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4:34:51 体裁作文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体裁作文

篇一:《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作者:杨长荣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6期

学习目的:

1.学习本文说理透彻、见解独到的思维方式。

2.学习本文结构简洁明了、条分缕析的手法。

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手法,体会这些论证方法在说理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一.关于作者鲁迅(略)

二.关于本文的综合评述

本文是作者在北师大附中一次校友会上的演讲。针对当时社会上对“天才”的呼唤,发表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要有天才,必须先要有培育天才的土壤,必须要消除扼杀天才的因素。 单看标题就很有讲究,“未有天才之前”包括以下内容:

A:未有天才,必先要具备什么,一—即先要有天才成长的土壤,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当时众人都呼唤天才的情况下,能独辟蹊径,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发人之未发,新颖独到。 B:未有天才之前——探求未有天才的原因,为什么天才出现。显然此标题就暗示出要分析天才未出现的原因,这也就暗示出了本文的具体内容,可以说言简意赅,暗示性很强。

三.全文论证结构(略)

总评:

1.全文结构井然:议论文几个部分依次排列,使整个说理非常有序。

2.做为演说在显著的地方摆出中心论点及分论点,既能让本人演讲的主题突出,又能让听众明白演讲的内容。中学生日常作文应学习这种手法。

3.解决办法有的放矢,又有延伸。

如,在解决办法中强调要有新思潮,是针对上文提到的“整理国故”,排斥外来思想而提出的;“创作”“翻译”,是针对“崇拜创作”而提出的。

同时又有延伸。针对上文三种做法一一指出正确方向外,又特别强调要培育天才,必需要有坚苦卓绝的努力,需要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天才。

四.论证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1.层层递进。全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进论述,由表及里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明确,方法明朗可行,能给人鲜明的印象。

2.比喻论证。文中多处以花比喻天才,以土壤比喻促成天才成长的民众,比喻恰切精当,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一下了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使人容易明白,印象深刻。

3.类比论证:拿破仑例子是类比论证,逻辑严密。

∵拿破仑: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背后有许多兵

∴今天的人要成为天才,背后必须得有许多的民众

4.举例论证

在谈到各种扼杀天才现象时,列举了当时的一些做法、事例,使文章针对性强,说服力强,能给人以警醒和觉悟。

五.本文语言精当,言简意赅,说理周全。

①本文在谈到天才成长需要民众时,无论用拿破仑的事例,还是用比喻,语言都显得十分恰当,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②本文语言有“味”,需仔细品味。特别是文中的一些说明,点到为止,但意思明了。如针对“整理国故”的说法,作者指出:有人说,国故都不整理好,却要去求新。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比喻恰切恰当。同时又告诉人们:国故没有整理好,可以去继续整理,但不能因此不准别人去接受新思想,不能排斥别人学习新思想。这些话很容易让人想到“拿来主义”的论述。

③语言辩证周全,既批评错误做法,又能够肯定其合理的做法。

作者在批评扼杀天才现象时语言十分恰当,摒弃了那种“非此即彼”“有我无你”的做法。如针对有合理、有不合理的“崇拜创作”,作者指出,“能创作的自然创作,否则翻译介绍”。这里作者肯定了他们的创作是正确的,但同时又指出,不能因为崇拜创作而不让别人去翻译、介绍。话语照顾很周全,很辩证。这样的语句在文中很多。

而针对完全错误的“恶意批评”,作者一方面鼓励青年人,“起初幼稚,不算是耻辱”;另一方面强调对待这些批评都可以置之不理。“都”字显示出作者绝决的态度。

以上这两例中可以看出作者用语的讲究。

课后反思:

本文结构很好,学生应学习借鉴。

但文中部分语言需要学生仔细品味,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杨长荣,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本文编校:老 猛

篇二:《未有天才之前》教学反思

《未有天才之前》教学反思

《未有天才之前》教学反思

从直接的感受来说,课没有上完,我讲了太多话,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少,我喜欢以不同的方式重复问题,最后导致学生可能搞不清楚究竟要他们思考什么问题,类似于这样的一些课堂教学问题,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尤其对于我这个虽然不是明知故犯,却绝对算得上屡教不改的人来说,我觉得这些问题是值得关注并应该努力改正的。

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来说,就课堂呈现的学生真正的习得过程来看,因为我还是在以上课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和我之间的知识传授为中心,所以对于他们的学习经历关注得肯定不够,甚至一上起来就可能完全忽视了。但是关于学习经历,我有些疑惑,在某节课上,自然应该关注学习经历,但是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经历应该不只是落在某节课上的,比如,我们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高三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语文学习经历,换言之,一个高三学生面对类似于《未有天才之前》这样的文本,在没有老师教过之前,他们能读到什么水平。我们自然不能没有限定地说,每个人的差异很大,我们至少应该给出一个这样的答案,就是所谓的高三学生正常水平,但是我好奇的恰恰就是这正常水平,一篇这样的文本,学生已有的学习经历,究竟读到什么水平,能够开始按照高三的要求教了呢?在没有一个真正的符合语文教学逻辑的教学序列诞生之前,我们的关注学生学习经历会不会不小心成为重复劳动。理想状态下,学生确实是在每节课上都有了学习经历,但是一个高一学生看不懂的东西,我们真的能保证高三学生就能看懂了吗?我们有多少课,在高三做的事其实和在高一是没区别的,甚而是和初中没区别的。比如我们说段落大意,从小就教的段落大意,但是教过高三的老师可能都有感受,学生们就是概括不来,那么难道我们就教十二年的段落大意怎么概括吗?当然问题并不完全如我所说的这样,能影响阅读的因素实在不少,我只是想说,如果我们有一个对十二年学习经历的关注,我们才可能真正关注每节课的学习经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就是,学生的学习经历如何有连贯性,说得通俗点,就是我这节课上的学习经历,会对于我下节课有什么帮助吗?虽然语文学科不能如此简单地处理,但是如果某节课上的学习经历,出了这堂课,要一个月以后才会碰到,作为语文老师有什么信心,觉得这样的学习经历是真的能对于学生产生影响的呢?看看我们的教材,它就不是按照学习经历的要求编的,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确实产生了学习经历,但是短期之内再也用不到了,那么这样的学习经历真的会渗透到他的整个语文学习中吗,他真的会练就一种语文能力吗?

这堂课的中心其实是落在学生对于结构的深化理解上,那么深化理解的前提是他们曾经对于结构已有的了解,但是对于结构已有的了解的前提又是他们对于这篇文章基本内容的熟悉,这熟悉包括能很好地概括段落大意,然后问题就出来了。曾经有一年,我就是教这篇文章怎么概括段落大意,当时有老师提出过疑问,为什么要到高三教段落

大意,但是实际情形是,段落大意概括起来一点不容易(这就恰恰构成了一个语文学习的特点,看似简单的能力有时候就是因为文本本身的难度或者其他因素,而成了学生的瓶颈,但是我们倒更应该问的是,文本怎么会难的,这其实和学习经历密切相关)。如果一篇文本学生本来阅读起来就有困难,解决困难自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解决困难的学习经历恰恰又不属于这个学段应该有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很多时候就会成为重复劳动。就是你一直在教一个他们本该早就会,但是却从来不会的东西。这就是低效。

我的课本身问题百出,所以也就当作一个病例,但是我觉得要治好病,首先,当然是我自己的毛病要好好改起,另外我觉得比起要求学生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更重要更迫切的要求其实是,我们要整体把握学生的整体语文学习经历。

篇三:《演讲学》

《演讲与口才》形考任务一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演讲离不开有声语言和( )。(2分)

A、 手势动作

B、 体态语言

C、 眼神交流

D、 头部动作

2、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亚里士多德写出( ),是演讲术的逐步完善与形成时期。(2分)

A、 《论演讲家》

B、 《论语》

C、 《演讲学》

D、 《修辞学》

3、鲁迅1927年在广州作了题为()的演讲,是学术演讲的典范。(2分)

A、 《魏晋玄学》

B、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C、 《魏晋风度》

D、 《中国小说史略》

4、演讲的主题只能是( )个。(2分)

A、 四

B、 一

C、 二

D、 三

5、经济演讲具有的特点,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2分)

A、 语言明确,以解说为主

B、 高度的求实性

C、 刚烈的鼓动性

D、 重视信息,讲究策略

6、演讲活动的实质是信息的传递和( )的过程。

A、 评价

B、 接受

C、 传播

D、 反馈

7、演讲者的语言总是( )。(2分)

A、 交流式

B、 对白式

C、 独白式

D、 旁白式

8、演讲是一种具有( )和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A、 大众性

B、 理想性

C、 现实性

2分) 2分) ((

D、 社会性

9、下列哪项选项是错误的。( )(2分)

A、 旬子说:“辞达而已。”

B、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C、 孟子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D、 墨子说:“论求群言之比。”要求讲究各种表达方法的比较。 标记未做

10、下列哪项选项是错误的。( )(2分)

A、 演讲不能传播知识。

B、 演讲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C、 演讲是经济活动的理想筹码。

D、 演讲是鼓舞士气的战斗号角。

二、简答题

1、简述收集材料的原则。(10分)

答:1定向。2充分。3真实。4新鲜。5典型。6具体。7感人

2、如何选择演讲题目?(10分)

答:1体验时代精神,顺应历史潮流。2适合听众要求,内容有的放矢。3切合自己的身份,不妨驾轻就熟。4注意演讲场合,考虑预定时间。

3、简述演讲的社会功能。(10分)

答:1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2经济活动的思想筹码。3鼓舞士

气的战争号角。4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5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6人才考核的重要尺度。

4、简述演讲的特点。(10分)

答:1演讲是一种具有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演讲必须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

3演讲离不开有声语言与体态语言。

三、名词解释

1、道德演讲:(5分)

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一种演讲。

2、演讲:(5分)

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写作题

1、“五四”青年节,学校组织一场以歌颂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就此写一篇演讲稿。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分数要点:(1)主题明确(5分)(2)结构完整(5分)(3)材料充实(5分)(4)有理有据(5分)(5)语句流畅(5分)

(6)题旨深刻,富有文采(5分)(30分)

弘扬五四精神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散文《少年中国说》上这么说过“少年智则国治,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启超先生说的好!国家的未来靠年轻的一代,年轻人永远是最敏锐,最勇敢的!90年前的今天,一批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热血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的伟大旗帜。向黑暗的旧制度,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揭开了我国历史发展

的新篇章,开创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新纪元。为苦难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光阴似箭,近百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苍茫巨变。而今中华民族又来到了复兴之路的重要路口。在这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应更加铭记“五四”运动的精神。因为他是重筹中华辉煌的重要力量来源。那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我认为就是爱国和理想.爱国,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而五四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早见的。中国青年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今天我们的国家强的了,我们的民族也骄傲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也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尊敬和敬仰!但爱国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所以我被青年不仅要创造一个科学技术等物质上强大的国家,更要努力构建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明。 理想,“五四”经历了90年的风风雨雨。但现实意义不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五四时期的青年有着远大的理想,今天我们不乏理想和想法。但一句话说得好“志存高远,重在落实”弘扬五四精神决不是空喊抽象的口号。同样仅立志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学会励志和养志。作为青年人我们有黄金般的岁月,我们有昂扬向上的朝气和锐气,我们有迈向成功所具有的能力。是仅仅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训练和培养自己。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而奋斗到底! 为实现自己理想的例子不胜枚举!06超女总冠军李宇春,是大四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成为了爱心大使。2007年4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宣布“玉米爱心基金”成立!得到了13000多人次捐赠。捐款突破百万!李宇春用这些钱救助了20多名白血病患儿!宇春的行为感动了我们。向宇春这样的人其实很多!07年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他的见义勇为行为感动了我们!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去市区购物。途径通济桥时为救一轻生女青年,纵身从十米余高的桥上跳下,他用

未有天才之前 教案

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脱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手中,自己却再次沉入水中!2个半小时被打捞起时以挽留不住他年轻的生命了!他在冰冷的河中睡去,给我们我那一个温暖的启示!他用自己的生命延续了别人!08年512大地震中无数个鲜血的生命为救他人,为祖国没留下任何豪言壮语,悄悄离去!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我们,感动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实际!“远去足音凝重,再创辉煌更汗心”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仍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有诗完善和发展。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有责任肩负起建设的脊梁。 最后我用五四代表人物李大钊《青春》一文中的部分结束我的发言“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演讲与口才》形考任务二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

篇四:教案:自我新期待(梁申勇)

教案:我的教学展示

课题:自我新期待

课型:新授 执笔:王秀敏 审核:崔兴东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发展的眼光较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不断努力,完善自我。

2.懂得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会更大程度地发挥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3.培养关注社会、观察他人、认识自己并且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发展的眼光较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不断努力,完善自我。 教学难点:培养关注社会、观察他人、认识自己并且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展示学生:学生自学

1.自主完成“我的积累”“我的搜集”

我的积累:

(1)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认识自我有多种不同的途径: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通过他人了解自己,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我的搜集:

关于认识自我的名言或俗语:

2.自主完成下列“我的合作探究”

(1)读P46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①“漂亮”姑娘为什么不能令人赏心悦目?

②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

③言行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吗?

④有道德的人往往有着什么样的外在表现?

(2)举例说明一下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但丁说过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二、师生互动

1.教师检查、纠正、补充“我的积累”“我的搜集”

2.互动交流“我的合作探究”

三、展示运用

(一)我的展示运用

太阳每天升起,我们迎来新的自我。在“日新又新我常新”的岁月年华:

(1)我们应该用什么观点正确看待自己?

(2)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不断变化的新自我?

(二)巩固与练习

1.巩固“我的积累”“我的搜集”“我的合作探究”

2.完成“我的练习提高”

我的练习提高

必做题

1.要完善自己,就要做到自知,自知有利于 ( )

A.挖掘自身的潜能 B.身心健康发展

C.个人进步 D.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说明 ( )

A.要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B.要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C.要通过镜子了解自己 D.要通过自己了解自己

3.“人贵有自知之明”、“旁观者清”蕴含着的道理是 ( )

①要善于认识自己

②既要全面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③在与别人的接触中认识自己

④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认识自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人要想不断完善自己,正确的做法是( )

A.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改正缺点 B.只看自己的现在不看将来

C.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 D.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缺点

5.认识自己,就应该做到 ( )

①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②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③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品质

④多看自己的优点,少看自己的缺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你对美的理解是 ( )

A.衣着得体 B.谈吐高雅

C.风度翩翩 D.内心丰富

7.“有眼睛看别人,无镜子照自己”所犯的错误是 ( )

A.勇于自省,严于律己 B.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

C.只要求别人,却不能做到自律 D.严格要求别人,也严格要求自己

8.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通过同学互评,小静发现了一些自己并未意识到的优点,也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由此看出 ( )

A.同学对小静的评价都是错误的 B.小静是一个自卑的人

C.小静学会了全面地认识自己 D.小静还没真正认识自己

选做题

丹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的班会课令我又忧又喜。首先,值周班干部总结时,点名批评了我,由于我不认真打扫清洁区,造成我班被扣分,我顿时羞得满面通红。接着班主任总结时,表扬了部分学习进步的同学,我也名列其中,我顿时转忧为喜。反省我今天的表现,我认识到自己??”

(1)材料表明丹丹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自己?请说明理由。

(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丹丹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对此她应该怎么做?

(3)为了全面地认识自己,丹丹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自己呢?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发现自己的潜能

一、展示学生:学生自主

1.自主完成“我的积累”“我的搜集”

我的积累:

(1)人的特长往往是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把它们发掘出来。

(2)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我的搜集:

你知道关于潜能的故事吗?请举一例。

2.自主完成“我的合作探究”

(1)P51 你相信人真有这么大的潜能吗?为什么?

(2)P52 你认为他的做法如何?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3)P53 这个孩子的回答,对他日后成为建筑设计师有影响吗?你怎样理解他的话?

二、师生互动

1.教师检查、纠正、补充“我的积累”“我的搜集”

2.互动交流“我的合作探究”

三、展示运用

(一)我的展示运用

美国的笛福森45岁以前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银—行小职员。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毫无创造才能的庸人,连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然而,在他45岁生日那天,他读报时受到报上登载的一则穷人奋斗发家的故事的刺激,遂立下大志,决心干一番事业。从此,他判若两人,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顽强毅力,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潜心研究企业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位颇有名望的大企业家。

笛福森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

(二)巩固与练习

1.巩固“我的积累”“我的搜集”“我的合作探究”

2.完成“我的练习提高”

我的练习提高

必做题

1.有一个小孩从小被认为“很笨”,后来事实显示他确实有点笨。一次,他在沙滩上玩沙,有个老者说:“你很有天赋,将来会成为很好的设计师。”结果这人果然成为著名的设计师。下面可以看作他成功因素的是 ( )

A.老者是奇人 B.设计师看来人人都能当

C.语言激励了其斗志,激励了其潜能的发挥 D.这个小孩子是个天才

2.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 ( )

①信心 ②书面表达能力 ③勇气 ④口头表达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3.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可供开发的惊人潜能。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并非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取得应有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

A.人的家庭背景不同

B.人的身体素质不同

C.人的认识自我潜能的心态与激励自己释放潜能的程度不同

D.人的学历、经历不同

4.自我是不断发展的,自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这话告诉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是

( )

A.别人的帮助 D.运气和机会 C.发现自己的潜能 D.大胆和勇敢

5.你已经通过好几种方法的测试,证明你有音乐方面的潜能,这时你

( )

A.不屑一顾,全当没这回事

B.从这时起,在不放松文化课学习的情况下,开始学习有关音乐的专业知识

C.向家长说明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D.不论谁再唱歌,你都要告诉他:“有没有这方面的潜能?如果没有快闭嘴。”

6.人正常时用了大脑的10%,还有90%的大脑未使用,最优秀的科学家最多也用了不足30%,这说明 ( )

A.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 B.人的脑力是很有限的

C.人的大脑是复杂的 D.以上都不正确

7.我们认识自己、,发挥自身的潜能是为了 ( )

A.能够超过其他人 B.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

C.实现理想中的自我 D.更好地更新和完善自己

8.人的潜能好像一座巨大的金矿,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下列选项中,对发现人的潜能不利的因素是( )

A.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B.塑造自己的新形象

C.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D.注意做大事不做小事

9.一个人取得出乎意料的成绩时,很少有人想到“我只要努力,也有这个可能”。在刘翔得到令全世界惊奇的冠军之前的一百多年中,一般认为中国人根本没有可能在短跑跨栏上成为世界冠军,现在刘翔居然做到了。这充分说明

( )

①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

③敢想敢做就能达到目的 ④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选做题

1.战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一场话剧时,女主角因故不能参加排练,出于无奈,他只好让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可他大姐从未演过主角,自己也缺乏信心,所以排演时演得很糟,这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不满,很生气地说:“这场戏是全戏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坚定地说:“排练!”一扫之前的自卑、羞涩、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高兴地说:“从今天以后,我们有了一位新的大艺术家。”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姐姐采用了哪种方法来发掘自己的潜能?

(2)还有哪些发掘潜能的方法?请你说一说。

(3)激发潜能应怎样做?

2.李小双虽然气质较好,训练刻苦。但从专业的角乏来看,他的体型并不理想,而且力量也不足,而美和力量是选择体操苗子的基本条件。由于这些不足,李小双曾两次被国家队拒之门外。可是凭借对自己优势的分析和判断,他没有向定论低头,没有向权威让步。最终硬是凭着一番苦练弥补了自己的不足,成为奥运会男子体操金牌得主。

篇五:《太史公自序》教案

司马迁及《史记》

教学内容:司马迁及《史记》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与思想特点,理解《史记》体制特点、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领会《史记》在中国史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意义,增强对两汉历史和文学的理解。 教学重点:《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一、导入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代表了汉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

《史记》出现于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汉武帝时代,其时文学创作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政论散文和辞赋得到长足发展。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史记》的诞生与诸多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相联系,也与作者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和天才创造密不可分。 二、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的写作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他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前145年),卒于昭帝之初(前86年左右)(司马迁的生卒年,学术界争论很大,各有五、六种说法,迄今无定论。此处从王国维之论。)享年约六十岁。司马迁的一生恰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相终始,正值西汉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制度确立以后的第一个盛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出现了空前蓬勃的发展局面。司马迁降生在这个盛世,完成了空前的历史巨著,正是应运而生。

司马迁父司马谈,武帝是曾为太史令,是著名思想史家,其《论六家要旨》将春秋以来诸子之学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分别加以评说,对前五家既有肯定又指出不足,只对道家全盘肯定。

司马迁幼年在家乡耕读,十岁随父亲到长安,曾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古文典籍。二十岁开始漫游,到过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回来后任郎中。又奉使出使西南,侍从武帝巡狩,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到处探访古迹,采集传说,考察风土民情,积累了丰富的史料。其时汉武帝欲东游泰山,行“封禅”祭天之礼。司马谈为太史令,应随从前往,而病于洛阳,发愤且卒。会司马迁出使回,在洛阳与父亲相见。司马谈执其手,泣而告之以发愤之故,将作史的遗志郑重相告。司马谈说:“自获麟(《春秋》绝笔之时)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司马迁俯首流涕,含泪承诺下来:“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司马谈卒后,司马迁为太史令,他一方面参加侍从武帝巡祭封禅、改订历法等活动,一方面继承父亲修史的遗业,努力整理汇集保存在“石室金匮”即国家藏书室的历史文献资料。经过几年的认真准备之后,于太初元年(前104)正式开始撰写《史记》。

当工作进展到最关键的时刻,一桩意外的事件发生了。

天汉二年(前99),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率兵与匈奴决战,最后兵败投降了匈奴。在当时人看来,李陵不仅败坏了“李氏世将”的家风,而且也丢了汉家朝廷的面子。而司马迁与许多人的看法不大一样,他很同情李陵,觉得李陵决不会向匈奴投降。为此,他触怒了汉武帝,被抓进监狱。这时,司马迁的许多朋友,竟没有人敢于出面营救,而朝廷中的贵戚

显宦也没有谁肯出来说一句话。最后,他竟面临着三种无法抗拒的选择:一是伏法受诛,二是拿钱免死,三是甘受“腐刑”。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如果拿钱免死,起码得要五十万钱,这是一般“中人之家”五家的家产。司马迁既没有得到朋友的帮助,自己又官小无钱,因此用钱赎死的路对于司马迁来讲,几乎近于天方夜谈。结果,司马迁所面临的选择实际只有两条,要么去死,要么甘受“腐刑”。司马迁想到了死,但是最后他却选择了后者,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完成父亲的重托,实现父亲的遗志,是他得以生存于尘世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他想,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要死得有意义,活也要活得有价值。受到腐刑,他要面临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但是,想到父亲的重托,想到刚刚开始的《史记》的撰著,他只能选择这样一条饱受屈辱的途径了: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从他们身上找到了精神的力量,看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决心忍辱含垢,坚持写完自己的“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卒从吏议”甘心下“蚕室”(即受腐刑者所居之室),“就极刑而无愠色”。这里蕴涵着多么惊人的毅力!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他除了坚持自己的著述之外,对于朝廷内外的一切杂事,均已毫无兴趣了,往往“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内心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无限的悲愤。“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迁既就刑,后为中书令,据云颇为武帝所“宠任”。然其心则以为大耻,常愤愤焉。

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的一个朋友名叫任安的写信给司马迁,劝他以“推贤进士为务”。任安也许是出于好意,以为他身处皇帝身边,容易进言荐贤,殊不知,此时的司马迁身为残秽,动辄得咎。于是他写下著名的《报任安书》把自己一腔“隐忍苟活”的悲苦之心,和盘托出,而以“死日然后是非乃定”自誓。此文为西汉散文名作,历来传诵。在这封书信里,司马迁告诉任安一个重要消息: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史记》到这时已经大体完成了。从在父亲病榻前含泪承诺,到全书大体完成,司马迁为撰写《史记》,前后共花了约二十年的时间。此后事迹无考。裴骃《史记集解》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下注引卫宏《汉书旧仪注》云:“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蚕室,有怨言,下狱死。”参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又见《西京杂记》卷六。

时代赋予司马迁以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广泛的游历使他对社会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淫威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产生了伟大的《史记》。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据《汉书?艺文志》说还有赋八篇,今存《感士不遇赋》一篇;又《报任安书》一文,见《汉书?司马迁传》。 《史记》当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到魏晋间始称《史记》。

三、《史记》的体制结构

此书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包括上下三千年,文学的新传统。司马迁本着“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的史学方法,带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宗旨,结构全书130篇,分为五体:

1、《本纪》十二篇。以历代帝王为主,记叙兴废存亡等历史大事件,用以统帅整个历史的叙

述。只有《秦本纪》、《项羽本纪》两篇写法稍有不同。

2、《表》十篇。表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这是大事记,用以反映历史发展的线索和阶段性,为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3、《书》八篇。记叙典章制度,专门史。涉及礼仪(《礼书》)、音乐(《乐书》)、军事(《律书》)、历法(《历书》)、星象(《天官书》)、宗教(《封禅书》)、水利(《河渠书》)、经济(《平准书》)。

4、《世家》三十篇。记诸侯列国史和传代世家。用意与本纪相近,其中《孔子世家》、《陈涉世家》两篇情况稍有不同。

5、游侠、商人等等。有一人一传者(专传,如《魏公子列传》);有二人或更多人一传者(合传,如《屈原贾生列传》);有附传,如《魏其武安侯列传》中附以灌夫;以类相从者为类传,如《酷吏列传》。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在《史记》之前,有以年代为次的“编年史”,如《春秋》,有以地域为限的“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有以文告档案形式保存下来的“政治史”,如《尚书》,可是没有上下几千年,包罗各方面,而又融会贯通,脉络分明,像《史记》这样的通史。

唐刘知几的《史通》分叙六家,统归二体。所谓“二体”,就是“编年体”和“纪传体”,而《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从此以后,历代的所谓“正史”,《汉书》到《明史》,尽管名目有改变,如《汉书》改“书”为志,《晋书》改“世家”为“载记”;门类有短缺,如《汉书》无“世家”,《后汉书》、《三国志》等都无“表”、“志”及“世家”,但都有“纪”有“传”,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体例。《史记》五体结构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主干,被封建王朝定为国史正体。

四、《史记》的增补、注本与研究

《太史公》当初可能就有若干有目无文的篇章,后来又有亡佚,《汉书?司马迁传》说“十篇缺, 有录无书”,据曹魏时张晏说,是这样十篇:《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元、成间褚少孙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等。褚少孙在他所补的《三王世家》中说:“臣幸得以文学为侍郎,好览观《太史公》之列传。列传中称《三王世家》文辞可观,求其世家终不可得。窃从长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书,编列其事而传之,令后世得观贤主之指意。”说明了他补《史记》的动机和材料的来源。

《史记》的旧时注释有所谓三家注: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本来各自单行,到北宋时将三家注散列于《史记》正文之下。 现存最早刊本是南宋黄善夫本,通行者是清代张文虎刊本(中华书局本以此本为底本)。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研究的角度千差万别。考证方面主要集中于司马迁生卒年、司马谈作史、《史记》亡篇补篇和三家注研究;文学方面主要集中于文学思想、文学总体成就、纵横比较、传记文学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研究。

五、《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不仅是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巨著,鲁迅先生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早就说他“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司马迁思想上尊孔而不神化孔子,以独立之人格,无比杰出的才华,使《史记》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1对当代即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如对刘邦,在《高祖本纪》,含而不露,到其他各篇就不同。例如在《项羽本纪》中,与项羽一比,刘邦的怯弱、卑琐、无能

就相当明显;在《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中则揭露了他猜忌臣下的心理和杀害功臣的罪行。对武帝刘彻,由于《今上本纪》已经亡佚,不知道情况如何,《封禅书》明显地讽刺他的迷信,《酷吏列传》中多武帝时人,而《循吏列传》中却无汉朝人。在《吕后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等篇中也对上层社会有过强烈的批评和揭露。

2《酷吏列传》中先叙酷吏的“以恶为治”,再叙民变蜂起,深刻地表现了司马迁对人民群众的同情和理解。《陈涉世家》、《项羽本纪》歌颂了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给予很高的规格。《太史公自序》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对出于下层的杰出人物的歌颂也反映了作者卓越的史识。如郭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见于《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的人物形象及事迹至今还传诵人口载诸,甚至于对当时处于俳优地位的文人,司马迁也《滑稽列传》中给予一席之地。

3《屈原贾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等篇章中对屈原、李将军等英雄人物不吝赞美之词。

4原则。《史记》开创纪传文学,将历史人物写得形象生动,尤其是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往往代表了社会上的某一类人,反映了社会现象,有的达到了一定的典型化程度。司马迁写人,在实录的基础上进行了形象化的塑造,不单写人物事迹,而且写出了人物的性格和灵魂,同时还寄托了作者的爱恨和生活体验,也就是“发愤著书,意旨自激”。《史记》中写得最成功的人物,超越了历史人物本身的价值而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学名篇和文学人物。

从总体上说,《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鲜明三大特点。它以大量的个人传记组合成一部宏伟的历史。这些人物来自社会的各种阶层,从事各不相同的活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命运。从帝王到平民,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有刚烈的英雄,有无耻的小人,共同组成了一条丰富多采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又各有较鲜明的个性。那些奋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义者,那些看上去怯懦无能而胸怀大志的英雄,那些不居权位而声震人主的侠士,那些血溅五步的刺客,敢于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这些非凡的人物,构成《史记》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在这变化过程中,充分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

《史记》中写得最为壮丽动人的,是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项羽本纪》写项羽最后失败自杀,竟用了一二千字,作为历史记载,可以说毫无必要;作为文学作品,却有一种淋漓酣畅的效果。项羽在可以逃脱的机会中,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向颈;李广并无必死之罪,只因不愿以久经征战的余生受辱于刀笔吏,横刀自刎;屈原为了崇高的理想抱石沉江??。在这种反复出现的悲剧场面中,司马迁表现了崇高的人对命运的强烈的抗争。

写人物总是具体细致地描写他的活动,突出人物的特点,着意塑造形象,例如《魏公子列传》写他过侯生的那一段,充满了生动的细节。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司马迁有时很注意写生活琐事,例如《酷吏列传》写张苍审鼠,见出其人从小就“酷”。《李斯列传》、《淮阴侯列传》中也有非常生动的琐事,读起来很有意味。

5有政论色彩,更是典型的叙事散文。

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种含而不露的褒贬,是经由文学的感染来传达的。

司马迁注意叙事的章法结构,善于选择、剪裁,把最有意味的故事集中起来,《史记》很多传记,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的,而且《史记》中的故事,又不乏戏剧性。

善于描写场面。例如《项羽本纪》中写杀宋义救赵(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等,又如《魏其武安侯列传》写使酒骂座、朝廷辩论等场面,都非常生动有趣。而且其中众多的战斗场面与汉赋血腥的铺陈相比,表现出相当浓厚的人性化特征。

《史记》所创造的“互见法”,同时具有史学与文学两方面的意义。司马迁运用此法、不仅是为了避免重复。为了使每一篇传记都有审美意味上的统一性,使传主的形象具有艺术上的完整性,就必须在每一篇传记中只写人物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经历,而为了使整部《史记》又具有史学意义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必须在其他地方补写出人物的次要特征和次要经历。这是人物互见法的意义。因为《史记》是以人物为本位的,往往需要在许多人的传记中涉及同一件事,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能把事件叙述清楚,司马迁就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这样就既突出了每个人在这事件中的作用,又不致给人以重复之感。这是事件互见法的意义。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语言之美。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史论语言,全都清晰流畅,不拘一格,用五十二万字的篇幅,写出了近三千年生龙活虎的历史,而且“逞辞流离”,中国散文的文学语言由此奠基。

六、《史记》的影响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史记》是传记文学名著,但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

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

《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历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评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纠正艰涩古奥文风时,都要标举《史记》,把它视为古文的典范。

《史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同时,古代作家还从写法上探讨《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

《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它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得到反复地开发利用。

太史公自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究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司马迁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