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草原野花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0:29:30 作文素材
草原野花读后感作文素材

篇一:草原读后感

《草原》读后感

一个学期结束了,我突然想起《草原》这一课。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作者第一次来到了草原,经过了长途跋涉,作者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走进了蒙古人的蒙古包,在蒙古包里,蒙古族人给他们表演了节目,还拿出了那里的特产来招待他们。以表示蒙汉情意深。最后不忍分离的事情。(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草原野花读后感)

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我们和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闹小矛盾。我记得有一次,就因为同桌超出了三八线引起了争吵。还伤了我和同桌的和气,其使我们两个人其中一个让一让,就不会吵起来。我觉得好惭愧。还有一次,我有一片作文没写过关,别的同学嘲笑我,我不服气,就这样顶起了嘴,最后差点还打了起来。我觉得本来我就没把作文写好,别人嘲笑我也是可以的。

通过这篇课文和这两个范例我知道了以后要和朋友互相帮助。

篇二:《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扬大附小五(四)班 陈涵秋

暑假里,我读了许多课外书,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草原上的小木屋》。

这本书讲述的是:在开拓新生活的期望鼓舞下,父母亲带着不满七岁的罗兰和姐姐妹妹,驾驶着大篷车离开了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他们经过明尼苏达州、艾奥瓦州和密苏里州,驶过结冰的湖面、渡过激流、攀登悬崖,到达堪萨斯大草原。他们建起小木屋,在独立镇附近定居下来。一家人抵抗过狼群的袭击,躲过草原大火,挨过热病的生死关头??因为当时印第安人保留区不向定居移民开放,他们不得不选择离开。

看完这本书后,我不禁佩服起了罗兰。罗兰这么小就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大草原上生活,他们在大草原上遇到了数不尽的困难,但是他们遇到困难后没有退缩,而是去克服困难。而我只要破一点皮就疼得“哇哇”大哭,遇到一点困难我就打退堂鼓,跟罗兰相比,我真觉得惭愧。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人忘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我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向罗兰学习,学习她那勤劳、勇敢、坚毅的品德。

篇三:《草原上的小木屋》 读后感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让我感触很深,这是一本小学生看的书,但当我读起这本书时侯,我就告诉自己:我错了,这是一本让小学生幸福快乐的书,让成年人思考的书,深思的书。看这本书,有时会微微地笑,有时会感动地哭,从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和教育。

这本书叙述了西部草原的拓荒故事,劳拉一家艰辛的生活,他们不怕长途跋涉的劳累,他们不怕重建小木屋的辛苦,他们不怕被狼群包围的威胁……一个个小故事像一颗颗珍珠晶莹剔透、生动感人。他们用智慧和行动勇敢地克服了种种困难,是他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书中还把各个人物写得非常生动:有百折不挠、关心家人的查尔斯爸爸;有勤劳、勇敢的卡罗琳妈妈;有幽默友好的爱德华先生;有文静、懂事的姐姐玛丽;有惹人喜爱的小宝宝卡琳;还有忠诚、听话的狗狗杰克……活灵活现的人物让我久久沉浸在故事里,去感受这坚强而幸福的一家人,从他们身上,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有希望、就有胜利,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应该去害怕,而是勇敢去面对,去解决,这样人就会有进步,社会才会发展。我们学习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

他们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辛,但那简陋的小木屋却充满了爱,装满了幸福,他们感到无比温馨。我们这一代的小朋友,有许多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还不知足;有许多人不知父母辛苦,不知为人父母的艰辛,不知父母白手起家的辛劳,把赚来的血汗钱,任意浪费,不懂得节约,不关心父母的身体,这样的小朋友就有必要认真阅读一下《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了。读过这本书你就会收获很多,就能体会“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意境,也会懂得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幸福。

幸福是一个甜蜜的字眼,它不在他方,就在我们身边,幸福来之不易,因此需要我们珍惜,珍惜幸福相当于珍惜生命,无论你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只要怀着一颗珍惜幸福的心就会倍感幸福。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幸福,让我们做一个幸福的好孩子吧!

篇四:《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读后感

《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读后感

作者/ 王风英

安宁是一位高产作家。迄今为止,她已出版20本书了,用安宁的话说:《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无疑是自己出版的20本书里,最值得收藏的一本,因为,它的制作如此精美。而安宁的《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因为它的文字同样是那样的隽永而清丽。

《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是安宁自XX年7月到XX年2月,利用寒暑假,4次飞抵呼伦贝尔草原,以锡尼河西苏木小镇为背景,用日记的形式,对蒙古族牧民真实生活及人生悲欢的记录和探知。

在这部书中,作者以其唯美而温婉的笔触,加之近100张当地牧民的原生态生活照片,把辽阔的草原、纯朴的民族风情、风光秀丽的景色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在遥望牧草青青的远方时,也因此感受着草原的律动,聆听着牧草的歌唱。

呼伦贝尔草原是人人向往的天堂,而锡尼河西苏木则是一个完全坐落在草原上的小镇。安宁因其爱人是这个草原小镇上走出的蒙古族,便有了作者将视野扎根在这第二故乡的深度与广度。这里的天空一尘不染,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这里的牛羊成群结队,而这里的草地,更是绸缎一般,浓密茂盛。然而,在这美丽而广袤的大草原上,却生活着一群困苦、艰辛而乐观的牧民。

“阿妈”可以说是书中的中心人物,这个体重只有70斤的“阿妈”,每天提着几十斤重的奶桶,去奶站送奶。而且她每天凌晨3点钟便起床,哪怕是冒着摄氏零下四十度的寒冷也要从不间断去牛圈里挤奶,一直到晚上十点才睡,从未有过歇息,却仍有无穷的力气去和人说笑,还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乐不可支。

安宁爱人的弟弟贺什格图,因为3万块钱的彩礼,差点和相恋几年的女友各奔东西,最后,不得不挨家挨户去借,终于才把女友娶回了家。可是,面对

3万块钱的债务,贺什格图并不急于出去找工作,也并没有表现出债务压顶的样子,而是悠然自得地生活着。

贺什格图的老师刚刚读大学的独生子,夏天的时候在锡尼河游泳时不幸遇难,这个悲痛欲绝的母亲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疯了一样,一遍遍喃喃自语:“孩子,衣服还没干呢,你人怎么就走了呢?”然而,当锡尼河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时,她已经能够笑着与镇上的人们当街说话,或者闲聊了。

还有镇上离婚自杀的女人,最终摆脱了一切烦恼,走上了外出打工的旅途。喜欢闹点小情绪却勤劳善良的凤霞,拥有四个孩子的乐乐妇人,以及沉默寡言的“阿爸”,无不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此外,书中在表现牧民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基础上,还融入了许多现代的元素,比如:摩托车代替了骑马、mp3取代了原汁原味的牧歌、升学宴、高额彩礼等,都给这个古老的民族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活力。

此书为《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但作者却用了一半的篇幅,记录了与绿色草原遥遥相望的白色雪原。在某种意义上,蒙古族个性中的乐观、豁达与坚韧,是草原最美好的夏天,与最寒冷的冬天,一起铸炼而成。这大概也是作者将冬天纳入此书的深意吧。

而书中的故事,因为时间的参照与观望,也才具有了比小说更能打动人心的力量。

篇五: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姬凡翔

读完《草原上的小木屋》,让人不由自主有一种温馨与感动。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一部美国西部草原的风情史,是美国第一代人的拓荒史,更是人与大自然亲近的典范。

在美丽而充满危险的大草原上,他们互相帮助,最后用爱搭建起了自己的家园,他们真是幸福的一家子!

为了给孩子们住得舒服,爸爸给小木屋铺上了地板,装上了玻璃窗,还在屋内安装了温暖的壁炉,还配置了带有门栓的结实的木门,又在家门口掘了一口井,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喝到清凉甘甜的井水。要知道这是在荒无人烟的原始地带呵,这美好的一切都是爸爸凭着最原始的工具,用一双勤劳的手干出来的,要知道这个地方离镇上需要骑马跑三天三夜,为换取一块玻璃,爸爸需要打死好多只野兔,跑几天几夜的路才能换取。虽然面对狼群包围,山豹出没的危险,虽然经常会遇到野味十足的印帝安人的威胁,但他们路途的日子依然过得精心,一丝不苟。在这荒原中,一家人人依然每天拉小提琴,依然每天在摇椅上悠然数星星,妈妈依然把咖啡豆磨成粉,煮得滚烫、喷香,迁徙路上的一日三餐也是系上餐巾纸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圣诞老公公的礼物这一章节。圣诞节到了,可是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荒原,孩子们能指望得到什么礼物呢?可是孩子们的邻居爱德华先生,却象变戏法似的还是给孩子们带来了可爱的礼物。深夜,爱德华先生游过深深的小溪,冻得瑟瑟发抖给孩子们带来了闪闪发亮的锡杯子,还有好长好长的拐杖糖,上面有红色的白色的条纹,还有心型的蛋糕,咖啡色的蛋糕上撒着亮闪闪的白糖,一点一点的,好象美丽的雪花。这一次的圣诞节孩子们并不因为在荒原而过得不象样。

想想我们现在,总是给自己太多的理由,让自己作茧自缚,在懦弱与消沉中让自己有很多的心情都离简单温暖的小木屋太远!面对每一个可爱的节日,我们习惯于无动于衷,习惯于麻木冷漠。所以成年人看儿童小说,有时更触动心弦。《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一种可以让成年的人们快乐和轻松起来的文学,让你回到很天真的状态,很简单的气息里,悄悄地就特别感动了,你就看见了已经被搁得很远处的童年依然在向你招手!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