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大芬油画村油画价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35:09 单元作文
大芬油画村油画价格单元作文

篇一:大芬油画村

大芬油画村产业园区概析

葛宇婷 2011文化产业管理 201100140065

油画最早起源于15世纪时的欧洲。油画在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鉴于这些优点,油画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要绘画方式,并多用于大型、史诗般的巨作。

油画由马可波罗在明朝传入我国,但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有所发展,而形成产业,也就是改革开放近30年的事情。我国的油画产业能取得今天的成果,深圳大芬油画村居功至伟。

油画是大芬村的标志和财富,它引导着大芬村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探索前进,最终形成了“市场订货,画家制作,画商收购,国外销售”这独树一帜的油画产业模式。

一、大芬油画村的历史

大芬村原本只是一个占地不足一平方公里,仅300多人的小村子,改革开放以前村民依靠种田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一切改变源自于1989年港商黄江,那时他只是为了借助民房进行油画收集和传销,并借助学生帮助他完成与外商签订的订单。后来这种集油画生产、收购和集中外销的一条龙模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产量、销量和收益都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产业望尘莫及的,这一特殊模式也吸引了更多的画师、画工和商家,另外两家大规模的画商慕名而来,每个画商周围都聚集了大量的画工,大芬村的油画产业也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文化产业道路。政府也意识到油画对大芬村的意义,顺势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油画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村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画廊店铺鳞次栉比,客商游人接踵而至,“大芬油画村”自此走向世界。

现在的大芬村已从一个自发的艺术产业集聚区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油画集散地,形成油画生产、创作、展示、交易、销售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被冠以“中国油画第一村”的称号。

二、大芬村的现状

现在的大芬村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油画艺术商品制造基地,油画年出口总额超过5亿元,占全球近60%的油画市场,成为世界三大油画出口基地之一。从大芬油画每年创造的价值和实现的销售额来看,大芬油画产业呈现出的是超常规、加速度的发展态势。

2004年,文化部授予大芬村“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8年,大芬村人均收入达两万元。

大芬村现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位画家,成立油画工作室800多间,其中包括30多家注册资金过千万的大型油画公司,还有近700位个体经营者,其中有100多位是原创画家,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油画交易市场。

三、大芬油画村的定位

对大芬村首先从资本这一方面了准确的定位,它始终都是私人经营,尤其是由香港有经验的文化商人来率先驰骋,实现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配置的文化产

业组织方式。另外是瞄准国际市场做大做强,从一开始就实施了“走出去”的国际战略,油画基本上全部经香港销往欧美,并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的产业链。

从画家的角度说,画家追究的是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其消费结构从吃、穿、住方面,逐步向文化消费转移,求乐、求新、求美成为人们普遍的消费心理。随着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大家拥有更多、更宽敞、更高档的居室,对家居装饰和对高雅艺术品的爱好、收藏兴趣日浓,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休闲文化产业的大芬油画市场,适应了小康进程中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趋向。画家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这是因为商业为他们也带来了利润,为他们带来了实惠。所以“画家”也需要“大芬模式”,他们在潜移默化的推进大芬模式。

从政府方面说,既然要“油画”为区域经济做出贡献,那么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拓宽销路,促进产业的发展,这也为大芬模式的形成提供了便利。所以政府的帮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大芬模式”是现今市场化理念的必然产物,是几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大芬油画村的发展优势分析

提到大芬村,就不得不提到“大芬模式”。“大芬模式”就是把油画从艺术转化到产业的过程。“大芬模式”源自一个新理念:油画能卖钱!因为大芬村的先行者黄江在这里从事油画的“来料加工”的。他的目的是挣钱,要把油画变成产业,形成产业链,由此他们复制名画,销往海外,渐渐地,在大芬村形成了先预定后制作的独有运作模式,这为大芬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大芬模式”。

任何一种事物,一个新的模式都会有自己的特征,在“大芬模式”的作用下大芬村形成了“画家+企业”的文化产业群体;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生产组织方式适应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油画艺术商品制造基地。

在分析“大芬模式”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大芬村的环境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群体,一部分是“画家”,另一部分是“商家”,即为资本。资本对利益的追求是永恒的,这也与大芬村的拓荒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是商人,不是艺术家,所以在商人眼里艺术并不是艺术,而是生财的工具,所以他们要建立一条纽带,如何将艺术,也就是“油画”转化成利益。于是“大芬模式”应运而生,它就是那条纽带。

“大芬模式”进行商业运作是它的第一个特征。因为大芬村的成功不在艺术而是在商业的运作,大芬村的本质是“商”,而艺术更多的是一种工具。那么大芬村的成功,或者“大芬模式”的成功必然会伴随着成功的商业特征。首先“大芬模式”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画家、代理商和经纪人分工明确,职责到位,他们构成了大芬油画市场的主体,从事油画创作与生产的龙头企业和专门负责承接订单以及市场营销的经销代理商,造就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油画交易市场。由此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大芬村将“订货”放在了第一环节,可以看出大芬村模式的最大特点:重视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就是说所有的生产都基于一定的需求,订货产生需求,需求形成市场,再通过市场带来效益。所以在“大芬模式”中市场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是市场要素的五个基本方面。这五种因素都占据一席之地,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是大芬油画等相关产业运行的“血液系统”;高素质和能够自由流动的劳动力成为大芬油画产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储备充足和价格低廉的土地资源有利于文化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技术和信息加速着文化产业的知识密集化,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大芬模式”的第二个特征: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事实证明任何的产业链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尤其是与商业有关的链条。任何商业活动都会牵涉到几个群体,具体到“大芬模式”中,就会存在“画家”、经纪公司,和买家的公司,而大芬的产业核心是“油画”,所以在“大芬模式”的影响下同时催生了高度关联的多元化产业形态。通过核心的油画产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如画笔、颜料、画框、画布、宣纸、各类美术培训班、材料店、装裱店等,还促进了国画、版画、漆画、雕刻、刺绣等相关产业,以及为大芬村提供物质生活关联的餐饮业、旅游业。“大芬模式”是一条纽带,联系着商家和画家,商家要贸易,画家要生活,所以必须衍生出其它的行业,现在大芬油画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与油画相关的产业链、产业圈也蓬勃发展。从大芬油画每年创造的价值和实现的销售额来看,大芬油画产业目前正呈现出超常规、加速度的发展态势,朝着“全球化、集约化、跨越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五、大芬油画村面临的窘境

大芬村的未来必须走“原创”的道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原创是艺术的精髓,没有原创就没有艺术,大芬村必须有自己的原创。对比发现,创作型画家村的鲜明特(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大芬油画村油画价格)点是创作、展览、理论研讨和文化活动已经相当成熟,但艺术品走向市场的机会是偶然的、不均衡的,有些画家的画作可以卖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名扬海内外,但有大量的画家作品少人问津,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以至于最终向市场低头。物以稀为贵,大芬村可以借鉴创作型画家村的经验,与之对比发现自身不足。创作型画家村,典型代表是北京的宋庄、798艺术区和上苑画家村,以及上海画家村等,该类画家村以创作原创画为主,创作主体是已经有一定成就的书画名家、美术院校的教授,或者是经过正规、系统的专业训练的美院毕业学生,在这里发挥个人的艺术才华、探索独特的艺术道路,追求较高的艺术境界,在一定程度上比将画作转化为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六、大芬村的未来之路

第一、改进“大芬模式”。力求将“大芬模式”改成“画家创作-市场推广-市场订货-批量销售”。也就是说将“画家创作”作为产业的先导和前提。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发展艺术,使大芬村摆脱工厂的命运。

第二是利用大芬村的商业优势,因为大芬村具有相对完整的商业体系和产业链条是个不争的事实。大芬村要发展就离不开这根链条。

第三、大芬村应该引进管理人才,让经营者,绘画者,术业有专攻。以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动产业的发展。打开营销渠道,开拓市场,制定灵活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引入风险投资资金等等。这样有利于销售渠道的建设,使原创画家也有渠道把画变成钱。

大芬村开艺术产业的先河,以产业化复制油画享誉国内外,其产生的巨大效益,被认为是文化产业的奇迹。独创的“大芬模式”向人们传达了艺术也能赚钱的理念,大芬村具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在我国的产业园区中也是首屈一指,有特殊意义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芬村也将艺术变成了产业,使其缺少了创造性。大芬村在日后的发展中参照纽约“SOHO区”发展“艺术商业”的成功经验,这样大芬村前程才是可观的。

篇二:大芬油画村攻略

大芬油画村攻略

泰极猫绘画小极告诉你,如果来深圳旅游,大芬油画村就是你不得不去的地方.很高兴知道你想去大芬油画村游玩,不得不说,这是在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你会被大芬油画村村民的热情感染,你会为大芬油画村艺术的气息迷倒,你会因大芬油画村的环境而留恋往返,不愿离去,这就是大芬油画村.这样美丽的地方,你不容错过.那么大芬油画村有哪些地方最值得一逛呢? 首先,大芬油画村著名的是油画产业,所以这第一个地方就是大芬油画村的大芬油画街,成千上百家门店,画工,画师在这里一起作画,这般震撼的场景,不容错过.

其次是大芬油画村历史上的一幕,那就是大芬油画村的电影.电影《油画村的故事》由白羽导演,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布吉街道办事处与广州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深圳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2006年5月在大芬油画村开机,7月底封镜,11月中旬完成了剪辑、配音、调光等后期制作,于2006年12月29日下午在广东省深圳市布吉街道蔚蓝天空演艺城进行了首映。这个电影以大芬油画村的真实背景,真实人物,真实故事制作,为大芬油画村的成名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而且为大芬油画村塑造了一个戏剧神秘的形象.

再就是大芬油画村的美术馆.大芬美术馆建于2007年,坐落在大芬村内,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建筑面积最大的美术馆。大芬美术馆为三层结构的公共性建筑物。大芬油画村功能完善,包括地下停车场,一层综合会议厅、学术报告厅、收藏室及2个大型油画展示厅,二层为展廊及5个相对独立的展厅,三层有画家工作室、咖啡厅及屋顶小广场。大芬油画村美术馆展厅总面积6300平方米,展线总长887米。布局既有垂直高度上的层次性,又有5个展厅在平面上的独立性。

来了大芬油画村不得不去看的就是大芬油画村街,大芬油画村电影拍摄点,大芬油画村美术馆,这三者一是大芬油画村的门面,二是大芬油画村的里程碑,三是大芬油画村的形象.这三个地方各有各的特色,都值得一看.此外,大芬油画村的乡土人情也是很有价值的,在大芬油画村生活多年的乡民们耳濡目染,艺术气息使人浓厚,大芬油画村的村民温和有气质,都是值得交往的的人.

篇三:大芬油画村

大芬油画村

油画最早起源于15世纪时的欧洲。油画在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鉴于这些优点,油画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要绘画方式,并多用于大型、史诗般的巨作。

油画由马可波罗在明朝传入我国,但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有所发展,而形成产业,也就是改革开放近30年的事情。我国的油画产业能取得今天的成果,深圳大芬油画村居功至伟。

油画是大芬村的标志和财富,它引导着大芬村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探索前进,最终形成了“市场订货,画家制作,画商收购,国外销售”这独树一帜的油画产业模式。

一、大芬油画村的历史

大芬村原本只是一个占地不足一平方公里,仅300多人的小村子,改革开放以前村民依靠种田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一切改变源自于1989年港商黄江,那时他只是为了借助民房进行油画收集和传销,并借助学生帮助他完成与外商签订的订单。后来这种集油画生产、收购和集中外销的一条龙模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产量、销量和收益都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产业望尘莫及的,这一特殊模式也吸引了更多的画师、画工和商家,另外两家大规模的画商慕名而来,每个画商周围都聚集了大量的画工,大芬村的油画产业也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文化产业道路。政府也意识到油画对大芬村的意义,顺势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油画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村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画廊店铺鳞次栉比,客商游人接踵而至,“大芬油画村”自此走向世界。

现在的大芬村已从一个自发的艺术产业集聚区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油画集散地,形成油画生产、创作、展示、交易、销售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被冠以“中国油画第一村”的称号。

二、大芬村的现状

现在的大芬村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油画艺术商品制造基地,油画年出口总额超过5亿元,占全球近60%的油画市场,成为世界三大油画出口基地之一。从大芬油画每年创造的价值和实现的销售额来看,大芬油画产业呈现出的是超常规、加速度的发展态势。

2004年,文化部授予大芬村“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8年,大芬村人均收入达两万元。

大芬村现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位画家,成立油画工作室800多间,其中包括30多家注册资金过千万的大型油画公司,还有近700位个体经营者,其中有100多位是原创画家,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油画交易市场。

三、 “大芬模式”

提到大芬村,就不得不提到“大芬模式”。“大芬模式”就是把油画从艺术转化到产业的过程。“大芬模式”源自一个新理念:油画能卖钱!因为大芬村的先行者黄江在这里从事油画的“来料加工”的。他的目的是挣钱,要把油画变成产业,形成产业链,由此他们复制名画,销往海外,渐渐地,在大芬村形成了先预定后制作的独有运作模式,这为大芬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大芬模式”。

任何一种事物,一个新的模式都会有自己的特征,在“大芬模式”的作用下大芬村形成了“画家+企业”的文化产业群体;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生产组织方式适应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油画艺术商品制造基地。

在分析“大芬模式”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大芬村的环境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群体,一部分是“画家”,另一部分是“商家”,即为资本。资本对利益的追求是永恒的,这也与大芬村的拓荒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是商人,不是艺术家,所以在商人眼里艺术并不是艺术,而是生财的工具,所以他们要建立一条纽带,如何将艺术,也就是“油画”转化成利益。于是“大芬模式”应运而生,它就是那条纽带。

“大芬模式”进行商业运作是它的第一个特征。因为大芬村的成功不在艺术而是在商业的运作,大芬村的本质是“商”,而艺术更多的是一种工具。那么大芬村的成功,或者“大芬模式”的成功必然会伴随着成功的商业特征。首先“大芬模式”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画家、代理商和经纪人分工明确,职责到位,他们构成了大芬油画市场的主体,从事油画创作与生产的龙头企业和专门负责承接订单以及市场营销的经销代理商,造就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油画交易市场。由此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大芬村将“订货”放在了第一环节,可以看出大芬村模式的最大特点:重视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就是说所有的生产都基于一定的需求,订货产生需求,需求形成市场,再通过市场带来效益。所以在“大芬模式”中市场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是市场要素的五个基本方面。这五种因素都占据一席之地,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是大芬油画等相关产业运行的“血液系统”;高素质和能够自由流动的劳动力成为大芬油画产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储备充足和价格低廉的土地资源有利于文化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技术和信息加速着文化产业的知识密集化,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大芬模式”的第二个特征: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事实证明任何的产业链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尤其是与商业有关的链条。任何商业活动都会牵涉到几个群体,具体到“大芬模式”中,就会存在“画家”、经纪公司,和买家的公司,而大芬的产业核心是“油画”,所以在“大芬模式”的影响下同时催生了高度关联的多元化产业形态。通过核心的油画产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如画笔、颜料、画框、画布、宣纸、各类美术培训班、材料店、装裱店等,还促进了国画、版画、漆画、雕刻、刺绣等相关产业,以及为大芬村提供物质生活关联的餐饮业、旅游业。“大芬模式”是一条纽带,联系着商家和画家,商家要贸易,画家要生活,所以必须衍生出其它的行业,现在大芬油画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与油画相关的产业链、产业圈也蓬勃发展。从大芬油画每年创造的价值和实现的销售额来看,大芬油画产业目前正呈现出超常规、加速度的发展态势,朝着“全球化、集约化、跨越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首先从资本这一方面,他们对大芬村做了准确的定位,它始终都是私人经营,尤其是由香港有经验的文化商人来率先驰骋,实现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配置的文化产业组织方式。另外是瞄准国际市场做大做强,从一开始就实施了“走出去”的国际战略,油画基本上全部经香港销往欧美,并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的产业链。

从画家的角度说,画家追究的是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其消费结构从吃、穿、住方面,逐步向文化消费转移,求乐、求新、求美成为人们普遍的消费心理。随着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大家拥有更多、更宽敞、更高档的居室,对家居装饰和对高雅艺术品的爱好、收藏兴趣日浓,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休闲文化产业的大芬油画市场,适应了小康进程中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趋向。画家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这是因为商业为他们也带来了利润,为他们带来了实惠。所以“画家”也需要“大芬模式”,他们在潜移默化的推进大芬模式。

从政府方面说,既然要“油画”为区域经济做出贡献,那么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拓宽销路,促进产业的发展,这也为大芬模式的形成提供了便利。所以政府的帮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大芬模式”是现今市场化理念的必然产物,是几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大芬村的未来

大芬村的未来必须走“原创”的道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原创是艺术的精髓,没有原创就没有艺术,大芬村必须有自己的原创。对比发现,创作型画家村的鲜明特点是创作、展览、理论研讨和文化活动已经相当成熟,但艺术品走向市场的机会是偶然的、不均衡的,有些画家的画作可以卖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名扬海内外,但有大量的画家作品少人问津,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以至于最终向市场低头。物以稀为贵,大芬村可以借鉴创作型画家村的经验,与之对比发现自身不足。创作型画家村,典型代表是北京的宋庄、798艺术区和上苑画家村,以及上海画家村等,该类画家村以创作原创画为主,创作主体是已经有一定成就的书画名家、美术院校的教授,或者是经过正规、系统的专业训练的美院毕业学生,在这里发挥个人的艺术才华、探索独特的艺术道路,追求较高的艺术境界,在一定程度上比将画作转化为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第一、改进“大芬模式”。力求将“大芬模式”改成“画家创作-市场推广-市场订货-批量销售”。也就是说将“画家创作”作为产业的先导和前提。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发展艺术,使大芬村摆脱工厂的命运。

第二是利用大芬村的商业优势,因为大芬村具有相对完整的商业体系和产业链条是个不争的事实。大芬村要发展就离不开这根链条。

第三、大芬村应该引进管理人才,让经营者,绘画者,术业有专攻。以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动产业的发展。打开营销渠道,开拓市场,制定灵活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引入风险投资资金等等。这样有利于销售渠道的建设,使原创画家也有渠道把画变成钱。

大芬村开艺术产业的先河,以产业化复制油画享誉国内外,其产生的巨大效益,被认为是文化产业的奇迹。独创的“大芬模式”向人们传达了艺术也能赚钱的理念,大芬村具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在我国的产业园区中也是首屈一指,有特殊意义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芬村也将艺术变成了产业,使其缺少了创造性。大芬村在日后的发展中参照纽约“SOHO区”发展“艺术商业”的成功经验,这样大芬村前程才是可观的。

篇四:大芬油画村

大芬油画村

大芬村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0.4平方公里,该村原住居民300多人。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来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工进行油画的创作、临摹、收集和批量转销,由此将油画这种特殊的产业带进了大芬村。随着越来越多的画家、画工进驻大芬村,“大芬油画”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从1998年开始,区、镇两级政府开始对大芬油画村进行环境改造,并对油画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将大芬油画村作为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进行打造。

2004年11月,大芬油画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单位”。

油画本源自于西洋,而中国的油画行画却是由韩国和中国香港流行进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韩国和中国香港的画师工价在画商们的眼里明显偏高,那时韩国和中国香港的画师们月薪在20000元左右。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画商们,于是韩国和中国香港的画商们开始在厦门、广州和深圳开厂授徒,用同样的工价可以支付大约20名画师,油画行画始在中国兴起。韩国和中国香港的画商们尤其是中国香港的画商们起了中国大陆与西方各国油画生意的桥梁作用,功不可没。

1989年,香港画家黄江来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工进行油画的创作、临摹、收集和批量转销,由此将油画这种特殊产业带进了大芬村。随着越来越多的画家、画工进驻大芬村,“大芬油画”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从1998年开始,区、镇两级政府开始把大芬油画村作为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进行环境改造,对油画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将大芬油画村作为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进行打造。大芬油画的销售以欧美及

非洲为主,市场遍及全球。这里为您提供大芬油画村正规有效的信息,想看更多大芬油画村的信息就来到到网吧。

谈到深圳的大芬油画村,不能不谈布吉镇。布吉镇和北京、广州、厦门是中国的四大油画行画基地,四大基地一直并驾齐驱,又各有各的风格。布吉镇以出产高质量的高档人物画而声名卓著。当时布吉的长龙村、新三村、一村是画师们聚居的地方。这些地方一时商贾云集, 油画生意繁华一时。即便是现在,长龙村依然是画师聚居的地方。而那时的大芬村还是布吉的一个破落的自然村,到处是一层高的老土屋和铁皮棚,住的也普遍是画低档行画的画师们。

上世纪90年代的后期,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世界经济萧条,油画在国际市场开始走向不景气,这时大芬的几家颜料店里挂的油画行画开始有人问津,大芬画师开始转而瞄向国内市场,于是陆续有三四家新店加入到销售油画的行业,国内市场的潜力开始在大芬村得到了体现。这种体现在随后的几年里更加得到了充分的印证。约在2000年,深圳提出了建设“大芬油画村”的口号,政府的参与和铺天盖地的广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1年,由时任美协副主席刘文西、书协副主席钟明善题词的,当时号称中国最大的书画交易市场的大芬首家书画市场“茂业书画交易广场”隆重拉开了帷幕,各地的更高档次的画廊和商家陆续开始参与进来。随后的几年,各级政府对大芬村进行了综合治理,环境改造,画师们广开店面,大芬村慢慢成为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油画批发中心,至此,大芬油画村已初具规模。

2004年,深圳把大芬村定为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分会场,无疑把大芬村推向了国际化的舞台。中央领导几次对大芬村的访问和国家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的颁发更把大芬村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至此大芬村真正成为了油画村。

情况综述

大芬油画村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近800家,居住在大芬村内的画家、画工5000多人。大芬油画村以原创油画及复制艺术品加工为主,附带有国画、书法、工艺、雕刻及画框、颜料等配套产业的经营,形成了以大芬村为中心,辐射闽、粤、湘赣及港、澳地区的油画产业圈

销售额逐年增长

大芬油画的崛起,使大芬这个没有工业企业的小村,2003年1~5月,油画村的销售额已达到5250万元,其中出口3150万元,内销2100万元。预计2004年全年的销售额可达到

1.26亿元 。2012年以来,布吉街道大芬油画村通过开拓国内外新市场,销售额不断增长。据大芬油画村管理办公室统计,该村2011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9.5亿元,全年销售总额为39亿元;2012年上半年,该村销售额达31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内销20.15亿元,同比增长192%。

帮助村民致富

油画村的形成使村民走上了方便快捷的致富之路。画商画师来的多了,店铺开得多了,村民房屋的租金也水涨船高,村民收入逐年大幅增加。上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农村经济栏目专程派记者来大芬村采访,拍摄制作了反映大芬村村民通过油画产业发家致富的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播出后,引起了较大反响,全国各地有不少观众打来电话,希望加入大芬村油画产业的行列。

良好文化环境

油画村的形成为村民创造了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村民所到之处看到的是油画,闻到的是墨香,所接触的都是具有艺术修养的文化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身心愉快,赏心悦目,而且经过长年的耳濡目染,村民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陶冶和净化。对于成年人是如此,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油画村为他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自从油画村形成规模之后,村里的环境卫生变样了,村民变得文雅了,治安环境更是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

促进中外交流

大芬村为客家人的居集地,油画的落地生根,使客家人与西洋油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大芬油画走俏欧美十多个国家,又使“中国·大芬”的名字在国外广为传播。在大芬村,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肤色的国外画商在各家画店进出,有一名法国画商干脆在村里租房长住,依靠生活在画家村的独特优势,通过互联网与手提电话,做起了批发油画的生意。“五

一”期间,俄罗斯海参威市画家联盟的七名画家自费来到大芬油画村举办油画作品展,这是外国艺术家在大芬油画村举办的第一次展出,这次画展拓宽了大芬油画与国际交流的渠道。

培养专业人才

油画村的形成和油画产业的发展,为深圳聚集了一批身怀绝技的专业人才。在大芬村众多的画师之中,有不少是各省市美术家协会的会员甚至副会长,有30%的画师毕业于正规的美术院校。著名画家路中汉在大芬村举办过个人画展。最近,由于文博会在大芬设立分会场的消息已见诸报端,原来聚居于东莞、惠州等地的画家也接二连三地来到大芬寻找落脚点。

从2004年起,吴邦国、李长春、曾庆红、陈至立、李铁映、华建敏、李贵鲜等领导先后到大芬油画村视察。大芬油画村相继被国家 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评选活动组委会、广东省版权局、广东省旅游局、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和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深圳市版权局等单位,命名授牌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2006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 “广东人文历史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点”、“深圳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圳市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和“龙岗八景之一·大芬飘彩”。2007年10月,第二届“创意中国·和谐世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组委会授予大芬油画村“新锐2007·最具品牌价值园区”称号;国家文化部授予大芬油画村“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奖。

“大芬油画村”登陆澳大利亚

篇五:大芬油画村 艺术与市场的对接

大芬油画村 艺术与市场的对接

作者:刘娟

来源:《经济与法治》2014年第12期

大芬油画村,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似乎与以发展速度震惊世界的深圳有些格格不入。然而号称“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大芬村却以文化产业为支柱生存了下来,成为了全球60%的商品油画的供应源头,还成为深圳一张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中国南方打开一大片市场。 从小村落到油画城的蜕变

大芬村,位于深圳深惠公路和布沙公路交汇处,走进大芬村,“大芬油画村”这五个由中国美术家学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亲笔书写的遒劲大字,被篆刻在村口的一个巨大木制画架上。另一侧,一只沧桑地执画笔的手伫立在绿化带旁,诠释着大芬村特有的文化精神。

大芬村内各巷道和村内小广场铺着彩色仿古地砖、仿古休闲凳、统一的淡蓝色外墙装饰,加之原有的欧陆风情建筑装饰,使大芬油画村变得更加色彩斑斓。

步入村内,就像进入了一个艺术世界,油画室、陶瓷经销店,国画工作室、工艺品制作室、艺术品加工作坊、文房四宝商铺……一家挨着一家,一室连着一室,琳琅满目的不同风格、不同类别、不同画法、不同色调的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穿插其间的小巷,随便一个小门面、一个小店铺的门口都能看到摆放的油画,走在其中,没有高端画廊那种压抑感,更像是在参观一种艺术展。

据了解,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芬村还只是一个占地仅4平方公里,有300多原居民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客家聚居的村落。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来到这个小村落,一次偶然的机会,挖掘出这个“世外桃源”的潜在价值,将油画这种特殊的产业带进了大芬村,开始在这里从事行画的“来料加工”。这为大芬村聚集了人气,由此行画得到了大量复制,然后低价销售,转道香港,进入世界油画市场。如今,大芬村里这些画室、店铺的工艺品已经销往海内外,每年创造了数千亿的产值。

大芬村的成功在于它改变了传统油画的创作方式,将个人的创作变成了流水线式的集体创作。大芬村由此从一个二线关外的自然村落,华丽转身成为现在油画的世界、艺术的殿堂,也因油画而成为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分会场。

从临摹到原创的转型

据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副会长刘殿灵介绍,大芬村的油画以临摹和模仿起步,销售的油画都是复制市场最流行的名画作品。之后,各地画师都来这里创作,开始有了原创作品。

大芬村发展之初,每个画商或者画廊的周围,都聚集了一批专门为其供货的画师或者画工,有些画工只是美术系的学生,甚至就是没有美术基础的普通打工者,在一些画家的带领下,从开始临摹名家的油画开始,绘制一些廉价的油画,慢慢走上了专业化的生产之路。 从临摹到原创,从画工变成画师,随着大芬村油画技艺的逐步提高,大芬油画村的规模逐年扩大,名声也逐年提高,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知名,2004年11月,大芬油画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单位”。

在大芬村转了一圈,不少油画的售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昂贵。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国外著名画家的临摹作品,也可以买到真正的原创油画,既可以买到让艺术家称道的大作,也可以买到几十块钱一幅的普通绘画。大芬村的神奇,就是让油画这种位居高堂的艺术,褪去高价的神圣,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的百姓也能将艺术品据为己有。

大芬村的很多作品不一定是艺术大作,但是那些让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心旷神怡的场景,使这些作品不仅仅只是一种艺术品,更多的是已经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家庭装修、酒店装饰都能在这找到感觉并满载而归。

相对于深圳那些充满小杂货店和小餐馆的城中村,大芬村的艺术氛围,在每一个细小的角落,都能感受到。

尤其是原创画家大批进入大芬村之后,大芬村油画村的艺术含量就更高了。俗话说:“文不经商,仕不理财”。作为专心从事艺术创作的画家来说,并不习惯运作市场。而大芬油画村正是以艺术市场化的独特“磁力”,吸引画家、画师和画工在这里创作,因为他们在大芬村既拥有油画创作的恬静环境,又能紧贴国际交易平台,既压缩了创作的经营成本,又能与国际市场同步呼应。

作为地地道道的油画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大芬村设立了行业协会,并加大了对原创绘画的投入。如今,在大芬管理办登记在案的原创画家正在逐渐增多,林林总总的画廊,为新生画家推广原创作品,已成名的画家则向国内、乃至海外迈进,大芬村在提升市场艺术含量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艺术与市场对接。

不可复制的文化产业链

从发现“行画”能赚钱开始,资金和人才便像滚雪球一样在大芬村越滚越大。行画在大芬的扎根成长,催生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带动了一个完整产业链的形成。从油画生产衍生出的画笔、颜料、画框、画布、宣纸等绘画材料店以及装裱店,到油画原料、画框木材的供应,再到油画产品的托运、快递,以及市场营销的经销代理商,大芬村有着一条龙的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美术培训中心。

刘殿灵介绍,大芬油画村从当初的临摹,到如今的原创,发展了25年,未来,大芬村还将发展艺术衍生品,例如将艺术作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用品和日常用品中。

大芬村文化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显现出其模式极具活力和不断升级的能力。从加工、临摹到原创,从制造到创意,从劳动密集型到智慧密集型,从硬实力到软实力,大芬村的文化产业经历了一轮轮的嬗变。但毋庸置疑,未来,它的文化产业链将继续延伸。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