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为社区绘蓝图课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7:17:10 字数作文
为社区绘蓝图课件字数作文

篇一:我为社区绘蓝图

我为社区绘蓝图

三年级思品综合实践

篇二:我为祖国绘蓝图

《我为祖国绘蓝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为祖国绘蓝图》是科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祖国,我为你自豪”中的第五课。《我为祖国绘蓝图》重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把热爱祖国化为具体行动,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我为祖国绘蓝图》之前就对本单元的前面四课进行了学习,都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是学生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好奇,祖国的未来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对给祖国绘蓝图会有很浓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爱突发奇想,然后萌发许多奇思妙想,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合理的想象要及时给予肯定,给他们添加自信的力量,帮助他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能实现了。

【设计思路】

课前,我会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其他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就图片材料,带到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教育、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外,我准备组织学生走访国土、城建、规划等部门,先去了解家乡现有建设成就和未来的远景规划,然后把这些材料做成课件备在课堂上展示。上课时,我准备先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然后再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出谋献策”——为祖国绘蓝图。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同学进一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培养和激发同学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感情。

2.知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

分小组展示和汇报课前走访调查我国或家乡现有建设成就和未来的远景规划情况。

从你的课前走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谈感受。

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我们深深为祖国的强大、繁荣、进取而骄傲自豪。

二、课中深悟

(一)引起话题,唤醒生活。

1. 出示课件:中共十六大盛况。

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伟大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本次的大会上,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吧! (出示课件:中共十六大盛况。)

2. 结合图片,教师配以详细解说,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师:的确,我国这些年的发展是迅速的,是令人振奋的!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讲,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教师举例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既然有差距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学生小组交流展示,师生共结

3. 分小组展示和汇报课前走访调查我国或家乡现有建设成就和未来的远景规划情况。

4.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国从一个缺衣少食、贫穷落后、饱受欺凌的国家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泱泱大国真了不起啊!是谁给了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呢?是我们亲爱的祖国!孩子们,让我们对祖国妈妈说一句:我爱你,祖国! (二)合作交流,体验生活。

1. 出示课件:《祝福你,我的祖国》和《走进新时代》两首歌的歌词。

2. 齐声朗诵歌词。

3. 唱这两首歌。

4. 学生自由表演节目,以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5. 问:请大家算算在2021年和2049年建国100周年时,你分别有多大?从这点你想到了什么?设想一下那时的生活怎样?

6.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形式不限,可将自己心中祖国的未来、对祖国美好的祝愿、自己的理想写下来;也可选择一个角度,画一画祖国未来繁荣昌盛的景象。

(要求课本下写出来在同学之间交流,看谁写得好,并把它放在学习园地里,申请发到广播室)

教师小结:这些令人神往的目标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月的诗篇,写不尽奋进的豪情。祖国母亲寄厚望于我们,我们就应该把繁荣富强献给她;祖国母亲把未来交给我们,我们就应该把灿烂辉煌献给她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学生畅谈和展示祖国未来的发展与变化。

2、展示收集到的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其他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就图片材料。

3、展开小组讨论:比较:你发现我们祖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

3、指名发言,说说你发现的差距。

三、课后践行

1、教师小结: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讲,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作为一个中国少年,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义不容辞地应该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每天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了解祖国的发展与变化。

篇三: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下课件教案之3综合-关注我们的社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关注我们的社区

一、导入: 同学们!不管你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社区的自然状况、文化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是我们的家园。关注社区,建设社区,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社区、关注社区。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关于社区的图片。

社区是我们成长的沃土。社区让我们感受着大家庭的温馨,懂得了和睦相处的珍贵,理解了团结和谐的力量。社区活动,长了我们的见识,培养了我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让我们体会到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关注社区

师:然而在社区建设中,也曾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音符,在“走进我们的社区”活动中,相信大家没少看见过。下面,就请各个小组说说你所看到的不和谐的画面。

A:我们第一调查小组的成员主要对我们社区的政府、医院、商店和旅社的用字、用语情况做了调查。与前几年相比,规范用字的情况大为好转,但依旧存在有人乱用繁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的情况,个别商店还出现了随意造字的情况。我们以为:写字事小,形象事大。于是,我们对用字不规范的进行了交涉,多数单位闻过则改,只有两家商店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另外,在对社会用语的调查中,有两种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部分旅社、商店取名有明显的媚俗媚外现

象。如有的商店叫“乡巴佬”,有的叫“一夜情”,有的旅社起名为“美尼

眉”??以招徕生意,但这显然与周边环境不谐调,影响城市的形象;二是政府部门的标语行政命令味道太浓,对政策法规的宣传,灌输多于疏导,强调多于启迪,拟定标语时,大多喜欢用“严禁”“不准”。如“此地严禁大小便”,“不准随地吐痰”??标语作为一种文化,也应该顺应时代要求,体现生活主旋律,语气要文明友善,言辞要多一些文化含量,以此来营造出文明美好的社区环境。 B:市民着装要得体。夏秋两季,在社区的每个地方,我们不难看到光着膀子招摇过市的“膀爷”;也有不少只穿着一条短裤在街头纳凉的男子;当然,在街头,我们也不难看见追求时尚的女孩穿着过于单薄、过于暴露的时装在街头穿梭??也常有各色衣服像“万国旗”一样在马路边飘扬,既有碍观瞻,又不卫生。 C:娱乐要文明且有所节制。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学会享受生活并没有错。在我们的社区,这样的情景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每到傍晚,有人就在自家门口摆起了麻将桌,吆三喝四,筑起了长城,稀里哗啦之声不绝与耳;不少歌舞厅营业通宵达旦,夜半歌声扰人心烦??

D:乱闯“红灯”令人忧。近几年,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尽管社区交通流血事故时有发生,尽管政府部门也没少宣传,但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依然冷漠。这几天,我们在十字路口对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做了一个调查,能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只有21人,他们大多是中小学学生,占被观察人数的不到十分之一;成年人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不到五分之一。

E:城市牛皮癣令人烦。在我们社区的电线杆、墙壁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类广告,就连市政府广场周围的建筑都难于幸免于难,尽管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城市牛皮癣情况有所好转,但要彻底解决,还需要标本兼治。 师:“城市是我家,人人要爱她!”正因为在我们的社区还有许多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就更应该身体力行,为美化社区添砖加瓦。面对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F:我想对那些着装不得体的市民说:“衣冠整洁是你的自尊,社会文明需要你去装点!为了社区文明,请你衣着得体!”

G:我想对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市民说:“栏杆,不是你展示英姿的跨栏,而是你生命安全的护栏。”我友情提醒这些人:“切勿翻越,痛苦就躲在那边恭候着你!”

H:“想丢点什么时候想想,但千万别丢脸!”“垃圾桶虽默默无闻,但不能对它的存在视而不见!”我把这两句赠送给随地乱丢垃圾的人。

I:在我们社区里,不少青年人不赡养自己的父母。对这些青年人,我想提出这样的忠告:“红颜”不会千年,健康不会百年。请宽容老人。总有一天你也会老的,如果你的孩子效仿你,请想象你未来的日子!

J:每年秋天,我到公园里游玩,总会看到有人攀折桂花;在社区里,我总会看见有人为了方便,横穿草坪。在此,我想对这些人说,“请珍惜阳光、草地、森林给你带来的温馨,用洁净和自律来回报他们!”

师:一份建议,一份真情,表现出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拳拳之情。为了城市的未来,为了我们社区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发出共同的誓言!

我心连你心 同心呼唤文明

──致全市中小学生的倡议书

全市的中小学生们: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投身市委、市政府“从人文环境看城市”主题活动,我们学校全体学生向全市的中小学学生发出倡议:“我心连你心,同心呼唤文明”。

虽然我们是学生,但是我们心连着社会,我们同心呼唤着文明,希望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促进成千上万小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带动几千万家长的文明行为,传承社会文明;以我们的道德习惯来提高几千万家长的道德素质,弘扬社会公德,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目的,在打造“人本宜都”“诚信宜都”“平安宜都”“文明宜都”活动中作出我们学生应有的贡献。

(一)、学会关爱,做播洒爱心的小使者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们要学会关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家乡,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老师,爱我们的同学,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做播洒爱心的小使者。

(二)、学会学习,做自主学习的小主人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学习是每一位学生的主要任务。我们要学有所获,必须学会学习,做自主学习的小主人。学习要有主动性,自觉性。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从学习中品味到乐趣,才能学得轻松活泼。

(三)、学会做事,做积极生活的小能手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学会做事,做积极生活的小能手。我们要学习与人合作,与人共处。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准则。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学会创造,做勤于开拓的小标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必须学会创造,做勤于开拓的小标兵。包括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提问、勤于实践。让我们牢记陶行知先生的“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五)、学会拒绝,做文明习惯的小卫士

我们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应学会拒绝,做文明习惯的小卫士。首先从自身做起,拒绝不文明的行为,拒绝不安全的行为,自觉抵制邪教,拒绝毒品,远离网吧等。同时,我们有责任传承社会文明,用良好

篇四:思想史课件2

导论: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政治思想

定义: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对政治问题的主张与观点

特征:(1)以国家政权为核心问题;

(2)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

(3)政治思想是不断变化的。

2、什么是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是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历史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西方社会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

?这里所说的“西方”,不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是指西欧、北美的一些主要国家。

3、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学习与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一)从学习的具体方法看,要把握四个环节

1、阅读 2、思考 3、讨论 4、习作

?(二)从学习的思想方法看,要注意两对关系

? 1、历史与逻辑的关系

? 2、历史与现代的关系

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这种区分是以政治秩序建立的原理为标准的。

?自然政治观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观。古希腊、罗马把政治秩序的出现看成是自然发展而来的。

?神学政治观是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中世纪将政治秩序说成是上帝的安排。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近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把个人权利看作是政治秩序的基石。

四、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西方社会文化,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2、有助于认清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前人思想成果之间的历史承继关系。

?3、有助于启迪思维,操练思维。

第一章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代希腊社会状况与政治思想概述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代希腊社会状况与政治思想概述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为社区绘蓝图课件)

一、古希腊的历史与自然条件

?多山环海、地势不平、交通不便,容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各自为政的城邦。

?土地虽多但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这决定了希腊人不能闭关自守,必须通过海外贸易才能生存下去。

?商业贸易客观上要求自由、平等,要求有章法可依,因而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政体的建立。而小国寡民,又使得民主原则容易贯彻、落实。

?总之,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该地区形成城邦这种政治实体创造了条件。古希腊被公认为政治思想史的源头。

二、政治改革与城邦的形成

?雅典是希腊最典型的城邦之一,经过梭伦和克里斯提尼的改革,雅典已经完全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形成了一个国家。

三、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的特征

第一,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以自然观哲学为其理论基础,它比较早地摆脱了宗教神学思想的

影响,用自然观和人性论来解释社会政治问题,提出了“自然法”、“社会契约”等概

念。

第二,古希腊政治思想中,正义的伦理道德思想贯穿始终,古希腊人把“正义”视为认识和

处理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原则。

第三,古希腊政治思想把国家和社会混合在一起。

第四,政体理论在古希腊政治思想体系中得到了显著发展。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生平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出生于雅典的一个手工艺工匠家庭。青少年时期曾一度追随父亲学习雕刻,后弃艺从学,成为一个非常博学且善于思考的人。曾经以抽签的方式当选为雅典议事会成员及雅典陪审团成员等。

二、苏格拉底的主要政治思想

? 从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下列政治思想:

? 1、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 2、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能靠多数。

? 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 4、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政体和贤人政治。

? 5、城邦应注重教育。

三、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虽然还不是系统的政治理论,但是他的政治思想不仅直接影响了他的学生柏拉图等人,而且对整个西方的政治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西方世界称作古代思想家中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不乏批评意见,但苏格拉底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是无法否认的。他可以说是为自己的理想、为他所追求的“正义”和“善”而献身。

第三节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 柏拉图的生平与著作

(一)生平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勒斯(Aristokles)。于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卒于公元前347年。

(二)著作

?柏拉图一生著作很多,他的著作一般采用对话的形式写成,特别是常常以苏格拉底的名义,阐述自己的思想,流传至今的尚有40余部对话集。其中直接涉及政治思想的著作有《理想国》(《国家篇》)、《政治家篇》和《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

二、柏拉图的主要政治思想

(一)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

作为政治哲学著作,《理想国》不是实证的政治研究,而是对政治价值体系的讨论。重心在于对“应然”的研究,而不是对“实然”的研究。其逻辑方法是演绎的而非归纳的,其特征是价值判断先于事实判断。

(二)奠定了乌托邦主义的政治传统

《理想国》的核心内容是论证和描绘一个理想城邦,并使它与现实政治尖锐地对立起来,这使它具有乌托邦主义的特征。对现实政治的逆反构思是柏拉图乌托邦主义的基本思路,也是后来许多乌托邦思想所遵循的共同思路。乌托邦主义的真正意义在于论证了一套政治价值体系,作为现实政治趋附的目的以及评判现实政治的标范 。

(三)社会分工与国家起源论

柏拉图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述了国家(城邦)的起源。社会分工也是他的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在柏拉图那里,国家起源的历史描述与国家基础的逻辑推演是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分工是城邦形成的历史基础,也是城邦存在的逻辑基础。

(四)哲学家治国论与人治思想

古希腊政治的主流传统是法治,但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却强烈地否定法治,主张人治。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人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柏拉图的人治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哲学家治国论。

(五)政体分类思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他所设计的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称为“贤人政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贵族政治”。哲学家统治是最好的政体。但是,柏拉图承认,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四种变态政体,依照优劣次序分别是:荣誉政体(军阀政体、武力政体);寡头政体(富豪政体、财阀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专制政体、暴君政体)。

在《政治家篇》中,他按统治者是否依法统治而把政体区分为两类,即:

?守法的(正常政体):王制——贤人制——民主制

?不守法的(变态政体):民主制(暴民制)——寡头制——僭主制

(六)整体主义国家观

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柏拉图坚持极端整体主义的观点。他把国家的统一和强盛、国家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作为压倒一切的目标。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和谐,他彻底否定个人的利益和自由,要求个人完全溶于整体,成为国家的工具。

在制度设计上,为了彻底斩断私人利益的根,柏拉图要求在军人和哲学家等级内部消灭私有财产和家庭。

(七)《法律篇》与“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晚年柏拉图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体现这种思想转变的,就是他在《法律篇》中设计的“第二等好的理想国”。在这里,他虽然坚持《理想国》的国家蓝图是最好的,但已经承认它只是人间立法者所应尽力模仿的“范型”,无法完全实现。《法律篇》则在坚持《理想国》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希腊的政治现实,勾画了一幅新的国家蓝图。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所设计的“第二等好的理想国”(次优国家方案)应具备的条件是: 其一, 承认民主原则,采用混合政体。

其二,实行公民、工匠、商人、奴隶的社会分工。

其三,城邦的适当规模为5040个公民组成,超出者进行海外殖民。

其四,国家机构由37人作为领导者,360人组成议会,另设将军、祭祀、法官 等,所有

公职人员任职不得超过20年,不满50岁不得被任命,超过70岁必须离职。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进行“法律的统治”。

三、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影响

(一)柏拉图对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第一,柏拉图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正义理论,将正义看作组成城邦的各个部分(即统治者、

护卫者、农民及工匠)按照其本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强调每个人在城邦都只承

担一项工作而不得相互僭越,惟有如此,城邦才有稳定和哲学可言。

第二,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有关城邦(国家)起源的学说,有关政体分类及政体 产生、

衰败原因的分析,以及理想城邦、二等理想城邦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政体

学说。不仅为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而且为近代思想家的政体理论、现当代的政治

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养分。

第三,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治国理论。他对法治思想的论述见解独到,尤其是他强调对公民“守

法精神”的培养。这对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近代法治思想的形成和

发展都影响深远,乃至于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国家的建设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第四,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一切政治思想的基础。

(二)学院的存续及其影响

? 阿卡德米学园存续了900年之久。学院对西方经济社会及思想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学院因此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至少是大学的萌芽。学院的活力在于它关注社会现实,并努力充当各级、各类政府的智囊库,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的传统一直被传承。

? 柏拉图学院开创了西方学术自由的传统,成为希腊乃至希腊以外的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一)生平

?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古典政治学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幼年时期、求学时期、游历时期、学园时期。

(二)著作

?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非常丰富。他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的书目共有154种383卷。可惜大部分都佚失了。主要的政治学著作有《政治学》、《雅典政制》、《家政学》广泛涉及政治思想的著作还有《尼各马科伦理学》、《修辞学》。

(三)政治思想的特点

? 1、注重经验的研究方法

? 2、学科的分类

? 3、神学与政治学的分离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政治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前人关于政治体制的理论进行回顾;二是对158个城邦的政治体制进行调查分析,;三是进一步考察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最好的。

(二)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首先,他采用了经验的、实证的、实践的研究方法。

其次,为了认识城邦的本质,他自觉地采用了两种分析方法:一是溯源法,即由追溯城邦的起

源而认识城邦本质的方法。二是将城邦分解为最基本要素,通过对其基本要素的分析而认识其本质的方法。

三、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一)城邦(国家)产生的原因

首先,亚里士多德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去探讨城邦(国家)形成的原因。

其次,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城邦(国家)产生的原因时,把城邦(国家)看成是人们生活的最终

目标。

(二)城邦(国家)产生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社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即城邦(国家),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

(三)城邦的本质

?城邦从本质上说是多元而非整齐划一的,是所有公民共同参与其中的共同体。因此,城邦就

篇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前 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对象

具体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教育等等方面的内容。 学科性质:是历史科学。属于中国通史中的断代史部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期及阶段划分

1、1949年10月-1956年9月中共八大的召开,宣布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建立。 2、1956年9月-1966年5月“文革”爆发以前。 3、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革”十年。 4、1976年10月-现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动态 (一)、国内共和国史的研究动态 (二)、台港地区与国外研究共和国史的动态

1、研究队伍庞大,发展迅速,中共及其领导的中国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研究课题。 美国 :规模最大 。(日本;前苏联;英国;台湾) 2、研究主题的选择

A、从政策分析角度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B、从国际因素(尤其是突出中苏、中美关系)来分析我建国后的历史。 C、是从独立、现代化和革命三者关系的角度来勾画新中国的历史。 D、是以“两种发展模式的斗争”为主线来描述共和国史。 3、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A、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 B、数量分析方法。 C、比较研究方法。

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参考书及刊物: 1、《毛泽东文集》(6-8卷) 2、《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3、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4、《中国反右运动始末》

5、宋莲生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6、李锐著《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7、(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 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8、(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 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 9、《1949-1989年的中国》四卷(《凯歌行进的时期》、《曲折发展的岁月》、《大动乱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 10、高皋,严家其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11、叶永烈《王洪文传》,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叶永烈《江青传》,作家出版社,1996年。 13、《邓小平文选》2、3卷。 1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5 、《百年潮》月刊。1997年创刊。 16 、《中共党史研究》双月刊。 17 、《毛泽东思想研究》 18 、《邓小平理论研究》

五、学习共和国史的目的和要求

1 、目的:掌握共和国史的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同学们对执政党的信念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 、要求:要求同学们系统、熟练地掌握共和国史的基本史实、基本线索,共和国史的资料及研究动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总结本课:

简要回顾本次课程的基本内容 ,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读书笔记。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的准备

一、为建立新中国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斗争

二、人民共和国方案的形成-共和国的蓝图

1、初步勾画蓝图(1939年-1940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2、全面系统绘制蓝图 (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了新中国的政治纲领。“总结28年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3、人民共和国方案-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1)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由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其特点: A、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B、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2)经济上:新中国存在五种经济形态(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经济方针:十六字。

(3)新民主主义文化: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文化。 (4)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A、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什么? B、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限制和反限制。为什么? C、中心任务: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什么?

(5)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种国家形式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时间有15——20年。前途是社会主义。

共和国的蓝图:

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就是中共所规划的蓝图,为新中国的筹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满怀信心发出预言和号召:

“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当欢迎它。”

“新中国的航船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鼓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三、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国内条件 1、国际条件:(有利的,有弊的)

(1)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苏两党关系加强。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苏原来的误解:划江而治-铁托式的道路-婉拒毛泽东访苏。误解消除:米高杨到西柏坡-刘少奇访苏 (2)世界“冷战”局面开始出现,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不利条件) 冷战含义:(1945年至1990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

“冷战的提出”:1946年2月,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二号人物的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首次提出对苏联采取“遏制”战略的构想。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为标志,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对苏联进行遏制的战略。

冷战原因:美国观点:斯大林违反了雅尔塔共识、苏联主宰东欧、苏联扩张。历史学家:美国保障全球的贸易利益。

冷战对中国的影响:至深、至巨、至远,不仅规定了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框架,而且作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

美国三管齐下: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拒不承认北京,也拒不接纳它进入联合国”,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2、国内条件:

(1)经济、文化极端落后;不利的方面。 (2)形成空前的大团结。有利的方面。

本课总结

把握人民共和国方案的形成及内容;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国内条件。

第二节 新中国的诞生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21日) 1、发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948年5月1日 。

(1)背景:在1948年上半年,人民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局势已基本确定。一些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主动向中共中央提出尽快成立新的全国政权机构的建议。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节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商讨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号召内容:“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3)新政协代表:沈钧儒(民盟);民革的谭平山、蔡廷锴;农工党的章伯钧(交通部长);郭沫若;马叙伦(教育部长,民进);许广平母子(民进,政务院副秘书长);陈其尤(致公党主席),沙千里;李济深(民革),茅盾夫妇;章乃器(民建,粮食部长);柳亚子(民盟);马寅初(北大校长);翦伯赞;施复亮(民建,劳动部副部长);黄炎培;蒋光鼐(纺织工业部长)。

(4)新政协的使命:直接宣告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行使人大职权。

(5)各界人民团体的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学联;中华全国妇联;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 2、新政协筹备会议:

①筹备会一次会议:1949年6月15日-19日,北平,由23个单位、134人参加。 ②筹备会二次会议:9月17日召开。 3、政协一届会议(7805)

1949年9月21日召开,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致开幕词,庄严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因此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会议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会议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政府组织法》、《政协组织法》;

②举行了两项选举:

A、选举了政协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80人,毛泽东为主席。

B、选举63个委员组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共和国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谰、高岗为共和国副主席。

③、通过《国都、纪年、国徽、国旗的决议》。 会议发表宣言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现已宣告成立。 9月30日,由朱德致闭幕词。大会结束。

二、新中国的大宪章——《共同纲领》 1、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和任务:

2、规定国家政权制度、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原则。 (1)政权制度:属于人民。 (2)军事制度

(3)经济建设根本方针。 (4)文化教育方面的规定。

(5)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6)外交政策等。

3、人民权利与义务、人民与国民的区别。

《共同纲领》中未写社会主义,为什么呢?

说明我们党在立国之初,要搞一段新民主主义。没有写入《共同纲领》的,还有“不劳动者不得食”。因为这个原则是表明人人都应有工作,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在当时还做不到。

但是,实际情况的发展,却由于我们党对建国事业缺乏经验,又照搬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急于迈向高级目标,忽视了当前应采取的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实际步骤,其结果使社会主义超前出生了,给中国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1、开国大典

2、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第三节 新中国的初步巩固

一、祖国大陆的统一,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 1、继续向西南、中南进军 (1)解放大西南战役

A、解放重庆:11月30日,解放重庆。 B、云南和平解放:12月18日。 C、西康省和平解放:12月9日

D、解放成都:1949年12月20日,解放泸州、宜宾。12月27日解放成都。

(2)中南战场:10月14日解放广州;11月22日解放桂林;12月4日解放南宁。白崇禧桂系多数歼灭,少数逃到越南。

2、西藏回到祖国怀抱

(1)中国政府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方针:西藏当局在《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原则下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2)西藏地方政府的态度:进行“西藏独立”的分裂活动。

(3)和平解放西藏:1950年10月昌都战役;1951年4月14达赖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五人代表团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首席代表李维汉等举行谈判;1951年5月23日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后,全国除台湾和澎湖等几个海岛外都已解放,实现了完全的统一。

3、遗留的台湾、香港、澳门问题 (1)台湾为何未解放? (2)香港当时为何未收回?

A、港英当局的对策 :民主拒共;武装保卫香港。 B、中共的决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八字方针 (3)澳门问题 如香港也样。

4、地方各级政权的建立——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进行

步骤是:建立具有过渡性质的政权——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由上而下地委任人员组成地方人民政府——条件许可后,民主选举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少数民族区域实行自治。

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的意义:

改变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是人民行使权利管理国家政权的重要步骤,人民成为主人。为建设的开展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二、新中国经济基础的建立

1、没收官僚资本:三原政策(原职、原薪、原制度)

2、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设海关总署(1949年10月);对外贸实行管制;外资在华企业(监督、管制、收购)

3、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根据地公有经济、转让的外资企业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意义:A、掌握了经济命脉,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向;B、为经济恢复、建设、改造创造了物质基础。

三、整顿经济秩序,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 1、与投机资本的一场较量(措施)

(1)物价上涨原因:物资缺乏;投机资本操纵;庞大的财政赤字的存在 (2)措施: A、银圆之战:人民币唯一合法的货币。 B、米棉之战。 C、加强市场管理。 2、统一财经管理

(1)原因:A、消除赤字,从根本上稳定物价;B、财政收支脱节。 (2)统一措施:1950年2月,陈云起草《统一国家财经工作的决定》,主要内容三点: A、统一财政收支;

B、统一全国物资调度于中央贸易部,统一调度使用;C、统一全国现金管理。 统一财经管理的作用:

A、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涨停止,物价稳定;

B、标志着国营经济取得了市场上的领导权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开始好转。(何时根本好转?长期统下去行不?)

四、剿匪反霸,清除旧社会遗毒 1、剿匪反霸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