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死亡才是人的归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26:54 字数作文
死亡才是人的归宿字数作文

篇一:探寻生命归宿,克服死亡恐惧

探寻生命归宿,克服死亡恐惧

作者:王博医

来源:《理论观察》2014年第11期

[摘 要]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对生命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源于对死亡的原始恐惧,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迫使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人类反观自身的哲学观照。为了解释生命的意义,人们或诉诸超验的形而上实体,或否定生命存在的价值,或将生命的本体价值和感官的内在体验诠释为生命的全部意涵,但都无法完全消解人们对生命的未知和对死亡的恐惧。马克思的生命观独辟蹊径,他以现实的视角,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找到了生命的社会价值,并为生命的行为结果找到了载体,即人类历史,从此个体的生命价值找到了归宿,克服死亡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将个体生命融入人类共同体,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中将生命的社会价值凝结在永恒的历史中。

[关键词]生命价值;现实;社会关系;人类共同体;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B0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10 — 03

[收稿日期]2014 — 10 — 23

[作者简介]王博医(199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活着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对生命价值的问题尝试做出自己的阐释,而马克思认为,任何生命都无法逃脱死亡的结局,他将“死亡”称为“自然的必然性”。正因为人都是会死的,生命价值定位的正确与否才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正是生命的有限性迫使人们为生命寻找价值的归宿。许多思想家也都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寻,并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始终都停留在麻痹人的精神以缓解恐惧的层面,唯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理论以现实的视角,真实地为人们展现了生命的原貌,主张以实践的方式,在社会关系和人类历史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归宿。在当今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升温的时代,面对着生命价值的虚无与迷失,更加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论中寻找答案。

一、从彼岸世界回到此岸世界

马克思重视人的活动,因此对人的生命价值有着深层次的关怀。由此出发,他的生命价值理论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宗教神学和神秘主义解读。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的人入手,将生命研究的视角从“神本位”转向了“人本位”。

传统形而上学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某种超验的终极实体,只有这种超验的存在才是唯一真实的,因此人们全部生命活动的意义就在于服从这一实体的要求,或与其属性相契合。如中国

的道家以“道”为终极实体,在他们的描述中,“道”的属性就是“虚无”,因此要求人们效法“道”而做到“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顺从,做到“心斋”,即“虚而待物”,终止一切认知、感受和意志活动,达到内心完全虚静的状态,通过忽略生命活动中的情感和欲求来实现与“道”合而为一的境界。西方亦然,传统的形而上学发展至中世纪,经院哲学作为集大成者,以基督教神学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他们相信人的生命是由上帝赋予的,因此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遵守宗教生活的戒律来取悦上帝,从而重新获得上帝的爱,最终得到救赎。此二者虽然分属不同的思想流派,但从本质上来看,则都以寻找经验世界以外的终极实体为最终目的,他们漠视现实,强调人的渺小,认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强大的超验力量中才能实现。这实质上是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苦难时所产生的无奈之情使然,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又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1〕

马克思的世界观中同样存在着作为生命价值归宿的“终极实体”,然而不同的是,马克思哲学中的实体不是超验的存在,而正是现实世界的总和,亦即人类社会的历史。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们全部行为结果的载体,承载着每个人的生命活动,也正是人的生命价值所在。如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2〕任何人的实践活动,无论好坏,都会在历史进程中有所体现,个体生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陨,但历史结果会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物质基础而永恒存在。马克思的生命哲学突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狭隘的价值格局,不再将着眼点局限于个体生命的渺小,而是在现实中寻找“永恒”的存在,“永恒实体”是人类一直在追寻的东西,然而马克思将其从形而上的世界带到了现实世界。在马克思看来,带有社会属性的人所追求的最真实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命运,这种“命运”不是宿命论抑或神秘主义的实体,而是人类历史中所有个体都可以参与和影响其走向的集合,由此推知,生命的意义并不需要某种超验力量的认可,一切对社会和人民有正向推动作用的行为,都是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确证。

二、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生命价值

自人类产生之日起,面对世界的无限性和生命有限性的矛盾,人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恐惧,这是根植在人类群体记忆中的原始恐惧。因此,每个人都关心人生的意义,当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生命就显得无比珍贵,与其追求生命在时间上的永恒性,不如为生命寻找出路,即找到人生的目的,以确保生命不被虚度。死亡恐惧的本质在于有限的个体生命面对无限的某种存在时所产生的未知和恐慌。在当今社会中,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所衍生出的无尽的消费欲望掩盖了生命应有的价值,物质商品的极大丰富使人们感觉到有限的生命无法完全消费所有的物质资源,从而加重了对死亡的恐惧,这就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商品拜物教”。物质的爆炸式更新湮没了生命原有的价值意涵,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在追求这些无限的“身外之物”的时候,对生命的有限性产生了无奈和恐惧。生命的价值被无限的欲望所取代,在消费社会的发展中,社会不断为人们制造新的欲望,人们开始认为“凡是不能成为消费对象的东西,都不具有存在的价值”〔3〕,进而或将人与人的关系纳入了消费的行列,或将其排除在价值考量之外。

20世纪初,资本主义面对着种种困境,许多西方学者并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反而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潜在的无限生产力与被限制的消费之间的矛盾,进而主张刺激消费、鼓励享乐,人逐渐异化成了满足商品市场的工具,消费欲望被无限地挖掘和培养。生命成了消费行为的载体,生命的价值被消费活动所填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只是消费社会生命异化现象的外延,其本质则在于生命价值的“虚无化”,这种倾向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对我国人民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迷失源于消费主义的盛行,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的关系。” 〔4〕。

当人们同产品、同劳动,甚至同人类本身都发生了异化的时候,其最终的表现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样态体现着社会存在之基础发展的良好与否,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意识的走向。当今社会如马克思所言,“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它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 〔5〕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劳动实践如果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反而意味着痛苦,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变得对立而疏离,如此一来,少数人的快乐必然以多数人的痛苦为前提,人们自然而然地将生命的本体价值,即个己的幸福同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对立起来,进而产生如列宁描述的“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这种人像夏洛克那样冷酷地斤斤计较,不愿比别人多做半个小时,不愿比别人少得一点报酬。” 〔6〕于是在这样的价值观引导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随之异化为了自私和享乐。在“商品拜物教”盛行的社会中,异化无处不在,与作为人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不同,异化的劳动是被迫而无奈的劳动,是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更是一种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畸形产物。而在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中,人们发自类本质而自动自觉地进行劳动,每个人的劳动和产品都是为了满足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需要,劳动的目的在于人而不是物,劳动实践就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唯一方式,人们为他人所做的奉献也不应是痛苦的,当“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他任何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的时候,才是人类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三、超越宗族血缘的命运共同体

在宗法社会中,个体的生命往往被安置在宗族和家庭关系中,作为祖先生命的延续,某一家族成员的行为结果形成一个合力,组成了这个共同体的名声和荣誉。由此衍生出的生命价值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意义体现为“对?名?的礼赞和高扬”,如儒家所提倡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即是将个人对集体名声和荣誉的影响作为评判生命价值的标准。这与马克思宣扬的将个体生命融入社会历史的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契合性,但这种基于“祖先崇拜”的生命价值观是以“家本位”的“忠文化”为行为动机的,始终存在着局限性,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宗族血缘的纽带必然被打破,个人一旦与族群割裂开来,个体生命就被孤立到了群体生命之外,人类又将重新面对死亡的原始恐惧。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理论同样将个体生命安置在群体之中,但与中国传统的家庭本位思想相比,“群体”的概念有了相当程度的扩展,马克思将生命的价值投射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中,他认为人的生命本体是“人类共同体”历史演进的“助推器”,生命的终极归宿在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从长远来看则是“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

中国传统的“家本位”族群观以同其他民族的差异性为基础,以“忠君”文化为信仰,却没有超出忠诚的具体对象的限制,这样的忠诚往往是与整个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长远利益相冲突的。如此的信仰大都是“孔孟儒学名目下的观念,在知识分子之间成了一个充满傲慢的义气,缺乏理智的直觉行为。” 〔7〕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论同样提倡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但其与中国传统的忠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中国传统的“忠”没有超出君主、朝代本身这些具体的特定存在,这样的忠文化是以血缘和宗族为纽带的,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忠”则是以全人类为投射对象的全面的“忠”,它以社会的长远利益为根本着眼点。其次,传统的忠文化以道德优越感为内在驱动力,缺乏理性的思辨和逻辑论证,而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的科学视角,观照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将人类历史整合为一个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如此,作为人的生命价值归宿的族群就不再是狭隘的一己之群,而是囊括了全部人类的联合体,驱动人们实现生命价值的就不再是一时意气的冲动,而是经过理性论证的科学论断。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忠”是有具体对象的忠,而作为具体的忠的对象的君主或是朝代,终究存在着局限性,而马克思所提倡的“忠”,是一种普遍意义的忠,“他有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观作为他忠的依据” 〔8〕,这一“普遍性的道德”就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此人们可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效忠的信仰,但只有普遍意义的忠才能突破狭隘,以历史的正向演进和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为目标的忠诚,才是生命价值的正确归宿。

四、高扬超越“生命本体”的社会价值

马克思的生命哲学虽然是以人的幸福为最终指向的,但并不囿于单个人的幸福抑或“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在他看来,只有整个人类的历史才是值得追求的价值“本体”,而历史的演进则是以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目标的,过分追求“生命本体”的价值就会陷入自私和享乐主义的泥潭。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就是以个体生命为其最高追求本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忽略了生命的社会属性,因而否定生命的社会价值,将生命的意义仅仅等同于感性的内在体验,他们把个体排除在社会之外。尤以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为甚,他认为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感受快乐和规避痛苦,生命的价值即等于经历的快乐和痛苦的差值。

这正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要批判的症结所在,过分注重“生命本体”和个体生命的内在体验将会导致自然人与其社会角色的疏离,在一个人变得“单向化”的社会中,每个人的快乐或痛苦与他人无关,个体生命在独自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在独立承受着痛苦,尤其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这是凭一己之力所难以抵抗和消除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共生,最终形成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是“单向化”的,而要将个体生命融入社会集体,进而融入人类历史,使个体生命价值体现为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换言之,人只有在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实践中才能实现真正的生命价值,从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在此价值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其独特的“死亡哲学”。以现实的、感性的人为出发点,他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指出了“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而得出了“死亡意味着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破坏”的论断。这是一种实践哲学,是脱胎于社会现实和生产关系而提出的生命价值理论。学界把马克思的“死亡哲学”称为“关系死亡论”,将“个己的逝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尽力弥合死亡带给个体的各种?关系?的破坏” 〔9〕。如此,马克思把个体的生命价值投向了社会和民族国家的领域,从而消解了人作为个体的孤立感。也就是说,死亡意味着肉体的消亡,但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人对世界改造的实践却不会消失,反而存留于历史中,成为永恒的历史价值。马克思的死亡哲学是唯一自觉到现代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的死亡哲学,也是唯一把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流血牺牲作为死亡最高价值尺度的死亡哲学。

当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成为每个人发自内心追求的事业,人们必将摒弃神秘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生命观,重拾对社会历史的现实信仰,在推动历史向前演进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生命价值,完善生命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论的核心观点就是要把个体生命的价值融入社会,继而融入人类历史,把眼光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让个体生命成为人类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10〕肉体生命的消亡就并不意味着生命价值的终结,相反,高尚的生命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为不朽。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0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3〕 〔5〕仰海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75-27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

〔6〕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7〕 〔8〕周明之.近代中国的危机:清遗老的精神世界〔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40-47.

〔9〕尤吾兵.消释死亡恐惧:马克思“关系死亡论”对传统死亡论的超越 〔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03).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责任编辑:谭文富〕

篇二:人死后的归宿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于是阿难再众座位起立,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对佛说:大威德世尊!你之大威能折服刚强众生,使十二类众生能顿时消除颠倒妄想,你之大德能摄受顽固众生,使他们能明白五十五位增上妙理。你之慈音能普被一切,平等教化一点都无遮盖,又用善巧方便开示众生,破除微细深沉、难知难察的烦恼思惑,令我们现在身心快乐,都得到莫大的利益。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

世尊,若是这微妙灵明之真心,本来是清净,周遍十方,圆融无碍。那么器世界大地上的一草一木和情世间的一切众生,甚至最微细的蠕动含灵,都是具足真如自性,也就是十方如来,成佛的真体。

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既然是佛的真体,为什么又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道和天道等等的差别呢?这些六道众生,是本来就有,还是从虚妄的习气,而致有生死轮回呢?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

世尊,即如宝莲香比丘尼,本来已受菩萨戒,但偷偷与人行淫,还妄说行淫不过是彼此交欢,既不是杀生,又不是偷盗,是没有业报的。说这些话后,即从她的阴部,生起大猛火,再延烧至全身的骨节,终于堕落无间地狱。

无间狱是经无量劫,万死万生,日以继夜没有间断。好淫的人,死后堕地狱,男的见铜柱是美女,女的见铜柱是美男,即趋往抱柱。柱即变成猛火,燃烧其身。淫属火故叫淫火。好淫的人堕无间狱,到处都被火烧,岂不可怕!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又如琉璃大王杀戮释迦种族。善星比丘,妄毁因果,说一切法空。这二个人不必等死后而生身即堕阿鼻地狱,受大苦报。

琉璃大王杀戮释迦种族有远近二因。近因是琉璃王为太子时,一日回外婆家,登坐佛未坐过之庄严法座,故释迦族人骂他为婢生,哪有福德坐此宝座,太子怀恨在心,对侍臣“好苦”说:“等我继王位时,定报此辱。”以后太子废父自立为王,“好苦”便鼓励他不要忘记释迦族人之辱,因此起兵灭释种。目犍连尊者即请佛救度,佛只默然无语。目

犍连尊者不得已就持钵盛五百释种往天上。及至诛戮完毕,大兵既退,目犍连尊者持钵往见佛。佛说:“定业难逃,非你定力所能救度。我亦头痛三日呢!”目犍连尊者即启开钵盖,发现五百释种皆化为血水。 佛说:“远因是在往昔逻阀城中,有池多鱼,居民多捕鱼为生。后因天旱水干,池内有二鱼王,一名为麸,一名为多舌,亦为居民所捕。当时有一小儿用竹竿戏敲鱼头三下。昔日的捕鱼人即现在释种,麸鱼即琉璃王,多舌鱼即好苦,而小儿是我(即释迦牟尼前身),因果报应照彰,是很难避免的。”

善星比丘是佛堂弟之子,亲近恶友,拨无因果,专和佛作对,妄说一切法空,业无本体也是空,故造什么业都无罪,不会有果报。

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属淫,琉璃王报复属怒,善星诳妄说法属痴,故淫怒痴三者都是堕地狱之因,修行人不可不慎,应该戒除。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究竟这些地狱,是不是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还是各人有各人的业感,各人有各人的报应?惟望世尊大慈悲,开导我们童蒙无知,亦令一切持戒的人,听到这个决定义理,大家都乐意持戒,谨洁奉行,不敢丝毫有犯!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嘉许阿难说:你问得最对机,最合我意,我正想进一步为大众说明,因果是丝毫不爽,所以大家都要严持禁戒,才不堕入邪知邪见而受苦报。你们小心听着,我应当详详细细为你们解释。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藏性,本来是真如佛性,清净无染,只因一念妄动,迷失本真,致有无明而成妄见。由妄见而生妄习,以业感为因,将原本的一真,分为内分妄和外分妄。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什么是内分呢?内分即身分之内,生出爱染。爱染即情:喜、怒、哀、乐、爱、恶和欲七情,在身内积聚不休就能生出爱水。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众生六根对境,就生起爱染,如鼻舌两根遇着珍馐美味,心想香味,口中自然流口水。眼耳二根对着已死的亲人,或怜其色声可爱,或怨恨其不幸早亡,现在已不见其形,不闻其声,目中自然流泪。如意根贪求财宝,心中就发生爱涎:一想财宝将至,举体就生光润。如身根贪着行淫,男女性器官自然流出液体。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阿难,各种贪爱虽然有分别,但流通形于外,蕴结藏于内,总是以润湿为性,所以还是相同的。润湿不能上升,一定向下坠,乃是自然的道理,这就叫做内分。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阿难,什么是外分呢?外分就是众生对身外的胜妙境界,发生仰慕渴求,就有虚妄的想念。想念积聚不休,就会产生一种殊胜之气。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所以众生,若能坚心谨持禁戒,,就能觉得举身轻快清净。若能心持咒,手结印,就会顾盼雄毅,无所畏惧。若是心想生天就会梦中飞腾天上;如果心中日夜忆念佛国,就会于冥冥中看见圣境;若想亲近善知识,就会不惜身命来奉事。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难,想虽然有种种的不同,但轻清是一样的,轻清就会高飞,不会下沉,自然有超越的性能,这就叫做外分。

篇三: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经历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经历,我希望我的未来数十年内都不要再有这样的经历了,以前死亡对于我是个用但纯粹是认识上概念,但这次活过来后,我对此有了更确切的体会.没有人想死,既使是那些希望上天堂的人们,也不想为此而死去,但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归宿,没有人能逃避死亡的降临,这是注定的,因为死亡可以说是生命最美妙的发明。它是生命更替的媒介,送走终去,迎来新生。此刻,你是“新生”中的一个,然而不久的某一天,你们逐渐才能去,最终被“送走”很抱歉我说得这么夸张。但这是事实的。你的时间有限,因此不要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人生活;不要受限于各种条条框框——被别人的想法所主宰;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在你内心的作为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内心的渴望与直觉。只有它们才知道你内心的真正渴求,其它都是次要的。

篇四:思考死亡就是思考自由

思考死亡就是思考自由

死亡,人类所有的痛苦和烦恼的根源。想想看,如果人类没有了死亡,生命没有了终点,人生就不会再有任何烦恼和悲伤;世间也就不会再有任何苦难和罪恶。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死亡和人同一天来到这个世界,又同一天回去。一旦有人生下来,死亡就等着他,到时候就把他收回。于是,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再把谁交给谁、谁也不再等着谁了。人,只有一次生,也只有一次死。

存在主义告诉我们,个人是面对死亡的存在。死亡是个人存在的最固有的可能性,因为它是不能回避、不能被取代的。死亡是非关系性的,因为它消除了个人对世界的所有关系。死亡是不可超越的,因为它是活着的个人最后的可能性和归宿。死亡是不确定的,因为它尽管必将确定无疑的到来;但它究竟何时、以何种方式到来却是无法确定的。死亡是唯一属于个人的事件,当个人意识到这点才会让自己更真实地活着。相反,当个人忽视死亡,把死亡看作是将来才会发生的事时,他就会忘记自己的有限性和唯一性,而把自己迷失、淹没在无限的、没有个性的大众之中。 人,从前没有学会生,所以常常是糊里糊涂地活

着,忘记了有一天自己一定会死。死亡,很多时侯对它这一行也没多少经验,也常常干不好这一行:有意无意地拿痛苦和恐惧来折磨人。“记住你即将死去”这是史蒂夫·乔布斯视为其的最重要的箴言。“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多天是‘No’的时候, 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可惜,乔布斯只有一个;绝大部分人并不这么想。

死亡是无法验证的。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人类知道自己迟早都会死,时间在人们心中就成了一种可以丧失的东西,它促使人必须赶快,否则一切都还来不及做,生命却已终结。时不待我、时不再来的观念让人们把对死的恐惧和思考引向积极的方向。同时,由于意识到死亡的绝对性和不可避免性,人们更加关注自己唯一的现世存在。死的问题变成了如何生的问题:一个不糊涂的人很少考虑死,他的英明之处就在于不考虑死而考虑生。

思考死亡,就是思考自由。越是思考死亡,离生命的真谛和快乐就越近。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它让人不由自主地忘记了自己,或者活得得意忘形,或者活得战战

兢兢。物欲横流,整日忙碌就为了擭取永远都显得太少的钱财。拜物主义让人们有意无意地为自己编织起一个个玫瑰色的梦,让别人、也让自己活在梦游之中。整日忙碌的人,或许放下了太多该紧握在手中的东西,攥在手心的则大多是毫无价值的。所以诸位在百忙之中,还是抽点时间思量思量死亡吧。别忘了:你即将死去。

篇五:精神的归宿高三年级范文

2015届南通市高三三模考场佳作汇编 2015-05-10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常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南通市高三三模作文)

【佳 作】

找一找家吧 高三(1)班 王思根

家,一个模糊而又清晰的概念。说起家,我们想起那个温暖、有着父母关爱的港湾。

可我们却常常感觉无家可归。有时我们会突然间明白“我们在心里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和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挡雨的实在的家”给予我们亲情和温暖,但“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无家可归的感觉”。诚如高考,拼搏奋斗给予我们成就感和现实生活作为回报,却永不会是生命激情喷薄的出口。

有人说,寂寞是一场修行,然而我们没有人不惧怕孤独。落寞的旅途中,我们总渴望着一种归宿,因此我们努力寻求那个生命意义上的家。

川端康成说,即使沦于赤贫,我的心和文学也再不可分割了。毕淑敏也在《我的五样》中划掉空气,阳光,水和鲜花,留下手中的一支笔。他们也曾或凌晨未眠或犹豫徘徊地探求自我的归宿,也曾有过内心无家可归的怅惆,但他们最终找到了——他们把心灵安放在笔尖,用笔在灵魂深处绘出一片群星闪耀的、康德始终仰望的星空。这星空便成为他们的家,一个超越孤独的个人的“高蹈世界”。

不同的人内心自有不同的星空(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死亡才是人的归宿),或如钱钟书笔下的恬然淡泊,或如张烨诗中的阳光跪在面前,或如长次郎含着黄昏的夕暮茶碗。他们的世界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找寻到自我生命的诉求,然后倾尽灵魂的力量来构筑一方家园。

他们找到了个人永恒的归宿,成就一个真正的人,但有另外一些人远远地超越了自我的狭隘,他们以大写的人格追求具有普世意义的精神家园。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种境界,以天地为家,以生民为至亲,打扫家屋般安定天下。爱因斯坦、鲁迅、左拉、雨果??他们反抗暴行,他们维护人权,他们为正义辩护,他们为自由呐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如是说。因他们胸怀天下,整个宇宙都是他们的家,他们到哪里都有归宿。他们完成了从无家可归到到处为家的超越。

我们无法苛求每个人都有济世情怀,那毕竟是少数人。但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有家吗?正值青春的我们或许生命才刚刚起步,但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将到底何去何从。

一眼就看穿的人生不是我的归宿,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世界在我的灵魂深处。

此心安处是吾乡 高三(1)班 胡明月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潭清水里不能没有光辉。”贾平凹如是说。

凤阙龙楼,雕阑玉砌只是冷冰冰的物什。心之安处,才称其为家——心灵的归宿。

物欲横流,纸醉金迷,多少人迷失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一切发生的太快,说的话可被风吹走,做的事可被时间遗忘,他们站在高楼大厦的顶端却再也望不见家乡,因为心灵的迷失,不断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忘记了给心灵的营养。不断装饰房子,却忘记装点心灵的归宿。

古人很擅长打造内心的桃花源,官场失意了,他们归隐田园,带月荷锄,谪居寂寞了,他们寻寺问塔,漫步于清幽小巷。不仅文人如此,乡野村夫也这般。罗素游览中国,雇轿夫将他抬上山去,到山顶之后,他高兴地欣赏美景,看见轿夫们正惬意地抽着旱烟,聊着天,他大为不解,劳累的工作似乎并未成为轿夫们抱怨的对象。这位被工业化的煤烟熏得太久的大工业英才子怎么能理解中国人内心的安闲呢?乡野村夫的心中自有一片桃花源,在那里“野渡无人舟自横。”

反观当今,被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的蚁族们仍在大都市里迷茫,房子长期霸据人们生活的中心,放弃爱好,放弃精神享受,只为尺寸之地,似乎那扇小小的铁窗就是奋斗的全部。却放任心灵无家可归。曾经,犹太民族连家园都没了,可没有土地,他们有资本,没有资本他们有智慧,自强不息的信念支撑整个璀璨的文明。可见内心的归宿才是人们追求的根本。

苏东坡有诗:此心安处是吾乡,被贬黄州,他竹杖芒鞋,宠辱不惊,流放岭南,他吟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仿佛锦锈江山,处处都可为乡,你有锦堂风月,我有世处桃源,从来也不逊色。那些住在琼楼玉宇里,夜夜笙歌的权贵们不免也相形见绌。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人之一生,不必追求轻裘肥马,不必艳羡华美居室,心若莲花自倾城,不妨带一蓑烟雨,守一弯清凉月,追求内心的安稳寻找心灵的桃花源,在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踏上心灵的归程 高三(1)班 崔思敏

想起周国平。

一个才子,被命运放逐到偏远的山村,要命的是他内心的理想被隔离,可他在日记中写道:“生活苦吗?环境乏味吗,但我不羡慕任何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多么掷地有声的一句话,被命运玩弄的他并没有迷失了自己,何故?因为他找到了心灵的归程,坚定地向前迈出,踏上心灵的归程,成为心灵的国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多少人浑浑噩噩,被卷入了物质的横流中,找不到归路,被名利的漩涡,鲜花掌声的抬捧的心灵早已长满荒草。真正能做到回归心灵的人又有几人呢?所以说,这样的人也才弥足珍贵。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说过:“不能因为名声大就目空一切”,莫言是清醒的,他能拨开名利的浓雾,点亮心灵的归程。如今,他仍然会呆到山东高密老家创造作品,谁又会否认这样的莫言才更觉得安稳,幸福呢?

心怯懦,纵鸠占鹊巢,亦怀不安之虞,心强大,纵拿破仑矮小,亦能铁蹄平欧洲,盖好心灵之处的房子,亦世界风雨雷鸣,狂风呼啸,自己亦能品一杯青茗,淡然处之。勃拉姆斯是古典音乐主义的崇高捍卫者,可在他的那个年代,激进颠覆的格瓦纳,炫技夸张的李斯特沉浸在自己的狂欢主义浪漫中,引起了人们对勃拉姆斯的质疑,于是他作品中的小心谨慎,含蓄严谨都成了被人嘲笑的话题,可勃拉姆斯坚守自己的内心,不因他人便改变了归往心灵的路,在众人的不屑中,他坚定了迈向心灵的路,最终硬是在那个时代划下了浓重的一笔,勃拉姆斯回到了内心的家,遮蔽了一切的风雨。

中国自古崇尚积极入世,可出世又未曾不是一种乐趣呢,你建功立业,我在内心修篱种菊,你弛骋疆场,我在内心化成一只蝴蝶,台湾苦行僧人周梦蝶做到了,他的一生只有一间老房子,一张书桌和柜子,他说:“我只想做一只蝴蝶,”他当过守墓人,摆过书摊,他没有亲朋好友,却有一群年轻人慕名请教他,在热闹的世界背后,他独自冷清,在冷清背后,世界依然嚣闹。周梦蝶在内心建了座花园,万紫千红,绚丽多彩,他在这花园中翩翩起舞,他找到了他的归宿,纵世界繁华,我亦安心成蝶。

踏上心灵的归程,成为心灵的国王。

荒原独步,心有所向 高三(2)班 仲旭

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探寻自己生活的意义而已,这条灵魂之路或许漫长而又孤独,或许永无止境而又充满坎坷,但谁又想停下呢?

只要心中有了归宿,荒原独步又何妨?

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荒原,荒原上只有一条小径,人从一出生就在这条小径上前行,或许迷茫过,失落过,但没有停下过。就如同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没有人停下为生活奋斗的脚步,即使社会再怎么黑暗。我也要活下去,不为成功与赞扬,只因为这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或许人的高贵就在于不会停下追寻的脚步,只要心灵饮着热血,我就要将属于自己的灵魂之路走到尽头。

这既是一场旅行,又像是一场战争,在这里没有风,没有云,没有声响,只有孤独陪伴。失落,绝望会成为你前行的敌人,将你缠死在前行的路上。不由想到文革,在那个时期,民主与文学的源头被人捣烂摧毁,思想的大地荒芜一片,无数文人哀嚎着时代的悲伤。老舍,一个孤寂绝望的思想者化为一个孤冢停在了思想的路上。而还有一群人,透过黑幕看到了灵魂的归宿,于是咬牙前行,穿越了这绝望的土地。再如,沈从文先生,生活的苦难中,他脱下镣铐,孤独地行走在路上,在湘西寻到了真正的归宿,他用文字将他的欣喜与希望传递给受难的兄弟姐妹以及后来的我们。至今,我犹能感受到一位思想者在荒原独步留下的坚定信念和不屈追求。“星斗其文”,亮绝赤县,或许,老舍若将这条路走完也更能耀若星辰吧。

坚持,坚持,再坚持,当你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再撑下去,你就成功了。无数的思想者在荒原上的呐喊,都渴望走向归宿。但其中有些人却停下了脚步,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堕落。如今的社会呈现出了什么?学员作弊,商家违法,官员贪腐,一切的种种都都是对心灵归宿的背叛,既然已失去了追求,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在灵魂归巢的路上没有停下的理由,若非要为坚持寻找理由,那么请你沉寂吧。

在荒原上前行,要坚定自己的步伐,不求一定要达到归宿,但是你一定要前进。小径旁自会有花儿盛开,在这空寂的世界为你装点美丽。

翻开历史的书卷,你会发现带着滚烫的热血的一串串名字,他们展示着一位位思想者在荒原上的独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行走,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寻求生命的归宿。不仅要为自己,也要为血脉中流淌的传承前行。

伴着思想者的身影,在这荒原上独步吧,心有所向,一路花开。

寻求灵魂的巢 高三(2)班 仲港其

人生路途漫长,我们常会感到迷茫,认为自己无家可归。但如果我们在灵魂筑巢,建立永恒的归宿,便不会失去家园。

诚如海德格尔所提倡的诗意的栖居,它要求我们在灵魂的巢上修篱种菊,去寻求永恒的精神家园。 然而,经济的腾飞,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国人的精神水准。现实相反,在物质与欲望的冲击下,反倒丢了灵魂的巢。一如冯骥才的小说所体现的,无家可归的猫恰恰反映了人性美好一面的丧失,猫儿的惨叫与哀求正一遍遍撞击着本就摇摇欲坠的灵魂之巢。惨叫的消失印证了巢穴的丢失,这种撞击不痛吗?还是人们心已麻木,或者干脆没有了心呢?

我们常误把房屋理解为永恒的归宿,因此社会上多了一批又一批的房奴。没有成为房子的主人,却沦为了房款的奴隶,这是我们渴求的家园吗?

不由想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生活在陋巷又如何?只要自己寻求的灵魂之巢里馨香扑鼻,百花齐放,那么即使失去了华屋丽室也不顾惜。而既然已经寻找到了灵魂里永恒的归宿,建立了永恒的精神之巢,住在豪华别墅抑或身处僻巷陋室甚或苍茫荒原又有什么差别?

我们打开窗户,期待青鸟的到来,可飞来的总是蝙蝠,但我们仍然不会关闭窗户。追寻灵魂的巢穴,我们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永不妥协的意志。一如林和靖,隐居西湖之畔三十余年,不曾踏入繁华杭州城一步。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呀,不受外界的诱惑,只为追求心中属于自己的灵魂之巢。我想,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便是其灵魂之巢的注脚吧。

我们歆羡周汝昌对红学的坚守,但若少了他内心灵魂之巢所提供的那份平静,怕也被社会喧嚣、名利潮流所裹挟,乃至陷入一个庸人的境界而不可自拔。感谢灵魂之巢的护佑,正是有了它,才成就了一位又一位大师。

我们去寻求灵魂深处永恒的归宿,巢里的青鸟会为我们指明方向。

灵魂的归宿 高三(3)班 乔浩

漫步在河边,看远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久已枯竭的心灵之泉竟又汪出一泉活水来。

离家时,母亲不舍而父亲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当你心觉得无家可归时,便沿着河道走走吧。从未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可当我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无家可归之感时,这句话竟涌现在我的脑海里。

幼时的家颇有些诗意。沿着小河慢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可谓是尽收眼底。春日里,柳絮飞扬;夏日,荷花摇曳;秋天时,仍有一抹绿意在红黄中摆动;冬日,银装素裹中,仍有一阵阵的幽香在空气中流动。走着走着,便能看见驻扎在河边的屋子了。对,那就是我家!

时常,掏鸟窝或是爬到槐树上折取清香的槐花,抑或是和小伙伴们擒着网,对鱼儿围追堵截。那时的一切,竟从未离开过小河。

如今,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灯红酒绿塞满了我的生活。尤记得初到这座城市的情景,是人山人海,是车水马龙,是尘世喧嚣,是今生注定我只一人。无他人的扶助,只能一步一步以泥泞中跋涉,那时的我,心中只有一个字,拼!竟能让那么弱小的自己在城市里站住了脚。但总觉得,这不是我的最终归宿。

总会让自己不经意的就陷入了迷惘,而忘记了手中的事,同事也看出我状态有问题,便让我放下手中的事,好好休息。走出公司,走进自己的住所。却又走出自己的住所,毫无目的的在街上游逛,我的家在哪里?什么才是我永恒的归宿?

长期奋斗后的轻松,竟仿佛一下将我的精神抽干似的,总会让自己迷惘,我的归宿是什么?父亲的话提醒了我,沿着河道走吧,那里有遗失的美好!

渐渐的,沿着河道漫步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那终究是外在的,不能成为自己长久的归宿。沿着河道慢走,幼时的记忆回来了,遗失的精神回来了,终于找到自己的归宿了。

那条只存在灵魂深处的河,你便是我永恒的归宿。你活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我能随时能享受到家的温暖。若没了你,我该去哪里寻你呢?

那一条浅浅的小河,我的灵魂的归宿。

心灵的归宿 高三(4)班 洪秋月

箫疏篱畔,夜雨霏霏,是谁踏上了归宿,湿了衣裙,湿了梦乡?故乡的雨步履蹒跚??你可知道血液在流动,时间再流逝?只为寻那落殇时节永恒而美好的归宿。

窗外云卷云起,牵起了惆怅。

风儿撩起浓雾,记忆模糊之处,依可见那婆娑的背影,在天地间四转晃悠,时而抬头望望蓝天白云,时而聆听禽鸟惆瞅,时而俯身看水中雨儿嬉戏??你陶醉了,陶醉于着巨大的麦浪之上,陶醉于这令人迷醉的麦香上。你轻轻抚摸着小草的头儿,小草微微向你点头示意,友好的示出红白相间的笑话,你心满意足地笑了,一路哼着小曲儿自由自在地漫步于田野之间??

轻烟 散入偌大的院落,老远就听见家中大黄狗的吠声,你坐在摇椅里品着香浓的茗茶,看着那株激情澎湃的石榴树绽放出她最红火的热情,不时有几只小鸟调皮的向你露出诡异的笑容,接着便是一阵清凉,“哗”一下从你眼前掠过,你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却有着说不出的快乐。老母鸡带着一窝小家伙在院落里横行,你瞥了它们一眼,随即洒出几片白菜叶子,它们便美滋滋地老实了;“嘎嘎”几只鸭子像孕妇一样,摇摇摆摆地踱了出去??你悠然地躺在摇椅里小睡了一会儿??

岁月的巨型机器碾过,在一生“隆隆”声中惊醒的你,望着那机械的大型动物吞噬着麦田,你的心像是在被什么啃食,深陷的眼睛里流露出你痛苦的表情,本来应该高兴的,可为何如此焦躁不安?田间茂密的大树被两个穿着制服的人大卸八块,装上卡车“呼呼”地运走了,留下的只是一缕卡车排下的尾气。推土机无情地将小河填平??看着这一幕,你的表情漠然??步履蹒跚的你,一路跌跌撞撞,失魂落魄的你,无奈地摇了摇头,在叹息声中悄悄地离开了??

城市化的进程,将你的世界给带走了,那碧绿,那浓郁,那美丽只能在梦中去寻找??

而恰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寻找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我的美丽的故乡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里??

花开花落,风而微起,一片绿叶悄悄盘旋,旋起了最美好的回忆,卷起思念,然后,落在了我的心上蔓延成了整片森林,这是你我共同的归宿。

回首间,野花满地,禽鸟惆瞅。

最是那初心的安详 高三(5)班 单媛媛

“一剪闲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华。一世浮尘一刹那,一树菩提一烟霞。”白落梅深谙人生。于我而言,这才是人性永恒的归宿。

繁花似锦后掩不住的是荒凉。因而无家可归的感觉常常充斥内心,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追求灵魂深处的永恒的归宿。做回本真,追求自我。

这个世界早已不是熟悉的世界,“人事全非”这个词,面目平静内相狰狞。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彩灯闪烁,烁干了安宁。喧嚣街头,混沌名利场,到处都是梦碎的声音。徜徉清泉,寻回自己的渴望已蓄势待发。

但,经历过名利的篡改和撰传之后,谁还能保持初心?欣赏“银烛秋光冷月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幽美静谧,徜徉心灵的一片花好月圆?曾经的弃妇鱼玄机沦陷了,“看世人,为我疯!癫!痴!傻!贪!嗔!怨!怒!五毒不清!六根不静!七情已生!八风凌冽!”如此功利化的追求只换得无家可归之感伴人头落地。她的归宿是短暂的,她的归宿也是肤浅的。如此这般,只会换得荒凉悲剧结局。

相此而言,“一生复能己,倏如流电惊”的陶潜显得多么智慧!辗转与官场几十载,最后选择回归自我,寻求他灵魂深处的归宿,赢得了苏轼的千古奇赞:”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同样,梅妻鹤子的林逋赢得了好友王十朋对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评价。”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想必,他们都是值得的,只因他们保持初心,追求归宿的安详。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这是李渔的永恒归宿;”究史研经敬畏耕堂抨丑怪,淡泊名利依然淀水妙莲花。“这是刘墉的灵魂追求。于我们而言,则需去追求灵魂的归宿,初心的安详。

追求自我,保持初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立身手段。是像迟子建,在炒米胡同里,谛听鸟儿在夜半林梢的一声悄吟,细窥秋虫在残红里一阵惊人的情思;是像王开岭,以一份温柔的心,静炼一场惊心动魄的雪······

繁华若真若一梦,过而无痕多好,但这却是难以企及的。想要抛却无家可归的感受,我们则需保持自我初心,追求自己灵魂深处的归宿。

我愿在我的世界里,听风拂来,待雨来过,煮一盏自己的浮世清欢。

听从来自心海深处的声音 高三(6)班 赵秋仪

在生命的长廊中,有人左顾右盼,四处彷徨,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漂泊到哪里,哪里就是归宿。然而,有这么一行人,他们循着直线坦然笃定地向前走着,步履沉着而稳重。因为他们皈依了灵魂,于是他们有目的有追求,收获了一路的芳香。

人生何处皆可成归宿,然而只有人的灵魂深处才是永恒的归宿。时常叩击自己的灵魂,探求灵魂的深度,遵从来自心海底处的声音,让自己有个家,可以抵御一切风和日丽的归宿。那么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亦能从容淡定,简车从行。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刳去心上的蒙尘,剔除世俗的纷扰,在青灯古佛下点亮了幽幽禅河不尽灯。在清心寡欲中收获了心灵的自由,皈依佛门,亦即皈依灵魂,从此外界喧嚣不再属于他,他只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于是他乐享青天白日,乐求明镜止水。

世间的杂念奢欲会让我们的心灵蒙上尘埃,叩击灵魂,不再有惊心动魄的回响。所以还心灵一片净土,才会让我们在迷茫中寻到归路。

三毛孤身一人在撒哈拉沙漠中流浪,风沙摧磨着她,寂寞侵蚀着她,岁月将皱纹刻在她的脸上,而她的心却澄澈如秋水,没有丝毫涟漪。因为她在独处中学会了静思冥想,独处让她静下心灵,,思索人生,在对生命的探求中站成了一棵树,只愿在清风中看守月亮,没有悲欢的姿势,只有永恒的信念。

外界的喧嚣嘈杂会打扰我们的心灵,让心不再安宁。而独处就是我们思索的基础,不要害怕寂寞,寂寞才最能测度生命的厚度,独处让我们认清正确的归路。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历来文人墨客都将读书奉为一生需一直坚持的事。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所说:“我们手中的书和笔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书能拓展我们灵魂的深度,在与书的对话中,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灵魂也得到了洗礼。书让我们更坚定执著,在人生归路中排除万难,坚持抵达终点。

抹去心灵上的尘埃,学会忍受寂寞的独处。在书中寻找一番天地,我们就不会无家可归。生命之路会将我们送达灵魂深处,在那里,一切都安好,一切疲惫都得以安慰.听从来自心海深处的声音,让我们有个家。

跟着灵魂的脚步 高三(7)班 徐小建

不知你是否会感到迷茫?不知你是否会有一丝彷徨?走在人生的旅途上,或许你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不要害怕,在你灵魂深处有你永恒的归宿。

物换星移光阴转,花开花落几度秋。滚滚江水淘出了多少英雄。荀子穷究学问,至八十而周游列国;嵇康跟着他灵魂的脚步,于竹林间畅饮,以风为曲,以水为舞。在打铁声的伴奏下叩开心灵的大门,纵然头断血溅,也要化作一豹尾,鞭打着腐朽王朝.英勇就义,那一曲《广陵散》便是灵魂的召唤。

中国古人如此,西方文人又何曾逊色。普希金未被咖啡羁绊,他要追随自己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穷困潦倒,身体被禁锢,但他追随灵魂的狡辩却从未停止;更值得称道的恐怕非托尔斯泰莫属,托翁出身贵族,但他却感到这里不属于他,他感慨无家可归。于是,他在那阳光明媚的草地上接济穷人,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他毅然走上了脱离贵族之路,他要去追求永恒的归宿。终于,他追上了自己的灵魂。

巴尔扎克一生劳累不堪,为写作,他英年早逝,但他40岁的生命却创造了永恒的价值,一部《高老头饱含父爱,他的灵魂深处定当如此。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在钟楼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为人们服务便是他灵魂所需。

余秋雨说塞万提斯是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对此,我不敢苟同。塞万提斯虽历经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但他找到了自己永恒的归宿,他跟着自己灵魂的脚步,写就了著名的《堂吉诃德》。他将会一直陪伴在灵魂身边,在灵魂深处寻找归宿。

我们有机器和制度却没有文明,我们有很多声音却没有真理,我们有众多情感却无从归依,我们来自同一个良心,却各自藏起。

这句话让我思绪万千,感情无处归依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没有追随灵魂的心,永恒的归宿无从谈起。它们终将化作流浪子四处徘徊。

高楼大厦林起,是,我们需要一隅之地来安身立命。但也不可以牺牲灵很的寄托为代价。成都草堂已不再是“风卷毛草”的破屋,吊脚楼被拆,福建特色失色。试问,若干年后,你是否能找到灵魂的脚印?

请跟上灵魂的脚步,去追求永恒的归宿。

灵魂的皈依 高三(9)班 郑浩

鸟儿向往蓝天,鱼儿思归大海,而游子,心系家乡,却不整日消沉,而是于灵魂深处寻求精神的踏实与满足。

人世浮沉,沉溺于无家的寂寥、漂泊和虚浮中实属不智。人性可贵,我们当追求永恒的归宿,寻得精神的寄托,灵魂的皈依。

林清玄在《红心番薯》中叙写其父亲。写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番薯的香味竟能穿过多年的烽火,勾起一个战士的思归愁情。大陆与台湾一脉同源,最终却分隔两地,但在他的父亲眼中,中国与台湾只不过是芋头与番薯的区别,而这番薯也成了他灵魂深处的热爱,精神的依托。地理上的遥远距离始终无法使其与大陆那踏踏实实的印记消散。

忆起李安。他在国立艺专毕业后长时间的沉寂让他几乎无法忍受,人生浮沉,让他与环境产生了一种游离般的无力感。但他终究没有沉沦,六年的沉寂后迎来一朝的爆发。在那六年里他整日埋头于好莱坞电影结构的研究中,电影成为他唯一也是全部的精神依托,那种飘渺游离感终敌不过精神上对于电影的执着追求,灵魂皈依。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谈及古时贤人志士,批判其为追求高风亮节而“蓄意”隐居,认为他们的隐居情怀只是在与社会对阵后败下阵来的顾影自怜。而我却认为,古人隐居在于追求精神的寄托和归宿,追求隐逸自然没有过错,我们又何必于今时今日痛批起隐居行为呢?他们能从现实中抽身,独自踏上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在这条灵魂皈依的路上,他们摆脱羁绊,获得自由,时至今日,我想我们更多的应该是产生敬畏而非批判。

然后,现实中悲剧却又发生地太多,顾城于抑郁中死去,张国荣从24楼自坠而亡,王国维化作湖中一道清波。精神上的无所依靠竟让一个个闪耀的名字无端地暗淡下去,历史或许本不该如此,他们的人生或许亦应有更多的绚烂华章,只因缺少精神的寄托而无处安放他们那跃跃欲试的灵魂。我想精神的无为应由精神填补,人生才能更加完满。

在灵魂皈依的路上,我们应该走得更远。

灵魂不漂泊 高三(10)班 崔丽婷

北岛曾言:“如果你是条船,漂泊就是你的命运,可别靠岸。”我们也确是那条在人生旅途上漂泊的船。 可漂泊不是为了漂泊,它只是一种行为状态,一种行为追求,只求灵魂不再漂泊。

有人说,我们怀揣着自己的颜色,往一心想要到的地方去。我想,那地方并非一个地理位置。再次回忆那封有名的辞职信:“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哪里去看看?其实不是真的去世界的某个角落,而是能让灵魂发声,从此灵魂不再迷惘漂泊的地方。

而人们常常漠视灵魂的哭泣,应付着生活里些许计算,抵抗着命运偶尔不怀好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迷惘磨灭多少曾坚定不移的心。

只因世界乱云飞渡,便看不清最初的天空。

何处是归程?

当困惑、犹豫、懦弱来袭,就倾听灵魂的消息,她会以空灵渺远之音唤醒沉睡的心。去吧,去寻找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那不是钱,不是房子,不是车子,不是票子,而是对生命存在的感知,是每一季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