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21:22 作文素材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作文素材

篇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说米兰·昆德拉谈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激发了人们对责任、义务、生命的再思考,那么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会随之而来。如果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在一个良好社会的思考,那么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则更多地是在非良好社会的思考。如果考虑得周全一些,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与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更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之轻与之重的平衡,但是这种平等的如何取得,还仍然是一个问题。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出走,一定会带回来责任义务的回归? 如果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小资情调的低声吟咏,那么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是不是就是社会底层人的呐喊?回答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这取决于问题的语境与背景。如果把这种思考带入中国的语境,生命的呐喊就不再是底层的问题,也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问题。也可能我们从来就没有注意到,硬币的两面从来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来支撑,那就是生命的质量与厚度。没有质量与厚度,一枚硬币的两面根本就不存在。

生命的质量与厚度,在西方早已经解决。他们吸取了马克思的智慧,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让每一个人都富有尊严。他们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保障了自由与平等,或者是平等的自由或者是自由的平等。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共同体,让他们体会到共同体的历史底蕴和参与的自豪感。他们知道财产对他们的重要性,风可进、雨可进的财产封建国王都不可乱动,何况文明社会乎。有财产者有恒心,有财

产构建的各种不同的共同体使他们对社会充满着爱心,也使他们代代怀揣理想小步慢跑行进。他们有着仁慈之心,有着人类之爱,他们生活下阳光下,海滩边。于是他们有理由有事没事的时候奏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咏叹调,吃饱了之后搞点形而上学,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从而使他们的人生更丰满,更有意义。人终归是个死,死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会思考的死比不会思考的死更有尊严和价值。

对于中国来说,生命的质量与厚度却是一个有待争取的问题。这种争取,使得国人思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问题的时候觉得累,思考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也觉得累。如果问这些年来问所有的人同一个问题,你累不累?恐怕都会说累。今年的网上和现实调查都表明,累成为今年的主题词或关键词。无论处在什么阶层,穷人或富人,有权者或无权力,上层或下层,中心层或边缘层,知识人或非知识人,都在茫然四顾,何处是我家,何处能休息,何处能立命,何处能安身,找来找去似乎在精神上或物质上都没有歇脚的地方。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穿上了红舞鞋,总是不停地跳舞,跳得好的,跳得不好的,会跳的,不会跳的,都得跳,一直到生命的终点。

如何争取和获得生命的质量与厚度成了一个比争取更难的问题。当然,在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中,如何争取不会成为问题,至少不会成为大问题。每一个人都会按规则行事,每一个人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争取属于自己东西,既自由又充满着人生冒险之后的快感,富有情趣又充快乐。生命的旅程总是充满着不确定性,总是有意

外收获,这种意外收获使生命更有质量,人生更加丰富。但人生并不会因此会变得很累很无奈,而是变得更有充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在规则的范围内,穷小子比尔·盖茨成了成了阔佬,黑小子奥巴马成了总统。

在一个非组织良好的社会里,如何争取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就成了问题。如果有明规则不用,如果潜规则行走江湖,那么争取生命的质量与厚度的过程就是自我精力耗尽的过程,且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明规则的牺牲品。也可能是每一个人都是潜规则的受益者,但更会成为潜规则的受害者。

如果明规则不明,潜规则不潜,明规则变成潜规则,潜规则变成明规则,那么公平正义就难以彰显。这是因为,公平的正义首先就是规则的正义,规则的正义优于实质正义,人人都守规则的社会,那一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仁爱的社会。人人都不守规则的社会,那一定是非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人为战的丛林狼社会,即使偶尔出现的实质性正义,也可能是通过非暴力获得。如果通过暴力获得的正义侵犯了别人的生命、财产、自由、尊严、幸福,正义也变成了非正义,目的的正当性也需要手段的正当性,目的的正义性规范约束着手段的正义性,目的正义手段非正义终归于非正义。尽管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因迟来的正义背负着非正义的外壳,看起来总是那么不伦不类。有规则的正义才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正义。

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成为投机者。每一个人都通过腐败实现生命的质量与厚度,每一个人都通过搭便车来获得成就感,每一个人都想出人头地来获得尊严感,那只不过是类似于泄欲之后的快感虚脱。空虚之后仍然空虚,无奈之后仍然无奈,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仍归是稻草,它不但不能挽救生命,而且还会压死骆驼。 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充满着不确定性,每一个人都充满着紧张感,甚至是恐惧。富人担心财产没有保障,官员担心努力没获得平等的升迁机会,穷人担心没有平等的向上流动机会,知识人担心知识产权被盗,科学和教学工作者担心没有学术自由。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潜规则的红线在哪、底线在哪、绿线在哪。每一个人都会处在莫明其妙的莫须有的踏上红线的恐惧之中。

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的阶层固化。这使得穷二代对官二代富二代充满着嫉妒甚至仇视,使得官二代富二代对穷二代的充满着漠视,也使得官二代富二代走火自伤。在社会保障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宽容没有形成、仁爱之心没有张扬、社会充满着人人为战的硝烟弥漫社会里,没有人是可以信任的,没有人是安全的。每一个人都生活着充满着乖戾之气的社会里,就是老人倒地了,也是没有人敢扶的。谁都担心,扶起来的不是爱心,而是说不清的纠缠和恐惧。

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活得累,都难以承受生命之累。这种累,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则是精神心灵之累。这种累,

让人苦不堪言,这种累,让生命失去了意义,这种累,让人精神迷茫,这种累,让人生去了方向感,这种累,让活着还是死去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这种累是生命难以承受的累。

篇二: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这两句简单的诗,却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凡事不能过度,不可强求。

花开花落自有时,大自然总能把最美丽的色彩恰到好处地调和出来。爱花之人都应知晓:顺其自然才是最好,过分的期望与呵护不异于暴风骤雨,会让花无奈地凋零。为人处世也是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道承压底线,当巨大的压力如洪水般袭来,冲垮了这道底线时,人就会像花一样枯萎凋零。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的“梦之队”乒乓球队遭遇了滑铁卢样的打击。分量最重的奥运会男单金牌流落到韩国选手柳承敏的手中,而使中国乒乓球队未能包揽奥运会四金。

28岁的“三朝元老”孔令辉和24岁的男乒中坚马琳,都在双打和单打中“提前”出局了。压力确实太大了。从最早孔令辉和阎森的双打名额之争,到最后王皓和王励勤的决赛资格之争,从牛剑锋的长期蓄势待发,到马琳的悉尼遗憾雅典补,压力早已埋下伏笔,只等临战时刻一触即发。

当压力成为习惯,紧张、僵硬和畏首畏尾就成了条件反射。

当时,外国记者对中国选手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拿到金牌,你的压力有多大?”没拿到金牌的王皓承认:“不管进决赛的是我还是王励勤,谁赢了都想站到最高领奖台上,压力肯定大。”但拿到金牌的张怡宁说得好:“谁都会想赢怕输,但想得过多只会不敢打,不能积极主动,这对比赛肯定起不到好作用,既然这样还不如把这口气打出来。我们打比赛,打来打去还不是在和自己斗?”

生命有太多不可承受之重。当一个人被过分要求时,往往会走向极端。过分的期望会像一把锋利的小刀插在承受者的胸口,让人血流不止而走向衰亡。有句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人们一定要小心控制手中的期望和要求,不能让其泛滥成灾。

凡事要讲究适度,顺其自然。如果强求鲁迅选择医生的职业,那么我们会失去一位文坛巨匠,中国的现代文学史无疑也会黯淡许多。我们在生活中或许也会遇到过高的期望,过分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有善于自我减压的心态,不能把压力过分地堆积起来,这样会让人变得脆弱不堪,就像充气的气球,超过了承受能力,就难免走向毁灭。

少一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花儿会更加娇艳欲滴;

少一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琴声会更加悠扬动听。

【亮点透析】

文章不仅扣题很紧,而且说理的层次相当清晰。具体而言,开篇引用话题材料,并以简洁的语句点出自己的认识,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随即由花及人,指出“为人处世也是一样”;再结合一个典型的反面事例,阐述“当一个人被过分要求时,往往会走向极端”;然后从承压者的角度,提出“要有善于自我减压的心态”;结尾部分巧妙地改写开篇泰戈尔的诗句以强化文意,相当精彩。

全文开合有度,条理分明,引用得当,行文流畅。

篇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傅 聪

来源:《视野》2004年第04期

不忍卒读话家书

〖钢琴音乐,旁白〗“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你,每天清晨六、七点就醒了,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了什么。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该向谁感谢。我高兴的是我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身上得到的少,尤其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得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刚才电视画面上这段非常深情的家书是父亲写给我的。我记得,那是我在波兰留学的时候第一次回国,大概是1956年吧。那些日子跟家里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跟我爸爸简直就是促膝长谈,每晚都有各种各样的题材,谈也谈不完。

十三岁以前,我在上海。此后到十七岁在昆明,三年多浪子生涯——一个人在昆明。我从昆明回到上海,才真的下定决心学音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和父亲有了一定的朋友关系。与父亲的这种朋友关系倒不是从国外回来才有的,或者说出国以后就有什么明显的变化。那是一个逐渐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说,我是属于那种早熟的类型。

当然我出国以后思想的进展变化比较多,自信心也比较多一点,现在回想起来,1956年回家时跟我爸爸聊天的时候,那种特别的感觉就是父亲和儿子真的变成了朋友,父亲就对我说的很多话都会肃然起敬,我说的东西、讲的道理,他觉得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他来讲,不是父亲和儿子的问题,而是学问的问题,在学问方面他是绝对谦虚的。

有人问我关于家书对我的影响,或者现在我有什么体会。凭良心说,我很少看家书。为什么呢?不忍卒读。我一翻家书就泪如雨下,整天不能自持,一天都若有所失,很难再工作。事实上家书里说的话都已经在我的心里头了,很深很深。而我自己说出的话、我写给父亲的信,就像我爸爸在写给我的家书里说的那样,好像他自己写的似的。

音乐的造化

父亲寄给我一本黄宾虹的《画论》,他说,《画论》里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深刻领会的,和音乐是相通的。我以前也有所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悟越深刻。我举个例子吧——在世界各国讲学的时候我都举这个例子——黄宾虹说:师古人,师造化,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就是在这儿讲学之前,我又翻了一下,发现还有更妙的句子:师今人,师造化。他用庄生梦蝶作了一

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好像是变成蛹的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我觉得这个道理太深刻了。我在国外讲音乐就是用这几句话讲的。我记得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听完以后都非常激动,让我把那几句话写下来。但有的把话是抄下来了,可没懂,不知道这个“师”字就是学的意思。

现代科技发达了,CD到处都有,学音乐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听到很多今人的演奏,也可以听到很多古人的演奏——上一代的大师的演奏,可以真正破译音乐的奥秘,因为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古人和今人,也就是有更多的机会从造化中去体会他们的体会。所谓造化在音乐里指什么呢?就是作曲家作的伟大的音乐作品本身。经典的作品对我们音乐家来说,就是造化。我为什么觉得造化这两个字特别妙呢?因为音乐比任何的艺术都更加流动,有自由的流动性、伸缩性,是最高的艺术。

“造化”这两个字,我在外国讲学的时候没有办法翻译。西方的传统是基督教,有一个上帝在创造世界,所以我可以翻译成“creation”。可是这个单词不够,“造化”是只有中国文化里才有的概念,有个“化”字在里面,很妙的。“造化”有道家的“道”在里面,在西方是没办法解释的,所以他们一定要造出—个上帝来造化。我们中国人说造化,实际上是讲里面的“道”,是什么东西都能融会贯通的那个“道”。音乐家的造化为什么要从音乐本身里面去寻找呢?音乐太妙了。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写下来以后,还会不断地发展,这个作品是无穷无尽的,就是说音乐越伟大越深刻就越无穷。这个造化特别妙,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我这样说,大家会觉得里面有个问题想问问:您讲应该效仿古人,是不是意味着现代音乐的发展成就没有超过古人?这个问题在欧洲也有很多人问。欧洲的很多大音乐家对现代音乐的一些东西不太了解,有的音乐家像施拉博——有名的德国大钢琴家,就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我一辈子只研究和弹我永远也弹不好的东西。就是说,他所要弹的这些作品的精神境界是如此之高,艺术是如此之完美,永远没有任何演奏可以达到作品里头的高和美,那样的音乐,他要弹一辈子,只弹那样的。现在的音乐人,心绪都比较浮躁,哪个赚钱就弹哪个,走商业化的路子,我看恐怕跟这个时代有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越来越变成生活的奴隶、商业化的奴隶,追求金钱价值。像我这种人现在是古董,我真的是古董。前一代音乐家,比如说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在西方音乐里头,这些人的精神境界对我来讲就像我们中国人讲老子、庄子、杜甫一样,是一样的高。

贾宝玉+孙悟空=莫扎特

我没有资格评价莫扎特,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贾宝玉加孙悟空就是莫扎特。为什么我说他是贾宝玉加孙悟空呢?

第一,莫扎特是赤子之心,那种赤子之心有一种博爱,在他的音乐里有一种大慈大悲,就像贾宝玉。莫扎特写歌剧,他在歌剧作曲家里是绝无仅有的。莫扎特只有一个,永远不可能再重复出现。他是那么地洞察人间,对人的理解真是到了最细微之处,就像那个贾宝玉对大观园里那么多角色都理解。贾宝玉能理解每一个人,永远都不做对这个好、对那个不好的事。贾宝

玉有的时候有反抗,莫扎特也有。莫扎特曾经反抗沙茨伯拉主教——非常激烈的反抗。他有一股非常骄人的傲气,可是他有同情心,对每个人的心理都有深切的体贴和体会。他在歌剧里所写的每一个角色,就像《红楼梦》里的每一个角色,性格特征非常明显,你不用读完全内容,不必看人物的名字,你只看对白就知道是谁说的。莫扎特歌剧都是这样的。所以说在莫扎特的歌剧里头,即使是最平凡的人物,所安排的音乐也是美得不得了,而且适合这个人物,完全契合角色的感觉,有那种永恒的、深沉的、无穷无尽的意义和感情在里面。

我为什么说他是孙悟空呢?他是千变万化的,因为他是天才,是超人,他可以上天下地,像孙悟空一样,拔一根毛,“噗”地一吹就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在法国有个电影叫

Amadius,是根据莫扎特本人的传记编的,就抓住了莫扎特的这些细微特点。给莫扎特主题,他要怎么变就怎么变,这个本领就是孙悟空的本领。

他也非常俏皮,他的幽默感不是一般的说说幽默话,他那种幽默充满了温柔,有一种童真。这样我又说回来了,我也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本来就是莫扎特,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就跟莫扎特有很多相似之处。莫扎特的音乐有一个很妙的地方,尤其是他的歌剧,他说他是在做戏,就是说你要感觉到他写的是戏,可是你又能感觉到戏中的感情是绝对真实的,不像是做戏。这跟中国的戏剧也有相同的东西,中国的戏剧很明显是做戏,大家都知道是做戏,可是他就是有这个戏剧高度,能入能出,在“入”的时候,同时也“出”了。所以有些人说莫扎特像音乐里的莎士比亚。

钢琴家的路有多长

钢琴家这一关我花的精力最多,并不是说我注重成为一个钢琴家,而是因为我的根底不足。我小时候琴学得很少,最关键性的那几年,就是十三四岁那几年,根本没有机会弹琴,也没有好的先生。所以对我来讲需要补课。像我现在这个年龄,要达到同样一个水平,我得花加倍的心血和精力。

常常有人问我:你小的时候弹琴,是非常热爱它或者热衷它,还是在父亲的管教下进行的? 我爱音乐,可是弹琴是苦功,而且,小时候,小孩子嘛,都喜欢玩。也难怪我父亲生气,我要是做爸爸,我儿子这么干,我也会生气。我在琴上放着谱子,照样有本事同时看《水浒》。就是说琴的旁边放着书,好像在弹琴的样子,手指可以自动地弹,而我全神贯注地在那儿看黑旋风李逵怎么样怎么样。父亲一听声音——他的耳朵很灵——就觉得不对,下来一看,大喝一声,像真李逵大喝一声一样。

小时候喜欢是一回事,但是很少有小孩子自己愿意花苦功的。那时我很小,钢琴底子很差很差,真正弹琴是很短的一段时期。后来有一段时期,我不愿意弹,开始反抗父亲,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父亲没有办法,所以琴也没弹。不光是我去昆明的那三年多,在那以前的两年一直是这样的。我真正花功夫是十七岁回上海以后。而十八岁就公演,说起来真是天方夜谭,世

界上学音乐的人都觉得是不可置信的事。两年以后就去参加肖邦比赛。现在想起来觉得很荒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可能?

这是天赋。就是说,在我身上,对音乐、对艺术的天生的感悟非常之强烈。刚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有一点我深信不疑,就是孺子可教。虽然小时候我什么也不会,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掌握,但是我能够忘我地弹琴,在很早的时候我就能做到这一点,弹琴的时候非常地自得其乐,仿佛到了一个极乐世界。我想在这一点上,恐怕很多世界一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流的钢琴家也一辈子没有到过,这跟技术和修养没有关系。可以说是上天给我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吧。

篇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编号:

11

本 科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 史记研究

论文题目: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解读《李斯列传》选段

任课老师: 俞樟华

学院: 人文学院 班级: 中本061班 学号: 06010134

姓名: 吴黛仪

成绩: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解读《李斯列传》选段

姓名:吴黛仪

班级:中本061班

学号:06010134

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而是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皇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术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才重士,辩于心而拙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高曰:“安可危也,安可危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斯曰:“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君其勿复言,将令斯得罪。”高曰:“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权命悬于高能得志焉。且夫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见之晚?”斯曰:“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常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公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

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丞相斯感不奉命!” (《史记·李斯列传》)

《史记·李斯列传》一开始便将李斯的仓鼠人生哲学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对李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李斯在没有发迹之前,就不甘碌碌无为,一心想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他年少时,曾经担任过掌管文书的郡县小吏,有一天他在官府的厕所里看到老鼠在偷吃那些不洁的秽物,并且发现,一旦有人或狗来的话,厕中的老鼠就非常慌张地逃走。后来李斯又来到谷仓旁,观察仓中的老鼠,他发现谷仓中的老鼠不慌不忙地吃着储存的粮食,神态安然,也没有人狗来打扰,于是李斯叹道:“人的所谓贤能和不肖就像这老鼠一样,关键在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呀。”李斯由厕中之鼠和仓中之鼠的不同,联想到人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并由此产生了改变生存环境和个人命运的强大心理动力。

李斯从一介闾巷布衣走上大秦国的丞相之位,经历了不少艰辛。一开始他跟从荀卿学习帝王之术,后来了解到荀卿的学术体系之后,颇感失望。因为“王道”、“仁义”的高论,满足不了他对共鸣富贵的欲望,于是他抛弃了荀卿教义,改奉法家学说,西赴秦国以谋求功业,。李斯认为“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世之情也。”地位卑贱是一种耻辱,穷困世一种悲哀,在李斯的人身哲学中,荣利和地位是出于相当高的位置上的。位高权重,深得始皇信赖,这是李斯真正的人生目的。在现实社会中,这是无可厚非的,人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地方是,人会追寻理想,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名利二字,是多少人的梦中追求,这当中的“利”分为社会之利和个人之利,将社会之利树为追求,是高尚也;将个人之利树为追求,是肤浅也。而李斯的利,很明显是后种。如同李斯一样,在当今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崇奉个人之利益,或涉嫌投机钻营,以假乱真,假公济私,沽名钓誉,及至那些借国家民众给予的职权之便利,化公为己。他们的利,完全就是为了自己,为了在社会上“一手遮天”及至“无法无天”。谈及今年五月七号在杭州发生的富家子弟飙车撞人事件,便是此番说法的一个很好的证明。飙车事件发生的第一天,网友谴责怒骂的声音铺天盖地,打开网页随处可见关于此事的报导。然

而第二天,当你再搜索这个事件时,多数网站皆已删除相关贴子,杭州媒体更是一夜之间全部噤声。更离谱的是,警方通告中令人啼笑皆非的“70码”的报告,以及第二天胡斌坐在电脑桌前自由自在上网的信息。这一切的一切,竟然源于胡斌母亲是政协副主席,极高的权利使得她拥有了主宰和封杀媒体之口的力量。 回归到李斯的话题上,在秦始皇驾崩以后,赵高为了立胡亥为新帝,便暗中找到李斯,与他一起谋划这场阴谋。其实,李斯一开始是反对的,但是在赵高的一番言辞后,为了自己的势力和地位,李斯最终还是答应了。为了沉重的丞相之位,他彻底地出卖了自己。那么,赵高究竟是如何说服李斯的呢?

首先,赵高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当时秦始皇驾崩,先前写了一封遗诏,欲立长子扶苏为太子,遗诏留在胡亥那儿,不曾被他人知晓。也就是说,立谁为嗣还是个未知数,这件事情只要赵高和李斯不说出去,也就没人能够知道其中的秘密。此处,赵高将外在的条件澄明,使得李斯能够认清楚自己所在的现状。

第二步,赵高进一步将李斯与蒙恬加以比较,分析李斯与蒙恬之间的差距。此处,两者之间的比较分为五个层次,即能力、功高、谋远不失、无怨于天下和长子旧而信之这五个方面。赵高深入到李斯的内心深处,挖掘其与蒙恬的差距,最重要的一点是“长子旧而信之”,李斯自己当然明白他与长子扶苏之间的情意不如蒙恬,如果扶苏真的当上皇帝,那么丞相之位也必定非蒙恬莫属,到时候李斯也就失去了他的尊位重器,这点对于把利益放在至关重要位子上的李斯来讲是非常致命的一击!

第三步,赵高列举胡亥的优点,他说他“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术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才重士,辩于心而拙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一方面,赵高指出一旦扶苏当上皇帝就会不利于李斯,一方面说明胡亥当上皇帝的条件和当上之后对里斯的好处。李斯说:“我是上蔡县的一个布衣,承蒙始皇帝的提拔,当上了丞相,我的一切都是始皇帝给的,我怎么能背叛他呢?请你别再说啦。”

听李斯的腔调,虽然他还没有同意赵高的请求,但说话的口气已经发生了变化,似乎他已经接受了赵高对他处境危机的分析,已经不再谴责赵高的罪过,已经变成了想赵高乞怜祈求赵高别给他惹麻烦,别伤及他的既得利益。别让他心里、灵魂感到不安。

但是,李斯最终又是为何答应的呢?他饱读儒学经典,作为一个大臣,在这种场合应该怎么做他心知肚明,如果一旦投向赵高,那么今后他就要受千夫所指,被万人唾骂。他既怕扶苏日后对他不信任,对他下毒手,又怕赵高眼前对他下毒手。于是在这关键时刻,他屈服于压力,出卖了灵魂,上了贼船。李斯上了贼船,既是赵高逼的,也是他自愿的。这是一个十分清晰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事例。明代屠隆说:“李斯诈立胡亥,阴弑扶苏虽由赵高之奸,实其私心之肯也。盖焚书坑儒,斯议也,扶苏谏坑儒而居外,斯必深念之;以吏为师,斯议也,胡亥傅之以高,学习法事数年,斯必深欲之,则斯心欲立亥,不欲立苏,亦彰明较著也。”

可以说,李斯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都是为了持续自己的富贵生活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利。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死在这场名利的争夺之中。赵高要立胡亥为帝,同样是为了个人利益考虑,在他步步高登的仕途路上,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他甚至可以设计害死扶苏,那么对于日后威胁他大权之位的李斯来说,又何尝不是一大异己呢?既然连扶苏都可以杀,那么不是人君的李斯,又何足挂齿?所以最后,他被赵高所嫉,以谋反之罪被腰斩于市,并夷三族。

在这场权利的争夺中,李斯最终失败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自私自利,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上的性格特点导致的。李斯最不可忍受的是处于下位、贫贱之位;他认为:“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他重视“得时勿怠”,要抓紧时机,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没错,但要看究竟是怎样做。他看不起那种“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他认为“此非士之情也”,这是唱高调,假清高;是“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这就把孔子所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以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等,通通说成是“非人之情”。如何追求富贵、如何摆脱贫贱,别人是有原则、是有底线的,而李斯没有。他把孔子、孟子、以及他的老师荀子的甘居于贫贱都加以蔑视;在他看来,只要能求得富贵、摆脱贫贱,他可以不择手段。

可是,难道富贵真的如此重要的吗,“平民”身份真的如此劣等吗?在这个世上,总有那么些人在社会角落中默默无名得付出,他们不为钱、不为权,只为了心中无私的梦想。天津的白芳礼老先生,一生用自己蹬三轮车积蓄下的钱,资

篇五:【演讲稿】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十一年前,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

八年前,同样是云南大学的张超,伙同男友抢劫杀人碎尸;

五年前,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开车撞人后又连刺伤者八刀致死;

两年前,复旦大学的林森浩,投毒杀死室友。

??

当今大学生中,杀人事件频频发生,自杀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的时候,身为教育者,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些孩子的生命,到底承受了什么,竟如此黑暗而又脆弱?

既然是自我反思,我们暂且抛开这些孩子的个人责任,只是反观一下我们自己。

先来看一看我们现在的家庭。有一种财产,叫自家的孩子;有一种优秀,叫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爱,叫不打不成材。成功的渴望、失败的焦虑,就在代际之间悄然传递着。当搀扶已成习惯,家长如何放手,孩子又如何独立行走?

再来看一看我们现在的学校。幼儿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小学,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初中,百日会战,三天定夺;高中,一考定终生;大学,就业or考研,that's a question。“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这个新的时代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我们一直向前奔跑,却羞于停下来喘息。

再来看一看我们现在的社会。马云、李彦宏、潘石屹、王思聪??成功人士的包装,自媒体的宣扬,粉丝的追捧,正推动着我们从自由广阔的天地之间涌向一座名为成功实为名利的独木桥之上。自由、开放、多元的光环下,却只看见一线发展的缝隙。

诚然,家庭、学校、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温暖的支持、丰富的资源、前进的动力。然而,这三者,犹如三座大山,虽然可以成为坚实的依靠,但也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如三条大川,虽然可以承载人生之船,但也会倾覆生命之舟。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问,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一个学生回答,无路可走的时候。无独有偶。在我的心理咨询室里,来访者说的最多的也是,我已经无人可说、无处可说,所以,我来这里说。此刻,家庭的期望、学校的关怀、社会的支持,在他们的生命里,只是一种淡漠的背景。

花开花落自有时,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道承压底线。当巨大的压力如洪水般袭来,冲垮了这道底线时,人,就会像花一样枯萎凋零。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泰戈尔的小诗: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儿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