是不会主动探究事物的。

就本文而言,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什么呢?原因有三点:其一、本文故事性强,内容也不深奥,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二、就当前社会环境而言,环保这一话题学生较熟悉,即

内容贴近生活。其三、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尝试自主探究、解疑。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书,有目的地读书,以读代讲,读中领悟课文的真谛,教师在这当中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者说是引路人。

新课标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有进行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培养与提高的。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