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对老师的感想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2:12:11 作文素材
对老师的感想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对老师的感言

对老师的感言

篇一:对老师的感言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二十年了,老师你还好吗?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老师,我想对你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自暴自弃;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那么沉迷下去;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我生活的前景;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

老师,我想对你说:感谢你风雨之中为我的遮挡;感谢你冰天雪地之时给予我>温暖;感谢你对我的培育之恩;感谢你对我的知遇之情。

老师,我想对你说:新年到了,祝愿你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地度过每天!好人一生平安!!

篇二:对老师的感言

老师,你会说英语、会有情感地朗读文章,会唱动听的歌曲,会画画,还会算难度很高的数学题,会??但你有一样不怎么会,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点——笑。

你每天扳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后的愉快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开始上课了,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你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而变得亲近起来。

下课了,有很多同学跑上讲台,想跟你谈谈话,可一头忙碌的你一句:“什么事?”正欲张嘴的我们不好意思开口了。那时,我们多想你笑着与我们放松地聊一聊啊!

“笑一笑,十年少,我们学习会更好;笑一笑,真轻松,苦恼、伤心抛脑后。”我

以前也写过这样的儿歌或小诗,但都没敢唱,什么时候能在你面前开心地唱一唱呢?

老师,我们知道你严厉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经常会惹你生气,但如果你时时刻刻都调整好心情的话,这点小事你不会在意的。

今后,我们会好好地学习,拿出良好的表现和最好的成绩给老师看,让老师开心,让老师微笑!

篇三:对老师的感言

我是学前一班师师妈妈。今天,十分荣幸地作为家长代表在此发言,我此刻的心情和所有家长朋友一样,心中感到无比激动。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代表我们学前一班的家长表达对幼儿园以及各位老师的感谢,感谢你们辛苦的工作,感谢你们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和投入,感谢你们给所有的孩子带来一段丰富多彩、健康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儿子在幼儿园已度过了精彩的三年时间。三年前,他还是一个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的小孩子,经过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关心和鼓励,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现如今,他已成为一个具有多方面本领的小大人了!这三年,也是孩子在幼儿园里接受新知识、接触新事物的启蒙阶段。学拼音、识字,节目表演、绘画比赛、角色>故事表演等等,丰富的活动令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多姿多彩,既培养了孩子的技能和适应能力,还完成了幼儿阶段的学习。

每一个孩子都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作品。他对老师是那么的依赖、那么的信任、那么的敬佩、那么的服从,如果不是老师们父母般的爱心、关心、操心,甚至许多父母都做不到的细心和耐心,又如何能从纯真的孩子身上得到这些?孩子生病了,他们和我们一样感到担忧;孩子表现不佳,他们和我们一样着急;孩子习惯不好,他们总能主动和我们探讨改正方法等等,这样的细节有很多很多??所以,谢谢你们,辛勤的老师!

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孩子能系统地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更让他学会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乐观上进。看着孩子在幼儿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养成了很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得到了最好的启蒙教育,作为家长,我感到很庆幸,庆幸的是为孩子选择了这所温馨如家的幼儿园,遇到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园长,遇到了非常敬业、充满爱心的两位老师(在这里特别感谢吴园长、林晓虹和张洁君老师)我不是最聪明的家长,但我却做出了一个最聪明的选择,那就是让孩子在快乐宝岛幼儿园这样一个愉快、充满爱心的环境里,享受了他最宝贵的童年时光。我想,如果再次给我机会选择的话,我依然会选择快乐宝岛幼儿园。

尊敬的老师们,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浸透着你们的汗水;每一点成长,都饱含着你们的心血!在这里,我代表所有幼儿的家长再次向园长和老师们致敬!向各位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

当然,我最要祝福即将毕业的可爱的孩子们,现在你们已经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祝福你们都会有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祝愿快乐宝岛幼儿园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篇二:《对老师的一些感悟》

《思路与方法》的感悟

1. 识人明事,再根据不同的“这人”和“这事”打开思路,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在我看来,工作分为两类:技术性工作以及管理性工作,但要把工作做好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能够识人,因为之所以有所谓“工作”的存在,就是因为“人”有需要,我能够看懂那个人,知道他所需要的是什么,那自然能把这个工作去做到我所能做的最好,这就是所说的“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含义吧。所以接受工作的时候,先去思考“他”的想法,“他”的心理,再用不同的方法去应对。

所以反观这次市政三级资质办理所提出的“障点”,如果当事人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他们是如董事长文中所说的“诚心在给我们找岔子”,知道了他们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话,我想也不会像这次一样一开始就以很正规的方式去应对他们,而老实的走进了他们的套中,让他们甚至不用费心去思考他们用什么“辞”来应对我们。说实话,面对这种情况,就算我们有再出众的能力,我们有再渊博的知识也是没有办法的,这是一种现象,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突破正规思维,想尽一切办法,将有可行性的一切方案拿出来去应对他们的“找岔子”,让他们找到再也找不到任何岔子。不需要再求一味的“君子”,一味的“正规”,因为这件事的伊始他们就不站在正规的道上。所以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我们自己所能办到的最好,止于上善,这样还失败的话,那只能说有些事情,我们真的是无能为力了。但是,我们尽力了。

2. 要在对这件事情还有热情和冲动的时候去完成它,这样才能保证效率和质量,然后养

成这个习惯。

以前在书上看到过,人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冲动和有热情的是起初的8个小时,超过八个小时 后热情和冲动就会减低,等4天5天后再去做的话,没有了冲动热情,那感觉就只剩下负担了,这样再去做事的话就严重的影响到了效率和质量。就想文中说的,如果在工作中这样的话,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别人的不负责任,对公司的不负责任。没有责任感的人,公司又怎么放心委派更重要的工作。往往一些坏习惯是阻碍个人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要改变已养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有一定的压力去强行打破那个惯性。

如果企业每个人都能对工作保持热情,保证效率和质量。做事都能雷厉风行,就像上次镇政府的新阳村合并事件那样,那公司的整个氛围也会被带上来,做事就都会特别有精神,这个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应该是不可想象的。这样公司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紧致,很有活力,很有弹性。

3. 以下是对文中“《强村公司实施项目一览表》的表单”事件的一些感悟看法: 最可怕的事情是:不知道自己不懂;最可悲的事情是:知道自己不懂也不去学

工作上有些事情,不去做,不去尝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不会在哪里,不知道自己不懂,活

在自我满足中,这是非常可怕的。而去做了,就算没有做好,也能知道自己是哪里做不好,缺陷在哪里,从而去完善,这就是进步。去学,不一定能学精,不去学,就永远不会。

优越感甚于危机感 文中提到的很多高层出现的“不仅不专业,而且不专心”,可能就是因为优越感过盛,身居高位,

显然是有一定能力的,所以沉醉在自我满足之中,从而危机感越来越小,不认为谁对自己的位子有威胁,不认为有谁会超越自己。如果能多点危机感,那平时肯定会不断的充实自己,工作的时候也会去做到自己最好,每次都觉得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那必能超水平发挥做到最好。也就不会出现不专心了吧,虽然可能这样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当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学习进步,专心工作的时候,企业的利益自然也被带动了。困难的就是如何让他们存在危机感。

过度依赖董事长,这是一个隐患

有些干部就是“不懂,不学,不谦”,一是对公司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二可能是因为难的东西都会由董事长做,他们可能想:只要会做一些分内的事就可以了,学那些多麻烦啊,自会有董事长做。首先从态度上就已经不端正,所以出现了开会期间都来来去去的,这就是没有摆正要学习的心态,不静心不静虑;再来就是这些事情都由董事长去做了,我们还担心什么??

过度依赖反映出来的就是人才稀缺,以及一部分人不求提升,不求进步,强村要想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董事长一个人,还需要一个强大的,不断进步的团队。如果仅仅只能依赖董事长,董事长是不可取代了的话,如果出现文中所说的董事长辞职,那强村又将何去何从?所以高层团队一定要学习一定要进步,一定要对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然后一起去努力实现。

对“成长俱乐部”的一个建议

首先,我认为“成长俱乐部”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虽然仅仅参加了两次,但我认为这个活动有益于个人成长,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体现吧。

但是,上次活动的投票从我个人角度而言,吃了一惊,毕竟很多在做的都是某总某高层,肩负着公司进步发展的重任,但显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似乎主动想学习想参加此活动的不占多数。而大部分是迫于董事长的威势。这样的话,就算参加了,也只是听别人讲一遍,学到了什么连自己可能都不清楚吧。

我的建议是:在活动中,强行增加一个环节:“上次活动你所学到的知识,在这段时间里,你运用到了工作的哪些地方,在做什么的时候你用到了你所学的知识。”

因为我觉得:知识学了不仅仅只是为了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到生活工作中,从而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让自己进步这才是知识存在的价值。如果是听过了知道了,不去思考不去应用,那就不能体现价值了,那每次的成长俱乐部岂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

我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原因是:就像9年制义务教育一样,学生中总有那么些人想学,一些人不想学,甚至觉得读书无趣的人也比较多。但是有上头政策的存在,那就不得不去上9年学,就算那些不想学的多多少少也能学到点什么,学到了那就是进步了。然后反观成长俱乐部,强行的加这个环节,因为有董事长的威慑所在,那么不是诚心参加读书会的人到时候也会强行的去思考听到的学到的知识在工作那里去运用。长此以往也就成为习惯,有些时候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就需要在一定压力下养成。那么,不管是想学的不想学的,成长俱乐部的各个人都会把一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中,这就是进步,哪怕只是一点,一个高层团队的进步,必然会让企业进步。这也能让企业的平均水平上升一个台阶,就像9年制义务教育,如果没有它,那现在会出现多少文盲?显然这个政策让平均国民素质上升了一个台阶。所以,我认为可行。

学习时要静心,静虑,工作的时候,多想想,会有更好的办法。

4. 把个案当现象,告诸往而知来者

针对工作中的一个失误,分析原因,然后避免在以后的任何工作中犯相同原因引起的错误。

5. 全面的去思考,充分的去准备,然后最有效率的去行动!

虽然有句话说:十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但是,我认为一个好的成功的行动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异常辛苦的准备过程,这就像俗话说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深有体会的一次事件就是大学时期进行一次“党员时政直通车”的演讲,虽然台上仅仅是一个半小时,但在台下,从收集资料,数据,然后分析,比对,每一处语言的衔接也要改了又改,花了7天的时间才算完成了演讲搞,这样才让我能自信的站到演讲台上,最终算是效果不错,但是,真的体会到要把事情做好,只靠一头热的上是不行的,需要有一个认真的思考准备的过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好了,才算是做了!

6. 要想让工作事业更上一层楼,那工具的应用一定要会,让使用工具变成一种习惯。

必须学习,必须提升。

7. 本文最让我激动的一句话:保护晟泰是我的天职

这就是所谓的领导魅力把。我要说的是:为保护晟泰村的利益做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8. SWOT分析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对老师的感想作文)

第一次使用,对公司了解有限,所以有点牵强。

优势:1.市场成本低,导致我们有很好的竞价优势

2.企业有固定的合作伙伴

3.我们以质量取胜,并一直以质量为重中之重,不求中国最大,只求中国最好。

4.品牌效应

劣势:1.因为福利企业,与同行业非福利企业来说生产能力和效率偏低。

2.在管理残疾工人方面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影响投入再生产。

3.退税程序复杂,时间较久,可能在资金方面产生问题

机遇:1.因为市场竞价的优势,可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

2.质量是各个客户都重视的,客户传客户,我们可能将有更多的业务。

威胁:1.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如果我们失去竞价优势,那效率更高的一些企业可能对

我们造成威胁。

2.成本上升,利润摊薄可能导致工人离开,产生用工困难的情况

3.政策扶持民政福利企业力度不大

4.在业务越做越大的时候,可能会有技术以及设备的脱节。

9. 总结:

把学习当作逆水行舟,摆正态度,把学到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在实现自己个人价值的时

候,更好的为企业,为百姓创造价值。

篇三:《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

给自己的建议

——《给教师的36条建议》感悟

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沉思,我有一些不得不说的感想。有后悔与反思,有希望与憧憬,有经验与教训,也有智慧与力量。对于一些教育难题,李老师能够巧妙化解;对于一些人事关系,李老师能够娓娓道来;对于一些不正之风,李老师能够一阵见血;对于教育本身,李老师充满了睿智与胸襟。

《给教师的36条建议》并不是专门写给班主任的,而是面向全体教师的。书中谈到了教师的尊严、教育与惩罚、新教育实验、教师成长的因素、如何阅读理论著作、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如何对待教育失误等等,这些都是所有教师遇到的教育难题,所以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李老师的建议对我“用莫大焉”。这本书又谈了大量的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话题,例如对待“后进生”的问题、确立班委、安排座位、主题班会、班级活动、学生的周记、班级意外事件处理等等问题,这些都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每个老师都是有故事的人,如何编织、演绎自己的精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对于教育路上的珍珠,李老师能够用彩线将其缀成一串串精美的项链。读李镇西老师的书,感觉李老师几十年的教育经历就是一部书,这里面有对教育的真切感知,有无数教育素材的积累。每个老师都可以有这样一部书,可是当自己老去,回望自己一生的教育经历,有哪些东西永远记忆犹新,有哪些东西可以永久保存,大浪淘沙,剩下的难道是一片苍白的回忆?我们也在从事教育,我们也在上课,也在当班主任,也有很多经历,有很多故事,如果故事只有自己或者少数亲朋好友知道,这个故事是淡薄的。如果我们能够拿起笔,将教育征途上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我们的故事就是厚重的,我们也可以成为有故事的人。

李老师的教育观念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爱心和民主,这也是李老师有意识倡导的教育理念。我以前并不反对爱心,甚至提出用“尊重”替代“爱心”,读了李老师的书之后,我发现爱心才是教育的真谛。这里的爱心并非虚情假意,更不是华而不实的语言表达,而是一种带有教育技巧和教育方法的教育智慧。其实,读李老师的书,我很佩服李老师与学生的谈话技术,不论是以前当班主任还是现在当校长,李老师的谈话都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但谁也不可否认这里面包含着李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教育离不开智慧,或者说,有智慧的教育是空洞无力的教育;但比智慧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心中的民主主义理想和人道主义情怀,而不是手中的“兵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孩子,而不是我们必须消灭的敌人。

确实如此,在班级管理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大爱无疆,而是兵法谋略,这其实也无可厚非。稳定班级局面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教育不能仅有方法、技巧、谋略、兵法,还应

该有关爱、温情、善良、人道、良知等等。我以前提出一个说法:“仅有爱心的教育是不成功”,意思是在崇尚爱心的同时,也应该去探索一些教育技巧和方法,积累一些教育素材,这些也是教育的一部分。爱心,是教育的根本;民主,是教育的方法,两者共同构建了李老师的教育理念。

李老师的民主教育,其实重在班级体制和班级理念建设。李老师重视班规的产生、执行,重视班干部的选举、座位的安排,这些都可以算是班级体制的范围。李老师提倡的善良、正直、诚信、机智等品格或者素养其实也是班级理念建设的一部分。用爱心作为基础,用健全的体制和现代的理念来建设班级,或许才是最完美的“班主任之道”。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我有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幼稚,因为既没有爱心作为基础,也没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建设和体制建设,在这一方面,我离李老师还远得很。不过,我觉得,只要自己保持对教育的虔诚,保持对优秀教师的仰望与学习,我也能够无限制地接近更完善的教育境界。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对于李老师说到的如何对待教育失误的问题,我也有所感悟:教师会有失误的地方,这是无可指责的。值得重视的应该是产生失误后,如何补救和处理。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失误应该有正确的看法和态度,大胆承认,认真地正视,一丝不苟地改正。有的教师认为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就丢了自己的面子,会失去威信,不好工作。这其实是种偏见,这种偏见的后果可能是——在人格上学生认为你做人耍奸诈不老实 ;在知识上可能是谬论流传,而使教育质量降低,这样就与教师的身份不相称了。教师只有勇敢承认,大胆改正,机敏地处理,才能避免谬误的产生,给学生以正确引导。

按失误的情况来看教学的失误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偶然性失误,这比较容易发现容易纠正,另一种属于必然性失误,不易发现,纠正也要费较大的力气。

一般来说,偶然性失误,是由于教师一时疏忽或粗心而造成的。如写错字、漏字,计算上的失误,实验操作环节的颠倒或漏掉,写错答案等等,这些也叫操作性的失误。

必然性失误则指教师因自己的知识水平观点问题而造成的失误,如问题分析错误,与课本观点不一致,对某些问题不能解答,或解答错误,这样的失误教师不能自己认识,学生也较难认识,这种失误属于固有性失误。

当然失误总是难免的,但作为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教师,应该尽量地减少失误,不论是偶然性的还是必然性的。那么要减少失误,教师要努力做到:

一、 尽量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有扎实的知识功底, 增加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培养自己细致的性格。有些失误是由于教师工作不细致产生的,教师随便应付,粗心大意,造成失误。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培养自己过细地做工作的性格,以防出错。

三、 做检查。做事检查在教学中也是一样的重要。一是教师在教学前检查,把失误消灭在未发生之前,因为有了事前检查,有时可以发现好多问题,以供在教学过程中做借鉴;二是事后检查。如随堂板书,就必须在板书完后看一下或试读一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 事前练习。有些教学中的重要事情,应该事前做一些练习。

如前所述,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让我找到了通往优秀教师的更快、更多的捷径。我会尽力学以致用的。

篇四:对教师工作的感悟

对教师工作的感悟

曾几何时,有人向我说起,我们不应把教学当作一门技术(技术是有标准的)去熟练,而应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去创造,我对这句话揣摩好久,才似有所悟。教学要依据课本,还要不拘泥于课本,对于每一位老师而言,在教学方面都是高手,但有的老师深的学生心,而有的老师却对上课满怀抱怨,学习气氛不浓,配合不好,不认真听讲,对学生很是不满,但究其原因,不排除有个别无上进心的学生,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老师对教学的规律没有做到明了于心。我们做老师的,应该特别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既要采用适合于全体学生的方法,又要采取适合于个体学生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理解,加深认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熟悉了教材,了解了课本后才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作为教师,不光要明白如何教,也要明白学生如何学,这样才能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有的放矢,弹无虚发。我们可以,也完全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满怀信心与兴趣地学习,通过老师的帮助与自身的努力不断地获得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在体验成功与快乐的同时,获得新的动力,进而取得更大的成功.老师呢,在学生享受“学”的快乐的同时,也就享受了“教”的快乐。

新教师工作感悟

“做红烛为学生驱走黑暗 , 做春蚕为世界吐露芳华”正是教师人生的真实写照。如果说教师的人生是一部经典著作的话 , 它的主题是爱,它的题材是学生,是事业。

自从十月二十三号到永兴小学报到,正式成为教师队伍一线老师的其中一员,到今天正好两个月。这两个月对于我来说,每天都是崭新的,同时也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

在上岗前,我听到得最多的就是要求教师争做“阳光教师”,学生成为“阳光学生”,在此基础上构建“阳光校园”。而要成其后两者,首先需要教师真正做到每一天都“阳光”的面对每一位学生,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对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职业注入更多的爱。这给我在接下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指明了一盏灯。

作为一名新教师,自己面临太多太多要学习和摸索的东西,理论和实际完全划不成等号,很多时候即使自己很努力地备课,可是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之前真的很沮丧,有过退却,想过放弃,可是当我想到现在的我不仅仅只属于我自己,更属于我的学生,我的每一节课。我不该先自己打退堂鼓,我该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一个人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把职业当成事业。把平平凡凡的工作看成是宏大事业,去钻研去努力去探索。不要见异思迁,不要得过且过。要经常想到自己工作的重要,自身责任的重大。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认真探索本职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寻找规律,取得成绩。魏书生说:“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在此,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做好及时的反思,积累点滴的经验,在每节课的反思中不断成长。

爱我们的学生,对于新老师来说并不难做到,可是要做到爱每一位学生,需要老师有满腔的爱。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

爱学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从而达到爱教育的目的。上课两个月了,我在渐渐地学习该如何去爱我的学生。在学生对新老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渐渐退去的时候,我发现调皮的学生开始扰乱课堂秩序,很多学生不自觉完成作业。那时候,我很想依着自己的脾气把吵闹的学生拎出教室,给不做作业的学生以严厉的惩罚,可是想到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自己曾经也厌恶过只会用武力惩罚学生的老师,这时候我应该变得冷静,选择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并做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惩罚。我想爱学生要宽严适度。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于细微处见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想学、爱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教师对学生负责就要对自己负责,也就要教师“爱”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同时要不断用知识充实自我,完善教学。

工作两个月来,我深刻意识到要做一个好老师有多么的不易,不知需要关注多少的爱。作为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这是很大的挑战,更是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因为有爱,对学生的爱,对自己的爱,对教师职业的爱,所以,我会不断努力。

教师工作感悟

说到教师,人们都习惯地冠以许多美丽的光环:教师是春蚕,吃的是桑叶,吐的是真丝,“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老师的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众目睽睽之下,教师被神圣化、形象化为尽善尽美的象征,受到社会、家庭的高度期待。教师的一言一行总被人监视着,原本活活泼泼的普通人尽成了人们睽视的焦点,教师的所作所为必须规范化,形象化,神圣化,不论你情愿不情愿,你必须成为春蚕、蜡烛、园丁、人梯……是牛,你就得拉车,因为我誉你为革命的老黄牛,你就得象老黄牛。教师,我把你神圣化了,你就得“俯首甘为孺子牛”。

其实,教师是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凡凡的人,过分地给教师那么多的理想的光环,那么高的期待,教师怎么能承受得了呢?如果以平常人的眼光来看教师,教师只不过就是平凡人群中的有文化者和教育者,只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角色期待。

教师是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他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他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追求着未来的事业,成就着辉煌的人生

新教师工作感悟

曾在某报刊上看到一位老教师说过,选择当教师是个永远年轻的职业。因为选择当医生成年和病人打交道,接触基本是愁眉苦脸的人,心情总是一种压抑;选择当工程师,接触到的都是机器和图纸,没有情感交流;而选择当教师都是和小朋友打交道,天天都是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生活在一起,心情总是愉快的。对此我深有同感,虽然我的教师生涯才刚开始,但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份年轻和喜悦。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有着充沛的精力、创新精神和较为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往往由于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往往呈现给大家都是一系列的不尽人意。

第一是容易忽视学生的层次差异,总想一刀切齐。我上课思路和节奏会随着几个表现活跃的学生变化和发展,忽略了班上的其他渴望求知的学生,最后导致了教学目的和任务不能有效完成。第二是上课很喜欢“旁征博引”,忽略了以文本为主体。我上课的时候喜欢引用很多课外知识,凡与课本有联系的知识恨不得一下子全传授给学生,学生被连环炮轰得莫名其妙,这种过犹不及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三是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处理总有失妥当。新教师和学生年龄差距小,心理体验和情感思想很接近,容易确立师生加朋友的关系,但如果没把握好度的话,过分亲热会影响了教和学。

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问题,心中很是烦恼不安,迫切地想找到解决难题的突破口,有时真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就是无从下手,还好有了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以及同事们热心帮助,我收获颇丰,在讲课、听课和评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学校特地为我们新教师创设了几次大的活动,并邀请许多优秀教师专门指导,使我们很快走出了迷茫和彷徨的尴尬境地,从而更有效的进行课堂实践。经过反复思虑,我总结出几点,以之作为我语文教学的指导和鞭策。

首先,问题的设臵要碰触学生敏感之处。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问题的巧妙设臵是为了激励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老师设臵的问题能碰触到学生心中最柔软的部位时,学生的内心将涌

起无限的感慨,这就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这种跳一跳才能抓到的苹果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如在上《枫叶如丹》那篇课文时,我要他们联系自身谈谈对“什么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的理解时,这种联系生活和反思自我的问题使他们能说出各种各样自己心底里的东西,让我对他们这个年龄的个性特征震撼不已。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健康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的留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从而构建起健康的价值理念和健全的人格。这些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功能。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创新精神。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景,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他想潜如蚁穴”。鼓励学生在作文中的创新思维能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我们可以看到那种灵动的色彩流动于字里行间。像第一次的作文《浪花也是美的》,刚开始时,我以为学生只会把浪花和大海对比,突出浪花虽渺小平凡,但却为点缀大海的生机勃勃而努力着。但班上有些学生会联系浪花短暂的特征写我们的青春,抒发出“永恒是美丽的,短暂也是美丽的,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也像我们的青春,虽短暂却很美丽”的感叹,或者是将浪花与生活中的小挫折、磨难联系在一起,把浪花比喻成生活中的小插曲。这些别具匠心的思维方式让我不得不为他们而鼓掌。

一位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感悟

“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不仅是我们学校长期以来实践获得的成功经验。学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

作为班主任,普遍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

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反社会化的行为。家庭与学校作为

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在教育个过程中是不能分割开的,家长的错误就是在于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而得出的不正确的结论。在学生时期,教育是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因为学生的绝大部分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完成的。但传授知识、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也是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职能,所以二者的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家庭教育在学生学校教育中应该发挥其自身的辅助作用。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发挥它的辅助作用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几点应该是:首先,要让家长重视教育。家长本身如果不重视教育,总持“读书不用处”之观点,尽管我们的老师再“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也是徒劳无功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教育不了孩子,但我们在教育中发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与家长的文化水平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相反,倒是一些父母重视孩子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能投入专心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怎样才能提高家长对教育本身的重视呢?学校平时可以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多创造机会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中来,让家长熟悉我们所做的和我们所期待的。班主任要针对性地把孩子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听,以及时地让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而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我们更要帮助家长在孩子教育的措施中采取可行的具体的方式,让家长也尝到有效教育的成功喜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家长课堂,给家长学习任务,给家长教育信息,从而让家长重视起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

我们班有个叫宫明杰的小朋友,平时家长都不在身边,家长都是地道的农民,因为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读书也持怀疑态度。在一次家访中,我把孩子平时做功课的情况大概简单地和他们交流了一下,并教会他们在平时督促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并不是教孩子怎样做,而是认真耐心地花几分钟聆听孩子读书。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流利、有感情背书感到惊喜,自从与孩子一起做功课后,孩子竟然当起了爸爸妈妈的小老师,家长每天的签名方式也只是采取简单的盖章方法,但有了家长的重视,孩子开始一天天地进步了,家长也一天天进步了。其次,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家庭教育之所以能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是因为家庭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最初教育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抹不去的影响,而且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熟悉,在朝夕相处中十分了解孩子的个性,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知子莫若父,怜子莫若母”,可见,家长总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因此,与家庭配合,有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有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说:“教师如将其教导活动局限于学校范围以内,不对学生家长进行工作,那就不会达到所希望的结果”。教师在加强学校的教育工作外,还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使家长成为一种有力的教育力量。如何才能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存在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能量,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效果地帮助孩子成长。有的家长眼中只有“分数”,考了高分的孩子,就是完美,优秀的孩子,其他品德方面教育就不再重视。许多学生非常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快,于是家长便断言“孩子笨”。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自卑以至放弃努力,折回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待成绩的方式上,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求全责备,这些都会对学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现在提倡素质

篇五:《跟着管老师教作文》读后感

《跟着管老师教作文》读后感

下王镇中心小学 商磊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觉得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学生作文起来也颇感吃力,总是觉得没话可说,没事可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泉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过不停。”而现在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被当成瓷娃娃,就怕磕着碰着,过分的保护让学生生活实践体验少。孩子的生活圈子也越来越小。他们不像我们这一代及我们的前辈童年时代可以参加各种劳动和各种集体活动。现在的孩子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学校——家庭,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秋游和春游,不知道什么是登高眺远,不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不知道我们儿时玩过的种种游戏??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知道什么是团队精神??由于孩子们缺少这些体验,没有了写作的素材,当然遇到写作课就头疼,就“无米可炊”。

一次在书店闲逛,偶尔看到《跟着管老师教作文》一书,开卷阅读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真是精彩绝伦心灵为之震动。本书汇集了30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学习管建刚教作文的教学故事与案例,具体包括如何让作文报和讲评课更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动笔改作文,如何发挥作文报对后进生的教育作用,以及作文报的管理智慧等。案例丰富多彩,文笔精彩生动,实践性很强,对小学作文教学富有帮助。对于目前这种“边应试边素质”的畸形教育体制,实在太缺少像管老师这样敢想敢做的一线实践家,确实太需要来一场石破天惊的革命来推动作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这本书有五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 跟着管老师:让作文报“火”起来; 第二部分 跟着管老师:让讲评课“热”起来;第三部分 跟着管老师:让同学们“改”起来;第四部分 跟着管老师:让后进生“亮”起来;第五部分 跟着管老师:让作文报“管”起来。

在五个部分的内容中,对“跟着管老师:让同学们“改”起来”。很有感触,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管老师提倡的是:1、逼着改;2、哄着改;

3、学着改;4、比着改;5、抢着改。“作文是写出来的,但写作能力是改上去的”。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江苏樊小园老师要求学生在《班级作文周刊》是发表的每一篇作文,至少要经过5次修改。但现实中很多学生都没有修改文章的习惯,我所教的虽然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但他们对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还是认识不足,作文时总是一次就完成,不经过修改就以为是好文章了。

现在我结合管老师的一些观点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同学互相批改作文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问题。

学生批改作文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入手:

1.格式是否正确(题目、提行、落款、自我评价)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几个(找出来,在旁边修改)。

4.找病句,分析病因,旁修改。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在学生掌握得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一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教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根据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

8.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情感是否真挚。

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生编硬套。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上述的作文评改的方法和步骤只是一个框架,每次评改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使用。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学生批改作文,关键在于同学生商量,研究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学生心理,组织得好了,才有实效,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学生参与修改作文,不仅挖掘了学习的潜力,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也摆脱了批改作文的沉重负担,而把精力放在钻研教材、教法和研究学生上,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