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的小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18:50 体裁作文
篇一: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
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裙袂飞扬”
丹灶金沙小学 徐菊芳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是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篇学生写好的作文,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你会发现,层次也清楚,语句也通顺,用词也准确,老师讲到的学生都写了。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让人读后生涩呆板,没有意思感染力。这就是因为学生缺少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是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构成一篇最有生命力的文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分很多种,比如说: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等等。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更加鲜明突出;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就和盘托出。所以说这是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平台。但细节的描写最容易在小学生作文中被忽略,被掩盖。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把细节描写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它在文中闪耀“裙袂飞扬”的风采呢?以下是我们的经验总结。
一、重视课文范例。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精品之作,它们都极具代表性。在这些好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那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感悟方法。例如在《自然之道》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鬼,朝大海走去。”就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不情愿”写出了什么?这样让学生明白,原来细节描写虽细小,却能“以小见大”,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更能有效突出表达效果。
二、寻找课文“空白”
其实,我们教师只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文本,就会发现:课文中有神态细节,动作细节,有对话细节??但字里行间往往留有“空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细节描写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细节加工训练,做到读写结合。例如在《半截蜡烛》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处“空
白”: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补白”:此时此刻伯诺德夫人会想些什么呢?她的心中会有什么期盼呢???通过这种心里细节描写,既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感悟出习作方法。长此以往这样训练,学生在习作中,就会有意识做到细节描写,从而使习作更生动、有趣!
三、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位推崇真实作文的教师一定影响着他学生在不自觉中努力观察生活,用稚嫩的笔描写身边的人与事,以特有的童心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写实不是一味地玩流水账,不是没有情感渗透地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也不是对经历的直白翻板,而是在生活素描的基础上,“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抓住生活中细小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往往丰富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从而起到烘托,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作用,使文章真实、生动、感人,同时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同样写《我的同桌》,有人这样写:
1、她有一双柳叶眉,柳叶眉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的鼻子扁扁的。
2、也有人这样写:他那双智慧的眼睛从没停止过思考,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小小年纪的他,俊挺的鼻梁上方已有浅浅的几道弯了,那永不变的发型和他倔强的竖着的留海是他独特的象征?
很显然例2的描写比较精彩,抓住了人物的眼睛、鼻梁、皱纹以及发型等外貌,细微而无声地把一个人爱思考、沉静、倔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鲜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可见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是字斟句酌,推敲锤炼。文能达意,文从字顺是真,知多识广,文情并茂是美,学生习作以文真笔实为底线,以言深意远为追求。虽一样的“真实”,却蕴藏着不同的韵味,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韵味难道不是学生习作时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美感,难道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予人审美的享受吗?
四、虚实相生,同辉相映。
“实”即“实境”,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则是“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一句话,现实描写与想象描写的相结合,是语感实践的重要体现。例一个学生这样写《校园的塔松》:它们披着庄严的面纱.就
像几经沧桑的老人.平时很少有人去探访,只有校长会偶尔给它浇水施肥而已!除了我和朋友有空在那玩耍之外.其实那里还是一个人间天堂.读书时,它像隔音墙,隔去外界吵杂的闲音.玩耍时,它回给你一个开敞的环境.....当你在那里高声朗读一篇文章时,它们便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的文章,当你读的好时,它们会轻轻点头,那可能是在赞许你吧!或者是在为你高兴!它们伫立在那里仿佛是为我们而生,为这校园而生,为这片土地而生??我爱那美丽而庄严的塔松! 这一部分的描写,乍一看写的是塔松,可描写塔松的实景却又有多少呢?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分明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一位默默奉献的校长,一位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这些由塔松的沧桑萌发的虚景无不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心中的那些人和事。这种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就是一种感悟能力的体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开拓,是虚实相生、同辉相映的体现,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作文缺乏联想就像一塘死水缺少活源,大胆想象、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了,语感的表达就会更美了。
五、评改侧重“细节”。
习作评改是语文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将细节纳入评改教学的重点是很有必要的。在习作评改课上,教师不但要讲全班习作的“共性问题”,更应该抓住其中的代表,从一篇篇具体的习作中,让学生感悟到细节描写的魅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习作最得意的一处细节描写,读出来,全班评议,在这种及时的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但适用于生活,也同样适用于习作。只要方法科学,持之以恒,就一定逐步提高习作能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虽然小学生习作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引领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的魅力,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不遗余力和责无旁贷的崇高目的。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篇二: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细节描写的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在课堂语段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树立“细节描写服务于表现中心,力求细节有点型意义”的意识。
教学方法:学生训练、感悟为主体,教师讲析、点拨为主导。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朗读下面几段文字,说说你喜欢哪几段。
1、只听见一声枪响,各国的跨栏运动员们便狂奔起来,我国运动员刘翔跨过一个又一个栏杆,把其他人都甩在了后面,最后刘翔冲到了终点,夺得了中国第一枚跨栏金牌。
2、你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咀嚼桑叶,又像暖风吹拂白杨,像秋雨轻吻
梧桐,又像泉水叮咚欢唱。笔随着手腕运转,字随着思路延伸,一个个,一行行,一页页,横看如群蚁排衙,纵观如阅兵方阵。秀丽,整洁,赏心,悦目,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乐趣吗?
3.(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衔接语:大家欣赏的这几个片断成功的运用了细节描写,今天我们这堂作文训练课训练的就是细节描写。
二、介绍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动作以及环境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
三、比较A、B、C三个文章片段,师生共同赏析,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
A﹑(某学生日记中的片段)
七年级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评语: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修改之后:
B、七年级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评语:增添了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C、七年级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评语: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
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化枯燥为生动,化模糊为真切,化平淡为神奇。
四、学生课堂片断作文训练、范文赏析,领会细节描写的要求。
(一)、写“吃相百态”的片段
要求同学阅读之后说出情境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增添细节描写来提高片断水平。
片断一:(描写“淑女”张宇航)
她端起碗,夹了菜,送到嘴边里,嚼了起来。
片断二:(描写“粗汉”梁立铮)
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夹起菜往嘴里送。
改文一: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改文二: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子,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撑得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饭粒挂在嘴角上。
(二)、根据以下情境,进行作文片断练习。
情境一:课间十分钟,有的同学在看书、写作业,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闹,有的在……请同学们选出一个或几个同学的活动来写。
情境二: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教自己的教师,请同学们就老师对你的“一个眼神”来进行细节描写。
情境三:我由于纪律变差,成绩倒退,被老师请到办公室。我一边向办公室走去,一边想……
例文一: 张丽娟埋着头,双眼直盯桌子上的数学书,她用手不停地撩前面那缕头发,然后下唇向上,吹了几下。玩弄完头发后,她又用右手抬了一下眼镜,不知她想到了些什么,身体靠着椅子,左手微微拿起那本数学书,右手把一支笔反着在肚子前的衣服上划来划去。接下来,她用笔敲了一下前桌张东坤的头。而张东坤回过头来,报复性的给了她一下。忽然,张丽娟脸一板,大吼一声:“安静!”把大家都给吓了一跳,接下来,无聊的她才开始做正经事了。
例文二:“说得非常好!” 老师向我递过一个赞许的眼神。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又像沙漠 里的一汪泉水,滋润着我干涸的心;更像黑夜里拉开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整个心房。我是一个胆小少语的孩子,这个眼神让我
篇三: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
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裙袂飞扬”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是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篇学生写好的作文,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你会发现,层次也清楚,语句也通顺,用词也准确,老师讲到的学生都写了。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让人读后生涩呆板,没有意思感染力。这就是因为学生缺少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是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构成一篇最有生命力的文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分很多种,比如说: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等等。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更加鲜明突出;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就和盘托出。所以说这是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平台。但细节的描写最容易在小学生作文中被忽略,被掩盖。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把细节描写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它在文中闪耀“裙袂飞扬”的风采呢?以下是我们的经验总结。
一、重视课文范例。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精品之作,它们都极具代表性。在这些好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那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感悟方法。例如在《自然之道》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鬼,朝大海走去。”就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不情愿”写出了什么?这样让学生明白,原来细节描写虽细小,却能“以小见大”,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更能有效突出表达效果。
二、寻找课文“空白”
其实,我们教师只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文本,就会(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细节描写的小作文)发现:课文中有神态细节,动作细节,有对话细节??但字里行间往往留有“空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细节描写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细节加工训练,做到读写结合。例如在《半截蜡烛》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处“空白”: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补白”:
此时此刻伯诺德夫人会想些什么呢?她的心中会有什么期盼呢???通过这种心里细节描写,既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感悟出习作方法。长此以往这样训练,学生在习作中,就会有意识做到细节描写,从而使习作更生动、有趣!
三、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位推崇真实作文的教师一定影响着他学生在不自觉中努力观察生活,用稚嫩的笔描写身边的人与事,以特有的童心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写实不是一味地玩流水账,不是没有情感渗透地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也不是对经历的直白翻板,而是在生活素描的基础上,“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抓住生活中细小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往往丰富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从而起到烘托,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作用,使文章真实、生动、感人,同时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同样写《我的同桌》,有人这样写:
1、她有一双柳叶眉,柳叶眉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的鼻子扁扁的。
2、也有人这样写:他那双智慧的眼睛从没停止过思考,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小小年纪的他,俊挺的鼻梁上方已有浅浅的几道弯了,那永不变的发型和他倔强的竖着的留海是他独特的象征?
很显然例2的描写比较精彩,抓住了人物的眼睛、鼻梁、皱纹以及发型等外貌,细微而无声地把一个人爱思考、沉静、倔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鲜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可见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是字斟句酌,推敲锤炼。文能达意,文从字顺是真,知多识广,文情并茂是美,学生习作以文真笔实为底线,以言深意远为追求。虽一样的“真实”,却蕴藏着不同的韵味,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韵味难道不是学生习作时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美感,难道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予人审美的享受吗?
四、虚实相生,同辉相映。
“实”即“实境”,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则是“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一句话,现实描写与想象描写的相结合,是语感实践的重要体现。例一个学生这样写《校园的塔松》:它们披着庄严的面纱.就像几经沧桑的老人.平时很少有人去探访,只有校长会偶尔给它浇水施肥而已!
除了我和朋友有空在那玩耍之外.其实那里还是一个人间天堂.读书时,它像隔音墙,隔去外界吵杂的闲音.玩耍时,它回给你一个开敞的环境.....当你在那里高声朗读一篇文章时,它们便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的文章,当你读的好时,它们会轻轻点头,那可能是在赞许你吧!或者是在为你高兴!它们伫立在那里仿佛是为我们而生,为这校园而生,为这片土地而生??我爱那美丽而庄严的塔松! 这一部分的描写,乍一看写的是塔松,可描写塔松的实景却又有多少呢?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分明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一位默默奉献的校长,一位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这些由塔松的沧桑萌发的虚景无不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心中的那些人和事。这种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就是一种感悟能力的体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开拓,是虚实相生、同辉相映的体现,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作文缺乏联想就像一塘死水缺少活源,大胆想象、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了,语感的表达就会更美了。
五、评改侧重“细节”。
习作评改是语文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将细节纳入评改教学的重点是很有必要的。在习作评改课上,教师不但要讲全班习作的“共性问题”,更应该抓住其中的代表,从一篇篇具体的习作中,让学生感悟到细节描写的魅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习作最得意的一处细节描写,读出来,全班评议,在这种及时的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但适用于生活,也同样适用于习作。只要方法科学,持之以恒,就一定逐步提高习作能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虽然小学生习作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引领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的魅力,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不遗余力和责无旁贷的崇高目的。
篇四: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
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裙袂飞扬”
丹灶金沙小学 徐菊芳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是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篇学生写好的作文,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你会发现,层次也清楚,语句也通顺,用词也准确,老师讲到的学生都写了。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让人读后生涩呆板,没有意思感染力。这就是因为学生缺少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是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构成一篇最有生命力的文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分很多种,比如说: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等等。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更加鲜明突出;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就和盘托出。所以说这是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平台。但细节的描写最容易在小学生作文中被忽略,被掩盖。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把细节描写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它在文中闪耀“裙袂飞扬”的风采呢?以下是我们的经验总结。
一、重视课文范例。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精品之作,它们都极具代表性。在这些好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那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感悟方法。例如在《自然之道》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鬼,朝大海走去。”就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不情愿”写出了什么?这样让学生明白,原来细节描写虽细小,却能“以小见大”,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更能有效突出表达效果。
二、寻找课文“空白”
其实,我们教师只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文本,就会发现:课文中有神态细节,动作细节,有对话细节??但字里行间往往留有“空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细节描写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细节加工训练,做到读写结合。例如在《半截蜡烛》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处“空
白”: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补白”:此时此刻伯诺德夫人会想些什么呢?她的心中会有什么期盼呢???通过这种心里细节描写,既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感悟出习作方法。长此以往这样训练,学生在习作中,就会有意识做到细节描写,从而使习作更生动、有趣!
三、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位推崇真实作文的教师一定影响着他学生在不自觉中努力观察生活,用稚嫩的笔描写身边的人与事,以特有的童心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写实不是一味地玩流水账,不是没有情感渗透地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也不是对经历的直白翻板,而是在生活素描的基础上,“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抓住生活中细小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往往丰富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从而起到烘托,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作用,使文章真实、生动、感人,同时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同样写《我的同桌》,有人这样写:
1、她有一双柳叶眉,柳叶眉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的鼻子扁扁的。
2、也有人这样写:他那双智慧的眼睛从没停止过思考,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小小年纪的他,俊挺的鼻梁上方已有浅浅的几道弯了,那永不变的发型和他倔强的竖着的留海是他独特的象征?
很显然例2的描写比较精彩,抓住了人物的眼睛、鼻梁、皱纹以及发型等外貌,细微而无声地把一个人爱思考、沉静、倔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鲜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可见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是字斟句酌,推敲锤炼。文能达意,文从字顺是真,知多识广,文情并茂是美,学生习作以文真笔实为底线,以言深意远为追求。虽一样的“真实”,却蕴藏着不同的韵味,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韵味难道不是学生习作时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美感,难道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予人审美的享受吗?
四、虚实相生,同辉相映。
“实”即“实境”,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则是“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一句话,现实描写与想象描写的相结合,是语感实践的重要体现。例一个学生这样写《校园的塔松》:它们披着庄严的面纱.就
像几经沧桑的老人.平时很少有人去探访,只有校长会偶尔给它浇水施肥而已!除了我和朋友有空在那玩耍之外.其实那里还是一个人间天堂.读书时,它像隔音墙,隔去外界吵杂的闲音.玩耍时,它回给你一个开敞的环境.....当你在那里高声朗读一篇文章时,它们便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的文章,当你读的好时,它们会轻轻点头,那可能是在赞许你吧!或者是在为你高兴!它们伫立在那里仿佛是为我们而生,为这校园而生,为这片土地而生??我爱那美丽而庄严的塔松! 这一部分的描写,乍一看写的是塔松,可描写塔松的实景却又有多少呢?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分明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一位默默奉献的校长,一位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这些由塔松的沧桑萌发的虚景无不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心中的那些人和事。这种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就是一种感悟能力的体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开拓,是虚实相生、同辉相映的体现,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作文缺乏联想就像一塘死水缺少活源,大胆想象、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了,语感的表达就会更美了。
五、评改侧重“细节”。
习作评改是语文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将细节纳入评改教学的重点是很有必要的。在习作评改课上,教师不但要讲全班习作的“共性问题”,更应该抓住其中的代表,从一篇篇具体的习作中,让学生感悟到细节描写的魅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习作最得意的一处细节描写,读出来,全班评议,在这种及时的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但适用于生活,也同样适用于习作。只要方法科学,持之以恒,就一定逐步提高习作能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虽然小学生习作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引领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的魅力,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不遗余力和责无旁贷的崇高目的。
篇五: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作文中的细节描写(一滴水中的太阳)
一、导入
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那在我们的写作中,什么是那一滴中的太阳?什么是能呈现肃杀清秋的一片枯叶呢?
板书:一滴水中的太阳——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二、指导点拨:
1、什么是细节?(赏析古诗两首,明确细节内涵)
点 绛 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的闺中生活真是无忧无虑,充满了开心与欢乐。这首词的上片描写少女李清照荡秋千尽情嬉戏的场面。自由自在的少女宛如一支快乐的小鸟,在“露浓花瘦”的暮春季节,气候冷暖适宜,着“轻衣”而荡秋千,以至浑身“薄汗”,玩得酣畅淋漓。下片写外客来访、李清照匆忙躲入闺中这样一个忙乱的小场面。“蹴罢秋千”,稍作休息,却正好碰上了客人来访。为了躲避外客,慌张不知所措到“袜刬金钗溜”。象李清照这样大胆、真率、任性的少女,有如此过度的害羞与紧张,暗示着来客与她有着密切的关系。李清照毕竟不同一般少女,临进闺房之门的一刹那,她寻找借口“倚门回首”,峰回路转,佯装“却把青梅嗅”,暗地里端详来客。“青梅”的细节描写则将李清照如此忙乱慌张的原因点破,原来客人就是她“青梅竹马”的未来夫君。这一“回首”,再次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和与众不同。赵明诚是李清照的同乡,两人从小不一定玩耍长大,“青梅”的典故是一种诗意夸张的运用。但这里典故用得天真、俏皮,闺中少女的羞怯、活泼与对未来夫婿的心仪,尽在这一“回首”中。
细节的内涵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是功不可没的。
2、细节描写的方法
(1) 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做动态展示,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例子: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作者用“放” 、“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2)对比展示
即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 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鲜明对照。从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或者同一个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例子1《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离开范家的情形
中举前: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中举后::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
前后矛盾的细节描写,揭示胡屠户的市侩心理,揭露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习气,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例子2
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这段文字,通过“阳光灿烂”“天空湛蓝”的对比,使文字均衡,节奏感强。
例子3
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
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
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这组句子就通过形象思维,巧妙的表达了对生活的看法,并且意蕴深厚,耐人品味,堪称警句,使文章顿生光彩。
例子4
诚信不是金钱,但千金难买季布一诺;
诚信不是美貌,但它使狡诈的郑秀黯然失色;
诚信不是知识,但胜过张仪的学富五车
这样写又比说“诚信是最宝贵的人生品格,它比什么都重要”要高出一筹
(3)运用修辞。
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修辞是雕饰语言是常用手段。作为中学生,修辞是再熟悉不过了。作文中能适时用上几处,一定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例子1:
——只有极为偶然的机会,看到几本《儿童画报》,让我的梦不至于枯萎。
——同学们将手插进衣袋木偶般的坐着。
——幸福并不是老天爷牙缝里落下的肉屑。
——罗纳尔多就像一辆老汽车,这一次发动机坏了,下一次是减震器,接下来是刹车、油箱!
例子2: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析: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想想:还能联想一些例子吗?
(4)善用描写
描写也有三段论——清楚、具体、形象
描写是记叙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描写,就不能算是记叙文。中学生常常因为不会描写而头痛。文章写不长,写不精彩,写不生动,都与不会描写有关。
逻辑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判断推理的三段论,比如这样一句话:“我们班级的同学都是好学生,我是班级的一员,所以,我也是好学生。”一个判断分三个句子,第一句叫“大前提”,第二句叫“小前提”,最后一句叫“结论”。人们通常称它为逻辑推理的“三段论”。三段论其实是逻辑推理的三个步骤,有了这三个步骤,一个判断就成立了。仔细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作
文的描写句子也有三个步骤,借用逻辑学的概念,我们也把它称之为“描写三段论”。例如这样一个普通的描写句子:“操场上有一根旗杆,静静地竖立着,就像一位忠于职守的哨兵。”第一句话是叙述,第二句话是形容,第三句话是比喻。三个句子合起来,完成对一件物体的完整描写。
“叙述”主要负责介绍人、物、事件的基本事实、大体经过以及重要背景,让人们认清事物大体的轮廓,它回答的是“有什么”的问题。叙述的写作要求是“写清楚”,比如,“学校对面是一排高层楼房”这个简短的句子,清楚地介绍了描写对象的方位——学校对面,数量,一排;性质,高楼房,这就把对象介绍得十分清楚。
“形容”主要是描绘人、物、景、故事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细更清晰地了解它,它所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比如“这些楼房有一百多米宽,全部是银白色墙面,金色屋顶”。这样一写,读者的印象就更清晰了。
“比喻”负责把描写对象的某一部分特征同常见的某种事物进行比较,让人们更形象更直观地去把握此物,它回答的是“像什么”的问题。比如前面的句子,可以加上“远远看去,像一排身披铠甲的巨人”。这样一写,读者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一般来说,有了这三个步骤,你对某样东西的介绍就比较清楚,也比较生动,也比较感人了。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样的句子:
西边天空有一道彩虹,弯弯的,长长的,像架在半空的一座七彩天桥。
教室的东边是学校的操场,平坦,宽阔,长满绿绿的青草,(远远望去)像一块巨大的地毯。
公路上,汽车一辆接一辆(你追我赶)地飞驰,就像在进行一场没有终点的比赛。 天空飘着雪花,密密麻麻,纷纷扬扬,就像成千上万只蝴蝶一起从天外飞落下来。 三段论的每一个单句,也可以分别增加修饰成分,变为一组复杂的描写,如:
乘飞机飞越内蒙,坦荡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绵延千里,一望无垠,牧民的帐篷零零星星地闪现在眼前,白白的,圆圆的,就像刚经过雨水冲刷的草地上钻出的无数颗小蘑菇。
三、实践训练
读一读,改一改,写一写。
儿时,我们总是盼望着桑叶一夜之间长大,盼着那桑葚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一下子由青变成淡红,由淡红变成深红,由深红变成黑紫。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我和小龙一头钻进了徐老伯承包的桑林。多诱人的桑葚啊!我和小龙东攀西摘,弄得满头大汗,有时用手擦一把汗,竟成了大花脸。我俩相视而笑。“饱餐”一顿之后,我俩匆匆钻出桑林。哟,徐老伯正
在池塘边放鸭子,怎么办?心虚的我俩只好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徐老伯用放鸭的竹竿拦住我们,“吃了我的桑葚吧?“没,没有哇……”没有?你们的脸上是什么?”咽,对了,我们的“大花脸”都没有擦干净呢!我俩只是搓着手,不知说什么好。“记住,桑葚可以吃但要洗干净,上面说不准还有农药残液呢!吃坏了肚子上不了学可就坏了……”多好的徐老伯呀,我们担心的事没有发生,却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注入了一股暖流,徐老伯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我们看到的仿佛不是古铜色,而是一种可贵的生活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找出文章中描写成功的句子,并反复朗读。
(2)从描写是否得当的角度,用简要的语言评一评画横线的句子。
(3)展开想象,描写出当时的情景,写在横线上。
四 实践练笔
运用细节描写方法展现生活中的场面,写片断作文。
五、点评修改
“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这段片段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等都做了恰如其分的描写。读起来栩栩如生,如亲临其境又不失幽默。
如何让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
(1)细致观察感悟;
(2)精心锤炼词语;
(3)巧妙运用修辞。
进行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什么方法呢?我归纳为以几点。
(1
如“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我们就可以问“是怎样的银元?”“谁的银元?”“银元是谁弄掉的?”“银元怎样掉到地上?”“掉下地以后发生什么事情?”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范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