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书海遨游手抄报的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32:24 字数作文
书海遨游手抄报的内容字数作文

篇一:在书海中遨游--读书月活动(方案、纪实、总结、剪影、板报)

在书海中遨游

——读书月活动方案

目录

活动方案

活动纪实

活动总结

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活动剪影

活动板报

在书海中遨游

——读书月活动方案

细水长流,汇成大海。让课外书给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命的状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畅游书海中拥有智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与好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学生开启一扇心灵之窗,让他们学会感激,懂得感激,通过激趣、导读、导思,进而达到导行、导写,让同学们在与好书对话中感知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下文化底蕴,为人生奠定幸福基石。

一、活动主题: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在书海中遨游

二、活动宗旨:

通过读书月活动,旨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

三、活动目标:

1.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提供文化底蕴和幸福动力。

2、为师生搭建展示读书风采的平台,让师生在共读中提高,让家庭在同读中和谐,让学校在书香中发展。氛围,为营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四、活动对象:三年级二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时间:201X年X月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发起(X月X日)。

(一)、宣传发动阶段:利用橱窗、朝会宣传读书专题内容,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

(二)、实施操作阶段:

1、向学生推荐优秀阅读书目。

2、制订读书计划。

3、根据阅读书目以及本班的阅读计划,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5、开展一次读书征小报展活动。

6、组织一次课本剧比赛。

7、开展一次“故事大王”比。

8、组织一次读书心得交流。

(三)、总结评比阶段:

1、进行“读书之星”的评选。

2、进行读书活动总结。

六、活动内容与要求:

1、设一个图书角。设立一个红领巾图书角,通过开展“献一本看百本”的活动,使各中队图书角都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可供学生阅读。

2、有一个固定的读书读报时间。每周拿出一节课进行专门的读书,利用这段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3、写一篇读书心得。也可写一篇读后感,并在班中交流。

4、逛一次书城。利用双休日开展一次逛书城活动,发动家庭为孩子选购一些少儿读物,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粮。

5、办一份小报。读书中的生活剪影等不限。

X年级X班

201X年月X月X日

活动纪实

一、 出旗

1、中队长集合整队。宣布:“请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2、各小队向中队长报告。(报告中队长:××小队应到()人,实到()人。报告完毕。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互敬队礼。

3、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报告中队辅导员:三.2中队应到55人,实到55人,一切工作准备就绪,请辅导员指导。

中队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并希望你们能在活动中好好表现,祝你们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队长敬礼,辅导员还礼后,中队长回原位,向全队发出“稍息”口令。

4、中队长宣布开始:现在我宣布,“在书海中遨游”的读书主题中队会活动现在开始!

5、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敬礼”。 “礼毕,全体唱队歌”。

二、活动

女: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男: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女:书,能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

男:书,承载着童年的梦,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合:朗诵经典美文,我们就是在和作家们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外各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新建小学三年级二班“在书海中遨游”主题中队活动现在开始。

男:为什么我们要读书呢?这个问题好像几百年前就有人提起过。 女: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读书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正像俄国作家普希金所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女:我们与书交往了好几年,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男:下面请大家谈一谈。

生:读书,能使你畅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

生:读好书,能带你去探索古今中外的趣事奇谈。

生:读好书,能使你们明辨是非,分清美丑;为你指明生活方向,教给你做人的道理。好书,还能帮你预知未来,展现前景,使你追求美好,发愤向上。

男:明代文学家徐渭这样写道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从这副对联,我们不难看出:正处于读书的黄金时期的我们来说,读书是很重要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宝贵的时期去多读多看,在读书过程中收获智慧和体验快乐。

女:同学们平时喜欢看什么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才适合我们小学生读呢?

生1:我觉得我们应该多读作文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生2:童话很适合我们阅读,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生3:多读些名著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生4:一些脑筋急转弯的书可以开发我们的智力。

生5:科幻的书也很适合我们阅读,它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男:看来读书也有选择呀,谁愿意把自己读书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① 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生A:可以列提纲读书:

② 读后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③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B:①读书要勾画圈点,用相关符号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②做好批注。

③随时写读书笔记。可做摘抄,写体会(即读后感)

男: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真不错,你们想知道名人们是怎样读的吗? 生1: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生2.鲁迅的读书法

篇二:让孩子们在书海中遨游

让孩子们在书海中遨游

张家港市西张小学 陈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为了把“标准”中这一要求落实到实处,我们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小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等”特点想方设法地打通课内外、扩大阅读面,激发他们阅读动机,增加他们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创造条件地提高他们阅读能力,影响他们的阅读质量。

怎样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呢?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给 “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小学生理解能力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们应注重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初步掌握“三读”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我们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有些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有些文章读得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有些文章读得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2、指导做读书笔记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中提出“培养学生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我们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也可以写读书收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每班每人设立一本摘录本。

3 、指导学生仿写。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绍“松柏”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松柏”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这样不但教会了学生读书,而且训练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二、激发 “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我们首先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他们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名人效应。

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们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如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鼓励他们爱书籍、爱读书,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

2 、潜移默化。

课外时间,我们经常与学生在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阅读时,我们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我们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事,给学生启示: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兴趣培养起来了,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 、树立典型 。

在课堂内外,我们随机树立典型。如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我们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三、开展 “活动”,让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课外书书籍种类多,内容有好有坏,并且小学生课外时间也有限,能让他们会选择好书来读很有必要。因此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读好书”。

1 、轮流上台汇报。

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成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 、自办手抄小报 。

我们组织的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告诉学生手抄小报的内容很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自身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我读书,我快乐”手抄小报,办的质量很高,得到了学生、家长及老师的好评。

3 、充分利用节日。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们利用节日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或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 、及时评展精品。

( 1 )剪贴展览。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我们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我们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 2 )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作品在教室中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四、广开 “渠道”,让学生“多读书”。

1、用好所订报纸、杂志。

我们规定学生读报刊的时间,让学生开展好读报活动,并进行检查、评比工作。

2、利用好学校图书室。

我们学校的图书室经常开放,学生每人每月向图书室借阅图书一次。

3、设立班级图书柜。

发动学生每人捐一本图书,设立班级图书柜。利用中午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并对开展好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从而达到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而是在不断地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

事实证明,我们的小学生在我们的精心指导下,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已不断地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开发了智力,并且在文化宝库里不断的完善了自我、发展了自已,培养了个性,同时提高了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篇三:在书海中遨游

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中遨游!

制作人:陈思媛

暮春的天气,泛着些慵懒,尤其在这样的夜晚,灯火凄迷,你和一盏灯都不说话,选择沉默——这样的氛围或多或少让人有点恹恹欲睡的感觉。如果此时耳畔突然响起了钟声,沉郁而浑厚的,一丝不苟地剥开夜色,来叩问你的灵魂,你又会想到些什么?我在黑夜里想象,用颤抖的手指拨开重重迷雾,穿过浓重的夜色,抵达十五世纪的巴黎。矗立在我眼前的是座巨大的哥特式建筑,高高的塔楼刺进苍穹。匍匐在巨人的脚下,我不过是一只卑微的蚂蚁。她就是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一首庞大的宏伟的石头的交响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

确实给了我许多的启示,书籍丰富了我的闲暇时光,灌溉着我的心灵;滋润着我的心灵;充实着我的心灵。在偌大的书海中,我受益匪浅……看到书中人物的悲哀,我会为之所动;看到书中人物的喜悦,我会为此而笑;看到书中人物的成功,我会从中获得启示……书伴随着我的成长。

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 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 也没有任何骏马

能像一页欢跃的诗篇。

最贫穷的人也可如此跨越旅

行,

而不必被迫为通行纳税;

这运载人类灵魂的马车

是多么节俭朴素!

篇四:遨游书海 享受快乐

遨游书海 享受快乐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问到课文作者的有关情况,同学们一无所知,问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品,更是一篇茫然,孩子们爱看的是连环画、漫画,当然还有电视,他们熟悉的是“喜洋洋”“奥特曼”,却不知道老舍还有哪些作品,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有些什么,分不清天文、地理、历史??

细究原因,我想是阅读面太过狭窄所至。 “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是啊,我们仔细算一算,每学期学生才阅读二三十篇文章,一年也不过五六十篇,即使篇篇读得滚瓜烂熟,所得又有多少?

在这些年的课程改革中,我校,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在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用书活动以及有效的导读工作,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增智、明理,学做人。让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感悟人生。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在校园内营造出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课外阅读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 现在就结合这节课的设计理念与做法来说说我对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粗浅的认识。

一、阅读主题设计理念

学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我将这节阅读指导课定位于“学会阅读,阅读经典,感悟人生”,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品味经典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环节设计理念

(一)读书要有选择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优秀课外读物。因此在上课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了解学生都爱读那些书。与学生进行了谈话交流,简单的了解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强调指出:恰当地选择阅读书籍,才能使自己受益终身。希望学生明白:书籍除了丰富的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让心灵和思想得到成长。

(二)读书要讲方法

我非常欣赏一句话,就是:“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因此在本节阅读指导课上,我力求要抓住要点,传授方法,并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有计划的大范围阅读,希望真正收获实效,达到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怎样读好每一个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读中增知,读中悟理,有所收获呢,这可以说是每节阅读课上要解决的重点内容。不同的书籍,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读。针对《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历史故事类书籍,我给学生提炼出的读书方法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的,“文章内容应理解, 读书感受能标注,好词佳句常积累,历史知识要记牢。”总之,伴随着思考的读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让学生在阅读中记清所读书籍的书名、主要内容、相关知识,摘录重要词、句、段,写出自己的感悟、收获,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

任何一本课外读物,对于小学生来说,都不需要面面俱到,只字不漏地阅读。这就需要相应的阅读方法,来读好整本书。想要形成这样的阅读能力,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三)读书要成习惯

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也曾说过:“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可见书籍除了丰富的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让心灵和思想得到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发动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努力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这才是我们课外阅读指导课开设的真正目的所在。

(四)爱上阅读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一定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如果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学生喜欢好书,学会读书,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这不就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一直孜孜以求的人文教育的内涵吗?

因此在这节课即将结束之时,我送给学生一首诗歌,希望学生爱上阅读。

三、反思得失

由于我个人的局限性,又由于这本书的版本非常多,所以,在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没有提出更具体的阅读要求,可能使学生自主阅读时缺少明确的阅读指向,形式上仅仅停留在读故事、概述故事内容、写批注、想读后感这一简单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我设想,如果在这节课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指导的话,就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作品的文学价值、人物形象分析、优美句段的赏析等。

但如果说这节课有没有什么收获?答案是肯定的。学生的收获多,教师的收获也多。

先说学生吧。如果说课堂上的收获是一份,那么课后的收获就会有十份,甚至更多。他们不仅系统了解了读书的方法,更由于教师的引导,形成的良好的阅读兴趣,会将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坚持读完,作出许多读书笔记,写出一篇篇有价值的读后感。

再说教师本人的收获吧。为上好这节阅读课,我不仅查阅了许多资料,学到了许多阅读课的指导方法,而且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亦教亦学、教学相长啊!

课外阅读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广泛而大量的吸收各种知识,知识面宽了。同时,大量的阅读也促进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领悟和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书香飘溢,人文教育,学校一定有内涵,有发展。

敏而好学,与书相伴,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

我们会一直沿着这条路行动着,反思着,不断前行!

童话总是通过有趣、离奇的故事反映生活,揭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在阅读时,外貌要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小青石》一文,揭示把小青石当作人来写,让它会说、会想、有感情,通过小青石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篇五:如何让学生在书海中遨游

如何让学生在书海中遨游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课外阅读,他们创设读书氛围,购买大量书籍,开足阅读课,探索读书方法,希望让学生们徜徉于优美的语言文学中,品味着笔墨书香,在书海中尽情遨游。下面我浅谈如何让学生在书海中遨游:

一、读议故事,带领学生走进阅读。

新学期一开学,我就买了一整套杨红樱小说集,并在每节语文课前为学生读一个故事。这本书中的故事,前后之间总是有联系,听了前因就想知后果。这样坚持了两个月,我惊奇地发现我并没有让学生买这套书来看,而课间教室里却多了很多看书的学生,就连平时爱打闹的也变得文明了很多,对课外书爱不释手。我统计了一下,我班41位学生人人都看过其中的几本,有一部分学生是看了整套。有这套书的学生达35人。有些家长告诉我,孩子晚上一定要看了课外书才肯睡觉。没想到,自己的这一做法却收到意外的效果。

除了在课前读故事外,有时还组织学生谈故事。我会设一些问题:你最欣赏哪个故事?哪个人物?为什么?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事件谈看法,互相辩论。学生们会说出一大堆的理由来说服对方,还有的学生学会了进行补充,我也会参与其中。每当这时我就觉得跟学生好近,

我们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就在这读故事、谈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逐渐有了提高。

二、推荐读物,引领学生爱上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阅读视野将会更开阔,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将会出现诸多的偏差。如果说一年级学生接触更多的是精美的绘画读本,那么二年级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针对班级的阅读基点充实以文字为主的书籍。不定期为学生开出自助书单,指导学生针对自身阅读面,去书店酌情考虑筛选书目。为低、中段学生推荐课外读物,首先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为学生筛选的阅读书目要呈现阶梯状和文化层次上螺旋式的上升,学生在吸纳的同时,“心根”才越发丰盈。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推荐读物。

学生的年龄大小不同,他所喜欢的读物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其所喜好的读物,才能迅速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因此,我把学生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的学生尽管他们对故事的内容,不能十分正确地把握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但是,这个阶段却是儿童想像力发展的顶峰时期。这期间要及时为学生推荐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等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如《看图学成语》(注音本)、《小学生智慧快餐》(注音本)、《儿童学古诗》、《笑话谜语大全》、《跟我学儿歌》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其阅读的欲望就在此点燃。

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然而,由于学生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我便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如《木偶奇遇记》、《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民间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国革命历史故事》、《西游记》、《唐诗三百首》、《名人名言》、《春笋报》等,保持学生的读书热情。 第三学段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如《鲁滨逊漂流记》、《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外名人故事》、《福尔摩斯探案》、《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国儿童短篇小说选》、《100部优秀爱国主义影视篇故事荟萃》、《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故事大全》、《现代背诵散文选》、《唐诗三百首》、《全国小学生获奖作文精选》等让学生阅读的兴趣得以充分扩张。

2.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推荐读物。

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课外阅读要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风光名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读物。

3.课外阅读应该配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

我们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而课外阅读是对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教师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

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使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如高年级教材中还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选出来的,就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着读一读原著:如《草船借鉴》一课节选自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猴王出世》一课节选自名著——《西游记》;《田忌赛马》选自《孙子兵法》;《林冲棒打洪教头》、《武松打虎》选自长篇小说《水浒传》;学到《詹天佑》,推荐学生读《伟大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少年时代的詹天佑》、《留学国外时的詹天佑》、《京张铁路通车以后》等有关詹天佑的故事。如果老师在课余时间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读原著,就能激起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同时也能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唤起他们读书的欲望。

三、开展活动,不断激励深层阅读。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一定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尊重、支持和鼓励这种差异,经常走进学生的心灵,捕捉其兴奋点,并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或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或自觉纠正自己的偏执观点,让美好的时光在书海中浸润墨香,让如歌的岁月在交流中滋养精神。

1.读书伴侣,畅谈抒发。

学生们有了对书籍的独特感受,他们多么渴望有人听他诉说,和他分享快乐啊!有的甚至在梦中还想着所读的故事。于是我开展了“读书结对子”活动,让学生在班上找个志趣相投的伙伴,结成“读书伴侣”,要求他们在同一段时间里,读相同的几本书,读完后一起交流,

各抒己见,看着他们尽情地交流自己的思考、见解,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忧伤,我便暗自庆幸:多亏我关注了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的心灵之舟扬帆远航!

2.开故事会。

定期举办课件读物故事会,弘扬正气,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故事会可先分小组开,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表现的机会,然后评出优秀故事员到班上参加比赛。

3.知识竞赛。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采用抢答形式,说出其中的成语、典故、名句、格言等,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巩固课外阅读效果。

4.语文实践活动,增添了读书的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活动正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最佳手段。每隔两个星期,我们就要举行一次与学生读书密切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读名人传记时,我们组织“走近名人,剖析你我”,读《三字经》、《弟子规》,我们举行“古代经典共吟咏”……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增添了读书的活力,为厌倦者敲响了警钟,他们在比较、学习中找到了动力,让读书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书海遨游手抄报的内容

5.“幸运点将、争霸擂主”,让厌倦点无踪。

阅读是一项快乐但枯燥的活动,尤其是名著,因为学生年龄尚小,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都有待提高,所以不少学生虽然在教师的诱惑下捧起了书,但时间不长他们就厌倦了,有的虽然身在,但心早不知飞到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