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品茶与评茶,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4:19:10 作文素材
品茶与评茶,ppt作文素材

篇一:评茶资料

评茶资料

1 茶叶品质的描述

1.1 外形的描述

描述茶叶品质的外形应包括造形、嫩度、色泽、匀整度与净度。其中造型、嫩度、色泽是描述的重点,造型可以表明这个茶的风格,嫩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质量的高低,色泽两者兼而有之。

扁形茶如特级龙井茶的外形描述为: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匀整重实、洁净、嫩绿鲜润;三级龙井茶的外形描述为:扁平尚光滑、尚挺直、尚匀整、尚洁净、绿尚润。其中扁平光滑和扁平尚光是描述造形;挺直肖削和尚挺直既描述造形也描述嫩度,且挺直尖削的嫩度优于尚挺直,因为要达到尖削的水平,除了加工龙井茶的技术水平高外,还要鲜叶芽饱满,叶子呈初展水平,否则,芽瘦叶大,加工技术再好也达不到“尖削”的水平。嫩绿鲜润和绿尚润既描述色泽又描述嫩度。有植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其叶子的颜色是不一样的,绿色植物新芽萌发的色泽一般都有从嫩黄→嫩绿→鲜绿→暗绿→黄绿的变化规律,因此,色泽也能反映芽叶的嫩度,嫩绿要比绿的茶叶嫩度好。同时,茶叶的油润性更能反映茶叶的嫩度,嫩度好的茶叶,油润性一定好,粗老的茶叶干枯。因此,评茶术语中可用油润、尚油润、稍枯、枯来表达嫩度。

卷曲形如特级碧螺春的外形描述为:细秀卷曲如螺、披毫、匀整洁净、隐绿鲜润;宜昌邓村绿茶王的外形描述为:细紧略卷曲、匀整洁净、翠绿鲜润;雁荡毛峰特级的外形描述为:肥壮略曲、多毫、匀整洁净、嫩绿鲜润。分析这三个茶外形术语表达的意思:它们都是卷曲形茶,卷曲的程度碧螺春大于邓村绿茶王大于雁荡毛峰;芽叶的个体雁荡毛峰大于邓村绿茶王大于碧螺春;白毫的含量碧螺春高于雁荡毛峰高于邓村绿茶王;它们的色泽不一,邓村绿茶王最绿,雁荡毛峰相对偏黄;它们的匀整度和洁净度相当。

因此,外形描述时要尽量使用合适的术语把各项因子都表达出来,特别是造型、嫩度和色泽。目前,有很多文章甚至有的标准在进行标准实物样的描述时,不写明造型,不把自己的特色描述出来,让人无法了解茶叶的风格。如某少一地方标准在描述一只较为著名的茶叶特1级的外形时只用了“细嫩显毫、色泽翠绿”这八个字,看了之后,不知这只特1级茶是长的还是圆的,让人摸不着头脑。在目前众多的名茶中,能用这八个字的茶数不胜数。 当然,在茶叶评比或在一些其它场合中,会碰到许多茶的外形非常相似,无法用术语把它们区分开,但它们之间又确实存在着差异,这时,可以用相同的术语不同的分数把它们区分开。

1.2 汤色的描述

汤色的描述包括茶汤色泽的种类、明亮度与有无沉淀。其中茶汤色泽的种类、明亮度必不可少,有沉淀一定要描述,无沉淀可省略。如名优茶的汤色一般描述为:嫩绿或浅绿清澈明亮;高档绿茶的汤色一般描述为:绿明亮;低档茶的汤色一般描述为:黄绿稍暗(或有沉淀)。高档红茶的汤色一般描述为:红艳明亮;低档茶的汤色一般描述为:红暗有沉淀等。乌龙茶的汤色由于其发酵程度的不同,色泽种类变化很大,从蜜绿→蜜黄→金黄→橙黄→橙红,由绿为主过渡到由红为主。

1.3 香气的描述

香气的描述包括香气的类型、高低(浓淡)与持久性。其中香气的类型和高低一定要描述,持久性这项一般香气持久的就写明,不持久就省略。一般说来,不同的茶,香气的类型基本相似,但鲜叶嫩度不一,香气高低(浓淡)不一样,当鲜叶过度成熟,就会出现粗老气。香气的持久性受鲜叶质量和加工技术影响,鲜叶质量好加工技术高的茶叶一般香气持久性好。

香气的描述如特级西湖龙井为:鲜嫩清高持久;三杯香(高档炒青)为:栗香高爽持

久;南京雨花茶为:清香高爽持久。这三只茶由于加工方法不同,香气的类型不同,但都是好茶。如有一只茶的香气描述为:“粗”,指的是这只茶的香气类型是粗老气,且比较浓;如是“稍粗”,指的是这只茶的香气类型是粗老气,且比较淡。

茶叶香气随着鲜叶嫩度的下降,香气降低,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说来,由高到低,香气从“香型+高爽持久→高→尚高→纯正→平和→低→稍粗→粗”变化。相应的评语,代表不同的香气质量,评茶员要掌握评茶术语的含义,正确使用。

1.4 滋味的描述

滋味的评语从滋味的类型、浓淡、厚薄和爽涩等方面去描述。如特级西湖龙井用“鲜醇甘爽”描述,其中“甘醇”二字包含了类型、浓淡、厚薄三方面的含义。同是高档绿茶,根据类型、浓淡、厚薄不一,可用“浓厚、浓醇、醇厚、醇正”等术语表达,这四个术语的含义,在浓淡方面,浓厚大于浓醇大于醇厚大于醇正,在厚薄方面,浓厚、醇厚大于浓醇、醇正。

与香气一样,随着鲜叶嫩度的下降,滋味变差,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由高到低,滋味从“甘醇爽→醇爽→尚醇爽→平和→稍粗涩→粗涩”变化。据我个人体会,滋味的描述是各项因子中最难表达的,常常会落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地。但是,平时多评茶、多用评语、多练习,到时也会运用自如的。

1.5 叶底的描述

趺底的描述包括叶底的嫩度、叶底的色泽和均匀度。其中叶底的和色泽必须描述,均匀度在特别好与特别不好时加以描述,一般的有时可省略。如特级西湖龙井茶叶底的描述为:芽叶细嫩成朵、匀齐、嫩绿明亮;五级西湖龙井茶叶底的描述是:尚嫩欠匀、稍有青张、绿稍深。都包括了嫩度、色泽和均匀度三项。

叶底从嫩到老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相应的评语大致为细嫩成朵、匀齐、嫩绿明亮→嫩匀成朵、尚嫩绿明亮→嫩匀绿明亮→尚嫩匀、尚绿亮→尚嫩欠匀、尚绿明→欠嫩匀、黄绿明→稍粗老、黄绿尚明→粗老、黄稍暗→粗老薄硬、黄暗。具体的应看实际的茶样,具体情况具体描述。

通过阅读正确描述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的评语,茶叶工作者在不看到该茶的情况下也能较为正确地判断该茶的质量。

2 部分评茶术语的含义及应用

2.1 外形术语

扁平:扁直平坦,专用于扁形茶,一般其宽度在5mm左右,长度20-28mm左右。风格如西湖龙井茶。

剑形:扁直平坦较窄长,一般其宽度在3-4mm左右,长度20-28mm左右,似宝剑。如江苏的茅山青峰。

雀舌形:扁直平坦但较幼小,一般其宽度在3-4毫米左右,长度20mm左右。用于细嫩的扁形茶。

兰花形:芽叶相连似花朵,基部如花蒂,芽叶端部略卷紧稍散开并向下弯曲似山中兰花。

月牙形:采幼小、细嫩单芽加工成浑圆的、主脉稍稍弯曲的似月牙的形状。如太湖翠竹。

针形:采单芽加工成浑圆挺直的形状,或采一芽一、二叶初展搓揉成细圆挺直的形状。如雪水云绿、千岛银针、雨花茶。

卷曲:茶条呈螺旋状。根据其弯曲的程度可用“螺形、曲卷形、卷曲形、勾曲形、曲条形”等术语表示,依次弯曲的程度逐渐减弱。

鲜绿:色泽青翠碧绿而有光泽,为高档绿茶之色泽。程度稍次的可用绿翠、翠绿等术

语。

绿润:色绿而活,富有光泽。 深绿:色较深近墨绿有光泽,为高档绿茶之色泽。 嫩绿:绿色较浅带黄,富有光泽,是鲜叶幼嫩,缺乏叶绿素所致,为高档绿茶之色泽。 鲜亮:色泽鲜活而富有光泽,是原料细嫩、加工技术精湛的表现。

鲜润:色泽鲜活而富有光泽,但稍次于“鲜亮”。

嫩黄:绿色较浅带黄,富有光泽,黄的程度大于“嫩绿”,是高山多雾的环境中所产的细嫩茶叶的风格。

灰绿:色深绿带灰白。

暗绿:深绿显暗无光泽。

黄绿:绿中带黄,且光泽较差。

披毫:指茶叶的表面都被毫所覆盖。根据程度的递减可依次用“显毫、多毫、有毫、带毫”述评表示。

细紧:条索细长卷紧而完整,有锋苗。比“细紧”更为细小的用“细秀”表示,比“细紧”更为壮大的依次用“紧结、壮结、肥壮、肥硕”表示。都为高档茶之用语。一般细秀、细紧用于小叶种加工的高档茶叶,紧结、壮结用于中叶种所加工的高档茶叶,肥壮、肥硕用于大叶种所加工的高档茶叶。

光润、油润、润:指色泽鲜活、光滑润泽。三者中“光润”优于“油润”优于“润”。 橙红:红色稍浅带黄,特细嫩红茶所具有的色泽。

红棕:红中带棕,高档红茶所有的色泽。

2.2 汤色术语

浅白:汤色浅、近无色,是采摘细嫩而加工中又不用力,茶汤中缺乏内含物所致。 浅绿:汤色较浅,带绿色,是采摘细嫩的名优绿茶的汤色。

嫩黄:汤色较浅,带黄色,是多雾高山细嫩绿茶或细嫩黄茶或名优绿茶轻度失风所产生的色泽。

嫩绿:浅绿微黄透明,名优绿茶的汤色。

嫩白:汤色浅、近无色,稍深于“浅白”,用于名优绿茶和高档白茶。

蜜绿、蜜黄:汤色绿中透黄,用于发酵程度极轻的台式乌龙茶,其中蜜黄稍黄于蜜绿。根据黄橙与红色成分的增加(即发酵程度的加重),乌龙茶汤色的术语依次有“金黄、橙黄和橙红”。

红艳:汤色红而鲜艳,金圈厚,似琥珀色,是高档红碎茶或发酵好的大叶种红茶所具有的汤色。

红亮:红而透明有光泽,不如“红艳”鲜亮。

红深:汤色红而深,缺乏光泽。

红浓:汤色红而深厚,缺乏光泽,用于描述普洱茶的汤色。

2.3 香气术语

鲜嫩、嫩香:新鲜悦鼻的加工精湛的嫩茶所具有的香气,有点似煮熟的嫩玉米香。 栗香:似栗子炒熟时发出的香气。是高山优质茶所具有的香型。

清高:清香高爽而持久。

清鲜:香气清纯鲜爽。

清香:香气清纯爽快,香虽不高但很幽雅。清香稍低用“清纯”表示。

清:香气清爽但稍感偏青。

青气:带青草气,是绿茶加工“火候”不足、红茶发酵不足的表现。

注:“清高、清鲜、清香、清、青气”术语表达的香型比较接近,据我的休会是形成

这不同的香型主要是由于加工时火温掌握的高低,火温掌握得好,清香高爽,用“清高”表达,依次用“清鲜、清香”表达,如带有青气,根据青气的程度加重,依次用“清、青气”表达。

足火:茶叶加温干燥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干度十足所产生的火香。

高火:茶叶加温干燥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干度十足、略感“过火”所产生的火香。

老火:干度十足、带轻微焦气的香气。

焦气:干度十足、有严重的焦气。为次品茶香气。

甜香:香气中露有糖香。是高档红茶的典型香气。大叶种嫩度好的原料帛成绿茶也会产生甜香。

花香:在纯茶香气中闻到类似鲜花的香气。是茶树品种优良、生产环境优越、加工技术精湛的茶叶所具有。

云香:云南大叶种品系细嫩原料加工出来的绿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优良香气。 幽香:香气幽雅、透露缓慢而持久。

蜜兰香:香气中甜香(似烤红薯香)夹带花香,多用于广东的“白叶工夫”茶的特殊香型。

陈香:茶叶后熟陈化后所产生的香气,一般指普洱茶所具有香气类型。

欠纯:茶叶香气中夹带有不是茶叶本身所具有的气味。

2.4 滋味术语

甘醇、甜醇:味道柔醇带甜,多用于高档红、绿茶。“甜醇”所表达的甜的程度稍重于“甘醇”。

甘和:味道柔和带甜,刺激性弱。 甘爽:味道带甜而爽口。 和爽:味道柔和、刺激性弱但爽口。 清爽:滋味清鲜爽口。

醇爽:滋味稍带刺激性,口感柔和爽口。

鲜醇:滋味稍带刺激性,口感柔和鲜爽性好。

甘润:感觉汤中内含物丰富但滋味柔和甘甜,是口感极好的表达术语。

和淡:滋味柔和但感觉内含物欠缺,滋味偏淡。

青涩(生涩):口感中带有青草气与涩味。

生味:杀青不足、干燥温度偏低的绿茶与发酵程度不足的红茶产生的滋味。 火味:干燥温度过高,部分内含成分炭化所产生的味道。

2.5 叶底术语

全芽:指叶底全部为茶芽组成,无叶片。

肥软:指芽叶肥壮、叶肉厚实而柔软。与此接近的术语还有“肥厚嫩软、肥嫩”等,其含义“肥厚嫩软”优于“肥嫩”优于“肥软”。

幼嫩:一般指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叶。

细嫩:芽所占的比重大,芽叶细小而嫩软。

嫩软:指芽叶的一定的嫩度,叶质柔软,多用于中档偏高茶。

稍硬:指芽叶生长到了一定的成熟度,木质化程度加深,叶质开始变硬。

粗老:叶质变老、叶脉显露,手按之感觉粗糙,有弹性。

粗硬:叶质变老变硬、叶脉显露,手按之感觉粗糙而硬,有弹性。 茶叶感官审评因其准确、全面、迅捷的优点,一直被视为是检验茶叶品质的基本方法。虽然今天的理化检验已有较大发展,但还不能全面反映与级别、品质间的线性关系,且某些项目尚无法做到全面

推广,同时,茶叶作为饮料,最终是由人消费,而目前还没有仪器能够取代人的感官反应,因此,感官评茶在世界范围被认可为评定品质优劣和等级高级的唯一方法。

各国间进行感官评茶虽然在操作环节上不尽一致,但内容一般均包含形、色、香、味和叶底(茶渣)等内容,其彼此间存在相互影响,但重要的是代表了茶叶品质的不同方面,分别体现了茶叶品质的主要特征,但每一项内容均不能单独地反映出茶叶体品质。

使不同的评茶人员驿评茶术语和给定的分数有一定或接近的观点,前提是要有一个一致的学习和经验获取过程。感官审评作为一种人为的主观行为,正是因为其过程中已逐渐建立了一种统一的标准动作模式,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客观再现性。这种模式贯穿于器具设施,也体现在评茶的方法中。

在我国茶叶界,普遍使用的感官评茶方法,依据审评内容可分为五项评茶法和八因子评茶法两种。

一、五项评茶法

五项评茶法是我国传统的感官审评方法,即将审评内容分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经干、湿评后得出结论。在每一项审评内容中,均包含诸多审评因素:如外形需评定嫩度、形态、整碎、净度等,汤色需评颜色、亮度和清浊度,香气包括香型、高低、纯异和持久性;滋味评定因素有纯异、浓淡、醉涩、厚弱、甘苦及鲜爽感等;叶底需评嫩度、色泽、匀度等每个因素的不同表现,均有专用的评茶术语予以表达。

五项评茶法要求审评人员视、嗅、味觉器官并用,外形成内质审评兼重。在运用时由于时间的限制,尤其是在多只茶审评时,工作强度难度较大,因此不仅需要评茶人员训练有素,审评中也形成侧重和主次之分,即不同项目间和同一项目不同因素间,重点把握对品质影响大和对品质表现起主要作用的项目(因素),并考虑相互的影响,作出综合评定。

五项评茶法的计分,一般是依据不同茶类的饮用价值体现,通过划分不同的审评项目品质(评分)系数,进行加权计分。就单个项目品质系数比较而言,外形所占比值最大,但小于内质各项比值之和。采用加权计分,不仅较好地体现了品质侧重,也保障了综合评定的准确性,排除了各个审评项目单独计分的弊端。

五项评茶法主要运用在农业系统的茶叶质量检验和品质评比中,在科研机构中也多有针对性地运用。

二、八因子评茶法

自五十年代起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茶叶生产一直实行计划调拨制,限于当时专业评茶队伍的规模及各方利益,虽然产销双方的加工、交接验收等均有统一的标准样,但在实际的检评过程中,由于加工的茶叶与标准样品质上必然存在的起伏,势必对茶叶品质形成不同的意见,进而引发争议。为消除产销双方不断出现的争议,以维护正常的生产,并利于管理,有关的主管部门经协商后于六十年代起在商业系统尤其是在外贸系统中推出八因子评茶法,用以评定茶叶品质。

最初的八因子评茶法,审评内容由外形的条索(或颗粒)、整碎、净度、色泽及内质的香气、滋味、叶底色泽和嫩度构成,以后又修改为条索(颗粒)、整碎、净度、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从八因子评茶的规定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外形审评项目具体化,分列为四个因子,在某些情况下,视汤色为附带因子,认为无损于茶叶品质最终评定准确性而予以取消。

同时,为执行评茶计价,规定采用标准样对照百分制或百分制或五级划分制计分且各因子单独计分;干评、湿评因子得分各占50%等。

八因子评茶法的使用目的,是期望通过采用一些易掌握和运用的技能,并指定审评易区分出差别的因素,从而得出茶叶品质结论。在运用的感官技能中,侧重于以视觉进行判断和比较,对依靠嗅觉和味觉判断的因子要求相对不高,计分时给予的比值较低。这正是八因子

篇二:专业品茶师品评茶叶的必备素质

专业品茶师品评茶叶的必备素质

品茶师鉴定或说是欣赏一壶茶,应具备下列三种心理准备:

1.以很超然的心情来接纳各种茶,把各类茶都认为独立的个体,重视它的风格,无好恶之心。如果有人问您:“您最喜欢喝什么茶?”,您应该一下子答不上来才是。

2.充分了解各类茶应有的品质特性,以及能制作到多高的境界。这就必须多喝多探访名茶,尽量让自己知道天多高地多厚。

3.就该壶茶的现况鉴定与欣赏。这里所说的现况包括采制的季节生长的环境制作的技术等等,而不是只看结果的高低。这项虽与上一项有点冲突,但在鉴定与欣赏的实际效益上很重要,比如“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茶?”“什么人采制的茶?”等等。

品茶师的品评方法

个人也可以利用评茶师的要领来认识欣赏各种茶,不是标准的鉴定杯亦无妨,只要找到几把大约150㏄的小壶(小壶大多是这个容积左右),利用大杯子作茶碗,就可以自行依法操作,详加练习自己评茶的能力。如果小壶都找不到那么多把时,拿一些吃饭的饭碗或汤碗也可以,饭碗、汤碗大部分的大小也是150㏄,以三个作为一组,一个泡茶一个当盖子,另一个放在旁边备用,浸泡到所需时间,打开盖子,用汤匙(或漏杓)将茶叶舀到当盖子的碗上,再以备用的碗当盖子盖上这个盛叶底的碗。如此一来,放叶底的碗可以闻香,放茶汤的碗可以观汤色评滋味,依旧可以从事比较研究品赏的工作。

品评茶叶应注意的问题

1.反复实验累积评茶经验:评茶能力是经由不断的实验,去尝试、判断而获取的,是累积经验的结果。光说不练,只有公式而不去应用,是不可能具备评茶能力的。

2.注意茶叶外形、茶叶内质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举一反三,可加速评茶能力的获得。 ·茶叶外形方面某些因素间的相关性:例如茶叶幼嫩、紧结的,茶身总是重实的。 ·茶叶内质方面某些因素间的相关性:例如香气纯正优美的,滋味也不会错才对。凡是叶底好的,茶汤的色、香、味总不会差到哪里。

·茶叶外型与内质之相关性:例如外形的嫩度和叶底的嫩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又如外形条索匀整的,叶底也会较匀整。

一看:看的是茶叶的外形和色泽。好茶叶的色泽基本上是翠绿的,而且芽头的条形也比较均匀。此外,还要特别留意茶叶里是否有老叶或死叶,如有,则茶叶品质一般。

二闻:如果茶叶看起来不错,那你可以接着把茶叶拿起来闻一闻。一般好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扑鼻的清香;而品质不佳的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霉味,像焖过似的。

三泡:现在市场上有的茶叶虽然看起来色泽不错,但有可能是在制作过程中添加过某种化学原料。所以在选购茶叶时,消费者最好能将其泡开品尝一番。一般情况下,好茶叶泡开的茶很清透,反之则浑浊。当然,消费者在泡开茶后也有必要品味一番。如果你喝到的茶清爽润喉、唇齿留香,那你选购的一般是好茶。反之,如果喝到嘴里苦涩发麻的,很可能是夏暑茶,品质不会太好。

篇三:品茶-茶文化

茶本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经长久发展至今,茶品要顺为最佳、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即为茗品。

品茶 就是品其味,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品茶讲究的是程序。在与客人共同品茶时,由茶海向客人的闻香杯中斟茶通常只斟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情谊———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特殊含义。

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红茶,全发酵。颜色乌润,俗称“宝光”。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滋味:香气香甜持久,又似兰花香,俗称“祁门香”,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

冲泡方法

泡茶工具:茶壶、公道杯、小直口杯、祁门红茶、法兰西玫瑰、4f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

1-3.温杯:用开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4-6.投茶:取5g左右茶叶放入FH-204一屋窑茶壶中。

7-8.洗茶:洗茶重在一个“快”字,不求将茶味泡出,

只需让茶叶均匀受热,唤醒茶香即可。

9-11.泡茶:倒掉洗茶的水,放入准备好的玫瑰花,

倒入8分满开水,盖上壶盖泡2-3min。

12-16.出汤: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将

茶汤分到小直口杯中。

闻茶香,品茶味,祁门红茶有天然的果香,加上

法兰西玫瑰的花香,香味清新迷人,口感甘醇馥郁。

洞顶乌龙茶也称“冻顶乌龙茶”,产自台湾,茶区海拔1000-1800公尺,在台湾高山乌龙茶最负盛名,被誉为“茶中圣品”。冻顶乌龙茶汤清爽怡人,汤色蜜绿带金黄,茶香清新典雅,香气清雅,因为香气独特据说是帝王级泡澡茶浴的佳品。在日本、中国和东南亚,享有盛誉。冻顶乌龙产自台湾鹿谷附近冻顶山,山多雾,路陡滑,上山采茶都要将脚尖“冻”起来,避免滑下去,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所以冻顶茶产量有限,尤为珍贵。

冲泡方法

泡茶工具:紫砂壶一个、冻顶乌龙春池0014、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

一个、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

1-3.温杯:用沸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4-7.洗茶:取5g左右茶叶放入紫砂壶中,加入沸水,洗茶重在一个“快”字,不求将茶味泡出,只需让茶叶均匀受热,唤醒茶香即可。

8-11.泡茶:洗茶后,采用高冲的方式将沸水倒入茶壶中。盖上壶盖,期间,不断的用开水淋浴茶壶,以3次为佳,内外高温才能使浓郁的茶香完全的散发出来。

12-15.出汤: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要低倒,快速。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到小口杯里,浓郁的茶香即可即弥漫在空气中。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被誉为“武夷茶王”。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为千年古树,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

冲泡方法

泡茶工具:紫砂壶一个、大红袍(这里以特级为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紫砂壶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

1-3.温杯:用沸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4-7.洗茶:用茶匙取适量茶叶放入紫砂壶,洗茶讲究一个“快”字,只要把茶叶的香味唤醒即可,无需泡出茶味。

8-11.泡茶:弃去洗茶之水,倾入沸水,盖上壶盖泡4~5min,期间要用沸水从浇注壶身,以3次为佳,高温之下才能使浓郁的茶香充分散发出来。

12-15.出汤: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低倒,快速,防止茶香飘逸。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到小口杯里,即可品茶香,观茶形。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稳红,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并赢得荣誉。此外,还有其茶文化,保健作用。

冲泡方法

泡茶工具:透明玻璃杯一个、太平猴魁、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

1-2.温杯:使用80℃左右的开水温玻璃杯。取适量茶叶(7-8片)放入玻璃杯中,根部朝下,赏茶形。

3-6.洗茶:将80℃左右的开水沿着杯壁倒入茶杯中,快速洗茶。

7-9.泡茶:先加入杯子容量1/3的开水,1~2min后再加满水。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绿茶。颜色:嫩绿油润。外形:细扁如雀舌,芽似锋;白毫显,色似象牙。滋味:嫩毫香清新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杏黄清澈。

冲泡方法

泡茶工具:陶瓷盖碗一个、黄山毛峰(这里以特级为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

1-3.温杯:用75~85℃的开水,冲淋陶瓷盖碗,使其充分均匀受热。

4-6.投茶:上投、中投、下投法皆可,我们以下投法示意,用茶匙取3~5g茶叶放入盖碗。

7-14.泡茶:先加入适量的75~85℃的开水,以覆盖茶叶为佳,盖上杯盖。

1~2min后,再沿杯壁加满开水,即可品茗香了。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焙,制作过程十分考究。岳西翠兰品质的突出特点在“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明代张源《茶录)云:“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茶是圣洁之物,茶艺器具必须至清至洁。绿茶。颜色:颜色:黛绿泛黄。外形:平展,每一片都不带哑和茎梗,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滋味:香气清高,汤色清澈,滋味回甜。

冲泡方法

泡茶工具:直口玻璃杯一个、六安瓜片、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

1-4、烧水:凉温大概到75-85度,用烧开的水沿着杯沿四壁倒入,温杯。用茶匙取3g茶叶放入玻璃杯。

5-7.泡茶:上、中、下皆可,我们这里选择下投法,倒入适量温开水,以覆盖茶叶为佳。

8-11:轻轻摇动茶杯,使茶叶完全吸附水份,散发香味,搁置3分钟左右。

12-15:沿着杯壁加满水冲泡,观茶型,闻茶香,品茶汤。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杭州不仅以西湖闻名国内外,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颜色:色泽嫩绿泛黄。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绿茶。滋味:汤色嫩黄(绿)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浓醇。

冲泡方法

泡茶工具:洁净的阔口透明玻璃杯一个、西湖龙井茶(这里以特级特香为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

一、用电水壶把水烧开至100摄氏度,备用;

二、西湖龙井冲泡用水的选择:纯净水或山泉

三、龙井的泡法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我们选择下投法。如下图所示:

1-3.刚烧的开水温杯,用茶匙从茶叶罐里取适量茶叶(一般一次放5-7g,根据个人口味而定)放入玻璃杯中。

4-6.待开水凉至85度左右,高提水壶,冲入适量的水,已覆盖所有茶叶为佳。

悬壶高冲

7-10.摇香30秒左右,手捧玻璃杯,朝一个方向轻轻摇动玻璃杯,让茶叶湿润均匀受热。

11-17.再用悬壶高冲法注入开水至九分满。(我们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方式),35秒后,即可饮用。

四、品饮,杯中茶水喝到一半时,就可以续水了,冲泡的时间,是要随冲泡次数而增加。

【 泡茶小知识 】

品龙井茶的讲究:水温方面,则应用约75摄氏度到85摄氏度的水。千万不要用100摄氏度沸腾中的水,因为龙井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所以茶叶本身十分嫩。如果用太热的水去冲泡,就会把茶叶滚坏,而且还会把苦涩的味道一并冲泡出来,影响口感。那么怎样控制水温呢?我们当然不会拿支温度计去量,所以最好的是先把沸水倒进一个「公道杯」,然后再倒进茶盅冲泡,这样就可轻易控制了水温。还有一点要记紧的,就是要高冲,低倒。因为「高冲」时可增加水柱接触空气的面积,令到冷却的效果更加有效率。

品茶与评茶 ppt

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颜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绿茶。外形:外形条索紧结呈卷曲如毛螺,白毫显露。滋味:香气清爽持久;滋味鲜爽味醇;汤色嫩绿明亮。

冲泡方法

泡茶工具:陶瓷盖碗一个、碧螺春茶(这里以特级为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

1---3.烧水,凉温大概到75-80度,用烧开的水温杯。

4--6.上、中、下皆可,我们选择上投法,首先,盖碗倒入2/3的水,然后用茶匙取3-5g茶叶放入盖碗。

7--8.洗茶,好的碧螺春的茶毛很多,泡茶前先洗茶,洗去茶毛,洗茶速度要快。

9--12.倒掉洗茶的水,沿着盖碗壁沿四周,将温水注入。

13.最后,观察茶叶在水中冲泡的模样。

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 “砂绿起霜”成为铁观音高品级的标志,获得了“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誉。乌龙茶,半发酵。颜色:乌润砂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卷紧而重实。滋味:香气馥郁持久,有桂花香;滋味醇厚甘爽生津;汤色橙黄鲜丽。

冲泡方法

1---4、工具准备:功夫茶具一套(茶盘、白瓷盖碗、公道杯、滤网、阔口杯、茶道六件套),茶叶(装在专门的茶叶罐里,以感德AAA为例),把水烧开,铁观音要用沸水冲泡,用烧开的水温杯。

篇四:品茶人生

品茶人生

品茶是有讲究的“一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道茶水不能要,或冲或洗或倒掉,然后冲泡的茶水才能要。喝茶时也有学问的,不能一饮而进。一口喝掉叫“牛饮”,两口喝掉叫“驴饮”,三口喝掉叫做“品”,品茶使人们认识到:茶是一种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这是一种大自然的杰作。因为,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淡淡的茶香,可使人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向人生的千姿百态,走向灵感的净化。我们在慢慢的品茶中 ,会忘却了外面的喧闹,忘却了内心的烦恼 ,这时 ,我们的心是安静的 。所谓“品茶”也许就像是这么回事吧! -

不仅如此,善于饮茶的人,往往在心灵的深处,充满着一种清淡、静雅的意趣。最终,使茶心、人心、道心,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茶文化灵性。古人云:茶是儒,是仁、义、礼、智、信;茶是佛,是来世净土的精神寄托;茶是道,是乐天知足的自我心灵安慰;茶是和,充满着怡情温柔,至善至美,茶是静,充满着清淡天和,养精蓄锐。 - 总之,茶叶不仅具有山川精气之灵气,而且通过饮茶和品茗,更能使人净化心灵,性情幽雅,高扬人格。一旦与友人相交,清茶一杯,细啜慢饮,相互内心之间,顿有一种心灵相通的感悟。这就是茶的平凡,茶的质朴,茶的纯净,茶的中和,统统溶化在清心爽口的玉液之中。以便从品茗中,品出人生感悟的生活真谛和生命艰辛的韵味??

篇五:品茶、评茶四阶段常用语及说明

品茶、评茶四阶段常用语及说明

品茶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分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四个阶段。

阶段一:欣赏汤色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茶叶汤色常用的品茶术语有:

颜色:

绿艳:清澈鲜艳,浅绿鲜亮。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橙色:汤红中带黄,似桔红色。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混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红汤:常见于陈茶火烘焙过头的茶,其汤色有浅红色或暗红色。

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金黄:茶汤清澈,以黄为主,带有橙色。

红艳:似琥珀色而镶金边的汤色,是高级红茶之汤色。

红亮、红明:汤色不甚浓,但红而透明有光彩,称为“红亮”;透明而略少光彩者,称为“红明”。

深红、深浓:红而深,缺乏鲜明光彩。

红淡:汤色红而浅淡。

深暗:汤色深而暗略呈黑色又称红暗。红茶发酵过度,贮存过久品质陈化常有此色。 红浊:搪塞不论深或浅,内中沉淀物多混浊不以见底。

冷后浑、乳凝:红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称为冷后浑

或乳凝,品质好的红茶出这种现象。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姜黄明亮,浓厚丰满,是一种汤质浓、品质好的标志。

亮度:

浓亮:茶汤浓而透明,虽不如浓艳光圈亮,但还有光彩。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不够浓,但亦不淡。

清澈、明亮:茶汤清净透明称为“明亮”。明亮而有光泽,一眼见底,无沉淀或悬浮物,称为“清澈”。

明净:汤中物质欠丰富,但尚清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难见碗底。

昏暗:汤色不明亮,但无悬浮物,与混浊略有差别。

阶段二:闻嗅香气

如果采用杯泡,茶汤倒出后,一手握杯,一手掀杯盖,半开半掩,靠近杯沿用鼻轻嗅或深嗅,反复闻嗅,但每次嗅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掌握在三秒钟左右,以免影响嗅觉灵敏感。杯盖不要离杯,每次嗅过后随即盖上,避免杯中香气飘散,以便反复闻嗅鉴别、欣赏香气。

鉴赏茶叶香气的因子,通常包括纯度、高低、长短等。

常用的品香术语有:

鲜浓:香气浓而鲜爽持久。

鲜嫩:香气高洁细腻,新鲜悦鼻。

浓烈:香气丰满而持久,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清高:清香高爽,久留鼻尖,采茶叶较嫩、新鲜、制工好的一种香气。

清香:香气清纯柔和,香虽不高,缓缓散发,令人有愉快感。

幽香:幽雅而有文气,缓慢而持久,如兰花香、花粉香或近似花的香气,但又不能具体指示哪种花香的可用幽香表示。

岩韵、音韵:指在香味方面具有特殊品种香味特征。岩韵适用于武夷岩茶,音韵适用于铁观音茶。

浓郁、馥郁:带有浓郁持久的特殊花香称为“浓郁”;比浓郁香气更雅的称为“馥郁”。

鲜爽:香气新鲜、活泼、嗅后爽快。

高甜:表示想起入鼻,充沛而有活力,并且伴随着带糖的甜美。

鲜甜:鲜爽带有甜香。功夫红茶带有此种香气,与“鲜纯”同义。

甜纯:香气不太高,但有甜感,与“甜和”同义。

高香:香高而持久,高山茶或秋冬干燥季节的茶常有高香且细腻的香气。 强烈:香感强烈,浓郁持久,且有充沛的活力,高档红碎茶具有这种香气。

浓、鲜浓:香气饱满,但无鲜爽特点称为“浓”;兼有鲜爽与浓的香气,称为“鲜浓” 花果香:类似各种新鲜花果的香气,多在秋冬季节,制作优良才有此香。 纯正:香气纯净而不高不低,无异杂气味,也为“纯和”。

平正、平淡:香气稀薄,但无粗老气或杂气,也为“平和”。

钝浊:气味虽有一定浓度,但滞钝,感觉不快。

粗淡:香气低,有老茶的粗糙气,也称粗老气。

低微:香气低,但无粗气。

青气、老青气:似鲜叶的青臭气味。

浊气:夹有其他气息,有沉浊不爽之感。

高火:干燥温度较高且时间过长,干度十分充足所产生的高火气。

老火、焦气:制茶中火温或操作不当所致,轻微的焦茶气息,称“老火”;严重的,称为“焦气”。

闷气:不愉快,熟闷气。

异气:焦、烟、馊、霉、油气、铁腥气、木气以及他劣质气味。

阶段三:尝试味道

茶汤吮入口内,不咽下喉,用舌尖打转两三次,巡回吞吐,斟酌茶的味道,主要鉴赏浓淡、强弱、鲜爽、醇和、纯正等,常用术语有:

浓强:茶汤入口浓厚,有黏舌紧口感觉,刺激性强,具有鲜爽感和收敛性。 鲜浓:鲜快爽适,浓厚而富刺激性。

甜浓:新鲜、甜厚。

鲜爽、鲜甜:汤味新鲜,如后爽适,且有甜感,也为“甜爽”。

回甘:汤茶入口,先微苦后回甜,收敛性强。

浓厚、浓醇:茶汤溶质丰富,味浓而不涩,纯而不淡,浓醇适口,回味清甘。

醇厚:汤味尚浓,带刺激性,有活力,回味爽而略甜。

醇和:汤味欠浓,鲜味不足,但无粗杂味。

纯正:滋味较淡但属正常,缺乏鲜爽,也为“纯和”。

软弱:味淡薄软,无活力,收敛性微弱。

平淡:味清淡但正常,尚适口,无杂异粗老味。

粗淡:味淡薄滞钝,喉味粗糙,为低级茶叶或老梗茶的滋味。

苦涩:味虽浓但不鲜不醇,茶汤入口,味觉麻木,如食生柿,也为“青涩”。 水味:干茶受潮,或干度不足带“水味”,清淡不纯。

异味:焦、烟、馊、酸等劣质气味。

阶段四:评看叶底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