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18:57 写作技巧
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写作技巧

篇一: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

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 ①

——浅谈高三政治复习教学中学生迁移思维的培养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的逐步推行,近几年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方面有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由原来的从教材到教材转为全面反映社会热点,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创新能力。这一变化不仅对学生是一大挑战,对教师而言同样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种能力的获得虽非一朝一夕培养就能形成,但若在高三复习阶段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迁移思维的能力,仍可发挥较好的功效,获得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高三政治复习 迁移思维 成因 对策

一、高三政治复习教学中的学生现状侧面观

高三复习备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要通过复习巩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而这个目的能否顺利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因此,怎样才能更扎实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笔者近几年带毕业班,不论学生素质层次怎样参差不齐,在复习教学中基本上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在知识点的复习中,进行知识的单独分析,学生的接受、领悟和吸收的能力都不弱,一旦进行知识点间的串讲复习、知识整合时,学生就出现了“卡”的情况。二是表现在做题、考试中。常常听教师抱怨,学生做题考试屡讲屡做,屡做屡错。老师讲烦了,学生听腻了,但做题考试仍错了。这说明了考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相当的差距,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灵活掌握和运用也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固然是多种,但追根究底,最重要的是没有落实好知识点,以及没有把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培养起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

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很难顺利进行,更谈不上在教学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行新课改。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应该作为一个老课题继续探究。

二、学生迁移思维能力低下的成因思考

笔者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迁移思维能力的不足作了初步的探究,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认识偏差。社会、家长、学生甚至学校、部分教师包括本学科教师对学好政治课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这种语言性的学科主要靠识记,只要掌握记忆的技巧就行了,不应该涉及理解和运用的技巧。

第二,自身的原因。知识记忆不清,思维层次上忽视了理论与理论之间的联系,理论与生活实际、国家实际之间的联系,没有把各个看似孤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只重知识,不重能力,做题机械,照搬照抄,反复做题,反复出错。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在高中政治课复习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仅就个人的经验,谈谈浅陋之见,以贻方家。

三、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

孙子兵法提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作为学生而言,复习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现状:所复习的知识有所知但知之不全、知之欠深;既想尽快掌握,又不付出全力或不跟着老师的引导走。所以,要扎实稳妥地落实知识,提高能力 ,“知己知彼”在高三政治复习中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知己”,知道自己的欠缺是什么。对自己有所知,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知彼”,高考考的是什么?怎么样?如何体现?既“知己”又“知彼”,才能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在落实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又懂得了理论的迁移运用。

但是在现实的政治复习教学中,学生要做到“知己知彼”很难,对自

己的期望过高,对自己的实际又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基础不扎实,影响了知识迁延能力的提高,最后表现在实际应用上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阻碍了学习效果的取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实际复习教学进行了粗浅的探究。。 首先,直接把学习方法的传授作为教学目标。

第一轮教材复习的任务主要就是落实知识点,知识点不落实,要谈其它很难。很多教师在政治课复习中往往会求快、求多,早复习完,多复习几次。但是越注重知识点的及早落实,可能就越适得其反,越不利于知识点的落实。我认为在复习中重要的是求稳、求透、求实。至于复习几轮,每轮怎样复习,那些显然不应该本末倒置,成为我们复习的目标。

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②。教给学生的知识,如果没有一个获得知识的方法,最终学生始终要还给老师

求稳、求透、求实,就是利用教材把隐性的东西变为显性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用教材教会学生正确的逻辑推理方法,学会对教材进行迁移。教材内容源自生活,而教师要学会找身边的材料,利用教材的结论,去找生活中的材料。

而要落实这一点,就要学会理论结合实际,重视三个环节。

一是“理论”,让学生知道“是什么”,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这个结论(理论)从什么地方来。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学生学懂教材知识,准确掌握教材理论,让学生知道这结论是以何种方式推导得出的,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其方法。二是“实际”,“实际”是什么?“实际”就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三是“联系”,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明确教材知识要用到什么地方去?理论与理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联系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把看似孤立的知识进行整合。

把握这三个环节,做到生活当中有知识,知识当中是生活,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会迁移。就这点而言,可谓是见仁见智,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方法。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主要是采取了这样的几种方法。

第一,知识的迁移。在教材知识的复习中,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遇到相关知识点,有意识地进行联系,达到一定程度时,又进行归纳整理,能归纳成一个知识块的,不要让它成为孤立的知识;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不要让它游离于知识体系之外。比如说在复习《经济常识》中的“价值量的决定”这个问题时,联系到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对谁有利?继而联系到价值规律;复习到“价值规律的作用”时,引申出其作用的结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继而联系到第二课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反向思考:作用的结果还会导致什么?——市场的无序性,浪费资源,所以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在复习前一块知识时就引出了第二块知识,在复习完第二块知识后又在加以系统的概括,一个知识系统的框架就基本建构起来了,再加上有针对性选择性的练习,就可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既知道知识的“来龙”,又清楚了知识的“去脉”,对学生来说培养的是能力,对教师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进行这种知识的迁移的好处就在于,在让学生落实知识的同时,打开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对知识点有一个跳跃性的认识。在遇到相似背景的时候,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第二,背景迁移。引导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进行比较,找出不同题目中隐藏的相同之处,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加厚。例如,“三农”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药品安全问题、劳动者权益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一眼看上去似乎是风

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但追根究底,都关系到“民生”,教学中就要注意寻找其不同之处,又要善于找出其相同的地方,当做到同类背景的题时,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找准知识点,把分散的、众多的背景简单化、简练化。

第三,题型迁移。以做主观题的心态对待客观题,认真分析,把每一个选项看成是一个分析题,多停留一些时间,多进行一点辩证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以分析客观题的精确思维思考主观题,避免言而无意,不知所述。

第四,学科的迁移。课堂是开放的空间,要善于把语文、地理、历史、时政乃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赋予课堂以全新的内涵。

第五,进行题目变式,一题多用,一材多用。高考复习资料很多,题目很多,好题也很多,但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全部都做完。所以就要善于利用好手中的题,以题带题,进行考查知识的迁移创新,遇到一个题,不要单纯地为做这个题而做题,要善于在头脑中囤积同种背景的题。这样,一个题可以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既不用花太多时间大量重复做题,又在实际上做了多个题。

例题:“2008年11越28日,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700成功实现首飞,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经济性,美国通用电气商业服务公司与中国商飞公司一次签署了25架飞机购买协议。舒适性和经济性是指商品的?③”,就本题设置的问题来看,考查的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式。

变式一:给我们怎样的经济学启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变式二:为什么能顺利签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篇二:文言文阅读(一)

文言文阅读(一)

[推荐时间:30分钟=15分钟(语基+默写)+15分钟(文言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属望/前后相属 埋怨/隐姓埋名 曝光/一曝十寒 ......

B.轧钢/相互倾轧 大度/度日如年 杂沓/纷至沓来 ......

C.吭声/引吭高歌 差额/差强人意 呼吁/长吁短叹 ......

D.刹车/名山古刹 效率/率性随心 没收/没精打采 ......

2.(2010年长沙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丹清 构架 晴空丽日 虚无缥缈

B.蓄志 讲座 危如垒卵 添枝加叶

C.静穆 缱绻 蓬头垢面 了如指掌

D.荧屏 陨落 不明就里 押卷之作

3.(2010·课标全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

高,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

有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

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

纷经常发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梦萦的直接“三通”得以实现。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设计之都”的称号,这是全世界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首个中国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

C.1~11月,我国CPI同去年相比,同比上涨6.3%,涨幅比1~10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D.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护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三、文言文阅读

(2010年常德一中高三四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 ) ( ) ( ) A.众望所归的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于12月15日正式开始,两岸同胞魂牵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

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

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

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

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选自《吕氏.

春秋·察今》)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或益之 益:认为??好 .

B.使人先表澭水 .

C.向之寿民 .

D.遽契其舟曰 . 表:标志,标记 向:从前 契:用刀刻

( ) (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夜涉?循表而.?A.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楚人有涉江者.B.? ?古之学者必有师?.

?此,不亦惑乎?求剑若.C.?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为政,有似于此?荆国之.D.?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B.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C.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D.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损益之后的先王之法不可效法,没有损益的先王之法也不可以效法,因为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B.荆人要去偷袭宋国,水突然上涨,荆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士兵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大叫,震塌了不少房屋。

C.作者用大家熟知的医病一事作比喻,以病情比时代,以药物比法令;药用来治病,法用来治世;病变那么药就要变,时代变那么法也就要随之而变。

D.如果认为先王之法曾有过好效果而硬搬古法,就会像牵小孩投江一样可笑,这个故事嘲笑了拘泥古法的幼稚和荒唐。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A 4.A

5.(1)赢得仓皇北顾 (2)凌万顷之茫然 (3)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6.A 7.D 8.A 9.B

10.(1)因此要抛弃先王的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2)这个时代已经和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3)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 参考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取法它的。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

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气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水里设立标记。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这个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以前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完成功名,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

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牵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小孩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像这种情况。

篇三:[原创]文言文阅读(一))

文言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

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

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

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

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

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

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

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

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

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

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或益之 益:认为??好 .

B.使人先表澭水 .

C.向之寿民 .

D.遽契其舟曰 . 表:标志,标记 向:从前 ( ) 契:用刀刻

(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循表而夜涉?.A.?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楚人有涉江者?.B.? ?古之学者必有师?.

?此,不亦惑乎?求剑若.?C. ?所为,求若所欲?以若.

?为政,有似于此?荆国之.?D.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9.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说明事情、法规需要因时变化的一组是 ( )

①时不与法俱至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故治国无法则乱 ④病万

变,药亦万变 ⑤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⑥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B.荆人要去偷袭宋国,水突然上涨,荆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

果士兵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大叫,震塌了不少房屋。

C.作者用大家熟知的医病一事作比喻,以病情比时代,以药物比法令;药用来治病,法

用来治世;病变那么药就要变,时代变那么法也就要随之而变。

D.如果认为先王之法曾有过好效果而硬搬古法,就会像牵小孩投江一样可笑,这个故事

嘲笑了拘泥古法的幼稚和荒唐。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 8.D 9.D 10.B

11.(1)因此要抛弃先王的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2)这个时代已经和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

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3)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

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 参考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先

王的法令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

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取法它的。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

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

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

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

( ) A.损益之后的先王之法不可效法,没有损益的先王之法也不可以效法,因为先王的法令

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气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水里设立标记。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这个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以前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完成功名,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牵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小孩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像这种情况。

篇四: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题)

(1)描写兰亭地理位置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兰亭集宴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近。

(3)《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四句非常精彩,这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褒禅山记》一文作者由游洞的经历阐发开来,指出“求学问、干事业,首先必须________,还必须________,同时必须________。

答案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4)有志 有力 有物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臵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备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几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

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注】 ①黾勉 (mǐn miǎn):努力。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辙亦迁海康 .

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

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

D.其必有以处之矣 .迁:搬家。 疏:奏章。 忤:感触。 处:立身。 ( )(3分)

解析 A项,迁:贬谪。B项,疏:(写)书信。C项,忤:抵触,违逆。 答案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

B.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

C.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 半生出仕,以犯世患 ..

D.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

解析 A项,都相同,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B项,介词,对于/从。C项,连词,表目的,用来/表转折,却。D项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诘问,难道。

答案 A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解析 C项,“性刚才拙”非苏轼的评价。

答案 C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

(2)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才学日益长进,充沛盛大如同河水奔流。

【参考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臵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的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

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臵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察 今

《吕氏春秋》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

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

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

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

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审堂下之阴 .

B.军惊而坏都舍 .

C.守法弗变则悖 .

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解析 B项,都:大。

答案 B

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说明事情、法规需要因时变化的一组是( )(3分)

①时不与法俱至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故治国无法则乱 ④病万变,药亦万变 ⑤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⑥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

( )(3分) 审:察看。 都:都城。 悖:背谬。 惑:糊涂。

篇五: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题)

(1)描写兰亭地理位置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兰亭集宴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近。

(3)《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四句非常精彩,这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褒禅山记》一文作者由游洞的经历阐发开来,指出“求学问、干事业,首先必须________,还必须________,同时必须________。

答案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4)有志 有力 有物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臵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备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几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

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注】 ①黾勉 (mǐn miǎn):努力。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辙亦迁海康 .

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

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

D.其必有以处之矣 .迁:搬家。 疏:奏章。 忤:感触。 处:立身。 ( )(3分)

解析 A项,迁:贬谪。B项,疏:(写)书信。C项,忤:抵触,违逆。 答案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

B.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

C.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 半生出仕,以犯世患 ..

D.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

解析 A项,都相同,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B项,介词,对于/从。C项,连词,表目的,用来/表转折,却。D项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诘问,难道。

答案 A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解析 C项,“性刚才拙”非苏轼的评价。

答案 C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

(2)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才学日益长进,充沛盛大如同河水奔流。

【参考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臵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的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

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臵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察 今

《吕氏春秋》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

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

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

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

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审堂下之阴 .

B.军惊而坏都舍 .

C.守法弗变则悖 .

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解析 B项,都:大。

答案 B

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说明事情、法规需要因时变化的一组是( )(3分)

①时不与法俱至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故治国无法则乱 ④病万变,药亦万变 ⑤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⑥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

( )(3分) 审:察看。 都:都城。 悖:背谬。 惑:糊涂。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