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作文写儒林外史匡超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1:27:07 作文素材
作文写儒林外史匡超人作文素材

篇一:解读《儒林外史》中匡超人形象论文

解读《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形象

摘要: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争议较多的一个人物,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及其发展变化,有的人是持批判的态度,有的人持肯定的态度,还有的人持同情的态度。我们分析一个人物形象,既要结合他生活的大的时代背景,也应结合他个人的性格特点,全面的来看人物。

关键词:《儒林外史》;匡超人;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07-02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就像一个大戏台,各种角色你唱罢来我登场。里面既没有可以成为主人公的人物,也没有穿插于文章始终的人物。每个人似乎都在完成自己的一种使命,任务完成即刻隐去。当我们试图去寻找最后他的结局,往往不得而知。这也是表现主题的需要。因为这篇小说不是以刻画人物的命运为主,也不是叙述一个朝代的兴衰始末,而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对儒学的解读,而刻意安排这样一群形形色色的人来上场,从他们的言行举止来刻画他们的性格,来重现了那个社会的面貌。文章中对人物的塑造非常形象生动,可是在我的印象中最深的还是匡超人,这个人物也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一个人物,历来也有很多的争议。有不少人谴责他的蜕变,也有不少人同情他的际遇,还有一些人肯定他的做法。而我们说评价一个人似乎很难从单方面 下定义的,毕竟人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共性与个性共存的个体。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作文写儒林外史匡超人)

一、从家庭关系看匡超人

匡超人从性格上看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并且严格遵守着儒家的孝悌规范。从得到马二先生的资助回家对于父亲的照顾写起。对于父亲的悉心照顾,对于家庭的无私付出既有儒家的道德规范的影响,也有自己真实性情的成分。他聪明能干,待人谦恭有礼,刻苦上进。在这里刻画的时候除了一些细节描写作者还用了对比的手法,就是把超人和他哥进行鲜明的对比。家庭败落了,父亲生病了,他大哥就赶紧分家另过,唯恐避之不及;超人却是安顿好父母,一人扛起家庭的负担,给父母足够的依靠。村里着火了,超人背出父亲,牵出母亲和嫂子;大哥却只顾抓一些琐屑器物,要钱不要命。就是一个吃鸡的细节兄弟二人也是迥乎不同。如兄弟二人火中逃难这段描写:他哥“只顾得他一副上集的担子。担子里的东西又零碎:芝麻糖、豆腐干、腐皮、泥人??掉了那一件。”匡超人“别的都不打紧,忙进屋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把两只手搂得紧紧的,且不顾母亲,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指与他门外走。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这样的对比不能不说不让人物的性格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对家庭的责任,顾全大局的思想,让超人的形象在此刻熠熠生辉。

二、从社会关系看匡超人

而一次机缘巧合,让他得到了李知县的垂青。收到知县的帖子,也由此拉开了他一步步走向官场混迹社会,不断堕落的序幕。通过知县的提携,超人考童生、府考院考都很顺利。然而因为知县的一

点问题,他不得不仓促避祸。此时的他还是刻苦上进的,充满了对功名的强烈渴望与美好前程的幻想。我们应该批判他这样的思想吗,我觉得不,积极入世的思想原本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何况作为一个思想自由的个体而言,谁都有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要求,也正是顺应当时社会的大环境,超人选择步入仕途也无可厚非。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超人认识了景兰江浦墨卿之流,跟着吟诗作赋,在所谓的社会非主流混迹了一段时间。并且在选诗方面表现了非同一般的才能,别人用二十日完成的任务,超人仅用了六天就高质量地完成了。作诗只看一日基本上就能作得很好了,可见他在此方面是有着极高的天赋的,如果加之个人的努力也许真的能够成为一代名士。只是这样的名士却不是被当时社会所能接受和认可的,不能改变自身的生活条件,不能步入仕途,甚至于被那些做八股的人们视为不入流的一派。这就告诉我们超人的人生方向其实是他那样的社会底层不能够改变的,如果改变了,那么也几乎是和王冕一样没有什么前途而言的,他也只是顺应了社会。毕竟一个人,当他的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是没有能力跟一个庞大的社会相抗衡的。如果他要生存,对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力。

而遇到潘三爷才是超人人格转变的一个关键。潘三爷告诉他先前他所结交的吟诗做赋之流对于生财和仕途都是无益的,还徒留世人耻笑,所以劝他做些有想头的事。到了潘三的家里,亲眼目睹了潘三的为非作歹,而超人却没有任何的阻止,反倒积极参与,从中获取利益。那么他知道这是不应该做的吗?我们说从后来潘三被拘以

后他看款单后的神态和语言,我们知道他对做那些错事以及可能受到的惩罚也是心知肚明的。可是在蝇头小利目前,在潘三的教唆之下,他没有自己的主见,除了对于利益的追逐,他已经忘记了一切。潘三虽然是一个市井无赖,但是对于匡超人还是很讲朋友义气的。帮他娶亲生子,帮他安家置业,帮他补贴亏空。那么在朋友身陷囹圄而超人有探视的机会的时候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个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反倒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接,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您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

这是多么美其名曰的借口,又是多么狡猾的明哲保身,还是多么可恶的忘恩负义!造成他这样做的原因固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更多出于他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爱慕的本质所决定的。即使有一天他身居要职,真的能还记得潘三吗?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他绝对不会在想起这个曾经有恩于自己,而现在对自己完全无益的人。但是他却说的天衣无缝,掩盖的不留痕迹,足以暴露他的虚伪

也暴露了对于权势财富的欲望和贪婪。这样一个巧言令色却忘恩负义的人,还是那个曾经让我们很喜欢也敬佩的不断上进的匡超人吗?性格决定命运。

三、从婚姻关系看匡超人

他的虚伪和自私还表现在他对待原配妻子的态度上。为了能让自己不被潘三的案子所拖累,他不顾妻子的感受和心意,自己毅然卖掉房子,把妻子送到乡下,直接促成了她的死亡。而妻子在老家望穿秋水等着盼着病着煎熬着的时候,匡超人又在哪里呢?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更为了荣华富贵,他用《琵琶记》作幌子,心安理得再娶。知道了自己的原配妻子已死,却用莫须有的所谓的“诰命夫人”的头衔和荣华富贵来糊弄和打发自己的哥哥去安排后事。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冷漠和无情。

到了最后,老实本分的匡超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个自私虚伪冷漠的人。他还学会了夸夸其谈狂妄自大和自吹自擂。不但用莫须有的荣华富贵把自己的亲哥哥和嫂子哄的团团转,在别人说到选家的时候,他把自己吹得无人能及。在牛布衣戳穿他的“先儒”时他却胡乱狡辩。说到自己的工作时更是吹得天花乱坠,子虚乌有。 那么是匡超人本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还是社会的大环境把他影响成一个这样的人呢。我们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固然环境的影响是前提,但是更是由于他自己不洁身自爱,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急功近利所决定的。能够奋发向上固然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然而如果没有选对奋斗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只会越行越远。

篇二:《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教学设计

《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教学设计

立足文本,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述中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欣赏并品味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

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教学任务

1.课前,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课上,与学生一起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现实意义,探讨《儒林外史》的影响,以及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第15-18回,全面了解匡超人变质堕落的全过程。

4.在拓展延伸部分,让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讨《儒林外史》的独特结构及其讽刺手法等艺术成就,从中外文学视野的高度来观照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学习准备

利用网络或相关书籍完成下面的预习任务:

学生──

1.阅读课文节选的内容,以及小说第15-18回,初步了解匡超人的形象特征。

2.对照课后问题进行思考,读出自己的感悟,记下发现并思考的问题。

3.初步了解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教师──

4.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作品的基础知识,把握人物形象特征,并且制作课件,通过声光效果,以及各种的文字资料,提高课堂效率,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环节一:说说“儒家”和“儒林”

儒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儒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东汉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中是这样说的: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辟儒之患。

作者笔下的儒林是个怎样的社会阶层?这些人物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之流吗?读一读《儒林外史》,理一理其中的人物关系,答案便不言自明。

吴敬梓把作品的主要人物锁定在儒士阶层,通过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构筑芸芸众生的儒林,来表达自己对科举制度、功名富贵等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作者取材视角之独特,对社会批判的力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教学环节二:说说你所知道的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教师作必要的补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中年后自称秦淮寓客。晚年潦倒扬州,常吟张祜诗句“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而一语成谶,五十四岁客死扬州。出生于世代书香官宦家庭,至其父时家境破落让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科场失利又使他对科举的腐败、士大夫阶层的堕落有了清醒的认识,最终使他彻底告别科举仕途,不再与统治阶层为伍。三十三岁时移居南京,在秦淮水亭,历时十余年时间,创作出惊世之

作《儒林外史》。

至于小说的主题,请学生认真阅读理解单元及课文导语。

教学环节三: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儒林外史》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却又令人含泪去笑的人物形象,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儒林群丑图,又被视为文运衰落、文人有厄的痛史。在这众多的人物之中,匡超人(名迥,字超人)的形象别具意义,作者借助他把儒林中的附庸风雅者(如景兰江、赵雪斋)、追求功名富贵者(如马二先生),以及泼皮无赖似的潘三之流集中到一起,既展示了士人秀才们的酸腐,又显示出功名富贵者的辛辣。故曰:匡超人这一形象已穷极文士情态、荟萃儒林痛丑。

作者对他笔下的匡超人及其他人物的态度只是批判与抨击吗?阅读课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并分析匡超人的形象特征。

讨论一课文节选部分的匡超人,已经由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无耻之徒,他的无耻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反映出来的?结合小说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虚伪狡诈、迂腐辛辣的士林丑恶之人,他的言行举止与儒林众生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他的语言、心理活动已使儒林众生丑相毕现,他的行为结果却如此令人生厌与不屑。然而,作者笔下的匡超人最初却并不是这样一个丑态百出之人,而是一位心地善良纯净,讲孝道、重友情的青年。

讨论二小说是如何描写心地善良,讲孝道、重友情的青年──匡超人的?

让学生回顾并叙述自己从小说第15-18回里读到的匡超人印象;师生共同参与讨论。 第15回:匡超人头一年跟着一个卖柴的客人来省城杭州,在柴行里记账,不想客人消折了本钱,不得回家,于是流落在此。遇到马二先生,受到夸奖:“又勤学,又敏捷,可敬可敬!”并且得到他十两银子的资助。马二先生让他回乡读书,“图个日后宦途相见”;并且告诉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从马二先生这里,匡超人第一次知道求取功名富贵,“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这是马二先生给他上的第一课。

第16回:回到家乡乐清县,匡超人见人作躬打揖,甚是知书达礼。整日杀猪磨豆腐,帮助久病在床的老父亲出恭甚是体贴周到,每日念书至四更鼓。作品中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突出匡超人是个超级孝子和酷爱读书之人。因他的知书达礼和勤奋苦读,受到知县的提拔,中了相公。

第17回:因知县提拔中了相公,却因知县遇事,将会祸及于匡超人,于是,他只得躲回杭州,旧地重游。客舍中遇到景兰江,景兰江不喜欢马二先生的时文(功名),在一次众人饮酒之时,景兰江问道:“众位先生所讲中进士,是为名?是为利?”众人道:“是为名。”景又说道:“可知道赵爷虽不曾中进士,外面诗选上刻着他的诗几十处,行遍天下,哪个不晓得有个赵雪斋先生?只怕比进士还享名多着呢。”匡超人听得,才知道天下还有这一种道理

──除了马二先生说的功名富贵之外,还有士林秀才们的附庸风雅之趣。

经过这一番见识之后,匡超人的思想与精神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小说在第18、19回里写到他与潘三的相遇,则使他彻底陷入了腐化堕落的儒林大染缸。在潘三眼里,“这一班人(西湖诗会诸友)是有名的呆子。”还说景兰江因为做诗把头巾店的本钱做得精光,他告诫匡二相公,“在客边要做些有想头的事,这样人同他混缠做甚么?”

在潘三的招待宴请之下,匡超人先是做起了赌场的抽头,接着为潘老爷弄回批、假文书,经过潘三的出谋划策,成为考场枪手,干起了替考的勾当。在潘三看来,“像这都是有些想头的事,也不枉费一番精神,和那些呆瘟缠甚么!”匡超人果然听了潘三的话,和那边的名士来往稀少。后来,在潘三的一手策划之下,隐瞒婚史,再娶巡抚衙差郑老爹的三女儿为妻。从此,匡超人便彻底堕落为一个无耻可笑可鄙之徒。

讨论三作者塑造匡超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全本小说总共五十五回,却用了五回多来塑造匡超人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意何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说明作者所处时代的儒林已经是一个大染缸,匡超人的变质堕落的过程正是儒林熏染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匡超人这个人物在《儒林外史》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地位。

教学环节四:谁来为匡超人做辩护?围绕他变质堕落的责任问题,进行小组辩论赛

围绕匡超人由善良变丑恶、由勤勉变迂腐的过程,讨论造成他变质堕落的责任在于谁,并进一步探讨匡超人形象的现实意义。不必拘于一种答案,一个结论,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辩论正方:责任在于儒林众生,是他们的熏染、腐蚀导致匡超人的变质。

辩论反方:责任全在于他自己,如果他坚守住自己的善良,就不会变质。

写作任务:

1.假如匡超人活在今天的社会,会变成怎样的人?(题目自拟)

2.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定位匡超人的形象特征。(概括形象特征)

教学环节五:拓展延伸

(一)《儒林外史》独特的艺术成就

问题一作品的独特结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这部作品不仅以讽刺作为主要的艺术手段,而且在结构上与通常的长篇小说以中心人物、中心事件来结构故事的方式不同,以连缀的故事、相互衔接的人物,既独立又前后呼应地结成艺术整体。它奠定了我国讽刺小说的基石,对后来的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问题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讽刺艺术

作者因久阅文坛,对文人心态自然非常熟稔,一旦发为讽刺,不但穷形尽相,往往还剔骨见髓,使有疾者霍然汗出。他观察点的特色是:人物、冲突。周进、范进都是在八股制艺取士的舞台上扮演着悲喜剧的角色,马二先生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悲剧的人物,匡超人人性的异化则是“圣人”之徒戕害的结果。实际上吴敬梓是对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哲学巡礼。

细节描写,夸张的语言,写实手法,等等,这些是形成小说讽刺艺术的基础。

(二)中外文学视野中的《儒林外史》

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几种经典性著作中,《儒林外史》是最受冷落的一种,以至鲁迅要为之抱不平:“《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

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穷极文士情态,争传写之。(程晋芳《吴敬梓传》)

我们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县的吴敬梓。

(胡适《吴敬梓传》)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夫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玄虚荒渺之谈也;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清·闲斋老人)

《儒林外史》是一部极为出色的著作,足堪跻身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它可与意大利卜伽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或英国狄更斯等人作品相抗衡……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之规范。(英国《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比较研究》)

吴敬梓是18世纪现实主义的讽刺文学家。杰作《儒林外史》共五十五回,是以社会群丑为题材的中世纪骑士故事。故事情节不受拘束,前后穿插贯穿。这点与蒲松龄不同,而使他对作品的叙述和人物性格的描写都远远超过了前人。采用方言是他独特的写作方法,从而使小说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英国《大百科全书》)

思考并交流:读完上面的文字,你视野中的吴敬梓和《儒林外史》具有了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篇三:读《儒林外史》

初读《儒林外史》,觉得最令人讨厌的人物便是匡超人,那时自己还年轻,多少难免有些洁癖,厌恶的感觉也更多地是一种直感。然而这些年反复地读下来,还是觉得这个人物的基本品质是无论如何难以容忍的:凡人存身于俗世,时势所迫,做违心的事或许难免,然而不能为了一己之利无耻到无度。尤其当这人本来不是无善恶之念之人,如严贡生,如牛玉圃,如牛浦郎,而是有善恶之念之人,如匡超人时,这种自由意志选择的为恶格外令人生厌。 自来对匡超人批判也多,但究其从恶的要因却似乎一向难以达成共识。肯定其本性忠厚后天堕落者看重环境因素,归罪于追名逐利的恶劣世风,腐朽黑暗的科举制度,潘三之流狐朋狗友的引诱拉拢;反对者则强调其本性无良,微时隐蔽,一遇机缘则显露本相,典型的小人得志。我个人觉得,环境对人的影响固然不可低估,然而“近墨者黑”,在很多时候还是因为这人肯去“近墨”,说到底,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个人意志选择的结果。所以,自古及今,世风其实从来不曾好到哪里去,但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世有君子,亦有小人。而本性中全无良善之人,尤其是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而依旧全无良善之人,或许有,书中的严贡生、老牛小牛就是,但多少还是近于漫画式的摹绘,而匡超人却是非常写实的人物,更真实可信地反映着人性的复杂,尤其是复杂中的丑恶。

匡超人是有善恶之念之人,其孝行是全书中感人至深之事迹。当他还只是一个卑微的乡村青年、还看不到功名在招手时,其孝顺之心出自天性,毫无矫饰。他对重病在床的父亲照顾细致入微,脏累不避,老实说,在现实生活中我未曾见识过任何人的孝行堪比匡超人的至孝感人。扪心自问,匡超人的孝行自己未必做得到,所以令我加倍地、由衷地钦敬。然而即便如此,还是不足以抵消我对其个人品质的反感,因为我认为,他的坏是经过权衡之后的坏,知恶而为注定比本无善恶之念的为恶更令人厌恶,尤其当这恶行经常披了冠冕堂皇的外衣时——匡超人拿手的正是这个。

前人的评点中有以匡超人受恩于马二先生却不以父师事之而提出结拜兄弟为其心术不正之表现,这一点我倒觉得未免有些草木皆兵了。蘧来寻与匡超人年纪相仿,与马二先生亦是平辈论交,以兄长事之,都没有什么不妥。以兄长事之,其实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尊敬,反倒是才相识便要拜师认父的,多少有些攀附、沾光的嫌疑。见面便祖孙相称的是老牛小牛,马二先生与老脸没皮的牛玉圃自是天壤之别,匡超人也没有牛浦郎那么下作。匡超人对马二先生的感激是出于真心,虽然未必心存着报恩的善念,这才是匡超人品质中恶的部分,然而此时还来不及有所展示。

匡超人聪明绝顶,极其能干,生意、学问都无师自通。本钱虽少,生意却做得有条不紊、头头是道。学时文也快,不多时便可拿来应考、选书;学诗文也快,旦夕间便可酬答、唱和。精神头还最足,“早半日做生意,夜晚伴父亲,念文章,辛苦已极;中上得闲,还溜到门首同邻居们下象棋”——多少人只做一样还做不明白呢,所以忍不住要想,这匡超人大约算得上《儒林外史》全书中最聪明能干的人了。聪明能干不是错,但是,当这聪明能干有计划地完全被用来追求一己之利而不曾分些须予情理、道义时,可就不仅是错,且堪为害了。而匡超人之为人行事,一言以蔽之,正是极端的利己主义(egoism)统帅一切。 利己之心是人的本能,凡人大约都是经常性地挣扎在个人的利益追求与遵守法度爱惜名节的矛盾中,有时做得足够好,有时做得不太好,有时做得很糟糕,这是人性的弱点,有弱点的人性是真实的人性;而匡超人的极端在于,他的利己之心是没有任何约束,没有任何挣扎的,决定其言行的因素从来不是情理、道义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其言行单纯地、明确地取决于结果对于自身利益的影响。换句话说,匡超人的恶言或恶行,从来不是为环境所迫不得已而为之,都是经过精心算计之后所做的积极的、主动的选择,这一点,正是匡超人个人品质丑恶的要害之所在。

匡超人工于算计,锱铢利弊都衡量得门儿清,而他的一切言行无不以这种权衡的结果为基准。其实工于算计也不是错,他这份心计若只用来好好做生意,倒是不乏创下百年基业的

可能。然而匡超人向往的是名利双收、富贵两全。人性之恶在于,一旦向上爬的念头占据了全盘心思,就彻底丧失了情理、道义之念,为利益不择手段,也就不惮于将任何人踩作垫脚石了——哪怕是恩人。在书中所述匡超人短短几年的人生轨迹中,几乎每一次波折,每一次选择,甚至每一次平常的与人交往中,我们都看到他如何迅速地算计得失、权衡利弊,毫不犹豫地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做法——即便那利益其实很微小,或者很虚幻。

感动于匡超人的勤奋好学(这是值得人学习的,我们也不必埋没)而对其关爱有加的知县李本瑛,是掌握一方实权的人物,匡超人投拜起来毫不犹豫;而在已经攀上知县这棵大树的匡超人眼里,学里的教官这种稻草官就根本不值得答对了:“我只认得我的老师!他这教官,我去见他做甚么?有甚么进见之礼!”——索要进见之礼的教官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人,匡超人的势利却更暴露得一览无遗。这时节他还仅仅是中了个秀才而已,声色、口气就已经与日前那个以马二先生接济的十两银子为本钱做个小生意持家度日的乡村青年大不一样了。 知子莫若父,匡老爹到底是最了解儿子的,所以他病危之际不放心,扎挣着叮嘱匡超人:“第二的侥幸进了一个学,将来读读书,会上进一层也不可知,但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看你在孝弟上用心,极是难得,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的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而后来我们都看到,匡超人是怎样违背了父亲的遗训,弃“德行”如敝屣,活动他那“一肚子的势利见识”,一心“贪图富贵,攀高结贵”,甚至不惜做最为人所不齿的恶行:落井下石、恩将仇报!

李本瑛遭诬陷丢官,匡超人怕受牵连,脚底抹油溜得飞快——此时却顾不得李本瑛是他唯一“认得”的老师了。躲灾到杭州的匡超人,其一切交游活动不外围绕两个字展开,曰名,曰利。匡超人先是周旋于景兰江、胡三公子等西湖名士群体之中——此为写“名”,而后又听了“道上大哥”潘三的话,远离了那班穷酸名士,跟随潘三,专做“有想头的事”——此为写“利”。

与西湖名士的交往,让匡超人认清了一个形势:在自己最困顿之时恳言相教、倾力相助的马二先生,自己一度认为可作为乘凉大树的马二先生,原来在名士们眼里并不算什么人物,在卫体善、随岑庵这些选家同行眼里也不是什么重要角色。马二先生看重的是天下文章的恒久理法,主张“作文之心如人目”,不但尘土屑不可有,金玉屑亦不可有;卫、随们讲究的却是一朝风气,要看出作者的富贵福泽,还要看出国运的盛衰。二者自然不是一路,要说入潮流、合时宜,那自然是卫、随一派更有市场,所以匡超人在心里迅速地为马二先生重新定了位,于是有后来在船上遇牛布衣、冯琢庵时,对马二先生的那一番不逊之词。

交名士、做选家,让匡超人迅速地自我膨胀起来,然而这虚名的诱惑与满足毕竟还没有潘三为他带来的实利那么直截。匡超人跟着潘三这位“道上大哥”,设赌场抽头得利,包揽词讼,假造公文,冒名代考,凡此种种,无所不为。总之,“潘三一切事都带着他几分银子,身上渐渐光鲜”。潘三是恶霸,这个不消说;然而俗话说,盗亦有道,慷慨助人的事潘三也做。因为是受族兄潘保正的托付——当然也是因为匡超人这“文化人”是有用之人,不过即便如此——潘三对匡超人也真可谓关怀备至了,不仅带着他做“有想头的事”,还帮他张罗娶亲大事。婚礼前后一应事情也都是潘三费心张罗,连房子都是潘三替匡超人典的。潘三替他物色的可是个好人家,潘三本人虽是恶棍,他这朋友郑老爹却“是个忠厚不过的人”。这点书中有实写,匡超人得到马二先生的资助回乡,搭的就是郑老爹出公差的船,素昧平生,一路上却对他极是关照。

匡超人的运气还远没有到头呢——那边李本瑛冤情洗清,升迁到京,捎信来要匡超人进京,继续提拔他;这边温州府考,聪明过人的匡超人又被取在一等第一,温州学道“把他题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这意味着,踏上仕途的条件已齐备了。而此刻潘三的运气却已行完,大限不远了——抚台大人访得潘三“本市井奸棍,借藩司衙门隐占身体,把持官府,包

揽词讼,广放私债,毒害良民,无所不为”,痛斥“如此恶棍,岂可一刻容留于光天化日之下!”“为此,牌仰该县,即将本犯拿获,严审究报,以便按律治罪。”知道潘三神通广大,怕他闻讯逃跑,访牌上强调“火速!火速!”,知县亦刻不敢缓,三更围捕,登时拿到。 匡超人闻讯,面色如土,真是“分开两扇顶骨门,无数凉水浇下来”;然而匡超人毕竟是匡超人,脑子里算盘珠噼里啪啦响着,一夜之间便做好了安排。卖了房子(解决逃难的资金),强逼着妻子住到他的老家去,自己跑到京城去寻李给谏(李本瑛)这棵大树的荫蔽。匡超人对他郑氏娘子态度的翻云覆雨,亦极体现其为人的利己至上。郑氏是糟糠之妻,在匡超人寒微时(没有潘三的帮衬,他还娶不起亲)嫁给他,“将就度日”,尚能“夫妻相得”,虽然没有什么特别贤德的事迹,总也还算得上是个寻常意义上的好媳妇。此时夫妻利益一致,匡超人优贡之后也乐得给她织一件补服,排场排场。而当潘三事发,大难临头之际,匡超人想的全是自己今后的安排,强逼着郑氏住到他的老家去,丝毫不曾为妻子的感受着想。最恶劣的,是他这些自私的安排还都挂着冠冕堂皇的幌子,似乎很为妻子着想:“??待要把你送在娘家住,那里房子窄,我而今是要做官的,你就是诰命夫人,住在那地方,不成体面??我家那里东西又贱,鸡、鱼、肉、鸭,日日有的,有甚么不快活?”而实际结果是,郑氏娘子落魄在人生地疏的地方,在亲爹生病便要分房过活的混帐匡大手下讨生活,不过几个月时间,便抑郁成疾,不治而亡了。

而这几个月时间里,匡超人在京城过的又是什么样的日子呢?李给谏爱才心切——匡超人有才无德,才不是一般的有,德也不是一般的无,这个人物真是太具有典型性了——不仅安排他参加教习考试,承诺“学生料理,包管贤契可以取中”,还关心他的生活,问他可曾婚娶。匡超人此时身居京城,结交朝官,不再以做“忠厚不过”的郑老爹的女婿为荣了,为了体面,红口白牙扯谎——脸却不红不白。李给谏热心要把自己的外甥女嫁与他,停妻再娶该当何罪,匡超人是心知肚明的,然而迅速盘算之后,他很快给自己找到了理由:“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他当然不会去想赵五娘典钗养亲、糟糠自餍、独葬公婆、行乞寻夫的艰难不幸!这里顺带说一句,我觉得,从“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徐渭《南词叙录》)的南戏《赵贞女》到“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的杂剧《琵琶记》(元末高明著)的演变,是男权话语下,中国文人对具有朴素的惩恶扬善思想的民间文化按照本阶层利益的需要进行有意识的篡改与颠覆的一个典型案例,匡超人便是一个直接的、取巧的受益人!这故事最暴露一部分文人的自私与无耻,哪里是什么佳话! 匡超人娶了辛小姐,“珠围翠绕,宴尔新婚,享了几个月的天福”。若不是教习考取要回本省地方取结,他大概还舍不得京城,然而对匡超人而言,无有重要过功名者,所以“没奈何,含着一包眼泪,只得别过了辛小姐,回浙江来”——当初他别过郑氏娘子时,可是一个眼泪疙瘩也没有。匡超人回到杭州,恰逢匡大来报郑氏的丧。在正为丧女而悲痛万分的岳父岳母家里,匡超人不曾好好安慰两位长辈,却细细地吩咐着他哥哥,要如何将郑氏的坟茔做得好看,“替他追个像,把凤冠补服画起来”,遇有本家亲戚请酒,“叫娘也把补服穿起来”,“哥将来在家,也要叫人称呼‘老爷’”。目的无他,要“凡事立起体统”,“显得与众不同”。换句话说,一切伦理人际关系,无论死人活人,都要服务于他匡超人的功名、体面、显赫——死活似乎倒是无所谓的。

此时,落难在监的潘三,对匡超人而言,不仅无益于他的功名、体面、显赫,反而是个很大的障碍了。景兰江、蒋刑房还要替潘三传话,想“会一会,叙叙苦情”。咳咳,这三个人——匡超人心里怕要说——恁地不识时务!匡超人此时自然不会再去见潘三。其实,匡超人此时不肯会潘三,倒不是什么令人切齿的、十恶不赦的罪孽。潘三自己罪孽深重,任谁也救不了他;而匡超人此时的处境,倒也真像他对景、蒋二人所说的那样,“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匡超人是从社会最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对得到的一切看得格外重,患得患失的心理也就格外

重,此时会潘三是要冒大风险的,他不肯冒这个险,这种自保的念头,也是人之常情,至多也只是人性中比较常见而又比较难以克服的弱点而已。如果匡超人只是以这样的顾虑不肯探监,其实我们都没有理由、或者说没有资格多么地鄙视他。然而匡超人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在这个解释之前他还有一大套慷慨激昂:“??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这话没的叫人恶心!潘三是罪有应得,但这话朝廷说得百姓说得,唯有匡超人说不得,因为他没有资格——潘三多少恶行都是他匡超人参与其中的,做的时候他怎的不说!然而匡超人竟然就大言不惭地、堂而皇之地说了,说得理直气壮,说得顺顺当当,没有丝毫的踌躇。可见此时在匡超人的心目中,潘三已经是一块挡道的绊脚石了,为了自己腾达之路的平坦,匡超人是绝不吝惜将其一脚踹开的。匡超人对蒋刑房说的最后一番话,是最让人恶心的:“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两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我想不但潘三不信,大概也没有任何人会天真到相信匡超人发达之后真的会带着几百两银子来照应潘

三。我倒相信,潘三伏法后若留下一男半孙落魄街头,讨饭讨到匡超人的衙门口,为了自身安全起见,匡超人是极有可能效贾雨村对付门子的办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的。

说到贾雨村,我觉得这是我能想到的与匡超人最为相近的人物了。他们都是聪明能干之人,也都是欲令智昏之人,为了一己之利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做落井下石、恩将仇报之事。贾雨村为了攀附显赫的贾府,不惜以恩人的女儿做垫脚石;而后来贾府落难、墙倒众人推时,又是屡受贾府关照的贾雨村最积极主动地充当了推墙的急先锋。贾雨村的行径还勉强有几分为了自保,而匡超人对马二先生,却是不存在丝毫无奈的情况下的、彻彻底底的绝情绝义了。马二先生是在匡超人一生最困顿的时候无私地尽全力救助过他的大恩人,然而匡超人就能为了一己之利卑鄙地在背后对马二先生出言不逊!这“利”说来也微不足道、无聊透顶——只是为了在萍水相逢的牛布衣、冯琢庵面前显示自己的行,高明,有学问!甚至就为了这么点其实很虚幻的嘴头上的蝇头小利,匡超人就能毫不犹豫地将恩人拉来做一回垫脚石,我们不难想象,当有巨大的、切实的利益诱惑摆在面前的时候,还有什么丧尽天良、丧心病狂的事是匡超人做不出来的!正是在这一点上,依我看来,匡超人之背叛马二先生,比王惠之背叛朝廷降顺宁王还要无耻——刀架在脖子上的软弱还可以说是人性的软弱,而匡超人的行径是在堪称为人的界限以下。

在书中,匡超人之丑恶,直到他退场的时候,基本上还都是以恶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很具体地落实在行动上的令人发指的恶行似乎还没有什么。然而,此人的屡次恶言,俱非形势所逼,言不由衷;而是心念所指,言由其衷,每一次都是这个人心地丑恶的无遗暴露。所以,虽然关于他的故事嘎然而止没有了下文,但关于这个人物的人性揭示其实已经基本完成了。后面的故事可能有很多很多,毕竟,匡超人才刚刚做到教习,三年后也许会做知县,然后??一切皆有可能。留给读者的回味与想象的空间这样大,这是吴敬梓先生的大手笔! 世间无数丑恶在被挂着冠冕堂皇的招牌实践着,那些行恶之人究竟怎样“修炼”到了这样的“境界”,想了解这一点,匡超人是个绝对有说服力的、典型的例证。匡超人之流,行于世者也多,而以儒林为典型,此儒林之大不幸。或曰儒林乃社会之精英阶层。如此,精英阶层中的败类便也成为一切败类中败类得最为“精英”的人群了,奈何?!

匡超人乃儒林中最最下品之人。

《儒林外史》的结构,正如鲁迅言“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全书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有时这一回的主要人物到下一回就退居次要。“事与其来

俱起,事与其去俱迄”。这种独特形式主要还是出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全书以反对科举制度为主干,通过这一点,运用自如地安排各类人物和故事,从而达到较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因此,尽管这种结构形式难免有些松懈,但对它所反映的特定内容来说是和谐的。 《儒林外史》所达到的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使它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晚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等显然是受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影响,并在结构上也有所模仿。我国新文学的伟大作家鲁迅,极其推崇《儒林外史》,他的战斗的文学传统特别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和《儒林外史》也有一定的关系。

正如鲁迅所言,《儒林外史》“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描写的多只是人物生活的片断,剖露的多只是人物性格的特征,很少有贯穿全书的人物,也少有写完其人生全程的人物,唯匡超人稍显例外。《儒林外史》里的否定形象大致可分腐儒、“名士”、市井棍徒和官场无赖四类,匡超人一身而四位,从一个纯朴的农村青年堕落为最无耻的奸恶小人,作者并且特意用马二先生、景兰江、潘三作为他人生道路上的四块里程碑,层次井然地划分他人格堕落的动态逻辑进程,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及功名富贵的毒液熏浸的社会环境,是一口深不见底的黑色大染缸,是大批读书青年灵魂变脏变臭的根本原因。我们啼笑了匡超人的无知无赖无耻之后,就把思考转向社会,我们将再也无法开启笑颜,因为我们已陷入悲剧情思之中??读书青年们一个接一个,一批接一批,一代接一代,都照着匡超人、牛浦郎的路子走下来,一个社会哪还有光明的前途和希望!这难道还只是喜剧和笑料?

一部儒林痛史被点染了悲剧色调的最后一笔。读罢《儒林外史》,令人掩卷深思:一部渗透着悲剧的讽刺喜剧,不啻是那时代一部我们民族社会生活的启示录,鉴古鉴今。

《儒林外史》小说中,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心理描绘和矛盾心情的揭露,一面掌握了人物复杂的性格,同时又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吃人的封建礼教。同时,随着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质的变化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如范进未中举以前,境遇相当可怜,作者虽对他有一定讽刺,但主要是同情他;后来他中了举,做了官,变得很恶劣,作者的态度也随这改变,就对他采取了辛辣的嘲风。总之,吴敬梓的讽刺艺术不仅分寸掌握恰当,而且能将矛头直接指向罪恶的社会制度,而不是人身攻击。它体现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

篇四:匡超人导学案答案

《儒林外史——匡超人》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一.走进文本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个字的只有两部作品,一是《红楼梦》,一是《儒林外史》,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选自《儒林外史》中的文章《匡超人》,重温伟大作品,体会伟大之处。

二.说说你知道的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1、介绍《儒林外史》的作者

明确: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对吴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响。吴敬梓不善于治理家业,又喜欢慷慨资助别人,与朋友歌吟豪饮。父亲死后不几年家产便变卖殆尽。他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利,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家业荡尽,功名又无希望,被族人视为败家子,于是迁居南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生活相当贫困。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的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广泛的交游,长期同官僚、政客、名士之流的周旋,使他对官场的腐败,儒林的堕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2、介绍《儒林外史》的内容及主题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也是最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社会问题小说。

全书共55回,实写清朝,背景却放在明朝,它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儒林外史》的主题是复杂的,它有着无数种解读的可能:

关注制度的人,读出它对八股取士的批判;

关心历史的人,读出了民族家国兴亡的沉痛思虑;

关心个体命运的人,读出了生动的灵魂解剖、焦灼的精神拷问……

于是,有人把《儒林外史》看做一幅儒林群丑图,有人视之为文运衰落、文人有厄的痛史,也有人从中读出了士子心灵漂泊的悲凉。

3、《儒林外史》的结构:

本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往往一回或者几回描写一个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互为引子,例如,正文部分首先写的是周进,由周进选录范进,小说转入对范进的描写,又由范进路遇了严监生,接着小说开始对严监生的描写,严监生的遗物给他的哥哥严贡生,小说开始描写严贡生;同样,由范进写到王惠,由王惠写到蘧公孙,由蘧公孙写到娄府二公子;由蘧公孙写到马二先生,由马二先生写到匡超人,像串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糖葫芦式"结构。

鲁迅评价"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能紧紧围绕反对科举制度这个主题,让各类人物与事件轮番出场,能深刻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4、《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儒林外史》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是它所具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达到中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

三.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儒林外史》为我们塑造了近200个生动鲜活却又令人含泪去笑的人物形象,在这众多的人物之中,匡超人的形象别具意义,作者不惜笔墨,用了五回多的篇幅来描写他(书中正面人物杜少卿等也不过三回的篇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今天我们通过节选的课

文来了解一下。

1、结合课文节选部分的第4-6段以及第8-9段,思考:匡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主要依据是什么?

小结:自私蛮横--逼妻下乡(第4段)

虚荣无耻--停妻再娶(第5-6段)

虚伪无情--拒看潘三(第8段)

厚颜无智--吹嘘自己(第9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虚伪狡诈、迂腐辛辣的士林丑恶之人,他的言行举止与儒林众生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他的语言、心理活动已使儒林众生丑相毕现,他的行为结果是如此令人生厌与不屑。然而,作者笔下的匡超人最初却并不是这样一个丑态百出之人,是什么使他蜕变的呢?

介绍节选部分的相关情节:

匡超人出身贫寒,在流落杭州时,一心惦记着生病的父亲,后遇马二先生资其路费,并嘱咐:要想在世上出人头地,必须以文章科举为重,光宗耀祖才是大孝。

回乡后,他白天杀猪,卖豆腐,给父亲做好吃的和买药。晚上便一边服侍父亲一边读书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个更头。

一次,家中失火,他哥独自逃命,是他冲进房内,背出父亲,又跑回来,救出母亲和嫂子,后脚刚迈出门槛,火就到了门口。

闲着时,便到门口与邻居下象棋。

一日晚上在烛光下读书时,被路过的知县发现,感其孝心和苦读,提携他先后中了秀才和举人。后知县被审,他惟恐祸及自身,在潘保正的帮助下,躲回到杭州。

匡超人到了杭州,要投奔的潘三外出未归,便与一班假名士交往。这些人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清高,内心希望借此侥幸获取名利。于是匡超人主动地加入到这群名士中,也想从中获取些好处。

后碰到衙役潘三。他是一个把持官府,包揽词讼,拐带人口,买嘱枪手的市井恶棍。匡超人和他一起伪造朱签、替人考试等,颇赚一些钱。潘三也没有亏待他,不但帮他在城里买了房子,还给他娶了亲。

小结:我们不禁叹息,这个原本淳朴善良的匡超人,怎么会堕落成无耻之徒呢?你怎么认为?

明确:一个人本性的改变与他本身有关,也与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马二先生、假名士们、潘三是他生活与交往的圈子。马二先生是一心鼓吹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富贵的人;假名士们借附庸风雅希冀名利双收;潘三是不择手段求取功名富贵的人。功名富贵是他们的主流意识。在这个丑陋无形但又有巨大力量的环境的引诱与挤压下,生活其中的匡超人这样的青年士子,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学会了吹牛拍马、坑蒙拐骗、装腔作势,逐渐丧失了淳朴的本性。这样作者就借匡超人表达了功名富贵观念毁灭了青年士子的精神生命的深刻主题。 作者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艺术形象得益于他的高超的描写手法。鲁迅评价说,吴敬梓的写人艺术高超,能摄魂勾魄,那么在节选的部分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匡超人的?

2、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匡超人的性格特征?

例一:不想教习考取,要回本省地方取结。匡超人没奈何,含着一包眼泪,只得别过了辛小姐,回浙江来。

匡超人听见了这些话,止不住落下几点泪来;便问:"后事是怎样办的?"

(对比手法细节描写)

例二:又过了几时,给谏问匡超人可曾婚娶,匡超人暗想,老师是位大人,在他面前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恐惹他看轻了笑,只得答道:"还不曾。"

匡超人听见这话,吓了一跳,思量要回他说已经娶过的,前日却说过不曾;但要允他,又恐理上有碍;又转一念道:"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即便应允了。

(心理描写)

例三:匡超人道:"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乎?"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

匡超人道:"这也是第的好友。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唯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

(语言描写)

四.延伸拓展--《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1、写实:作者退居幕后,不作评介

例子一:严贡生道:"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

这时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走了进来,望着他道:"老爷,家里请你回去!"

严贡生道:"回去做甚么?"

小厮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

小厮道:"他说猪是他的。"

例子二:"方先生,你收到我的信没有?"一般人撒谎,嘴跟眼睛不能合作,嘴尽管雄纠纠地胡说,眼睛懦怯不敢平视对方。高松年老于世故,直盯着对方。

方鸿渐惶遽地说:"没有呀!我真没有收到呀!重要不重要?高先生什么时候发的?" "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惟妙惟肖,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他没演话剧,是话剧的不幸而是演员们的大幸。

《围城》

分析:通过与《围城》中的片段比较,《围城》中作者有对人物的表情做介绍与评价的语句:"一般人撒谎""假惊异的表情做得惟妙惟肖",表明高松年在说谎;《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的表里不一,虚伪撒谎是通过他与小厮的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作者退居幕后,没有作评论与介绍。

2、细节:刻画形象,画龙点睛

例子三: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大侄子赶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拖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着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

分析:两个手指头,平平常常,微不足道。可是,吴敬梓却牢牢地抓住了它,并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严监生气息奄奄,连话都不会说了,可总是断不了气。他关心着一件事情,挣扎着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关心着一件什么样的重大事情呢?不是两位亲人不得见面,也不是两笔银子没有吩咐,更不是两位舅爷不在跟前,而是灯里两根灯草费了油!点灯费油,死不瞑目!吴敬梓就是这样,通过对两个指头的着力描摩,表现了一个封建

地主的悭吝、贪欲、爱财如命的性格,丰富了这一典型的文学形象。

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与《皇帝的新装》中的两个骗子的手段异曲同工。

3、夸张:成倍夸大,强化形象

例子四: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倒觉得有些滋味。吃完了出来,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山门旁边一个小门,马二先生走了进去,前前后后跑了一交,又出来坐在那茶亭内吃了一碗茶。柜上摆着许多碟子:桔饼、芝麻糖、粽子等。马二先生每样买了几个钱的,不论好歹,吃了一饱。马二先生也倦了,直着脚跑到了下处,关门睡了。因为走多了路,在下处睡了一天。

分析:马二先生游西湖,毫无目的的乱跑,眼前的美景不知领略,只是一路大嚼。迂腐的书呆子习气经过夸张形象的表现出来。

例子五:(60多岁的)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分析:对周进进贡院撞号板的的表现--"哭"采用了夸张写法,写出了科举制度下老童生的满腹心酸。

4、对比:不经意中,强化讽刺

例子六: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碗、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分析:范进前面的两次故作逡巡不肯举箸来表现自己居丧如此尽礼,一个大虾元子自己就把自己虚伪孝道的假面具揭露无遗,一个对比,不经意间强化了讽刺效果。

例子七:(范进)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是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你心!

胡屠户道:"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分析: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对范进的称呼、文才的说明,相貌的认可上明显的对比,就轻松地活灵活现地勾画出胡屠户庸俗势力的市侩小人嘴脸。

篇五:儒林外史》读后感作文900字

儒林外史》读后感作文900字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极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读书人灵魂的玷污、人格的堕落。《儒林外史》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范进中举的故事了。

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学习不该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祖国将来的繁荣富强。名师点评:《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从作者所写的文章来看,说明作者已经对这部小说有了深刻的理解,从中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就像作者在结尾写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学习不该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祖国将来的繁荣富强”。

老童生范进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户更是对他百般呵斥。范进去乡试,因没有盘费,与丈人商议,怎料被胡屠户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是“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还说他“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老婆是正经”,把范进骂得“摸门不着”。到出榜那天,家中正值无米,母亲让范进抱母鸡上集市卖了换米。这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范进从集市上被找了回来,得知消息后,竟然高兴得疯了。还是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了他,治好了疯病。转眼的工夫,范进时来运转,财源广进,连胡屠户也一反常态,称他为“文曲星”,称赞他“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这个故事极力讽刺了范进对功名的极度渴望和胡屠户那趋炎附势、“变色龙”的性格特征。在《儒林外史》中,还塑造了很多同范进一样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打着官府旗号让大家把钱财交公的王惠,再如为功名不择手段,恩将仇报,抛妻弃子的匡超人??其实他们都是腐朽的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呀!“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泯没了多少读书人的良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现实生活中,虽没有人因中了举人而疯疯癫癫,但却有人为了考取博士、硕士而不择手段;虽没有人仗着学识换来的权势蛮横乡里,但却有人卖弄自己的知识换取财富。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