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丑人效颦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4:28:49 字数作文
丑人效颦阅读答案字数作文

篇一:《东施效颦》五年级阅读和答案

《东施效颦》五年级阅读和答案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关女名叫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相貌一般,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 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竞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的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子、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1.东施长得丑没有过错,错就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没有修养,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还爱虚荣,盲目地模仿别人

2.要了解学习别人真正的长处,不要机械地模仿别人,做出愚蠢可笑的行为。(意思对即可) l

篇二:文言文九 东施效颦有答案

文言文九 东施效颦

①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②颦(pín):皱眉。里:乡里。③美之:意动用法,即“以之为

美”,认为这样很美。④坚:紧紧地。⑤挈(qiè):带领。⑥妻子:妻子和儿女。⑦去:离开。走:

跑。⑧之所以美:为什么美。

译文 西施心口痛,所以皱着眉头走在村子中,村中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见了她,牢牢地关着大门不出去;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

儿躲开(她)走。(东施)知道皱着眉头会很美,却不知道皱眉头为什么会美。

不能盲目地去模仿,要不然就会适得其反。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

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而”字的用法

1.连词,表示承接。“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渔者得而并擒之。”(《鹬蚌相争》)

2.连词,表转折,当“却、但是”讲。“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吾腰千钱》)“螳螂委身曲附,

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螳螂捕蝉》)

3.连词,表因果关系。“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东施

效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美: 认为??很美 ⑵坚闭门而不出 坚: 紧紧地 ..

⑶挈妻子而去之走 妻子: 走: ...

丑人效颦阅读答案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

例句:其里之富人见之。

A.其里之丑人 B.见而美之 C.贫人见之 D.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村中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

⑵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4.请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篇三:丑女效颦

丑女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紧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庄

白话翻译: 西施有心口疼的毛病,她在村子里经常是皱着眉头的。

她村里的一个丑姑娘看到西施这样,觉得很美,于是回到村里的时候,也学西施的样子捧着胸口、皱着眉头。村里的富人看见她,就紧紧地闭上门不出来;穷人看见她,就赶紧带着妻子孩子离开。 这个丑姑娘只知道皱眉是美的,却不知道皱眉为什么美啊!

篇四: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2年中考预测(二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 (1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 )

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3、马作的卢飞快,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6、 ,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 )

(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7-8题。(4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总领全篇内容的诗句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从动静结合的角度描写大海及周边景物的壮观景象。

B.“秋风萧瑟”点明了诗人登山观海的时间,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前程的担忧。

C.“日月”和“星汉”两句运用想象和夸张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诗歌套语,但从中也可以读出诗人所抒发的豪情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

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

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选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忿恚尉,令辱之 11、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以“公”、“壮士”等称呼来敬重“徒属”,使他的话语更有感召力。

B.“遇雨”“失期”,“ 失期当斩”是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

C.为激励众人,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

D.陈胜、吴广“并杀两尉”是因为将尉要杀吴广。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宗世林为人 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①,总朝政,从容问

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②,位不配德③。文帝兄

弟每造④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

【注释】①司空:官名,曹操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为司空。②疏:疏远,

这里是指曹操后来只是在礼节上厚待宗世林,但是压低他的官职。③位不配德:地位和德行

不相配。④文帝兄弟: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等。造:前往;到。

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及魏武作司空 及 (2分)

(2)下列“见”与“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中的“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也 ..

C.吾不得而见之 D.于是入朝见威王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3分)

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 ..

14、“其见礼如此”是作者对宗世林的肯定,肯定的内容是: (2分)

15、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宗世林不愿和曹操交往,是因为他们都是同时代。

B.曹操做了高官后,央求宗世林和他交往,说明曹操的谦虚大度。

C.文中曹操与文帝兄弟的行为形成对比,以突出宗世林的为人德行。

D.宗世林是一个孤傲、固执和不可一世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 (48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多点“求异”思维

①在“同”与“异”的关系上,人们习惯讲的是“求同存异”。应当说,在处理国与国

乃至人与人的关系上,作这样的强调是对的。只有“求同存异”,才有互相合作与信赖的基

础。如果反过来,“求异存同”,专“求”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就会把关系搞得很紧张,

在国际有害于和平,在人际不利于和谐。

②但是,在学术研究上倒是要反过来,像季先生所说,“求异存同”。因为,学术研究贵

在出新,不宜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或按着别人的腔调吆喝,而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这就要有“异”于前人和“异”于他人之处。否则,不过是雷同重复,谈不上有什么意义。

自然,“求异”并非完全排斥“同”,“异”也含有共同的知识和认识,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规

律,不过,“异”却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因而对学术研究来说,是要在“异”中存“同”,

而不是以“同”化“异”。

③“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历来为学界有识之士所信奉。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在其

《明儒学案》中曾说到:学问之道不要“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这正式强调学术研究应当

“求异存同”。现代学者胡适、章士钊等针对喜“同”恶“异”的现象,认为“同固欣然,

异也可喜”,要人做到“好同而不禁异”。学术研究就是要在“求异”中创新,在“求异”中

发展。

④至于文艺创作则更应“求异”。因为,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

如果雷同重复,就会失去任何价值,是故“脱窠臼,创新意”,成为文艺创作的首要品质。

清代的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

之诮。”齐白石更告诫后人:“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巴尔扎克关于“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傻子”的话,也是说明文艺创作不能“嚼别人嚼过

的馍”,要“求异”求新。

⑤要做到“求异存同”,而不是“求同存异”,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常规思维。人们熟

知的司马光砸缸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求异思维闪光的产物。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中,

要像季羡林先生所主张的那样“求异存同”,发展“求异”思维,把努力的重点落在“求异”

上。

16、用第②段内容分别解释画线句中“异”和“同”的意义: 、

(4分)

17、阅读第④段,完成下列题目。(6分)

(1)本段文字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分)

(2)下列句子也可以作为本段论据的一项是( )(2分)

A.合作双赢,构建和谐 B.人物我有,人有我优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18、第③段和第④段不能对调的理由是:(1) (2)

(4分)

19、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学术研究上做到了“求异存同”,学术观点才有创新。

B.在文艺创作中做到了“求异存同”,文艺作品才有价值。

C.任何事情都做到了“求异存同”,事情才能做好。

D.解放思想,突破常规思维是“求异存同”的基础。

20、结合本文阐述的观点,总结一、两条提高作文水平的做法或经验。(4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 (28分)

生命

1血色黄昏,硝烟滚滚。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

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怒江不保。昆明危

在旦夕。

2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少○

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

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剩下的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

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必须再坚守24小时。惠通桥不保,怒江防

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3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

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

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

4全体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就是在这○

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

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

起馒头来!

5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

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哗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6这时,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全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

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

大胡子少校!

7大胡子少校痛苦地闭上了双眼,浑身战(lì)着??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

双拳砸向自己的脑袋:“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

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8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

9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

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

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10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

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⑾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⑿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拿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

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⒀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

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他们在找小女孩。一个老大娘将

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在3天前饿死了!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

死去的!”

⒁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了一声嚎叫:“??小日本,中

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⒂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

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21、根据第⑦段拼音正确写出汉字:战(lì) (2分)

22、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 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1) (2)

(5分)

23、梳理情节,填写下表:(6分)

24、文中第⑦段和⒁段两次写到“跪”,它们分别包含着怎样的心理或情感?(4分)

(1)大胡子少校面对饥民而“跪”是

(2)大胡子少校和师长在新坟前“跪”是

2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大胡子少校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指的是惠通桥不保。

B.本文以“馒头”为线索,歌颂了抗日军民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精神。

C.本文的小女孩是个单纯、可爱而又深明大义,勇于承受痛苦的孩子。

D.文章最后一段意在教育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6、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本文以“生命”为题,好在

哪里?(80字左右)(8分)

三、作文(60分)

27、题目:《生活纪实》

提示:“纪实”一次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有:记录真实的情况;对事情或事件所作

的现场报道等等。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浦东新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共18分,每题3分,错1字扣1分,扣完为止)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僵卧孤村不自哀 3.弓如霹雳弦惊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濯清涟而不妖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二)诗词理解(共4分,每题2分)

7.(2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8.(2分)B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9.(2分)西汉 司马迁

10.(3分)(吴广)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

11.(3分)D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12.(4分)(1)等到(2分) (2)B(2分)

13.(3分)但是宗世林很瞧不起(看轻)曹操的为人,不肯和他(曹操)结交。

14.(2分)德行好,不畏权贵;或坚持做人原则,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品性和志向(“松

柏之志犹存”)

15.(3分)C

二、现代文(48分)

(一)《多点“求异”思维》(20分)

16.(4分)独特价值 共同的知识和认识,共同的原则和规律

17.(6分4+2分)(1)引用论证 论证了文艺创作应“求异”,求新(首尾两句均可)

篇五: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参考答案 最新版

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2015年最新版

小学语文阅读参考答案

第1单元

《断尺》

1.一把断尺;倒叙。

2.胸有成竹;六神无主;雪中送炭。

3.《最珍贵的礼物》、《宝贵的收藏品》等。

4.虽然这是一把残缺的尺子,但正是这把尺子让作者在比赛中顺利过关,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正是这把尺子让他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所以,作者要把这残缺不全的尺子作为全世界最珍贵的东西珍藏起来。

5.一拿起这把断尺,“我”就会回忆起申明同学。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我”忘记了带尺子,正在六神无主的紧急时刻,申明同学把他漂亮的新尺子折了一半给“我”,这太让“我”感动了,要知道他那把尺子不仅新,而且特别漂亮。要不是他雪中送炭,“我”今天的数学竞赛肯定不会取得好成绩,因为“我”无法画图哇!一把断尺使“我”顺利地通过了比赛。这把尺子是“我”最珍贵的东西,因为它象征了“我”和申明之间的友谊。

《买冰棒》

1.“树荫下,一位年过花甲、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不停地叫着:‘冰棒,奶油冰棒??’”

他应该是60多岁,因为“花甲”指人60岁。

2.zhù lì ;久立,长时间地站着;我被老大爷对我的关心和热情感动了,我也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感到惭愧。

3.衬托人物高尚品质

4.①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一点儿风也没有。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②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老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似的。

5.文中的老大爷对“我”傲慢的态度并不计较,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而看到“我”把书落下,又不顾高温酷暑跑来给“我”送书,又让人觉得他是个热情、关心孩子的老人。

《不能流泪就微笑》

1.①毁于一旦、世外桃源、自暴自弃。

②遭到破坏、无药可医、难以想象、饱尝孤独、放声大哭。

2.②。

3.对日常生活接触的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让她支气管发炎;她睡觉时流口水,尿液成为绿色,汗水等会刺激背部,形成疤痕;睡经过防火处理的垫子会引发心悸;她不能离开玻璃房子,看不见植物听不到声音也感觉不到阳光。

4.略(提示:可以围绕坚强、乐观)。

5.略。

《大自然的现象——风》

1.④。

2.说明;6;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南、北西风带。

3.风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空气流动的快慢、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

4.文章从风的形成、风的巨大作用、风的危害三个方面介绍风的。 5.

第2单元

《会飞的蒲公英》

1.衬托出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

2.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小学、中学、大学、大学毕业后。

4.反问;这正是每一位山里母亲期待的。

5.每一位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夏天的云》

1.它有时如同一匹长啸的奔马,有时如同张牙舞爪的蛟龙在腾飞,有时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在开屏??真是形态万千,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2.总—分—总。

3.早晨的晴空上的浮云——随风起舞,悠然自在。

夕阳西下时的火烧云——形态万千,变化快。

雨前的乌云——多,浓。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

《儿子,我无法对你不残酷》

1.两次:“我,我只剩下你了啊!”“孩子,我,我只有你了??”;照应。

2.第五自然段;好处:补充说明我呆了的原因。

3.第一段:母亲严厉地惩罚逃学的儿子,使儿子终于痛下决心再也不惹母亲生气了。

第二段:通过对话描写出母亲心狠的外表下其实是深深的爱。

第三段:儿子终于体验到了母亲的爱,理解了母亲爱他的方式。 《外婆和鞋》

1.“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被磨得一边高一边低。”

不舍得丢弃的原因:①外婆曾经帮我洗鞋,晒鞋,可见外婆对我的关心和疼爱。

②外婆去世了,我借拖鞋寄托思念,所以我舍不得丢弃这双鞋。

2.②。

3.外婆为我冲洗拖鞋,我感到温暖。

4.第五自然段:“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哩。” 第七自然段:“她就会坐在客厅里,眼里含着笑,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

两处神态描写的好处:能够表现外婆是位非常慈祥的老人,生动地反映出外

婆对作者温暖而真切的关爱。

5.①经过了很长时间;

②与台北距离遥远;

③外婆已经去世;

④外婆的关爱温暖而亲切,我对外婆非常怀念。

1—2单元阶段检测

《眼角膜》

1.(1)③。

(2)重新做人。

(3)①;⑥。

(4)将我的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

2.④。

3.在被转移监狱的途中,警车发生车祸。齐瓦特在霍金斯的感召下和三个重刑犯进行殊死搏斗,身负重伤,临死前,他感谢霍金斯及父母给予他的爱让他重新做人。

4.对于霍金斯意味善良、博爱的品质。

对于齐瓦特意味促使他弃恶从善的一面镜子、一个榜

样。

5.它似一缕阳光,可以温暖冰冷的心房。

它似一片沃土,可以催生善良的种子。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