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火把节的传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7:57 字数作文
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字数作文

篇一: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把好端端的人间被搅得民不聊生。智慧超人,英勇无畏的彝族英雄"黑体拉巴",看到这个情景,便经常去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

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

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心里又愤恨又嫉妒,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放出铺天盖地的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祭司,祭司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蝗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在大祭司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阿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侗族斗牛节 "斗牛节”是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善斗的“水牛王”。“斗牛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逢“亥”的日子里举行。 节前,各自约好对手,作好斗牛的准备。节日这天清晨,铁炮三响,“牛王”在锣鼓和芦笙的乐器声中进入斗牛场。这时一支支队伍,手持金瓜、月斧,举着各种旗帜,前呼后拥,绕场三周,算是“入场式”,也叫“踩场”。接着,各队牵着自己的“牛王”,举着火把,严阵以待。铁炮一响,他们便将火把往前一抛,参斗的两头牛从两端四蹄腾空,冲了上去斗作一团,难解难分。气氛紧张热烈十分壮观。

如果两头“牛王”久斗不分胜负,人们就用绳子拴住两头牛的脚,像拔河一样往后拉,结束它们的搏斗,算是平局。如果一方输了,他们的彩旗就会被子对方的姑娘们全部夺去。他们需要通过赎旗礼和对歌的方式才能赎回。得胜的“牛王”被披上红布,以示祝贺。

斗牛活动能培养人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侗家人喜欢斗牛为乐,多在春秋之季进行。虽然同是两牛相斗,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这些不同的仪式都留下了古代征战的遗迹。

篇二:《火把节》

《火把节》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火把节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或演示文稿)

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⒊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⒈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⒉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⒊小组内交流。

⒋集体交流。

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⒍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板书: 4、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 民族服饰 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

篇三: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隆重、盛大、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节期三天。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2] 传说一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传说二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

表现彝族的国画作品-作者狄少英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

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英勇

无畏,跨上骏马能日行千里,迈开脚步可飞崖走壁。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爱,对美发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

关于火把节的传说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表现彝族的国画作品-作者狄少英

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黑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篇四:白族火把节的传说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

讲大理故事,说人间传奇。

常常有外地朋友问,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其实这并非是哪个民族才有的问题。在云南,白、彝、纳西、哈尼、傈僳、拉祜、普米等七个民族都过火把节。节期于农历6月24日至26日,各民族日期不尽相同,过法和传说也各有特色。白族火把节是6月25日,对于白族来说,这是个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白天人们忙着扎制巨大的火把树,备办筵席,大宴亲朋,入夜则万人空巷地相聚火把树下,禳灾祈福,吹弹歌舞,彻夜狂欢。其全民性、自发性无与伦比。景象之壮观正如元代诗人文章甫描写的“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落人间”,年年如是,自古不渝。

白族的火把节?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匀绱寺≈厝攘遥砍嗣褡逖Х矫娴母髦忠蛩兀诵氖瞧渲杏懈觥盎鹕账擅髀ァ钡拇担耐凶湃嗣嵌砸晃幻褡迮⑿鄣淖匪己途把觥U饩褪羌矣骰陌捉嗍ュ墓适隆?/p>

相传唐朝开元年间,洱海地区分布着蒙舍诏、蒙嶲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越析诏等六个部族小王朝。他们本来各自都受中央王朝的册封,各诏主也当任着各州刺使,受唐王朝剑南节度使管辖。后来,蒙舍诏日渐强大起来,攻下了河蛮部族,诏主皮逻阁顿生吞并五诏的野心,图谋独霸一方,便用金银珠宝贿赂节度使王昱,得到朝廷默许。当时的六位诏主都属同源同宗的远亲,日常素有往来,有一次皮逻阁应邓赕诏主皮罗邆的邀请赴邓川做客。宴席间,他发现邓赕诏夫人慈善公主美丽非凡,而且举止优雅,谈吐不俗,便产生了想要霸占为妻的欲望。两个图谋联在一起,于是心生一计,在都城建了松明楼,以六诏的年节六月二十五日共同祭祖为名,邀请五位诏主赴宴,用一把火剪灭五诏。

话说邓赕诏夫人慈善公主,原系浪穹诏老诏主罗铎之女,自幼美丽善良,罗铎与邓赕诏主的父亲咩罗皮是好朋友,便将女儿嫁给邓赕诏主皮罗邆,因公主出身于浪穹宁湖之北,故又称为宁北妃。这慈善公主宁北妃不但美丽善良而且聪慧贤淑,深爱着秉性忠厚的皮罗邆,一心辅佐他造福一方百姓,做个仁德之主。此刻,接到蒙舍诏松明楼祭祖的请帖。夫人寻思,那皮逻阁素来野心勃勃,年年攻城掠地,搅得民不聊生,还以枭雄自居,不可一世。此番邀请,必定窝藏祸心。于是苦劝丈夫万万不可赴约。而皮罗邆却慑于蒙舍诏主的淫威,如若不

去反遭欺祖的罪名。便明知山有虎,也只得向虎山行。夫妻俩万般无奈,临行时,慈善夫人给丈夫戴上一对铁手镯,依依不舍地含泪而别。

那松明楼果然建得巍峨壮观。六月二十五这天,邓赕诏主皮罗邆、浪穹诏主铎罗望、施浪诏主施望千、蒙嶲诏主原罗等四位诏主都已到齐,只差越析诏主于赠远未到。松明楼灯火辉煌,舞乐声中,众诏主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皮逻阁却不知何时已溜之大吉。突然之间,只见楼下四面火发,烈焰腾空,四诏主未及酒醒便全部葬身火海。 且说当天慈善夫人越来越感觉事情不妙,便带领人马高擎火炬星夜赶往松明楼,可惜她们赶到时,现场已完全成了一片灰烬。夫人呼天呛地,边哭边用双手在灰烬中刨认尸骨,直刨得十指鲜血淋漓,终于凭那对铁手镯认出丈夫尸首。此时皮逻阁却假惺惺地谎称松明楼失火缘自焚烧纸钱不慎,实为意外,并涎着脸对慈善说“夫人足智多谋,孤王心仪已久,如蒙不弃,当迎娶为贵夫人!”慈善只恨得咬碎牙关,却装出若有苦衷似的说:“丈夫尸骨未寒,怎能另寻新欢,且容归葬,守孝七七四十九天。”皮罗阁答应了。

慈善夫人回到邓赕,立即加固城池,聚积粮草,训练兵士,决心与皮逻阁决一死战。当皮逻阁发觉中了缓兵之计,怒火中烧,立刻兵临邓赕。慈善夫人亲自披挂上阵,军民同仇敌忾,蒙舍兵尸横遍野,邓赕城仍久攻不克。最后由于蒙舍兵发现邓赕城供水的瓦管,断了水源,城池终于被攻破,慈善夫人被俘。焦头烂额的皮逻阁一见夫人,却又被她的美丽和英勇折伏,禁不住怒气全消,恳求夫人非嫁他不可。夫人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在海边设祭坛,祭奠松明楼亡灵;二是皮逻阁必须披麻戴孝;三是迎娶之日必须乘船走水路,(暗示水火不能相容)。皮逻阁一一应允。八月初八这天,只见慈善夫人穿一身纸做的素衣白裙,默默伫立船头。皮逻阁问:“夫人为何不穿绫罗素衣?”夫人答道:“这是最后一次祭奠亡夫,过此一时便没用了。”船到海心,突然风浪大作,慈善趁势纵身投海,众人忙去拉时只抓住了一把纸屑。

慈善夫人殉节的大义行为深深触动了皮逻阁的良知,便当即册封她为“柏洁夫人”,邓赕城也被封为“德源城”。

这便是白族地区流传千年的火把节的传说。因此,火把节这天村村寨寨不仅要竖大火把,还要耍小火把,青年妇女要焐红指甲,小伙子们要跑马,海边的渔民要举行船赛等等,都是对柏洁夫人一举一动的纪念。直到八月初八,沿洱海的白族还要举行象征打捞夫人遗体

的耍海会。柏洁夫人被许多地方尊为“本主”。其封号也从“柏洁夫人”升级为“白洁圣妃”、“白洁圣妃阿梨帝母”,成为与佛同尊的神祗。而其中最说明问题的是邓川德源城柏洁神祠的一块横匾,题为“铁钏千秋”。

白洁圣妃的传说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歌颂的是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英雄行为,并不涉及是否赞成六诏统一的问题。其主旨不在对历史的评判,而在于对崇高美德的弘扬。

凤仙花染红指甲

红指甲 染红指甲是白族人过火把的一大风俗。火把节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拿着凤仙花根,用南瓜叶子包着,再撒点碱,到井边、河边的大青石上用石头舂碎,纯天然的染色剂就准备好了。

睡觉前,用南瓜叶子裹了凤仙花根,或一两根手指,或全部——手指甲、脚趾甲都行,再用线扎紧,一觉醒来,鲜红如火焰的美甲行为即大功告成。

凤仙花 凤仙花具有强大的渗透能力,用它的根或者花染的指甲,除了血红的颜色令人心醉外,与化学染剂容易褪色的毛病从不沾边。一旦把它请进来,要么用时间的利器,等日夜的更替带动指甲的新陈代谢,看着那一抹鲜红慢慢退场。想要一举清除,参照前文所列两种凶残的手段。

每次在火把节看到一片一片的鲜红,白洁夫人双手刨地,十指流血的场景就会跳出来,让人每到夏秋之交就要把白洁夫人的故事传唱,一遍又一遍,直到永远。

故事的开头充满历史的宿命意味。实力稍逊的五诏国王,虽然知道南诏王的邀请是鸿门宴,但生怕正愁找不到用兵理由的南诏国以此为由发兵攻打,于是面笑心忧去赴宴。邓赕诏诏主夫人白洁,聪慧娴淑,既知此行多吉少,又晓得不去不行,无奈之下,洒泪送别,行前拿出铁镯一只,亲自戴在丈夫手上。

宴会的地点民族味道浓郁,在一个由松树枝搭成的楼上,二楼的木板上面还铺了一层软软的、散发着林木香味的松毛(直到现在,大理以及很多彝族地区,请客的时候,客厅、院子里都会铺上松毛),于是叫松明楼。在这里聚会,从满大自然的味道,气氛很好,但也因为木头和松毛都是易燃物,有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南诏王演技一流,热情、真诚的和其他五位国王喝酒、聊天,大家称兄道弟,好像从来没存在过你死我活的争夺。南诏王乘气氛融洽,大家的酒都喝得差不多的时候,随便找个借口便下了松明楼。刚下楼,一把大火腾空而起,易燃的木板、树枝,加上松毛和松香的助燃作用(火把节上,松树枝和松香是两种最重要的原料),已经喝得晕晕乎乎、反应有些迟钝的五位国王来不及大骂南诏王的阴险毒辣,来不及逃生就被疯狂的火焰吞噬。

火光冲天,两百里外的白洁夫人都知道了消息,连夜向南诏国赶去。等她来到,火熄了,人去了,松明楼一片乌黑,夹杂着五位国王烧焦的尸体味,令人心碎,令人反胃,如同这场阴谋的主旋律。

白洁夫人悲痛欲绝,哭喊着用双手拼命挖,在烧焦的松明楼上寻找丈夫的遗体。鲜血马上从指头上流了出来,在充满祭奠意味的黑土上留下一滴又一滴的暗红,像是一串省略号与惊叹号。和白洁夫人一同赶来的,还有其他四诏的人,他们都在烧焦的,粘在一起的尸身前面束手无策。只有白洁夫人不停的挖,直到铁镯从焦土中露出来,她才告诉随行的人说:这就是你们的国王,临走前我亲自在他的手臂上戴上了这只铁镯。

白族火把节,以染指甲拉开序幕,就是纪念白洁夫人十指十指连心的疼痛。

大理四景——风花雪月传说

标签:云南 大理 分类:国内游记 发布:yshm 时间:2007-3-13

大理四景——风花雪月传说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即大理“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四景。

下关风

大理市下关,四面环山,四洱河入口地势形如喇叭,印度洋季风顺四洱河四十里山谷吹到下关收口聚集,风力特大;苍山十八溪冷空气亦吹向下关坝区,互相搏击,其狂如虎。每年秋末冬初,有35天尤甚。但是“风高而不寒,无沙亦无尘”。故“下关风”有益无害,美名远扬。有时风力达八级以上,年平均风速每秒达4.2米。

下关风日夜呼啸,因而被称为"风城"。说起风城,在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观音化作一老妪,背负着一个风瓶,经过天生桥。守桥士卒按惯例检查过往行人的货物。老妪好言说服士卒不要检查就放行。但士卒固执要检查,没待老妪说明利害关系,士卒便硬将瓶盖打开。顿时风从瓶中冲出,一放而不可收拾,等士卒明白过来,老妪已经不在了。从此大风日夜不停地从天生桥吹向下关, 因此人们就把下关叫做风城。

篇五: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火是人类最早掌握和使用的第一种自然力。火对彝族关系极大特别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彝族一年四季要生火取暖吃在火边睡在火边家中火塘常年不熄被称之为万年火。 火把节是全国彝族共同的盛大节日节日时间都是在农历6月24日前后几天。到火把节时彝族人民身着盛装白天举行斗牛、摔跤、跳弦、对歌等各种节日庆典活动。晚上手擎松枝火把嬉戏于村头寨尾田间地头各处照耀以驱除村中邪魔或烧虫除害。随后人们便从四处聚到一起汇集火把于一堆簇成巨大篝火围起篝火弹琴吹笙尽情欢歌跳舞。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各地传说不一。其一相传彝族祖先从中原流放到西南农历6月24日这天夜晚到达聚居地森林密布杂草丛生猛兽的叫声阴森恐怖。先民们为了使族人不受伤害人人打起火把驱赶害虫妇女们点火把照明男人伐木扎起围栏兴建房屋使族人避免了毒蛇猛兽的侵袭人们为了纪念到西南安营扎寨的第一天每年的农历6月24日晚彝族人都要点火把唱歌跳舞以示纪念。其二古时候有一年地里的庄稼将要成熟收获时有一恶魔从天上撒下无数的害虫辛苦一年的庄家将被毁之危急之时有一个彝族妇女决心为民除害并于农历6月24日燃起火把到庄稼地里四处焚烧害虫昼夜不停害虫被消灭了但这位彝家妇女因劳累过度而死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除害而献身的彝家妇女将其死难的日子作为火把节传袭下来。其三相传一次民族战争中彝族军队被敌人围

困面临覆灭之时突闻一群牛的吼叫声彝军计上心来在牛角上扎起火把在牛尾巴上栓火炬到了夜晚把牛赶进敌阵借助火威彝军乘胜追击一举打败敌军。 关于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各有其神话传说至于火把节的天文历法的科学意义则鲜为人知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上期才完全调查清楚火把节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一个重大节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卢央副教授合撰的《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一书专门阐明彝族十月太阳历法是根据观察太阳运动定冬至和夏至傍晚观测北斗星和斗柄指向定大寒和大暑大暑这一天才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施正东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