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华尔街金融风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17:44 体裁作文
华尔街金融风暴体裁作文

篇一:浅析08华尔街金融危机

浅析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

——方梦思 但志明 朱芹 王杰 杨玲 熊强 罗航

摘 要: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特别是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急剧萎缩。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建议;启示

一、金融危机发生概况

2008年9月15日,世界聚焦美国华尔街。当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受此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5日巨幅下挫,创下9·1 1事件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这是一场发生在现代史上最恐怖的超级规模的“银行挤兑”事件!时至今日,这一天所发生的细节

华尔街金融风暴

仍被严格的保密着。

最早透露这一事件的是美国民主党众议院保罗.坎卓斯基,2009年2月,他在美国的c-span电视台做访谈节目时透露出这一惊人消息。

“星期四(2008年9月18日)上午11点,美联储发现美国货币市场之中,高达5500亿美元的资金在1~2小时之内被国际投资人疯狂挤兑。

财政部紧急开放救助窗口,立即注入1050亿美元试图阻止疯狂的资金抽逃风潮,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根本无济于事。我们面临的是一场电子银行的挤兑事件。

财政部决定停止所有的交易,紧急冻结所有账户,并宣布美国政府担保每一账户25万美元的安全,以阻止恐慌的蔓延。

如果他们不采取这些措施,到下午两点,美国货币市场中的5.58万亿美元将被全部挤兑一光,美国经济系统将完全崩溃,24小时之内,世界经济体系也将彻底瘫痪。如果这一情形真的发生,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经济版图和政治体系将变得面目全非。“

时任财政部长的保尔森规劝国会议员们通过拯救华尔街的方案时,甚至威胁如果议员们投了反对票,美国很可能会出现重大社会动荡,政府将不得不宣布军事管制。

美国社会进行全面军事管制?,这是个不可想象的严重事件,什么样的危机会导致社会陷入如此的混乱的局面。

这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金融危机!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社会的企业接待很少求助银行,他们往往是使用短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在货币市场之中直接融资。如果

5.5万亿美元的美国货币市场遭到国际投资人的疯狂挤兑,几个小时就全面干涸的话,那么美国的几乎全部公司和企业、金融机构、联邦与地方政府的现金将顷刻全面断裂,24小时之内,我们将可以看到惊人的景象:

1、美国金融市场崩溃,股票暴跌、证券价格狂泻、全国的金融机构资金往来与清算停摆。

2、银行无法运作,取款机停止取钱,银行里人群大摆长龙,但是分毫取不得。

3、很多公司生产、物流、运输、采购、仓储体系瘫痪。

4、各大超市出现先进抢购,政府公务员、警察、群众一起上街游行

5、学校医院办公大楼陷入缺电和停水的境地

6、美国大批战斗机无法升空、军舰无法出航、军方坦克汽车无法驾驶,政府将不得不进入全面进入戒严状态

24小时之后,灾难开始波及全世界。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陆续开盘,在得知美国的惊人消息后,所有金融产品的价格全面崩盘。各国金融机构的资金往来清算完全陷入混乱,中国的出口商拿不到货款而拒绝货物装船。中东的石油出口因没钱尔停顿,俄罗斯的粮食出口宣布终止??

二、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从本质上看,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看,金融疏于监管,存在六个环节上的重弊。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

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价;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冲基金又疯狂做空美国股市,加速整个系统的崩盘。

这六大环节一环扣一环,形成美国金融泡沫的螺旋体和生长链。其中一环的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今天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

三、走出危机需要三阶段统筹

2009年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遏制危机并早日走出困境,必须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当前燃眉之急是解决美国2万亿美元的金融坏账,中期是防止金融危机变成经济危机,远期是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一)当前措施:三招救市

这三招,一是股权重组,增资扩股;二是坏账打包、切割剥离;三是注入资金,解决流动性。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根据测算,美国大约有2万亿美元坏账,今年通过采取这三招大体解决了1万亿美元坏账,明年还将要解决剩下的1万亿美元坏账。

(二)中期目标:振兴实体经济

如何遏制实体经济下滑,是全球高度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加大出口的三条途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各国政府都启动了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并且摒弃贸易保护主义而采取共同行动。

在中期,各国政府会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其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补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增强活力。第三是培育市场主体。抓住目前大批企业减产停产、破产关闭的时机,推进并购重组,推进企业改造发展。作为美国政府,除了启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推进产业、企业的结构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之外,还要亡羊补牢,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滋生金融六个环节弊端的根本问题,健全金融制度。

(三)长期指向: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国际收支趋向恶化,出现全球性“美元过剩”,美国黄金大量外流,美国的黄金储备不能支撑美元的泛滥。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美元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日强,但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

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者,本应该恪守世界金融制度,增强美元的货币责任意识,防止滥用货币发行权。但从这几十年特别是近十来年的实践看,美国没有肩负起职责,利益和责任失衡。2005年,美国GDP12.5万亿美元,贷款余额18万亿美元,超过GDP50%,股票市值20万亿美元,超过GDP60%。美国政府欠债超过10万亿美元,人均负债3万美元。各项金融指标的狂涨意味着大量

的泡沫,必将带来金融动荡。从宏观上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现有世界货币体系的积弊所致。因此,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是必然趋势。

怎样的世界货币体系才是合理的?我认为,未来的世界货币体系应该是美元、欧元、亚元(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的亚洲货币)三大世界主体货币三足鼎立的新体系。三大货币之间实行相对稳定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与三大货币挂钩。三大主体货币对应的国家应实行“G本位”——以GDP为本位。即GDP与银行贷款余额、与股市市值、与房地产市值应该大致相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比例。

四、中国经济有强大的抗危机能力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了影响,股市、房市回调,沿海加工贸易企业订单减少,部分企业停产破产关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但是,从总体上看,在世界经济加速下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风景尚好。为什么?中国经济有六大优势:

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目前已有1万9千亿美元外汇储备,足可抗御外来风险的冲击。

第二,传统的储蓄美德和较高的储蓄率。中国老百姓勤劳节俭,有储蓄的传统美德。2007年中国居民储蓄达到17.2亿元,储蓄率达到50%以上。中国政府内债、外债的总和不到GDP的60%,财政负债风险不高。

第三,审慎严格而又灵活,既管制又自由的外汇管理政策。资本项下实行管制,外国资本不能随意地进出中国,而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进出又较为自由灵活。

第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市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期,到2020年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国人均GDP10年后会突破1万美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内需,不仅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缓解世界金融危机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健康的金融体系和严格的金融监管。中国的金融体系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发展已经基本完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中国金融制度健全管理严格,且严格控制金融衍生产品,没有出现类似于美国金融体系那样的问题。

第六,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中国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法制逐步健全,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中央政府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见事早、行动快,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比如今年,上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9月以后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11月份以后果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等等,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市场信心。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有所放缓,2009年上半年惯性下滑,下半年开始走出世界经济衰退的阴影。国际金融危机则到2009年底见底,经济危机到2010年底左右见底,2011—2012年开始复苏。

五、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之一,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要相辅相成。

美国近现代经济史表明,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必须相辅相成。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是政府长期实行自由放任、不干预大企业垄断的经济政策的恶果。1933年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后实施“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干预,使市场机制(“无形的手”)和政府干预(“有形的手”)

相辅相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干预。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着重强调自由放任和“更少的政府干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规模急剧扩大的过程中,美国金融监管缺失,以致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救助措施,但为时已晚。当选总统奥巴马表示,入主白宫后将进一步加强宏观干预,但面临重重困难。值得注意的是,要防止从“市场至上”演变为政府“包办一切”,应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辅相成,各尽其责。

启示之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要协调发展。

虚拟经济主要包括金融、保险及相关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虚拟经济应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获得扩展和收益。但近年来,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发展。

美国国会1999年通过以允许金融混合经营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代《1933年银行法》,正式取消了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进行分业经营的限制性条件。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商品期货交易现代化法案》,规定非柜台交易商品不受商品交易委员会的监管。这两项法案为投机猖獗、金融衍生产品膨胀创造了条件。

早在2003年,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就警告说,金融衍生产品“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参与其中的当事人和经济体系的定时炸弹”。但是,美国政府对此置之不理。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值已高达681万亿美元,其中半数在美国,另半数主要在欧洲,这就是欧美成为金融危机重灾区的根源所在。

启示之三,财富增加和社会分配要公正公平。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指出,放贷方的“不公与欺诈行为”误导借款人,是导致发生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

从次贷危机演变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暴露了一些大公司、大财团不择手段牟取暴利,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弊端。美国农业部指出,美国2007年有11.1%的家庭,即3620万人食物保障不足。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今年出版的《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一书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公司主管的平均收入是普通职工的40倍,而现在这个数字变成367倍。克鲁格曼认为,这已不仅仅是社会平等问题,而是美国曾经拥有的基本信念和道义的崩塌。

参考文献

[1] 徐明棋,《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7,

(7)

[2] 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2007,

(5)

[3] 陈炳才,《对国际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的重新认识》(J),金融研究2007,

(2)

[4] 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

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篇二: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影响和启示

一、次贷链条和危机的爆发.............................................................................................. 1

二、危机深化的深层次原因.............................................................................................. 5

三、后期对商品市场影响 ................................................................................................. 8

四、带来的启示 ............................................................................................................... 9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影响和启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一年多以来,由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导致了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汇市和商品期货等各类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以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清盘等一连串事件,次贷危机迅速升级为整个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危机,并快速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让金融产品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见识了虚拟经济的力量,也使全世界的商业、政治、学术界及普通老百姓的目光一时间都集中到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中心——华尔街。

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被举世公认为全球最强大、最发达的金融体系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危机?影响范围为什么如此之广?到底谁是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我们从中汲取到什么样的教训?未来将会怎样?包括投资者在内所有关心这场危机的人都在不断追问。当前,这场危机还远没有结束,最终会产生多大的破坏力任何人都无法预知。但这场危机目前所暴漏出来的严重问题和已然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无疑已经足够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而吸取教训、启示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了解到这场危机的全貌、细节和发展的过程,大家会惊奇的发现,虽然他技术形成上异常的繁琐和复杂,但实质上却又如此的简单;虽然现有金融体系在诸多环节和层面存在严重问题,但几乎犯得都是类似的毛病,却叠加成巨大的风险。不可思议的是,虽然危机在根源上,道理是这样简单而类似,但却一直被“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所掩盖、忽视、容忍甚至鼓励,当积聚的巨大风险瞬间释放,造成了现在无法收拾的局面,各方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这些都警示我们: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所要吸取的教训,不能简单的从经济原理和逻辑关系上来寻找,更重要的是要把它放在具体的环境中,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才能真正的把握危机的本质,发现危机的真正根源,才不会盲目的否定好的东西、再次忽略坏的东西。现在,我们将进入奇妙而威力巨大的金融世界一探究竟。

一、次贷链条和危机的爆发

这场全面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来。因此,要找到危机的根本原因,首先要搞清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而只有弄清以次贷为对象的金融链条是如何产生、运转和发挥作用的,才可能找到问题出现在那些环节,以及为什么会发生问题。

次级贷款就是一种提供给那些信用评级较低或者具有可能加大其违约或者无法支付月供等其他风险特征的借款人的抵押贷款。这场危机中的次贷主要是指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是整个房屋抵押贷款的一个部分、一个种类。并且出于分散、转移风险,提高流动性等等需要,产生了基于次贷的一整套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所以现在所言的“次贷”概念已经有所扩展,不仅指银行和抵押贷款机构最初对购房者的贷款,还包括基于次级贷款的各种金融创新及衍生工具。

但是要注意:虽然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及其相关金融产品在一整套的金融系统中产生、交

易及运行,但这个金融系统本身并不是只为次贷而存在的,更不是因次贷而产生的,它还为优质房屋贷款、其他标的物债权等各种金融产品及需要提供支持,次贷只是其中的一个产品,和其他的金融产品在同样的金融框架和价值链条中运行。所以次贷的问题并不就等于整个金融体系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产品和体系早已产生,并且长期以来以高效、弹性以及具有的广度和深度著称,为美国企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我们来看看次贷及其衍生品是怎样在这个金融系统中被创造和运行的。(参下图)

注:这里红色和蓝色箭头(无论粗细)是资金流,其中红色是投资借出、蓝色(包括虚线)是还本付息资金流。美联储白色箭头是银根的放松或收紧;评级机构对各种证券进行评级、决定了其信用的高低及价值水平;监管机构对各个机构和主体进行合规监管。

简单的说,整个次级抵押贷款的过程如下:银行及放贷机构大量发放房屋贷款,美国银行及贷款机构为了分散风险和拓展业务,实现利益最大化,把住房按揭贷款打包成住房抵押按揭债券(MBS)进行出售回笼资金,这个工作主要是由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简称“两房”)来完成的,两房从其他金融机构手中大量收购贷款资产,形成一个资产池(SB),并对SB进行打包处理变成MBS,把信贷资产证券化并对其担保以利于流通,而两房可以获得利差收益。投资银行购买MBS后,把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风险和收益不同档次的新债券,也就是担保债务凭证CDO,然后再推出能够对冲低质量档次CDO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以及二者的结构化产品——合成CDO,投行把

新债券及结构化产品卖给投资者从中获利。这些结构化的组合产品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次贷价值链SB-MBS-CDO-CDS-合成CDO。

注: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通俗的说,就是债权持有者(例如持有CDO)为持有的债权买的保险。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CDS购买者将定期向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而出售者之所以愿意这样做,是因为出售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按照历史显示出来的统计概率,发生违约的损失要低于自己的“保费”收入,例如100个份CDO中只有4个违约,如果每个CDO的票面价值为100万,则正常的可能损失也就400万,而每个CDO每年收取5万的“保费”,则每年有500万的收入,10年下来就是5000万,远大于400万的可能损失。而且显然,以每年5万的代价为价值100万的风险买“保险”是相当划算的,100万次贷资产的年收益要远大于5万。由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定义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交易简洁,自90年代以来,该金融产品在国外发达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在62万亿美元的CDS市场中,最大的部分是企业债(占80%),而MBS仅占20%。

而整个资金流动的过程为:投资人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融出资金/金融机构出售金融产品融入资金——金融机构用融入的资金再次发放贷款/更多的借款人获得更多贷款——借款人用贷得的资金购买房地产/借款人从要素市场获得各种收入(如薪水、股息、租金甚至房屋转卖的利得)——借款人以自己的收入支付本息/投资人收回本金获得收益的完整循环。这里要说明,借款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一般通过金融机构转交给最终的投资者,因为只是技术问题,所以上图并没有反映,而是以蓝色虚线来直接流还给投资者。整个的资金链条就这样高效运转着。

客观的讲,与我们简单的银行按揭相比,美国的金融体系中间产品增多,价值链被拉长,同时保险、评级等机构在之中提供各种信用和服务的重要支持,本来要在银行手里持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资产及债权,被证券化和重组、打包后适应了市场不同的投资需求,流动性大大增强,理论上风险被分散到众多的投资者身上,银行回笼了资金,可贷资金规模也得到扩大、业务得到扩展、利润增加,更多的人可以贷款买房、消费水平提高,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各个环节在不同的风险收益配置下取得各自的收益。如果这个循环是适度、良性和可持续的,无疑将是一个多赢的格局。

问题出在哪里?危机如何爆发的呢?先让我们看看事态是怎样变化,这样一个循环是如何被打破的。

2001年,受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的冲击,美联储连续大幅降息刺激经济增长。低利率和充足的流动性引致大量购房需求,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潜在的利益大大刺激了投机性需求和金融机构的放贷心理,同时美国政府鼓励和提倡“让每个家庭都能拥有自己的住房”。银行及放贷机构大量发放房屋贷款,其中包括规模庞大的收益高、风险大的次级抵押贷款。

房地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的繁荣也不断地拉动了美国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美国银行及贷款机构为了尽量分散风险和拓展业务,回笼资金再进一步发放贷款以追求高额利润,把住房抵押贷款卖给两房进行证券化、打包销售,一系列的金融产品被启动,由于具有风险对冲工具CDS,CDO被评级公司冠为AAA级债券,获得了全球对冲基金和各大金融机构的青睐。

这样一来,银行获得了大量的可贷资金,并进一步投放到房地产市场,支撑了房地产价格继续高企。房价不断上升,以住房按揭贷款为基础的CDO的高回报率也自然得到保障,持有CDO的基金组织和金融机构见获利如此丰厚,纷纷通过杠杆融资,反复向大银行抵押CDO,将获得的资金再度投入CDO市场。著名的凯雷基金破产时杠杆倍数高达32倍。CDO二级市场进一步升温,从而又反过来刺激了银行更加依靠CDO产品的发售,以使资产负债表在保持监管要求的情况下能更多的放贷,加大了放贷力度,从而形成了一个正循环,使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CDO持有者面临的风险积聚增加,但却被眼前房地产价格上升所支撑的巨大回报所掩盖。

2004年上半年开始,由于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利率,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大幅提高了抵押贷款成本,次贷的债务人无力偿付本息,被抵押的房产由贷款公司大量作价变现,美国房地产市场由盛转衰,引起连锁反应,贷款公司背负巨额不良资产,MBS和CDO的回报失去保障,信用评级被降低,基金、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严重缩水,发放杠杆贷款的银行损失惨重,卖出了大量CDS的保险公司面临巨额清偿压力,最终酿成危机。造成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金融机构互相不信任,银行间借助贷行为被冻结,银行与企业之间、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被冻结,短期票据市场被冻结,金融机构的融资职能基本丧失,造成了流动性的极度萎缩,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以上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导致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泡沫之所以被吹大,美联储之前的连续减息使融资成本极度下降,致使信用廉价、流动性泛滥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整个危机表面上完全是减息和加息的交替形成的周期性危机。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以前也有过相同的经济及利率调整的周期性波动,为什么这次的破坏力如此严重,打击面如此之广?这是周期性原因所无法解释的。实际上,此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国金融的宏观和微观体系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仅仅依靠市场自

身的力量或原有的监管方式,已经不足以管控金融——这一与信用打交道、而又对实体经济有广泛、重大作用的特殊行业所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以及风险的隔离和分散不足。

二、危机深化的深层次原因

除了周期性的因素,危机之所以严重到格林斯潘所说的“百年一遇”,与美国金融体系及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发生深刻变迁有重大关系,但这种变迁本身是由市场自发实现的,如果适度的话,在根本上是符合市场需要的,并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问题的本质在于缺少监管的同步、必要约束,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1、 经济高度金融化

此次金融系统出现的危机之所以对美国乃至全球的、包括实体经济在内的的整个经济体系造成如此大的冲击,其中首要的背景性因素,是美国经济已经高度金融化。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深度依赖金融支持,金融业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空前提高,所以一旦金融行业出现问题,灾难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更猛烈的传播到其他领域。

美国经济金融化表现是多方面的。1990年美国广义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8%,首次超过制造业,在2004到2005年之间,美国金融业代表了全国GDP的20-21%。2002年美国金融业资产为37.9万亿美元,2003年为42万亿美元,2004年达到45.3万亿美元。目前美国金融企业市值约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1/4,其利润占美国企业利润总额的44%。美国债务规模激增,金融债务与GDP的比例在1980年和2007年之间就从21%上升到了116%,很多债务通过证券化转化为各类有价证券,源源不断涌入金融市场,刺激了金融市场繁荣。金融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已经处于支柱和核心地位,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现代经济中,任何产业的成长发展都要倚仗金融业的支持。而当今美国经济活动的核心已主要不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更多是金融资产等财富的管理、流动和增值。这种虚拟化趋势,意味着金融部门的发展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金融业需要通过自我创造和循环来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这也是金融企业进行大规模金融创新的直接动力、在流动性宽松时到处制造泡沫的根本原因。

2、 以投行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行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这场危机发端于次贷,但受打击最大的不是银行,而是华尔街的投行和两房这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以往来说,银行是金融体系的基石,银行不出问题则整个金融体系就不会出多大问题。这是对金融系统长期传统的认识。对银行的监管要大大严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就是监管的现状。

然而如今的投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今非昔比了。在上世纪30年代,银行业控制着整个金融资产的近 60%,是金融业的基础和主导力量,然而,通过近 70 年来的发展,非银行的金融业所控制的金融资产已由原来的不足 40%上升到目前的 75%以上,而银行控制的金融资产已不足 25%。1999 年国际证券融资占国际融资总额的80%,而银行贷款由80年代前的60%下降到目前的20%。银行安全与金融安全画等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见,此次危机所摧毁的不再是作为金融体系外围和补充的领域,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其破坏性之大可想而知。

可以说,经济金融化的过程就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过程。而投行之所以能做到,反而是因为它在以前的金融体系中不重要,原始的业务非常简单,因此监管较少,自由度很

篇三: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

华尔街金融危机

08年一场极其严重的金融风暴以华尔街为中心肆掠开来并迅速地波及全球,早在2007年4月2日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众多的银行金融机构破产,由此揭开了次贷风暴的大幕。从2008年9月中旬开始,世界经济史或金融史可能经历了最为动荡或最为黑暗的日子,全球股市哀鸿遍野惨淡一片。比如说,10月9日的这一个星期全球多个股市先后出现股灾,伦敦富时100指数与日本日经225指数便分别累跌21%及24笼,大摩MSCI全球指数一周跌幅达20%以上,创下自1970年有纪录以来最大一周跌幅,全球股市市值于短短一星期内蒸发6万亿美元。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单周急挫18%,创股市下跌的历史记录。从华尔街08年以后的成交量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场风暴的来临和扩散。

从这张演示图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整个爆发的过程首先是美联储的2年17次加息导致了房市的不景气,居高不下的房贷利率让低信用居民的违约增加,次贷机构深陷坏账危机,在ASP,和CDO合同的推波助澜下银行和保险公司也蒙受巨大损失。

那是什么原因呆滞了这个过程的发生呢主要有以下3点

(一)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1年至2003年,美联储采取了连续13次降

息措施,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该 利率水平保持长达一年之久。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大量涌入股 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次级房贷 市场空前繁荣,房价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2005年上涨幅 度达到17%。房地产市场泡沫发生,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二)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

美国长期以来不断放松甚至解除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美国一直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例如,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加恩一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给与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围,但却不受关联储的管制。于是各类储蓄机构参与购买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甚至购买垃圾债券。那么,有机构提供贷款,跟风的百姓呈现羊群现象,超前消费,大胆入市,经济泡沫不断膨胀、聚集。导致危机。可以说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三)利率“先降后升”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失衡

2004年至2007年,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利率由l%上升

至5.25%。由于近90%的次级抵押贷款采取的都是浮动利率 形式,利率的大幅上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所以,次贷 违约率急剧上升,美国多家次级市场放款机构深陷坏账危

机,致使次级债的价格下跌,同时巨额的赎回使基金只能将 流动性较差的次级债券低价转手。故在2006年,房地产市场 在出现“拐点”,价格下跌,成交量大幅减少。直至2007年4 月2日,美国最大的次级债发行商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 保护,这标志着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呈现不断蔓延与加速扩散的趋势,波及欧洲、亚洲地区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 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 抑制国际贸易发展

● 加剧全球通胀压力

● 削弱全球直接投资能力

这次危急对我国外贸出口,金融,制造业,就业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较高,欧盟和美国是我国前两大出口市场,他们的经济低迷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2008年10月以来,由于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关闭、停产或半停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2009年4季度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岗位和劳动的比例从1

下降到0.85,城镇登记失业率2009年底也上升了0.2个百分点,增加了56万人。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政策应对。一方面,迅速开展国内自救,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篇四:华尔街金融风暴

华尔街金融风暴.txt单身很痛苦,单身久了更痛苦,前几天我看见一头母猪,都觉得它眉清目秀的什么叫残忍? 是男人,我就打断他三条腿;是公狗,我就打断它五条腿! 编辑词条华尔街金融风暴

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金融业陷入新一轮风暴。继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后,美国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也陷入困境,前者被美国银行收购,后者则被迫申请破产保护。连续14个月来,由美国住房市场和金融业疯狂投机引发的危机持续恶化,对世界金融稳定和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威胁。

自去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随着问题恶化,各方的反思也越来越多。在回溯危机根源时,许多分析人士把矛头对准了美国住房市场和金融业的疯狂投机炒作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住房和金融的双重投机酿成了目前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局面,并造就世界金融稳定难以承受之重。

2006年以前,美国住房市场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保持繁荣,随着房价不断攀升,市场投机现象越来越严重,加上一些银行在贷款审查程序上“放水”,大量收入较低、信用纪录较差的人群也加入了贷款购房者的大潮,成为所谓“次贷购房者”。这部分购房者存在极大还贷违约风险,为危机日后全面爆发埋下了隐患。

与此同时,不少金融机构搭上了住房市场繁荣的“便车”,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开发了越来越多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资产支持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其种类、规模和复杂性均令人瞠目结舌。

虽然目前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但从过去一年多的情况来看,已有许多东西值得总结。 首先,金融监管必须加强。美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框架主要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大萧条”时期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曾坦言,美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已不能有效地处理当前的金融问题。金融监管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一部分,理应在预防、处理金融危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不能放松。本来,风险控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通常情况下这几乎是一个常识。但在次贷危机中人们看到,美国的许多放贷机构、投资银行和抵押贷款融资机构都放弃了严格的风险控制,加入了住房市场投机炒作的大潮,最终酿成灾难性后果。包括贝尔斯登、美林和雷曼兄弟在内,美国最大的5家投资银行已有3家被收购或破产,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巨无霸”——房利美和房地美也被政府接管,其他破产或被兼并的金融机构数不胜数。这些企业陷入困境,不仅给其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使得美国金融市场面临剧烈动荡,系统性风险增加。

相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高度发达,并有着“现代、高效和专业”的光鲜外表。通过次贷危机,发达国家有必要反省,发展中国家更要引以为戒。在全球化时代,高度发展的金融业既是机遇,但同时也暗藏了巨大风险。如何趋利避害,是所有国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篇五:华尔街金融风暴

华尔街金融风暴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目录

12?

?

34?

?

?

?

?

1事件简介编辑

2008年9月15日,世界聚焦美国华尔街。当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受此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5日巨幅下挫,创下9〃1 1事件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有人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风暴"比喻这场危机。而处于这次金融风暴中心的人们,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日子。

2经济危机编辑

被动型经济危机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经济危机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金融业陷入新一轮风暴。继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后,美国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也陷入困境,前者被美国银行收购,后者则被迫申请破产保护。连续14个月来,由美国住房市场和金融业疯狂投机引发的危机持续恶化,对世界金融稳定和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威胁。

3引起反思编辑

自去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随着问题恶化,各方的反思也越来越多。在回溯危机根源时,许多分析人士把矛头对准了美国住房市场和金融业的疯狂投机炒作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住房和金融

华尔街金融风暴[1]

的双重投机酿成了目前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局面,并造就世界金融稳定难以承受之重。

2006年以前,美国住房市场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保持繁荣,随着房价不断攀升,市场投机现象越来越严重,加上一些银行在贷款审查程序上“放水”,大量收入较低、信用纪录较差的人群也加入了贷款购房者的大潮,成为所谓“次贷购房者”。这部分购房者存在极大还贷违约风险,为危机日后全面爆发埋下了隐患。

与此同时,不少金融机构搭上了住房市场繁荣的“便车”,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开发了越来越多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资产支持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其种类、规模和复杂性均令人瞠目结舌。

4总结经验编辑

金融监管

首先,金融监管必须加强。美国的金融监管框架主要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大萧条”时期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曾坦言,美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已不能有效地处理当前的金融问题。金融监管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一部分,理应在预防、处理金融危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其次,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不能放松。本来,风险控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通常情况下这几乎是一个常识。但在次贷危机中人们看到,美国的许多放贷机构、投资银行和抵押贷款融资机构都放弃了

严格的风险控制,加入了住房市场投机炒作的大潮,最终酿成灾难性后果。包括贝尔斯登、美林和雷曼兄弟在内,美国最大的5家投资银行已有3家被收购或破产,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巨无霸”——房利美和房地美也被政府接管,其他破产或被兼并的金融机构数不胜数。这些企业陷入困境,不仅给其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使得美国金融市场面临剧烈动荡,系统性风险增加。

相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高度发达,并有着“现代、高效和专业”的光鲜外表。通过次贷危机,发达国家有必要反省,发展中国家更要引以为戒。在全球化时代,高度发展的金融业既是机遇,但同时也暗藏了巨大风险。如何趋利避害,是所有国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中国的启示

透过这些纷繁的表象,我认为有三点最值得我们关注与借鉴: 第一点,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偏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企,导致美国实体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逐步弱化;另一方面,华尔街创造出大量的纷繁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由于这些产品普遍具有高杠杆、廉价信用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操作规程,使一批“玩资本”的人能够快速地高额获利。同时,美联储放出大量美元货币,这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进入以大量金融衍生产品为主体的虚拟经济,结果造成全球虚拟经济的整体交易规模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交易规模,因而造成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实体经济,走过了头。

在这一点上,我赞成实业立国的做法。就中国来讲,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实体经济。在人民币尚未成为国际可兑换货币,并且距离国际货币地位还很遥远的今天,这点显得特别重要。需要政府把社会资金和资源导入到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科技产业;同时,对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高度发达的实体经济必须有相应的虚拟经济作支持,我们也仍然需要资本市场的金融衍生产品,但不能像美国经济那样,让虚拟经济走过了头。

第二点,华尔街金融知本家的力量无节制膨胀,打破了知本与资本之间应有的权力与责任的对称关系。

在信用廉价、流动性过剩的牛市中,这些知本家设计出了常人难懂的收益模型,创造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全球资本市场横冲直撞。华尔街的知本家无节制地提高资金委托人的谈判地位,形成了一种不对等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不对称的背后,实质是知本家们自身能够承担的有限责任与他们受托掌控的几乎是无限量的金融资产之间的不对称。

在虚拟经济膨胀引发的全球大牛市中,他们为资金所有人赚了浮动利润,自己更是大赚其钱。一些民众把他们供奉成为经济金字塔尖的神,在云顶的他们感觉很爽。但当虚拟经济的某个环节发生断裂,大量财富像泡沫一样破裂,雷曼兄弟这些美国大兵们难以承受资产价格骤然大幅贬值以及信用收紧、去杠杆化等带来的流动性匮乏,因而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此时,真正受到损失的是将自己的积蓄交到这些“金融大鳄”手中,期盼着他们的“变钱魔术”能带来财富的人。

中国重建资本市场的十几年来,也出了一些“金融大鳄”、明星基金经理,但从很多案例看,他们短暂的辉煌也是建立在相对普通民众的信息不对称优势上。因此,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我觉得最基本的,还是要建立信息公开透明的体制,要对金融知本家们有完善的监管体制,特别是要建立起权力与责任的对等制度。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建立在“职业信用”丧失与否的基础上,还必须有相应的物质财富作保证。

第三点,这场危机是美国经济长期过度负债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的全球金融主导权盛极而衰的先兆。

二战以后,美国从不列颠王国手中接过了全球指挥权。在航空母舰掩护之下,美联储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央行,它可以自由地印刷美钞。在二战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发债、全球买单,成为一种事实,美国人很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但随着石油国家、金砖四国以及欧元区国家的崛起,全球国际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的全球领导权威无疑受到了质疑、甚至挑战。当长期积累的国际贸易、资本与财政赤字叠加在一起的时候,房贷断供的“火苗”便迅速点燃了整个美国经济体系。这场大火,不仅造成了美国国内经济危机,也动摇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不可一世的金融主导权。

回过头来看,尽管是金融危机引爆了这场美国经济危机,但中国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未达目的而半途止步,相反应该加快促进金融体系建设,特别是培育民间金融资本和民间金融机构,以增强中国经济的弹性。合理控制国家和民众的负债水平,鼓励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竞争,发展金融产品交易市场,尽快完善中国的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当然,也需要监管,在这方面,我认为,管理层重要的是制定最基本的规则,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介入到微观金融的操作层面去。

无疑成为全世界最瞩目的焦点。这一次,华尔街的受人瞩目,不再是其作为世界金融帝国中心的至上地位,也不再是那些出入华尔街衣着光鲜、年薪千万的资本大亨们所演绎的“玩弄阴谋、点石成金”的离奇财富故事,而是由于一场人们本以为只可能在好莱坞大片中才能看到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正在华尔街真实地上演着。在最近的

几个月中,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越演越烈、波及面越来越广,而更糟的是,它将以怎样的级数、多快的速度席卷全球,人们将如何抵御它的攻击,不仅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甚至连最专业的金融人士似乎也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人们不禁要问“华尔街”究竟怎么了?它还是那条人们认识、并无不向往的“华尔街”吗?

经济频道《直击华尔街》特别节目已经以短、频、快的方法、从新闻和资讯报道的角度解读、评论了这场金融风暴的不断演变。《对话》将结合栏目自身的特点,邀请在世界有影响力的、与华尔街有“亲密接触”的亲历者作为主讲嘉宾,结合其亲身经历及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观察与思考,从更专业的角度和更深入的层面对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通过讲堂的方式为中国观众清晰地勾勒出一条真实的华尔街。同时也对这场发源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究竟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中国能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探讨和分析,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引发经济改革中带有前瞻性的思考。

相关报道

"他们已经离开了"

15日纽约股市开盘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内一如既往的嘈杂和繁忙。但是,雷曼兄弟公司的交易区却一片寂静。雷曼兄弟当天提请第十一章破产保护,其交易员也终止了交易工作。美国财经频道的市场报道员指着身后空空荡荡的交易厅说:"那里没有人,他们已经离开了。"场内其他公司的交易员在忙碌的同时,脸上也写满了掩饰不住的沉重。

Hilliard Lyons公司的交易员艾伦〃瓦尔德斯说:"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里20%、大约400支股票的交易都是由它负责的。看着这样一家老牌的、曾经管理优良的投行倒闭实在令人心碎。而且我们和雷曼的交易员私交都很好。"采访结束时,记者对艾伦的帮助表示感谢。艾伦一反平日的热情,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就黯然离开了交易大厅。

在德国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一名交易员站在德国股市DAX指数显示屏前。 新华社/路透

"保重"

15日这一天,从记者走进纽交所的那一刻开始,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Crazy(疯狂)"。在电梯里,手捧沙拉和咖啡的交易员对同伴说:"上周五离开的时候还是雷曼,周一就变成了美国国际集团。所有的人都疯狂了。"在他踏出电梯的那一刻,回头对同伴说:"保重!"而在平时,美国人分别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祝您今天愉快!"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