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画一朵郁金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19:15:14 体裁作文
画一朵郁金香体裁作文

篇一:材料作文“最美的一朵郁金香”导写及优秀作文

2013新作文

材料作文“最美的一朵郁金香”导写及优秀作文

【作文题目】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导写】

如何快速审题立意,一个方法,就是找出材料主人公后,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结果找原因。

如本材料的主要对象有三个:

牧师、学童、花,其中牧师和学童是议论的主要对象。我们可以分别就牧师的角度和学童的角度深入思考,进行发问,围绕结果挖掘原因。

一、从牧师的角度看 :

1 牧师不希望花园里的花都被学童摘走而过早凋谢,那么我们可以发问,牧师为什么不希望花被摘下而过早凋谢呢?原因是他不希望花因个人占有而过早凋谢。

――这其实是怎样对待花(美)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独占与共享、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等问题,得出“不要独占,要乐于分享。”“分享让美丽之花更艳丽” “共同享有则人人都有,私自拥有反而一无所有。”等观点。

2、牧师不是靠打骂,靠惩罚而制止学童摘花的,而是通过诱导,通过与学童商量使学生主动把花留在花园里的,那么我们可以发问:怎样做到即不引起学童的对立,又达到不让

学童摘花的目的呢?或者问,为什么那年春天整个花园的花不但一朵都没有糟蹋,牧师还能结交了大批的朋友呢?

原因是牧师有好的教育方法,牧师能够转变思维方式,不是防和堵,而是导和疏,由此我们可以提炼观点,“教育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往往事半功倍”,“教育者要讲究教育智慧”,“要转变思维方式”“导疏的力量大于硬堵力量”,“改变给予的方式”等

二、从学童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发问:

事实:学童开始是见花就摘,后来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提问:学童为什么愿意放弃摘花,而答应把花放留在花园里呢?

原因分析与回答:因为他们对花(也即对美,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的认识变了,态度变了。这就引起了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自已喜爱的事物?由此我们提炼观点:

“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

“把爱留下人生更美丽”,

“爱不等于占有”,

“赠予的智慧”

“不要鼠目寸光,而要放眼长远”“让心中的花儿开放”等。

【优秀作文】

一、(“爱和美”话题)

爱,就别搂得太紧

人总是有一种占有欲的,就像那个爱花的学童想把那花占为己有一样。可是往往就是由于这种占有欲而令许多美好的东西因此而消亡,所以,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放开她,美才会存在得更久。

历史被如纱的时光悄悄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细心聆听时,总会有一串串的名字在大漠中回荡。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在篮球的王国——美国我们发现了一个第一次以“状元秀”的身份到NBA打球的中国人——姚明。

中国制造的姚明可以说是中国男篮的绝对主力,我们全国人民都以他为荣并且很爱他。可是我们国家并没有让姚明只能在中国打球,相反,我们把他送出了祖国,到了遥远的NBA去打球。因为我们爱他我们便不能把他搂得太紧!

姚明,让他到美国锻炼,所以才有了2004年我们中国篮球队打败世界冠军赛黑队闯入雅典奥运会八强的辉煌。放开姚明,它的美才能在中国在世界上传递,他的美才能永存不朽。

“百姓们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这是拆弹专家王百姓的真实写照。

10年间,一点五万枚炸弹,王百姓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斗争。有人问他的妻子:“为何让您的丈夫做这么危险的事?”他的妻子平静地说道:“因为他是一名警察,更因为我爱他。”

确实是这样,正因为王百姓的妻子爱王百姓,所以她才放开他的丈夫,让王百姓去做应当做的事情,而不是把他捆在家中。因为王百姓妻子的放手,才让王百姓成为中国最美的人,他因此感动了全中国。两个苹果预示平平安安,这就是王百姓妻子深爱王百姓的真实写照。

我们中国人爱瓷器,但是我们并不把他放在中国,而是把他推广到全世界。放在中国,它的美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亡,但只要我们放开它,它的美才会拥抱不衰。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

有些美常常因为人的贪念而被时间悄悄掩埋,有些美常常因人的占有欲过强而从此消亡。滚滚历史洪流中常常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

放手吧!只有这样,你才会拥有更多更长久的美,你的心灵也会因此得到升华。

二、(“共享”话题)

爱,不等于占有

灵魂一但被上了枷锁,心就无法在天际翱翔。

——题记

有一个牧师来到他的新教区,却发现附近的孩童任意摘取花园里的郁金香,

他感到很痛心。于是有一天,他问一个想摘花的小孩:“你喜欢这朵花吗?但如果你摘走它的话,它就只能再活几小时呀。”那小孩想了想,决定把花留下不摘。其它孩子纷纷仿效,于是那年春天院子里布满盛开的郁金香。

牧师的话让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爱的最好表达方式。于是盛开的郁金香点缀了春天,也装点了孩子们的心灵。

爱,并不等于占有。让他活在属于自己的天地,才是爱的最好表达方式。 多么简单的道理啊!可有些人就是不明白。

《韩非子》中记载了一个郑人养鱼的故事:郑人非常喜欢鱼,于是买了一缸鱼放在家里。郑人对鱼呵护有加,每天定时喂食,经常给鱼换上新水,但鱼却一天天失去活力。郑人却在一旁干着急,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人劝他说:“鱼本应生活在江河里,这么小的一个鱼缸怎能让他们获得舒适?你还是早点把鱼放回河里吧。”郑人不听,不久,鱼都死光了。

现实生活中郑人养鱼这种事又何尝少呢?人们把鸟关在竹笼里,只为了聆听它清脆的啼叫,但笼里鸟的叫声日渐凄楚;人们把老虎养在铁笼里,只为了观赏它盘踞山林的雄姿,但笼中虎却日益懒惰,更有甚者终日在笼中睡大觉。??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悲剧已经发生,但无知的人们却让悲剧一次次重现。最大的悲剧是什么?是人们也把自己的孩子关在了“笼”中!人们把孩子关在了书本制成的笼子里,就像那些可怜的小鸟和老虎?这不是爱,是对孩子天性的谋杀!

独自占有,失去美与永恒。有一个妇人,她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她怕别人踩坏花园小径、留下垃圾,就在门外写着:“园里有毒蛇和毒虫,外人进入受伤后果自负!”后来,院里果然没有人再来,多年之后,这座美丽的花园真的毒蛇横行了。妇人只有后悔。没有分享,美丽难以成为永恒。

每个人的心都是一座花园,我们不可能独自栽遍各种鲜花。“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古人有与民同乐的胸怀,今人难道就没有分享美丽分享快乐的智慧?唯有分享,我们才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事物。

三、(“转变思维”话题)

改变给予的方式

若是牧师听任孩子把花摘走会怎样呢?或许,美丽的花园从此会被毁,孩子们可能很久也不能再度拥有美丽的郁金香了。

所以,同样是慷慨的给予,但若是给予的方式不同,其结果可能是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终会遇到许多人需要你的扶持或帮助。例如一个前来要饭的乞丐,你很可能给他几块钱就打发他走了。而乞丐揣着这些钱,顶多只能换来一顿饭,所以我们施与的恩惠只能停留在一顿饭上,对于乞丐自身,我们的恩惠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听说过一位农村妇女,她让前来乞讨的乞丐帮她搬砖,当乞丐搬完砖累得浑身大汗后,她才把钱以工资的形式发给乞丐。然而这笔钱对于乞丐的意义已非同一般。这笔钱是他靠劳动挣取的,是他的血汗钱,在这施舍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人生活应有的尊严及劳动获得收益的无比喜悦,这些已激起了乞丐心

篇二: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一朵小花能搞垮一个大国?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一朵小花能搞垮一个大国?

17世纪时描绘郁金香的水彩画

“经济泡沫”这个词儿第一次为人所知,是1637年的2月4日,在这一天,荷兰市场上郁金香球茎的价格突然掉头向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泡沫“郁金香泡沫”破灭了,而随着这个泡沫一起破灭的,是无数荷兰人的发财梦,以及荷兰这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原本光明无限的国运。 作为一个今天领土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国,说荷兰是一个“大国”恐怕很多人会有意见。然而,如果回到17世纪的欧洲,你会觉得这个称呼一点都不夸张。17世纪的荷兰几乎参与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大阵仗”,它跟前霸主西班牙打了80年战争(居然还打赢了),带领新教国家打了与天主教国家分庭抗礼的30年战争,垄断了东印度和日本的贸易权,征服巴西大部分领土,占领加勒比海各岛屿,并且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中心阿姆斯特丹。当时,过气的霸主西班牙暮气初显,后来的霸主英国还在被一堆家务事搞得焦头烂额,唯独荷兰风景这边独好,因此以当时人的眼光看来,这个“小而强”的国家未来称霸全球似乎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正如所有崛起中的国家一样,光明的未来让全欧洲的冒险者和他们的资金都向这片热土集聚,荷兰不可避免地发起了高烧,而这种高烧的表征就是“郁金香泡沫”。说来有趣,郁金香作为一种当时刚刚被引进欧洲的观赏性花朵,除了能在贵族少爷追女孩时派上点用场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其球茎长得还很像洋葱,不识货的人很可能就拿来炒炒吃了。然而,正如现今的中国炒家秉承“无货不可炒”的理念一样,在整个市场积聚大量资金又无处可用的大背景下,郁金香被选中成了资本玩弄的对象。从1634年开始,郁金香狂潮初现端倪,此后其价格一路上涨,直至1637年初,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的球茎居然被炒到了6700荷兰盾。6700荷兰盾是个什么概念?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

那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考虑到当时欧洲人的平均寿命,这意味着普通荷兰人干一辈子也买不起一朵小花。

这无疑是在诱导所有人停下手中活计,投入到这场赌博中。史学家说,在当时的荷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船员农民、泥炭搬运工、烟囱清洁工、小伙子、姑娘们,或是收破烂的妇人,所有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嗜好”,买卖郁金香成为一场全民运动。

既然是泡沫,就总会有破灭的那一天。就在郁金香被炒到最高点后没多久,1637年的2月4日,忽然有很多人开始抛售郁金香,大量的抛售使得市场陷入极度恐慌。仅仅七天后,郁金香的平均价格已经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品种的郁金香更是贬得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个洋葱的售价。一夜间,几乎所有参与投机的人连抱头痛哭都来不及,他们背上了还不清的巨大债务。为了避免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动荡,荷兰政府于1637年4月27日宣布强行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无非是一次有钱人之间的零和游戏,而参与投机的资金数量总是有限的,因此它并没有伤及荷兰的国本。但这种说法解释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郁金香泡沫”破灭之后,原本十分红火的荷兰突然“歇菜”了,逐渐退出欧洲历史中心舞台,沦为二流国家。 事实上,“郁金香泡沫”对于荷兰这个国家的打击,并不仅仅是参与投机的那部分蚀掉的本钱,而是它打乱了荷兰整个经济结构。经此一折腾,荷兰原本引以为傲的造船业停顿了下来,让位给花卉种植业。不造航船改种花的荷兰,最终在17世纪的海上争霸中输给了英国。更为重要的是,泡沫破灭也让民众看到了政府的贪婪,为了多收交易中的印花税,荷兰政府前期曾助推过“郁金香泡沫”的兴起,负债累累的民众自此不再信任他们之前曾浴血保卫过的国家和政府,荷兰就这样丧失了走向强大的门票。

一个兴盛中的国家有时看起来无往而不利,但向上的国运其实最经不起贪婪、妄念和私欲的反复折腾。破灭的“郁金香泡沫”警示着世人,有时,绊倒一个大国的,或许仅仅是一朵看上去很美的小花。

篇三:油画作品笔记 郁金香 马蹄莲

1. 这两幅画使用的材料和绘制方法大致如下:

1.1 在胶合板上,使用树脂画材底料(温莎牛顿 中国产)做底,做底时底料掺水稀释,

使用刷涂的方法。

1.2 绘制方法:

1.2.1 使用复写纸进行轮廓线透稿,待第二天再用黑色水笔描一遍。

1.2.2 黑色水笔干透后(约一天),使用松节油加树脂的混合液,调和煤黑、普兰、

柠檬黄、钛白、生褐,调和成稀释的浅灰黄色,大笔刷涂于画面。刷完底色

后,再用羊毛水粉笔扫平画面。待干,约20天左右。

1.2.3 使用松节油加树脂的混合液,调和生褐色,做出褐色素描。待干,约15天。

1.2.4 使用松节油加树脂的混合液,调和生褐色,再做一遍褐色素描。背景和深色

暗部直接调颜色绘制。待干,约15天。

1.2.5 使用松节油加树脂的混合液,调和钛白、煤黑,做一遍灰色素描。待干,约

15天。

1.2.6 使用松节油加树脂的混合液,调和钛白、煤黑,再做一遍灰色素描。待干,

约15天。

1.2.7 使用松节油加树脂的混合液,调和油画颜料(玫瑰红、柠檬黄、生褐、煤黑、

普兰、钛白、大红等),做彩色素描。待干,约15天。如此作业2次以上完

成。

1.2.8 每层色

画一朵郁金香

层上色前,使用精炼亚麻油(温莎牛顿)润色。

篇四: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一朵小花能搞垮一个大国?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一朵小花能搞垮一个大国?

17世纪时描绘郁金香的水彩画

“经济泡沫”这个词儿第一次为人所知,是1637年的2月4日,在这一天,荷兰市场上郁金香球茎的价格突然掉头向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泡沫“郁金香泡沫”破灭了,而随着这个泡沫一起破灭的,是无数荷兰人的发财梦,以及荷兰这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原本光明无限的国运。 作为一个今天领土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国,说荷兰是一个“大国”恐怕很多人会有意见。然而,如果回到17世纪的欧洲,你会觉得这个称呼一点都不夸张。17世纪的荷兰几乎参与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大阵仗”,它跟前霸主西班牙打了80年战争(居然还打赢了),带领新教国家打了与天主教国家分庭抗礼的30年战争,垄断了东印度和日本的贸易权,征服巴西大部分领土,占领加勒比海各岛屿,并且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中心阿姆斯特丹。当时,过气的霸主西班牙暮气初显,后来的霸主英国还在被一堆家务事搞得焦头烂额,唯独荷兰风景这边独好,因此以当时人的眼光看来,这个“小而强”的国家未来称霸全球似乎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正如所有崛起中的国家一样,光明的未来让全欧洲的冒险者和他们的资金都向这片热土集聚,荷兰不可避免地发起了高烧,而这种高烧的表征就是“郁金香泡沫”。说来有趣,郁金香作为一种当时刚刚被引进欧洲的观赏性花朵,除了能在贵族少爷追女孩时派上点用场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其球茎长得还很像洋葱,不识货的人很可能就拿来炒炒吃了。然而,正如现今的中国炒家秉承“无货不可炒”的理念一样,在整个市场积聚大量资金又无处可用的大背景下,郁金香被选中成了资本玩弄的对象。从1634年开始,郁金香狂潮初现端倪,此后其价格一路上涨,直至1637年初,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的球茎居然被炒到了6700荷兰盾。6700荷兰盾是个什么概念?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

那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考虑到当时欧洲人的平均寿命,这意味着普通荷兰人干一辈子也买不起一朵小花。

这无疑是在诱导所有人停下手中活计,投入到这场赌博中。史学家说,在当时的荷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船员农民、泥炭搬运工、烟囱清洁工、小伙子、姑娘们,或是收破烂的妇人,所有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嗜好”,买卖郁金香成为一场全民运动。

既然是泡沫,就总会有破灭的那一天。就在郁金香被炒到最高点后没多久,1637年的2月4日,忽然有很多人开始抛售郁金香,大量的抛售使得市场陷入极度恐慌。仅仅七天后,郁金香的平均价格已经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品种的郁金香更是贬得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个洋葱的售价。一夜间,几乎所有参与投机的人连抱头痛哭都来不及,他们背上了还不清的巨大债务。为了避免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动荡,荷兰政府于1637年4月27日宣布强行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无非是一次有钱人之间的零和游戏,而参与投机的资金数量总是有限的,因此它并没有伤及荷兰的国本。但这种说法解释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郁金香泡沫”破灭之后,原本十分红火的荷兰突然“歇菜”了,逐渐退出欧洲历史中心舞台,沦为二流国家。 事实上,“郁金香泡沫”对于荷兰这个国家的打击,并不仅仅是参与投机的那部分蚀掉的本钱,而是它打乱了荷兰整个经济结构。经此一折腾,荷兰原本引以为傲的造船业停顿了下来,让位给花卉种植业。不造航船改种花的荷兰,最终在17世纪的海上争霸中输给了英国。更为重要的是,泡沫破灭也让民众看到了政府的贪婪,为了多收交易中的印花税,荷兰政府前期曾助推过“郁金香泡沫”的兴起,负债累累的民众自此不再信任他们之前曾浴血保卫过的国家和政府,荷兰就这样丧失了走向强大的门票。

一个兴盛中的国家有时看起来无往而不利,但向上的国运其实最经不起贪婪、妄念和私欲的反复折腾。破灭的“郁金香泡沫”警示着世人,有时,绊倒一个大国的,或许仅仅是一朵看上去很美的小花。

篇五:如何画好一朵花

如何画好一朵花

当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植物画师王凌从标本馆资料室深处拿出1787年的《柯蒂斯植物学杂志》(The Botanical Magazine)时,她拿出的是一件在伦敦查令十字街一书难求的珍宝。这本书尘封数十年,早已无人借阅,但插图依然鲜艳,花朵盛开如初。

细看每一种植物,由画家细致线描再施以淡彩,不知花费多少工夫。这些精心记录的自然美,凝固的不仅是植物学知识,还有欧洲人三百年的风尚。

18世纪以来,植物绘画总在科学和艺术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在雷杜德笔下,玫瑰以精确为美,而在莫奈笔下,睡莲的朦胧又何尝不是它的精神?

今天仍有画家孜孜不倦地描绘植物,其中翘楚如手法精进的村山诚(Macoto Murayama),他使一朵花既如机器般精密又如幽灵般神秘,这样科学与艺术兼备的美感只有在技术进步的今天才得以实现。

1788年重返巴黎后,雷杜德从此成为数位皇后至爱的御用画花人。

说起植物绘画,达·芬奇1478年画在圣母发间的花儿已是经典。意大利和佛兰德斯地区的画家们都是精湛的画花人,只不过那时花是点缀,并非主角。

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推进,欧洲人对植物科学兴趣渐浓。画家、科学家、探险家、传教士都能动手画下植物新种,并开始用美丽的植物绘画装饰室内。

1779年,伦敦人威廉·柯蒂斯(William Curtis)创建伦敦植物园,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城市自然的书《伦敦植物》(Flora

Londinensis)。1787年,他与英国皇家植物园合作出版《柯蒂斯植物学杂志》,这本杂志以手工着色的铜板植物画闻名,源源不断地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植物科学插画。

尽管《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也推出了英国皇家植物园首席画家玛蒂尔达·史密斯(Matilda Smith),但她的名声没能超过后来者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Pierre-Joseph Redouté)。1782年,这位巴黎的画花公子受教于植物学家查尔斯—路易斯·埃希蒂尔·德布鲁戴尔和勒内·卢伊什·德方丹,1786年成为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花卉画家杰勒德·范·斯潘东克的学徒,1787年又赴英国画家植物园学习花卉知识。 1788年重返巴黎后,雷杜德从此成为数位皇后至爱的御用画花人。他所画的1800多种花卉,大多是前人所未画,在约瑟芬的梅尔梅森城堡玫瑰园中写生169株玫瑰画成的《玫瑰圣经》有200多种译本,《百合圣经》与《花卉圣经》也流芳百年。

中国的植物绘画开始得更早,可以追溯到1061年宋代苏颂等人编撰的二十一卷《本草图经》。书中绘画为配制草药服务,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其文图引用颇多。1848年刊印的吴其濬《植物

名实图考》则是最早的中国植物学图谱,为1714种植物绘制了1800多幅实物插图。

冯澄如是近代中国植物科学画的祖师爷。1943年,他创办江南美专;1957年,他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生物科学绘画专著《生物绘图法》。 大规模绘制植物科学画是为编纂《中国植物志》而生的,这项从1959年延续到2004年的植物人口普查为中国植物学界贡献了420名画师。他们画了3万多种植物,完成了世界上最大型的植物学巨著。 绝大多数画师已经退休或转行,现在还在画的也就十多人,只有北京植物研究所有一位有编制的专职画师。剩下的画师都是兼职,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画了16年的孙英宝至今还是临时工。昆明植物研究所绘图组主任曾孝濂用毛笔晕出的植物花鸟,后来通过邮票图案才得以流传。

植物科学画是磨人的活计,小细节直画得人头晕恶心。

虽然植物科学画在今天的中国植物界已经式微,但这项技艺并没有失传。

杨建昆和王凌是昆明植物研究所仅存的两位植物画师,上世纪90年代,他们是曾孝濂带领的昆明植物所绘图组的成员,如今他们一个做民族植物志研究,一个在标本馆工作,只有科研人员发现新种时才偶尔画植物科学画。

科研人员交给植物画师描绘的植物,通常只是一份干瘪的腊叶标本。但画师必须要画出立体的、活生生的植物。

“我们的画一般都是依赖标本,有时可能连标本都没有,只不过是科学家的研究描述。可能植物没到花期、果期,或者标本不完整,那就要按照他的描述推理出一个形象来。”杨建昆说。

现在科研人员会拍一些照片回来辅助绘画,但是在过去,画师们也要跟着科研人员一起到野外去。“我们知道有多少植物,哪些已经画过,没画过的可能是新种,在当地马上就把它画出来。”

没有照相机的年代,记录植物主要靠笔头。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植物画师灵巧的手依然强过照相机和电脑绘图,也只有他们能够恰当地表现出每一个细节。因为照相术只能捕捉植物的外表,而绘画表达的是对植物的认识。

画植物科学画的工具其实很简单,比例规、铅笔、吸管笔,老派画师则用毛笔就够了。但是植物科学画并不简单,最主要是每一个细节都要画得清清楚楚,毫末毕现。这就不是艺术的事了,而是磨人的活计,茎上的绒毛、仙人掌的细刺、松针的正反面,小细节直画得人头晕恶心、眼冒金星。

曾孝濂总是教育王凌要坐得住冷板凳。对一朵花下工夫,是画好植物科学画的要诀。

杨建昆的办公室里挂着好几幅他的植物绘画作品,王凌也给我们看她在业余时间画的彩色植物画。虽然《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工作已经结束了,虽然画植物是那么枯燥磨人的工作,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艺术之心,仍然试图在排线和绒毛之间寻找植物之美。

村山诚的三维植物既有机械感又像神秘幽灵,完全突破了植物画的概念。

雷杜德的169种玫瑰,有一座法国最好的玫瑰园做后援。他的本事并不是画得准,而是准确了还能那么美。另外一些艺术家画花不求写实,更追求艺术感而不是科学感。

这类植物绘画的经典之作多来自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莫奈的故居干脆就叫莫奈花园,酷爱花草的他遍植来自日本的奇花异草,请了五个园丁来打理,并在此画下著名的睡莲。而除了向日葵之外,梵高也画过数幅以花园为主题的画,比如创作于1888年7月斑斓的《花园花开》。

正当红的“自然野趣流”花艺可看作以花画花的一种形式,花艺师川濑敏郎(Kawase Toshiro)将山野花叶布置在朴素器皿和单一背景前,他的创作也像是一种印象派画法。

美国女摄影师艾米丽·布琳寇(Emily Blincoe)则是19世纪英国印花大师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门徒,她的作品《庭院花集》(The Garden Collection)将同色系不同形态的植物巧妙摆放,形成鲜活的图案。德国摄影师马丁·克里马斯(Martin Klimas)的手法则很辣手摧花,他将花放入液态氮中急冻然后用气枪打爆并拍下来。

还有一些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科普植物画。英国女画家西西莉·玛丽·巴克(Cicely Mary Barker),1923年凭花朵与花仙红极一时,作品被用在杂志、贺卡、明信片、相框、瓷偶和水晶球上。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