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用奇谋孔明借箭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2:31 体裁作文
用奇谋孔明借箭翻译体裁作文

篇一:孔明借箭课文翻译

孔明借箭课文翻译

再说鲁肃听了周瑜的话,就来到船上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把他接到船上,面对面坐着。鲁肃说:“这些日子一直在处理军务,没有时间听你的教导。”诸葛亮说:“(没什么)就是我也没来得及向周瑜贺喜。”鲁肃问:“什么喜事?”诸葛亮说:“周瑜让你来文我知不知道(周瑜利用蒋干送了一封假的书信,让多疑的曹操把蔡瑁、张允杀了,让江南没有了可以训练水师的将军),就是这件喜事。”鲁肃大惊失色,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诸葛亮说:“这条离间计只能用来骗蒋干,曹操虽然一时之间被骗了,但是肯定马上就会醒悟过来,只不过是(面子上过不去)不肯说自己错了罢了。现在蔡瑁、张允两个人死了,江东水师也就不用担忧了。(这件事)怎么不值得贺喜!我听说曹操让毛芥,于禁(他们也是曹操的手下,不过是陆地上的将军,不会训练水师)当水军都督,到了这两个人的手里,他们训练出来的水军肯定送死。”鲁肃听了,无话可说,随便闲聊了几句,就向诸葛亮告辞回去。诸葛亮再三叮嘱:“希望你在周瑜的面前不要说我事先就知道这件事,怕他心里嫉妒,又要找我麻烦来害我。”鲁肃答应了。(鲁肃)回去之后,见到周瑜,就把刚才的事都告诉他(周瑜)了。周瑜大吃一惊,说道:“这个人绝对不能让他活着,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杀了他。”鲁肃劝说道:“如果杀了诸葛亮,会被曹操嘲笑。”周瑜说:“我自然会找借口杀了他,让他死了也没办法怨恨我。”鲁肃问道:“找什么借口杀了他?”周瑜说:“你不用问,明天就知道了。”

第二天,周瑜把属下都召集到大帐里面,叫人请诸葛亮来一起讨论军情。诸葛亮高兴地来了。坐下后,周瑜向诸葛亮问道:“过几天就要和曹军打仗了,在水上打仗,最好该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江面上,最先考虑用弓箭。”周瑜说:“你和我想的一样。但是现在军队里面最缺弓箭,能不能麻烦你监督,制造十万枝弓箭,用这些来作为打仗的工具。这是大家的事,希望你不要推脱。”诸葛亮说:“你拜托我的事,我当然要去做。能不能问一下,这十万枝弓箭什么时候要用?”周瑜问:“十天之内,你能不能完成?”诸葛亮说:“曹操的军队过几天就到了,如果再等十天,恐怕要耽误大事。”周瑜问:“你预料要几天可以完成?”诸葛亮说:“只需要三天,就可以缴纳十万枝弓箭。。”周瑜说:“军队里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我怎么敢戏弄你,我愿意写军令状。三天完不成,自己愿意接受严重的处罚。”周瑜非常高兴,叫军政司当着大家的面为诸葛亮写下了责任状。又准备了酒宴款待诸葛亮,说:“等军队的事完了,自然会准备报酬。”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开始制造,到第三天,你可以派五百个小兵到江边搬弓箭。”喝了几杯酒,诸葛亮就告辞走了。鲁肃向周瑜询问:“这个人是不是在说假话?”周瑜说道:“他自己找死,不是我逼的,现在他当着大家的面写了责任状,他就算长了两只翅膀,也飞不了了。我只需要吩咐工匠等人,故意拖延他的时间,所有制造弓箭该用的东西,都不给他准备齐全。这样,他肯定会耽误时间。那个时候我再给他定下罪名,他还有什么借口好说?你现在去他那里打听一下情报,就回来告诉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教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

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看他三日后怎么向我交代!”

再说鲁肃私自调拨快船二十只、每只船坐兵卒三十多人以,船上盖布幔、绑到草等物全都备齐。等候孔明调用。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鲁肃问:“公找我来有什么事?”孔明说:“特定请您来一同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你去了就知道。”诸葛亮于是命令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这时的夜晚,大雾漫天,长江的江面雾气更浓,对面都看不到。孔明催促船只快速前进,果然是个大雾天气。

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说:“要是曹操带所有的兵出来应战,我们怎么办啊?”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再说曹操的营寨里,毛玠、于禁俩人听到擂鼓呐喊声慌忙去报告曹操有敌人入侵。曹操听后马上下命令说:“重雾迷江,敌军忽然来到,一定有埋伏,我们不要轻易出战。可以调拨水军及弓弩手放乱箭射他们。”又派人到旱寨叫张辽、徐晃各自带弓弩手三千人,火速赶到江边援助射箭。等候下号令。毛玠、于禁担心南岸周瑜的军队侵入水寨,已派弓弩手在寨前放箭:一会儿,旱寨里的弓弩手也赶到了,大约共一万多人,都一齐同水军射箭:发射的箭如下雨。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向东尾朝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之时,孔明下令收船赶快回去。二十只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他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顺水急流,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不上了。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孔明的船队返营后,对鲁肃说:“每只船上插的箭大约有五六千支,不用花费士兵半点力气,就得箭10余万枝。明天就拿来与曹军交战,真是不好意思!”鲁肃说:“先生您真是神人啊!怎么知道今天有这么大的雾?”诸葛亮回答鲁肃说:“作为将领要是不懂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善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那就是个庸才呀。我在3天之前已料定今天必有大雾可以利用。所以敢立下三天完成造箭的期限。周瑜要我十天完成造箭任务,暗中阻止工人和造箭的材料,不给我备齐,想加害我罪名,这分明要杀我。------我的性命可谓性命关天,周瑜怎么能害我啊!”鲁肃听后好佩服诸葛亮。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孔明吩咐士兵上传搬箭,总共有十万多支箭搬入军营帐篷中作为交纳的任务。鲁肃进了军营见了周瑜,详细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吃惊了,长叹一声,说:“孔明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啊!”

篇二:28用奇谋孔明借箭

六年级语文学教案 学习目标: 1、 自读课文,通过对照注释和使用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文言文

词语的意思。 2.在了解课文故事背景的基础上,了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来龙

去脉,理清文章的线索,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3.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4.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

,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5、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性格。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在读书交流活动中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品信息库 1、教材分析

东汉末年,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都督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因为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想借此机会整治和陷害诸葛亮。故事由此展开。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 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帅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资料库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作。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非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8、《用奇谋孔明借箭》学教案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感知

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读通课文。,有不懂的问题可以记下来。 2、

正确读写下列词句,并给加点字注音。

奇谋 周瑜 曹军 酬劳 隐讳 两胁生翅 幔布 翎毛

擂鼓呐喊 酌酒 毛玠 少顷 丞相 懊悔 慨然 渺茫

骤雨飞蝗 允诺

先生之言,甚合愚意

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

鲁肃曰:“此人莫非诈乎?” .

孔明曰:“吾曾告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

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

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约五六千矣

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

2、运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黑体字词句

(1)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只箭”。 .消: 纳:

翻译本句:

(2)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

遂: 径:

翻译:

用奇谋孔明借箭翻译

(3)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倘: 奈何:

翻译本句:

(4)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及回。待至:

翻译:

(5)此人莫非诈乎?诈:

翻译 :

(6)鲁肃入见周瑜,备说孔明取箭之事。备:

翻译:

(7) 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

焉: 哉:

翻译本句:

填空。

3、本文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作者是( )。这部著作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余的三部作品分别是《 》《 》和《 》

4、文中运用了大量的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这也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本文中的人物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肃又名 _________。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

来概括他,你会用__________词.

2、“神机妙算”__________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神机妙算:

3、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诸葛亮所说的话?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

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一)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知人心,周瑜自愧不如, 难怪周瑜慨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

5、周瑜本想以此事来设计陷害诸葛亮,但他没有想到诸葛亮将计就计,向曹军“借”得十万余支箭,诸葛亮才智超凡,周瑜自知计划失败,

感到十分惋惜,同时他又对诸葛亮聪明才智敬佩有加,所以周瑜 慨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想一想,你觉得周瑜和诸葛亮相比,

周瑜都有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答:

周瑜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学习本文,大家觉得鲁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概括)

鲁肃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写这些任务的性格特点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本文讲述了一件(谁)______(做什么)_____________的故事

本文写作特点:1.本文刻画人物入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自负与嫉妒,鲁肃的憨厚??无不性格鲜明。

2.短文完整地介绍了孔明草船借箭的故事,从起因写到过程,最后写了结果,清楚地交代了草船借箭的来龙去脉。

课堂练习

9、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去来回报。’”

问题: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答:

10、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只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师毕后,自有酬劳。”

思考下列问题,

这段话运用______的手法,初步展示了周瑜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性格和诸葛亮________的品质。

答案:

11、读第2自然段,“孔明曰:‘望子敬不肯为我隐讳,今日果然又弄出事来”至“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

思考问题:

(1)“自有妙用”,表明诸葛亮__________

(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并要求他保密,鲁肃果然没有把这事告

诉周瑜,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不让周瑜知道借船的事,说明他_____周瑜,如果让周瑜知道,周瑜必定设法阻挠,计划就可能落空。

(4)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优秀品质。

12.是夜大雾漫天吗,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1)“大雾漫天”指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面不相见”,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

12.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这句话写出了周瑜是__________的佩服诸葛亮

篇三:用奇谋孔明借箭

《用奇谋孔明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对照注释和使用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联系课文内容,把握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课文人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学习,提出疑问,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2、在了解课文故事背景的基础上,了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理清文章的线索,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品读故事,能对故事中的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拓宽阅读视野。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在读书交流活动中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学准备:

《三国演义》的视频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名著引入。

1、师: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你一定知道关于他的许多故事。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故事。(学生应该会说出“空城计”、“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故事。)

2、这些故事都出自我国哪个名著呢?(《三国演义》)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用奇谋孔明借箭》就是节选自我国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3、板书课题。

二、咬文嚼字,初读课文。

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师:在预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感觉到了,这篇课文和我们原来学习过的课文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文体叫做文言文,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古文。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知道许多精彩的故事。文言文语言简练典雅,抑扬顿挫,读起来琅琅上口。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上有收获。

2、学生分小组学习。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文言文词句。

3、集体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师:东汉末年,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都督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为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想借此整治和陷害诸葛亮。故事因此展开。

2、学生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品读故事,了解人物特点。

1、提出中心话题:诸葛亮、周瑜和鲁肃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相关的句段,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2、学生展开学习。

3、集体交流。

师:诸葛亮这个人物让大家印象深刻,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你会用哪个词呢? 学生应首先想到“神机妙算”一词。

师进而提问,“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他算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1、诸葛亮算到了三天后天有大雾。

2、诸葛亮算到了曹操的性格多疑、谨慎,在浓雾中不敢轻易派兵出击。

3、诸葛亮算到了鲁肃的为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不会食言,所以让他替自己准备借箭用的材料,而且确保不会让周瑜知道。

……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想象诸葛亮胸有成竹的神态,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课文。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做相关板书。

师: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方面的因素他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一一做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是“神机妙算”。 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有何感叹?

指导朗读:周瑜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那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师:那么,你认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如果我们换一个立场来看待周瑜呢?(站在东吴的立场)对于鲁肃呢?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回答

五、发散思维,创造性学习。

1、师:无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忌害之心,还是鲁肃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谨慎多疑,我们都是从文章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中体会到的?

(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的。)

师:对,这也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境采访,深化认识。

(1)采访“孔明”。

师: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现我佩服不已,请问您在向周瑜立下军令状时,怎会有如此把握?

生:因为我了解周瑜的为人,知道他对我有忌害之心,面对他的忌害,只能智取。再加

上我还准确把握了曹操的心理,同时,我还懂天象、识地理,在心中对这件事有一个完整的谋划和安排,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把握立下军令状呀!

师:(以记者身份评价)您在借箭后曾对鲁肃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知奇门,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广泛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大胆地实践,这也许就是全部的答案吧。

(2)采访“周瑜”。

师:都督,您才华横溢,名冠江南,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您有何感叹?

(3)采访学生。

师:在座的各位同学,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你们也许有更多的话想说,把你们的最想说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送给故事中的他们,也送给今天的我们。

六、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师: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结论)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将会让你们过目难忘,多读书、读好书,也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篇四:28用奇谋孔明借箭 教学设计

28* 用奇谋孔明借箭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单 元:传统文化吐幽香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东汉末年,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

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都督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因为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想借此机会整治和陷害诸葛亮。故事由此展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读课文,通过对照注释和使用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在了解课文故事背景的基础上,了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理清文章的线索,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围绕中心句进行主题研讨。

2.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3.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

? 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多媒体课件。

1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2

3

4

5

篇五:201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用奇谋孔明借箭教学案

《用奇谋孔明借箭》

学习目标:

1、 自读课文,通过对照注释和使用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在了解课文故事背景的基础上,了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理清文章的线索,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3.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4.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

,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5、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性格。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在读书交流活动中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品信息库

1、教材分析

东汉末年,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都督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因为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想借此机会整治和陷害诸葛亮。故事由此展开。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

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帅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资料库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作。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非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学习过程

预习感知

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读通课文。,有不懂的问题可以记下来。

2、

正确读写下列词句,并给加点字注音。

奇谋 周瑜 曹军 酬劳 隐讳 两胁生翅 幔布 翎毛

擂鼓呐喊 酌酒 毛玠 少顷 丞相 懊悔 慨然 渺茫

骤雨飞蝗 允诺

先生之言,甚合愚意

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鲁肃曰:“此人莫非诈乎?”

孔明曰:“吾曾告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

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

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约五六千矣

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

2、运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黑体字词句

(1)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只箭”。

消: 纳:

翻译本句:

(2)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

遂: 径:

翻译:

(3)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倘: 奈何:

翻译本句:

(4)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及回。待至:

翻译:

(5)此人莫非诈乎?诈:

翻译 :

(6)鲁肃入见周瑜,备说孔明取箭之事。备:

翻译:

(7) 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

焉: 哉:

翻译本句:

填空。

3、本文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作者是( )。这部著作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余的三部作品分别是《 》《 》和《 》

4、文中运用了大量的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这也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本文中的人物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肃又名

_________。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

来概括他,你会用__________词.

2、“神机妙算”__________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神机妙算: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诸葛亮所说的话?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

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知人心,周瑜自愧不如,

难怪周瑜慨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

5、周瑜本想以此事来设计陷害诸葛亮,但他没有想到诸葛亮将计就计,向曹军“借”得十万余支箭,诸葛亮才智超凡,周瑜自知计划失败,感到十分惋惜,同时他又对诸葛亮聪明才智敬佩有加,所以周瑜

慨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想一想,你觉得周瑜和诸葛亮相比,

周瑜都有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答:

周瑜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学习本文,大家觉得鲁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概括) 鲁肃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写这些任务的性格特点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本文讲述了一件(谁)______(做什么)_____________的故事

本文写作特点:1.本文刻画人物入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自负与嫉妒,鲁肃的憨厚??无不性格鲜明。

2.短文完整地介绍了孔明草船借箭的故事,从起因写到过程,最后写了结果,清楚地交代了草船借箭的来龙去脉。

课堂练习

9、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去来回报。’”

问题: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答:

10、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只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师毕后,自有酬劳。”

思考下列问题,

这段话运用______的手法,初步展示了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和诸葛亮________的品质。

答案:

11、读第2自然段,“孔明曰:‘望子敬不肯为我隐讳,今日果然又弄出事来”至“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

思考问题:

(1)“自有妙用”,表明诸葛亮__________

(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并要求他保密,鲁肃果然没有把这事告

诉周瑜,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不让周瑜知道借船的事,说明他_____周瑜,如果让周瑜知道,周瑜必定设法阻挠,计划就可能落空。

(4)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12.是夜大雾漫天吗,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1)“大雾漫天”指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对面不相见”,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

12.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这句话写出了周瑜是__________的佩服诸葛亮

巩固练习

1、我知道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晌午(xiǎng shǎng) 威胁(xi?lai)忌讳(huìwěi)擂鼓(l?i lēi)调用(diào tiáo)遂(suìzhú) 都督(dōu dū)少顷(qǐng qīng)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千万不要()幸勿

(2)迎击来敌;应付对手()应敌

(3)出力为人工作、劳动()效劳

(4)形容高兴的样子。()欣然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而至 不( )其( ) 箭如( )( )

头( )尾( ) 酌( )取( ) 追( )不( )

( )( )于天 ( )机妙( ) ( )己( )彼

5、 本文从诸葛亮“是人心、知天象、晓地利”三方面落笔,表现他的“神机妙算”。试分析下面句子各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特点。

(1)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

(2)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计败矣。( )

(3)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 )

(4)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 )

(5)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 )

(6)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

6、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聚( )至( )何( )愚( )具( )

系( )否( ) 料( )侯( )消( )

纳( )置( )诈( )差( )凡( )公( )束( )若( )彼( )亦( )遂 ( )径 ( ) 是 ( )允诺( )即日( )

少顷(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