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现实和理想间的桥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0:31:51 体裁作文
现实和理想间的桥梁体裁作文

篇一:构起理想与现实间的弥合式桥梁

构起理想与现实间的弥合式桥梁

作者:赵云芬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02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09-01

幼儿教育关系着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未来国民素质的状况。以新市民了女为主的农村幼儿园,在课程中如何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有效引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实际操作呢?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课程源泉

生活

农村幼儿生活空间比较有限,往往是老人陪伴着的童年,面对情感缺失的实况,需给家长提供有效的补偿平台。补偿式互动课程:1.QQ群中玩花样。利用班级群方式,定期举办育儿心得沙龙、《指南》答疑、专题讨论等活动,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共同研讨孩了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传递相同背景卜的亲了经验。2.面对面交流。开设《指南》宣传橱窗、图书资料链接分享等服务活动,充分与家长互动交流,促进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3生活中培养。新市民家庭照顾幼儿的时间少,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开展“我会独自在家”“不和陌生人走”等一系列活动,逐渐增强家长们对科学育儿的渴求,爷爷奶奶明白“放于”藏“大爱”,爸爸妈妈明白“细心”换“安全”。

二、幼儿游戏与学习是课程的途径——整合

课程实施中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指南》提倡的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幼儿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与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确实存在,即使同一个幼儿,各领域的发展也存在差异。根据幼儿的具体状况给予适宜的指导,尊重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进程,尊重幼儿的生命。而游戏的适当开展可以很好地协调好这个矛盾。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就如一个小社会、小天地,幼儿愉快地参加娃娃家、菜场、蛋糕店、美食街等游戏活动,调动非智力因素,在积极的环境中尝试使用普通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高交流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新市民家长了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正是通过各种游戏的途径进行学习和获得发展,家长要用玩伴的角色陪伴幼儿的成长。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最优结合就是资源的有效整合,用游戏的方式承载活动,在动静结合的方式中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师要善于协调好预定计划与幼儿实际兴趣需要之间的矛盾,达成动态的目标。

三、本土文化与课程的设置——融合

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幼儿相互融合非常重要。如不同的民族有独特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各有风俗: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不吃猪肉。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介绍少数民族风俗的内容,让幼儿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伙食的提供中给予特殊的照顾,这是对新市民了女的尊重,也是获得家长认可的细节。《指南》指出要做符合孩了身心发展规律的事情,耐心地给予幼儿融合的时间和空间。

阅读是幼儿心灵成长的阳光,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幼儿园为新市民了女提供阅读服务,通过宣传让家长了解社区、网络的力量,定期让幼儿走进社区流动图书馆,定时打开网络图书馆,这些方式适合新市民家长、幼儿参与有益的阅读活动,更能让家长安心地工作。幼儿园推广亲了阅读、绘本阅读、图书漂流活动等,让新市民了女爱上阅读,通过读书活动融入本土文化,爱上社区生活。

《指南》中指出3-6岁是幼儿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坚持使用普通话交流,语速缓慢,用于势辅助幼儿理解。鼓励幼儿借助阅读使用普通话,能流利地使用普通话与人交谈,能满足他们顺利交流的愿望。

四、课程领域之间的纵横关联性——优化

《指南》指出各课程之间的要求不是完全割裂,而是相互包容,相互支撑。教师要备有一双“透视眼”,透过孩了的行动把握孩了内心的想法,理解孩了独特的感受方式。例如:在跨跳练习活动中,老师按照运动能力从易到难原则逐步递进的规律。把小河的宽度设计得宽窄不同,能力强的幼儿在宽的地方一跃而过,能力弱的孩了在窄的地方跨过,让每个孩了能通过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关注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活动前后减加衣服,休息、洗于、喝水等。活动前和幼儿交待活动的规则,提出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个活动的开展,已经将课程各领域的内容有效融合在一起,并达到不断优化的目的。

篇二:架起理想和现实的桥梁[1]

架起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作为

史宪中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深刻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拉开帷幕,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课程改革在中国教育的舞台上亮相。

新课程带着时代的印记向学校走来,师生肩负着民族的重托向新课程走近。短短几年,新课程改革已在实验区取得成功经验,尤其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作为一个亲历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基层领导,在实践的层面审视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感到新课程的实施状况和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还有很大的落差。这种落差迫使校长去思索:如何引领学校师生把握新理念、走进新课程,做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

一、新课程的理想追求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驱动力。放眼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核心都是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球村”公民。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要把我国丰富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必然要对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每一位学生获得终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动力,推动民族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课程改革从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出发,针对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六个根本性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态度、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培养的传统影响;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严重倾向;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力争实现“五大突破”: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明示“四个走向”:走向新时代。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位课程功能,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强调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走向生活。课程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面向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变化的趋势,面向社会实际及其发展需要。走向综合。整合科学和人文教育,建立分科与综合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强化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走向个性化。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主动探索与个性发展。

由此看来,这次新课程改革可谓是一场教育革命。他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站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放眼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经纬,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终身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命个体,使中华民族涌动着强劲的创造活力。

二、新课程实施的困绕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广大教师以满腔的热情走进新课程,由此而带来的变化是显见的。新课程的理念广为传播,教育理论书籍受到青睐,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起了变化,教育多元评价也开始启动等等。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撅而成,这次革命性的新课程改革同样如此。一位记者这样说: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要改变教师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语了。因此,新课程实施还面临许多问题、困难,甚至是阻力。

1、更新教育观念的意识不强。

这次课程改革,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推动下,“造势”轰轰烈烈。从上到下,领导发动、专家报告、层层培训,各种处在时代前沿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纷

纷而来。教师站在实践的层面上倾听这些理论,听听好激动,想想还不能动。教师根植在现实的土地上,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超越现实。因此,先进的教育理念尚不会一下子转变成教师指导其教学行为的教育观念。况切,新课程的理论多于实践,理论和实践还没有很好的磨合,不少教师产生了雾中看花的困惑,或者有“好看不好吃”的迷茫。

2、改变教学行为的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课上练习、课外作业,这种教学方法延续了几千年。我们的教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当学生,又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去教自己的学生。据报载,一位课程专家在某课改实验区听了100节课,发现三分之二课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可见,对于那种已经固化在教师职业生命中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它实在不易。当然,这种发生现象的原因有教师多年驾轻就熟的行为惯性在起作用,也有教师多年从教的经验定势在阻拦。不少教师说,我教了一辈子的书,不也教出了许多栋梁之才吗。

3、教师的知识、能力储备不足。

现实和理想间的桥梁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传统的学科教学只需教师在自己从教的学科领域中“深挖洞,广积粮”,无需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教师“隔行如隔山”。而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严谨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既给学生留下自己习得知识的余地,也给教师留下开发课程资源的空间。这样,教师原有的那点知识和能力就显然不够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组织让学生都参与进来的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如何真正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教师常常发出感叹,现在的书不会教了!

4、教育评价的魔力不减。

传统的教育评价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过强的甄别功能和单一的评价方法。确实,学生的很多能力很难通过一张试卷来鉴定,传统的评价方法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但是,在缺失“诚信”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又很难起到“公正、公平”的作用,目前社会还就“信奉”学校的这种考试形式。在学校,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教师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尤其表现在升学考试评价中。尽管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教育评价改革要与新课程改革同步,但前景如何教师心中没底。

5、教师的职业意境不高。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为明天的社会准备人才的活动。因而,新课程改革的引领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呼唤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世纪强音。而一个教师,无论他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并获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保障。教师凭着

“不能误人子弟”的职业良心,面对求“分”心切的莘莘学子,勤奋工作在“三尺”讲台,以学生取得高分、考取重点学校为个人的资本,既满足学生、家长的现实需求,同时又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

三、新课程改革中校长能有的作为

如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现状离新课程的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校长,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设桥梁,让新课程一路走好,责任重大。常言道,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这不是对校长的恭维,这是对校长的事业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转化的引领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困难、困惑凸现,校长更应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办学理念,有敏捷的判断思维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这样,才能使学校独树一帜,立于新课程改革潮头。

1、引领新课程改革——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校长领导学校首先要把握好学校发展的“魂”。学校发展的“魂”就是办学理念,有了先进的理念才有发展思路,有了发展思路才有行为目标。

校长虽然不是教育理论的专门研究者,但必须有捕捉各种教育理论的敏感性。能够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走向和抓住社会提供的各种理论资源,经过理性的选择,形成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学校层面,校长是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引领者,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把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力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校长、教师、学生不断探求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而学校办学理念中蕴涵的理论、追求、激情和思考,需要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体现,让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吹拂着理论的气息、闪现出思想的光亮。这样,才可能把教育理念内化为人的观念,外化为人的行为,成为人的实践力量的一部分。

先进的办学理念应该是前瞻性和务实性的高度统一。学校办学理念的确立是基于对教育内涵的深层理解,是基于对自己学校情况的客观分析。办学理念不是标新立异的口号,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因此,办学理念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可物化的操作要义。

校长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师生的观念、行为,一要靠制度管理,二要靠人性化服务。只有当制度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相得益彰时,学校中的所有生命体都会焕发新的活力,“生产”出新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生成出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呈现“师生同发展、共进步”的无限风光。

校长在课程改革中要“盘活”教育理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生长出来的,一切成功的教育改革又孕育出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念可以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产生,也会在鲜活的教育实践中产生。要确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除了要加强理论学习、与课程专家对话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围绕课程

改革的实践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去感悟理论的真谛,通过剖析一个个教育案例去反思教学行为,使教师的课改实践既能得到专家理论的支撑,又能通过自己的课改实践去丰富课程改革的理论。

2、引领新课程改革——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者、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专家型教师”的特征就是能致力于研究性教育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化”教师自我。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发展、教师发展进展到一个较高历史阶段的系统建设工程,其中知识与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与核心问题。就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而言,专业化的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深厚的课程基础知识。

新课程要求从思想观念到教学内容、从实施途径到技术手段、从评价标准到考试方法都要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教师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在最能体现教师功夫的课堂教学中表现最为明显。突出的是许多教师很会讲课,不会教学。讲课的主体是教师,载体是课本,目标是学生接受知识内容。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载体是课程资源,目标是学生生成知识的能力。所以,今天的教师要从会讲课走向会教学,不光凭自己的学科知识和经验,更要凭自己对学科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的把握来教学。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一批好教师。在教师的发展和培养上也最能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高瞻远瞩的气魄。校长必须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肚量、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拓展培训教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学习培训,重要的是要构建稳固的学习平台,在新课程实践中认真抓好校本学习培训。只有重视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学习培训,才能逐步使新课程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校本学习培训起点要高。必然要争取专家指导,请教育理论者、课程专家进行通识培训、理清课程改革脉络,解析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诊断。校本学习培训效果要实。利用本校的学习培训资源,通过课题研究牵动,教学案例研究切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公开课、研究课为载体,使科研、教学、培训有机融为一体。校本学习培训参与面要宽。关注到每一个教师员工,形成全员参与学习培训共同体。校本学习培训内容要广。应包括各个方面,如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方面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科学知识方面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以及实时发展起来的新知识、新成果等等。校本学习培训要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学应成为校本学习培训的重要形式。鼓励教师在不断反思中向更高层次迈进,使教

篇三:架起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架起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作为

史宪中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深刻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拉开帷幕,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课程改革在中国教育的舞台上亮相。

新课程带着时代的印记向学校走来,师生肩负着民族的重托向新课程走近。短短几年,新课程改革已在实验区取得成功经验,尤其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作为一个亲历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基层领导,在实践的层面审视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感到新课程的实施状况和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还有很大的落差。这种落差迫使校长去思索:如何引领学校师生把握新理念、走进新课程,做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

一、新课程的理想追求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驱动力。放眼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核心都是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球村”公民。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要把我国丰富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必然要对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每一位学生获得终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动力,推动民族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课程改革从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出发,针对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六个根本性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态度、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培养的传统影响;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严重倾向;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力争实现“五大突破”: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明示“四个走向”:走向新时代。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位课程功能,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强调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走向生活。课程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面向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变化的趋势,面向社会实际及其发展需要。走向综合。整合科学和人文教育,建立分科与综合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强化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走向个性化。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主动探索与个性发展。

由此看来,这次新课程改革可谓是一场教育革命。他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站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放眼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经纬,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终身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命个体,使中华民族涌动着强劲的创造活力。

二、新课程实施的困绕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广大教师以满腔的热情走进新课程,由此而带来的变化是显见的。新课程的理念广为传播,教育理论书籍受到青睐,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起了变化,教育多元评价也开始启动等等。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撅而成,这次革命性的新课程改革同样如此。一位记者这样说: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要改变教师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语了。因此,新课程实施还面临许多问题、困难,甚至是阻力。

1、更新教育观念的意识不强。

这次课程改革,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推动下,“造势”轰轰烈烈。从上到下,领导发动、专家报告、层层培训,各种处在时代前沿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纷

纷而来。教师站在实践的层面上倾听这些理论,听听好激动,想想还不能动。教师根植在现实的土地上,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超越现实。因此,先进的教育理念尚不会一下子转变成教师指导其教学行为的教育观念。况切,新课程的理论多于实践,理论和实践还没有很好的磨合,不少教师产生了雾中看花的困惑,或者有“好看不好吃”的迷茫。

2、改变教学行为的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课上练习、课外作业,这种教学方法延续了几千年。我们的教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当学生,又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去教自己的学生。据报载,一位课程专家在某课改实验区听了100节课,发现三分之二课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可见,对于那种已经固化在教师职业生命中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它实在不易。当然,这种发生现象的原因有教师多年驾轻就熟的行为惯性在起作用,也有教师多年从教的经验定势在阻拦。不少教师说,我教了一辈子的书,不也教出了许多栋梁之才吗。

3、教师的知识、能力储备不足。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传统的学科教学只需教师在自己从教的学科领域中“深挖洞,广积粮”,无需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教师“隔行如隔山”。而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严谨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既给学生留下自己习得知识的余地,也给教师留下开发课程资源的空间。这样,教师原有的那点知识和能力就显然不够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组织让学生都参与进来的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如何真正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教师常常发出感叹,现在的书不会教了!

4、教育评价的魔力不减。

传统的教育评价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过强的甄别功能和单一的评价方法。确实,学生的很多能力很难通过一张试卷来鉴定,传统的评价方法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但是,在缺失“诚信”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又很难起到“公正、公平”的作用,目前社会还就“信奉”学校的这种考试形式。在学校,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教师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尤其表现在升学考试评价中。尽管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教育评价改革要与新课程改革同步,但前景如何教师心中没底。

5、教师的职业意境不高。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为明天的社会准备人才的活动。因而,新课程改革的引领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呼唤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世纪强音。而一个教师,无论他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并获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保障。教师凭着

“不能误人子弟”的职业良心,面对求“分”心切的莘莘学子,勤奋工作在“三尺”讲台,以学生取得高分、考取重点学校为个人的资本,既满足学生、家长的现实需求,同时又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

三、新课程改革中校长能有的作为

如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现状离新课程的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校长,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设桥梁,让新课程一路走好,责任重大。常言道,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这不是对校长的恭维,这是对校长的事业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转化的引领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困难、困惑凸现,校长更应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办学理念,有敏捷的判断思维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这样,才能使学校独树一帜,立于新课程改革潮头。

1、引领新课程改革——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校长领导学校首先要把握好学校发展的“魂”。学校发展的“魂”就是办学理念,有了先进的理念才有发展思路,有了发展思路才有行为目标。

校长虽然不是教育理论的专门研究者,但必须有捕捉各种教育理论的敏感性。能够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走向和抓住社会提供的各种理论资源,经过理性的选择,形成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学校层面,校长是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引领者,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把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力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校长、教师、学生不断探求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而学校办学理念中蕴涵的理论、追求、激情和思考,需要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体现,让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吹拂着理论的气息、闪现出思想的光亮。这样,才可能把教育理念内化为人的观念,外化为人的行为,成为人的实践力量的一部分。

先进的办学理念应该是前瞻性和务实性的高度统一。学校办学理念的确立是基于对教育内涵的深层理解,是基于对自己学校情况的客观分析。办学理念不是标新立异的口号,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因此,办学理念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可物化的操作要义。

校长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师生的观念、行为,一要靠制度管理,二要靠人性化服务。只有当制度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相得益彰时,学校中的所有生命体都会焕发新的活力,“生产”出新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生成出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呈现“师生同发展、共进步”的无限风光。

校长在课程改革中要“盘活”教育理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生长出来的,一切成功的教育改革又孕育出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念可以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产生,也会在鲜活的教育实践中产生。要确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除了要加强理论学习、与课程专家对话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围绕课程

改革的实践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去感悟理论的真谛,通过剖析一个个教育案例去反思教学行为,使教师的课改实践既能得到专家理论的支撑,又能通过自己的课改实践去丰富课程改革的理论。

2、引领新课程改革——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者、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专家型教师”的特征就是能致力于研究性教育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化”教师自我。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发展、教师发展进展到一个较高历史阶段的系统建设工程,其中知识与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与核心问题。就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而言,专业化的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深厚的课程基础知识。

新课程要求从思想观念到教学内容、从实施途径到技术手段、从评价标准到考试方法都要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教师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在最能体现教师功夫的课堂教学中表现最为明显。突出的是许多教师很会讲课,不会教学。讲课的主体是教师,载体是课本,目标是学生接受知识内容。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载体是课程资源,目标是学生生成知识的能力。所以,今天的教师要从会讲课走向会教学,不光凭自己的学科知识和经验,更要凭自己对学科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的把握来教学。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一批好教师。在教师的发展和培养上也最能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高瞻远瞩的气魄。校长必须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肚量、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拓展培训教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学习培训,重要的是要构建稳固的学习平台,在新课程实践中认真抓好校本学习培训。只有重视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学习培训,才能逐步使新课程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校本学习培训起点要高。必然要争取专家指导,请教育理论者、课程专家进行通识培训、理清课程改革脉络,解析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诊断。校本学习培训效果要实。利用本校的学习培训资源,通过课题研究牵动,教学案例研究切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公开课、研究课为载体,使科研、教学、培训有机融为一体。校本学习培训参与面要宽。关注到每一个教师员工,形成全员参与学习培训共同体。校本学习培训内容要广。应包括各个方面,如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方面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科学知识方面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以及实时发展起来的新知识、新成果等等。校本学习培训要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学应成为校本学习培训的重要形式。鼓励教师在不断反思中向更高层次迈进,使教

篇四:搭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获奖稿

搭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实验阶段性总结

(使用人教版教材)

江西省广丰县永丰小学 刘斐

在新课改的讲台上,我从2003年的秋天站成了2007年的春天,四年的亲密接触,我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的大气,锐利深邃和灵动,也体验着现实课堂中的烦琐、陈旧、肤浅与无奈,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一座理想与现实的桥梁。英国诗人布菜克曾写到:“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我就是课改实验中的一颗沙粒,站在我这样一名一线普通教师的视角,会看到新课程实验进程中全新的教学艺术,以及众 多实验教师在搭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时,遭遇的困惑与问题。

教育——需要大智慧

智慧一,留一半时间给孩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里就涉及到从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和由接受学习向发现,探究和研究性学习的转变。于是在课堂中,我觉得老师应当少说一点,留一半时间给孩子们去发挥。例如在教学《长城》这一课时,我对学生说:“这篇课文,老师讲不好,因为我没有去过长城……”话还没有说完,几名学

生举起手说:“老师我来讲,我去过。”我说:“那好,我把时间留给你们,你们要把课文第二小节讲清楚。”这几位学生贴好教学挂图,给其他同学详细讲起了垛子、射口、瞭望口的位臵和作用,并通过自己爬长城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长城的高大及坚固,听课的同学还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讲课的同学就结合简笔画一一解答,大家还提到了有关长城的故事,最后,同学们都感叹,长城的确是一个奇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就是因为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重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变为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的、主动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留一半时间给孩子,让他们的心语回荡在课堂中,让他们的故事盛开在课堂中,我们就会拥有一片蓝天,一片绿野,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智慧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例如,在进行“要吃的水果”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请你向大家介绍你最喜欢的水果,你想怎样介绍呢?

生1:介绍它是什么颜色的,长什么样。

生2:介绍它是什么味道的。

生3:介绍它卖多少钱一斤。

师:你们想得很周到了,还可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种水果。

生:略。

在买卖水果的交际时,有四个水果摊儿上有橘子,有一个扮演顾客的学生想买橘子,他来到第二个摊位,相中了,还有点拿不定主意,于是他说:“如果没有比你好的话,我

再来买。”

这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因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是认识一些水果,要学习的新知识是向别人介绍水果,因为他认识水果,所以不用老师教就知道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另外,正是因为学生有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买卖经验,才能用“如果没有比你好的话,我再来买”这样完全符合生活实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做为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

智慧三,让“读书”回归课堂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共同品读”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深层次对话的形式之一。例如《七月的天山》一文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安排学生自主去“品读”,通过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让学生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阅读,讨论对语句的理解,交流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如果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在使用实验教材时,“读”这一方法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认识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我们才会呼唤——让“读书”回归课堂。

智慧四,课堂整合及重组教材

《燕子》是三年级的一篇课文,如果只是机械地按照教

材编排次序来施教,一般要在2月中旬上这一课。可是,即使是在我们江西,也找不到小燕子的身影。为此,学校语文教师根据当地季节气候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将这一课的教学调整到阳春三月来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读第四节,说说哪一句写得美,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指的是燕子,燕子叫起来很好听,它正要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

师:是吗?这“光指燕子吗?”“曲谱”跟 “唱歌”是一码事吗?再仔细读读。

生:他说得不全面。“这”不光指燕子,也指燕子停歇的电线,“曲谱”指的是五线谱,而不是燕子唱歌。

师:说得有道理。“曲谱”不是指燕子唱歌,这跟“正待演奏”有什么关系?你想,会演奏什么乐曲?

生:正待演奏就是刚要演奏,这曲谱大概是“春天在哪里”那首曲谱吧。

新的课程改革十分注重,课堂结构的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在实际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打破了学科界限,体现出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随着新课程实验向纵深不断的推进,语文课堂却仿佛变得“乱花渐欲迷人眼”,情境创设的“千姿百态”,自主合作成了“无的之矢”,教学评价时“百般呵护”……所有这些都有“新理念”的坚强“支撑”,都被看作是“新理

念”的生动演绎。可透过这些浮华的课堂现实。静静地审视,反思,我却深切感受到,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失了真实和朴实,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让人两难。

矛盾一,鼓励评价与挫折教育

一些教师学习完新课程理念后,认为课堂上不大张旗鼓地表扬和鼓励,就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于是,“你说得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表扬充斥整个课堂,甚至连学生回答错了,也要挖空心思找一些其他理由来表扬一番。试想,这样做会不会导致孩子形成浅尝图辄止,功利浮躁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品格,最终迷失了自我呢?而国外正在提倡挫折教育,认为挫折能培养孩子坚韧、勇敢、谦虚的品格,能让孩子不断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如何将把握好“度的问题”二者完美融合,这是我们实验教师需要努力探索的。同时我认为,教科书中是否也能选用一些反映通过努力,战胜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文章。

矛盾二,彰显个性,因材施教和高成班率

新课程提出因材施教,在课堂中彰显学生的思维,个性这一理念十分美好。但面对60乃至70多人的高成班率,再加上每一课的知识点过多,教学任务过重,要做到因材施教的确十分困难,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而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却问题重重,两者仿佛隔河相望的两个点,而我们实验教师要做的就是理论付诸实践,搭建一座理想与现实的桥梁,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在不久的将来,步入理想的课堂。

篇五:理想之桥

理想之桥

我的心中,有一座桥,一座能横跨现在与未来的“理想之桥”,但这座桥上,却有一个标志,上面写着“正在施工中......”

阴绵的小雨不断从天空飘下,街两旁闪烁不定的灯光,眨呀眨呀,望着走在路上的人儿,这就是考砸后的我,唉!不安地四处张望,似乎每一个嬉笑着走过的路人,都在嘲讽我:“哈!看她那样儿,准是考砸了,回家之后可惨啰!” 讥讽很成功,我羞愧着加快了行走的脚步,望着前面曲曲折折,永无尽头的泥泞道路,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不!

回到家,我警惕地环顾周围,确定四下无人,“砰”一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上了门,真真实实的“做贼心虚’!

“怎么办?”我颤颤巍巍地掏出那张惨不忍睹的试卷,上面的分数鲜红刺目,无情地诋毁我:“你看看你,真是平庸无奇,现在唯一傲人的成绩也离你而去了,啧啧......”“不要再说了!”我痛苦地捂上耳朵,可耳畔却响起了爸妈的责骂;老师语重心长的批评;甚至来自于竞争对手不屑的讽刺......眼前越来越模糊,耳边是不断的轰鸣,所有人的声音交杂在一起,仿佛都成了一句话:“我,对你太失望了!”我心灵上的桥梁开始崩坏,硕大的一块碎瓦砸了下来,压垮了我的脊背,使我喘不过气来,终于,我控制不住地埋在臂弯间,呜咽的哭声在不经意中流出......

突然,窗缝中透进了缕缕微风,轻柔地抚着我的发梢,在安慰我;窗外树叶发出的呢喃细语,一一在我耳边响起,在鼓舞我努力;“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不知是谁哼着歌路过,歌词句句充满激励。渐渐地,我抬起头,却被耀眼的灯光晃了眼,天黑了,可万家灯火依旧璀璨夺目,我每一次地眨眼,都亮起了一盏灯光,好似是我心中燃起的希望,照亮了理想之桥,也治愈了我的心灵。就算是比别人多付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与艰辛,我也绝对要成功!我暗暗攥紧了拳头,下定决心。

是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理想之桥”,它横跨于现实与梦想之间,以至于太长了,所以塌陷是常有的事,有些人经不起打击,站不稳了,跌入了滔滔河水中,可有些人却毫不畏惧,跌到了,再爬起来,桥塌了,咬牙挺过,就这么经历了无数磨难,他们走到了桥的另一端,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点评: 本文通过叙述成长中一次失败的心路历程,揭示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想到达理想的彼岸,必须不畏惧磨难,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叙事中以“桥”

引领行文思路,情景交融,文笔优美,文章的感染力强!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