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王导谢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20:12 字数作文
王导谢安字数作文

篇一:王导谢安讲解词--张亮亮 - 副本

王导谢安古居纪念馆讲解词

张亮亮

各位游客(各位领导):首先欢迎您到王导谢安纪念馆参观游览,王谢古居是为了纪念东晋时期两大著名宰相王导和谢安而建造的。

王谢古居位于乌衣巷口,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到了唐代后,乌衣巷一度沦为废墟。

(门厅处讲解)

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一扇四门对开的屏门,依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规制,在这里建了一扇屏门,从建筑风水的理论上说,是为了达到避煞和聚气的目的,同时隔绝了外人的视线,使得他们不能对院落内的景物一览无余。而此刻在屏门上用真草隶篆四种书体书写了《金陵怀古·乌衣巷》,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是在六百年后经过此地,感怀曾经繁华巷陌,如今已经淹没在市井的气息之中,诗句这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史书记载当时王家,除了仆佣之外,有一百多人居住于此,其建筑的规模可想而知,今天只不过复建了一小小部分,来展示当时的文化。下面请您随我到里面继续参观。

王导和谢安是两晋和南北朝最负盛名的丞相,一个为东晋开辟了半壁江山,一个保住了这半壁江山。王导俭朴,谢安奢华。王家的书法,谢家的诗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双壁。王谢两家自东晋到陈朝,期间一品到五品的官员,王氏一共171人,谢氏一共70人。晋代王、谢两族,世代簪缨,朝廷倚之为柱石。既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又有“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东晋历史)”的说法。

(曲水流觞处讲解)

您现在看到的这是曲水流觞流杯渠,东晋时期流行文人雅士与山林丘壑之间的一种游戏,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共四十三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并请王羲之为此写序。

《兰亭集序》即记叙了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而流杯渠的形状是两个对称的如意,象征着天地包容。

(竹林七贤砖雕壁画前讲解) 对面您看到的是竹林七贤图的砖雕壁画,1962年在西善桥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这个壁画,您现在看到的是由南京博物院放大而成,放大这样的国宝级文物在全国来说尚属首次。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阮咸、刘伶、王戎、向秀、山涛,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

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为了保持对称,还加上了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荣启期(前571—前474年),比孔子大二十岁,终年98岁。(孔子,前551-前479)。 《列子·天瑞》记载,孔子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孔子问他:“先生所以乐,何也?”

荣启期回答:“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己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孔子连连点头称是。又不无惋惜地说:“以先生高才,倘逢盛世,定可腾达,如今空怀瑾瑜,不得施展,仍然不免遗憾。”

谁知荣启期却不以为然地说:“古往今来,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而能飞黄腾达者才有几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而死亡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既能处于读书人的常态,又可以安心等待人最终的归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孔子听了说:“善乎!能自宽者也。”这就是“知足者常乐”的典故。知足常乐成为人们处世哲学的一种态度。

保存至今的南朝砖画《竹林七贤和荣启期》(1960年发现于南京西善桥的南朝大墓中,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模印砖画)。

听筝堂(谢安纪念馆)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

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谢安比王导小44岁,是大名士谢尚堂弟,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今绍兴)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当时的全国的平均寿命为五十多岁,按照当时的年龄划分,谢安已经算是老年了,不过比起70岁才出来上班的姜太公,40岁的谢安算是风华正茂。不过谢安主要是依据三个条件,决定是否出山的,第一是家世,第二是声望,第三是人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家世。当时有一句话叫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谢安四十岁时,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谢安东山再起,后官至宰相,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延长了东晋国家的命运。谢安在战后功名太盛,被皇帝猜忌,往广陵避祸,后病死。

谢安曾向王羲之学习行书,其书法非常出色,后世米芾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谢家的后代谢灵运,谢安的堂重孙,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留下了许多的佳作名句,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谢朓,谢安的堂曾孙,也是中国著名山水诗人,梁武帝说:“不读谢朓诗,三日觉口臭。”谢朓的名作《入朝曲》这样写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

绿水,迢递起朱楼。”流传至今。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写道:“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淝水之战

现在您看到的这是发生在公元383年的由谢安指挥的淝水之战,这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这是当时古战场的沙盘模型。

淝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下面请您随我上楼继续参观,这是东晋起居的陈列展厅,当时的家具的高度都非常低矮,和当今的家具完全不同。当时流行的是红色,这是一个塌,可以坐在地上,靠在后面,东晋时期的家具处在过渡时期,是由席地而坐慢慢发展起来的。

两汉前的家具基本符合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家具多比较低矮。六朝时期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高型家具,与中原家具融合后,使部分地区出现了渐高的家具。椅、凳开始露头角,卧类家具逐渐增高。在卧类家具使用中,出现了相配用的凭具,三足凭几是六朝时期特有的凭具。原来它与靠垫起着同样的作用,三条腿则更为稳定。

辟邪

篇二:谢安的小故事

风神秀彻

谢安还只有四岁的时候,桓温的老爸桓彝到谢家来做客。这桓彝也是个有名的大名士。桓大名士到了谢府,一见到四岁的谢安,立刻就喜欢上了,忍不住地赞叹,哎呀,这孩子好啊:“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这个王东海就是王承,也是当时很出名的人物,为官清静,很受百姓爱戴,并且极有风度。桓大名士这话,还是颇有道理,后来,谢安的功绩和名声果然是“不减王东海”。

“潇洒”的来历

谢安和王羲之是非常好的朋友,但谢安和王献之也是非常好的朋友。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大书法家,继谢安之后的又一代风流领袖。谢安跟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都很好,全当是平等的朋友,王献之对谢安说话,也常没大没小。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儿子,那个“乘兴而来,兴尽而去”的王徽之,同谢安交往时,也常如此。但谢安从来没有不高兴,好像还挺喜欢。

王献之一生都是非常爱戴谢安的,并在他的官府里做长史。一次,王献之忽然称赞谢安说:“您本来就是最潇洒的。”谢安回答说:“我不潇洒,你这么说我很高兴,我自己就是身心比较顺畅罢了。”

偶像效应

谢安俊雅的容貌,潇洒的风度,很快就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有一回,还因为这偶像效应,让他的一位穷老乡发了笔不小的财呢。他这位穷老乡最早是个县令,后来被免了官,日子过得不咋样,想回家里去,但盘缠都不够用。谢安有心赠他些盘缠,但又怕伤了他的面子。于是就问他还有什么能换钱的东西。这个穷老乡说,他别的什么也没有,就是去年想做生意没做好,还剩下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谢安想了想说:“不如我给你推销推销吧。”于是,他就从中随意地拿了一把,平时与名流们交谈的时候,就总是拿在手里,显得很喜欢的样子。诸位名流见此,想:哎呀,原来这蒲葵扇也很好啊,拿在手里也蛮潇洒嘛。于是,名士们还有那些倾慕名士的人,纷纷购买,建康居然掀起了一股蒲葵扇抢购风,五万把蒲葵扇不久就倾

销一空。谢安这个穷老乡,不但挣了盘缠,还发了笔不小的财,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这就是“新会蒲葵”的故事,一直到清末民初,“新会蒲葵”都是个很响亮的品牌呢。

老翁可念

谢安从小性情温和,不很爱说话,是懂事的乖孩子。七八岁时,大哥谢奕当了县令,他把小谢安接到身边来玩儿。

有一回,他审案子,谢安穿着青布裤,乖乖坐在一边儿看着。正好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想不出好办法惩罚他:这老东西,打也打不得,关也关不得,可怎么办?他忽然脑袋一热,想出了个妙法。他让手下取来两壶酒,命令老头儿喝下去,都喝了,就饶了他。老头儿虽然害怕,但也没办法,咕咚咕咚喝起来了。老头儿喝完一壶,醉得满脸通红,实在喝不下了。谢奕看了,哈哈大笑起来,命令他接着喝。这时,谢安忽然对谢奕说:“阿兄,这老翁多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谢奕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来教育他,但看谢安十分郑重的表情,也觉得有点儿不合适了。于是说:“你是想放了他吧。”说完,就下令把那老头儿放走了。

两位宰相的“会晤”

历史上东晋两位最有名的宰相,一个是王导,一个就是谢安,东晋能够维持这么多年,他们俩是最大的功臣了。有趣的是,这两位宰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他们都是道家的推崇者,执政时都采用清静不扰民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所以两人当政时,都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安定。其次,他们都风度潇洒,是一代风流领袖。 当时人们常把他们两个相提并论。只是说,谢安要更文雅一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就指王导的家族瑯琊王氏和谢安的家族陈郡谢氏。他俩都是各自家族里最辉煌的人物。 在谢安十几岁的时候,这两位宰相,还曾经有过一次“会晤”呢。其实,王导比谢安大44岁,王导去世那年,谢安才19。王导去世的前几年,谢安曾经去拜访他,结果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王丞相对

这个后辈大为欣赏,结果很快,谢安的名声就又上了一个台阶。而王导也给谢安留下了终生不忘的好印象,当他执政时,对当年王导的很多治国之道,仍然十分认可呢。

难缠的爱弟

谢万是谢安的弟弟。有一年,谢万当了官,谢安深知他不是那块料儿,就老得给他出主意,想办法,还时不时地到他当官的地方去(吴兴郡),每天早上叩屏风叫他赶紧起床办公。谢万当将军,谢安得一一亲自去拜访他的手下,以“深著恩信”。后来要不是谢安替他聚拢了人心,谢万不战即溃后,就差点儿被手下们杀了。谢安出仕前,估计有30%的心思都花在了这好弟弟身上。不过奇怪的是,谢安居然一辈子都十分喜欢他。谢万去世后,,谢安伤心得不得了,居然十年不听音乐。

言传与身教

谢安绝对是个温存的家长,他是从不训斥子弟们的,体罚那就更不可能。这就是以身作则。有一回,他的夫人刘氏管教儿子(刘夫人可是个既机智又厉害的女人噢!)。她教训了儿子半天,可谢安却在一边儿一语不发。夫人一看他的悠闲,立刻不满意了,问他:“哎?我怎么从来没看见你教训儿子啊?”谢安笑着说:“噢,我只是喜欢用自己来教育他们罢了。”

“熏老鼠”的故事

胡儿的爸爸是谢安早死的二哥谢据,胡儿打小身体就很不好,因为这些原因,谢安对这个孩子一直特别疼爱。谢据很小的时候,有老鼠常常跑到房顶来,他就曾经爬上房去,点起烟熏老鼠。后来,社会上的人说起这件事,都嘲笑谢据,觉得他这行为很愚蠢。有时当着小谢朗也会说,但只说“有人”,却不提是他老爸干的。傻谢朗一点儿不知道,就跟着人家一起嘲笑。这样的事儿还发生了不止一次。

谢安听说此事觉得,这事儿得告诉胡儿了,老跟着人家嘲笑自己死去的爹,他自己还得意呢。于是有一天,等谢朗又说起这事儿来,

谢安就很温和但又很郑重地对他说:“胡儿,你知道吗?人们常拿这个来嘲笑你父亲,并且还说是我跟他一起干的??”谢安不愿意让胡儿小看他父亲,就宁愿背黑锅,把自己也一起扯上,好让胡儿早点儿明白。

胡儿听了谢安的话,一下子就怔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想起自己从前的行为,羞愧地跑进屋子里,好几天不出门。而后来,当再听到别人嘲笑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不再随意地附和了,他已经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行为。

“咏絮才”

一个大雪天,谢安把孩子们召集起来,给他们讲文章义理。这时,雪下得更大了,谢安忽然兴致大起,欣然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时,胡儿谢朗立刻回答:“空中撒盐差可拟!”而当时只有六岁的谢道韫想了想,忽然充满暇想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十分欣赏,笑得合不拢嘴。这就是“咏絮才”的来历。

谢太傅盘桓东山

谢安隐居东山时,和孙兴公等人乘船出海游玩。突然风起浪涌,孙绰、王羲之等人神色惊慌,提议回去。太傅这时兴致正旺,吟啸不语。船夫觉得太傅散淡高兴,就继续向前划去。不久,风越发大了,浪也猛起来,众人都大声叫嚷,坐立不安。谢安慢条斯理地说:“这样看来,恐怕是该回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惮其旷远

桓公(桓温)埋伏好甲兵,摆下宴席,请朝中的大臣都来赴宴,准备趁此杀掉谢安、王坦之。王很害怕,问谢安:“ 有什么办法吗?” 谢安神色不变,对王坦之说:“晋室的存亡,在此一行。” 于是和他

一起赴宴。王坦之内心的恐惧,越发在脸上显现出来。谢安的沉着从容,也更是表露在外表。他望着台阶,走到座位上,还像洛阳书生那样,吟诵嵇康的“浩浩洪流” 诗句。桓温被谢安的旷达高远的气度所慑服,就急忙撤掉了伏兵。王坦之、谢安以前齐名,自此以后,二人的优劣就分辨出来了。

篇三:读《王导传》即兴随书

读《王导传》即兴随书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很久前学过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我记住了两个人——王导与谢安。恰好在图书馆邂逅了《王导传》,我忍不住细细品读。

王导字茂弘,琅琊临沂人,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王家在晋朝是名门望族,他的兄辈王衍是谈玄名家,有一次在谈“无”的时候,王导说族兄信口雌黄,并用种子的比喻来驳辩,充分显示了他的思辨力和勇气。

王导最让我佩服的是他海纳百川的胸襟,以及进退有度的待人处世哲学。从他怎么处理与司马睿的关系的事情上,就可见一斑。

西晋末期政治动荡,王导与司马睿相友善,两个人只是纯粹的朋友关系,王导曾两次营救司马睿。当张方劫惠帝,洛阳动乱,王导为司马睿提出三个选择:一、隐居山林,二、仰人鼻息,三、定天下。王导鼓励朋友进军江南,进而西取荆襄、巴蜀,最终北定中原。可以说,如果没有王导的鼓励支持,平庸的司马睿是不会有多大作为的。这时王导是诤友,他敢于当面指出朋友的过失,对朋友一腔坦诚,也无需计较什么礼节得失。

司马睿初为琅琊王,没什么占据地和人望。王导为了朋友,不仅让从兄王敦上书当时把持朝政的东海王,为司马睿求得镇守建康的使命,又通过精心策划上巳节的修禊活动,劝服王敦与自己骑马相从司马睿,牺牲自己的声望来抬高朋友,可谓用心良苦。这时王导作为司马睿的下属官僚,虽然在日常生活仍与司马睿友爱相处,但在礼节上已有所注重,而且自己秘密出主意让司马睿去对外宣布,以让功于上司,而从不邀功自赏。

等到司马睿践祚,晋位为帝,两人成为君臣关系。司马睿率群臣到南郊祭天后,回到建康宫入太极殿,接受百官朝贺,接着邀请王导与他到御床同坐,尽管东晋基本是在王导的谋划下建立起来的,但王导还是诚惶诚恐地表示拒绝,虽然好友诚心感谢他的付出,但他仍谨守君臣之礼,其后王导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这般位高权重为晋元帝的猜疑埋下了伏笔。

王导位高权重,凡事又据理力争,难免会得罪旁人,刘隗、刁协等人不仅利用“王与马,共天下”的童谣来离间王导与司马睿的关系,又通过宫廷流言来触怒司马睿,使司马睿更加宠信刘隗、刁协而疏远王导。之后王导在政事上的决断都受到晋元帝的质疑,他深知朋友已不再信任他,但他胸襟坦荡,就事论事而不去纠结于好友的冷酷无情。他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

这是一种软弱么,当然不是。如果王导软弱、妥协,他就不会当桓彝初过江,北来人士在新亭因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而相视涕时愀然变色斥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诚然,他是有大胸襟,大抱负的,对晋元帝的退让只是不想进一步引起皇帝反感的不二选择,他寄希望于朋友感念旧情,不过权欲的膨胀早已让一切旧情销声匿迹。

不过东晋最终还是需要王导的,王敦起兵清君侧,还想挟持朝政,但王导把他劝回了,后来王导又辅佐晋明帝和晋成帝治理朝政,平定叛乱,稳定政局,最终因病逝世。

王导的后半生是动荡、凄凉的,朋友的猜忌,兄长的叛乱让他疲惫不堪,权欲太可怕了,他可以激发一个人彻底的私欲而使人变得多疑,可以摧毁一个人的理性而泯灭良知,唯有王导依然坚持坦诚待人、心怀家国、兼顾家族利益的本色,这种难得的品质,让我不禁高山仰止。

王导在对待朋友上已经显示了超然的处世哲学,但他仍逃不掉朋友的猜忌,这是可悲的。如果可以,我愿与朋友们保持水平线,这样我可以平视你们的眼睛,坦诚相待,倾怀相与。

篇四:关于谢安的介绍

关于谢安的介绍

晋书谢安传

原文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弱冠,诣王蒙清言良久,既去,蒙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蒙曰:“此客亹亹,为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

初辟司徒府,除佐着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扬州刺史庾冰以安有重名,必欲致之,累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月余告归。

复除尚书郎、琅邪王友,并不起。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距绝之。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

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温后诣安,值其理发。安性迟缓,久而方罢,使取帻。温见,留之曰:“令司马着帽进。”其见重如此。

温当北征,会万病卒,安投笺求归。寻除吴兴太守。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顷之,征拜侍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

简文帝疾笃,温上疏荐安宜受顾命。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温尝以安所作简文帝谥议以示坐宾,曰:“此谢安石碎金也。”

时孝武帝富于春秋,政不自己,温威振内外,人情噂□,互生同异。安与坦之尽忠匡翼,终能辑穆。及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安见,辄改之,由是历旬不就。会温薨,锡命遂寝。

寻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及中书令王坦之出为徐州刺史,诏安总关中书事。安义存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之益。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

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威怀外着,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谓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安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是时宫室毁坏,安欲缮之。尚书令王彪之等以外寇为谏,安不从,竟独决之。宫室用成,皆仰模玄象,合体辰极,而役无劳怨。又领扬州刺史,诏以甲仗百人入殿。时帝始亲万机,进安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固让军号。于时悬象失度,亢旱弥年,安奏兴灭继绝,求晋初佐命功臣后而封之。顷之,加司徒,后军文武尽配大府,又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假节。

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二〕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

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乃进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州军事,加黄钺,其本官悉如故,置从事中郎二人。安上疏让太保及爵,不许。是时桓冲既卒,荆、江二州并缺,物论以玄勋望,宜以授之。安以父子皆着大勋,恐为朝廷所疑,又惧桓氏失职,桓石虔复有沔阳之功,虑其骁猛,在形胜之地,终或难制,乃以桓石民为荆州,改桓伊于中流,石虔为豫州。既以三桓据三州,彼此无怨,各得所任。其经远无竞,类皆如此。

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期丧不废乐。王坦之书喻之,不从,衣冠效之,遂以成俗。又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肴馔亦屡费百金,世颇以此讥焉,而安殊不以屑意。常疑刘牢之既不可独任,又知王味之不宜专城。

牢之既以乱终,而味之亦以贪败,由是识者服其知人。

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帝出祖于西池,献觞赋诗焉。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上疏请量宜旋旆,并召子征虏将军琰解甲息徒,命龙骧将军朱序进据洛阳,前锋都督玄抗威彭沛,委以董督。若二贼假延,来年水生,东西齐举。诏遣侍中慰劳,遂还都。闻当舆入西州门,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乃上疏逊位,诏遣侍中、尚书喻旨。先是,安发石头,金鼓忽破,又语未尝谬,而忽一误,众亦怪异之。寻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

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以无下舍,诏府中备凶仪。及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又以平苻坚勋,更封庐陵郡公。

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髛之。及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

相关资料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祖谢缵,曹魏时任过长安典农中郎将(据罗振玉《芒洛家墓遗文四编 补遗》所收“ 谢府君神道”);祖父谢衡,是西晋有名的儒学家,“博物多闻”,“ 以儒素显” ,任过博士祭酒、太子少傅、散骑常侍一类的文官。父亲谢裒(一作褒),永嘉之乱时携家南渡,在东晋政府中担任过侍中、吏部尚书等要职。谢安出身于这样的名门世家,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在德行、学问、风度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修养。四岁时,谯郡的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 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即王承,东晋初年名士)。”

当时的宰相王导也很器重谢安,青少年时代的谢安就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东晋朝廷先是征召他入司徒府,接着又任命他为佐著作郎,都被谢安以有病为藉口推辞了。后来,拒绝应召的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则渔弋山水,入则吟咏属文,挟妓乐优游山林,就是不愿当官。当时担任扬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催逼,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仅隔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后来,朝廷又曾多次征召,谢安仍然予以回绝。以此激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接连上疏指责谢安,朝廷因此作出了对谢安禁锢终身的决定,经皇帝下诏才赦免。然而谢安却不屑一顾,泰然处之。

谢安虽然屡屡不愿出山,但当时的士大夫却都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以至时常有人说:“谢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他的妻子刘氏是名士刘琰的妹妹,眼看谢氏家族中的谢尚、谢奕、谢万等人一个个都位高权重,只有谢安隐退不出,曾对谢安说:“夫君难道不应当像他们一样吗?”谢安掩鼻答道:“只怕难免吧。”果然,升平三年(公元359)发生的谢万被废黜事件,终于迫使谢安步入仕途。

谢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他的器度不如谢安,却也很有才气,而且擅长自我炫耀,年纪轻轻就颇有名气,仕途通达。升平二年(358),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便被任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他并不是统兵作战的材料,在升平三年十月受命北征时,仍然是一副名士派头,只顾吟啸歌咏自鸣清高,不知抚绥部众。谢安对弟弟的做法非常忧虑,劝戒说:“你身为元帅,理应经常交接诸将,以取悦部众之心。像你这样傲诞,怎么能够成事呢?”谢万于是召集诸将,想抚慰一番。不料这位平时滔滔不绝的清谈家竟连一句抚慰的话都讲不出,憋了半天,干脆用手中的铁如意指着在座的将领说:“诸将都是劲卒。”如此凌辱轻慢,不仅不能抚慰将领,反而使他们更加怨恨。谢安无奈,只得代替谢万,对队帅以下的将领一个个地亲自拜访,尽力加以抚慰,拜托他们尽力协助谢万。但这并未能挽救谢万失败的命运。谢万率军增援洛阳,还未与敌军交战,手下士卒就惊扰奔溃。谢万单骑狼狈逃还,军士们本来要杀了他,看在谢安的份上才没有动手。损兵折将的谢万不久就被罢免为庶人。

谢奕病死,谢万被废,使谢氏家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升平四年(360),征西大将军桓温邀请谢安担任自己帐下的司马,谢安接受了。这本来只是很寻常的事情,然而消息传出以后,竟然引起了朝野轰动。在他动身前往江陵的时候,许多朝士都赶来送行,中丞高崧挖苦说:“卿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隐居东山不出,人们时常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如今苍生又将如卿何!

王导谢安

’”而谢安夷然毫不介意。桓温得了谢安却十分兴奋,一次谢安告辞后,桓温自豪地对手下人说道:“你们以前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吗?”

咸安元年(371),对 东晋朝廷 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权臣桓温本想立功中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没想到在枋头一战遭到惨败。为了重立威名,他听从郗超的建议,在咸安元年废黜了司马奕,另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此时的谢安已担任了侍中,不久又升任为吏部尚书。他洞悉桓温的野心,也知道简文帝比被废黜的司马奕也强不了多少,只是清谈的水平略高一些而已,但他仍然忠心匡扶朝廷,竭力不让桓温篡权的图谋得逞。

咸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简文帝就在忧惧中死去,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原来满心期待着简文帝临终前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桓温大失所望,便以进京祭奠简文帝为由,于宁康元年(373)二月率军来到建康城外,准备杀大臣以立成。他在新亭预先埋伏了兵士,下令召见谢安和王坦之。

当时,京城内人心惶惶,王坦之非常害怕,问谢安怎么办。谢安神情坦然地说:“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王坦之硬着头皮与谢安一起出城来到桓温营帐,紧张得汗流浃背,把衣衫都沾湿了,手中的朝板也拿颠倒了。谢安却从容不迫地就座,然后神色自若地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设守在四方,明公何必在幕后埋伏士卒呢?”桓温只得尴尬地下令撤除了埋伏。

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不久就退回了姑孰。迫在眉睫的危机,被谢安从容化解了。同年三月,桓温得了重病。在返回姑孰之后,病情日益加重。但他还在幻想着能得到加九锡的殊荣,不断派人催促。谢安故意拖延,对已经起草好的诏书一再加以修改,迟迟不予颁发。桓温终于没有如愿,抱憾而死。

桓温死后,谢安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兼吏部尚书,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数月后,中书令王坦之出任徐州刺史,谢安又兼总中书省,实际上总揽了东晋的朝政。为了缓和矛盾、稳定政局,谢安实行了着眼于长远,以和谐安定为重的执政方针。他没有趁桓温病死的机会翦除桓氏集团,仍然信任和重用桓温的弟弟桓冲,让他担任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和徐州刺史,负责镇守京口,后来又转为都督七州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桓冲也深明大义,认为自己的德望不及谢安,心甘情愿地以镇守四方为己任。将相关系的协调,促进了政局的稳定。当时人赞扬谢安,将他比作王导,而文雅则更胜一筹。

内部安定之后,谢安又把注意力转向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当时,前秦在苻坚的治理下日益强盛,东晋军队在与前秦的交战中屡遭败绩。谢安派自己的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率军征讨,接连取得胜利。又命谢玄训练出战斗力很强的北府兵,为抗击前秦作好了准备。

太元八年(383),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其时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可是谢安依旧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分负责军事,并派了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万前去抵御。谢玄手下的北府兵虽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

力比东晋大十倍,谢玄心里到底有点紧张。出发之前,谢玄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请示一下这个仗怎么打法。哪儿知道谢安听了像没事一样,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我已经有安排了。”谢玄心里想,谢安也许还会嘱咐些什么话。等了老半天,谢安还是不开腔。谢玄回到家里,心里总不大踏实。隔了一天,又请他的朋友张玄去看谢安,托他向谢安探问一下。

谢安一见到张玄,也不跟他谈什么军事,马上邀请他到他山里一座别墅去。到了那里,还有许多名士先到了。张玄要想问,也没有机会。谢安请张玄陪他一起下围棋,还跟张玄开玩笑,说要拿这座别墅做赌注,比一个输赢。张玄是个好棋手。平常跟谢安下棋,他总是赢的。但是,这一天,张玄根本没心思下棋,勉强应付,当然输了。下完了棋,谢安又请大伙儿一起赏玩山景,整整游玩了一天,到天黑才回家。这天晚上,他把谢石、谢玄等将领,都召集到自己家里,把每个人的任务一件件、一桩桩交代得很清楚。大家看到谢安这样镇定自若,也增强了信心,高高兴兴地回到军营去了。那时候,桓冲在荆州听到形势危急,专门拨出三千名精兵到建康来保卫京城。谢安对派来的将士说:“我这儿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还是回去加强西面的防守吧!”将士回到荆州告诉桓冲,桓冲很担心。他对将士说:“谢公的气度确实叫人钦佩,但是不懂得打仗。眼看敌人就要到了,他还那样悠闲自在:兵力那么少,又派一些没经验的年青人去指挥。我看我们准要遭难了。”

当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甚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竭力排挤谢安,使谢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于是,他提出由自己率军出镇广陵的步丘,修筑了新城(今江苏扬州邵伯镇),名义上是准备援助前秦,实际上是想脱离建康这个是非之地。他着手建造泛海的船只,准备从海道返回会稽。但他不久就患了重病,只得请求返回建康治病休养。然而他回到建康只有几天,就溘然病逝了,重回东山的心愿未能实现。到了谢安一死,东晋政权落在昏庸的司马道子手里,东晋的朝政就越来越腐败了。

谢安出生名门陈郡谢氏,父亲谢裒曾任太常卿,属于东晋士族。谢家人大多风流潇洒,被称为“谢家兰玉真门户”“谢家子弟,衣冠磊落”,谢安年仅四岁时,便被桓彝称许,认为他“风神秀彻”,长大以后,不在王承之下。谢安十三岁时,声名就已经传到辽东,连当时才七岁的慕容垂都特地送来一对白狼眊作为礼物。谢安得到了当世王导以下几乎所有名士的推崇,因而一举一动都被世人仿效。曾经有他的老乡回家没有费,只有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谢安得知以后,便路过抓了把扇子来用,结果人人仿效,积压的扇子不久便全部高价售出。他和王羲之及王献之父子均交好,曾一起参加兰亭集会,即《兰亭集序》中所记载的那次。

谢安起初曾做了一个月的小官“著作郎”,但很快就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家。他长期在东山隐居,一边教育子弟,一边与名流来往,常携歌妓,在会稽周围和朋友一起游玩。他为人镇定自若,曾和孙绰、王羲之等出海游玩而遇到暴风雨,众人皆慌乱不已,只有谢安不为所动,并劝众人慌乱无济于事,不如冷静思考,众人因此而得以安全归来。

篇五:中华王氏王导王羲之家族历代族谱的中心人物之接续

中华王氏王导王羲之家族历代族谱的中心人物之接

续(王氏家谱网)

作者:王氏家谱网 时间:2005-11-10 12:44:28 字体:大 小

《中华王氏通谱》、《琅琊王氏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的总撰、特约主编、南京旺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太子晋八十三世、王徽之五十世孙南山一樵(即王耿)先生家的祠堂谱,就是南京江宁山阴村王羲之家族的《琅琊郡三槐堂王氏宗谱》和南京溧水山阳乡王导家族的《江左王氏族谱》、溧水崇贤乡的《崇贤里王氏家谱》,这三个村庄相隔不到五公里垂直距离,宋代以来其中还有一些王姓为主的村庄相间,三个村庄总祠谱山阴村的《王氏宗谱》宋代以前为《琅琊郡王氏宗谱》,元代以后为《三槐堂王氏宗谱》和《山阴王氏宗谱》,所以我们在编这个通谱时,就统称其为南京山阴村《琅琊郡三槐堂王氏宗谱》,这样比较符合历史和现实整体观。并且,我们也非常谨慎地以这套谱的人物世系为线索,制出了这个琅琊王氏的世系和代表人物的通表。这套谱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编纂这套通表的依据呢?首先是因为这套谱形成的最早,其次是因为这套谱是在当时的江左王氏的大本营南京形成的。太子晋、鬼谷子、王翦、王陵、王融、王吉、王充、王祥、王导、王羲之、王褒、王方庆、王昌龄、王璧、王旦、王皋、王守仁、王原祁等中华王氏主流家族的代表人物构成了这个家谱的中心线索。 南山一樵的家谱最早形成于公元322年,即东晋永昌元年,这也是琅琊王氏的第一部谱牒。当时的首都就在今天的江宁山阴村一带,南京的江左王氏的掌门人、退休的宰相王导为了修家谱,便委托当时的宰相崔琳等人联名向皇上申请,经两任皇上晋元帝和晋成帝御准,由宰相庾亮等为皇上代笔成敕及序,当时成谱的名字有两本《江左王氏历世宗图谱》和《琅琊临沂王氏谱》,前者从太子晋至王导孙王珣等,后者从太子晋至王羲之子王徽之等,前者以像、像赞、铭、志为主(因王导王羲之等人均在世,所以只能以像赞、简志代传,逝者方可立传。此谱成书五年后王导逝。),后者则有了较为详细的世表格式,由于当时尚未有欧苏两式,所以谱牒较为朴实,均以散文式的文字为主,附有世系图,年表类格式(详见本志《王氏世谱》散页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世说新语》附本《琅琊临沂王氏谱》。)

当时,还有一部比较有名的《太原晋阳王氏宗谱》记录了王述王坦之家族的世系,但是这个家族的世系到了南朝宋王愉的时候,因为其获罪于皇上刘裕而满门被灭绝,所以这个严格意义上的太原王氏的世系就到此结束了。后来,又有其它的王氏后人延用了太原王氏的郡望。作者认为,这一是因为王述王坦之王愉的后代并没有被斩尽杀绝,二是因为有些人非常崇拜这个王氏的重要宗支,三是因为他们也许是真的世代生活在太原,而不知太原祁县晋阳一带还有一个以琅琊王氏为主的世族,四是因为有些人实际上已经搞不清楚自己的祖先到底是太原还是琅琊,但既然有天下王氏出太原这一说,他们于是也就很坦然地认定自己系出太原,虽然事实原来并不是这样的。还有一个第五点那就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及他的十万军在太原的上党一带被刘裕军击溃或收编,王旷又在太原成了家有了后。笔者此前在多本宗谱中发现了王旷的第三个儿子的名字,而此前王旷公认的儿子只有两个人。

从公元334年起,琅琊王氏、临沂王氏的名称全部由以王导、王羲之为代表的居住在今名南京的江左王氏取代,因为随着琅琊王司马睿的晋室南迁,来自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安徽等地的琅琊、临沂、费县、徐州、东海、东平、兰陵、魏郡、冀州、广川、高阳、晋阳、祁县、同夏、归化、安业、山阴、汝阳、山阳、扬州、北海、庐江、睢宁等中华王氏早期主要聚居地的州郡府县的王姓贵族及平民90%以上全部连地名和政府官员、政府牌子一道迁徙到了南京,三百年后的隋代才开始变更,而史学家口中和笔下东晋以来90%以上的琅琊王氏、临沂王氏、东海王氏、山阳王氏、太原王氏其实均应为南京一带的江左王氏。当时和前后的江左王氏因地名和聚住地名称的频繁变迁又包括了如下的称号:丹阳、江乘、当涂、扬州、徐州、淮南、乌衣、堂邑、庐江、淮安、鄣郡、溧水、溧阳、句容、宣州、会稽、吴、越、楚、齐、荆、润州、山阴、金坛、义兴(宜兴)、义真(仪征)、姑熟(当涂)、淮安、寿春(寿县)、胡孰、秣陵、丹杨、琅琊、临江、建业、江宁、建康、怀德、费县、阳都、即丘、临沂、肥乡、元城、新城、博陆、同夏、安业、上元、白下、归化、集庆、应天、南京等近百个叫法。尽管在地名的叫法上有所不同,但是琅琊、沂、江左、山阴、丹阳、会稽、吴越、楚、徐州、东海、扬州、淮南、建业、金陵、乌衣、江宁等名称的使用却是最多的,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隋唐以后。

由于王肃、王褒等人投奔了北朝魏、北朝周,南京的江左王氏在大量向江左的姑熟、会稽、山阴(绍兴、余姚、宜兴、常州、苏州、当涂)移民的同时,又大量向江右的豫章、南康、

泰和(南昌、合肥、九江、安庆、徽州)等地移民,而王褒、王肃等人的北迁又壮大和成长了太原、洛阳、咸阳、大名一带的王袭(汉王吉的父亲)、王方冀、王维一支和绛州龙门一带的王通、王勃一支。如果说王离的长子王元代表了琅琊王氏、次子王威代表了太原王氏,而南京的江左王氏又融合了王氏的这两支,使中华王氏的主流又重新汇合成了一支,无用讳言,隋唐以后,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太原王氏家谱。因为很多自称《太原王氏》的谱书中的世系,均是琅琊王氏人物和太原王氏人物的混合,甚至从头到尾全是琅琊王氏的。如果从王威开始至今来计算太原王氏的世系,依靠父子传承关系的家谱是根本找不到的,原因就是家在南京的太原王氏中王述王坦之的后人王愉因祸被灭门后,这一支在南京的后人都归宗于江左王氏了。

王褒和王肃等人在咸阳、洛阳和大同、龙门等地的后人结合了当地的远亲又续出了新的宗谱,因为他们地处大中原地区(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的交汇),所以有时也正确地称自己为太原王氏,但是谱牒中的直系祖先却是江左王氏的王导、王奂等人。这就形成了一种默契,不管太原王氏,还是琅琊王氏,源头都是以洛阳、西安、临沂或太原为主,接续却是以琅琊为主,即中原的封面,琅琊的内容,或琅琊为主的内容,也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太原的内容。

王导王羲之的后代王方庆、王璧、王搏等人在唐代的北方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固始、咸阳、东昌(莘县)、万年(河北)等地也一时充满了来自江左南京的王氏,他们后来又形成了开闽忠懿王氏、新安苦竹王氏、云湘婺南王氏、云贵鄂蜀王氏、三槐三沙王氏、京兆万年王氏、衡湘渔溪王氏、江都高邮王氏、大名新城王氏等总人口几乎占中华王氏80%以上的广阔宗支,在今天海内外所有的王氏中,只有朝鲜、韩国、缅甸、越南和我国东北、蒙古的一部分王氏人口因早于江左王氏的形成而与来自南京的江左王氏没有太多的播迁关系,而太原、蒙古、东北和朝鲜、韩国的一些王姓人与江左王氏有些连亲戚都谈不上。因为他们本来并不姓王,大多来自塞外和关外。但是东北、朝鲜、韩国的乐浪王氏、安东王氏倒是地地道道的琅琊王氏,他们的祖先就是商纣王的王叔箕子和汉代的王仲等正宗的山东琅琊人,加上东晋以前就去了缅甸、越南和隋唐之交经韩国迁往日本的王姓人,他们事实上都是江左的琅琊王氏或早或迟的宗亲。

一部中华王氏的通史,东晋以后也就是一部琅琊江左王氏的通谱,今天我们能够触及到的任

何王氏的家谱几乎都要与南山一樵家族的江左王氏有关,金陵、江宁、丹阳、乌衣、扬州、东海、徐州、苏州、吴江、江邑、山阴、会稽、古婺等象征南京及江左江右地区的王氏谱牒序言中的专有名词铺天盖地、三槐、三沙、琅琊、太原、开闽、新安等堂号就是万众共认的主旋律,最令南山一樵兴奋和自豪的就是,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在汉代及六朝期间汇成了一宗——琅琊江左王氏,可以说这既是他在家谱中发现的事实,又是他所领导的南京旺族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这是他们对中华王氏的一个巨大的贡献,面对这样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令人无以怀疑的凭证和能够说服任何人的论据。因为只凭谱牒为证,显然是不够的。中国现存的谱牒中,关于明代以前的家族史和人物世系中问题成堆,几乎百分之百存在问题;目前从事谱牒编撰工作的人,也多不是严格意义的谱牒工作者,甚至缺乏起码的专业素养。这就更加突显了王耿现象的重要和珍贵。王耿说:中国目前可能没有一部世系准确完整的家族谱。(包括刚刚获得世界之最的孔氏谱都是至少缺了四代的残编)

除了大量的正史方面的资料,可以指出王氏有很多家族系从江左迁出的事实外,可以证明上述观点的主流家谱有:南京江宁王徽之后代南山一樵故居山阴村的《琅琊郡王氏宗谱》,同一本家谱元代以后的名称为《三槐堂王氏宗谱》和浙江泰顺支王宗巳编撰的《王氏宗谱》、《赤岸霞浦王氏谱》、绛州龙门王肃王通的后代,浙江的王仕魁、王俊接续王导、王褒、王方庆、王纶、王易等人编撰的《王氏世谱》、南京溧水山阳乡汤庄村王导后代王瀣编撰的《江左王氏族谱》、南京溧水石湫坝海南王悦后人的《三槐堂王氏族谱》、南京溧水崇贤里王珣后人的《崇贤里王氏宗谱》、常塾昆山王坚王安节王时敏王原祁后人编撰的《太原王氏家乘》、王方庆、王璧后代编撰的《新安琅琊王氏宗谱》、王审知王延政后代编撰的《忠懿王氏族谱》、山西太原王家大院后人编撰的《静升王氏族谱》、王巩王肯堂王念孙王夫之后人编撰的《岳阳/武岗王氏谱》、《高邮王氏谱》、《衡湘王氏谱》、《江都王氏谱》、王守仁后人编撰的《余姚上塘王氏宗谱》、王宜之王务琨后人编撰的《云湘王氏谱》、王旦王锡爵后代编撰的《三槐王氏通谱》、《三沙王氏统宗谱》、王象乾王士祯后代编撰的《新城王氏族谱》等流传于海内外几乎中国现存王氏家谱中的王氏谱,除了那些找不到祖先来历的小谱和胡乱拼凑的杂谱之外,都能证明王耿上述观点的中肯和他总纂的这部《中华王氏通谱》的真实完整准确。 没有任何一本记有唐代以前祖先名字的家谱的范本,不是来自琅琊的江左王氏的南山一樵家族的王导和王羲之。当然,也有家谱是写琅琊或太原祖先的,遗憾的是,江左王氏谱以前是只有人名字的世表,而没有家谱的记载和流传。只有王导王羲之主持修撰的谱牒传承到了今天,也就是说:在南京江宁山阴村周边流传的《琅琊郡三槐堂王氏宗谱》等王导王羲之家族

谱,纵向贯穿与横向联系了整个中华王氏的文字史(主要是南京江宁山阴村和南京溧水山阳乡崇贤里的谱,因为这三村相距只有数公里,他们共同祖先的居住地就是南京乌衣巷王导王献之的宰相府,和南京朝天宫王导王俭的西苑,而王导后代经营的江宁山阴村的八十顷田产中(约八千亩),也有王徽之与当时宰相谢安同时各建的别墅。)

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宋末的抗金英雄王坚后代编的《太原王氏家乘》,尽管这本谱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太原王氏人名,但是因为太子晋传说是太原人,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也是终老在太原,他们就坚持要用太原王氏的谱名〈或者他们甚至已经知道自己是王旷在太原所生子孙的后代〉,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这个王坚也是南山一樵家谱民国九年版中的北宋末年的第三人。王坚在常熟和江阴地区的《太原王氏家乘》中是第一人,在南山一樵家谱《琅琊郡三槐堂王氏宗谱》宋代以来各版中均是第三人〈第一人是王宗巳〉。而崇贤里的《琅琊郡王氏家谱》中出现的大献公王璧却与山阴村的《琅琊郡王氏宗谱》中的王璧均为南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共同祖先,溧水汤庄的《江左王氏族谱》中出现的宋谱校对王纶,则是宋末扈驾南迁的主将、太尉王皋的孙辈,是山阴村的宋代始祖王宗巳的子侄辈。

上述这些家谱的存在和对这些家谱的研究,除了能证明谱中人是王导王羲之的后代之外,还能证明他们一直住在这里,不论在历代向各地迁出了多少人,这里的大本营从来都没有走空,因为这里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何况在“永嘉南渡”后,“宋室南迁”到南京时,又从全国各地向这里回迁了大批的宗亲,回迁者主要是王皋的 “三槐王氏”和王宗巳的“山阴王氏”,这也是王耿家祠从“山阴”变成“三槐”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宋室南迁到南京时,山阴王宗巳重建山阴村祠堂完工之际,请了太尉王皋来剪彩挂帅,由于王皋的官比王宗巳大,辈份又比王宗巳高,“山阴”和“三槐”本来就是王导和王羲之一家的,所以就用“山阴村三槐堂”来命名了。这样王皋和王宗巳都有了面子,地名和堂名都有了,山阴派的朝奉大夫王宗巳稍微吃了一点亏,因为原来的堂号应该是“山阴”的,但是“三槐”也不错啊。

这样的处理也许真的存在问题:山阴村隔壁的汤庄,是山阴村王家的亲兄弟,他们激烈地反对这次更名,不惜重建了一个他们自用的祠堂、山阴风格浓厚的“鹅书堂”(山阴派是王羲之的后裔,羲之好鹅、天下共知;而“三槐”的王皋、实际上也是同为一派的江左琅琊的始祖王导的后人。)汤庄的宗亲为什么这样敏感呢?好象直到现在也与山阴村的宗亲不甚来往,直到王耿去访,他们二十人的宗亲会中仍有一人反对和解,态度十分激烈(最后被族长等人痛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