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如梦令春思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9:16:48 字数作文
如梦令春思阅读答案字数作文

篇一: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一、 语文知识积累(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爱阅读”行动寄语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读书爱好的关 时期,爱上阅读,就有了一个不

会 竭的快乐源泉,有了一个不会背 的忠实朋友。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但在你们的人生 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理想——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的读者。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至(5)小题选做4小题,(6)至(8)小题必做)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

(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子曰:“智者乐水, ”(《论语 雍也》)

(5)子曰:“ ,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而》)

(6)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在夕阳降落时仍不见归人而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 ”。

(7)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

“ , ”。

(8)温籍作家林斤谰一生坎坷,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厚的作品。现在,他虽然已离世,但“林斤谰短篇小说奖”的设立,仍给后人以文学精神的激励和滋养,这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所说“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会宾客大宴 ( ) (2)每至晴初霜旦( )

(3)长跪而谢之 ( )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 举世闻名

5.名著阅读。(6分)

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3分)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6至11题。

牡蛎

【俄国】 契诃夫

(1)我跟父亲站在一条人烟稠密的街上,感到一种怪病逐步抓住了我。看来我马上就要倒下,人事不知了。

(2)我知道,这是因为饥饿。

(3)父亲挨着我站住。他在五个月前来莫斯科谋求文书的职位,一直在奔走,托人找工作,知道今天才定决心到街上来乞求施舍。

(4)前面是一所楼房,招牌上写着“饭馆”两个字。我的头无力地往后仰,朝一边歪着,不由自主地看着楼上,看着饭馆灯光明亮的窗子。我凝神细看,认出那是墙上一张招贴。它的白颜色吸住我的目光,我竭力要认出上面那些字来。

(5)“牡蛎??”我终于认出了。

(6)奇怪的词!我在世上活了足足八年零三个月,可是一次也没听过。

(7)“爸爸,什么叫牡蛎?”我费力地把脸扭向父亲,用沙哑的嗓音问。

(8)父亲没听见。他在注视人群的活动,用眼睛跟踪每一个行人??我看出他想对行人说什么,然而那就要命的话却像沉重的砝码似的挂在他唱头的嘴唇上,无论如何也吐不出口。他甚至已经向一个行人迈出了一步,(A碰碰 B拉拉)他的衣袖,可是等到那个人回过头来,他却说声“对不起”,慌乱地倒退回来了。[来源^:@中教网&~#]

(9)“爸爸,什么叫牡蛎?”我又问。

(10)“这是一种动物??生在海里??这种东西是要活着吃下肚??”父亲说,“它们有壳,像乌龟一样,不过是由两片壳包住的。”

(11)“真恶心,”我小声说,“真恶心!”

(12)原来牡蛎是这么个东西!我就想象一种类似青蛙的动物,藏在两片贝壳里,睁着又大又亮的眼睛朝外看,不住的摆动它那难看的下鄂,伸出几只螯,皮肤粘糊糊的??所有的孩子都躲起来。厨娘厌恶地皱起眉头,提起它的螯,放在碟子上,送到餐厅去。那些成年人,把它活活吃下去,连它的眼睛、牙齿、爪子一股脑儿吃下肚去!它呢,吱吱的叫,极力咬人的嘴唇??

(13)我皱起眉头,然而??然而我为什么咀嚼起来了?那个动物可恶,吓人,可我还是把它吃了,吃得狼吞虎咽,生怕尝出它的味道,闻出它的气味。我刚吃完一个,却已经看见第二个,第三个的亮晶晶的眼睛??我把这些也都吃了??最后我吃餐巾,吃碟子,吃那张招贴??凡是我见到的东西,统统吃下肚去,因为我觉得,只有不断地吃,我的病才能好。那些牡蛎吓人地瞪起眼睛,样子可憎,我一想到它们就发抖,可我还是要吃!吃!

(14)“给我牡蛎!给我牡蛎!”这呼声从我胸膛里冒出来,我向前伸出两只手。

(15)“帮帮忙吧,诸位先生!”这时我听见父亲闷声闷气地说,“真羞于求人啊,可是上帝呀,我熬不下去了!”

(16)“给我牡蛎!”我叫道,揪住父亲的后襟。

(17)“你莫非要吃牡蛎?这么小的孩子!”我听见身旁有笑声。

(18)有两个先生站在我们面前,带着高礼帽,笑呵呵地瞧着我。

(19)“这倒有趣,你怎么个吃法呢?”

(20)一只有劲的手把我拖到灯光明亮的饭馆里去,一群人迅速把我团团围住,带着好奇心和笑声瞅着我。我挨着桌子坐下,吃一种粘糊糊的东西,有腌过的味道,冒出霉气。我狼吞虎咽地吃着,没咀嚼,没看它,也没问一声是什么。我觉得我一睁眼,就会看见亮晶晶的眼睛、螯和尖牙??

(21)我忽然嚼到一种硬东西,听到碎裂的响声。

如梦令春思阅读答案

(22)“哈哈!他连壳都吃了!”人群笑道,“小傻瓜,这难道也能吃吗?”

(23)这以后我渴得厉害,我躺在床上,却睡不着觉,因为胃痛。我觉得滚烫的嘴里有一股怪味。父亲从这个墙角走到那个墙角,用手比划着。

(24)“我好像着凉了,”他喃喃的说,“也许是因为今天我没??那个??没吃东西,我。说真的,有点古怪,愚蠢??我明明看见那些先生买牡蛎付出十卢布,那我为什么不向他们要几个钱呢?他们多半肯给的。”

(25)到第二天早晨我才睡熟,梦见一只有螯的青蛙藏在贝壳里,转动眼珠。中午我渴得醒过来,睁开眼睛找我的父亲:他仍旧走来走去,打手势??

(《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有删改》)

读契诃夫 (曹文轩)

(1)我们必须记住契诃夫是个医生。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契诃夫的医生,才会有这样一个叫契诃夫的作家。

(2)医生职业的眼光,极容易使契诃夫笔下的社会成为一个“病者”。他的文学创作,几乎都是揭露性与批判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医学的职能是一样的:疗治。

(3)我们在阅读契诃夫的作品时,总要不时地想到一个词:耐心。

(4)像契诃夫这样有耐心的作家,我以为是不多的,他在面对世界时,总要比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总是有点不耐烦,总满足于一个大概的印象,世界在我们的视野中一滑而过,我们总是说不出太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细节。

(5)作为医生,耐心是他的职业习惯。这一习惯,很自然地流注到了文学对存在的观察与描写上。他的马车行走在草原上,远远的见到一架风车。风车越来越大,他看到了两个翼片。他居然注意到一个翼片旧了,打了补丁,另一个是前不久用新木料做成的,在阳光底下亮闪闪的。文学中的那些好看的字面,就在由这份耐心和获得的细微描写上。[中国~@*教#育出&版网]

(6)医生的职业造就了她一种不动声色、不感情用事的“冷漠”态度。后来的人谈到契诃夫的叙事态度,十有八九都会提到“冷峻”。殊不知,这份冷峻的叙述态度,与从医养就的心性有关。他曾对一位作家说:“当你描写不幸的、倒霉的人,并打动读者时,你应当表现得冷静一些。这样才能勾画出不幸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突出这种不幸。”

(7)冷静,让契诃夫常常站在人物的背后,听他们低语,并把它记录成小说。虽然他在叙述故事和表达情感时处处克制,但字里行间已分明沾满血与泪痕,这就让小说产生一种强烈的对于人物的悲悯情怀。

(选在新浪博客,原题为《樱桃园的凋零——读契诃夫》,有删改)]

【初读感知】

6.下列表述与《牡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跟父亲站在街上时,“我”正挨着饿。

B.“我”认出招贴上“牡蛎”这个词,但不知道什么叫牡蛎。

C.在“我”的强烈要求“给我牡蛎”时,父亲终于开口向行人求助。

D.“我”在饭馆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牡蛎。

7.阅读《读契诃夫》,简要概括医生这一职业对契诃夫文学创作有哪些影响。(4分)

答:

【细读品析】

8.阅读《牡蛎》第(8)段,根据语境为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4分)

答:

9. 《牡蛎》第(12)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写得如此丰富细腻?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作用。(5分)

篇二:2014中考古诗词阅读题

1、不见(杜甫 )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

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9.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2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 2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3、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

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10.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 名;居士,处。(2分)_______________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叫。

_______________ 1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7、暮春[来源: 翁格【清】 点?(2分)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3.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10.首句中“怨”字的含义是什么?诗歌表达了诗怀?(3分) 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5、野望 【宋】翁卷

8、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唐)施肩吾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4.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的什么特点?

13.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_5.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下曲》(其一)

_______ _______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1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

_______

兰①。

6、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3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____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___ 的特点(1分)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处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4.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①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②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飞扬,飘扬

36. 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

有 的特点(3分) 37 .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咸 阳 值 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53.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答案19.“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疏狂自放、怀才不遇;“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做题时,先把握诗句的内容,联系主旨,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加以评析。注意佯狂、飘零、独怜才、诗千首等关键词。20. 抒发了对好友李白的挂念;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与李白同样遭遇的感慨。(答出两点即可) 21.清幽,宁静

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12. (2)繁茂,生机盎然

13. (3)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8.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语言: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评分:答出一种角度即得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

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山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就像燃烧着的一

团团火焰,绮靡而灿烂。

写法:①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 示例三:一个“欲”字生动传神,在拟人化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中赋予了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答案:出来,含蓄蕴藉。②白描 。小令语言不尚藻饰,

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1怨:抱怨(埋怨,怨恨)(意思相近即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③寓情可,1分);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时光流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逝而慨叹,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评分:答出一种写 法,虚(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2分)。 4、

分析得当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 5、用以声即可。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衬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幽静,本诗三、四句写在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 的一声萧鸣,反衬出山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的幽静。

3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冷 的特点(1分)

回味无穷。

3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处是:(2分) 作答也合乎题意。共2分。

答: 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13.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④而用“枕”则不能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2达到这个效果

3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分,符全诗意即可)14.抒发了作者悠闲(闲出这一主题?(3分)

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2分,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34.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答案:9.春末夏初(或“暮春”) 思念家乡。 答: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10.示例一:运用衬托(或反衬)的手法,以山看出活泼

的青翠欲滴衬花朵的红艳似火,青红互为35.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竞丽。

答: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遍布青

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2

36. 游踪 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 色彩

明丽 、 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 的特点(3分)

37 .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5分) 答: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2分)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1分),有色有声(1分);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1分)(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

53.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

答: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54.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答: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篇三:春思 阅读答案

春思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9.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参考答案:

8.(分值区域0、1、2、3、4)

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 1分) 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1分)

9.(分值区域0、1、2、3、4)

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2分)

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春思 贾至》阅读答案

篇四:春思 贾至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4分)

春思 贾至

夜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5.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1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5.明媚动人、生机盎然。(意思相近即可)

16.全诗侧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

篇五:2014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温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爱阅读”行动寄语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读书爱好的关 时期,爱上阅读,就有了一个不会 竭的快乐源泉,有了一个不会背 的忠实朋友。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但在你们的人生 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理想——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的读者。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至(5)小题选做4小题,(6)至(8)小题必做)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

(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子曰:“智者乐水, ”(《论语 雍也》)

(5)子曰:“ ,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而》)

(6)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在夕阳降落时仍不见归人而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 ”。

(7)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 , ”。

(8)温籍作家林斤谰一生坎坷,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厚的作品。现在,他虽然已离世,但“林斤谰短篇小说奖”的设立,仍给后人以文学精神的激励和滋养,这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所说“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会宾客大宴 (2)每至晴初霜旦 ..(3)长跪而谢之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 举世闻名 ....

5.名著阅读。(6分)

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小题。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3分)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 .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

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6至11题。

牡蛎[俄国]契诃夫

(1)我跟父亲站在一条人烟稠密的街上,感到一种怪病逐步抓住了我。看来我马上就要倒下,人事不知了。

(2)我知道,这是因为饥饿。

(3)父亲挨着我站住。他在五个月前来莫斯科谋求文书的职位,一直在奔走,托人找工作,知道今天才定决心到街上来乞求施舍。

(4)前面是一所楼房,招牌上写着“饭馆”两个字。我的头无力地往后仰,朝一边歪着,不由自主地看着楼上,看着饭馆灯光明亮的窗子。我凝神细看,认出那是墙上一张招贴。它的白颜色吸住我的目光,我竭力要认出上面那些字来。

(5)“牡蛎??”我终于认出了。

(6)奇怪的词!我在世上活了足足八年零三个月,可是一次也没听过。

(7)“爸爸,什么叫牡蛎?”我费力地把脸扭向父亲,用沙哑的嗓音问。

(8)父亲没听见。他在注视人群的活动,用眼睛跟踪每一个行人??我看出他想对行人说什么,然而那就要命的话却像沉重的砝码似的挂在他唱头的嘴唇上,无论如何也吐不出口。他甚至已经向一个行人迈出了一步,(A碰碰 B拉拉)他的衣袖,可是等到那个人回过头来,他却说声“对不起”,慌乱地倒退回来了。

(9)“爸爸,什么叫牡蛎?”我又问。

(10)“这是一种动物??生在海里??这种东西是要活着吃下肚??”父亲说,“它们有壳,像乌龟一样,不过是由两片壳包住的。”

(11)“真恶心,”我小声说,“真恶心!”

(12)原来牡蛎是这么个东西!我就想象一种类似青蛙的动物,藏在两片贝壳里,睁着又大又亮的眼睛朝外看,不住的摆动它那难看的下鄂,伸出几只螯,皮肤粘糊糊的??所有的孩子都躲起来。厨娘厌恶地皱起眉头,提起它的螯,放在碟子上,送到餐厅去。 那些成年人,把它活活吃下去,连它的眼睛、牙齿、爪子一股脑儿吃下肚去!它呢,吱吱的叫,极力咬人的嘴唇??

(13)我皱起眉头,然而??然而我为什么咀嚼起来了?那个动物可恶,吓人,可我还是把它吃了,吃得狼吞虎咽,生怕尝出它的味道,闻出它的气味。我刚吃完一个,却已经看见第二个,第三个的亮晶晶的眼睛??我把这些也都吃了??最后我吃餐巾,吃碟子,吃那张招贴??凡是我见到的东西,统统吃下肚去,因为我觉得,只有不断地吃,我的病才能好。那些牡蛎吓人地瞪起眼睛,样子可憎,我一想到它们就发抖,可我还是要吃!吃!

(14)“给我牡蛎!给我牡蛎!”这呼声从我胸膛里冒出来,我向前伸出两只手。

(15)“帮帮忙吧,诸位先生!”这时我听见父亲闷声闷气地说,“真羞于求人啊,可是上帝呀,我熬不下去了!”

(16)“给我牡蛎!”我叫道,揪住父亲的后襟。

(17)“你莫非要吃牡蛎?这么小的孩子!”我听见身旁有笑声。

(18)有两个先生站在我们面前,带着高礼帽,笑呵呵地瞧着我。

(19)“这倒有趣,你怎么个吃法呢?”

(20)一只有劲的手把我拖到灯光明亮的饭馆里去,一群人迅速把我团团围住,带着好奇心和笑声瞅着我。我挨着桌子坐下,吃一种粘糊糊的东西,有腌过的味道,冒出霉气。我狼吞虎咽地吃着,没咀嚼,没看它,也没问一声是什么。我觉得我一睁眼,就会看见亮晶晶的眼睛、螯和尖牙??

(21)我忽然嚼到一种硬东西,听到碎裂的响声。

(22)“哈哈!他连壳都吃了!”人群笑道,“小傻瓜,这难道也能吃吗?”

(23)这以后我渴得厉害,我躺在床上,却睡不着觉,因为胃痛。我觉得滚烫的嘴里有一股怪味。父亲从这个墙角走到那个墙角,用手比划着。

(24)“我好像着凉了,”他喃喃的说,“也许是因为今天我没??那个??没吃东西,我。说真的,有点古怪,愚蠢??我明明看见那些先生买牡蛎付出十卢布,那我为什么不向他们要几个钱呢?他们多半肯给的。”

(25)到第二天早晨我才睡熟,梦见一只有螯的青蛙藏在贝壳里,转动眼珠。中午我渴得醒过来,睁开眼睛找我的父亲:他仍旧走来走去,打手势??

(《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有删改》) 读契诃夫 曹文轩

(1)我们必须记住契诃夫是个医生。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契诃夫的医生,才会有这样一个叫契诃夫的作家。

(2)医生职业的眼光,极容易使契诃夫笔下的社会成为一个“病者”。他的文学创作,几乎都是揭露性与批判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医学的职能是一样的:疗治。

(3)我们在阅读契诃夫的作品时,总要不时地想到一个词:耐心。

(4)像契诃夫这样有耐心的作家,我以为是不多的,他在面对世界时,总要比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总是有点不耐烦,总满足于一个大概的印象,世界在我们的视野中一滑而过,我们总是说不出太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细节。

(5)作为医生,耐心是他的职业习惯。这一习惯,很自然地流注到了文学对存在的观察与描写上。他的马车行走在草原上,远远的见到一架风车。风车越来越大,他看到了两个翼片。他居然注意到一个翼片旧了,打了补丁,另一个是前不久用新木料做成的,在阳光底下亮闪闪的。文学中的那些好看的字面,就在由这份耐心和获得的细微描写上。

(6)医生的职业造就了她一种不动声色、不感情用事的“冷漠”态度。后来的人谈到契诃夫的叙事态度,十有八九都会提到“冷峻”。殊不知,这份冷峻的叙述态度,与从医养就的心性有关。他曾对一位作家说:“当你描写不幸的、倒霉的人,并打动读者时,你应当表现得冷静一些。这样才能勾画出不幸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突出这种不幸。”

(7)冷静,让契诃夫常常站在人物的背后,听他们低语,并把它记录成小说。虽然他在叙述故事和表达情感时处处克制,但字里行间已分明沾满血与泪痕,这就让小说产生一种强烈的对于人物的悲悯情怀。

(选在新浪博客,原题为《樱桃园的凋零——读契诃夫》,有删改)

【初读感知】

6.下列表述与《牡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跟父亲站在街上时,“我”正挨着饿。

B.“我”认出招贴上“牡蛎”这个词,但不知道什么叫牡蛎。

C.在“我”的强烈要求“给我牡蛎”时,父亲终于开口向行人求助。

D.“我”在饭馆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牡蛎。

7.阅读《读契诃夫》,简要概括医生这一职业对契诃夫文学创作有哪些影响。(4分)

【细读品析】

8.阅读《牡蛎》第(8)段,根据语境为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4分)

9. 《牡蛎》第(12)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写得如此丰富细腻?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作用。(5分)

【联读发现】

10.结合《读契诃夫》第(2)段,探究《牡蛎》第(20)段中,“一群人迅速把握团团围住,带着好奇心和笑声瞅着我”这一场面描写的用意。(5分)

11.结合《牡蛎》一文,谈谈你对《读契诃夫》最后一段划线句的理解。(8分)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至17题。

(一)(5分)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13.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

(二)(14分)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为一郡之最 ..

15.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16.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7.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四、语言文字综合运用(10分)

18.根据要求,填写表格。(10分)

暑假在即,为培养同学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以“历练 感悟 超越”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申报一项,并填写申报理由。

要求: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5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五、写作(60分)

19.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海之于高山,是另一个地方;乡村之于城市,是另一个地方;社区之于校园,是另一个地方??

远方对于眼前,未来对于当下,书中世界对于现实生活??也都是另一个地方。 凝视自己的生活,遥望另一个地方,我们思潮涌动,我们好奇神往??

那么——

走,到另一个地方去。这是生活的变奏,是内心的召唤,是精神的指引。

请以“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不得抄袭本卷中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