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追求心灵自由议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19:16 作文素材
追求心灵自由议论文作文素材

篇一:浅论三毛对自由理想世界的追求

浅论三毛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摘 要:以“我手写我口”的写作方式记录着生活琐事及自然和人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生命和谐与完美的向往,是三毛作品中荡漾的主旋律。她的散文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美感上的享受,心灵上的净化,更有思想上的启迪:人如何生活?人如何生活得更好?

关键词:三毛; 三毛散文; 自然; 自由; 理想世界

Shallowly discusses Sanmao to the ideal world pursue

Abstract: "Writes by hand my mouth by me" the writing way to record the life trivial matters and the nature and the human sentiment. To ideal world pursue, to life harmonious and perfect yearning for, is main melody which in Sanmao works ripples. Her prose brings to us not only has in the esthetic sense enjoying, in the mind purification, has in the thought the inspiration: How does the person live? How does the person live well?

Key words: Sanmao; Sanmao’s proses; Nature; Free; Ideal world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田涧流淌的小溪,为了广阔的草原,流浪远方,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1]三毛,当代著名游记散文作家,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一生漂泊的她,用生命实践追求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先后出版的散文集有《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

[2]柔的夜》等十四本,曾经“形成一股强劲的‘三毛旋风’”,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橄榄树》唱出了三毛的心声,三毛一生都在寻找理想的人生,追求自由自在、理想无拘无束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完成对自由理想世界的追求。我试图从三毛作品中折射出的对自然纯朴的生活状态的追求、对自由的心灵境界的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三毛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一、对自然纯朴的生活状态的追求

三毛曾说:“我的人生也不刻意,一切顺其自然。说宿命太悲观了,说是大自然的定律比较好。《老子》里有一句话:‘万物作焉而不辞。’天地万物都循着自然运动而不推辞。我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一切发生的事都是合乎自然规律的。顺其自然,没有意外。”[3]从三毛的散文中可以看出她的自然之乐,三毛散文中体现的自由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自由即自然。她要求自然的自我,和那自然流露出来的人性,她总是在实实在在去感受生活。

三毛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并不认为我喜欢大自然,因为我也是它的一部分,也是一个自然产物。譬如说住在都市里面的人物,坐在汽车里的人,都受一些机械文明的影响,我们觉得我们很不自然。其实,我们生下来就是一种自然律。什

么形式都叫自然,所以我的看法是我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像花草虫鱼一样,人也

[4]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我同它是不可分的。”所以,三毛追求的自然界不是认识

的对象,而是生存环境、是一切生命的自由敞开。从三毛那颗回归自然纯朴的童心,足以看出她是真正地在寻求自由理想的人生。

《圣经》上一再地说:“你们要像小孩子,才能进天国,因为天堂是他们的。”

[5]三毛有一颗纯朴的童心,由于这颗纯朴的童心,她骨子里就有一种对自由对自然的追求。读了《拾荒梦》的读者,有人会认为三毛很可笑,也有人会认为三毛与众不同很有个性。难道大家没有看到她那颗向往自由的心吗?三毛在老师布置的“我的理想”这个作文题目中写了她那非常可爱的理想:她长大要做一个拾荒的人,这样,她就可以四处游荡,还可以搜寻自己喜欢的宝贝。当老师觉得这不算理想,要她重写时,她那纯真的想法又来了,长大了要做一个卖烤地瓜的人,这样她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地瓜的香味,她觉得送人地瓜手有余香,很幸福。在别人看来不光彩的职业,而她却认为这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融入大自然的最佳方式,只因为这样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我的宝贝》中三毛会为几个泡菜坛子,一个老式铜茶壶,千方百计的搜寻。《结婚记》中她为得到一副骆驼头骨惊喜不已,这里有三毛对民族传统民俗藏品的热爱,有对美的欣赏,更体现了三毛那颗自然纯朴的童心,对自然的向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三毛看来,拾荒的乐趣,除了不劳而获这实际的欢喜之外,更吸引人的是,它永远是一份未知,在下一分钟里,能拾到是什么好东西谁也不知道,它是一个没有终止,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结局的迷。三毛在追求理想世界中探寻人生的奥秘,生命的真谛。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6]在三毛眼中,顺其自然才是真的美。她带着她心灵的眼睛在生活,她不要走马观花的过一辈子,就是生活周遭的景物,她也渴求它们保持原来的面目,百货公司、电影院、大幅的广告、甚至几座红绿灯,在她都是不爱的,她固执奢望地希求它们保持原有的风貌。“这真是十七世纪的市井画,菜场就在城内广场上,卖货的,用大篮子装,买货的,也只提着一只只朴素的杨枝编的小篮子,里面有红的番茄,淡绿的葡萄,黄的柠檬满得要溢了出来,尼龙的口袋在这儿不见踪迹,它是一派自然风味,活泼的人间景气在这儿发挥到了极致,而它的本身就是人世安然稳当的美,这种美,在二十世纪已经丧失得快

[7]要看不见了。”三毛在感叹人们对自然的淡化的同时,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文明

社会对人们思想的捆绑。《塑料儿童》中的小孩,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萤火虫,分不清树的种类,认不得虫,没有碰过草地,也没有看过银河星系。四周清新的空气,野地荒原,蓝天白云,在他们,都好似打了免疫针似的完全无所感动,甚而连活动的心情都没有了。他们的童年只为忙做功课、忙挤校车、忙补习,繁重的功课之后,唯一的消遣就是电视剧和漫画书,生活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将来要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也只不过是轻描淡写一句带过。三毛在感叹她的时代已经悄悄的过去了,有一种莫名的悲哀。

拥有一颗回归自然纯朴的童心,于是再平凡的生活,三毛用与众不同的处理手法,它们便全活了起来。所以看她的文章,总觉得欢喜,听她诉说着她心灵中的故事,只因为他们从其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一花一草一世界”,在三毛的笔下他们体会到了,每个人仿佛都找到了自己的天空。世间的活泼全看到了,一花一草都是造物者的神奇,谁能再轻视生命的力量。三毛向往桃花源的生活:—间农舍,几畦菜园。想像着这日子天长地久地过上一辈子。如“茅屋层顶上都开出小花来,迎风招展,悠然自得。如果那田畦里摘豆的小姑娘,头上也开出菜花来,我都不会认为奇怪,这个地方,

天人早已不分,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8]回归田园的渴望和乡愁不时割痛三毛的心,为了她自由的梦,因为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世界的她,她在辛苦的追求。

她的散文中体现了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培养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乐趣,这对实现人的心灵自由,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二、对自由的心灵境界的追求

人文主义提倡以世俗的“人”为中心,肯定人才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身是自由的,个性应得到解放。真正的人文主义是对人性正面的追求,把自己的创造性发挥出来,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会感受生命的快乐,精神得到空前的自由。三毛是一个视自由为生命的女子,她说“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

[9]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自在随意的人生,与大自然直接交流

对话的生活方式是三毛向往和追求的,荒凉寂寞的撒哈拉沙漠,因为它的纯朴与自然,成了作者追求生命自由本性的精神圣地,撒哈拉沙漠成了自由的象征,心灵的故乡。我们可从三毛追求自由的爱情、自由的人格以及一切生命的自由来透视她心灵境界的自由。

罗素说:“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10]三毛追求平等的爱情,她认为爱情的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的心灵自由的天地。相爱的双方各自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男女双方都尊重彼此的自由,爱情就可以长期是幸福的,并得到不断的延续。《士为知己者死》写的米盖无奈的世俗婚姻,婚前的米盖,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而婚后的米盖却成了贝蒂的影子,贝蒂的财产:“浮士德将他的影子卖给了别人。当那天米盖小心翼翼的扶着贝蒂下车时,我细细的看着地上,地上果然只有贝蒂的影子,而米盖的那一边,什么都看不见。一个做太太的,先拿了丈夫的心,再拿他的薪水,控制他的胃,再将他的脚绑在一条细细的长线放在她视力所及的地方走走,她以爱心做理由,像蜘蛛一样的织好了一张甜蜜的网,她要丈夫在她的网里面唯命是从,她的家也就是她的城堡,而城堡对外面的那座吊桥,却再也不肯放下来了。”[11]三毛只能感叹到:“他不叫米盖,他现在叫贝蒂的丈夫。”[12]米盖由一个飞扬自由年轻的心,在婚后短短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老气横秋,凡事怕错的,低声下气,口袋里羞涩的拿不出一分钱的好丈夫。三毛批判这种爱情观,认为这是米盖的悲哀,折射的是三毛追求个性平等的现代爱情观。“爱情就像手捧精美的陶瓷,稍不留神就会从手中脱落,爱情亦如掌心的流沙,越想紧握越加快流失它。[13]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中,罗普霍夫对薇拉.巴甫洛夫娜说:“爱一个人就是希望他幸福。可是没有自由就没有幸福,你不愿束缚我,我也不愿束缚你。如果你因为我而受到束缚,你就会使我感到痛苦。”[14]所以三毛并不想荷西成为三毛的荷西,如同《士为知己者死》一文中的米盖那样,失去了自我,活在别人的影子下。三毛认为一个男人与朋友相处的欢乐,即使在婚后,也不应该剥掉他的。三毛自己也有原则:她心灵的全部从不对任何人开放,荷西可以进她心房看看、坐坐、甚至占据一席;但是她有她自己的角落。三毛尊重荷西独特的性格,并不认为荷西爱看电视侦探片就是肤浅,也不强迫荷西去了解文学艺术,因为她知道人与人之间,即使是夫妻也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给每个人自由的空间,摆脱束缚。同时,荷西也让三毛做了一个自由的妻子,从来没有干涉过她的写作生活,让她的个性自由绽放,自由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促使了三毛创作的高峰期。于是一系列的《撒哈拉沙漠》作品出现了。从三毛的爱情观可以看出三毛是一个极其自然的人,她只想平凡踏实地过自己的生活,她喜欢无拘无束享受自己生活的个性,她尊重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同样尊重别人,她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

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人的自由人格,不计利害,不求“荣华”而向自然界完全敞开,这样的情感世界是三毛所提倡的真实的心灵世界,三毛追求一种自由的人格。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生在大陆长在台湾的作家三毛亦不例外。我们都有着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人文信仰:作为生命个体我们强调忠善诚信,义勇勤俭,平和慎独??,作为国家民族我们崇尚正义有序,以和为贵,以德治国,民族尊严??作是我们信奉的做人准则,立国根本。而这样的言辞和行动在三毛的作品中时常会不期而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折射出三毛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如《西风不识相》中,在她第一次出国上飞机前父母叮瞩她,在外待人处世,要有中国人的教养,凡事忍让,吃亏就是便宜。万一跟人有了争议,一定要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被同胞误解受屈时心想对洋鬼子可以不忍,对自己的同胞可要百忍,吃下一百个忍字,不去回嘴?这是怎样的容忍啊!当我们大讲爱国主义民族自尊时不妨读一读《背影》集中的系列小故事《吃饭还是吵架》、《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等,你不能不被三毛的那颗拳拳爱国心所打动。更可贵的是三毛不仅仅停留在对国人人文精神的保持与发扬上,而更多的是对这种精神的深刻反思,无情剖析甚至在特定条件下的果敢反叛。三毛在反思:为什么她要凡事退让?因为她是中国人。为什么她要助人?因为那是美德。进而三毛从对个人的反思上升到对国家民族高度的反思:国民外交固然重要,但是在建交之前,决不可国民跌交,那样除了受人欺负之外,建立的邦交也是没有尊严的。没有原则的跟人和平相处,在她看来,就是懦弱。她气愤不平等条约签定的太多了,现在有些中国人还在自我陶醉。“绝交我不在乎,恶狗咬了我,我决不会反咬恶狗,但是我可以用棍子打它。”[15]于是有了下面精彩而痛快的一幕:对着那一群(品如恶狗)的同学,三毛举起扫把如雨点似的打下去??她转身给那个抱住她的人一个大耳光??(还有那个不明真相瞎放炮的不称职的院长,她激不择物地将带水的花瓶朝院长掷去)那次打架之后,她不肯道歉,也不肯忏悔,她冷冰冰地对待这群贼人。“不想在沉默中灭亡,就只有在沉默中爆发。为什么我在任何一国都遭受到与人相处的问题,是这些外国人有意要欺辱我,还是我自己太柔顺的性格,太放不开的民族谦让观念,无意纵容了他

[16]们,是我先做了不抵抗的城市,外人才长驱而入啊。”这是何等深刻的反思与剖析!

这不是中国人一次次做奴隶而不得之后的反抗又是什么?三毛在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追求自强自立,自由的人格。

《哑奴》中,三毛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在做客的沙哈拉威财主家,当得知那个不足板凳高的、默默地但又伶俐地在烧红的碳炉前为客人热茶、烤肉的男孩是一个奴隶,并且奴隶当时的处境是:在沙漠中看见有黑人住着,就去捉,打昏了用绳绑一个月,全家捉来,更不会逃,一代一代传下来成了财产,还可以买卖。三毛写到她不要跟这个拥有200个奴隶的财主握手,表现了她对无视人权的人的憎恶。作者描述了她与哑奴一家的交往,她给予贫困奴隶一定的慷慨援助,尤其是她给予哑奴的尊重、关怀和人生之平等意识的召唤。她请谦卑拘谨的哑奴与她同桌吃饭,并告诉他“我们是沙黑毕(朋友)”,她推醒在55度高温下,身上盖着破草席,像不会挣扎的老狗一样趴在自己膝盖上的哑奴进入自己阴凉的房屋避暑;她无视邻里“不要理他,他是哈里佛(猪)、脏人”的忠告,坚持去镇外沙谷边缘寂寞而悲凉的破帐篷里看望哑奴一家;她甚至想替他寻找获得自由的方法。哑奴贫困的生活是令人心酸的,但是更为心酸的是哑奴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是痛苦的,因为他从不知道幸福的生活是什么,他认为奴隶的生活本该如此,奴隶就应该与贫穷、辛劳、辱骂、奴役相随。当他的手和脚踝被绳子捆绑后再一次转卖时,他似一尊泥塑人一样面无表情,他只能听从主宰他命运主人的安排,哑奴被卖时茫茫然的上了车,白

发在风里翻飞着,他看得老远,眼眶里干干的没有半滴泪水,哑奴的生活是木然的,哑奴的生命里只能有无助无奈和无为,因为他是奴隶。但奴隶也有人性中对家对孩子的感人至深的爱,他渴望自由,他说,“我的身体虽是不自由的,但是我的心是自由

[17]的。”只是这放飞的自由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梦。三毛作品让我为之动心的不仅有撒哈拉文化意识的生命哀歌,也有作者对人格自由的深深渴求。

自由一直是人类生活的最终指归,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精神内核。三毛高扬人的个性,把个人自由驾凌于社会之上,并以一种奔放的姿态追求绝对自由的人。她以一种对人生痛苦的自觉意识,力图超越现实社会,获得精神的自由。

三毛希望人生变得多一点自主,少一点拘束;多一点灵气,少一点呆板;多一点开阔,少一点纠缠,使自己能够自如地安排自我。“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写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样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路不能回头。我当心地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

[18]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在《赤足天使——鞋子的故事》中,

三毛说:“凉鞋真是自由的象征,我跟它相见恨晚,一见钟情,这样的东西踩在脚下,一个人的尊严和自由真正流露出来,人生自然的态度,生命的享受,竟然因为简简单单的脚下释放,给了我许多书本里得不到的启示。”[19]三毛批判卡门不用这些钱去享受生命,竟然买了二十几双拘束自己双脚的东西回来,实在不明白这是出自什么心理。她认为在生活上,精神上,通往自由之路的理想应该更畅通些才是,从此赤足的天使在摆脱了鞋子的绑缚后,心灵和肉体都得到宁静和舒畅。的确,她的这种凉鞋哲学看似平凡,仔细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生命的认知和尊敬也往往是在单纯下得到显现,外在的绑缚太多,人怕早忘了来处。至于往后的路,怕她只顾得选鞋子的样式,至于走哪条路是不重要了。

三毛最最喜欢的地方,是一望无际,遍地沙漠的撒哈拉。提到那儿,她很激情地说:“我认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美丽的土地之一。那里除了沙漠之外,还隐藏了很多东西。其实,它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对我们人生有很大启示。”[20]她告诉读者,在沙漠里学到最大的一门功课就是淡泊。“因为撒哈拉威人不知道什么是名,也无所谓利;他们就是沙漠里的一种产物,跟沙漠里的一块石头,一朵仙人掌上的小花一样,属于大自然。他们从不抱怨冷,从不抱怨热,也许知道世局,但并不关心,如果每一

[21]个人都像撒哈拉威人,这个世界不会进步,但至少和平。”三毛认为撒哈拉威人最

可贵的是,撒哈拉威人是非常快乐的民族,他们并不刻意追求,这是最高境界。沙漠里,物资的需求几近于零,但仍然有精神生活。她竭力抵制现代文明对自然与人文的戕害,存在于都市人集体无意识中的自然景观在她眼里是那么美好与诗意,那么自在与随意。荒凉寂寞的撒哈拉沙漠,因为它的纯朴与自然,成了作者追求生命自在本性的精神圣地。三毛热爱自由,忠于自由,她认为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精神文明。在撒哈拉沙漠找到了想要的生活,她感到无比自由,温暖和安全。我们从三毛一系列的沙漠故事体认出生活真实,生命自由的可贵。

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三毛是一个视自由为生命的女子,她在追求自由中寻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寻求生命的真谛与自我的实现。她一生的苦痛,在于她在自由中追求自己的升华。她说:“你问我追求什么,我想我追求的,是认识自己的生命,我热爱生命。你问我追求什么,我想我这一生追求的就是,生命的燃烧,在这一生里,能够得到一些结晶,而不是一堆灰烬。”[22]

篇二:自主写作:心灵自由是根本

自主写作:心灵自由是根本

作者:潘新和

来源:《新教师》2014年第05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建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某权威人士认为这是课标修订版的亮点之一,一时间“自主写作”骤然升温,成了教学、教研的热点。笔者以为,“建议”中关于“自主写作”的出发点很好,但将具体实施落在“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上,颇可商榷。

一、自相矛盾:“自由”与“有创意”相悖

追求心灵自由议论文

逻辑错误一:违背了不矛盾律。鼓励“自由表达”与“有创意的表达”,二者自相矛盾。如果鼓励“自由表达”,就不能同时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反之亦然。

“自由”是“无限制”,“自由表达”,即随便怎么写都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其中势必出现大量的“无创意的表达”,就是说,“自由”而“无创意的表达”,也应给予“鼓励”。“有创意”,是一种“限制”。“有创意的表达”,则意味着不能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不“鼓励”“自由”而“无创意的表达”。

前者不但允许,而且鼓励随心所欲地表达,对所有的表达都是认可、激赏的,是不给标准的;后者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是给标准的,否定无标准的“自由表达”。

也就是说,“自由”与“有创意”是不兼容的,“有创意的表达”与“自由表达”二者往往相抵牾——这便置教师于尴尬的境地:要是学生的表达“自由”但“无创意”,或者,“有创意”但不“自由”,该不该“鼓励”?

例如,从“鼓励自由表达”的要求看,应试作文总体上是“不自由表达”,因此不应鼓励。从“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的要求看,有些作文“戴着镣铐”还能跳出一些美丽的舞姿,属于“有创意”的,因此要鼓励。那么究竟该不该鼓励?也许只能采取折中主义:既不贬斥,也不鼓励。 除了自相矛盾外,问题还出在“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都是片面,都缺乏具体分析。从理论上说,写作的表达是“限制”与“自由”的统一。没有绝对的“限制”,也没有绝对的“自由”。讲“自由”不能不讲“限制”。举例说吧。写作离不开文体。因不同的表达需要,所以各种文体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文体的规范与要求。每一种文体写作,都要服从表现特定内容的需求,都要遵循该文体特殊的表达规范,从普遍意义上说,是不允许超越了文体“限制”的“自由表达”的。散文有散文的“样式”,小说有小说的“样式”,戏剧有戏剧的“样式”……写诗,你不能鼓励学生随便写成分行的散文。写散文,你不能鼓励学生随便写成小说或通讯,或写成不知什么文体。要是毫无文法、章法,岂不乱了套?要是失去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就等于鼓励“乱写”。

所谓的“自由表达”,是在文体“规范”内有限度的“自由表达”;所谓“有创意的表达”,也是在文体规范下有限度的“有创意的表达”。如果把诗歌写得诗意全无,把童话写得毫无童趣,“创意”倒是有了,但诗歌、童话也变了味,难道也值得鼓励?

一般只有在熟谙文体规范后才有“自由表达”可言,或者说才能获得“表达”的“自由”。符合文体“规范”的“有创意的表达”才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先要“入格”“合格”,才能“出格”“创格”。在“文体”层面的“创格”,只有少数天才作者——文体家,才能做到,对于多数人来说那只是一种奢望。

话说回来,从写作教学的角度看,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时,固然可以不拘体式随便写,即所谓写“放胆文”,目的是使他们不畏惧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表达”未尝不可“鼓励”。但是,写“放胆文”绝不是写作教学的全部目的,不应该作为教学目标。不是整个小学、初中阶段的写作,都可以置一切写作规范、文体要求于不顾,追求无限度的“自由表达”。须知:“放胆文”是手段,“小心文”才是目的。应该是先“自由”,再加以“规范”,进而上升到“规范中的自由”。个中道理要弄明白,绝不能以“自由表达”一言以蔽之。只讲“自由”不讲“规范”,那是坑人,是一辈子也别想学会写作的。

同理,先要有“无创意的表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体表达规范,能做到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这才谈得上“有创意的表达”。如果连文体规范都不懂,或者将文体都写错了,这样的“有创意的表达”有意义吗?先要学会“无创意”,才能追求“有创意”。真正有价值的“创意”,是“无创意”中的“有创意”,是“无创意”与“有创意”的统一,即“规范”与“反规范”的统一。这就是“有”与“无”的辩证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梁启超先生说写作所能教人的是“规矩”(无创意),“巧”(有创意)是没法教的。即如孟子所言“大匠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写作的“规矩”是“无创意”,“有创意”的是“巧”,那是锦上添花、可遇不可求的。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要“熟”于“规矩”才能生“巧”,但未必“熟”于规矩都能生“巧”,“熟能生巧”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如果去“规矩”而言“巧”,只会弄巧成拙。“规矩”是“巧”的充分必要条件。这至少表明,“无创意的表达”,既合乎规矩的表达也是很重要的,掌握好规矩也是很值得鼓励的。

“自由”与“限制”,“循规蹈矩”(无创意)与“标新立异”(有创意)的关系是辩证的,要做具体分析。笼统、绝对地“鼓励”“自由表达”或“有创意的表达”,忽略了“表达”的常规、文体的“规范”,使学生以为写作就是“随便写”,是无限制的自由,是随心所欲的标新立异,这是否是一种误导?

二、偷换概念:“写作”偷换成“表达”

逻辑错误二:将“写作”偷换成“表达”,即“偷换概念”。

让我们再回到这句话完整的表述上来:“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该句的“主题词”是“自主写作”,全句都是由这一核心概念衍生出来。前两个分句两次出现的是“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没错。第三分句两次出现的不是“写作”而是“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显然第三分句本是承接前两个分句的意思,说明怎样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条件与空间,减少写作上的束缚;前两个分句是抽象的要求,是务虚;第三分句是具体的要求,是务实。读者一定不难发现其语病:“后语不搭前言”——前言是“写作”,后语变成了“表达”;“写作”蒸发、缩水成了“表达”。

让我们看看“写作”与“表达”有什么不同。

先说什么是“写作”。写作,是人类以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的一种精神创造活动。如,裴显生主编《写作学新稿》:“写作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每件劳动产品——文章,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创造性的特色。”林可夫主编《高等师范写作教程》:“写作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行为活动,它不仅只是记录思维成果,而且可以诱发创造性思维、造就创造性人才。”

写作学界通常把写作这个精神创造活动过程分为:前写作;写作;后写作。也可以这么分:潜写作(前写作、后写作);显写作(写作)。

那什么是“表达”呢?表达,是显写作(写作)行为因素之一。“360百科”“基本解释”:“用口说或用文字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写作学名词”:“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是将“思想情感”“表示出来”“反映出来”的行为。这在“写作”这一精神创造活动中,是属于“显写作(写作)”阶段的行为之一。

“表达”不等于“显写作(写作)”,通俗地说,“表达”一般指的就是其中动手“写”(笔写或电脑打字)的行为,即制作文章的行为。即将业已构思成熟的想要表现的内容,付诸文字形式,主要是指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行为。集材选题、情意酝酿等“写作”最重要的行为,是“表达”之前的准备工作,不是“表达”。“写作”远大于“表达”。即便是“写作”中的“显写作(写作)”阶段,也大于“表达”。一般认为,“显写作(写作)”行为包含起意、立意、选材、构思、表达、修改等因素。固然这些因素间没有清晰的界限,“显写作”的“运思”活动也不是一个线性的思维过程,但显然“表达”只是“显写作”若干成分之一,是“写作”之下的三级概念(潜写作、显写作是二级概念)。以“显写作”行为诸因素之一的“表达”,用“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来说明上位的“写作”(自主写作),是误将“表达”当成“写作”。

也许有人会说:“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不是“偷换”,而是“举例”说明。要是如此,应举的也不应是“表达”的自由,而应是“内容”的自由。

三、本末倒置:应以“思想自由”为本

逻辑错误三:注重表达形式要求,无视情意内容要求,即舍本逐末。

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道”就是思想内容,“文”就是表达形式。是“道”决定“文”,内容决定形式。没有思想内容的“自由”“有创意”,何来表达形式的“自由”“有创意”? “自由”“有创意”,从“写作”的角度解读,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应是思想、情感的自由、创新。“写作”的“自由”“有创意”与否,不完全是“表达”的事情,主要是言语人格、生命生存状态、思想思维方式等的问题。不能离开了这些根本性内容,去讲“表达”的“自由”“有创意”。一个精神猥琐卑下的人,是不可能有思想自由;没有思想自由,如何有“表达”的自由、有创意? “自由表达”侧重于文字表现“形式”的自主,而“自主写作”的“自主”,最重要的应是表现“内容”的自主,“情意”的自主。先有“情意”的自主,才有“表情达意”(表达)的自主。没有情意的自主,谈何表达的自由?说到“自主写作”,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最先想到的必定是“心灵自由”,不会跳过“心灵自由”,舍本逐末,去强调“表达自由”。

“自主写作”涵盖面很大,自然也会涉及“表达”的“自主性”问题,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心灵自由”,这才是“自主写作”的“命根子”。

这不是说“表达”只是纯粹的“形式”问题,就没有强化情意“内容”的功能,而是说文章内容生成,不是在“表达”时才决定的。古人说“意在笔先”,就是说“立意”先于“表达”,要思考成熟后再动笔——写作是否自由、有创意,在“表达”之前,甚至在写作之前就已经决定了。“文如其人”,“文”是由“人”决定的,不是“写作”时,或者动笔“表达”时才决定的,不是追求“表达”的“自由”“有创意”便可奏效。

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先生写的祭文之要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他自己也以此作为人生、治学的信条。所有真诚为文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心灵自由”是第一可贵。不论是人生,还是做学问、写作,都是如此。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言语人、精神人、创造人的教育。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言语人格意识,其核心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舍此,写作,还有什么价值?“自主写作”要是失去了这一灵魂,不论“表达”多么“自由”“有创意”,都是垃圾。

但愿“有创意的表达”,只是“有创意的写作”的笔误。如果是“有创意的写作”,一般的理解当是文章内容有创意,主要是文章主题、观点有创意,追求立意的新颖、深刻、独到,这当是“心灵自由”结出的花朵。“有创意的写作”,其内涵自然也包括“有创意的表达”,即追求文字表达形式的巧妙、独特,但这是立意创新之后第二位的事情。

要真正做到“有创意的表达”,要超越文体的规范,超越他人已有的文字表现形式,不拘一格,自成一格,写出自己的文字个性、风采,这难能可贵,也难以企及,因而,可以作为一种审美追求,但不一定要作为普遍要求。然而,在写作、阅读以至整个语文教学中,给心灵松

绑,解放思想,丰富心灵,畅所欲言,学习“有创意地立意”,是可以、而且是必须做到的。这是写作教学、也是“自主写作”的核心关切。

课标“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上束缚”的提法,大方向是对的,值得嘉许。但要把握住其要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要以培育言语人格、倡导“心灵自由”为首务。写作,不人云亦云,惟陈言之务去,言为心声,修辞立其诚;阅读,要读出个人反应、体验,要质疑、反思、批判、误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是立言之本。

篇三:心灵的安然才是自由

心灵的安然才是自由

文:子墨 编辑:眷恋

心安慈厚,敢于释放心灵的烦恼,心怀广阔而追寻快乐的心情,敢于让生命随着心灵自由飞翔,这就是人生最好的风景——自由。

——题记

每个人都向往着自由,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无牵无挂、无羁绊的行走,看山看水看世界,远离喧嚣而放下负累,少些坎坷而多些快乐,总想着能进入一种超脱的理想状态,可现实给我们的只有束缚和禁锢以及对自由的无限想象。

为什么会如此?现实空间,我们被浮躁和繁杂所左右,无奈的生活,太多的顾虑,我们也总期望着逃离而获能得自由,但是,逃避现实其实并不是自由,在追求物质享乐的满足中,心灵没有归宿的流浪更不是自由。

我们渴望自由,我们追求自由,可自由是个什么概念呢?自由应该是内心的安然和平静,心态的从容和淡定,是压抑的释放,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坦然,放松、漫步在生命的天空才

对。

其实,现实中的自由,理想中的自由,不为功利的自由,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心

境。

我们在取舍之间获得自由,在繁杂事务缠身的时候选择按部就班,适时的给自己的生活留白,不苛求机会,不等待完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属于自己的自由。

自由是心情,自由是翅膀,事实如此,不自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灵围墙,若活得真实我们就相对自由,若活得简单我们也相对自由,若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就是实现人生自由和生活自由的一个过程。

明月高悬,杂念积聚,心灵被束缚的人不是自由的,心情不够轻松的人不是自由的,欲望太强的让人也不是自由的,匆忙的人不自由,封闭自己的人不自由,

体会不到快乐和幸福的人不自由,自由的真正拥有,就是给自己一份安静,一份淡然,一份从容,不要让苦难和苦涩将我们的自由埋葬和俘虏。

出去走走,若心不净,神态不安然,即使在广阔天地也感受不到自由,心不浮躁自然自由逍遥,心地仁慈宽厚自然洒脱自由,安好自己的心境也是自由,放逐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更是自由

了。

其实,一句话,挣脱就是自由,是什么束缚了我们?是懒惰,是观念,是境界,还是缺少勇气?其实,一句话,心灵的享受就是自由,心灵的快乐,是我们自身释放的自由,心灵的狭隘是我们不自由的根源;其实,灵魂的解脱就是自由,不要让灵魂背负太多的债

务,一身轻松才是自由。

畅游自然世界,我们会感受到,风儿的自由是源于它不在烦恼中停留,鸟儿的自由是因为它不与寂寞为伍,白云的自由是因为它在享受孤独,花草摇曳,虽不能飞翔行走,但是,那一份美丽和安然比风儿,鸟儿更自由。

然而,如果我们能知晓不羡水中鱼,不羡林中鸟,不羡慕花草的模样,我想,我们的生命是逍遥和潇洒的,因为我们懂得了利抵制诱惑的侵扰,也就少了迷失和挣扎的困惑。

如此,每个生命生来就是自由的,每颗跳动的心也都是自由的,回眸过去,现实之中,通常都是我们自

篇四:追 求(议论文)

追 求(议论文)

活着就像是在舞蹈,一个有梦并为此追求一生的人,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住他。

──题记

时光的印痕划过生命的沟壑,斑驳的影像随着记忆的残碎晃动,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描绘着命运的音阶,还有你追求的身影和一脸淡定与从容。 钱钟书聪明绝顶,人情达练,却天性追求淡泊。其小说《围城》改编成电视剧后,万余元的稿费,他坚辞不受。1991年,18家电视台拟联合制作大型篇《当代中华文人名录》,钱钟书名列其中。摄制组几次与钱老商议,均遭谢绝。摄制组给杨绛打电话,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而钱老从旁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纵使金钱名利是很多人一生梦寐的追求,可对于钱老,一个毕生追求淡泊与知识的文人大家,名利皆抛却了,留下唯有书香氲氲。

当代大儒季羡林名满天下,他所追求的是一颗与常人无异的“平常心”。1983年秋,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包,自己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一个多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这一段已成为北大校园里佳话的典故,更是将季羡林追求平易的心境描摹得淋漓尽致。人生在世,有自己所追求与坚持的信仰,正如这位淡然的老人。君子之泽,润物无声。

追求是一种生命的态度,那个勇于追求,不断创造价值的“照明工”,那个摒弃璀璨人生追求实际生活,依然怡然自得的矿工,无不彰显着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与追求。

人生正如背着一张名利追求的床,此刻寻找可以停泊的地方,抑或疼痛抑或幸福,从最初到最后,收获了整个天堂。

篇五:追求阅读的心灵自由

追求阅读的心灵自由 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如何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呢?本文从一线的教师角度考虑,紧密联系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归还阅读的空间,让学生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

二.创设个性化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体现自我

三.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感受

四.拓展阅读的范围,让学生在阅读王国自由徜徉

五.引入个性化的阅读评价,让学生大胆地实现自主评价

[关键词]:个性化 自主 阅读 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

时下,虽然“个性化阅读”的口号喊得很响,但真实的课堂上“个性化阅读”的状况并不乐观。反思以往的教学,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教师预先设定的,阅读内容和重点是教师确定的,阅读过程是教师掌控、全班同步的,阅读评价是有固定标准答案的。目标一元化、教程同步化、评价标准化,这些“统一”的东西像一条无形的链子束缚着学生的阅读心灵,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学生阅读的心灵自由受到禁锢。

因此,倡导“个性化阅读”旨在培养学生一种自我意识,一种独立精神,一种学习能力,一种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活力呢?以下是本人对个性化阅读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归还阅读的空间,让学生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

归还阅读的空间,其实质是要归还思维的空间。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也就是要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会说自己想说的话,学做一个独立的人。

举例如我在指导学习《西湖的“绿”》这篇课文时,就让学生在读通、读懂文章的前提下,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感兴趣的部分来读,并与小伙伴们合作交流。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生活阅历来交流他们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喜欢雨中灵隐的“绿”,因为雨中灵隐的绿是多层次的,“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这种绿浸染了周围的其他景物,使“飘着的雨丝儿”“溪水在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有的同学说喜欢“苏堤的绿”,因为苏堤的绿给人坚忍不拔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花港的绿”,因为“花港的绿”给人的感觉是“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表现出一种“茁壮的生命力”。

当然,课标中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尊重”不是不要引导,“尊重”更应体现在教师的有意引导里。教师应着重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方面,学生在获得文本的基本意义以后,要引导他们再深一层想想文本还有什么比喻意义和引申意义,使思维有深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思考,读出另一种境界,得到另一番启示,使思维有广度。

如学习《春蚕》这篇课文后,我有意引导学生,课文主要讲的是母亲养蚕的过程,那课文为什么不叫“养蚕”而叫“春蚕”呢?这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讨论开了,有的同学说:“有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作者肯定是想借用诗句中的?春蚕?二字吧!”有的同学马上补充:“这句诗赞美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母亲不就像春蚕一样,对我们毫无所求,默默奉献吗?”“噢,用?春蚕?更能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阅读的思维空间无限,俗话说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比如说想象性、期待性、批评性阅读等等可根据教学实际去引导、去拓展。

二.创设个性化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体现自我

理想的阅读境界,应该是一种带有个性化的选择与吸收的过程。课文是个大千世界,真正的阅读是使学生沉潜、畅游在课文意境中,自己去发现,去求索。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们为了要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总是把所有的学生牵引到同一标准上。譬如,老师说哪段文章写得妙不可言,学生仿佛也就深有同感,跟着别人呜哩哇啦一阵高声朗读;老师说哪个句子何其生动,学生似乎一下子茅塞顿开,刷刷刷,一字不漏地作好笔记。新课程标准上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因为各自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同,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会对相同的文本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了解个性差异,转变教学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阅读氛围。我们应该尊重差异,把学习的权利留给学生,允许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创造性阅读。

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为学生们创设了个性化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四种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学生用语言来解读,如说一说;有的学生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来展现语言文字的美,如读一读;有的学生把课文语言转换成画面,形象地再现美丽的景色,如画一画;有的学生发挥想象,把文中没有的景物也添加了进去,这就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如想一想。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学生既能舒展灵性,又能获得一种愉悦的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阅读中体现自我。

三.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感受

阅读中的感悟,就是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心理过程。倡导个性化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善于表达自己充满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我问:“从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个问题用教师用书中的话来答是“学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质”,但其实这是个富有弹性的、能张扬个性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做出阐述。有的同学立足教材的原意,认为应该像落花生那样,做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则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人要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如果都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会无人知晓,更无人赏识,人才会埋没;还有的同学来了个折衷:落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可贵,但她一味等待别人来发现的思想不可取,因为如果没有人发现,不就埋没一生了?因此,该要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踏实工作,不炫耀,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该需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得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这里,学生萌发出的是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浓厚的个性色彩、答案迥异的见解。只要有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广阔的时空,就会有力地促进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四.拓展阅读的范围,让学生在阅读王国自由徜徉

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大量阅读是前提。不仅要加强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勤做读书笔记,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上网阅读信息。而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课堂内的阅读信息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多翻阅一些资料,及时补充新信息,要敢于跳出课本,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地阅读。比如,教师在进行一篇文章的教学时,可以同时选择几篇同类或观点相反的文章,展开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同中求异,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来体验和创造。

大语文教育要求我们推行大阅读教育。所谓“大阅读教育”,从阅读对象来说,提倡读“纸本书(包括纸介质的书报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影视、音像)、无字书(自然万物和社会人情之事理)”三大类;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而且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和家门,抓住每周的双休日和每年的节假日,参观旅游,去阅读大自然、大社会这一部“无字书”,去领略万事万物之理。然后放手让他们择趣而读,使课外和校外阅读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快乐选择。

五.引入个性化的阅读评价,让学生大胆地实现自主评价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