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福娃贝贝鱼纹彩陶装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16:50 体裁作文
福娃贝贝鱼纹彩陶装饰体裁作文

篇一:福娃贝贝鱼纹彩陶装饰

福娃贝贝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哪个原始居民?

浏览次数:970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9-10-21 13:15|提问者:1072309298

福娃贝贝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哪个原始居民?

最佳答案

最早是河姆渡人的陶器上出现的,在浙江余姚

陶瓷鱼纹装饰,最早出现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早

期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上。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显著提高,出

现了彩陶,彩陶器物是使用有色陶土烧制,坚固性增

强并且表面光滑,对鱼纹装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

件。虽然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工艺品种有灰陶、白陶、

彩陶、黑陶、几何印纹陶等多种,而有鱼纹装饰的主

要是彩陶,并且主要绘制在分布于豫陕甘青地区的仰

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中的彩陶上。

鱼纹作为仰韶文化彩陶的主要装饰,贯穿这一

文化发展脉络的始终,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

下类型等都有鱼纹或鱼纹的变体。马家窑文化是受

仰韶文化中庙底沟类型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主要

是鱼纹的变体。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纹饰的明显

特征,是鱼类图案特别多,能辨认的有2O多种,凡是

半坡类型遗址都发现了绘有鱼纹的彩陶。而且“人

面形和鱼形组合在一起的纹饰不见于其它文化。因

此,就成为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1]1 。

、彩陶鱼纹装饰是当时人们生活

和精神需求的反映

大量考古资料证明,古代人类逐水草而居,凡是

有文化遗址的地方,附近都有河流,鱼是水中最多的

生物。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在水边,鱼必然成为生活

的必需品,长期与鱼打交道的渔猎生活促使先民对

鱼的自然形态与生活习性产生深刻印象,加上原始

人类对自然界中的形象模仿,从而形成了彩陶上质

朴的鱼纹装饰。这一点在仰韶文化的半坡彩陶装饰

上十分清晰地表露出来。这些鱼纹多绘在圜底折腹

卷唇盆的肩部或内壁,鱼纹体态各异,曲尽其妙。有

的腾跃而上,有的环逐顺游,如图1;有的单体独处,

有的复体结合,有的又呈几何形的高度抽象,还有的

与人面纹、网纹相合壁,如图2,反映出人类的渔猎

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需求的心境。

图1 图2

彩陶鱼纹装饰除了反映渔猎生活以外,更加重

要的是反映对鱼的旺盛生殖力的羡慕与崇拜。如仰

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的组合(图3),人面和鱼纹绘于红褐色彩陶大盆的内侧,用黑彩绘出对称的

人面和鱼纹各一组,相对于人面两侧的耳部和嘴部

的左右,四条鱼呈平行的状

态。从鱼的造型上看,无论

是人面鱼身的小鱼纹还是单

体的大鱼纹,鱼头都画得简

炼概括,大鱼的鱼身以斜方

格纹为鳞,而人面衔着的鱼

和耳旁的鱼纹则没有鳞纹, ● 图3

鱼体轮廓清晰,形象逼真生动,组成一幅神秘的颇具

装饰风格的图案,已经超越了鱼的形象的简单再现,

被赋予了十分复杂的涵义。关于其中的涵义,学术

界有“图腾说”、“生殖崇拜说”、“氏族标识说”、“巫术

说”等等。可以肯定的是,这类鱼纹,除了具有装饰

意味之外,还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更多的是与人们的

精神世界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可以说,彩陶鱼纹装饰的出现,既是人类对

自身关系密切的自然产物的真实记载,又是通过这

种物体表达了人类自身的希望与渴求。

二、彩陶鱼纹的绘制技法

彩陶鱼纹装饰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

用毛笔之类的绘画工具蘸调研磨了的天然矿物颜料

进行彩绘,然后进行烧制,颜色多以黑彩为主,并有

少量的白彩,其花纹色彩经久不衰。当时绘制所使

用的工具,据考古资料记载:“临潼姜寨的一座半坡

类型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套绘画工具,计有石砚

一方,砚旁有黑色颜料(氧化锰)数块、石磨棒一支和

喇叭形灰陶水杯一件 。由此可以得知当时应该

已有了毛笔之类的绘画工具。在大多数的彩陶鱼纹

图案上,不难看出许多灵活而有力的笔锋,彩绘线条

流畅,富于变化,还可看出当时用的绘笔有粗细和大

小的不同。从图案的绘制手法看,当时主要使用平

涂的笔法,人们先用黑彩绘出鱼纹的总体轮廓,然后

再用黑彩或其它色彩

在中间涂实而成。如

图4彩陶盆上的鱼纹

即采用这种平涂的方

法。 图4

三、彩陶鱼纹的构图方式

鱼纹在彩陶器型上的构图方式,因受各自造型

特点的制约,构图方法亦有所不同。在当时,人们对

形式原理的运用,已能结合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器形

(如罐、碗、盆等)作出种种不同的结构和安排。审美

和实用,纹饰和器形,取得了较好的有机的结合。从

数量上来看,图案式构图在这一时期的鱼纹装饰形

式中占有绝对的多数。图案式构图的特点是比较规

整,具有较强的节奏和韵律感。根据用途的需要,当

时已有单独、连续、适合以及相互组合的各种纹样。

运用较多的是连续纹样中的二方连续纹样,是仰韶

文化彩陶鱼纹装饰最主要的构图方式。二方连续纹

样的特征是一种或两种花纹连续重复再现,连续不

断,如行云流水一般,动感十分强烈。彩陶鱼纹的二

方连续纹样多在盆、钵类形体较矮的器物上使用,连

续纹样与扁矮器形的搭配能够起到相互协调的作

用,简洁得体。如图5同一

形态的?鱼纹以单位纹的形

式,鱼纹头尾相连接而围饰

于器壁表面,形成一周圈纹

饰带。采用这种构图方式的

原因是因当时装饰的器物大 图5

多是容器,“纹样的绘饰基础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

立体的变化着的球形曲面体,这就决定了纹样的完

整性、对称性和数量上的要求? ?那么,器物上的装

饰纹样至少应当有三至四个单位,为绘制定位的方

便和视觉上的接受,一般都是四个单位纹的装饰组

合,这样,无论从什么角度看,纹样总是完整

的。”[3J2。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体验到,应用这 种纹样作装饰较适宜。

在彩陶盆内部面积较大的部位,鱼纹的构图多

是采用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并采用对称的手法,如图

6马家窑文化变体鱼纹装饰。而对于形体较高的陶

瓶、陶缸、陶罐类器物上,单独纹样应用较多。如彩

陶尖底罐绘人面鱼纹的单独纹样(图7)。

e 图6 图7

总而言之,所有这些图案构成的骨式,大多能依

器物造型不同而做出种种变化,在艺术处理方面,原

始工匠们已注意到均衡、协调、对称的问题,连续纹

样的构成,注重齐整划一的手法,取得较好的艺术效

果。多种手法的运用自如,充分表现出原始工匠的

艺术才能。四、彩陶鱼纹的造型特征 五、鱼纹和其他物象的组合 整餐 一量 一造型,由上下对称的几 一 ? 一

何形构成,使鱼纹变化富 图。

有装饰性。还有的变体鱼纹,为了着意追求对称的

装饰效果,将鱼头的上下颚简化为等形的拉长的凸

弧边三角形。另外,身体造型也同时变细变长,鱼身

上下的鳍由原来不对称的自然形演变为对称的几何

形纹样,见图

9。这种鱼纹变

形是运用了尖 图9

与圆以及三角等几何形之间的对比,线条粗与细之

间的对比,使整个鱼的形象夸张而突出,简洁而极富

装饰感。

在变体鱼纹的各

种式样中,也出现了将

鱼纹分解成各个局部

的纹样,用鱼具有特征 图1O

的某一部分来表示鱼。如图10中鱼头被一圆点所

代替,整个鱼身被简化为两条平行的直线,只有开衩

的尾部使整体形象保持了鱼纹的原形。

◆ 图11 图1Z

半坡类型晚期彩陶上的鱼纹变体,还以相同鱼

纹的同一部分重置而形成双关纹。“两个以上相同

篇二: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

简介:

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历史介绍:

在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是中国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形成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又可以称为是石器和陶器时代。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在造型美术方面遗留下来的主要创作,也是人类在向大自然斗争中获得的一项跨时代的创造。 人面鱼纹彩陶盆,1955年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泥质红陶烧成,盆内壁画人面纹和鱼纹各两个,相间排列,题材新颖,形象生动,反映了半坡类型彩陶常以鱼纹装饰陶器的特点。

彩陶:

所谓"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陶器。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

具体介绍:

这件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祥,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此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人鱼合体:

人面鱼纹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烧成,彩画永不掉落。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同样内容的彩陶盆,半坡遗址中曾出土几件。

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图案蕴藏含义: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的主题。

文化类型: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用途:葬具

出土时间:1955年

出土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文物描述: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篇三: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套题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①

(命题人: 丁子)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什么地址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2.根据材料“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 参考右图: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村遗址 4.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北京人 山顶洞人 B.元谋人 北京人

C.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人类 D.河姆渡原始人类 半坡原始人类

5.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种植水稻 D.会制造彩陶

6.参考右图:你认为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气候的变化 B.恐龙的灭绝 C.劳动 D.地震 7.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 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 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参考右图: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可能最早会使用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

9.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大米饭是

A.北京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0.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见下图)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1.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A.北京周口店 B.浙江河姆渡 C.陕西半坡 D.云南元谋 

12.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13.右图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称为“人文始祖”,他是 A.禹 B.舜 C.黄帝 D.炎帝 14.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 15.国父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A.人文初祖黄帝 B.克已爱民的尧

C.宽厚待人的舜 D.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16.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 )的再现啊!

A.推恩令 B.王位世袭 C.禅让 D.大一统 17.下列发明与炎帝有关的是

A .发明文字 B.尝百草发明医药 C.制造指南车 D.修建宫室

18.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19.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见右图)。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尧 D.舜 20.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二、能力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A

A B

C D

22. 能力擂台:根据下图中出土的物品,推断该原始人当时可能掌握的三项技能。

钻孔石斧 骨针 二鱼纹彩陶盆

示例:该遗址的原始居民已经掌握磨制技术。 技能一

技能二

技能三

三、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 识图题:请认真观察右图并回答问题。

(1)右图为河姆渡原始聚落居住的房屋。请问该建筑有什么特点? 形成这种建筑特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2)请说明这一时期的居民在生活方面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4分)

(3)你认为原始人类从居住在洞穴,开始走向定居生活最重要意义是什么?(3分)

24. 传说尧、舜、禹时代,荡荡洪水,危害中国,先后有共工氏、鲧等人治水均未果,禹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治水获得成功。大禹治水的传说,犹如神话一般,后世人们都称颂他的丰功伟绩。请比较鲧和禹治水的方式有何不同?试着谈谈我们今天应该怎样防洪、抗洪?

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二、能力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1题 (12分。每个空3分。)

A 半坡居民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22题(每个4分,答到3个,可得满分12分。)

掌握钻孔技术;制陶技术;缝制衣服;捕鱼技术;制造彩陶等。

三、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题

(1)(高于地面,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6分)

(2)说明这一时期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4分) (3)促进了原始的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3分)

24题

鲧采取堵塞的方法,禹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筑堤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注意河流上游的水土植被保持;(10分)筑堤(修建水库)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等等(3分)

特别说明:只要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篇四: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文名称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出土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半坡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所属年代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

出土时间1955年

高16.5厘米

口径39.8厘米

用 途葬具

目录

1藏品信息

? 详细信息

? 历史渊源

2历史介绍

3相关介绍

4相关资料

5工艺水平

6蕴含奥秘

1藏品信息

详细信息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历史渊源

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中有大量的动物形纹饰,如鱼、鹿、蛙等,以鱼纹最为典型。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公认的彩陶艺术精品。类似内容的彩陶盆在遗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很像一种特制的葬具。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奇特,像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具有巫师的空气预热器www.rchuagong.com身份特征,因此这类图画一般被认为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认为人面与鱼纹共存构成人鱼合体,寓意鱼已经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为图腾来加以崇拜。

2历史介绍

在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1] 这是中国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形成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发现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母系氏族逐渐繁荣,出现了规模很大的聚落。新石器时代又可以称为是石器和陶器时代。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在造型美术方面遗留下来的主要创作,也是人类在向大自然斗争中获得的一项跨时代的创造。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里不断出土的陶器等工艺品,展现了我们祖先的审美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遍布中国各地,中部地区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它们的年代是(公元前5500--公元前4800年)。所制陶器比较原始,器物种类少,器形简单,火温较低,多数是红陶,基本没有纹样装饰。分布在中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期陶器的表面有漂亮的彩绘,陶器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面鱼纹彩陶盆,1955年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泥质红陶烧成,盆内壁画人面纹和鱼纹各两个,相间

福娃贝贝鱼纹彩陶装饰

排列,题材新颖,形象生动,反映了半坡类型彩陶常以鱼纹装饰陶器的特点。[2]

3相关介绍

所谓"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但由于窑不够密封所以在橙红的底色上只呈现出黑、红颜色。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

形成于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年)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这件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7厘米,口径39.7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此盆以细泥为原料,捏成型后着彩放在窑里烧制而成的彩陶器。盆底部略平,腹部突出,也比较深。盆内壁光滑,外表粗糙。

人面为圆形,头顶为三角形发髻,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人面鱼纹采用大胆,夸张的构图手法,图案简洁明快,十分漂亮,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此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3]

4相关资料

人鱼合体

人面鱼纹彩陶盆展览

人面鱼纹彩陶盆展览(2张)

人面鱼纹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烧成,彩画

永不掉落。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同样内容的彩陶盆,半坡遗址中曾出土几件。

杰出的彩陶艺术

中国远古的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于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文化发展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从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其中彩陶艺术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地,成为中国原始艺术创作的范例,这件彩陶盆便是其中代表之作。 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范畴的文化。分布是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达今长城沿线和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至甘、青接壤地带,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

图腾崇拜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的主题。此时期的纹饰多以鱼纹、水波纹为主,兽纹、植物较为少见。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更多的涵义

此外,在先秦典籍《诗经》《周易》中鱼有隐喻“男女相合”之义,以此推之,这人面鱼纹也应有祈求生殖繁衍族丁兴旺的涵义。但不管究竟蕴含何种奥秘,作为中国原始社会先民的艺术杰作,它已然放射出耀目的光芒。[2]

5工艺水平

人面鱼纹彩陶盆所用的艺术手法和半坡遗址的工艺水平

在器物内壁用黑彩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一组。构画手法大胆夸张。人面成圆形,头顶上三角形发髻高耸,额头涂黑,一侧留出弯镰形,双眼眯成"一"字,"┸"形鼻,嘴衔两鱼,人面两侧耳部亦有两条小鱼簇拥着。在人面之间还有两条大鱼同向追逐,鱼身及鱼头均成三角形,鱼眼呈圆形,大鱼的鱼身以斜方格为鳞。人面在鱼群之中显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鱼纹刻画得十分生动:鱼头虽是寥寥数笔,却把鱼的形神勾画得具体而细微。鱼身上没有了鱼鳞,以对称的菱形图案装饰,富有律动感,充满了生气。整体图案显得古拙、简洁而又奇幻、怪异。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6000多年,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渭河、汾河流域,包括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区,是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庙底沟、秦王寨等类型代表了其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半坡类型彩陶以各式盆、钵、壶、尖底瓶多见;彩绘基本为黑彩,常见鱼、鹿、蛙、羊等动物纹、人面纹以及三角、宽带、波折、网格等几何纹。鱼

纹是半坡彩陶中相对比较多见的题材。

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发展从写实到抽象,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首先感受到的是真实的世界,天上的鸟、水中的鱼、山上的树、地上的草,无一不栩栩如生。进而,人类进一步认识到各种事物的不同本质和规律,于是出现了诸如从鱼纹到菱形、从花草到不同的弧形变化等各种各样从写实而来的抽象。因此,在欣赏彩陶所反映的远古艺术之余,还可以了解我们的祖先认识世界的过程。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因第一个发掘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仰韶村遗址而得名。距今大约7000-5000年。仰韶文化一直至今已发现上千处,分布在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以陕西省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6蕴含奥秘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盆,纹饰神秘莫测最令人回味无穷。这种图案代表什么含义?学术界对于人面鱼纹的研究已经出现了近30种观点说法,主要有图腾说、神话说、祖先形象说、原始信仰说、面具说、摸鱼图像、权力象征说、太阳崇拜说、原始历法说等等,还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或婴儿出生图,甚至还有外星人形象之说。

有人认为,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生直缝埋弧焊钢管www.gytong.net活方式与渔猎密不可分,他们喜爱鱼崇拜鱼,认为其氏族起源于鱼,故把鱼奉做自己氏族的图腾祖先加以崇拜,人与鱼组合画在一起,代表着人与鱼是不可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存,能力“互渗”。此外,古籍记有人鱼互变的神话,《山海经》说颛顼死后复苏化身为鱼,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有人以《诗经》《周易》中鱼有隐喻“男女相合”之义推之,这人面鱼纹也应有祈求生殖繁衍族丁兴旺的含义。

无论半坡人用这种图案表达什么思想意识,能够把如此丰富的社会内容凝聚于绘画艺术之中的这种创作动机,都是令人惊叹的。今天的人们无法知道它的真实含义,但它仍然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和美的感受,使人产生对悠久历史之谜的探究渴望。半坡博物馆宣称,他们将组织专家对围绕人面鱼纹盆所引起的种种谜团进行破解,人们期待着谜底的早日揭开。

篇五: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居住地区不同 ②体质特征不同 ③取火方式不同 ④社会组织形式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中国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能直立行走 B、会制造工具

C、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D、已经使用天然火

4.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石器和木棒 D.石器和骨器

5.元谋人生活的年代是( )

A.大约170万年以前 B.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

C.大约18000年以前 D.大约六七千年以前

6.右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反映了山顶洞人( )

A.懂得爱美 B.知道定居生活

C.注意防寒 D.开始种植

7.山顶洞人比北京人在用火进步的地方是( )

A.使用天然火 B.保存火种 C.照明、防寒 D.人工取火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

A.使用打制石器 B.过着群居生活

C.人工取火 D.保留了猿的特点

9.右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 )

A.游牧生活 B.定居生活

C.生活不稳定 D.与外地交换食品

10.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 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 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状况的是( )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种植水稻 ③阶级逐步产生 ④挖掘水井 ⑤制造彩陶 ⑥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12.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有( )

①磨光的石器 ②木制耒耜 ③石刀收割 ④骨制箭头、鱼叉 ⑤简单的玉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13.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4、奥运会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5、下列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A、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

B、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

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国家---阶级

D、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

16、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的产生 B、一部分首领将氏族财产据为己有

C、生产力的发展 D、人们生活的不平等

17、下列有关禹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②治水英雄 ③用“禅让”来传递首领的位置 ④我国原始社会走到尽头时的部落联盟首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8、下列哪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经历了从部落联盟首领到奴隶制国家国王身份的转变( )

A、炎帝 B、黄帝 C、舜 D、禹

19、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炎帝和黄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20.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

21.出现原始社会“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C.人们有觉悟,互相谦让 D.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 )

A.公元前四五千年 B.公元前2070年

C.公元前1600年 D.公元前771年

23.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事件( )

①生产发展 ②阶级产生 ③贫富分化 ④私有财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24、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5、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

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B、会制造房屋 C过定居生活 D、种植庄稼

26.阅读右面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清明节派林伯渠从延安到黄陵县祭奠黄帝,写的祭文??

回答:

(1)祭文内容说明了什么意思?

(2)调查、走访、讨论一下,在当时的背景下,苏维埃政府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派

人去祭黄陵有何作用?

(3)至今,世界各地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反映了什么?

27.读右图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

回答:

(1)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

(2)半坡原始居民是怎样生活的?

答案

1、C 2、D 3、B 4.C 5.A 6.A 7.D 8.C 9.B 10.D 11.A 12.B 13.D 14、

C 15、D 16、C 17、C 18、D 19、C 20.A 21.D 22.B 23.C 24、C 25、A

26.(1)从祭文的前八句看主要说明毛泽东对黄帝的功绩的赞颂与崇敬。

(2)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一直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毛泽东在这时派人去祭黄帝陵,也向世人表示:同是炎黄子孙,在民族存亡的时刻,全国人民应当团结抗日,一致对外,才是正确态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3)至今,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说明了黄帝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7.(1)从彩绘图案中的鱼和鹿的形象,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还过着捕鱼打猎的生活,用以作补助食物。

(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他们使用的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粟,用石刀收割庄稼。家里还养猪狗等动物,吃的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使用着自己烧制的彩色陶器。穿的是自己纺线织布做的?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哦ň拥纳睢?/p>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