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安塞腰鼓感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33:41 字数作文
安塞腰鼓感悟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读《安塞腰鼓》有感

第一篇:

读《安塞腰鼓》有感

这篇抒情的散文介绍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一句句话语就是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鼓点。

文章通过描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气势恢宏,语气明朗,节奏明快的语句,衬托出安塞腰鼓壮阔、火热、豪放的特点。文章利用一语双关,进一步将文章升华!

文章中的语言如诗如画,利用安塞腰鼓的特点,写出极富音乐美的篇幅。课文中排比、比喻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文章经过排比、比喻的加工,使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场面写得别致感人,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课文中不仅排比、比喻有大功劳,文中的叠字叠词也增添了文章的气势和意味。如“茂腾腾”、“咝溜溜”、“隆隆,隆隆,隆隆”,使课文音韵和谐,旋律优美。

文章中除了排比、比喻、叠字、叠词,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写作手法――反复。反复要是用不好,会让人觉得哆嗦。但反复要是用好了,能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课文中四次写道“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的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作者刘成章每一处都用心地描写了。如果我们也能在文中灵活运用排比、比喻、反复,那一定会使文章增色添彩。

第二篇:

读《安塞腰鼓》有感

读着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为之震撼,不禁赞叹而又赞叹。安塞腰鼓动人心弦的演奏使我沉浸在一种生命的强盛中。捶,捶,捶,一声声“隆隆”响彻云霄。喧闹声后,文末一声“渺远的鸡啼”更使人彷徨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使片刻间那雄浑的鼓声久久地萦绕在耳畔——这也许就是“余音绕梁”了?

惟妙惟肖的描写使那群茂腾腾地后生们从书中“蹦”了出来,在我眼前发狠地捶、忘情地捶、没命地捶那安塞腰鼓。鼓声伴着掌声,是一种洋溢着英雄豪气的声音。隆,隆,隆隆??

奏吧,让百鸟停止歌唱,大家一起来倾听那如雷的鼓声吧。那奇伟磅礴的能量也只能由安塞腰鼓释放。急促地鼓点迸发出元气淋漓,奏出了震天动地的生命强音。安塞腰鼓神了!它把活跃着的生命转化成了一个又一个华彩乐章,在鼓上如火花四溅般奏出,令人叹为观止。我听见了,那远在黄土高原的腰鼓声,我听见了,是那么激动人心!我不得不赞扬黄土高原人民的粗犷豪迈与生机勃勃,他们吃穿虽普通,却有着锦衣玉食者没有的强盛生命。好一个安塞腰鼓呵,好一个安塞腰鼓!

我仿佛与后生们一起舞着,舞着,大起大落地搏击全身,跳出每一个充满力量的壮美舞 姿。吼,跳,喊,跃,把抱负、痛苦、欢乐、追求,通过安塞腰鼓而表达。啊,安塞腰鼓,你给农民们注入了无限生机,把他们朴素衣着下掩饰不住的亢奋捶出来了,舞出来了。啊,安塞腰鼓,你令人激情澎湃,给黄土高原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噢,安塞腰鼓,好一个抒出了农民心愿、指引他们走向幸福的安塞腰鼓!

让腰鼓捶吧,捶吧,捶出火烈,捶出自豪,捶出那农民的淳朴善良??好一个安塞腰鼓!

篇二:啊作文:好一个安塞腰鼓(2篇)免费使用大家共享

作文:好一个安塞腰鼓(2篇)

好一个安塞腰鼓!

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们,在一片红火的高粱地前豪放火烈地舞蹈着。他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他们全身心投入地击打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仿佛也把你带入了那激动人心的表演中去。那红色的流苏,在身着白色舞衣的后生们身上飞扬着,如同一束束希望的火花在被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上跳跃着,奔放着,为这舞蹈又燃起一片生机。

你再看,后生们的每一个舞姿都是那么强健有力,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搏击惊心动魄,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力!那每一个搏击都使人热血沸腾。后生们那蹦跳的脚步如乱蛙一样,在地上踩踏着,让人眼花缭乱。他们步伐整齐,无论是跳是转还是一个翻身,都是那么整齐一致,毫无错乱。这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只有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们才拥有。

你听,那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粗犷有序,悦耳至极,碰撞在火花的高粱地上,高粱地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隆隆,隆隆,隆隆。那有力的搏击声,急速的搏击声,大起大落的搏击声,它使你感受到活跃、强盛的生命存在。后生们活力四射,阵阵动感十足的搏击声,传向远方。

你再听,后生们的脚步落地,响起的“啪啪”声,轻快有力,再伴随着搏击声隆隆,隆隆,隆隆,这股震撼人心的响声,让人激动万分。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人们仿佛还没听够,表演结束都不知道了。

速度与激情,动感与魅力,活跃与强盛,都融合在一起。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啊,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

这是安塞腰鼓的开始,由静到动,给人如此的震撼:视觉的感受,心里的冲击,情感的激荡,便扑面而来。这正是上课老师成萍带给我们的感受:课前的平和,渐渐随课文转化为一种激情,我们看到一种力量在她身上凝聚,完全的进入文本,融入课堂。我们随她进入了黄土高原上,去感受那茂腾腾的后生敲响的腰鼓。

她的自信:两段文本的范读;

她的从容:“老师读,你们也给点鼓励”。现场她调侃学生是那样的自然

她的智慧:关键词句的把握,准确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分析文本丝丝入扣,反复追问,

过度流畅。

她的情感:她的语言沉静中包含着激情、时而扬起或下降的声调无不感染着学生和听课者,学生被感染着,在反复的诵读中体验文中的情感。

在最后环节,学生集体朗读刚结束,下课铃便敲响,仿佛那铃声是专等着响似的。 报告厅里顿时响起了掌声,那是发自老师内心的掌声!

有老师说就一个字:好!

有老师说听得很激动,激动得掉眼泪!

有老师说很激动,不知干什么好!

有老师说不知道成萍上课这么有激情!

有老师随后在QQ上表示祝贺!

为成萍喝彩!为她背后的团队自豪,为八中骄傲!

篇三:安塞腰鼓集体备课

即墨市段泊岚毛戈庄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即墨市段泊岚镇 毛戈庄 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篇四:安塞腰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

课题:

姓名:张秀峰

工作单位:伊宁第二十三中电话:18099506218 时间:2015/5/10

安塞腰鼓

课题:安塞腰鼓

设课依据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初中语文新课标

学情诊断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文章,通过描写西北汉子擂安塞腰鼓的场面,歌颂生命奔腾的力量,使人感受到那种要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负重的力量。它是一首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之歌,是一首黄土高原的生命礼赞。

我们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培养了较好的学习品质,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去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掌握了一定量的修辞方法,喜欢大声的朗读,善于通过读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本课,根据课标“阅读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以及本单元主题”感受文化魅力”设计了本堂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本文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特点。

2、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能从多个角度,分析本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掌握排比、反复在本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从中领悟高原儿女的黄土

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黄河颂》音频文件,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黄河汹涌的气势。

师: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多少文化在你这儿发源。是你,孕育了悠扬的秦腔;是你,奏响了气吞山河的安塞腰鼓,擂擂擂,擂的日月转,擂擂擂,擂的风云变。 今天,就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踏上这片曾孕育出横扫六合的秦朝、大一统的汉朝、号称“唐帝国”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镇,去聆听那从2000

多年前的(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安塞腰鼓感悟作文)战场传来的鼓声,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安塞腰鼓。

板书课题:安塞腰鼓

二、朗读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练习节奏和语音的轻重。将你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

学生质疑,问题主要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常常用来形容惨烈的战争场面,作者为何用它来描写安塞腰鼓,隆隆隆隆是拟声词,严峻的思索是表达观众心理感受的词语,作者为何用表达声音的词语去表达观众的感受等等。 1、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安塞腰鼓。在文章中,找到

这些总评性的句子,并分析,它们在语意上,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明确: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2、 安塞腰鼓好吗?好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依据“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间隔反复出现4

次的特点,梳理出文章描绘的四个方面。)

明确:场面宏伟,响声雄壮美,后生有力,舞姿奇丽。

三、品读语句、鉴赏文字

追问:还可以从哪些部分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好?

观众的反应: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强烈: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放出那么磅礴的能量!

每一个人都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

再次追问:除了正面描写安塞腰鼓,侧面以观众反应来凸显安塞腰鼓,你还能从哪感受到安塞腰鼓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特点。

明确:表演前(1-4):安静的腰鼓。 表演后(28——30)寂静的腰鼓。 (1)、安静、寂静

安静一般形容有生物而保持安静的状态,寂静一般用来形容环境的安静,这是以声衬静的写法。以声衬静的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早有运用,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从用词方面说: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

静。

四、合作交流,探讨主旨,三次追问,拓展提升。

读了本文,你只看见安塞腰鼓的好吗?

A:歌颂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精心动魄的搏击。”

为什么说“只有你(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而“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明确: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而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 B、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歌颂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歌颂承载生命的黄土地;歌颂黄土地上生活的人??

五、 点拨提升、延伸阅读

1、读《鼓人》,感受黄土高原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 2、文中如何将安塞腰鼓写的那样好? 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从句式上说: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从修辞上说: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反复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排比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板书设计

六、课堂总结

《安塞腰鼓》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的凝练而又富有动感多余眼,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六、作业

1.对印象深刻的某个场面进行描写,用上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篇五:安塞腰鼓文件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张玉华

《安塞腰鼓》是陕西作家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

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2.品味课文语言的气势、节奏与激情。3.掌握“三读”式散文阅读赏析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新课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的理解是这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对话性。围绕这一属性,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情境创设

在教学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安塞腰鼓的理解,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用奔放、动感的画面,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捶击腰鼓,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和火烈;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在这样的情感下,最后再以“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升华主题,来赞美我们的黄土文化,赞美黄土后生们与恶劣环境的搏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注重问题设计

“学贵有疑”。在教学中,我力求精心设计,如:(1)安塞腰鼓除了碰撞在山崖和观众的心上,还可以碰撞在哪里呢?这一问题的设计,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明白了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它已经影响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他不愧为“天下第一鼓!”(2)“搏击”换成“敲击”行不行?对“搏击”你有没有更深的理解?(3)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这样的问题是主干性的。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品析,从舞蹈场面、鼓响力量、茂腾腾的后生、变幻的舞姿这四个方面对安塞腰鼓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三、注重文本意识、人文意识

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安塞腰鼓》是一篇闪现有关人文之光的文章。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很注重文本意识、人文意识的体现。整堂课,大块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那股“劲”,体验到它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识别排比句,为其划分类型,品读排比句及意味深长的语句,体味其中的气势、节奏和激情,学生在朗读感知的同时,语文知识得以落实,阅读技能得以培养。由初读感知,到品读美句,再到解读难句,逐步深入的“三读”,既是教学内容呈现的过程,也教给了学生品读赏析美文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四、注重朗读

《安塞腰鼓》这篇文章语言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显得铿锵激昂,同时还大量运用排比,使内容表达得更加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针对这篇课文的特色,定位教学重点就是要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感受黄土文化的淳朴厚重,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但遗憾的是在指导朗读这一环节,我的形式过于单一,效果不是很好!我缺少范读,最好课件播放示范朗读,但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想,这篇文章所传达的内涵,确实也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真正理解的。所以,课文虽然上完了,我也把自己的了解传达给学生了。可是我却没有把握,学生真正领悟了多少。

《安塞腰鼓》说课稿

张玉华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安塞腰鼓》的第二课时。《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展现的是多姿多彩的民间生活。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品味作者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的语言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学生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说目标

为了贯彻新课标提出的“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一目标,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词语,促进语感的培养、语言的积累。

3.充分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

三、说教法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根据文本内容,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四、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奇伟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整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时间,下面所讲的是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我采用下面的导入设计: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课件出示: 的安塞腰鼓)

2.“好一个安塞腰鼓”作者一共发出了几次这样的赞叹?每一次赞叹都是因为什么?(相机板书:场面 鼓声 后生 舞姿)每一次赞叹都是心灵的激荡、感情的升华,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去充分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这样的导入既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内容,同时又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教师以慷慨激昂的语言奠定本课的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精读感悟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因此在课堂上我将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本文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在这些板块的学习中我将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以及小组合作的精神,通过反复读书、交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目标。

第一板块:感受场面

1.出示:“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自由品读感悟,体会排比、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2.出示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指导朗读好这段话。

3.教师引读,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自由读,找出这段话中的三组反义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教师小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那场面是那么壮阔、那么豪放、那么火烈!(板书:豪放火烈)

第二板块:倾听鼓声

1. 指名学生读课文9-10自然段,师生评议。

2. 变换方式读,男生读第九自然段,女生读第十自然段,齐读“隆隆”,以朗读促感悟,体会鼓声的力量与震撼。

3. 拓展:这鼓声碰撞在黄土地上,黄土地也成了 ,也是。这鼓声碰撞在天幕上,天幕也成了 ,也是。这鼓声碰撞在你的心上,你的心也成了 ,也是。 这鼓声碰撞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心也成了 ,也是 。

4. 相机追问:这一切的一切是真的都成了牛皮鼓面吗?小结:其实这是他们与鼓声的共鸣。这隆隆的鼓声震撼了山崖,震撼了黄土地,震撼了观众,也震撼了我们。难怪我们会发出一声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它的鼓声是那样惊天动地!(板书:惊天动地)

第三板块:感悟后生

1. 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板书:元气淋漓)

2. “元气淋漓”是什么意思?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看出“元气淋漓”?

3. 这里的“震撼、烧灼、威逼“可以调换次序吗?为什么?你能读出这种力量、激情与气势吗?指名读,齐读,试背诵。

4.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是谁赋予后生们这样的精气神儿?教师相机引读课文13-14自然段,

5. 教师小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击鼓的后生是那样的元气淋漓! 第四板块:享受舞姿

1. 出示15自然段,齐读,提问:这是怎样的舞姿?(相机板书:叹为观止)

2. 这一段共有四句话,分别写出了舞姿的什么特点?这里的“战栗”能换成“陶醉”吗?为什么?

3.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那我们怎么读出这种气势呢?指名读,齐读。

4. 引读: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5. 小结:是呀,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这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姿呀!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