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故都的秋感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30:50 体裁作文
故都的秋感悟体裁作文

篇一:故都的秋读后感

故都的秋读后感

在家的时候没事,随便翻翻,找到了初中的课本,看看里面的文章,故都的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重新细读后我有不一样的感觉。

如果说雨是可以引起人的一点淡淡的思乡情怀的,那么秋便可以将人的思绪都带到过去的回忆中去的,或许是在怀念的美好,或许是在感叹时光的易逝,总之一切浓郁的感情都卷在秋的萧疏中,随风而飘。秋,无论是在彩色上,还是在姿态上,总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如文中描述的“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秋蝉的哀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秋雨等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这些景物,听到

了那些声音,我的心里有点软软的感觉。

入秋以后,树叶就越发显得苍黄了,随着一阵阵的秋风,树叶便在空中旋转,然后落地,如一只只疲倦的蝴蝶。此时我也能“从槐树叶底,朝动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然而我们这里的槐树并不多见,常见的是杨树,一条路通向多远,路两旁就一真是杨树,看不到尽头,很幽远。我喜欢踩着厚厚的落叶走路,透过凋零的树枝看着天空。那种感觉就像作者所说“脚踩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也是种很静的感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这样的秋雨总是萧条的。一场秋雨过后,空气都变的透明的了。我常在窗前看着秋雨悄然而落,也常夜晚静听秋雨落在残败的树叶上。那种心境,是非不在秋天素不能体会的。更如作者在文中所述“一层秋雨一层冻”,渐渐地我会感到有些寒意。 北平,一座精美但又脆弱的古城,它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深到极处美到极致。在十九世纪突然卷起的风云中,他却显得如此的衰颓。

郁达夫本是江南人,为何会对北国的秋又着如此深切入微的感受和观察,这是十分值得玩味的。“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向院子一坐”,看“碧绿的天空”,听“训鸽的飞声”,数“漏下来的的日光”;扫街的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 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些落寞“。这些都是经过作者的悠悠的态度过滤以后描绘出来的画面,并且这等细致到极处的笔墨,既闲的清新,又轻笼着一层古城的沧桑,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寂。

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是一种象征,这时不仅仅是它一个人的故都,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故都,重游故都,他心酸甚多。一方面,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三岁丧父,中年丧子,爱妻离异,母亲和兄长惨死,这些无不让他“无语泪先流”;另一方面,当他看到此时的北京就像是风雨飘摇的浮萍时,他那心中对于祖国的一片挚爱瞬间爆发了出来。因为此时中国北方战云密布,继东北沦陷后,日寇又相继占领了山海关和承德,进而觊觎整个华北乃至全中国,在内外忧患的夹击下,郁达夫忽然眼前一亮,一下子写出了故都的秋。

凉风秋雨,落惢寒蝉,,这是江南也有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水”,在故都,槐树的落惢 满街都是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让人不禁产生“天凉好个秋

的感觉。然而,古城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中,摇摇欲坠,这不禁让人产生出一种眷恋,对美的一种眷恋。故都的秋就美在他的情和静,美在它的色彩浓,回味永,美在它的百读不厌。这种美不似上海的热闹,南京的辽阔,扬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这种美也因作者的追寻而永驻人间。 读故都的秋,我们固然不必去追究作者有什么威严大义之词,但对它的心灵感受的隐秘活动却是应当细心体验的,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的住得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很难说这仅仅是一种对于自然节气的流连依恋之情,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写下这段文字,也许人们不会去做任何联想,可是即使撇开那特定的历史背景,这段文字也仍然不失为感情深挚的好文章。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立体世界,是一件可以多侧面的多角度的加以考察研究的艺术品。

从始而终,始终透露作者一种凄凉的委婉之情,这种情绪,犹如面对即将离别的乡土而产生的哀思,又如把玩一件艺术品而眼看着它将落入别人的手中所产生的不舍之情,郁达夫极写故都的秋之,来的静来的悲凉,正透露出他再这清静之中心中的悲凉。

寄情于山水之间,托情于自然风物,那股凄清悲凉而又丝如缕的感情溪流载着悠悠之意流入你我的心间。

篇二: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郁达夫)

一、概述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阅读鉴赏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由三篇散

文组成,本课就是其中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

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本文中作者通过从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写起,接着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写了故都的秋景,其中记叙部分采用了并列结构共写了五种景物,最后

总括全文并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怀恋之情。通过学习《故都的秋》这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学习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初步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

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本文需要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情感目标:

1、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平时教学实际,已经了解到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

学习目的明确,自我学习能力较强,小组活动活跃,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渴望得到教师或

同学的赞许。另外他们已经比较熟悉散文这种题材,有着较高的朗诵阅读能力,已经掌握一

定的阅读鉴赏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指导思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

赏能力。

教学策略:朗读法、设疑讨论法

学习策略: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1、诵读感知法 2、阅读学习法

3、设疑研讨法 4、拓展延伸法

教学中重点在于听读朗读,品味语言;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以情驭景情)的表现手

法。难点在于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在多媒体电教室上课,准备朗诵配乐、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让学生提前寻找古

今中外关于秋天的诗文,并准备在记录本上。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1 ,2)

1、导语: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

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名篇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

赋》等,名句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共长天一色。”等,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

秋天的绚丽多彩,寄予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

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幻灯3)

2、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

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

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

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被追为列士。主要作品有

《沉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

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幻灯4)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听朗诵《故都的秋》,感知内容。 (幻灯5)

配乐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展示思考题并讨论:

(1)诵读指导:

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

思想感情。作者直接抒怀部分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心境。 (幻灯6)

(2)共同探究:秋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奠定了课文怎样的感情基调? (幻灯7)

感情基调 清

(三)共同探究: 相应的段落是那些?速 (幻灯8)

学生试列结构框架图:

总写(1、2)感 受

故 (3)

都 (4)

的 (5)

秋 (6-10)

(11)

总结(12-14)

(四)具体分析五幅秋景图

A秋晨院景

(1)齐读第3节幻灯9)

(2)根据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老师描述:这里,上有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下有地面上,爬着五颜六

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园);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蓝朵,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多么清静幽闲。整个画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

(3)注意此处的选景和写景的特点

明确:天:给人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突出清;

破壁:冷落萧条;牵牛花:冷色调;秋草:枯萎凄凉;突出悲凉;

听、面、对写出了清闲,同时也给人一种清净。

提问: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

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让学生分组体会其它四幅图画,体会它们是如何体现“清净悲凉“?

B秋槐落蕊 (女生读) (幻灯10)

1. 描写:秋风阵阵,落蕊飘飘,飘落在刚刚扫过的街道上,踩在上面有一种极柔软之感受作者就这样在街道上漫步。这里先写了视觉形象、似花非花、花铺满地,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2.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象,在曹雪芹笔下是

“秋花惨淡秋草黄”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的“铺得满地”的落蕊,读之不由不使人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3.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对课文一、二两幅画面进行艺术概括。

提示: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花残垣,落蕊铺地,断肠人在故都。 C秋蝉残鸣 (男生读) (幻灯11)

描写:秋风吹过,秋叶随风飘,伴随着秋风不时传来阵阵蝉鸣,多么凄凉多么冷清。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而且还都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境,其寂寞又岂止一个“愁”字了得。

阅读体味本画面,试用诗句加以点评。

提示:秋到故都蝉声起,残声凄凄处处啼。

D秋雨话凉 (听读) (幻灯12)

天灰沉沉的,秋风起伴随着秋风天也下起了息列索落的秋雨,风去云也去,街道依

旧寂静,两个穿着夹衣的人站在桥上用悠闲的语调谈着“天可真凉啊”“是呀,一层秋雨一层凉呀”。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1.画面要点概括:

(1)北国秋雨的特点:奇、有味、像样。

(2)“奇”在何处:天阴风来雨下,雨过云卷天晴,正所谓来去匆匆。

(3)一层秋雨一层凉,用人物的活动来烘托秋雨的韵味。 也突出北国秋雨的奇特

有味像样,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流露了游子的孤独感。

2.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

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落寞和感伤之中。辛弃疾有词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气转凉了, 一年也就快走到尽头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就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感叹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3.文中至此已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

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写了这么多声音,大家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感觉吗?为什么?

无。如果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怎能听见驯鸽飞翔的声音?又怎能将息利索落的

雨声纳于耳畔?又怎能对都市闲人的寒喧声听得如此清晰?这里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声音反衬故都的寂静和自己的孤独,凄冷。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

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又怎一个‘静’字了得!”

4.点拨:

5.请用诗句作结。

提示: 风飘秋雨云卷晴,街头闲人著衣忙。

借问游子何处去?秋雨京音话凄凉。

E秋果胜景 (齐读) (幻灯13)

1.描述:

写北方果树处处都是,在如此多的北方果树中,重点写的是什么,为什么? 重点写的是秋天的枣树。胜景秋果的描述,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 2.如何写树? 如果说硕果表达了热爱但像鸽蛋似得,体现其形,淡绿微黄冷色调显其悲凉且叶子、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3.请用诗文描绘“秋果图”。 提示:秋果更添秋味浓,绿淡微黄总相宜。堪忧西风黄尘起,扯下金妆遮灰衣。 (五)讨论、探究(三个问题) (幻灯14)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六)拓展练习: (幻灯15) 1、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 学生作品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七)归纳总结: (幻灯16)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在选材写景时是处处围绕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来写。文章从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写起,突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接着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写了故都的秋景,其中记叙部分采用了并列结构共写了五种景物,最后总括全文并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怀恋之情。做到了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表达上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手法上运用了对比洪托。 附:板书设计 (幻灯17) 思总写(1、2)感 受 故 秋晨院景 (3) 想都 秋槐落蕊 (4)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的 (5)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苦秋秋雨话凉 (6-10)“悲凉”—— 沉静、寡淡秋果胜景 (11) 闷)抒情 客观实景 不 甘 附《故都的秋》教学过程流程图 沉 沦

篇三: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2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

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三、具体研习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

明确:从3--11自然段。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槐树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闲话秋凉,第11段清秋佳果。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2、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

3

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板书】

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明确: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 静 【板书】 四、小结

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板书】 五、布置作业:

思考: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3-11段,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 清、静、悲凉。文章的第2、12、13、14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它们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有何作用?

4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赏析意象,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分析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赏析意象

①牵牛花:作者选择的牵牛花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要“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既写“静”同时也写“清”;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②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明确: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三、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 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

5

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难点探讨

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五、布置作业

故都的秋感悟

完成《课时作业》 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庭院静观 清 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槐树落蕊 秋草(枯

黄)灰沉沉的天(灰色) 以 以 秋蝉残鸣 静 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情 景 闲话秋凉 秋声:鸽声、蝉声、风雨声、人声 驭 显 清秋佳果 悲凉 情感:向往、迷恋、孤独 景 情

篇四:故都的秋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3、培养“形散神聚”的写作能力。

4、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 过程和方法:

1、自主学习法。用自我陶醉的方式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合作探究法。结合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在小组进行讨论,理解文意,体会意境。

3、质疑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

2、通过对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怡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2、针对文章的特殊结构方式,通过先教学文章开头两段和最后两段,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属于什么季节?你们面对秋天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举例说说历史上不同的人面对秋天的不同感受。

比如: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寄托了作者火热的革命热情; 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种灿烂的景象。

但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却是一遍肃杀景象;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体现出一种凄凉心境。

面对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对秋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4分钟)

二、教师启发学生理解题意及作者创作的目的

1、“故都”指哪个地方?用“故都的秋”与“北平的秋”为题,区别在哪里?

明确:“故”指过去,表示北平作为旧都,昨日的繁华已经不存在,暗含伤感。“故都”二字,饱含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切眷念之情,而“北平”两字却表达不出这种感情。因此,用“故都的秋”为题,既表明作者描写的秋景是自然景观(即“形”)与人文景观(即“神”)的统一,又使文章的主题明确而深沉。(3分钟)

2、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让学生先谈谈,教师再作补充。

明确: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作者创作此文,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同时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4分钟)

三、课文内容研讨过程。

(一)发给学生“研讨提示”,要求如下:

(1)、同学们结合“研讨提示”像梁任公先生品读《箜篌引》一样自由品读课文后独立思考这些问题(8分钟);

(2)、前后两桌(中间单桌的同学自由加入任何一组)相互讨论这些问题,每个小组推举一人任组长主持讨论,讨论意见实在分歧较大的就做上记号,等到全班同学研讨完学习内容再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意见只要基本一致了,就不再提出来了。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若遇到新问题,也可在小组里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15分钟)

(二)按照研讨提示内容的顺序,如果没有小组提出问题,教师可按内容顺序提问小组,以了解同学们对问题理解的深度。

1、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提示:注意划出关键性的句子、段落),在哪一段找到的?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南国的秋的特点及不足之处是什么?

明确:从第一段最后一句最后一个词“秋味”可知是从“味”的角度来写秋的。

故都的秋的特点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也是文眼;

南国的秋的特点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不足是“看不饱,尝不透”。

2、文章是写“故都的秋”,可第2和13两段却是写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这有何用意? 明确:

第2段以江南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来衬托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得到底”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这对照、烘托手法的运用是文章深化主题的写作技巧之一。

第13段作者使用了内容上的对比,比较南北方“秋”的区别。上下两部分的表述整齐地排比句式,尤其下半部分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南北方的秋的区别,以突出故都之秋味浓烈、厚实、强烈、面广。这巧用排比句增强文章感染力,是文章写作技巧之二。

作者这样对比,意在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与眷恋。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认为北国之秋胜过南国之秋只是他个人的主观感受。实际上,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无所谓哪个胜过哪个,各有其特点。这从“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可得知。

3、第2和13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从文中还能找出这样的段落吗?

明确:第2和13两个自然段在结构上形 成了前后呼应,第1和14自然段也首尾照应。这样就使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这就从结构上把散文“形”上的散而聚合在一起了。这是“形散而神聚”这种体裁的写法之一。

4、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人认为是颂秋,有人认为是悲秋,你如何认为?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在文章开头、结尾都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净,来得悲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三)同学们,当你心情极度烦闷和悲苦的时候,有人想劝你,可你却说“让我静一静”,此时,也许你会在最孤寂的地方静静,反而会觉得独处的妙处。请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法来写一段话,让我们大家来共同欣赏一下,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集中品读和鉴赏文章主体部分3—11段,深入品味故都美妙的秋味;2、掌握“形散而神聚”及“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的写作方法。)

一、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的创作目的和感情基调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

来深入探究文章主体部分3—11段的内容。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最后一个词“秋味”告诉了我们全文的写作侧重点,文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味”字,现在我们就来仔细品品故都的秋味到底有多美

(一)、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第二课时的“研讨提示内容”

(二)按照研讨提示内容的顺序,如果没有小组提出问题,教师仍可按内容顺序提问小组,以了解同学们对问题理解的深度。

1、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展示故都的秋味,写出故都秋怎样的特点。另外,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作者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什么为顺序呢?时间、空间或都不是?

明确:景物有:秋晨里碧绿的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的落蕊,残鸣 的秋蝉,秋雨,都市闲人,秋枣等。

这些景物写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清”与“静”相近,都以描述景物的客观特点为主,而“悲凉”则以描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主观感受为主。这就是将故都秋色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有机融合,以达到“情”与“景”的完美交融。

这些自然风物就是文章的“形”(即“内容”),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结合点”就是“清”“静”“悲凉”,这就是文章的“神”(及“思想情感”)。

记叙上述秋景时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可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偶然的,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一共同的特点,而且又各有侧重。这就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这样从思想内容上把散文“形”上的散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了。这是“形散而神聚”这种体裁的写法之二。

体现作者“悲凉”情怀的句段大致有:

A、“……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隐隐地透出悲凉的感觉和心境。

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作者听到的仿佛是悲凉之声,显然含有悲凉之情。

C、“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这一整段都带有悲凉之情,

2、作者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可到了

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这些景物,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来写,你会这样安排吗?请大家相互讨论交流。 明确: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作者不写这些风景区,单写院落街巷的秋景,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首先,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有人云集的风景区是难以表现的;其次,要真正表现故都之秋,离开了普遍存在的景象,专门描写风景区,会失去“故都之秋”的代表性;最后,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往往更能深切感人,使人能更深刻地体味到故都的秋“味”。

3、第三段后半部分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作者选择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这种,不可以是其它颜色么?

明确:色。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作者选择的是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时,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凉扑面而来,隐隐透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凄苦。

4、在文章第三、四两段文字里,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细细品味,做一些圈点勾画、评议赏析。

例(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赏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例(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赏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一个人独自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篇五:高一语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 品味作品在秋景中寄托的“清”、“静”、“悲凉”的情感。

2、 感受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和挚爱,进而理解郁达夫创作的主要特色——强烈的主观色彩。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语言品味,体会“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

的关系。

4、 对作者的审美情趣有一些了解。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有很多咏秋、赞秋、叹秋的经典诗文。“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秋窗风雨夕》)的悲苦,“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的伤感。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寄寓着他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首先来读课文。

配乐,老师选读一段。然后请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各选一段。再全班齐读一两段。

问:初读课文,你觉得郁达夫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可能会答出忧郁、细腻、闲适等等,这是一种粗浅的感觉,先不否定同学们的某些说法。)

二、品读课文,概括要点。

言为心声,佳作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流出来的,而非嚷出来、喊出来的,披文入情,我们得通过他的文字,走进一个别样的郁达夫。请用文章语言概括北国秋天与南国秋天的特点,思考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

南国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通过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二者对比,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从结构上说,首尾呼应。

3-11段文章集中写故都的秋,描绘了五幅图画,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秋果奇景。 (用词典雅者、符合意境者为佳)

三、研读3-11段。

通过品味语言,来触摸作者,并体会作者创设的独特意境。

清晨静观图(看看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哪些修饰词。)

天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 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毫无纤尘之感 清

鸽声 以声写静(反衬)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诗人 王籍) “静”

日光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 阳光本是温暖的,作者却让它多了几分冷落和萧条 “静”

浓茶 浓厚的苦味

房屋 残破 历史沧桑感、沉重感 这是故都,历史漫长,这种积淀,不一定在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中,破旧的民居中也能体悟出来

蓝朵 作者欣赏的是冷色调,是淡雅之美

秋草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 悲凉

泡碗苦浓茶,细数日光,静对蓝朵,这是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清闲落寞、深沉淡泊、细腻忧郁。

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三岁丧父,17岁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的异国生活,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但也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代表作《沉沦》就表现了受压迫的留学生的苦闷与彷徨。1923年在北大任教。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1926年到上海,1930年发起成立左翼作家联盟,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的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从材料中可以把握到要点:1、郁达夫命运坎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2、性格方面抑郁善感。3、作家的文艺观“静的文学”。作者描写的秋景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还是他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总结:一碗浓茶,一方青天,一声声鸽鸣,一丝丝漏光,一朵朵牵牛花,无不突出深沉、淡泊、宁静。作者用景物将“清”、“静”、“悲凉”的情境自然地呈现出。“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作者“心中有秋”,所以笔下的秋才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这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手法。人们也常说常说“以景显情”、“以情驭景”。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由景生情)

寓情于景:将感情融汇在景物中来抒发感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一种方法,就是没有直接点出感情,借景抒情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把情与景分开写。可以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也可以是把景和情穿插起来写。另一种是把景和情糅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人物(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把它藏在景中,像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把自然闲适之情藏于景中。

落蕊轻扫图(写景角度以及意境)

花铺满地,扫帚丝纹,是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树下轻扫,是听觉感受(仿佛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反衬出故都的寂静)。

这段营造的意境是怎样的?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境”是境界,是氛围,是情调。

作者形容自己的感受和潜意识的词语是:细腻、清闲、落寞(悲凉)。后两个词就可以形容意境。

秋色清,秋声静,而秋味悲凉。如果说“清”和“静”带有一些主观色彩,但更以描述景物客观特点为主,“悲凉”就完全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一个词了。

这幅图画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郁达夫有怎样独特的审美观?

他所欣赏的,不是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而是快要死亡了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这就把前面对于秋草朴素的雅趣引向更为深刻的境界,生命衰亡的迹象,也很动人,这种动人之处,要非常细致的的心灵才能感受到。早晨起来,发现满地槐树的落蕊,一般人是没有感觉的,不但视觉如此( 颜色形状不起眼),听觉也如此( 声音也没有),嗅觉也一样( 气味也没

有);但是,作者把“ 脚踩上去”,竟有了“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直面生命的衰败,产生悲凉深邃的感触,这也是一种美的感受。

悲凉、悲哀是不是一种美?(可以从音乐和诗歌中举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边落木萧萧下”)

日本传统中的“ 幽玄”、“ 物哀”说。“ 幽玄”崇尚“余情”,主张寂静、深远、微妙、恬淡等。说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郁、悲哀— —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是“物哀”的一种情绪。“物哀”的最高成就为《源氏物语》,又如《伊豆的舞女》,也表现了这种美学主张。

其实悲也是一种美丽的情感,是一种厚重而深刻的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哀最容易让人产生敏锐的才情。深沉的忧思比肤浅的快乐更值得回味。当然我们不鼓励感伤和悲哀,但学会触摸悲哀、正视悲凉,对形成丰富的人格,提高审美能力,也是很有意义的。

(放一段短片,欣赏秋之美)

请在下列三幅图中找寻故都秋的清、净、悲凉。

色 青布 淡绿微黄 清冷,与之前的蓝朵、落槐色调一致

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微叹的人声 寂静与落寞 与之前的鸽声、帚声一致

味(境) 悲凉(衰弱、凄冷、萧索)

难点:“天可真凉了”,不谈国事,但国事之衰也似能品出。“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作者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汪曾祺在《胡同文化》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四、其它

1、根据我们对郁达夫生平以及其审美情趣的了解,请说说第3段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所蕴含的美。

芦花朴素,柳影淡淡,虫唱是野趣,钟声悠远古老。反映了作者对“静”及对淡雅之美的追求。

2、作者又为何不去写芦花、柳影等,却写了寻常的秋草、秋雨、秋虫、秋果呢?小处有秋味,历史遗留的文化神韵已存在于故都的大街小巷之中。

3、为何作者拟题为“故都的秋”而非“北平的秋”?“故”有眷恋之意,暗含文化底蕴,“秋”确定描写的内容,这个题目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在向往、眷恋之外,流露出忧郁孤独之意。

4、为何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更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由记叙描写到议论,由情景到理,进一步赞颂了故都的秋。

秋士(自然之秋,人生之秋见注释),郁达夫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悲秋”的血脉,例如马致远《天净沙》,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

5、课文倒数第二段比喻、对比的运用及作用。从浓烈、充实、深长、厚重的角度,生动

说明北国秋天色彩浓烈、回味隽永的特点。

6、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

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注音:着单衣 潭柘寺 一椽 落蕊 廿四桥 驯鸽

夹(jia两层之间的衣物,如夹袄、家被;其余读jia) 一个人夹在 夹袄

五、《故都的秋》拓展资料

秋颂

罗兰(台湾作家)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明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对比两文异同。同:开篇揭示文眼,选取了五幅典型图画,都有议论性文字,由趣到理有了提升。都赋予“秋”以闲适的特点。

异:清、静人皆能品,但“悲凉”则属郁达夫一人,课文的主观色彩更浓,。对色彩的选择也不同。

板书:总起 对北国之秋的感受

对南国之秋的感受

分写 清晨静观 抒发神往眷恋之情

落蕊轻扫 流露忧思落寞之感

秋蝉残鸣 形 寓情于景

秋雨话凉 情景交融

秋枣奇景

总写 对比南国北国之秋

直抒热爱痴迷之情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