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华民族的力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26:45 体裁作文
中华民族的力量体裁作文

篇一:中华民族的力量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华民族的力量

一声呼唤,一声声呐喊,牵动着世界的心感动着天。坚毅的脸,有泪也有汗,奋不顾身是中国人的表现;手牵手,心连心,全世界都是中国人;用坚强和勇敢,战胜所有的困难;手牵手,心连心,这就是我们中国人。

——题记

当太阳刚刚升起时,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我们同在一起,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

201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90周年。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对抗各种艰难险阻,经过重重的磨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这是一篇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魅力华章。那些日子平凡而又伟大,它们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凯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出了剥削和压迫,奔向了自由幸福的新时代,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 古语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然灾害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着我们。

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中国云南盈江地震发生里氏5.8级地震。云南,那个美丽的地方,一瞬间,成了废墟。沉重的自然灾难又一次的不期而至,整个中国都为之震撼,震撼伤痕累累却还依旧坚强的神州大地,

震撼所有人都为之牵挂,牵挂灾区的兄弟姐妹们,父老相亲们。“灾难无情,人有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立即做出批示“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为灾区的人们送去温暖。他们是人民坚强的后盾,他们坚强如一地奔赴在地震灾区一线。

关爱能让人间更加美好,武警官兵和领导的关爱可以帮助灾区人们战胜困难,当地震再次袭击我们时,他们义无反顾的用生命去保护我们的人民,保卫我们亲爱的祖国。我们坚强的声音,不放弃的决心是他们最大的鼓舞。当国家民族处于多灾多难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激起人民发愤图强,团结一致,战胜困难,从而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我们祈祷上天能够保佑祖国,但我们也知道越挫越勇这个道理。面对无可避免的灾难,经历刻骨铭心的悲剧时,倒下的只是我们的身躯,挺立的却是不朽的精神。无论面对怎么样的痛苦,坚强都是我们的主打歌,勇敢的走下去,中国与我们同行,我们与坚强同行。

地震震动中国,中国感动世界。从振臂高呼的“中国加油”的人群中,从受到重创却很快恢复生产的工厂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古老而新生的民族中逝去和活着的人民,正用顽强的民族精神的书写着一个大大的“人”字。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举国上下,都在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绵薄的心意。这一刻,作为中职学生,民族的希望,热血的青年,怎能缺席?! 在获知灾害发生后,我校学生就按捺不住心中沸腾的热血,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向灾区捐款,有的通过手机短信,有的跑到银行汇款,有的

甚至联系到红十字会进行捐赠??还有细心的学生来到现代广场的采血车上,明确表示要为灾区的伤病员献血。

最让人感动的是很多特困生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温暖他人,一个平时不舍的吃,常年不添置一件新衣的特困生拿出100元时,老师心疼的告诉他:“要不少捐点儿表表心意就行了。”他只简简单单的说了句:“老师,没事儿,平时国家学校没少帮助我,每年都给我资助,这个时候盈江人有困难了,我也该出点儿力。”如此种种,温暖遍布校园,温暖也将传向灾区。

廊坊与云南相隔万里,然而我们与灾区人民的心没有距离;我们与灾区的群众素不相识,然而所有中国人都是流着相同血液的炎黄子孙。作为一名学生,我不能奔赴第一线去抗灾救人,好好学习同样是在支援灾区。让我们把胸中澎湃的爱国热情化为不竭的动力,把心中爱的溪流汇成浩瀚的海洋,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忍受同奋斗,用双手托起祖国明天崭新的太阳!

左脑看:汶川地震,舟曲地震,盈江地震。次次损失严重,次次令我们牵挂。

右脑看:每一次地震都只会使英勇的中国人民更加坚强。全国人民都和灾区人民在一起,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中华民族的力量会战胜一切困难。

篇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发表时间: 2010-12-31 来源: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也必将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明天。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60年过去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极大弘扬,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深厚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且形成并不断发展着爱国主义传统。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成为对内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对外树立民族形象的一面旗帜。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册中,曾涌现了无数爱国民族英雄,正是他们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植根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具有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无穷力量。

新中国6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辉煌和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弘扬的60年。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和引领爱国主义,创造和培育出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使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

爱国主义精神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没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实现民族复

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也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能够把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和凝聚在一起,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也能够引导人们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把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把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化为立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时代旗帜,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民族灵魂

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社会主义的方向引领与爱国主义的精神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社会主义把爱国主义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坚持社会主义,既是爱国主义实现时代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它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宽广的世界眼光,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与理性、开放、包容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又摒弃妄自菲薄、惧外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既肩负振兴中华的重任,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履行国际主义的义务,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尤其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爱国主义作为其价值体系和价值追求的重要内容,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第二,爱国主义使社会主义具有了深厚的民族根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在新中国60年的发展实践中,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了全社会的力量,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在我们出现困难和面对风险时,爱国主义精神所蕴含的那种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崇高品格、那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那种无所畏惧的昂扬气魄、那种百折不挠的自强信念、那种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等,便犹如冲锋的号角在中华儿女的心头吹响,激起整个民族与困难和风险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正是靠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在中国才能够根深叶茂,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第三,社会主义使民族复兴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这是近代以来历史的结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宏伟目标,就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部署。

第四,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实现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在当代中国,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既要把社会主义作为矢志不移的共同理想,又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这是民族复兴伟业的本质要求。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所要维护的民族独立,所要增进的民族团结,所要追求的民族富强,所要实现的人民幸福,都要靠社会主义提供根本的政治和制度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实现时代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然选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就是要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历史地统一起来,在二者良性互动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要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再接再厉,在迎接新的挑战中,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 第一,要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作为弘扬爱国主义、推进民族复兴的根本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未来的伟大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根本指引;推进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根本保证。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上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中深深蕴藏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大地激发出来、更好地集聚起来,就能够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梦想逐步化为现实。 第二,要把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作为弘扬爱国主义、推进民族复兴的重要契机。破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难题,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

占优势的压力,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挑战,面临腐朽思想影响侵蚀加剧的考验,面临改革发展新的难题不断增多的风险。要解决这些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难题,就必须通过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帮助人们铸牢志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排除风险,开拓奋进。

第三,要以时代精神不断丰富爱国主义精神,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内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适应振兴中华的新需求而产生的,它同爱国主义精神在本质上是相统一、相补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赋予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贯通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把握历史方位,培育世界眼光,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借鉴吸取现代文明的有益内容,积极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要把时代精神所体现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适时充实到爱国主义精神宝库中去,使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富有时代气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四,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成为弘扬爱国主义、推进民族复兴的先锋模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空前艰巨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奋斗目标,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对全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杨永利/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篇三:民族精神的力量

民族精神的力量

高一四班 马佳婧

2015年9月3日,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这是中国首次举行非国庆节阅兵。阅兵,是一个国家国威、军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向世界展示自己发展成就的一次盛举。 在“9?3”大阅兵的天安门广场,跟随着抗战老兵方阵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的,是抗战老兵用血肉铸就的“永不磨灭的番号”:“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弘扬抗战精神,传承英雄火种。踏着先辈的足迹,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英雄的精神继续照亮这个民族的前程。

在和平年代“9?3”大阅兵的重大历史意义,让许多血脉相承有家有爱的中国人多年来再次振奋。无论是抗战老兵,还是他们的后代、子女,或是一代代传颂而铭记历史的百姓,观阅完首次抗日战争胜利阅兵,令许多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仅是那三军列阵、铁甲生辉的阵势,更是中国军人展现的坚定信念、刚毅顽强、团结向上、无畏牺牲、饱满热情的精神面貌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观众。这,就是民族气节;这,就是中华传统;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著名作家魏巍在《漫忆黄土岭之战》一文中写道:“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 支撑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是一种强大、坚韧的民族精神。回顾历史,中国走过很多艰难险阻,取得了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今天当之无愧的世界大国。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由来已久,而近代以来,无数先烈慷慨赴死以抵抗外侮、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计个人得失的为国家建设鞠躬尽瘁、勇于钻研探索和积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正是拥有这样坚韧民族精神的中国人,在艰苦的条件下打造了中

国“两弹一星”并书写出中国经济腾飞的不朽神话!

习近平主席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指导教师:张婷

篇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力量

;核心力量

在举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90周年的伟大时刻,回首九十年前的旧中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放眼今天的新中国,欣欣向荣、国泰民安。近代以来,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光明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指引正确的方向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句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孕育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具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挑战精神、“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超越精神。路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有形的路在脚下,无形的路在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牢牢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之路,是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一首歌唱得好:“敢问路在方?路在脚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着这个符合历史趋势、代表时代进步、反映人民意愿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光明,越走越扎实、越走越宽广。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

人民离不开党,党也离不开人民。回首百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之所以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是因为她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我们党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解决好关系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促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我们党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

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今天,我们党走在时代前列,肩负历史重任,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人类的美好愿望不懈奋斗。根据时代发展和事业需要,我们要通过锲而不舍地努力,保证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样,我们党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前途必定是光明远大的。

三、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形成思想动力

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都必须有自己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高举旗帜同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是并行不悖的。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带头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按照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的要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朝着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不断取得新进展。

高举旗帜,坚持根本,老祖宗不能丢。毛泽东说过这样的话,“马

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改革开放后,面对一些人的“信仰危机”,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一个执政党若要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严格以事实为依据,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高举旗帜,是我党基本经验的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指出:“过去二十年,我们党能够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的考验,领导人民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靠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靠的是全党认真学习和实践这一理论。”十六大在总结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时提出,我们党有一条宝贵经验,就是每当革命和建设处在重大历史关头,总是特别重视理论指导。2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重大历史关头,尤其需要重视这条经验,用好这条经验。尊重历史经验,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高举旗帜,是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召唤。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中华

民族的前途命运。

高举旗帜,是我们党政治上成熟的根本标志。江泽民指出:“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科学理论,这是我们党政治上成熟的根本标志。”江泽民说:“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高举旗帜,是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根本保证。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词中指出:“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愿望。”我们党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处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中,能不能及时识别和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对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高举旗帜,是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正如江泽民指出的“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

篇五: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沉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和各个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例如,百折不挠、坚定信念的井冈山精神;一往无前、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永不停顿、谦虚谨慎的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为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在我们美丽富饶的家乡,在黑龙江垦区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史中,广大人民群众用青春与汗水,用鲜血与生命共同创造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和诚信、务实、创新、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入春以来,面对低温冷害和暴风雪的大环境影响,农场上下发扬北大荒精神,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多措并举,保证了插秧的顺利进行。

我场的新城区建设和视觉工程等也都弘扬了北大荒精神。在诚信和务实的基础上,我场又努力追求着创新的卓越。

道路宽阔整洁,绿树浓密扶疏;教学楼高大规范,住宅楼拔地而起;文化广场歌舞升平,水上公园即将落成;花卉争红吐绿,小路曲径通幽。夜幕之下,音乐喷泉喷涌而出,霓虹变幻色彩迷离。居塞北不让江南之秀,处一隅负龙江之盛名。百里灌区如诗如画,十里城郭流光溢彩;新城区精心打造呈美景,旧街市综合整治换新容!

毋庸置疑,这就是查哈阳人践行的北大荒精神,这就是以勇于开拓、敢打敢拼、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拥有这和精神,民必富,场必兴,幸福安康的农场第一城近在眼前。

在北大荒,我们是查哈阳人,在中国我们是北大荒人。这种北大荒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为自己是北大荒人而骄傲。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让他薪火相传。

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亿万中华儿女责无旁贷。让我们共同弘扬、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精神使命,努力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努力铸造民族精神的新辉煌。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