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列子学射,中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4:39:48 体裁作文
列子学射,中矣体裁作文

篇一:语文版七年级(上)同步试卷(六)

第六单元测试1

语文版七年级(上)同步试卷(六)

第六单元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命题人: 泉州师院附属鹏峰中学 柯瑞红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文学常识填空。(5分)

①《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 , 末期思想思想

家、 家、 家。

②《世说新语》是 朝文学家 组织人编写的。

③《木兰诗》是________期一首北方民歌,选自《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产生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默写填空。(1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 朝诗人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所作。其中透视出作者达观的态度的名

是: , 。

③《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

④由“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可联想到初唐诗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

句: , 。而这首诗中写友情的名句

是 , 。

⑤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3、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3分)

(1) 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满盘皆输。

(3) 吾生也有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⑴ 默而识之 通 ⑵ 尊君在不 通 ⑶ 出门看火伴 通 ⑷ 不亦说乎 通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4分)

⑴ 宁可以急相弃邪?( )

⑵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⑶ 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⑷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6、解释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6分)

⑴ 学而时习之( ) ⑵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⑶ 其不善者而改之( ) ⑷ 余闻之也久( )

⑸ 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⑹ 歆辄难之( )

二、理解·感悟(64分)

(一)阅读《〈论语〉六则》,回答问题。(1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诲人不倦 _______________ (2)可以为师矣可以 ___________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__________ (4)是以谓之文也 ____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同学说,自己弄不懂得东西就要虚心去问老师和同学,这叫“不耻下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所选文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2)关于学习的方法;(3)关于道德修养。请分别举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六则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请把他们找出来。(至少二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期行》和《乘船》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歆辄难之( ) 遂携拯如初(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王欲舍所携人( ) 既已纳其自托( ) 待君久不至 ( )

14.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2分)

a.宁可以急相弃邪 是以谓之“文”也

b.王欲舍所携人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传一乡秀才观之

d.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 《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2分)

17.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2分)

18、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24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9、根据课文回答:①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 。(3分) ②《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 )(1分)

a、痛心忱惜 b、哀怜惋惜 c、哀怜痛心 d、痛苦惋惜

③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1分)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

(1)世隶耕 (2)父异焉

(3)或以钱币丐之。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⑸不能称前时之闻 ⑹ 父利其然也

21、指出下面句中“以”字的含义。(2分)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或以钱币乞之( )

22、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阐明了什么道理?(2分)

2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2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5、写出两句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4分)

(四)、、课外语段阅读。(8分)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

曰:“未可。”退而学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注释】①中:打着。②请于关尹子:向关尹子请教。③弗:不。④报:报告。

(节选自《列子·说符》)

2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④①②③

列子学射中矣( ) 又以报关尹子( )

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守而勿失也( ) 退而学之( )

28.试翻译下列句子。(2分)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29.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表达·交流(50分)

31、题目:我又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那句话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上“爸爸”、“老师”、“同学”、“孔子”等均可。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语文版七年级(上)同步试卷(六)答案

1、①丘 仲尼 春秋 政治 教育②南朝(宋) 刘义庆③南北朝;乐府诗集;扑朔迷离2、①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④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临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

(1)焉得虎子(2)一着不慎(3)而知也无涯4、⑴识—志 ⑵不—否 ⑶火—伙 ⑷说—悦 5、⑴反问 ⑵互文 ⑶借代 ⑷对偶6、⑴代指学过的知识 ⑵代“他” ⑶协调音节 ⑷代这件事 ⑸的 ⑹代这件事 7.(1)诱导,教导(2)凭借 (3)凭什么(4)因此

8.(1)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2)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也是否有,如果有,如果有,则加以改正。

9.不对,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是“下问”。10、

(1) 学习态度:①“学而时习之”;②“不耻下问”;③“学而不厌”,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 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默而识之”。

(3) 道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11.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择善而从12、zhé;zhěng ;nàn yé

13、一并 想要 请求 您 14、b 15、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16、《期行》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17、华歆开始的时候感到为难,而后来遇到紧急情况坚持两人当初的选择;王朗开始爽快地答应了别人的请求,而当遇到紧急情况后想抛弃搭船人,改变当初的选择。华歆急人之难,始终如一;王朗轻诺寡信、只为自己。华优王劣18、(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19、①《临川先生文集》,北宋,王安石 ②b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0、属于;对??感到诧异;求,索取;通“攀”,牵或引;相当,符合;以??为利21、把;用 22、提示:围绕天资与成才的关系回答即可23、b 24(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25、①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②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26.zhòng yǐn 27.牢记 返回 28.你知道你射中靶子的道理吗?29.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篇二:语文版七年级(上)同步试卷(六)

第六单元测试1

语文版七年级(上)同步试卷(六)

第六单元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命题人: 泉州师院附属鹏峰中学 柯瑞红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文学常识填空。(5分)

①《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 , 末期思想思想

家、 家、 家。

②《世说新语》是 朝文学家 组织人编写的。

③《木兰诗》是________期一首北方民歌,选自《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产生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默写填空。(1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 朝诗人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所作。其中透视出作者达观的态度的名

是: , 。

③《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

④由“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可联想到初唐诗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

句: , 。而这首诗中写友情的名句

是 , 。

⑤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3、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3分)

(1) 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满盘皆输。

(3) 吾生也有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⑴ 默而识之 通 ⑵ 尊君在不 通

⑶ 出门看火伴 通 ⑷ 不亦说乎 通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4分)

⑴ 宁可以急相弃邪?( )

⑵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⑶ 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⑷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6、解释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6分)

⑴ 学而时习之( ) ⑵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⑶ 其不善者而改之( ) ⑷ 余闻之也久( )

⑸ 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⑹ 歆辄难之( )

二、理解·感悟(64分)

(一)阅读《〈论语〉六则》,回答问题。(1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诲人不倦 _______________ (2)可以为师矣可以 ___________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__________ (4)是以谓之文也 ____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同学说,自己弄不懂得东西就要虚心去问老师和同学,这叫“不耻下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所选文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2)关于学习的方法;(3)关于道德修养。请分别举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六则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请把他们找出来。(至少二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期行》和《乘船》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歆辄难之( ) 遂携拯如初(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王欲舍所携人( ) 既已纳其自托( ) 待君久不至 ( )

14.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2分)

a.宁可以急相弃邪 是以谓之“文”也

b.王欲舍所携人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传一乡秀才观之

d.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 《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2分)

17.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2分)

18、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24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9、根据课文回答:①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 。(3分) ②《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 )(1分)

a、痛心忱惜 b、哀怜惋惜 c、哀怜痛心 d、痛苦惋惜

③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1分)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

(1)世隶耕 (2)父异焉

(3)或以钱币丐之。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⑸不能称前时之闻 ⑹ 父利其然也

21、指出下面句中“以”字的含义。(2分)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或以钱币乞之( )

22、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阐明了什么道理?(2分)

2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2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5、写出两句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4分)

(四)、、课外语段阅读。(8分)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

曰:“未可。”退而学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注释】①中:打着。②请于关尹子:向关尹子请教。③弗:不。④报:报告。

(节选自《列子·说符》)

2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列子学射中矣( ) 又以报关尹子( )

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守而勿失也( ) 退而学之( )

28.试翻译下列句子。(2分)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29.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表达·交流(50分)

31、题目:我又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那句话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上“爸爸”、“老师”、“同学”、“孔子”等均可。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语文版七年级(上)同步试卷(六)答案

1、①丘 仲尼 春秋 政治 教育②南朝(宋) 刘义庆③南北朝;乐府诗集;扑朔迷离2、①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④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临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1)焉得虎子(2)一着不慎(3)而知也无涯4、⑴识—志 ⑵不—否 ⑶火—伙 ⑷说—悦 5、⑴反问 ⑵互文 ⑶借代 ⑷对偶

6、⑴代指学过的知识 ⑵代“他” ⑶协调音节 ⑷代这件事 ⑸的 ⑹代这件事 7.(1)诱导,教导(2)凭借 (3)凭什么(4)因此

8.(1)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④①②③

篇三:中考语文试题

一.梳理小结(自评:优、良、一般、欠佳)

本单元共五篇课文:A.《〈论语〉六则》B.《〈世说新语〉二则》C.《伤仲永》D.《木兰诗》E.《诗五首》(a.《回乡偶书》b.《夜雨寄北》c.《淮上与友人别》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e.《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单元学习要点是:1.品味古诗文,领略其中的文学魅力;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加强感悟和体会。

1.从内容方面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的是;启发我们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的是 ;塑造一位女英雄形象的是 。

2.唐诗五首中,属五言律诗的是;属七言绝句的是

3.《〈世说新语〉二则》中《期行》与《乘船》虽然都讲到了“诚信”的问题,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试略作分析。

4.《淮上与友人别》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送别诗,它们所表达的感情相同吗?

二.积累运用(自评:优、良、一般、欠佳)

5.文学常识填空。

⑴《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 , 末期 家、 家、 家。

⑵《世说新语》是 朝文学家 组织人编写的。

⑶《伤仲永》的作者是 ,他与韩愈、柳宗元、 、 、 、苏辙、曾

巩合称“ ”。

⑷《木兰诗》选自《 》。所谓“乐府”,原指 ,后来

把 也称作乐府。

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 ,“初唐 ”之一。

⑹《夜雨寄北》的作者是 ,字 ,号 ,与杜牧合称“ ”。

6.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不知而不 yùn( ) 学而不思则 wǎng( )

思而不学则 dài( ) 朔气传金 tuò ( )

南市买 pèi( )头 日扳仲永环 yè( )于邑人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 双兔傍地走( ) ⑵ 不耻下问( ) ..

⑶ 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⑷ 歆辄难之( ) ..

⑸ 世隶耕 ( ) ⑹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⑺ 父利其然也( ) ⑻ 愿为市鞍马( ) ..

⑼ 学而不厌 ( ) 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

2.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⑴ 默而识之 通 ⑵ 尊君在不 通

⑶ 出门看火伴 通 ⑷ 不亦说乎 通

3. 用正楷字在下列方格中默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 □□□□□□□,□□□□□□□。 □□□□□□□,□□□□□□□。 □□□□□□□,□□□□□□□。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⑵ 泯然众人矣。

⑶ 邑人奇之。

⑷ 择其善者而从之。

1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

⑴ 宁可以急相弃邪?( )

⑵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⑶ 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⑷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12.解释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

⑴ 学而时习之( ) ⑵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⑶ 其不善者而改之( ) ⑷ 余闻之也久( )

⑸ 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⑹ 歆辄难之( )

13.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

⑴ 温故而知新( ) ⑵ 敏而好学( )

⑶ 默而识之 ( ) ⑷ 相委而去( )

三.阅读理解(自评:优、良、一般、欠佳)

(一) 课内语段阅读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歆辄难之( ) ..

王欲舍所携人( ) 既已纳其自托( ) ..

16.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

A.宁可以急相弃邪 是以谓之“文”也 ..

B.王欲舍所携人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C.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传一乡秀才观之 ..

D.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 ..

17.翻译下列句子。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18.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9.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二) 诗歌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城阙辅三秦( ) 无为在歧路( ) ..

2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城阙辅三秦( ) 天涯若比邻( ) ..

22.这首诗的韵脚是什么?将押韵的字抄写在下面。

23.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

B.颔联写离情别意,直抒了“同是宦游人”的困顿和相互之间的友谊。

C.颈联道出了惜别之意,既宽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写出彼此情谊之深。

D.尾联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

(三) 课外语段阅读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

④曰:“未可。”退而学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

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注释】①中:打着。②请于关尹子:向关尹子请教。③弗:不。④报:报告。

(节选自《列子·说符》)

2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列子学射中矣( ) 又以报关尹子( ) ..

2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守而勿失也( ) 退而学之( ) ..

26.试翻译下列句子。 ①②③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27.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拓展创新(自评:优、良、一般、欠佳)

28.学习了本单元后,你掌握了哪些文言字词?试举出课文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29.学习了本单元的几篇文言文后,你能否总结一下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写在下面。

30.下面是张民同学在不同的场合中说的话,他在说话中都引用了古诗文,其中有一句引用得并不得体。试将不得体的一句挑出来,并加以改正。

A. 同学柳华要到外地读书,张民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你一个人远走

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 同学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张民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

辄止啊!”

引用不得体的是 项。

改正:

五.作文(自评:优、良、一般、欠佳)

回顾本学期的学习生活,比较一下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的差别,找出体会最深的一点或几点学习心得,以《我是这样学习初中语文的》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一.1.A B C D 2.d e abc 3.《期行》侧重于要守信明礼; 《乘船》侧重于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4.不完全相同。《淮》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送》对友人是宽慰和劝勉,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二.5.⑴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政治 教育 ⑵南朝(宋) 刘义庆 ⑶王安石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唐宋八大家 ⑷乐府诗集 古代朝廷的音乐机构 这些音乐机构所收集的民间诗歌 ⑸王勃 四杰 ⑹李商隐 义山 玉溪生 6.愠 罔 殆 柝 辔 谒 7.⑴跑 ⑵把??当作耻辱 ⑶约定 ⑷为??感到为难 ⑸属于 ⑹此 ⑺认为??有利可图 ⑻买 ⑼满足 ⑽到 8.⑴识—志 ⑵不—否 ⑶火—伙 ⑷说—悦 9.(略) 10.(略)

11.⑴反问 ⑵互文 ⑶借代 ⑷对偶 12.⑴代指学过的知识 ⑵代“他” ⑶协调音节 ⑷代这件事 ⑸的 ⑹代这件事 13.⑴承接 ⑵并列 ⑶修饰 ⑷承接 三.(一)14.nàn yé 15.一并 就 想要 请求 16.A 17.(略) 18.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

能轻诺寡信。19.(略) (二)20.què wéi 21.护卫 好象 22.(略) 23. D (三)24.zhòng yǐn 25.牢记 返回 26.你知道你射中靶子的道理吗?27.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四. 28.(略)29.(略) 30.A 五.(略)

篇四:201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典型题精练:古诗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第三章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四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 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上不乐,从容问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若太子。”太子入问疾,上使太子齰痈。太子齰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通尝为上齰之,太子惭,由是心恨通。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译文:

二、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说符篇》

译文:

三、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译文:

四、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发《欧阳公事迹》

译文:

五、阅读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

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答:①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译文:

②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译文:

③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译文:

④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译文:

⑤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译文:

⑥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译文:

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节选自《史记》) 注释: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答:①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

译文:

②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译文:

③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译文:

④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译文:

⑤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译文:

⑥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译文:

七、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躶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史记?陈丞相世家》

⑴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一般人当中未必有这样的人。

B.陈平虽然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其实内在不一定有真正的才能。

C.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其实内在不一定有真正的才能。

D.陈平虽然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一般人当中未必有这样的人。 ⑵① 事魏不容 ② 得请骸骨

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① 事奉魏王不能容身 ② 请求辞职

B.① 不同意事奉魏王 ② 请求辞职

C.① 事奉魏王不能容身 ② 请把我处死

D.① 不同意事奉魏王 ② 请把我处死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邢邵,字子才,河间莫阝人,魏太常贞之后。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年未二十,

名动衣冠。

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

邵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咨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温邢”。巨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天资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北齐书?邢邵传》节选)

答:①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

译文:

②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

译文:

③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

译文:

④巨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

译文:

⑤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译文:

⑥天资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

译文:

九、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入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攸将归藩,雄谏曰:“陛下子弟

虽多,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帝不纳。雄固谏忤诣,起而径出,遂以愤卒。

以下两题中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⑴①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②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

A.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

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到哪里了

B.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

②我如果再宽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

C.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

②我如果再宽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

D.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

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在哪里

⑵①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②退人若坠诸川

A.① 从前先王将骨头肉埋在地下,仁心传布到枯骨上 ② 退掉一个人像落到水里一样

B.①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枯骨 ② 摒退一个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渊.

C.① 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 ② 退掉一个人像落到水里一样

D.① 从前先王将骨头肉埋在地下,仁心传布到枯骨上 ② 摒退一个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渊

篇五:二轮文言文翻译文中的句子2011.03.6

一、 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帝尝病为上嗽吮之。

汉文帝曾经患了痈疽,邓通经常替他吸吮脓水。

上不乐,从容问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若太子。”

文帝心里有疙瘩,从容地问邓通道:“天下哪个最爱我呢?”邓通说:“应当没有人比得上太子。”

太子入问疾,上使太子齰痈。太子齰痈而色难之。 太子进来探问病情,文帝让

他吸吮病毒,太子吸吮病毒但面有难色。

已而闻通尝为上齰之,太子惭,由是心恨通。

后来听说邓通经常替文帝吸吮病毒,内心感到惭愧,从此怨恨邓通了。

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

等到文帝逝世,景帝登上皇位,邓通免官了,在家闲居。 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

责数巨万。

过了不多久,有人告发邓通偷出境外铸钱。景帝把邓通交给法官审问,颇有这种情况,于是定案,把邓通家的财产全部没收,还欠债好几万。

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长公主赏赐邓通什么东西,官吏就随即没收那些东西,一只簪子也不得挨身。当时

长公主就派人给予衣食。(邓家)竟没有一点钱。寄食死在别人家里。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列子学射,中矣)

二、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说符篇》

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射中了。才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行。”列子回去继续学习了三年。又把学习的情况报告了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能射中的缘故了。”关尹子说:“可以啦,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十六 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 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上不乐,从容问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若太子。”太子入问疾,上使太子齰痈。太子齰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通尝为上齰之,太子惭,由是心恨通。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汉文帝曾经患了痈疽,邓通经常替他吸吮脓水。文帝心里有疙瘩,从容地问邓通道:“天下哪个最爱我呢?”邓通说:“应当没有人比得上太子。”太子进来探问病情,文帝让他吸吮病毒,太子吸吮病毒但面有难色。后来听说邓通经常替文帝吸吮病毒,内心感到惭愧,从此怨恨邓通了。等到文帝逝世,景帝登上皇位,邓通免官了,在家闲居。过了不多久,有人告发邓通偷出境外铸钱。景帝把邓通交给法官审问,颇有这种情况,于是定案,把邓通家的财产全部没收,还欠债为数亿万。长公主赏赐邓通什么东西,官吏就随即没收那些东西,一只簪子也不得挨身。当时长公主就派人给予衣食。(邓家)竟没有一点钱。寄食死崔别人家里。

二、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说符篇》

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射中了。才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

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行。”列子回去继续学习了三年。又把学习的情况报告了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能射中的缘故了。”关尹子说:“可以啦,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译文:

三、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译文:

四、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发《欧阳公事迹》

译文:

五、阅读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答:①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译文:

②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译文: 。

③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译文:

④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译文: 。

⑤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译文:

⑥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译文: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