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新红楼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13:21:52 体裁作文
《新红楼梦》体裁作文

篇一:看《新红楼梦》,感叹大企业病

看《新红楼梦》,感叹大企业病 2010/7/21/8:27来源: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作者:谭小芳

新版《红楼梦》里王熙风的一句话我很有感触,说贾府“大有大的难处”。这话本来是说贾府家大业大,人口众多,管理难度大。用在企业管理上,这话同样成立。企业规模大了以后,很容易罹患“大企业病”。

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员工很容易产生优越感,致使沟通成本上升,运营效率下降,继而引发大企业病,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6月1日,成立于1908年的通用汽车公司(GM)正式向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随后,旗下悍马、欧宝、萨博、土星等品牌纷纷转卖。通用汽车的破产,代表着美国经济正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历着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可见,大企业“大有大的难处”。

“大企业病”通常来说是一种慢性病,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能消解企业的创业激情,怠懈意志,使企业浮肿嬴弱。而一旦急性发作,症状则表现为:企业的组织、业务、投资、财务等等全面失控。

对大企业病的症候群做个归纳总结,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我要说的是,大企业病的症状,永远是个案的、动态的。不同的企业、同一个企业的不同阶段,大企业病往往不同,有时症状恰好相反。下面,谭小芳老师就与您分享大宇和通用的案例。

曾经创造过世界汽车行业速成神话的韩国大宇,一度使企业界滋生了“大马不死”的心理,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大宇无限制地进行“章鱼足式”扩张,最终资不抵债,于2000年11月8日宣布破产,其汽车业务为美国通用汽车购买。

美国通用电气也曾经是大企业病的典型患者。20世纪80年代,通用电气发展成为业务范围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员多达40万人的“经济恐龙”。随着业务扩张,销售额大幅增长,投资收益率却在下降。杰克?韦尔奇察觉到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滞后于市场变化的速度,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主动进行重构。

通过根除官僚主义、精简机构和激励员工,通用电气的市场价值从原来的120亿美元到如今超过4000多亿美元,是举世公认的管理最优秀和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杰克?韦尔奇要求员工以开杂货店的心态对待通用电气,而杂货店的最大特色是顾客第一,没有架子。

同样是大企业病,一个走向了灭亡,一个创造了奇迹。二者的区别在于:疯狂扩张导致大宇破产,而以杂货店心态进行管理,让通用电气精干、灵活,赢得了更强的竞争力。

企业界普遍认为,韦尔奇发起的是企业文化革命。错,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韦尔奇的改革,本质上是颠覆旧的组织结构,是一场改组科层结构的组织革命。韦尔奇当年面对的难题,是组织运转速度奇慢,部门之间深沟高垒,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官僚主义盛行。拆墙拆的什么墙,拆的是部门之间的墙,是此职能与彼职能之间的墙。韦尔奇的经营变革,是减少管理层级,让经营信息传导得更快更准确,把金字塔式的传统科层结构,改组成扁平化的矩阵结构。

你制造部门喜欢生产已经定型了的成熟产品,而不理会市场需求是吗?好的,我引进项目经理制,打通部门壁垒,让销售部、供应部、生产部坐在一起,来研究市场需求。把韦尔奇的拆墙运动理解为企业文化运动,具有普遍意义,是个好榜样的想法,是很容易把中国企业引上歧途的。

郭广昌说得很好,中国企业目前的主要工作不是拆墙,而是补墙。补什么墙?就是企业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在能力上要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扁平化是个趋势,但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我同意郭广昌的看法,还是要培育、提高职能部门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准。

为了医治大企业病,国内一些企业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海尔建立了一个“压力传导机制”,把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通过人事奖惩系统,传导到每个员工身上。联想就更干脆,设立了“末位淘汰制”!我觉得这才是对症下药、科学管理的态度,其他企业应该向他们学习的。

国内的案例来说——最典型的就是格兰仕打败“岘华”的市场案例:想当初,德叔运筹帷幄微波炉市场,面对巨大的竞争对手惠而浦(当时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商,上海岘华的合作方),以一周一次大型促销的方式,极端的价格战略,使岘华毫无招架之力——因为当时岘华的促销从报批到落实需要2—3个月的时间,德叔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大将军,此战后,格兰仕便踏上了世界微波炉大王的大道。

再说说海尔吧——海尔在发展过程中就发现了类似“大企业病”的问题,因此提出了OEC管理体系,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其实核心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事项,并且尽量的避免重复劳动。后来的SBU(战略事业单位)的提出,更倡导“每个人都是一个赢利单位”,如果你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你就要面临危机——实际上,海尔也是这样进行内部竞争的,每个月中层干部都有“下课”,调换岗位,使企业象一头豹子一样,紧凑迅猛而有战斗力。

总之,谭小芳老师根据咨询和培训的一些经验,另外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将共性的问题说一说吧:1、提高危机意识;2、提高各单位盈利能力和市场意识;

3、根除官僚主义、精简机构和激励员工!最后,谭老师希望国内大企业“病不缠身,健康发展”!

篇二:蒋梦婕2010《红楼梦》剧照(共35张图片)

蒋梦婕,中国内地新生代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2010 年因出演了新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一角而被广泛关注。其后出演作品有电影《百年情书》、电视剧《被遗 弃的秘密》、《刺青海娘》、《一克拉梦想》等更为观众所喜爱。2012 年凭电影《百年情 书》中的优秀表演荣获中国电影百合奖影后。中文名: 国籍: 民族: 出生地: 出生日期: 职业: 毕业院校:蒋梦婕 中国 汉族 安徽芜湖 1989 年 12 月 7 日 演员 北京舞蹈学院经纪公司:北京荣信达影视艺术有限公 司代表作品:《新红楼梦》《被遗弃的秘 密》星座: 生肖: 身高: 体重: 血型:射手座 蛇 166cm 45kg A型

篇三:你不知道的王鹤鸣和他的《如梦之梦》

你不知道的王鹤鸣和他的《如梦之梦》

从2004年中戏毕业到如今的2014年,十年之间,王鹤鸣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对演绎事业充满期待的懵懂少年,蜕变成了如今的事业蒸蒸日上的一个真正的演员。十年里,他既是《新红楼梦》中贾府的“呆霸王”薛蟠,又是《新三国》中汉主刘禅,十年磨一剑,无数的磨练让王鹤鸣在不同的角色中如鱼得水。

(新三国中饰演刘禅)

而此次加盟《如梦之梦》话剧组,更是把王鹤鸣推向了又一个小高潮。《如梦之梦》是话剧大师赖声川的呕心沥血之作,故事讲述一位病人,在医学无法诊断他绝症的时候,

开始做的追寻。主题环绕着生命的追寻、死亡,及人生带来的重复生命模式。整出戏像一次庞大的旅行,从主角的生命末端开始,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从亚洲到欧洲,从生到死,从痛苦到解脱的可能性。

王鹤鸣在话剧里饰演多个角色,他坦言道,话剧不同于电影电视剧,话剧是一本台词一路演下来,这是对自己的一个历练,同时出演赖声川老师的作品也一直是他的梦想,所以,他一定会好好排练,给观众们展现最好的角色。

篇四:由新版《红楼梦》看媒体传播国学的弊端

由新版《红楼梦》看媒体传播国学的弊端

(辽宁师范大学 张彩霞)

近年来,“国学”越来越热,通过影视媒介传播国学的趋势也 越来越流行,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借媒体媒介传播国学的方式已经显现出很多弊端,这些弊端主要有:

第一,媒体传播媒介在国学传播上过分注重收视率、通俗化以及商业影响,甚至借国学传播来追逐巨大的经济利益。新版《红楼梦》之所以招来很多非议,我觉得也主要是这个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导演不以《红楼梦》的艺术风格来编导《红楼梦》,不从实际出发,而是生搬硬套地延续她个人的风格,一味地在形式上求新求变,企图通过“很震撼、很现代”的场景,如昏暗的画面,鬼魅的音乐,古怪的铜钱妆等,来吸引观众眼球,但这种近乎魔幻的个人烙印,套在《红楼梦》身上,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新版《红楼梦》耗资过亿,奢华的道具和唯美的场景,也都是表面文章,而且事实上一味用奢华道具来表现贾府的荣华也并不妥当,贾府的繁华并不是处处都体现在外在的金玉满堂,如贾母给宝钗布置房子时,用的东西是石头盆景、水墨字画、白菱蚊帐之类,它是雅致的,半旧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小说里常提到的贾母的佛手,宝玉的瓷盘子,都是一种旧的,沉淀下来的奢华感觉。而电视剧把这一切拍得美,热闹,而且冷,像穷人想象中的贵族的生活,而不是曹雪芹笔下的贵族生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这些形式对《红楼梦》真正内涵和美的阐释却价值甚少。

(二)、媒体媒介急功近利的心态与做法,使得耗资巨款的本来应具有很大优势的新版《红楼梦》在与花钱很少的“87 版”《红楼梦》的比较中败下阵来。“新版红楼”的顾问之一周岭也曾是“87”版的编剧,对于新旧两版的不同,他曾对媒体表示:24 年前他给“87 版”演职人员讲课,当时主创人员几乎无一人缺课。后来又给电影《红

楼梦》剧组讲课,厂长、导演及作曲等主创人员每课必听。24 年后的今天,他为新《红楼梦》剧组讲课,但没有一位主创人员露过一面。由此可见,新版的剧组和演员在前期准备及拍摄《红楼梦》的过程中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较之旧版相差甚远。24 年前相对单纯的社会环境、整个剧组对于小说的巨大热情和为一部优秀电视剧而努力的理想主义劲头,使其拍出了《红楼梦》的内涵和韵味,使观众看到了它的美。而“新红楼”在效益的逼迫下,不像老版那样投入时间成本,从其开拍前声势浩大的选角活动,到主要角色的数次易人,再到李少红的临危受命,都使得这部电视剧显得仓促,不够火候,因此“新红楼”成为经典重释的一大败笔,也就不足为奇。然而重拍经典是否能成为“经典”,对投资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可借“经典”之名极度吸引眼球,在收视率为王道的今天,这就意味着成功。这种借经典牟利的行为极大地摧残和毁坏了经典的文化与价值,亵渎了国学的真谛,也对国学的弘扬与传承造成极大损害。

第二,媒体媒介传播国学的另一个弊端是拍摄经典的剧组和演员对国学的认知不够深刻,国学知识底蕴不够深厚,不能很好地理解、把握和传达国学经典的内涵与真谛,反而对大众造成误导。新版《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新版《红楼梦》剧组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精神内涵理解很不充分。导演口口声声称新版《红楼梦》“高度尊重原著”,这是一个极大的悖论,我们都知道《红楼梦》原著只有八十回,后四十回则是别人续写,根本不是曹雪芹所写,原著都不完整,何来的“高度尊重原著”?《红楼梦》后四十回无论从内容上、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与前八十回相差甚远,且其前后内容及人物性格发展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处, 因此“新红楼”要以一百二十回作为“整体”,就必然要歪曲前八十回,要认同后四十回为“原著”,就必然要背离曹雪芹的“原著”,这个矛盾先天存在,无法解决。如果导演对前八十回《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精神内涵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就不会弄不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死板教条地把后四十回以“以高度尊重原著”的原则搬上银幕,从而把宝玉“不枉天恩祖德”、“兰桂齐芳,贾家

复兴”、“赵姨娘鬼魂附身”这些糟粕也全部“忠实”地搬上去。因此,新版《红楼梦》根本无法表现曹雪芹原著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境界,因为它从“根”上,就没有忠于原著。可是导演还声称“忠于原著”,这就会误导读者,让很多没看过《红楼梦》原著的人以为这就是曹雪芹的作品,这就是我们中国最伟大的小说。

(二)、新版《红楼梦》剧组对现阶段《红楼梦》的研究成果及读者心理缺乏足够认识。近年来红学中的“探佚学”日新月异,取得了重大成果,“探佚学”的兴盛已经越来越强烈地颠覆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的整体,大多数读者也已经不认可后四十回了,其标志就是87版《红楼梦》取探佚的思路而不取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87版《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剧情改编取了探佚的思路,这个大方向虽是正确的,但也并非完美,故事编排还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新版《红楼梦》本来可以在探佚研究提供的“轮廓”和“线索”的基础上,克服旧版的不足和欠缺,精益求精,打造出一部能体现曹雪芹原著真思想和真艺术的杰作。而且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的亡佚,这也给影视剧的改编留下了巨大的创造空间,87版中探春远嫁一集,就是一个以探佚思路改编的成功范例。可是没想到新版《红楼梦》对现阶段《红楼梦》的研究成果及读者心理缺乏足够认识,也许是置之不理,总之新版没有与时俱进,而是把陈腐的后四十回续书搬上屏幕,其结果可想而知。

(三)、新版《红楼梦》的演员缺乏古典知识底蕴,因此也完全没有古典的气质与内涵。“新版红楼”的演员与“87版”的演员相比,不是演技的逊色,而是气质与内(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新红楼梦》)涵上的差距。“87版”前期准备与拍摄的时间长,而且演员在戏外也很用功,那时所有学员人手一册原著《红楼梦》,时时研读,每天进行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学习。给他们授课的老师也都是“红学大师”,这些老师从《红楼梦》的主题、时代、人物到风格、习惯、礼节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及吃喝玩乐,无所不讲,经过这样的长时间的古典知识的熏陶,也就渐渐培养起她们的古典气质与内涵,因此她们演起来也就生动、韵味十足。新版《红楼梦》的演员与87版正好相反,戏外不用功,而且培训与

拍摄的时间也短,因此她们没有一点古典的气质,当然也就演不出古典的韵味,倒更像是现代人穿着古装扭捏背书,完全表现不出《红楼梦》人物的气质,更何谈来表现曹雪芹原著的精、气、神。

(四)、新版《红楼梦》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李纨是寡妇,不能穿红戴绿,可是电视剧中的李纨的头上却戴着一朵大红花。小说中柳湘莲是演小生的,电视剧的旁白也这样说,可当柳湘莲出现时,他却在戏台上演旦角。另外,有的原著台词也读成了错别字,如“椒房”读为“淑房”,“淋竹醉堪调”的“调”读成“调”,“句未裁”读成“句未栽”,宝钗说的“真真膏粱纨绔”中“纨绔”读成“纨绮”等等。 这样一部重要的经典电视剧竟出现这样明显的低级错误,剧组的国学知识底蕴可想而知。

由上分析可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媒体传播媒介并没有揭示出国学的深刻内涵,反而亵渎了国学的真谛,对国学的弘扬与传承造成损害。可这也并不等于说媒体传播国学一无是处,它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我们应积极弘扬媒体传播国学的优势,大力抑制其弊端,才能更好的利用好这把双刃剑。

同时,我认为我们不能把传播、弘扬国学的重点放在媒体传播上,它毕竟是一种快餐文化,是别人阐释的国学,别人理解的文化,如果我们不静下心来先去认真研读经典,不去与古人对话,不去把他们当成我们生命中的长者或是朋友,不去直接聆听他们的声音,就去看百家讲坛,去看名著电视剧,去不加思索与批判地接受媒体传播的一切,那我们国学的精髓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也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亡。

所以我们传播国学应讲求稳、踏实,而不是快、浮躁。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首先应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国学,终身研读不止,从国学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提升精神和境界,增强自己的底蕴和个人修养,使国学中蕴含的精神真正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之,不管是国家还是我们个人,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培养起对国学的真正的热爱之情,主动承担起保护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继承国学,真正把国学弘扬起来,传承下去。

地址: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150信箱 梁湘如转张彩霞 邮编:116029 电话:18941130738 13134890020

个人简介:我叫张彩霞,现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古代文学专业,受业于梁归智老师。

篇五:第三章 《红楼梦》的续书

第三章 《红楼梦》的续书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尚未完成的小说,其后文人纷纷续作,出现了大量的续书。

一、关于《红楼梦》的120回全本

曹雪芹这部《红楼梦》有头无尾,让人十分遗憾。舒元炜就曾无比遗憾地感叹:

惜乎,《红楼梦》之观止于八十回也!全册未窥,怅神龙之无尾;

阙疑不少,隐斑豹之全身。(《红楼梦序》)

1、传闻的最早出现的120回全本:“雁隅本”

120回全本的《红楼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据周春《阅〈红楼梦〉随笔》记载:

乾隆庚戌秋,杨畹耕语余云:‘雁隅以重价购钞本两部;一为《石

头记》,八十回;一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微有异同。爱不释手,

监临省试,必携带入闱,闽中传为佳话。壬子冬,知吴门坊间已开雕

矣。兹苕估以新刻本来,方阅其全。

如果此话属实,那么最晚在乾隆庚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秋就有了120回的抄本。

2、120回全本的正式刊印本:“程高本”

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用木版活字刊印了120回全本的《红楼梦》(“程甲本”),第二年又重新修订刊印(“程乙本”)。

关于这120回的全本,程伟元、高鹗在其各自的《序》和《叙》中都说,他们只是做了些收集、整理、出版的工作,至于后40回的文稿则是常年悉心搜集所得:

原目一百二十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

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

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

仅集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繙阅,

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笋,然漶漫殆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

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共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

成矣。(程伟元《红楼梦序》)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

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

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jī

jué),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

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高鹗《红楼梦叙》)

“程高本”一出,风行天下,成为至今的120回全本的通行本。

3、传闻的其他120回全本:“三六桥本”

1942年末,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张琦翔在一次读书会上作了一个报告——《读〈红楼梦〉杂记》,散会时读书会的日籍顾问儿玉达童教授到讲台前与他交谈,告诉他日本有一种“三六桥本”。三六桥是蒙古正白旗人,姓钟木依氏,汉名叫张三多,自号六桥, 人们以其“三”字为姓,配其号而叫作“三六桥”。三六桥在清朝和伪满洲国都作过官,喜爱藏书,与日本人交往很多。他曾经收藏的《红楼梦》后来可能流入了日本。据儿玉达童介绍,“三六桥本”后30回的内容大致是:宝玉身陷监狱;探春远嫁外藩;凤

姐最后被休弃;妙玉沦落风尘;小红和贾芸结婚,同去“探监”看宝玉;宝钗与宝玉婚后死于“难产”;湘云沦为乞丐,与宝玉结婚。

《红楼梦》80回以后的续书,究竟有多少种?情况怎么样?现在很难弄清楚。传闻中的各种续书,大致有这样一些情节:荣、宁二府被查抄后萧条至极;宝钗嫁给宝玉后因为难产而死;宝玉穷愁潦倒,沦落为打更的更夫;湘云出嫁不久便守寡,流落街头行乞,后来与宝玉结为夫妇。

二、“程高本”后40回“伪续”的被发现

从1791年“程高本”诞生到1920年“戚序本”《石头记》石印面世的一百多年间,人们普遍认为:《红楼梦》本来就是120回,这120的《红楼梦》是出自一人之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石头记》早期抄本和有关史料的陆续被发现,专家们校勘各种版本,研究有关史料,终于揭出了通行的120回全本“程高本”的破绽:后40回是他人补续,前80回多次经人增删。

1、较早提出“程高本”续书问题的是潘得舆。其《金壶浪墨·读〈红楼梦〉题后》:

传闻作是书者少习华膴,老而落魄,无衣食,寄食亲友家,每晚

挑灯作此书,苦无纸,以日历纸背写书,未足业而弃之。末十数卷,

他人续之耳。

潘得舆只是指出了“程高本”120回的后十多回是他人补续的,但究竟是十几回,是哪一回到哪一回,他并指明。当然,察觉续书问题的并不只潘得舆一人。嘉庆、道光年间不少人认为原著至于第九十七回,如《红楼梦补》、《红楼梦幻》等都是从“程高本”九十七回续起的。

2、第一个明确指出 “程高本”后40回为续作的人是裕瑞。其《枣窗闲笔》:

此书由来非世间完物也,而伟元臆见,谓世间当必有全本者在,

无处不留心搜求,遂有闻故生心思谋利者,伪续四十回,同原八十回

抄成一部,用以绐人。伟元遂获赝鼎于鼓担,竟是百二十回全装者……

细审后四十回,断非与前一色笔墨者,其为补著无疑。

潘得舆、裕瑞只是指出了续作问题,但并不知道补续者是谁。那么,补续者是谁呢?

3、关于“程高本”后40回的补续者高鹗

首先指出“程高本”后40回补续者为高鹗的人是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其《船山诗草》卷十六:

赠高兰墅鹗同年

无花无酒奈秋深,洒扫云房且唱酬。

侠气君能空紫塞,艳情人自说红楼。

逶迤把臂如今雨,得失关心此旧游。

弹指十三年已去,朱衣帘外亦回头。

他在诗题下自注云:“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为兰墅所补。”

其后,清末俞樾也考定补续者是高鹗。其《小浮梅闲话》:

《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鹗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

注云:?《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为兰墅所补。?然则此书非出一手。按:

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则其为高

君所补,可证矣。

潘得舆、裕瑞、张问陶、俞樾等人所记,并未引起红学家们的注意,更不为广大读者所知。

直到1921年,胡适先生出版了《红楼梦考证》,“高续说”才引起学界的注意,得到普遍认可,开始广泛流起来。他根据《船山诗草》、《小浮梅闲话》、《郎潜纪闻二笔》、《御史题名录》等资料,断言《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高鹗补的”。1923年,俞平伯出版了《红楼梦辨》,列举了更多的理由证明后40回确实是高鹗补续。从此,后40回为高鹗所补续,几乎成为定论。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以“程乙本”为底本的120《红楼梦》,便署名“曹雪芹、高鹗著”,各种文学史教材几乎也都这样写。

4、“程高本”后40回“高续说”的疑点

其实,认定“程高本”后40回的补续者就是高鹗或程伟元和高鹗,还是有一些可疑之处的。 第一,乾隆五十五年(1790),周春在《阅〈红楼梦〉随笔》中提到了120回本的《红楼梦》,这比“程甲本”早1年。

第二,“程甲本”与“程乙本”的异文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程乙本”中某些不同于“程甲本”的异文,是由于高鹗未读懂原文而妄加修改造成的。如第八十一回贾政说到迎春婚事的一段话,“程甲本”是这样的:

贾政叹道:?我原知不是对头,无奈大老爷已说定了,教我也没办法。?

而“程乙本”却改成了这样:

贾政叹道:?我原不知是对头,无奈大老爷已说定了,教我也没办法。?

原文中“对头”意思是“般配”、“和得起”,高鹗却错误地理解为“冤家对头”的“对头”,因而错改原文。再如第八十六回知县复审薛蟠打死人命案子的话,“程甲本”是这样的:

好个糊涂东西!本县问你怎么砸他的,你便供说恼他不换酒才砸的。今日又供是失手碰的。

而“程乙本”却改成了这样:

好个糊涂东西!本县问你怎么砸他的,你便供说恼他不换酒才砸的。今日又供是失手砸的。

原文中先两次用“砸”,最后一次用“碰”,用得很精妙,生动地描摹出了薛蟠的狡辩。高鹗这样一改变索然无味了。又如第九十回“宝蟾送酒”有一个细节,“程甲本”是这样的:

宝蟾方才要走,又到门口向外看看,回过头来向薛蟾一笑。

而“程乙本”却改成了这样:

宝蟾方才要走,又到门口向外看看,回过头来向宝蟾一笑。

很明显,这里“薛蟾”应该是“薛蝌”的误写,本来是写宝蟾挑逗薛蝌,这一改语意既不清楚,而且反倒成了薛蝌挑逗宝蟾,显然与原意相违背。第一百零一回王熙凤在大观园“遇鬼”后回到家里,“程甲本”是这样的:

贾琏已回来了,只是见他脸上神色更变,不似往常。

而“程乙本”却改成了这样:

贾琏已回来了,凤姐见他脸上神色更变,不似往常。

原文是王熙凤因为在大观园中“遇鬼”,回家后贾琏看见王熙凤脸色大变。高鹗未读懂,却改成了王熙凤看见贾琏脸色大变了。

应该说,后40回的补续者究竟是不是高鹗,这还是一个需要有进一步的材料来证实的未决的红学悬案。

三、《红楼梦》的再续书

1、概况

程伟元、高鹗的120回《红楼梦》“全本”的刊行,影响极大,很快便掀起了一股续书热潮,相继

出现了一大批再续书,据统计有100来部。仅据一粟《〈红楼梦〉书录》著录,就有32中:

《红楼复梦》、《红楼圆梦》、《红楼梦补》、《补红楼梦》、《增补红楼梦》

《红楼幻梦》、《红楼梦影》、《太虚幻境》、《红楼真梦》、《红楼梦剔本》

《红楼三梦》、《红楼后梦》、《红楼再梦》、《红楼续梦》、《新续红楼梦》

《红楼梦醒》、《疑红楼梦》、《大红楼梦》、《红楼翻梦》、《再续红楼梦》

《后红楼梦》、《绮楼重梦》、《红楼补梦》、《红楼残梦》、《三续红楼梦》

《红楼余梦》、《疑疑红楼梦》、《续红楼梦》(三种)、《新石头记》(二种)

这些再续书,有的从第九十七回续起,有的从第一百二十回续起,最早的出现于19世纪初,最晚的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清嘉庆年间最为活跃。

这些再续书,五花八门,荒诞离奇。如《新石头记》,写宝玉出洋留学,在日本东京与林黛玉重逢,得到日本皇帝资助结了婚。这真是天方夜谭。这些续书,除《红楼梦影》外,几乎都是走的一个套路:大抵翻黛死钗嫁的案。作者们不甘心于宝、黛“木石前盟”的破灭,纷纷让黛玉死而复生,宝玉还俗,宝、黛终成眷属。总之,最后都是大团圆的结局。

这些再续之作,十分平庸,不仅与曹雪芹的原著相比有天渊之别,即使与“程高本”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这些再续之作没有任何一部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过,几乎都在极短的时间内销声匿迹了。

直到今天,补写《红楼梦》的兴头仍未衰竭。2006年时代文艺出版社还出版了陈海鹰写作的160回130多万字的《新红楼梦》。

2、选介

1《后红楼梦》 ○

作者逍遥子,三十回。作于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是再续书中问世最早的一部。

这部续书,伪托曹雪芹作,卷首列有曹雪芹母亲给曹雪芹的一封家书,作为代序。在这部续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都成了实有其事的真人,并与曹雪芹都有一些交往;而且曹雪芹也在某些情节中出现,成了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书的开头说,曹雪芹先前之所以把宝、黛写成不能团圆的悲剧,是听了贾宝玉的建议,为了更加动人,使之能压到古今一切情史。后来又因为“薛宝钗评论起来说,‘你俩人享尽荣华,反使千秋万古之人为你俩人伤心堕泪,于心何安’,于是贾宝玉才再请曹雪芹另编出《后红楼梦》,将死生离合,一段真情一字字直叙。”

小说的梗概是这样的:

贾政回京途中,停船在毗陵驿,见到一个年轻和尚向他下拜,一看,原来是他儿子宝玉。一会儿,那年轻和尚就被一僧一道拉走了。贾政立即叫人去追,把僧、道和宝玉都抓住了,并从僧、道身上搜出通灵宝玉和几个木人。送到当地衙门审问,原来僧、道摄了林黛玉和晴雯的生魂,用以骗宝玉跟他们走,并洒上迷药,使宝玉失去本性。当宝玉看到贾政时,终于恢复了本性。于是,人们把插在木人身上的小针拔去,将黛玉、晴雯的魂魄带回到贾府宗祠,等待还魂。

这时,贾府中自袭人出嫁蒋玉菡以后,其他丫头大都打发出去了,唯有柳五儿要求回来,王夫人让她同紫娟一起伺候惜春。一天,柳五儿病得奄奄一息,紫娟照看她,梦见晴雯进房来说,林姑娘回来了。紫娟听了后,?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鹚嵌济挥兴溃琏┑较嫦婀荩患搅肆主煊瘛W暇晷牙春螅宥阉廊ィ琏┤唇杷那寤够炅恕G琏└嫠咦暇辏主煊窠诿魈焖仁被厣拖Т焊嫠咄醴?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林黛玉虽然死去已久,但是,由于她生前有一条练容金鱼,死的时候紫娟把金鱼给她含在口中下葬,所以躯体

并未腐烂。到了第二天巳时,打开棺材,林黛玉果然还魂了。

林黛玉还魂后,由于经历了两世,对一切包括宝玉都很冷淡,只一心修道。这时的林黛玉,虽然还住在荣国府,但早已不再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了。原来黛玉有一个过继的哥哥叫林良玉,林良玉本是她叔叔的儿子,但由于叔叔死于两广总督任上,婶婶又难产而死,所以林良玉一生下来便由黛玉的父母抚养。林良玉继承了两家的巨额财产,认真经营,家业已经相当可观了。这时林良玉上京赶考,便把贾家卖出去的荣国府旁边的一所大房子买了下来,并交给了妹妹林黛玉,让她来管理林家的这分巨大的家业。

林黛玉在管理家产、处理事务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示了她的才能。她体恤下人,完全不同于当年王熙凤的刻薄营私,而精明干练则远远超过了王熙凤。王夫人等暗想,“只知道黛玉精细聪明,善于诗词笔墨,哪知道他胸襟里有此绝大的经纬才情,外面又一毫的看他不出,比起从前王熙凤的光景,真觉得地别天悬。”“只要有了这么个人来主持主持,只就咱们两府里现在规模,非但过得来,也还长得起。”这时的贾府,已经日子很拮据,更需要这样的一个管家能手。于是,人们又想到了她的练容金鱼。这只金鱼,来自安期岛玉液泉内,天生而成。鱼上也有字:正面是“亦灵亦长,仙寿偕臧”,背面是“一度灾劫,二贯茀禄,三跃云渊”。贾府中人说,这才是真正的与宝玉的“通灵宝玉”( 正面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相配,林黛玉听到后,也要砸了这“劳什子”。

林良玉进京时,与好友姜景星同路,到京后都留驻在贾家。林良玉、姜景星与贾宝玉相处甚洽,三人都拜学于曹雪芹门下。林良玉想将妹妹林黛玉许配给姜景星,姜景星也仰慕黛玉之才。后来,姜景星考中了状元,林良玉中了探花,林良玉便正式向贾政提出了妹妹黛玉婚姻的事。贾政本想让黛玉与宝玉圆婚,但因为宝玉这时已与宝钗成婚,不好以此驳回林良玉的意思,只得让林良玉问一问黛玉的意思。对姜景星的求婚,黛玉以出家为借口,断然拒绝。贾府上下以为林黛玉是有意于宝玉,其实,林黛玉真的是看破红尘想要出家。

王夫人原先收养本家侄女喜鸾、喜凤姊妹二人为女,林良玉对喜鸾一见倾心,贾政便将喜鸾许配给了他。林良玉金榜题名后,举行洞房花烛之礼。就在林家备办喜事的时候,宝玉因为黛玉一直不理睬她,郁积成疾,本来就是奄奄一息了。当听傻大姐说林姑娘要回林府操持其兄林良玉的婚礼时,贾宝玉误以为是黛玉要出嫁姜景星,病情陡然加剧,在弥留之际,说:“黛玉,黛玉,你好??”就昏死过去,后来不知怎么又活过来了。在哥哥林良玉新婚中,黛玉被新嫂子喜鸾灌醉,做了一个梦。梦中与惜春同游仙境,翻阅了十二钗册子,看到了自己与惜春等人的未来命运。殿上坐着贾母与元春,贾母把自己的凤冠给了黛玉,元春把自己的凤冠给了惜春。梦醒后,黛玉从此就再也无法修道入静了。

贾政、王夫人商议,让贾宝玉娶林黛玉。他们知道林黛玉两世为人,对宝玉对婚事都很冷漠,不会答应,于是请出曹雪芹从中斡旋。林黛玉不好直接拒绝,于是提出要袭人来服侍,让袭人的丈夫蒋琪官来领戏班,让芳官等人还俗来做戏子,企图触怒贾政。人们素来知道贾政反感戏子,知道这只是林黛玉拒绝的借口。袭人进府服侍倒是不成问题,但怎样才能重组戏班又不触怒贾政呢?最后还是曹雪芹想出了锦囊妙计,一面让林良玉给贾政说蒋琪是林家的陪嫁,芳官等人还俗重新成立戏班是姜景星送的。这时姜景星娶了喜凤,贾政不便拒绝这位新贵女婿的高兴。另一面又对林黛玉说,贾政都一一答应照办了。这样林黛玉就只好答应贾政、王夫人的提议,终于与贾宝玉破镜重圆了。同时,晴雯、紫娟以及后来的莺儿都成了宝玉的妾。

宝玉、黛玉成婚以后,林良玉提出林家的财产归黛玉,黛玉执意不从,后来只好各得一半。在林黛玉的精心管理下,贾府又兴旺起来。此后,贾政不断高升,宝玉也高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在一次院考中,他的一首应制诗让皇帝非常满意,得了第一,压倒了姜景星和林良玉。于是,贾宝玉升为侍读学士。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