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一笑泯恩仇前一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4:34:06 字数作文
一笑泯恩仇前一句字数作文

篇一:相逢一笑泯恩仇

相逢一笑泯恩仇

● 乔 桑

我们从小时候记事开始,都知道记仇了。小时候兄弟姊妹多,年纪相差不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可能因为一个鸭蛋分成几份不均而吵架生气,撅起个小嘴半天不理人。后来长大了,会为小时候的天真率直而好笑。慢慢的走在人生旅途中,磕磕碰碰的事情真的很多,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也无论你招惹不招惹别人,都会存在许许多多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哪怕是再亲的兄弟姊妹,也会因为后来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了,都会产生对一些问题处理中产生的隔阂,何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和职场中,多少因为利益的冲突而产生的恩恩怨怨,纠缠不休。

每当想到自己的一生中,曾经那么的一帆风顺,不可一世,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变故,产生那么多的恩恩怨怨,有职场的、有情场的、也有商场的。别人对不起我的有之,我对不起别人的同样有之。当时那种状况下发生的事情,过了若干年之后来看,的确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可惜人生不可重来,不管爱也好,恨也罢,都已经不重要了。往往物是人非的时候,事事皆休矣!可惜的是,有些人始终把这些爱恨情仇记在心里,只要一提起过去的恩怨,就翻江倒海般的咬牙切齿,玉颜憔悴三年都不止休,其实何苦呢?没有谁成为历史的判官,在自己内心的世界里,能够平复这些恩仇的,只有自己。或许我们受过许多的委屈和折磨,或许也经历了生死相搏,可是,都已经过去了。过去了额,你再怎么难过也无法改变过去了的一切。你的恨也好,仇也罢,折磨不了任何人,折磨的只是自己。

为了忘却那些让我们不快的人和事,靠的是什么呢?是个人温柔贤淑的善良,是对美好回忆的珍惜,是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与尊重。人哪,只有向前看,才有出路。回头路不是没有,那只能是具有更加博大胸怀的人,才能寻到自我的安慰。而且,同样需要付出否定一切的代价。那种隐隐的伤痛,更可能无法复原。人生短暂,生命无价,我们与其纠缠过去的是非恩怨,不如忘却,开明的面对未来的日子,好好的接受现实的安排。而现实的安排,归根结底,也是靠自己,靠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靠乐观的面对人生的态度。

曾几何时,我多么希望,我们能够相逢一笑泯恩仇!所有伤害过我和被我伤害过的人,都是历史的主人。我们不再纠缠爱恨情仇,我们虽然无法重拾旧梦,但是也不必永远成为仇敌。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

虽然我不敢说自己没做对不起别人的 事情,甚至做了不少伤害别人的事情,但是,对别人的伤害,我还是抱着谅解的精神,忘记这些不快吧!多理解别人吧!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人生的美好与幸福!

(2011.3.1)

篇二:与父亲一笑泯恩仇

与父亲一笑泯恩仇

作者:蒋方舟

来源:《课外阅读》2011年第14期

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对我少有的几次心血来潮的教育,几乎全部是以威胁恐吓为形式的。 我爸爸有一双骇人的大眼,还有黑压压杂乱的浓眉压在眼皮上。每当他想传授给我什么的时候,他就会突然猝不及防地靠近,提高音量,舞动他的浓眉,圆睁着眼睛,提醒我,我已经进入了他的怒气领域和气场范围。

当然,技术上,我爸从未正式打过我,但是他发明了一种恶作剧似的施暴方法,就是高高扬起他的巴掌,低头瞪着我,做出要掌掴的姿势,刹那间蒲扇式的手掌扇下来,结果只是和自己的另一只手掌拍击,在我耳边制造出巨大的声响来。我吓得一抖,我爸大笑不已。

这个拙劣的把戏一直贯穿我的婴儿和幼儿阶段,然而我却从未真正意义上破解和免疫。每当高高的巴掌的阴影落在我身上,我还是会瑟缩,还是会发抖。这种恐惧建立在不确定性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的大赦会失效。

以前,我只是把我爸这种恐怖的恶作剧,慈爱地体谅成情商不高和缺乏技巧。后来,我却在很多父亲身上看到了这种惊人的相似。

我曾目睹过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惩罚。父亲怒气冲冲地从衣柜中拿出好几条皮带来,放在椅背上,让孩子作为刑具备选。然而他最后却没有真正施暴。用卡夫卡的话说,他“只是想让孩子亲眼目睹被绞死的所有准备工作——等到绳索、大刀、砧板全部各就各位了,才宣告大赦”。

此时,父亲的潜台词已经呼之欲出了:他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幸免的,是被恩赦的,你的生命是父亲功德无量的馈赠,所以你应该时刻保持兢兢业业的负疚与自责。

很早很早以前,心理学还没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儿子身上会有一种仇父恋母的心理倾向,也就是有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后来,当心理学被发明出来,这种普遍蔓延的仇恨才有了靠谱的心理学解释。

我们仇恨的并不是父亲,而是“生活代表”。

生活永远是大BOSS(老板),对人提出种种可恶的限制和强迫。在一个家庭内部的父母双方之间,父亲就是“生活”的化身——要求着孩子,所以父亲永远是孩子的敌人,而孩子永远要哭着找妈妈。

当父亲老去的那一天,他的强大崩塌,他的威胁也将解除。

在台湾作家张大春的《聆听父亲》里,他讲了一段他为父亲洗澡的故事。张大春第一次见到父亲的身体就是在球场的浴室里,“那是一具你知道再怎么你也比不上的身体。大,什么都大的一个身体。吧嗒吧嗒打肥皂,哗啦啦冲水,呼啊呼啊吆喝着的身体”。——卡夫卡也写过,当他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洗澡,他自惭形秽地不敢走出浴室。

张大春再给父亲洗澡,已经是父亲意外摔倒,脊椎神经受伤之后,那时父亲只能躺在病床,“连洗个澡都要求人”。

“当我用蓬蓬头冲击他那发出阵阵酸气的身体,他总是说:?老天爷罚我。?

?老天爷为什么罚你??

?它就是罚我。?

在那一刻,一个句子朝我冲撞过来:?这老人垮了。?

我继续拿着蓬蓬头冲洗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几乎全秃的顶门,多褶皱且布满寿斑的脖颈和脸颊、长了颗腺瘤的肩膀、松疲软垂的胸部和腹部、残留着枣红色神经性疱疹斑痕的背脊。” 上文让我感同身受,去年,我爸送我来北京上大学。我发现我们的交谈时时都具有冷场的危险性。

我问他:“北京怎么样?”

我爸说:“北京好大哇。”

我又问:“学校怎么样?”

我爸说:“大学好大哇。”

“好大”,成为爸爸对一切他所不熟悉的事情的形容词。在谈话无法继续的冷场中,我又惊又急地意识到:外物都大了,父亲自然就小了。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父亲是瞬间变老的。我们斗争了整个童年的敌人,自己缴了械。

孩子的生命被父亲惩罚,父亲的生命被岁月惩罚。都是输家,那就干脆惺惺相惜,一笑泯恩仇吧。

(肖进摘自《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篇三:温家宝引经据典

温文尔雅,出口成章。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引经据典历来是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北京晨报》盘点了9年的记者会,均历时2个小时左右,回答问题多则13个,少则11个。温总理的妙语连珠和诗意盎然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我当总理后,我总默念着林则徐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朱镕基的继任者,当被问

及与朱镕基的工作风格有何不同时,温家宝引用了这两句诗来回答。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温家宝在2003年的记者会上谈及两岸话题时,引用了于右任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

之上,国有殇。”

2004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温总理在开场白中引用了两句诗。“有朋友问我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出自老子《道德经》。被问及政治体制改革时,温家宝说,社会主义好像是大海,只有吸收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才

能使自己发展。社会主义又好似高山,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进步。

2005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这句大家所熟知的话出自《左传》。在温家宝的很多次记者会中,忧患意识贯穿始终。他提出,面前的路不平坦,

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制定,温家宝在记者会上说,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引

用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06年

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语出《全唐诗·泾溪》,意为在进入激流险滩时,因提高警惕而很少会有人跌倒;反而容易在“阴沟翻船”,在坦途中沉沦。说完“兢慎”,温家宝紧接着说出这句话。出自

《新唐书·魏征传》,意为要通过深刻反思,保持头脑清醒,使局面转危为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古语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总理以此告诫台湾当局阻挠开放“三通”的领导人,不要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

国人的愿望。

知难不难

在回答香港记者“回顾1000多天施政历程”的要求时,温家宝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

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儒林外史》。

2007年

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有关民生的问题时,温家宝用诗意的语言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什

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在回答日本电视台记者中日关系的提问时,温家宝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话,“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这句话出自

《管子·版法》,大意为,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就要先整治好国内;要避免祸乱的发生,在于消除人怨。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在回答央视记者关于反腐问题时,温家宝认为要教育每位干部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哀

公》,比喻人心向背对于政权巩固的重要性。

2008年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连任总理的温家宝回顾过去五年经历时说:“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意思是,现在我们做的事,是对是错自有后人给予公允的评价。他还回顾了5年前刚上任时对大家立下的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并加上一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来显示改革的决心和

魄力。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在回答有关物价问题时,温家宝说自己也常上网关注社会热点,一边上网一边想一段话:“民之所忧,我之所思;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句话是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演绎。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经贸关系问题时,温家宝说自己脑子里总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其中前一句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表达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希望。“渡尽

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语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

篇四:与父亲一笑泯恩仇

与父亲一笑泯恩仇

作者:蒋方舟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3年第05期

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对我少有的几次心血来潮的教育,几乎全部是以威胁恐吓为形式的。 我爸爸有一双骇人的大眼,还有黑压压杂乱的浓眉。每当他想传授给我什么的时候,他就会突然猝不及防地靠近,提高音量,舞动他的浓眉,圆睁着眼睛,提醒我,我已经进入了他的怒气领域和力气范围。

当然,技术上,我爸从未正式打过我,但是他发明了一种恶作剧的施暴方法,就是高高扬起他的巴掌,低头瞪着我,做出要掌掴的姿势,刹那间蒲扇式的手掌扇下来,结果只是和自己的另一只手掌拍击,在我耳边制造出巨大的声响来。我吓得一抖,我爸大笑不已。

这个拙劣的把戏一直贯穿我的婴儿和幼儿阶段,然而我却从未真正意义上破解和免疫。每当高高的巴掌的阴影落在我身上,我还是会瑟缩,还是会发抖。这种恐惧建立在不确定性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的大赦会失效。

以前,我只是把我爸这种恐怖的恶作剧,慈爱地体谅成情商不高和缺乏技巧。后来,我却在很多父亲身上看到了这种惊人的相似。

我曾目睹过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惩罚。父亲怒气冲冲地从衣柜中拿出好几条皮带来,放在椅背上,让孩子作为刑具备选。然而他最后却没有真正施暴。用卡夫卡的话说,他“只是想让孩子亲眼目睹被绞死的所有准备工作——等到绳索、大刀、砧板全部各就各位了,才宣告大赦”。

此时,父亲的潜台词已经呼之欲出了:他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幸免的,是被恩赦的,你的生命是父亲功德无量的馈赠,所以你应该时刻保持兢兢业业的负疚与自责。

很早很早以前,心理学还没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儿子身上会有一种仇父恋母的心理倾向,也就是有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后来,当心理学被发明出来,这种普遍蔓延的仇恨才有了靠谱的心理学解释。

我们仇恨的并不是父亲,而是“生活代表”。

生活永远是大BOSS,对人提出种种可恶的限制和强迫。在一个家庭内部的父母双方之间,父亲就是“生活”的化身——要求着孩子,所以父亲永远是孩子的敌人,而孩子永远要哭着找妈妈。

当父亲老去的那一天,他的强大崩塌,他的威胁也将解除。

台湾作家张大春讲了一段他为父亲洗澡的故事。张大春第一次见到父亲的身体就是在球场的浴室里,“那是一具你知道再怎么你也比不上的身体。大,什么都大的一个身体。吧嗒吧嗒打肥皂,哗啦啦冲水,呼啊呼啊吆喝着的身体”。

张大春再给父亲洗澡,已经是父亲意外摔倒,脊椎神经受伤之后,那时父亲只能躺在病床,“连洗个澡都要求人”。

“当我用蓬蓬头冲击他那发出阵阵酸气的身体,他总是说:?老天爷罚我。?

?老天爷为什么罚你??

?它就是罚我。?

在那一刻,一个句子朝我冲撞过来:?这老人垮了。?

我继续拿着蓬蓬头冲洗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几乎全秃的顶门、多褶皱且布满寿斑的脖颈和脸颊、长了颗腺瘤的肩膀、松疲软垂的胸部和腹部、残留着枣红色神经性疱疹斑痕的背脊。” 上文让我感同身受,去年,我爸送我来北京上大学。我发现我们的交谈时时都具有冷场的危险性。

我问他:“北京怎么样?”

我爸说:“北京好大哇。”

我又问:“学校怎么样?”

我爸说:“大学好大哇。”

“好大”,成为爸爸对一切他所不熟悉的事情的形容词。在谈话无法继续的冷场中,我又惊又急地意识到:外物都大了,父亲自然就小了。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父亲是瞬间变老的。我们斗争了整个童年的敌人,自己缴了械。

孩子的生命被父亲惩罚,父亲的生命被岁月惩罚。都是输家,那就干脆就惺惺相惜,一笑泯恩仇吧。

篇五:(八上按章节);第五单元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内战烽火

1.(2013·昆明)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

到重庆谈判。图二是中共和谈代表与美国驻华大使在延安机

场的合影。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争取和平民主

B.联合蒋介石抗日

C.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D.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图二

2.(2013·兰州)( )

A.长征结束后 B.抗日战争胜利后

C.新中国建立后 D.抗美援朝胜利后

3. (2013·梅州)应蒋介石邀请,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中共假和谈,真内战 B.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4.(2013·湛江)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两只手伸过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60年前,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

A .《论统一战线》 B.《论解放区战场》 C .《双十协定》 D.《论联合政府》

5.(2013·荆门)对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此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弥天大勇”

B.此事件中国共双方达成了“双十协定”

C.此事件发生于山城重庆

D.此事件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6.(2013·孝感)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车轮,使它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毛泽东作出此判断,主要基于( )

A.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B.东北已全境解放

C.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D.国民党的主力已基本上被消灭

7.(2013·株洲)右图2为一张已经发黄的电文手稿,对其阐释错误的是( )

A.电文回复的时间应是抗战胜利后

B.

C.

D.电文表明中共决定只派周恩来参加谈判

8.(2013·无锡)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

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

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解放战争的打响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

战略进攻

C.战略决战的开始 D.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

国民政府

9.(2013·呼和浩特)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对前一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

C.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 B.我们争取的是光明前途 D.我们有人民的大力支持

10.(2013·滨州)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 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1.(2013·东营)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

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

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 )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图7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军发动战略大决战

12.(2013·菏泽)右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它的历史作用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揭开

一笑泯恩仇前一句

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C.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3.(2013·威海)解放战争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歌唱到:

“好比一把剑,直插在蒋介石的心里面。”歌里唱的“一把剑”是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开辟的( )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大别山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14.(2013·凉山)1947年3月,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15.(2013·泸州)观察“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宴会上合影”照片的场景和人物后,可以判断该照片应拍摄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重庆谈判时期

16. (2013·新疆)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重庆谈判 D.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17. (2013·新疆)(6分)下列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根据图片提供的地点信息,请将与历史事件

相关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嘉兴南湖游船 ②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③泸定铁索桥 ④大别山

(1)图①反映的是 的成立,它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图②反映的历史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纪念此事

的节日是____。

(3)图③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其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图④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领导人是 、邓小平,他们率军千里跃进此地标志

着人民解放军转入____。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1. (2013·安徽)右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

B.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C.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2013·福州)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3.(2013·泰宁)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以下史实与这一观点有关的是( )

①黄海大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百团大战 ④淮海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2013·苏州)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5.(2013·南宁)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此,中共于4月发动了(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6. (2013·河南)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2013·龙东)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华北全境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2013·齐齐哈尔)人民解放军“关门打狗”,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东北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2013·衡阳)历史影片能艺术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四部爱国主义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重庆谈判》 ④《开国大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10.(2013·南京) “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1.(2013·大连)某班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有一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说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重大事件的关键词,下面四名同学的答案与主题相符的是

( )

[来源

A B C

12. (2013·济宁)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

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3. (2013·聊城)某同学利用右边的两幅图片进行研究

性D 学习,他研究的是( )

A.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B.北平和平解放

C.解放军占领南京

D.

政协会议北平开幕 14.(2013·潍坊)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已经不但能打运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其中在潍坊大地上发生的“阵地战”是( )

A.五井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潍县战役

D.

碾庄战役

15.(2013·巴中)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下列不属于著名的三大战役的是(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6.(2013·内江)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

A.三大战役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双十协定》的签订

17.(2013·遂宁)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8.(2013·乌鲁木齐)为了庆祝国庆节,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出了一期历史特色小报。其中,他们把不同时期的四幅历史图片组合,构成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所反映出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B.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史

C.旧民主主义革命史 D.新中国的成长史

19.(2013·佛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综观国共关系史,随着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共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有不同。自西安事变以后,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1937年到l945年期间。如:l938年在延安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说过“国民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领袖,

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l945年,中共也公开表示, “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l949年期间,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又发生变化,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问题:

(1)结合l937年到l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中共对蒋介石评价的变化及原因。(8分)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20.(2013·牡丹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日本政客一方面表示希望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却在进行有悖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化的举动,这不禁让人怀疑日本有否认侵华期间所犯的罪行,而这是不为世人所容许的。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一个国家一旦迷失前进方向,注定会陷入焦躁状态。焦躁又会让其更加起劲地瞎折腾。日本的两出闹剧,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发生的。不顾亚洲各国的正义呼声和严正抗议,2013年4月23日上午,日本168名国会议员集体到靖国神社拜国。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分子非法进入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海域寻衅滋事。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商业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009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稿(节选)

(1)追根溯源,中日两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唐朝时,曾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的高僧是谁?

七世纪中期,日本仿照中国制度进行的一次改革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写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事变。(2分

(3)结合材料二,说说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哪几次分离?(2分)

(4)结合以上材料想一想,日本怎样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答出两点)(2分)

21.【民族,追梦之路】(共8分)

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中国梦。

【碎梦】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1分)

【追梦】

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孙中山的梦想:“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