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豪放派词代表词人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3:27 体裁作文
豪放派词代表词人有体裁作文

篇一:豪放派十大词人

豪放派十大词人

一、词中之龙:辛弃疾

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后世评价: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刘克庄)

【上榜代表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旷世奇才:苏轼

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后世评价: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

【上榜代表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南宋初“词坛双璧”之一:张孝祥

名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举家迁居芜湖。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

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后世评价:自仇池(苏轼)仙去,能继其轨者,非公其谁与哉?(汤衡)

【上榜代表作】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四、清初“阳羡派”领袖:陈维崧

名句: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云郎(徐紫云)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70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后世评价: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迹,填词之富,古今无两。沉雄后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陈廷焯)

【上榜代表作】

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五、南宋初“词坛双璧”之一:张元干

名句: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后世评价: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四库全书总目》)

【上榜代表作】

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

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六、辛派中坚:陆游

名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后世评价:(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杨慎)

【上榜代表作】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七、苏辛抗手:文廷式

名句: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1856~1904),近代词人、学者、维新派思想家。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号云阁(亦作芸阁),别号纯常子、罗霄山人、芗德。江西萍乡人。出生于广东潮州,少长岭南,为陈澧入室弟子。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1898年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1904年逝世于萍乡。

篇二:豪放派宋词代表人物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篇三: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作

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人。北宋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

苏轼是北宋词坛独树一帜的大家,他拓展了词的领域,开创豪放的风格。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着重表达豪迈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liǎo),

雄姿英(

豪放派词代表词人有

yīng)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huā)发(fà)。

人生如梦,

一樽还(huán)酹(lai)江月。

(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姿态雄峻。周瑜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至于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酒献给江山的明月,和我同饭共醉吧!)

辛弃疾,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词人,21岁时,他参加抗金义军。他多次上书南宋政府恢复中原,都未被采纳,直到晚年,南宋政府才又重新起用他,但仍对他很不重视,年迈的辛弃疾,终于怀着收复中原的宏愿,抑郁地离开人间。 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的词自由奔放,充满了恢复中原的壮志和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tiǎo)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 (zhì)。

五十弦翻塞(sài)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dí)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xián)惊。

了(liǎo)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fà)生!

(醉梦里挑亮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现代,新中国的缔造者,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

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眼界高远,立意高超,画面辽阔,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宽广胸襟和盖世才华。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最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的宏伟气魄的典范作品。这首词,写景则辽阔江山尽收眼底,论史则百代帝王遣上笔端,百余字的篇幅,却能横扩千万里,纵论数百代,其气魄之大,前无古人。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fan)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引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篇四:宋词豪放派

宋词豪放派及代表作

一 豪放派诗词特点

1. 简介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

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

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

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

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2.形成与发展

宋词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故称宋词。宋词与唐诗交相辉映,并传于世。宋词数量

巨大,《全宋词》共收录词人1330 多人,作品19900 多首。宋代词人创作风格各异,主要

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 其中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

(1)预备

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

(2)奠基

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

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南宋词论

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张炎《词源》将“豪

放词”与“雅词”对举。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

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上述诸条都可印证此说。

(3)顶峰

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

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

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

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4)延续

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

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及豪放词人偏擅

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

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3.特点:

(1)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2)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

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4.代表人物及作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父子三人均为“唐

宋八大家”,仁宗嘉祐二年(1057)二十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

(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仁宗景祐三年至神宗熙宁二年),亦即王安石全面变法以

前时期。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读书、应举、入仕等几个阶段。嘉祐六年,二十六岁时通

过制策殿试,正式踏上了荣辱不定、政治风波迭起的坎坷仕途。

(2)苏轼出狱后被贬谪黄州,本州安置,形同流放。从此,苏轼的生活、思想发生了

巨大的转折,文学创作进入全盛期。一方面诗词文赋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写下了不少代表作;

同时创作个性更加成熟,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变得更超脱、更旷达。在黄州期间他带着家人在

城东开荒,自食其力,自号“东坡”。

(3)重回朝廷及连放外任时期(神宗元丰八年至哲宗元祐八年)。元丰八年,年仅十岁

的哲宗即位,太后听政,大力起用司马光等旧党人物,苏轼被召回朝,连连升迁。但苏轼又

与旧党领袖司马光政见不合,于是又被旧党视为异己,不安于朝,再次请求离朝外放。

苏轼这次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为国家振兴擢拔人才,于是有黄庭

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云集京师,一时文坛兴盛,为北宋后期的文学发展开创

出一个新的局面。

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化的。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热情浓烈、意气奋昂,《念奴娇》

的开阔动荡、雄壮勃发,其风格可以用“豪放”和“高旷”来形容,而苏轼写恋情、写伤感

的词,则又委婉而细密,如悼亡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

总之,苏词的多样风格,很难加以简单的概括。当然,在这方面苏轼与前人最重要的差

异,也是他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开创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

(4)代表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 卷 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后被削职。文帝派冯唐“持节” 去赦免魏尚的罪,

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

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

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派遣人

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

杀西夏军队。

赏析:

上阕主要写描写出猎的盛况。

下阕由实入虚,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

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

朝廷的壮志豪情。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

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拓宽了词的境界,

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 风 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析:这首诗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

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

何足挂齿?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 。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

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

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

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

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

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

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

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

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

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

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 ,毫无差别,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

“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

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类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 熙宁九年

(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

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

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从天

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

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 ,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 ,表面上是恼月照人 ,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 ),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 ,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 、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 ,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类别:【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 ,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 ,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 。“人道是 ”,下笔极有分寸 。“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 。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

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以上写周郎活动的场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声兼备,富于动感,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好铺垫。

上片重在写景,下片则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 、提炼和加工 ,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其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 。纶巾,青丝带头巾,“葛巾毛扇”,是三国以来儒将常有的打份 ,着力刻画其仪容装束,正反映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说明他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 。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以下三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为倒装句 ,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人间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 。“一尊还酹江月 ”,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酹”,即以酒洒地之意。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辛弃疾的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类别:【】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创作背景]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内容评析]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篇五:文档宋词豪放派八大词人简介

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 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曾经有人用“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来形容苏轼的词,这句话也可算对豪放派词风的写照。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当然,著名的豪放词人也不仅局限于苏、辛二人。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苏轼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辛弃疾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断肠处”等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表达他的不满。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刘克庄 他的词以爱国思想内容与豪放的艺术风格见称于时,在辛派词人“三刘”(刘克庄、刘过、刘辰翁)中成就最大。《送陈真州子华》、《沁园春》、《玉楼春》《戏林推》等词,是他的代表作。或悲痛“长安不见”,或慨叹“功名未立”,诸如《玉楼春》《戏林推》中“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等名句,爱国情深,沉郁苍凉,确乎“壮语亦可起懦“。实际刘克庄也不乏清切婉丽之作,如咏海棠的《卜算子》等词即是。 贺铸 贺铸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他的性格本近于侠,以雄爽刚烈见称于士大夫之林。由于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这类词的风格也大不同于从《花间》到北宋末的柔婉之调,显得豪放劲朗,慷慨悲壮。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首抒写自己政治感慨的《六州歌头》等,都可以看出以功业自许的志士牢落无成的悲哀。这些作品,显然受了苏轼的影响,而隐然下接南宋前期的豪放诸家。 陆游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呜;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几句话彷佛是两个宋人的意见的口声,而且恰像山谷裹的回声一样,比原来的声音洪大震荡得多了。 张孝祥 张孝祥因为是凭借激情进行创作,所以情感连贯,热情澎湃,语言流畅自然,又能融汇前人诗句而不见雕琢痕迹。查礼说:“于湖词声律宏迈,音节振拔,气雄而调雅,意缓而语峭”,正概括了张孝祥词的基本特点。他写词也是有意地学习苏轼,评论者也多以为二人极其相似,如汤衡说:“自仇池(苏轼)仙去,能继其轨者,非公其谁与哉?”(《张紫微雅词序》)张孝祥词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在词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晁补之 补之属豪放词家,师承苏轼,只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实际上,晁补之全部词章中,伤春惜别、相思忆旧之传统题材的作品仍占约半数之多,并颇具清新蕴藉韵味与柔丽绵邈情调,合乎词的当行本色。如他的《引驾行·梅精琼绽》一词,起首说春光满园,人却独自落泪,中间略事点染。过片转过笔意呼应,她的风采便跃然可见。全词用铺叙手

法,?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ㄧ敲懿恍福蛔鞔蠓瓤缭疽∫罚首炯淙募牒衿硐殖鲎魑菰Τさ鞯哪芰Α?/p>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