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乡春小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19:35 作文素材
乡春小说作文素材

篇一:乡村血泪史-小说感言

乡村血泪史 下班时间还早,一时坐立不安,心绪不定,若有所失,盯着电脑屏,双目疲惫,眼皮如顶着两座大山,每眨一下似乎都要拼尽全力,瞬间有一种长睡五百年的冲动。时光回溯到十几年前:躺在院子,睁大眼睛盯着太阳,用手指虚空勾勒出它的轮廓,眼花了,就眯一会儿,很快恢复活力;跟着哥哥姐姐,在池塘边、田边,看着蹦蹦跳跳的蛙,抓一只放进罐子里,再撅着屁股捉了许多小虫子,蛙瞪着大大的眼睛从来没吃过??窗外偶有随风吹起的雪花,随气息飘忽不定,每一片都不知何去何终,还没来得及回味,但终究落定,开始再世轮回??相比人生如雪花,世间纷杂,我趁着感慨一下。

今日把《蛙》读完,花了一周零零碎碎的时间,虽然第五章剧本部分让我很倒胃口,但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小说,整体而言,既觉得全然一新,又颇有感触,但却说不出好与坏,印象最深刻的是文字满满乡村气。在莫言之前,已有几位因为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均无法得到祖国母亲认可的诺奖获得者,其中有我憎恶的,也有我同情的。这次因为莫言获奖,所以我有幸读了《蛙》,我承认我跟风,我也承认如果莫言不获奖,我应该不会看他的作品,读高一时第一次听说莫言,或许是语文老师的名字和莫言谐音,记得有次上课,她介绍了莫言,那是一脸崇拜!具体怎么介绍的,一个字也没记得,只知道随后在书店,无意看到莫言全集,一本《丰乳肥臀》映入眼帘,当时大吃一惊,因为从字面看不像正点的东西,心里想,原来莫言写这种书呀!我承认,当时看到这四个字时,我的思想邪恶了,便伸出手去,想翻翻看,看到周围有人,又缩了回来??鉴于那时正处在青春懵懂期,我此时已不感到羞愧。从此莫言在我心里也没留下什么好印象,顺便也连累了我的高一语文老师。直到今年媒体开始流传莫言将获奖时,我又大吃一惊,开始关注他,并留意关于他的资料,自然也很快了解到《丰乳肥臀》原来是一部歌颂母亲的史诗,当知道这些时,我的脸火辣辣的,我对自己曾经的无知羞愧了足足有半分钟,接着也对自己认识事物肤浅自责了两三秒,再次印证了:探究事物的本质,不能只看表面和凭空臆断??在此,郑重向莫言致敬!向《丰乳肥臀》致敬!向语文老师致敬!

《蛙》和其他长篇小说比起来不算很长,但从一开始,我便看的很认真,读的很慢,因为我想知道能让西方国家和我们政府同时认可的文学作品,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通篇下来,故事情节读起来有些难受,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矛盾、纠结、反思、忏悔、罪恶。小说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大背景下的中国,呈现关于生孩子的血泪史,书中对与新生命既有敬畏又有怜悯,更多的却是罪恶!又似乎是在诉说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辛酸苦辣。

书中不但提到了历届政府已经承认和纠正的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时期的错误,也展示了当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如对目前社会上的阴暗代孕机构进行了无情笔伐、又对政府官员的腐败进行了唾弃等等,由此,莫言是全面的。此外,书中到处充斥的是中国百姓对计划生育这一项政策的不满与反抗,我又想说,莫言也是勇敢的。从书中看,作者对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是赞同的,用书中某军官的话就是“计划生育就是要以小不人道换取大人道”,只能采用极端的方式控制中国人口的总量。所以,莫言是聪明的。但在外界看来,尤其是西方国家,侵犯个人的生育权,尤其是强制孕妇流产,这简直就是没有人性,没有人权。这大概也是“姑姑”忏悔与负有罪恶感的真正原因吧。不知政府对这个诺贝尔奖是否有一丝尴尬呢?

许多与我同龄的伙伴,大多出生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或因是农村,多数都有兄弟姐妹,每个人都能讲一段他们的爸爸妈妈关于违背计划生育所遭到的惩罚:砍树,拆房子,

关号子??尽管那时计划生育已经实行一段时间,看来关于生命的权利,人们从未停止过反抗,乃至现在。按照从小接受的教育,我或许也会向主人公“蝌蚪”那样肯定与支持计划生育政策,并大声背诵:“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但却否定了我的个体存在,按照国策,我的出世便是违背,若书中的“姑姑”万心在,以她的智慧与手段,我大概不可能活着来到这个世上,当年我的父亲母亲也如同书中的千千万万个父亲与母亲一样,他们也承受了属

乡春小说

于那个时代的矛盾与磨难??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但是人权至尊,再次向莫言致敬! 2012/12/14 下午

篇二:浅析京派小说乡村女性的美好性情

浅析京派小说乡村少女的美好性情

摘要: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京派作家,远离政治生活的喧嚣,投身于自然恬淡的田园乡土生活之中,以和谐宁静质朴的艺术风格书写出大量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美好的乡村女子。在这里,本人以沈从文和废名作品为例对这些乡村少女的美好性情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乡村女性 自然 淳朴

京派作家对人性美的赞歌体现在乡村世界的女性身上,这些女性生活在一个理想化的、没有现代社会中那种高度紧张的和谐环境里,这里的一切是从从容容,波光澈影中处处流淌的是人情、亲情、民风,她们具有至善至美的人性。

沈从文的《边城》、《三三》、《萧萧》,废名的《竹林的故事》、《菱荡》等堪称是乡土风情作品中的杰作,表达的是一幅与都市文明截然相反的自然图景,生长在古老土地上的女性,她们的人性被充分浪漫化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子有着水一样的美好性情,是一种以自然、纯净、健康、自在为生命元素的充满灵性的存在形态。像自小生长在溪边单纯而又任性的三三;单纯、自然、浑然不觉的小童养媳萧萧;温顺乖巧、多情执著的翠翠:谨慎心细、热烈大胆、像姐姐一样的阿黑;美丽大方、骄傲善良的夭夭??这一群少女天真无邪、纯朴善良的性格是那样相似,这群大自然女性没有明显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她们那份对爱的执著无不体现出一种美,一种向善的美。她们平凡多样的人生历程中,都一样洋溢着生命的热情、自然和庄严。在这个充满生命活力、人性美、和谐宁静的世界里。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那种朴素动人的人性美,在她们身上得到了最为完美的体现,她们不正是沈从文审美理想的化身吗?纵览沈从文笔下的少女形象,她们都洋溢着青春美,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她们的追求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无杂质无异味。

废名小说描写的多是所见人生中乡村儿女翁岖平常之事,读者看到的是竹林、河柳、桃园、菱荡,看到的是柔情的儿女、贤淑的妇人,没有战事硝烟,没有大喜大悲,一概是平静如水的平凡人家的平凡事,到处是一派温馨、祥和、静谧的田园风光,正如周作人所说:“冯君的小说我并不觉得是逃避现实的,他所描写的不是什么大悲剧大喜剧,只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这却正是现实”。 废名笔下的乡村女性都是宗法制农村中带有几分古民风采的人物,或温饱自乐,或爱己及人,或安贫乐道,或勤俭度日,心境超脱和谐,是未被恶浊的社会所异化、与大自然融洽无间的人物。《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有一种农村少女的自然素朴之美,这位十二、三岁小姑娘,有着:“月色一般”清静,“栖在竹林的雀子”一般淑静,她的

纯美会让买菜的青年学生掏出铜子时自惭形秽;《桥》中细竹姑娘的聪明伶俐,灵巧洒脱。她们都是大自然中的精灵,透露出一股股的清新和纯美。

京派作家生活在世俗的社会里,但他们笔下的乡村世界没有等级观念,没有宗法制度,塑造的女性与自然同在,具有动人的人性美。自然女性的人性美在京派作家的许多小说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她们或活泼,或温婉,或灵动,都体现出一份和自然相和谐的恬淡气质和脱离脂粉味道的淳朴之美。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1984年版。

2,《废名文集》,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3,《京派文学的世界》,许道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吴中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篇三:韩少功小说《乡村英文》阅读

韩少功小说《乡村英文》阅读

乡村英文

韩少功

玉梅是一个热心女人,与左邻右舍处得很热闹的。她家门前有一水泥坪,遇到邻家的金花来借坪晒谷,二话没说,满口答应,让出了一片明净的场地。她还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将自家的大堂屋腾空,以便傍晚时就近收谷入门,避开露水和雾气,好第二天再晒。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立在坪前高声叫骂。先是骂鸡:养不亲的货呵?吃了老娘的谷,还要上灶拉屎怎么的?就不怕老娘扭断你颈根拔你的毛?接着骂狗:你贱不贱?老娘请你来了吗?老娘下了红贴,还是发了轿子?你三尺厚的脸皮赖在这里,有本事就死回去发你的瘟呵!最后还骂到树上的鸟:你这老不死的贼!你上偷瓜下偷菜,偷惯了一双爪子还贼喊捉贼。有本事你就到法院去告,叫十八路人马来抓呵。阴计烂肚的,算哪门本事???

她骂得鸡飞狗跳日月无光。远处的金花听得心疑,脸渐渐拉长了,上前来问:“玉梅姐,你骂谁呢?”

玉梅没好气地说:“谁心中有鬼,就是骂谁!”

“没??没什么人得罪你吧?”

“谁得罪了,谁知道!”

这就等于把话挑明了,把脸撕破了。

金花扭歪了一张脸,咚咚咚大步离去,叫来了帮手把稻谷搬走。她的尖声也在篱笆那边隐隐传来:“??以为没有她一块坪,我就只能糠拌饭么?神经病,脑膜炎,一大早踩了猪粪吧?”

帮手中的一位私下问玉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这天早上天气不错,玉梅打算帮那妖婆子搬谷入坪摊晒,一心做点好事。却发现谷堆上画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顿时就气炸了肺:呸,什么意思呵?留暗号不就是防贼么?留在她家屋里不就是防她么?怕她认出来,居然不写汉字,还写成了英文,就是电视上那种洋字码!

冤仇就这样结下了。金花事后不承认什么暗号,声称对方血口喷人,居然诬她写洋字码!天地良心,她要是写得了洋文,还会嫁进这个倒霉的八溪峒,还会嫁给一个烂瓦匠,还会黑汗横流地晒谷???但因为谷堆已散,谷堆上到底有没有英文暗号,真相已没法澄清了。 一些妇人曾经想从中调解,但最后都只能摇头作罢。

据玉梅说,那贼婆子曾经送给她一条花裤,说她个子矮一点,穿着正合身。她当时还满心欢喜,现在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安什么好心,不就是嘲笑她的个头矮,要当众揭她的疮疤么?

玉梅还说,那贼婆子曾经约她进城去看戏,抢先掏钱给她买了车票和戏票。她当时还心怀感激,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什么看戏?不就是要显摆娘家有人发了财并且让她沾光,要当众给她的难堪吗?

往事历历在目,件件滴血,桩桩迸泪,眼下都被玉梅想得恍然大悟。两家非但断了往来,连鸡鸭也不再互访。

数日以后,住在山坳里的公公找来了,什么话也不说,要玉梅跟着走一趟。她来到了公公家的谷仓,顺着老人的手看去,发现那里的谷堆表面也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与她不久前见到的完全一样。谷仓前有两三只地蟞虫,大概是爬过谷堆的,留下沟痕,已被踩死了,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酸腥味。

公公嘟哝了一句,听不太清楚。

但媳妇捂住嘴,愣住了,冒出一张大红脸。

她低着头回了家。去菜园里锄草,顺手把金花家的两块地也锄了。去扎稻草人赶鸟,顺

手在金花家的田边也戳了一个。

但金花没见到这一切,而且她那张门一直紧闭,悄无声息。玉梅事后才得知,收完稻谷后,金花就外出打工了,去了很远的北方。

第二年,金花没有回来。

第三年,金花还是没有回来。

第四年的一天,人们悄悄传说,可怜的金花姑娘回不来了,不久前在一次工厂的火灾中不幸遇难。丈夫怕她婆婆和女儿伤心,迟迟没有说破。不过,她女儿后来上学时骑的那辆红色跑车,玉梅知道,大家也知道——是用一个女人的赔命钱买的。女儿不知道这个来由,骑车飞驰时经常放声大笑。

(选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的人物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口语化。玉梅在坪前的指桑骂槐和金花在篱笆那边的尖声回击,其语言都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B.小说先写“英文事件”爆发,后通过帮手的询问交代“事件”原委。这样安排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悬念,使情节具有波澜。

C.小说插叙“花裤”和“看戏”这两件往事,对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它使玉梅对金花的误解加深,两人的关系更加不可调和。

D.玉梅的公公是个明理而又寡言的长者。他的出现激化了矛盾冲突,在玉梅的内心掀起波澜,也促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

E.面对公公的“嘟哝”,玉梅欲辩不能,只好“捂住嘴”。她“愣”在那儿仔细思量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为之脸红。

14.小说着重刻划了玉梅哪些方面的性格品质?请结合情节加以概括。(4分)

15.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删与不删,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说明理由。(6分)

13.D

E

(D项:“激化了矛盾冲突”有误,应是缓和或解决了矛盾。E项:“欲辩不能”有误,应是恍然大悟后为之震惊,因而“捂住嘴”;“愣”在那儿主要表现的是玉梅的尴尬。)

14.情节:借坪晒谷;性格:热心助人。情节:发现“英文”;性格:耿直泼辣;情节:公公释疑;性格:知错能改。(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示例:

(1)不删更好。理由:更突出玉梅没能及时道歉的愧疚之情;将人物置于更大的社会背景中,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或:使主题更为深刻);以金花女儿大笑衬托哀情,更能扣动读者心弦;出人意表,耐人寻味。

(2)删了更好。理由:不节外生枝,主题更加集中;金花什么时候回来?玉梅能不能得到她的谅解?小说留下悬念,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让玉梅留下遗憾,更能引发读者思索。 (观点1分。理由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

篇四:乡村文学与城市文学之乡村

中国的乡村文学和城市文学

一、 乡村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中,有关农村或乡土写作的占了绝大部分,其实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文学和城市文学兴起于20世纪。乡村文学实际上包含“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乡土小说发源于五四时期。当时正值启蒙的时代、思考的时代。在知识分子中,“提倡学习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设一个新中国”的热情普遍蔓延,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思想观念上的陈规陋习和诸多社会的、人生的问题,一批文学青年有无数的“为什么”要寻求表达。他们在忧患中饱含着探索的热情,并希望在这些问题的哲理探索过程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新青年》和文学研究会倡导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影响下,“问题小说”一时蔚为风气,但作为“新文学运动初年的产物,它看重思想,较多地从思想观念出发,除了少数优秀的作品外,多数作品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这一类毛病,尚未摆脱实践‘为人生’的主张时那种幼稚而有点蒙昧的状态,多少带有梁启超把小说当作工具的味道”。因此,随着“五四”潮的消退,“问题小说”也很快失去了轰动效应。本来,这批有志于改造中国社会的青年作家中就有不少人是从乡村中走出来的,那里有他们难以割舍的故土之情,孕育了他们生活感情的根。现在漂泊于大城市,他们

既受到了先进文化之风的熏陶,开阔了精神视野,也经历了情感的失落和理想的幻灭,心头难免弥漫着一种感伤的怀乡情绪。当他们从理性的狂热中降温,重新回到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现实的客观描写上来后,就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社会最广大、最基础的部分正是乡村,那里才是他们真正了解和熟悉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积累、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于是,“乡土小说”就很自然地诞生了。而农村题材小说,基本上是一个伴随着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进程而来的概念,是在一大批作家自觉地接受政治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和思想信仰来表现合乎其乌托邦想象图景的农村变革的。它主要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文革前的17年并兼及粉碎“四人帮”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间段。在前一时间段——17年时期的作品中,农村题材小说“描写了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公有制转变的全过程,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大批作家对农民的历史道路的探索所作的努力”。在后一时段的作品中,农村题材小说则主要反映了拨乱反正时期、以落实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的理想化的农村变革图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意义上,“乡土文学”的地位都是高于“农村题材小说”的。因此在此主要讨论乡土小说。

鲁迅曾在“侨寓文学”说“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

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鲁迅这些话的意思,是想说明,乡土小说,是受城市文明的吸引而长时间远离故土、漂泊于城市又难以完全融入侨寓地之精神生活的游子以乡村回忆作题材写就的。由于是“侨寓文学”,所以必取城市文化视角;由于所写的生活触动了作者最熟悉、最令其动情的深层记忆,是作者的情感复归之旅、精神还乡之旅,所以又并不像一般侨寓异地的人写文章那样,会以展示异域情调来取悦读者或唤起读者如观光客似的新奇感,而是“隐现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的眷恋与焦虑的“乡愁”。乡土小说描写的是曾给予作者最鲜活生动的情感记忆,而这些事物如今已经逝去或正在无可挽回地濒临消失。由于回忆的抒写与被描写的对象之间保持了距离,就有一种冷静的深刻孕育其中。人在他乡,情系故乡,用了真情实感来描写心中的故乡,把情感上的不舍和理智上无可奈何的清醒揉合在一起,使作品的调子蕴含着一种悲愤和绝望的美学力量,以寄托那颗实际上已无可归依的心,给予读者以强力的撼动。总之,乡土小说,产生于远离故乡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是作者生活在别处而心仍有所系的产物。无论是乡愁中那批判眼光的审视,还是审美观照中的诗意,都依赖于这两种距离;前者如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中谈及蹇先艾的作品《水葬》时所说,《水葬》“对我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贵州很远,但大家的情境是一样的。”后者如沈从文对湘西沅水流域自然风貌、生活习俗以及为这一方山水所陶冶的人们的精神面貌的田园牧歌式的描写。

站在今天的认识高度,从作家的主体立场、审美视角、叙事策略,及其在现代性建构中的意义等角度进行考察,20 世纪乡村小说呈现出三种基本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是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形成的启蒙传统;从废名、沈从文、孙犁到汪曾祺、贾平凹是以知识分子立场、人性审美形成的诗化传统;从赵树理、柳青到高晓声、路遥是以农民立场、现实视角形成的“史诗”传统。这三种传统,在90 年代出现的乡 村小说《白鹿原》中实现了全面的整合和超越。

作为20 世纪汉语文学的现代性的奠基者,鲁迅的知识分子立场,主要是通过文化批判体现出来的。鲁迅传统最重要的精神是在文化层面上关注和批判现实与人生。在鲁迅的乡村小说中,这种文化批判既是对农民自身的文化“劣根性”的,也是对摧残农民的礼教和制度的,更是对整个农耕文化传统的。鲁迅的文化批判,开启了贯穿整个20 世纪汉语文学的一个重大主题:启蒙。他以主观写实主义的方式将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乃至无意识明晃晃地裸露出来。作为寻根小说的代表人

物,韩少功延续了鲁迅的写作传统,但更多地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段,更富有荒诞和魔幻的特质。在文化批判上,他们深化了鲁迅精神,同时,他们选择现存的原始村落作为审视文化之“根”的切入点,将其触角由鲁迅的对主流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进入到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与鲁迅传统立足于文化批判不同,废名—沈从文传统始终立足于人性的观照,立足于理想和浪漫的叙事,追求的是情节与结构的单一和简约,它在审美上是和谐、宁静和单纯的,而在精神上则是理想主义的和浪漫的,乡村,在他们的叙事中不完全是作为一种对象,而是作为支点和依托,被内化在作家的内心情景之中,变为他们个人乌托邦的存在形式,进而成为他们表述自己“精神故乡”的个人意象,无论是中部乡村、“湘西”、“荷花淀”,还是高邮”、“商州”,事实上都已成了象征这些作家“精神故乡”和著名的个人意象。在这个意义上说,沈从文们的乡村小说是真正浪漫主义的。这与他们追求 诗意审美、追求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审美层次上的现代性,是浑然一体的。

在路遥等人的文学作品中,乡村的生活变得的平淡朴实起来,将知识分子的立场转变成农民立场,具有一种“史诗性”。不管是对农村细节生活的描写,对农民思想感情的体验,还是对农民命运的把握,都具有与前面的明显不同的风貌。在语言上也做到通俗易懂,迎合了农民的口味。他们

篇五:乡村小说《寒尽不知年》评论

乡土社会的官场悖论

——评王向力《寒尽不知年》

韩红艳

在力度极大的城镇化进程中,在这个裂变产生的阵痛中,乡村已经不再是以往意义上有着淳朴家园情怀的土地,而是一个原有概念崩溃,现有形象没有建立起来的意义不再清晰的名词。中篇小说《寒尽不知年》可以说是这个裂变过程的微观描述。宋克俭的乡长一职是在各种利益权衡之下产生的,清水川乡则是典型的在城镇化过程中被忽略,被遗忘的乡村的代表。穷山恶水,泼妇刁民是宋克俭到任之后面临的意料之中的境况。而他想在一片混乱的无秩序中有所作为,按照常规的改革小说的理想做法,在清水乡是行不通的,宋克俭无疑也不具备这样的抱负和高度,他只能以一个乡村式的智慧来来处理乡村的困境而力图有所作为,这是一个不得已的二律背反,充满矛盾和冲突。通篇读来,小说虽然没有激烈的批判和控诉,而主人公更加不是一个高大的形象,但就在这平静叙述当中,我们仍然能够品尝出浓浓的悲剧的意味。

一、乡土叙事的苦难情结

清水川乡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官场模型,虽然在中国的政府体系中处于最末端,但它确实具有中国式官场的种种特点。作者坚守乡土写作的现实主义手法,将苦难情结作为审美的叙事主线。这些普通的基层干部在一个困难重重的穷乡僻壤中展现各自命运的起起落落。其中有些人想在这片土地上有所作为,然而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个小小官场模型中的矛盾争斗,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处处掣肘。让人难以抉择:要么在现实的泥淖中屈从,被周围的环境同化,成为周围芸芸众生中漠然的那一个;要么竖起理想的旗帜,做一个悲剧的堂吉诃德,沦为官场权利与利益斗争的牺牲品。宋克俭没有屈从现实,也没有完全坚持原则,而是在现实和原则中左右取舍平衡,试图利用中国农民式的精明和智慧来游刃有余。

主人公在两条相互冲突的线索中展开自己的村官生涯,在这两条平行的轨道上左右支绌。也确实做了一些对清水川乡产生实际利益的举措。悲剧的意义在于,是宋克俭禅精竭虑,辛苦奔波所换来的一切导致了自己的黯然退场。在这场热闹而又悲凉的故事中,作者没有义正言辞地去控诉官场的腐败,也没有居高临下去关怀民众的不幸,而是把这些人物放在各自的处境当中,在相互的纠葛冲突当中对官场人物和民众的众生相进行了展示。

一条线索是体制内人们的尴尬处境。清水川乡上一任乡长留下来三十万债务、乡里干部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人人无心工作,打麻将成了工作的基本内容,干群之间的关系紧张,让刚上任的宋克俭举步维艰。要还债、要稳定干部情绪、还要改善干群关系,关键问题在于:钱从哪个地方来?他动了脑子,耍了手段,用了计谋,才得以批下来旅游节项目;他好几次用“违法”的强硬方式和乡干部阻止村民的抗拒,只是为了能建成一些项目,发展当地的经济。面对干部发不出工资,没有奖金的局面,他把办旅游节剩余的一点小金库里的钱当成工资发

了出去。

一条是贫困中生存的农民。清水川乡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可是景色的秀美和贫困成了正比。宋克俭办旅游节,卖土特产,发展农家乐,忙的不亦乐乎。可是农民骨子里的自私,贪小便宜和目光短浅使他们拆了宋克俭的台,不顾集体的利益,把旅游节要用的特产私下卖给了外人。万般无奈之下,宋克俭派人守在进乡路上,强行阻拦那些贩子。小说没有回避农民的劣根性,贫困使得人的野性和蛮横一面展露无疑;因贫穷而滋生的愚昧,而愚昧更使他们贫穷,这是一个循环往返的怪圈,是宋克俭们时刻面对,力图突破,而又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宋克俭要领导一个混乱的乡政府,要解决一个贫困的乡村发展问题,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如何去平衡利益之间的冲突,如何改变这种贫困的局面,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一方面受到了来自乡里保守势力的阻挠,一方面又要面对干部中的腐败和官场中各种复杂的关系网,他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敢于迎难而上,试图有所成就,不是为自己,是为了这片愚昧但是仍旧有着原始的温暖的土地。然而,他疲于奔命,身心劳累,最终还是在这两方面利益的斗争中败北。

二、乡土叙事的现实指向

小说在细碎的乡土叙事中,触及到的事情都是当下农村急需要解决但是又很难解决的现实问题,从这些农村普遍见到的问题之中可以看到农村发展的诸多坎坷,在普通事件之中见作者的现实情怀,这也是小说所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小说从一个乡长的官场遭遇来描写目前中国的乡村存在的问题:它的体制结构及发展问题,这些共同构成了叙述的主体。小说的整体叙事虽然有点单一平淡,但是简洁流畅,结构紧凑,语言中透露着陕西方言中浓浓的地域韵调,冷峻中不时地夹杂着幽默。

作者对细节的处理是非常出色的,用简洁质朴的话语中描述出一幅乡村实景。如在宋克俭刚到乡里来的时候,半途中当地的农民在道路中设置横木钉子扎轮胎,补胎挣钱,给了宋克俭一个下马威。使他初来乍到就感受到这里工作的艰难,也道出了农民为贫困所逼迫采取的一系列野蛮的行径求生存。野猪糟蹋庄稼,危害乡民,农民去乡里请求拿出办法解决,遇到不管事情的副书记秦学成。文中写到其中一个中年男子急躁起来,骂道:“野猪把庄稼都害臊完了,你乡政府是弄怂事的!”秦学成也火了,一把扔了烟头:“说的屁话,野猪难道是乡政府养的不成?”这样一个简短的对话,将乡干部的不作为、农民与乡干部之间的冲突描写很细致到位。捕猎队到了村中也没有办成事,反而因为吃喝给村里添了很多负担,对此村里的支书老黄说:“一天村上得支出近四百块,咱一亩地苞谷、豆子才能卖多少钱嘛!这捕猎队比野猪还厉害呢!”一句实实在在的话无奈地说出了农民处境的艰难,读来令人叹息。

乡政府拖欠建学校的款项,包工头屡次索要,乡长不惜挨打装死来躲债。后来派一个老头要债,遭到那个老头时刻不离的监视,结果暴雨过后学校房屋倒塌,老头跑的无影无踪。在倒塌的断墙边,白裕先愤愤地说:“这就叫豆腐渣工程了!”宋克俭狰狞了脸,说:“这就叫日他先人工程!”这句粗话愤慨而有力量,让读者感同身受,对当前农村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秦学成和白家女子通奸的事情败露,白家女子被丈夫逼着告其强奸,让乡里拿出处理意见。他为此绞尽脑汁,还得罪冯书记。宋克俭对此有一个很形象的歇后语说:“咱这是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哩!一个要确保平安无事,一个要依纪处置,偏

偏这主意要咱拿呢。”一句话无奈地说出了宋克俭两头作难的处境和官场的权利之争,形象生动。

小说结局是文中最出彩和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叙事结局之后的一个逆转,使一路平淡的叙事有了曲折。宋克俭为了乡里摆脱贫困,和开发商签约建立度假山庄,先是和开发商斗智斗勇,耍尽心机签了合同。后来和农民在征用土地的问题上又是百般的较量,眼看着事情快要圆满,由于和农民在退耕地问题上有冲突,让派出所出面强行拘禁村民,毁坏退耕林。这件事情在报纸上报道出来,上级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撤他的职,这是中国式的解决方式,理所当然。而实际上,在他被免去官职后,派出所的朋友暗自打听到的内幕是:当地干部私自承包那片退耕林被,想借开发之际捞钱,暗地里煽动村民闹事,导致了宋克俭的下台,还被提名为乡长人选。

小说描述的这些情节确实在现实生活比比皆是,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充满了矛盾和纠结,绝对不是我们想当然意义上的顺畅无阻。其现实的指向是非常有意义的,亦带给我们更多的理性思考。

三、悖论中生存的乡干部

小说在塑造乡长宋克俭这个优缺参杂的形象时,是把他放在一个相互矛盾的情境中来得以显现的。以往农村题材中主人公大多是先进的典型,是一个正义完美的化身。而这篇小说中的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自身亦充满了迷惘与清醒、狡黠与憨直、退让与强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阅读宋克俭命运的起落,可以看到一个复杂的乡干部形象。他一开始被任命为乡长的时候非常沮丧,感觉到自己是得罪人才被发配到清水川乡这个地方的,带着惶恐之心走马上任,是一个被“逼上梁山”而有所为的乡长。

宋克俭深谙农村官场社会规则,该请吃饭请吃饭,该送礼的送礼,因为这一套在官场上能行得通,能办事情。他根本就没有想做一个改变传统和规则的人,或者说他还是个很守官场规则的人。为了筹到钱办旅游节,他不惜为难乡里的那些单位,让他们出钱资助乡政府做事情。没有钱还债,他不惜让人打装死来躲债,活脱脱就是一幅“乡间无赖”的形象。他只能依照农村和官场的规则行事,否则不能做成事情,但就是因为按照这种规则而没有依照法律,采取“违法”的手段来达到正当目的的方式,他才落得撤职的地步。

小说中道出官场的规则就像是一个悖论,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下狠劲,但是会触动和损害一些人的利益,导致结局很惨淡;无所作为就只能是混日子,但是可以保太平。农村的发展是乡镇政府、农民、开发商利益较量的角逐地,稍有差错,便会败走麦城。这一官场生存的悖论直接道出了农村发展的复杂性,小说出彩的地方也就在此。如宋克俭的朋友派出所所长马天佑所说的那样:“说好听些,你是想干一番事业;说不好听,就是俩字——贪功!你不看现在这些中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乐意做个太平官,咱却在深山老林里使劲折腾哩。”这句话点出了基层官场中的复杂,也说出了农村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式的人物,却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所经历的事情,他的命运预示着农村发展的许多坎坷。在他的身上作者是给予希望的,他在被免职走的时候,还想着给组织部推荐年轻有为的小伙卢勇,希望能委以重用。临走时候,乡里的干部来送他走,他输在了官场,却赢在了人心。乡干部唱了一出秦腔《斩单童》来送别,借用那个被俘而坚决不降被李世民下令斩杀的悲剧性人物来衬托他的处境,

他?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鹁褪强犊鸵宓牡ネ?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扼腕叹息。

从宋克俭家庭方面来说,他扎根在深山之中远离家人,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孩子,导致自己家庭问题重重:孩子迷恋上网,性格孤僻,离家出走,而妻子又对他有所怨恨。这方面小说着墨不多,但是也能从侧面看出他的艰难,想在事业上奔波,就很难顾及自己的家庭,结果导致两方面都没有维持好。

而与乡长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干部的所作所为,小说通过乡党委书记陈武齐之口,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副乡长陈玉良非常精明,安排做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情,不安排什么事情就是天塌下来也不管,典型的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副乡长白裕先除了唱戏出声,平时是一声不吭的人,而且赌博成性;人大主席陆前进、武装部长金卫东是那种没有什么想法,高兴干活,不高兴就不干活的人;想干活的年轻人伍红被人整的也没有心情干活;秦学成心思都在男女之事上。陈玉良、金卫东这些人私下将退耕地承包,想借开发来捞钱,就煽动村民闹事。在宋克俭被撤职后,他们却和“村民谈妥了退耕地”的事情,陈玉良因为成功地化解了乡里的危机而被提名为乡长的人选。这结尾处莫大的讽刺只能让人一声长叹与愤慨。

作品中提出一个问题:乡镇干部的所作所为决定了农村发展的好坏问题。农民的小农意识注定在其发展中是一盘散沙,需要政府来引领着前进,所以乡镇干部的角色很重要,往往一个地方的发展就取决于这个地方的领导。比如陕西的“袁家村”,其实之前是个很穷困的地方,换了很多领导也无济于事,但是在郭裕禄当选为袁家村队长后,带领农民摆脱了贫困的生活。小说对宋克俭这样的干部寄予希望,惋惜的是这样的人注定在官场上是个悲剧性的人物。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何时才是山中春暖花开之时,这其间看来还要经历漫漫寒冷时日吧。

作者简介:韩红艳,女,文学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