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滇西北地理研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4:39:06 作文素材
滇西北地理研究作文素材

篇一:滇西北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题 目:滇西北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滇西北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云南号称“彩云之南”,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云南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滇西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滇西北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也成了云南省重点推介的旅游热土,滇西北旅游也迅速的发展壮大,呈现一片生机勃勃之势。但是在滇西北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滇西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进一步发展滇西北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1滇西北丰富的旅游资源

滇西北包括大理、丽江、迪庆、怒江4地州全境,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滇西北旅游区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有三江并流、三大峡谷的地貌奇观,有梅里雪山、玉龙雪山等雪山群,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景观,有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均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如纳西古乐、崇圣寺三塔、藏传佛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容并蓄,为滇西北旅游开发提供了优厚的资源基础。彭永岸,王筱春在《滇西北旅游资源极其开发研究》中从地貌景观、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宗教等几大方面详细论述了滇西北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并提出滇西北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热点地区。李刚在《浅论滇西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中重点论述了滇西北的文化旅游资源,详细介绍了滇西北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特点,阐述了滇西北旅游开发的意义,并指出当前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思路。 2滇西北旅游开发现状

滇西北地区的旅游开发已经基本形成了层次丰富、结构合理的旅游网络。翁丽丽在《滇西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之我见》中分别阐述了滇西北四个旅游区的旅

游开发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具体来看付辛博四个旅游区的开发现状:

大理旅游区: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苍山、洱海、蝴蝶泉、鸡足山等自然景观和崇圣寺三塔、白族绕三灵等文化资源。大理旅游开发起步较早,知名度较高,相应的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为大理旅游开发提供了优厚的开发条件。

丽江旅游区: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玉龙雪山、虎跳峡、万朵山茶等自然景观,丽江古城、纳西古乐、东巴文化等人文景观。丽江旅游区经过不断的发展,旅游业在滇西北旅游区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

迪庆旅游区:自然景观主要有:碧塔海、梅里雪山、香格里拉大峡谷等,人文景观主要有:噶丹松赞林寺、藏族风情、五月赛马节、藏族手工艺品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业,兴建旅游基础设施,为旅游开发铺平道路。

怒江旅游区:有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奇观,有独具特色的傈僳族风情,旅游资源别具一格。怒江旅游区的旅游开发已经开始起步,但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变,旅游开发的可进入性差,旅游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利用。

滇西北由于具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备受游客喜爱,一直是云南的旅游热点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滇西北的旅游业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滇西北地区经济落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居民生活水平低下,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滇西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滇西北旅游开发研究

滇西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滇西北地区备受学者的关注,学术界有很多关于滇西北旅游开发研究的学术成果,为滇西北旅游开发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对滇西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滇西北旅游的众多学术成果中,很多学者都从滇西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论证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给滇西北旅游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骆华松,杨世瑜在《试论滇西北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了目前滇西北旅游开发应该明确的问题,一要明确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二,在旅游开发中要避免景区资源雷同,对不同旅游资源具体分析,采取不同开发策略;三,在旅游开发中要解决好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不可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四,要解决好资金和交通等关键性制约因素;五,景区

开发和社区利益及行政管理问题;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协调的问题。

赵建军在《旅游转型中滇西北地区经济型饭店发展策略》一文中提出随着自助旅游者的增加和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滇西北地区开始从观光型旅游地向度假型旅游地转变,原有的住宿服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文中从滇西北旅游住宿的特点,当前旅游饭店存在的问题,发展经济型饭店主要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经济型饭店的建议四大方面论述了滇西北旅游饭店转型的策略。赵建军所著的《滇西北旅游发展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本专门研究滇西北地区的旅游实践活动的论文集,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旅游管理的学术研究和滇西北地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书共收录论文26篇,主要围绕滇西北地区旅游实践中旅游地发展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产业发展与管理、旅游消费与服务管理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究区域旅游发展规律。

普国安,白延斌从滇西北旅游产品角度阐述了滇西北现在的旅游开发表现为三种类型:成熟型(大理旅游区)、成长型(丽江旅游区和迪庆旅游区)、起步型(怒江旅游区),滇西北旅游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有丰富的旅游产品,对此,他们以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产品的替代性竞争策略,旅游地要不断更新和积极开发适应不同时期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心理不断求新求异的规律,符合旅游产品不断深度开发的趋势。

郑元同在《旅游资源整合视野下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一书中主要研究以区域经济学和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旅游资源整合的角度,以川西南、滇西北旅游区为例,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于滇西北的旅游开发,大量的学者对此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各个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滇西北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张建雄论述了滇西北旅游开发的三种模式(大理模式、丽江模式、香格里拉模式);刘丽提出滇西北精品建设带动云南二次创业,要做精大理、做大丽江、做优迪庆、开发怒江;和志强从目前云南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分析了滇西北旅游开发的意义和旅游开发具备的优势条件和进行旅游开发的意义几方面进行论述;范韬专门研究了滇西北地区著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的观赏石资源特征。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探索和研究滇西北旅游开发,丰富和拓展了关于滇西北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

4结论

近年来,随着香格里拉品牌的创立和发展,三江并流宏伟景观知名度的提高,

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大理旅游的稳步发展,使滇西北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了云南省新的旅游热点,游客数量和泪眼收入大幅度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滇西北旅游开发研究,关于滇西北旅游开发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滇西北进一步的旅游开发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为滇西北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优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赵建军.滇西北旅游发展研究[Z].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郑元同.旅游资源整合视野下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李伟.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4]和志强.抓住机遇加快开发,把滇西北建成独具特色的综合旅游区[J].纪念周刊1995,(1):6-8

[5]普国安,白延斌.滇西北旅游产品的替代竞争与开发策略[J].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16-19

[6]张亚平.对滇西北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调查[J],云南经济日报2005,(1)

[7]李刚.浅论滇西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J].大理学院学报2003,(3):30-33

[8]王亚民.对滇西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创造2000,(1)

[9]翁丽丽.滇西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之我见[J].消费导刊2008,(1):1

[10]赵建军.旅游转型中滇西北地区经济型饭店发展策略[J].中国发展2009,

(3):77-79

[11]张建雄.滇西北旅游资源开发三大模式比较分析[J].旅游学刊

2002,(5):21-53

[12]杨桂华,明庆忠,蒋素梅.滇西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0,(9)

[13]向晓明.冷静看滇西北旅游市场[J].创造2003,(9)

[14]刘丽.滇西北精品建设带动云南二次创业[J].中国旅游报2006,(1)

[15] 彭永岸,王筱春.滇西北旅游资源极其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1999,

(3):110-114

[16]骆华松,杨世瑜.试论滇西北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院

报2002,(3):109-112

篇二:走进滇西北 纳西族乡土建筑研究散记

走进滇西北 纳西族乡土建筑研究散记

作者:周宇舫 何崴

来源:《设计》2015年第12期

缘起:多样而鲜活的乡土

我与滇西北地区的接触,始于2010年。当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无止桥”公益团队要在丽江开展一个慈善项目,邀我参加调研,于是才有了机会踏上这片土地。在项目的数次调研过程中,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逐渐培养了感情、增进了了解。这方土地的乡土建筑与聚落,深深地吸引了我。

首先,乡土建筑最为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多样性,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在滇西北地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滇西北地区在地理上位于横断山脉,处在我国地形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上,高山、峡谷纵横,地形复杂,气候和相应的自然资源十分多样。同时,这里还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复杂地形带来的交通不便,不同人群间的语言、文化分隔,使这里的文化群体相对独立地发展,呈现出丰富的人文景观积淀。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乡土建筑与聚落历史层次也相当丰富,形态十分多样。

其次,这里的乡土社会是鲜活的。这里的乡村不是人去楼空的“标本”,而是充满了生动、真实生活的“活体”。其中生机勃勃的乡土建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到之处,时常可以看到人们在以传统的工艺和组织模式进行建造活动。这里的乡土建筑不仅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当下;它们一面受着时代的影响,一面从容自主地向前发展。因此,我把这个地区的主要聚居民族之一一一纳西族的乡土建筑确定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这里的乡土建造传统就像这个民族一样,在过去和当下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同时又保持着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

基于以上两点,在过去的三年中,我陆陆续续地做了两件事情:纳西族建筑的多样性调查,以及纳西族建造活动的范式调查。

多样性:丽江之外的纳西族建筑

初衷:乡土建筑的史外之史

我国现有的民居研究大致可以追溯到营造学社前辈们的调查,当时他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出发点,就是意识到中国建筑的研究不应只关注帝王将相的宫殿庙宇,也应该去关注最普遍的、平民的建筑。然而即便如此,到了今天,我们在民居研究中仍然有意无意地存有精英化的价值取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最精美恢宏的建筑。例如在纳西族建筑的研究中,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在丽江古城及其周边,很少有人去关注纳西族的少数支系,关注纳西族边地的建筑。因此,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沿着纳西族历史迁徙的大致路线,探访了一系列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

纳西族村落,去看看丽江之外的纳西族建筑,看看有史以来往往居于“有史之外”的乡土建筑的“史外之史”。

时空图景:村落案例的调查

一路走下来,我最终选择了八个田野点作为深入调查的对象。这些田野点的选择,一方面来自纳西族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情况的梳理,一方面来自李霖灿根据纳西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迁徙路线一一纳西族南迁至四川木里一带后,一支形成东部支系,一支经若唁、白地、剌宝山、丽江、南山、鲁甸形成西部支系。按照这条线索,不同空间位置上的聚落也在历史维度上拉开,纳西族建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图景就有了一个雏形。

利家嘴村和永宁乡居住的主要是纳日人,即东部支系的代表。尤其是利家嘴村,这个村落基本上还完整地处于母系社会,以母系的血脉为依据形成聚居的大家庭。典型的纳日人院落由祖母房、花楼、草楼和经堂四部分组成,大部分使用木楞板房的建造技术。其中,祖母房是体量最大、最主要的房屋,其主室呈现出与母系社会家庭相适应的双核心空间形态:室内有男柱、女柱两根中柱,有分别对应男性和女性的两个火塘。

第三个田野点油米村,位于西部支系迁徙路线的上游若喀地区,这里是西部支系东巴文化萌芽的地区。这里居住的若喀人处于父系社会,信仰东巴教。他们的建筑是土制平顶的土庄房,墙体以石砌为主,结合部分木楞墙体。房屋最主要的空间是第二层的主室,室内有一棵中柱,称为“擎天柱”,是东巴教创世神话的再现;室内一角设有火塘,沿墙分别设有男性和女性的座位,男尊女卑,角落设有东巴祭司的神龛。

第四个田野点白地村,位于油米村下游的白地区,是东巴文化成熟期的代表,被称为东巴文化的圣地。这里的人们同样使用木楞板房,但与纳日人不同的是,白地的木楞房体量较小。室内的空间与父系家庭的结构相适应,设有一根中柱、一个火塘,火塘两侧按性别设置座位,男尊女卑,角落设有东巴祭祀的神龛。

第五个田野点宝山石头城,位于西部支系迁徙路线上的剌宝山地区。这里已经不再使用木楞房,而是建造仿汉式的木构瓦房。但相较于位于汉化(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滇西北地理研究)核心区的丽江,这里的木构架还处于人字构架向抬梁穿斗构架过渡的、汉化不完全的状态。

第六个田野点南高寨村,位于丽江与大理交界的九河坝区,这里普遍地建造和使用成熟的仿汉式木构瓦房,房屋的核心空间是正房的中轴线,主要的起居空间、祭祀空间都位于中轴线上。

第七个田野点茨中村位于澜沧江畔,是明代丽江纳西族向藏区扩张过程中形成的村落。明末清初,随着纳西族势力在这个地区的衰退,茨中主要受藏族文化的影响。这里有相当多的建筑是藏族土庄房与纳西族瓦房的“混搭”,同时也可以找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的、使用纳西族单中柱、单火塘空间的房屋。

第八个田野点盐井村,同样位于澜沧江畔,是这条线路上的最后一个纳西族村落。这里的人们虽然还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有明确的认知,但是房屋建筑已经与当地藏族基本一致了。 形式追随需求:乡土建筑的双线程演变

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梳理,纳西族的建筑演变存在着两条相互交织但又相对独立的线索:建造技术与核心空间。

从建造技术上看,这些村落的建筑形态是非常多样的。木楞板房技术从东部的纳日人村落利家嘴,到西部的油米村、白地村都有使用,而丽江一带在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献中,也多有木楞房建筑的记载,应当算是纳西族使用最久、最普遍的建造技术。土庄房技术多出现在靠近藏区的村落,它也是藏族传统的建造技术,其在纳西族中的使用也应当与藏族的影响有关。而仿汉式的木构瓦房从文献来看,在明代纳西族汉化的中心一一丽江出现,清代改土归流之后普及,至今仍然以丽江为中心向四周传播扩展。这些建造技术相互组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建筑形态。

而从核心空间上看,其演变似乎更加稳定和线性。处在母系社会的纳日人,房屋的核心空间分别对应男性和女性,是双核心的;在实行父系继承、信仰东巴教的西部地区,房屋空间是单核心的,男尊女卑;在汉化地区,房屋与汉式建筑一样以中轴空间为核心;在藏化地区,房屋的核心空间与藏式建筑相似。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与两者对应的需求有关。建造技术满足的是遮风避雨的需求,因此会应气候、资源、材料、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形式灵活;而核心空间对应着婚姻家庭的结构、秩序的认知、精神信仰的形态,这些事物的演变相对稳定,核心空间的演变也就相对稳定和线性。现代主义注9建筑有句口号叫作“形式追随功能”,在乡土建筑中,则是“形式追随需求”。

鲜活的乡土:纳西族乡土建造范式调查

初衷:建筑是建造活动的行为结果

已有的乡土建筑研究,大多是静态地去观察已经建成的建筑,去分析其生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然而,建筑是人进行建造活动的行为结果,“人”则是建造行为的主体。想知道房子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不去看看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我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把建造活动作为关注的重点。

要关注建造活动,自然要选一个乡土建造最活跃的地方,九河乡成了一个理想的田野调查点。这里是丽江一带最盛产大木匠的地方,这里的大木匠频繁地活跃在滇西北一带。他们擅长建造的仿汉式瓦房是纳西族地区目前最普遍的建筑形式,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散。

每年农历十月收完水稻,九河乡就进入了农闲期,同时也是乡土建造的活跃期。2012—2013年,我与来自九河乡南高寨村的几位大木匠共同生活劳作了一个冬季,对乡土建造活动中的技术内容、社会内容和文化内容进行了调查。

技术范式:乡土建筑的“非标准营造”

作为一名建筑学背景的调查者,我首先关注的是乡土建造的技术范式,也就是建造中人与物的关系一—工匠是如何使用工具与材料完成建造过程的。这部分调查按照房屋策划、设计、施工的流程展开,包括房屋规模的确定、构架类型的选择、基本尺寸的确定、木料清单的开具、材料的筹备,以及基础、地面、结构、墙体、屋面、室内的施工等环节。对于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大木作部分,又详细地调查了工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各类墨线的绘制方法、榫卯的设计原则、木料的加工方法、结构的组装等步骤。

这些技术细节看起来或许繁杂琐碎,但从这些细节中,我看到了乡土建造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非标准营造”。在有限的经济、资源条件下,乡土建造的材料往往来源多样、规格不一,加上木材的天然弯曲、树节等不规则形态,工匠们需要应对这些不标准的材料进行建造,也就是当地俗语说的“弯木头,直木匠”,深刻地诠释了乡土建造的“适宜性”。

这种适宜性首先体现在框架层面的轴线设计上,即用面阔、进深、层高三类轴线控制房屋的整体规模尺寸。所有的构件定位以这套轴线为基准,截面尺寸可以根据经济条件、材料供应情况适当调整,料单仅作为参考。轴线控制虽然在现代工程中十分常用,但是对乡土建造来说有更多的适宜性意义。乡土建造的木材往往规格多样,尺寸不十分标准,屋主的经济收入不稳定,各家情况互不相同,构件截面尺寸的可调性让屋主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木料的最终采购方案,并且不影响工匠的后续施工。

其次,构件层面的轴线设计可以很好地应对构件尺寸误差。所有构件在使用之前,先根据其弯曲、缺损、树节的情况确定使用位置和使用方位,考虑结构强度和榫卯安装的可靠性,画出端面和侧身轴线。一旦画出轴线后,就把木料当作由轴线构成的抽象几何体来看待,以此为基准进行后续的榫卯设计与加工。这一层面的轴线保证了构件受力的合理性以及榫卯安装的可行性,其余的非关键部分则允许一定的误差和变形。

“非标准营造”的第三个方法体现在柱身榫卯的绘制上。由于柱子并非标准的圆柱,因此柱身榫眼全部用套榫板一一量取形状,再到相应的构件上绘制出榫头榫肩,保证所有榫卯都能紧密地吻合。这种“以物量物”的方法也是适应非标准木材的产物。然而,因为这道工序难以批量化作业,比较烦琐,极大地增加了掌墨师傅的工作量。

九河纳西族的建造技术范式,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这种仿汉式建筑的“非汉式做法”。虽然当地使用的木构瓦房是在汉族影响下建成的,但是在数百年的过程中,又形成了地域性的“非汉式”做法。例如,建筑的檩条退化,挂枋变得十分粗壮,并发展出了“二蹬榫”、“勒马挂”等节点和构件,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水平拉结,应对当地多震的情况;建筑中虽然存在一些颇有唐

宋古风的做法,但构件的朝向规则依据树木的生长方向而定,并非是技术理性的,体现了自然崇拜对技术规则的改造等等。

人际范式:乡土社会的人情网络

除了人与物的关系,我还关注了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建造中的人际互动与社会影响,也就是乡土建造的人际范式。这其中包含三对建造角色的关系:工匠与工匠的关系,工匠与户主的关系,以及户主与乡邻的关系。

工匠与工匠之间主要进行知识的传承与传播。匠作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其中既包含可编码的言传知识,也包括不可编码的意会知识。意会知识的存在,决定了技艺的完整传承需要人与人的直接接触,因此师徒关系多发生在可以相互接触的两三代人之内,同时处于语言互通、交通易达的熟人网络范围内。在大木作领域,由于技艺复杂,乡土社群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分工,人们对木匠和非木匠有明确的认知;但木作并不是木匠全部的生计来源,其自我认知中的第一身份仍然是农民(木作行业在九河处于一种“半职业化”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人们在不同的“副业”之间流动,使匠作的供需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

精神范式:超自然的世界观

与现代建筑不同的是,乡土建筑的建造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强的精神范式,即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建造中的仪式和禁忌上。

九河纳西族的建造仪式和禁忌大部分都体现在大木作过程中,这些建造习俗虽然都来自对超自然力量的解释,但文化来源却十分多样。

例如伴随着整个大木作加工过程,有一系列关于木神的仪式:在木作开始前,要把木神与木料分离开来;在木作加工过程中,对木神每日勤加供奉;在木作加工完成后,把木神驱逐出新房。在毗邻纳西族的白族中也有规程上非常类似的仪式,但是白族用鲁班传说来解释这个仪式,而纳西族则认为木神是树木中的精灵。这一神灵的形象,与纳西族东巴教中的自然神“署”非常相似。“署”与人类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它并非是极善或极恶的,而是和人一样有情绪和性格,与人类平等交往。木神也同样像是一个凡人,它并非无所不能、极善或极恶,它也有性格与弱点,可以被隔离、安抚、欺瞒,具有拟人化的性格,其形象中投射了人的心理和特质。在仪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木神的仪式角色与纳西族的自然观发生了耦合,纳西族用本民族对自然事物的理解替换了木作仪式中木神原本的含义。而在木神仪式之后进行的上梁仪式,其规程、歌谣、象征性事物的运用,都可以从汉文化的上梁仪式注17中找到其渊源。

在建造的禁忌中,纳西族讲究木料的朝向要根据树木的生长方向而定,朝上不朝下,朝北不朝南,朝外不朝内,使整个院落呈现出生长的姿态;正房的构架必须有中柱,保佑主人家能生得男嗣;大木作过程中女性不得在场、不得触摸木料,以免影响木作的顺利进行等等。这些禁忌又带有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崇拜的意味。

篇三:试论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

修改稿

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刍议

王子新1,明庆忠2

(1.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河北 保定,071002;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系,云南 昆明,650092)

[摘 要] 在简要分析滇西北地区旅游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一体化建设有利于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和市场空间的拓展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完整开发。而推进这一建设,应采取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编制新的旅游规划,联合宣传促销和设计旅游线路,强化区域旅游特色等措施。

[关键词] 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必要性;措施.

滇西北地区包括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地州,旅游资源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族风情于一体,其中有些不仅具有全省、全国一流水平,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对国内外的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自1994年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后,整个区域的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继滇中旅游区之后云南的又一个重要旅游区。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滇西北各地州的旅游业在新世纪里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顺应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走一体化的旅游发展之路。因此,本文就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1,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顺应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的现实要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体化也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都积极去寻求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欧共体为协调发展区域旅游而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使欧共体各国的旅游业形成了整体效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在亚洲,新、马、泰组合产品

[1]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冲击,更使我们对旅游一体化产生的强大力量有了亲身的感受。由

此可见,如果一个地区再囿于依靠自身的资源而发展旅游的传统模式将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未来需要。因此,滇西北各地州应总结以前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验,顺应世界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旅游一体化道路。

1,2. 滇西北具有旅游一体化建设的文化基础

滇西北地区历史上曾是中央王朝、南诏、大理国王朝、吐蕃王朝的争夺控制之地,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这一地区有白、纳西、藏、傈僳、怒、彝、普米、独龙、景颇等十五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交错杂居,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不仅创造了东巴文化、南诏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且彼此之间还相互吸收和融合,使民族文化表现出多元性和交融性;另外,在宗教文化方面,滇西北地区除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外,还有“本主”教、东巴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教和谐共处,呈现出多样的宗教文化。滇西北文化的多元性和交融性的特征,只有采取一体化的旅游开发模式,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和展示出来。如果由四地州各自独立地开发,则难免或挂一漏万,失之偏颇,使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受到破坏;或出现重复开发、重复建设,以至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

1,3. 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滇西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开发必须立足于保护,以不损害后人永续利用为原则。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

作者简介:王子新(1971— ),男,河南永城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和旅游文化等研究;明庆忠(1963— ),男,湖北浠水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成为当今旅游界的世界性课题。滇西北地区的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大于或等于25°的陡

①坡面积占总面积的45.5%,自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维系其平衡的植被一旦破坏,将产生生

态连锁恶化反应,难以恢复。因此,滇西北各地州的旅游决策者和旅游企业家,特别是景区、景点的经营者、管理者,应认识到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的新趋势,以滇西北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景点的现实开发条件,使景点开发有先有后,防止破坏性开发。一些暂时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景点应先保护起来,留到条件成熟时再行开发。反之,如果各地州仅从自己的局部利益出发,不顾客观条件,总是想方设法推出自己的产品,则会出现重复性、破坏性开发,消耗资源储备,破坏生态环境,使各地州的旅游产品之间具有相似性和替代性,从而影响各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譬如怒江大峡谷,现在全面开发的条件还不具备,知名度不高,推出的时机尚不成熟,故目前不宜进行全面开发,而应严格保护起来。等人们对全球的很多地方不再新奇时,怒江却还有一片原始、封闭的地方,怒江就是一个热点地区。 1,4. 旅游一体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拓展滇西北各地州的资源和市场空间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关联性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一个区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并不都是自身因素促成的。因为客源市场并不都来自于本地,游客被吸引到这里并不只是由于本地的资源有吸引力,因为资源都有一个组合效应在里面。此外,还有因过境而产生的中间机会,如到丽江、迪庆、怒江的游客顺游大理,到迪庆的游客顺游丽江等。在一个广大的区域内,各具特色的不同地区对旅游者来说并不是排它性的选择,而更主要是组合性的选择。因此,很自然地旅游业的发展要进行区域协作与联合。区域旅游一体化,可以把你我的旅游资源相互组合,优势互补,从而增强各自的资源吸引力,使各自的资源空间大大扩大。同时可以将其他区域的市场作为自己的市场去开拓,因为可以把外地客源更多地吸引到自己家里

[2]来,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市场空间。如香格里拉主要在迪庆,但它体现的境界一样可以代

表大理、丽江和怒江,因此,可以说迪庆是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其余是各有特色的香格里拉边缘区,整个滇西北可以香格里拉的整体形象推向市场。中国'99生态环境游推出的“香格里拉探秘游”精品线路就包括了大理、丽江、迪庆三个景区,下一步就是把怒江大峡谷纳入香格里拉旅游线,形成完整的香格里拉探秘游。

2,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现状

滇西北旅游区作为云南省“一个中心,一园三区”(一个中心是云南省的旅游中心城市—昆明;一园指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公园;三区指滇西北高原风光旅游区、滇东南岩溶地貌旅游区、滇西边境旅游区)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旅游区,除大理州旅游开发较早外,整个区域的旅游开发是在1994年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后启动的。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滇西北旅游业发展规划》,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组织实施,使整个区域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到1998年,滇西北地区旅游接待总规模约占全省总量的25%,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6.03%,超过全省及各大旅游区平均增长速度,成为云南省继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旅游区之外的第二大旅游区。区域旅游业综合产业体系建设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有旅行社54家,饭店197家,星级饭店60家,涉外定点餐馆几百家,旅游商品数百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8万人,初步实现了《滇西北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

②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逐步延伸,滚动发展”的目标。

在《滇西北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滇西北各地州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从现实的需要和长远的发展要求出发,逐步开展了旅游一体化建设:一是围绕建立形成点、线、面交叉相连的区域旅游网络和培育、推出滇西北精品旅游线路,各地州在开发、丰富和形成自已地区内部旅游线的同时,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和企业联手,逐步推出和经营地区之间的旅游

① 白廷斌.滇西北旅游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999,5.

② 云南省旅游局.滇西北大河流域国家公园体系与开发.1999,4.

线。目前依托大理、丽江两大旅游集散地,各地州旅游社之间已推出经营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及以此为主辐射西藏(尼泊尔)、四川等地的旅游线。怒江州还开通了与保山、德宏相连的旅游线;大理州开通了大理—版纳—昆明旅游线。二是成立了大理、丽江、迪庆和版纳、德宏五地州联席会。建立联席会的目的是:相互交流各地旅游行业管理经验,协调处理跨地州旅游投诉案件,共同抵制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不良行为,逐步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区域性旅游经济联合体,加大企业增产增收能力,增强各地州旅游经济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联席会自1998年8月成立以来,在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整治旅游市场秩

③序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对促进滇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整体,滇西北各地州在旅游一体化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存在着各自为阵的情况,无论是在自然旅游资源还是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对相近或交叉的资源,各强调各的重要性,竞相开发,如在雪山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民族文化中的纳西、傈僳族文化的开发,都没有从相互补充、协调、丰富整个地区同一产品内容的角度考虑问题。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对作为一种旅游意境和品牌的“香格里拉”,各地相持不下;二是在以旅游资源开发特别是以景区(点)开发建设为基础的旅游线路的开发和推出上,还未完全形成合理的线路布局。目前除大理—丽江—中甸—德钦这条旅游主线开通外,各地州推出的其它区内旅游线由于没有从整体上考虑与其它地州的联系,一些重要的结点没有打通,基本上都是以各地中心城市或主要集散地为依托的单向辐射线,整个滇西北地区没有形成旅游大环线。游客进入每个地州基本上都在走回头路,既费时又费钱,综合效益难以发挥。特别是在怒江州,因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的原因,基本与其它三地州没有联系与合作,发展较为困难;三是由于没有区域性的旅游线路的规划和合理开发,相关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尤其是接待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不尽合理,既满足不了需要,又难以发挥很好效益;四是目前滇西北几个地州的旅游合作还仅限于旅游企业之间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在经营和行业管理方面的合作,且只有大理、丽江、迪庆三地州,还末上升到各地州政府

④主导的全面旅游开发合作,很多问题还难以协调。

3,推进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组建成立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领导机构

根据建设“滇西北大河流域国家公园”,把滇西北地区建成中国乃至亚洲各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把滇西北建成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的总目标,为搞好滇西北旅游规划和规划的实施,指导协调各地州的旅游开发,切实推进滇西北旅游的一体化建设,必须成立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府在大旅游、大市场中的宏观协调、控制的主导作用。建议由主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旅游局、滇西北四个地州分管旅游的领导以及旅游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由省旅游局长任主任,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相互交流旅游信息,研究、协调和解决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

[3]设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各地州之间的旅游协调与合作。协调旅游业与商业、交通、林业、文

物等部门的利益,充分调用区内的一切资源和设施,开拓旅游经济的发展空间,形成旅游联动产业共同和谐发展的大旅游管理体制,共同促进区域旅游业的一体化建设与发展。 3,2. 编制新的滇西北旅游业发展规划

从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看,旅游业将成为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现在实施的《滇西北旅游业发展规划》随着该地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很多地方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可由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协调、组织各地州政府和旅游部门,编制新的滇西北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规划时必须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全面正确认识滇西北的整体特色和各地州的优势,以生态、冰川雪山、民俗风情等为重点,以树立“香格里拉”品牌形象为目标,重新调整和合理布局整个区域的③④云南省旅游局.滇西北四地州旅游合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意见.1998,10.

.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商品开发等。着力解决一些阻碍区域旅游优势发挥的瓶颈问题,比如接待设施的完善、交通线路的衔接等,以促进滇西北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建设。

3,3. 整体设计旅游线路,强化区域总体旅游特色

旅游线路的合理设计与安排,对于延长游客旅游时间,增加游客旅游消费,至关重要。滇西北地区要形成旅游一休化建设和发展的局面,就需要从区域整体出发,进行旅游线路的总体设计。各地州的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应按照“特色互补、利益兼顾、地区组合有序、线路安排科学”的原则,精选旅游景点,丰富旅游内容,连点成线,连线成网,逐步形成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有较大影响力的“香格里拉探秘游”系列旅游产品。当前,要在完善各地州推出的旅游线路的基础上,尽快打通阻碍滇西北旅游环线形成的重要结点,修建连接迪庆州维西县的巴迪和怒江州贡山县的捧当的公路,勾通怒江大峡谷旅游线和香格里拉旅游线,使现有的国家级旅游线路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延伸为大理—丽江—中甸—德钦—贡山—六库—大理,这样就在整个滇西北地区形成流畅的旅游环线,改变目前游客进入每个地州基本上都在走回头路的局面,加强怒江州与其他三个地州的联系,带动怒江州的旅游发展。 3,4. 联合促销,总体宣传,树立“香格里拉探秘游”的品牌形象

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同时,旅游促销不仅仅是旅游产品的推销,更重要的是成系列的旅游线路的推销,所以在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中,联合促销、总体宣传是完全必要的。一方面,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区域旅游开发会议,研究滇西北旅游宣传和促销策略以及各地州旅游产品的组合搭配,研究“香格里拉”的形象设计和塑造,拿出对各地州的旅游宣传促销具有指导作用的工作意见。另一方面,领导小组可以制定各地州的联合促销计划,组织旅游企业形成宣传促销整体,着力改变以往各地州在宣传促销上“各演各的戏,各吹各的调”的局面,以“香格里拉”作为滇西北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创意包装,作为各地州宣传促销的共同形象。充分运用传统及新型的促销传媒,集中开发主要的客源市场,逐渐形成区域旅游市

[4]场开发的总体优势。

3,5. 用企业机制推动一体化建设

旅游业政企分开的程度较高。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既是政府行为,由政府启动、支持和参与,但经常性的具体工作必须通过企业行为来实施。各地州政府应鼓励旅游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相互渗透,大力支持旅游优势企业通过产权转让、资产重组、联合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发展成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旅游大公司、大集团。以市场经济的手段、企业运作的方式和经济利益的纽带解决滇西北各地州的利益问题,推动一体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原.西部旅游呼唤一体化开发. 中国旅游报,2001,2,21.

[2]曾万涛、唐宇文.试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作与联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58—61.

[3]张慰冰. 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 探索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旅游学刊,1997,4:42—45.

[4]李成玉.东引西进 优化环境 全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旅游调研,2001,4:8—14.

① 白廷斌.滇西北旅游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999,5.

② 云南省旅游局.滇西北大河流域国家公园体系与开发.1999,4.

A STUDY ON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

12 WANG Zi–xin,MING Qing–zhong

(1.Department of Tourism Adminstration,College of Adminstration,Hebei University,Hebei Baoding 071002;2.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Yunuan Kunming 650092,China)

Abstract 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under the condition of globlal economy integration,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benefits to its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xpanding of tourism resource and market space and full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Then,put forwards some measures to push it,such as implying enterprise mechanism,making new tourism planning,integrative promoting and propaganda and designing tourism routines,etc.

Key words Nor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necessity,measure. ③④云南省旅游局.滇西北四地州旅游合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意见.1998,10.

.

篇四:人文地理作业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以小凉山彝族文化为例

地理环境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地理和哲学概念。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互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及动植物资源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地理环境定义为“同人类社会直接有关的地球自然环境部分。既区别于作为地球存在的宇宙空间环境和地外环境,也区别于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而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这一位置上的地形、土壤、气候、水系、矿藏、动物、植物及其他生态条件等,是一种社会物质前提的因素。”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厚度约10-30千米,主要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又是岩石,地貌,土壤,水,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既包含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而这里,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和民俗等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关系,而涉及社会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地理环境。这几种环境在地域上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关联,从而构成整个地理环境。

地域文化,或称区域文化,是源于西方文化地理学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说明人类文化空间占据,研究人类文化与空间地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区域文化是指因着一定的地理形势,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形成的。得以与其他地方区别开了的语言、风俗、宗教、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地域在类型上包括自然区、经济区、行政区和综合地域等,如中国文化,平顶山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等一些大大小小的,不同等级行政范围内的文化。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上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类型:文化是一些现象;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是一笔财富;文化是一种模式;文化是一套体系等。以下将以滇西北小凉山彝族文化来说明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彝族文化具有一下几个特点。同任何一种地域文化一样,彝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云南文化圈各要素与各部分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横断山与云贵高原地域自然环境的强烈影响,还受到云南文化圈以外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总体来说,云南彝族文化具有一下几个特点:

首先,彝族文化有很大的山地性,该文化是在横断山脉绵绵山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中生成和发展的,这表现出明显的山地文化特征。彝族人主要聚居在山里面,主要有这样的几个特征,聚居处主要分布在小坝区,主要靠近水源较丰富的地区;居住在半山腰的居民,他们主要由良好的放牧条件,但他们水源不充足。在聚落的分布和规模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均一性,即分布在山间盆地沿河谷地和山腰良好牧草区,这里面表现出一定的山地垂直差异,随着海拔的身高,人口和聚落的数量减少,但也分布着不少从事放牧及以旱地种植的家户。从农业文化上可以看出,当地人对山地的依赖,小凉山森林覆盖率较高。

其次,小凉山彝族文化具有一定意义的过渡性,绵绵山的是横断山的部分,该区主要处于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是山区与高原区的过渡地区,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则靠近青藏高寒区,是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的过渡区。在经济上,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与成渝经济圈又靠近。在经济的过渡区滇西北也在经济方面和外面有了很大的交融。

再次,这里的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小凉山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可以理解为它的敏感性,在外来文化的拉力冲击下,很容易受到变化,文化的脆弱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环境的破坏很容易就影响本身文化的破坏。比如,今年来,小凉山汉族居民的增多,很多彝族小孩,在学校上学之后很少与本土居民的交流(很多父母出去务工),缺乏语言环境,汉语学的越来越好,可是他们的民族语言却特别欠缺,很多话语只能用汉语来表达。其次,大量中年人的流失,经济压力造成大量中年人的流失,人口流动趋向大城市,学到了很多的现代文化,可是,大量的古老的民族文化却大量消失。特别在县城周边,很多古老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化已很少见到。在农村则是因为中年人士的流失,没有能力来做那些民俗,很多老人记得但老了做不了,很多小孩因为父母不在家,大量寄宿在学校,没能学到更多关于本民族的各种习俗,只能任其发展。

最后,滇西北这个少数民族和滇中的同一个少数民族而言,其文化具有多样性。所谓的“十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绵绵山地区受山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交通不便,人员往来相

对较为困难,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使区域内部的文化类型与滇中地区相比表现出更为多样的特点。这种特点在语言上表现更为突出。比如,从楚雄出来,到昆明,到玉溪一直到红河州,其间的彝族,他们的语言近乎丧失,年轻人几乎不会说母语,老一辈会说的也渐少了。而在滇西北,除过从小就没说母语的外,其余的基本会说,所以在滇西北不管是什么方面都具有多样性。

从村落空间生成方面来看云南小凉山彝族的文化。云南小凉山彝族地区的村落布局始于1957年,这些村落不仅经历了建设、成熟、分化的整个过程,空间布局的生成还有着梯级演化的特性,生成方式也有着从本能选择到象征异化,再到行为充足的令人惊讶的安排。村落空间布局的生成不仅与国家在小凉山彝族地区的政权建设有关,还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人的表达,人的个体选择,社会分层,群体认同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共同生成村落的同时,也塑造了村落的历史。1957年以前的小凉山彝族基本上以核心家庭为单位,散居在山林中,区域领导权由单户的黒彝负责,通过黑彝对领地内的防务、治安、税务等进行综合管理。人们在适宜耕种的缓坡、坝区上进行开垦、购买和租种少量土地,同时也经营畜牧业,牲畜主要以绵阳、黄牛和马为主。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鸦片的大量种植,土地增值的同时劳动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加上国内政局动乱、民族矛盾等因素,凉山彝族到周边的汉区抢掠其他民族为奴的行为成为风尚,有大量的非彝群体被掠入彝区。由于凉山彝族的奴隶具有个人主义的特征,蓄养家奴是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的普遍行为,多数家庭都参

与蓄奴或有过蓄奴的经历。由此看来,凉山彝族民主改革前的家庭成员由主人、自己的孩子和掠来的人组成,他们以核心家庭单位独立生产和生活。据老人说来,凉山这种以家庭为核心单位的居住模式并没有形成村落。血缘关系较近的家支成员相对比较集中,但户与户之间通常隔着四五百米远甚至一两公里远,整个家族分布在几十平方公里的地方内,相互遥相呼应。这样的居所是临时性的,一旦有不详的事情发生,人们就会另择新居。黑彝如此,百姓如此。

现在的小凉山,政治上以农场为中心的村落布局与国家在基层的权力体系基本吻合,村委会、乡政府的权力附着在农场村,而非农场村则以农场村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文化上,农场村因血缘问题而受非农场场村的歧视,迫使他们不得不动用各种策略来融入和适应非农场人的观念与逻辑。这里的农场与非农场,简单的说,就是黒彝、地主与解放农奴的区别。很明显,小凉山彝区的村落空间有着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表达,我们所看到的以农场为中心的村落布局也是表达的结果。国家权力在小凉山彝区的政权建设始于奴隶制的废除,始于奴隶的安置。而众多的非农场人则通过农场村来定义自己,使自己区别于象征国家权力的“奴隶”村,奴隶因废除了奴隶制而成为主人,所以他们的村落成为政权的中心;非农场村因为曾经拥有这些奴隶而成为记忆中的主人,所以他们并不愿意同这些“孩子们”及其后裔结婚。而非农场人往往认为自己才是彝族历史和文化的真正主人。于是国家政权与彝族文化在象征上出现了某种张力,此张力一开始就影响着小凉山的村落布局,也影响着人们对于村落空间的表达。

篇五: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研究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研究 木永顺1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本文提出了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分析了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回顾了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ourism geograph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geograph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foreign tourism geography, development trend of foreign tourism geography, development trend of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关键词:旅游地理学;发展;研究

Keywords: geograph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二、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关系。

1、与地理学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两者都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前提。从旅游活动的行为性质讲,它是偏向于社会文化的,因此旅游地隶属于人文地理学。但旅游资源的自然部分自然地理学也要研究,讨论自然旅游资源离不开自然地理学,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是一项产业,因此经济地理也要研究它。

2、与旅游学科的关系

可以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旅游学科的边缘学科。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等。都是旅游地理学的平行姐妹学科,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来研究旅游活动这个复杂多面的社会经济现象。与这些平行学科比较,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是在空间上进行综合。

3、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知识如园林学、建筑学、经济学、环境学、交通运输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古典文学、美学、心理学等。旅游地理研究这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三、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回顾

1.二战之前

旅游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富有阶层生活内容有了初步的规模,,随着价廉的组团旅游的出现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出游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旅游研究随之开始,地理学这旅游的研究在当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主要在关于地理环境的区域研究中撰写导游材料、旅行指南之外,最有价值的工作在旅游土地利用研究。且局限于小尺度范围。代表人物是麦克莫理。

2.二战之后至60年代

过去了的战争气氛、恶化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国内旅游需求急增,以相邻国家为目的地的国际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档玫匠醪椒⒄梗乩硌а芯抗ぷ鞅冉戏稚ⅲ诔?木永顺,女,纳西族,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学。

市规划中的城市休闲和旅游环境的改善,包括城市公园用地、娱乐设施的监理等问题;在国家宫的建立,乡村土地利用研究讨论到旅游需求和设施的建立;地中海、加勒比海、西太平洋旅游地大开发和规划研究。

3.60年代以后

是现代史上全球经济和社会状况最激烈的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持续的紧急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在这一社会经济背景下,世界旅游业也进入了发展最快和最稳定时期。这一时期旅游地理研究呈现主动参与和多样化的研究中来,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地和旅游区域开发研究;对于旅游客流的调查分析;旅游对于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文化之影响的研究。

四、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理论和实用研究并举,两方面研究共同发展。

2、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转移到以服务设施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对区域的自然文化社会影响的过程及机制为研究主题。

3、研究旅游地理的学者参与多学科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应用。

五、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旅游知识的积累

旅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历代帝王的巡狩,官场陈腐的宦游,诗人学者的漫游,和尚道士的云游以及一般民众的出游,都是古老的旅游形式。相传4000年前,皇帝就曾游过五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游程万里,撰成名垂后世的《史记》;东晋法显和唐代玄奘两位高僧,前往南亚取经,写下著名的《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北魏的大地理学家郦道远的《水经注》不仅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河川专著,而且是内容广博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唐代游记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文学家元结合柳宗元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元结的《石溪记》借写石溪美景无人赏爱,抒发作者怀才不遇“为之怅然”的心情。宋元明清山水游记名篇佳作层出不穷。

2、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1987年,中国地理学会在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下设立了旅游地理学组,1992年中国地理学会正式设立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标志旅游地理学的学术组织得到机构保障。1984年,中国第一名旅游地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第一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只1999年已有15名一律由地理为选题的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标志中国高层次专业的人才培养得到了重视。 80——90年代中,中国旅游地理的代表性刊物《地理研究》、《地理学报》和《地理科学》。总计发表39篇旅游地理研究论文。

六、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学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成为地理学的一大分支。

1、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

2、再研究内容上,要从目前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

3、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的宗旨。

4、提倡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主动吸引相邻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旅游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如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没有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就很难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冯淑华.景区运营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云. 滇西北民居客栈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古城为例[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4)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