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节目流浪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52:13 字数作文
篇一:旁观者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2岁女孩小悦悦被汽车撞倒并碾过,7分钟内,18个路人经过,但无一人救助,最后被一个拾荒阿姨救起,但还是在8天后去世。事件发生后,国人纷纷谴责路人冷漠见死不救。后来,有心理专家出来解释说,路人的“冷漠”,其实是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所致。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紧急事件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受害者得不到帮助。现场的人越多,人们就越倾向于袖手旁观,受害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现象违背常理,我们通常会认为在场的人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旁观者效应”这个概念的诞生,源于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桩谋杀案。
1964年3月13日凌晨,纽约,28岁的女子吉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在自己的住所附近被一个持刀歹徒袭击,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由于引起了女子的邻居的注意,凶手一度逃离,但很快又折返继续行凶,最后把她杀死。据报道,她有38个邻居目睹此事,但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报警。
3月27日的《纽约时报》头版报道了这件事,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美国民众和媒体展开了关于人性冷漠的大讨论,一批社会评论家也站出来发表高论,认为此案具有重要意义,冷漠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一个特征,美国社会正在变成一个冷漠的社会。由于媒体不断渲染,事情越炒越大,最后还出了一本书。
这些讨论引起了两个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塔奈(Bibb Latane)——的注意。他们研究了所有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后,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无人帮助吉诺维斯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的邻居多达38个——人越多,就越没有人去帮助受害者。因为责任被分散了。
心理学家毕竟不是慷慨陈词完就了事的社会评论家,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解释,紧接着就是做实验来验证这种解释。科学上把这种未经验证的解释称为假说。 达利和拉塔奈找了一些纽约大学的学生做被试。按照惯例,他们隐瞒了实验目的。实验者告诉这些大学生,找他们来是为了了解他们的大学生活。实验的过程是,每位学生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相互之间用实验者提供的通讯工具通话,这种装置每次只允许一名学生讲话,其他所有学生都能听到他的讲话。每个学生有2分钟的讲话时间。
实验者把学生分为三组,让他们处于三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这是这个实验的关键所在。第一组的学生被告知他们只能与另外一个人交谈(二人组);第二组
的学生被告知他们将与另外两个人交谈(三人组);第三组的学生被告知他们将与另外五个学生交谈(六人组)——当然,这又是实验者的“骗术”,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学生作为真正的被试,其他声音都是录音。
实验开始后,被试首先会听到一个男生在讲话,他谈了一些自己的大学生活,然后提到自己有癫痫病史,尤其在压力大时容易发作。他讲完后,轮到下一个学生讲话,在第一组中,就是轮到被试讲话,而在另二组中,可能是另外一些“学生”讲。一轮下来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学生”讲话,此时突发事件发生了——该“学生”开始讲话不久就“癫痫发作”,断断续续地发出一些求救的声音:“……我的癫痫就要发作……我需……要一些……帮助,如果有人愿意帮助我……(哽咽声)我要死了,帮……助癫痫……”
面对这个突发事件,三组的被试会有怎样的不同反应?
实验结果是:当被试相信有其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概率大大减小。第一组(二人组)有85%的被试实施了帮助行为——离开其所在的房间,向实验者报告情况——而第三组(六人组)只有31%的被试这么做。被试采取行动的反应时间也有显著差异:第一组的平均反应时间不到一分钟,而第三组接近三分钟。
实验结果清楚地显示,无论是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还是提供帮助的及时性,都随着“在场”人数的增多而迅速递减。两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称“旁观者效应”。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机制之一就是“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面对突发事件,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有帮助受害者的责任;而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这种帮助受害者的责任就会扩散出去,觉得帮助受害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责任。在场的人越多,这种责任扩散就越厉害;在场的人越多,在场的每个人就觉得自己出手帮助的责任越小。
面对突发事件,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等待别人行动,而自己处于观望状态。每个人都以为别人已经提供帮助(别人已经帮了,用不着我了),或将会提供帮助(我不帮,总有人会帮),或应该提供帮助(别人都不帮,我为什么要帮)。这样的情形最终导致了旁观者的集体冷漠,而酿成悲剧。 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不仅帮助受害者的责任感扩散了,而且不帮助受害者的自责和内疚感也扩散了。“谁都有责任”最终变成(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旁观者节目流浪汉)了“谁都没有责任”。
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让人深思。
除了“责任扩散”,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导致了旁观者的冷漠呢?小悦悦事件中,小悦悦并非被旁观者围观,而是18个路人相继走过她身旁,责任扩散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为什么无人出手相助呢?
达利和拉塔奈做了一系列实验,找出了旁观者冷漠的其他原因,提出了旁观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的完整模型。从紧急事件发生,到个体出手相助,必须经过五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过程未满足,都将阻断助人行为。现在,假设你是一个路人,一个潜在的帮助者,让我们来看看这五个过程:
首先,你必须注意到正在发生的事件。如果你正在赶路,如果你脑子里在想着事情,如果路上拥挤喧闹,那么你很可能不会注意到周围发生的事件。从视频上看,走过小悦悦身边的第一个路人就很可能没有看到血泊中的小女孩。
其次,你必须把事件判断为紧急情况。当你注意到事件之后,你必须对情境做出判断:这是什么情况?他需要我的帮助吗?
现实中很多情境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一个流浪汉躺在路边,他是喝醉了还是已经死了?一个女孩坐在树底下哭泣,她是被抢劫了还是失恋了?房间里突然冒出烟雾,是排气管泄露还是着火了?门外的尖叫声,是开玩笑还是有人被袭击了?
你必须做出判断,才能决定是否介入事件。没有人喜欢把正常情况误判为紧急事件,那意味着自己大惊小怪,而且很愚蠢。这种害怕难堪和被嘲笑的心理,称为“预期性焦虑”(anticipatory anxiety)。设想一下,当你大义凛然地走向哭泣的女孩,询问她是否遭遇抢劫时,她却告诉你“我刚和男朋友吵架了”;或者当你快速冲出门外,准备制止袭击者时,却发现别人是在开玩笑,你会不会很尴尬?我们害怕自己反应过度,不愿“自作多情”,我们会不动声色,直到做出确切判断。于是就拖延了行动的时间。
当我们无法做出判断时,通常会参照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我们会看看周围的人的反应,以判断这是否是紧急情况——我们没有意识到:周围的其他人其实也在参照我们的行为。这样就导致了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在相互观察,通过其他人的表情和行为来判断情况;而如前所述,我们在确定情况之前会保持不动声色——结果就是大家都看起来若无其事,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于是我们就判断一切正常。
这种“每一个不明真相的人都通过其他不明真相的人来判断情况,结果依然是大家都不明真相”的现象,叫做“多元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它导致一个紧急事件被所有人解读为正常情况。
为了验证这种“多元无知”的情形,达利和拉塔奈做了一个“房间充烟”的实验。在实验中,被试在房间里填写问卷,有的被试单独在一个房间填写,有的则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填写(三人互不认识)。在填写过程中,“紧急事件”发生了——烟雾从墙上的通风孔进来了。在单人组中,有75%的被试向实验者报告了烟雾;与此形成对照,三人组中只有38%的被试报告了烟雾,而且报告速度比较慢。最有趣的是,实验者还设计了第三种情况,这种情况下,三人组的报告率下降到只有10%,许多人直到6分钟实验结束时都没有去报告,而彼时烟雾已经浓到让他们咳嗽和揉眼睛的程度!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这几个三人组中,每组只有1人是真被试,其余2人都是实验者安排的“托儿”,他们故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显得对烟雾毫无反应。那个真被试看到2人对烟雾无动于衷,于是在迷惑不解中拖延报告的时间,甚至最终把烟雾判断为“正常情况”!
第三,你必须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如果在突发事件中,你是唯一的旁观者,那么你会立即承担这种责任。然而,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你也许会让他们替你承担责任。”
第四,你必须有行动的知识和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缺乏相应的能力(比如不会游泳),你可能不会采取行动。
最后,你还需要有行动的意愿。设想,你注意到了事件,然后准确地把它判断为紧急情况,并且感到自己有责任行动,恰好你还有帮助对象的能力,那么你一定会出手相助吗?未必。你还需要衡量一下行动的利弊。
在助人之前,你会本能地快速衡量一下行动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冒的风险。如果代价太大或风险太高,你很可能会放弃。这些代价和风险包括负伤甚至死亡(如果勇斗歹徒的话)、被诬告被起诉(如果遇到“彭宇案”中那个南京老太的话)、让事情变得更糟(小悦悦事件中就有人指责陈阿姨的救人方式有问题,可能加速了小悦悦的死亡)或者仅仅是让人看起来很愚蠢。
旁观者的冷漠在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大量的悲剧。
2010年,42岁的英国女士西蒙·贝克在Facebook发布自杀遗言,她的上千名线上好友无人报警或相助,直到次日警方发现其遗体;2008年,一名美国男子在马路旁边把自己的儿子活活踩死,此人的家人、朋友及路人在旁围观,无人制止;2007年,一个中国小伙公车上抓小偷被捅10刀,周围乘客袖手旁观……
道德谴责无济于事,只有科学研究才能给出解决方案。知道了“旁观者效应”,我们就应该努力避免成为它的牺牲品。
如果你是受害者。当紧急事件发生,你急需帮助时,你要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勇敢地求救。你必须引起他人的注意,然后明确地告诉对方发生了什么情况;你要克服向众人求救的心理,从人群中指定一个人帮助你,并且明确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如果可以,你要尽量降低他帮助你的成本和风险,消除他的顾虑。
如果你是旁观者。当事件发生而你不确定情况时,你要记起“多元无知”的概念,并努力克服“预期性焦虑”;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你要想到“责任扩散”的情形。“我们应该永远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时一样去行动。”
有趣的是,在很多年后的2007年,人们经过考证发现1964年那场经典的谋杀案其实是记者报道有误,吉诺维斯的邻居并没有38个,而途中也有人报过警。也许当初记者为了制造新闻效应而夸大了事件的情形,然而它却歪打正着地开启了社会心理学上一段重要的研究。人们可以为43年前的那场冷漠杀人案翻案,却无法推翻经过许多实验证实的旁观者效应。
篇二:为什么冷漠的旁观者见死不救?
为什么冷漠的旁观者见死不救? 导语:或许你觉得围观群众见死不救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比你想的要复杂,科学研究发现,紧急事件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受害者得不到帮助。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2岁女孩小悦悦被汽车撞倒并碾过,7分钟内,18个路人经过,但无一人救助,最后被一个拾荒阿姨救起,但还是在8天后去世。事件发生后,国人纷纷谴责路人冷漠见死不救。后来,有心理专家出来解释说,路人的“冷漠”,其实是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所致。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紧急事件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受害者得不到帮助。现场的人越多,人们就越倾向于袖手旁观,受害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现象违背常理,我们通常会认为在场的人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旁观者效应”这个概念的诞生,源于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桩谋杀案。
1964年3月13日凌晨,纽约,28岁的女子吉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在自己的住所附近被一个持刀歹徒袭击,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由于引起了女子的邻居的注意,凶手一度逃离,但很快又折返继续行凶,最后把她杀死。据报道,她有38个邻居目睹此事,但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报警。
3月27日的《纽约时报》头版报道了这件事,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美国民众和媒体展开了关于人性冷漠的大讨论,一批社会评论家也站出来发表高论,认为此案具有重要意义,冷漠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一个特征,美国社会正在变成一个冷漠的社会。由于媒体不断渲染,事情越炒越大,最后还出了一本书。
这些讨论引起了两个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塔奈(Bibb Latane)——的注意。他们研究了所有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后,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无人帮助吉诺维斯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的邻居多达38个——人越多,就越没有人去帮助受害者。因为责任被分散了。
心理学家毕竟不是慷慨陈词完就了事的社会评论家,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解释,紧接着就是做实验来验证这种解释。科学上把这种未经验证的解释称为假说。
达利和拉塔奈找了一些纽约大学的学生做被试。按照惯例,他们隐瞒了实验目的。实验者告诉这些大学生,找他们来是为了了解他们的大学生活。实验的过程是,每位学生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相互之间用实验者提供的通讯工具通话,这种装置每次只允许一名学生讲话,其他所有学生都能听到他的讲话。每个学生有2分钟的讲话时间。
实验者把学生分为三组,让他们处于三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这是这个实验的关键所在。第一组的学生被告知他们只能与另外一个人交谈(二人组);第二组的学生被告知他们将与另外两个人交谈(三人组);第三组的学生被告
知他们将与另外五个学生交谈(六人组)——当然,这又是实验者的“骗术”,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学生作为真正的被试,其他声音都是录音。
实验开始后,被试首先会听到一个男生在讲话,他谈了一些自己的大学生活,然后提到自己有癫痫病史,尤其在压力大时容易发作。他讲完后,轮到下一个学生讲话,在第一组中,就是轮到被试讲话,而在另二组中,可能是另外一些“学生”讲。一轮下来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学生”讲话,此时突发事件发生了——该“学生”开始讲话不久就“癫痫发作”,断断续续地发出一些求救的声音:“??我的癫痫就要发作??我需??要一些??帮助,如果有人愿意帮助我??(哽咽声)我要死了,帮??助癫痫??”
面对这个突发事件,三组的被试会有怎样的不同反应?
实验结果是:当被试相信有其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概率大大减小。第一组(二人组)有85%的被试实施了帮助行为——离开其所在的房间,向实验者报告情况——而第三组(六人组)只有31%的被试这么做。被试采取行动的反应时间也有显著差异:第一组的平均反应时间不到一分钟,而第三组接近三分钟。
实验结果清楚地显示,无论是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还是提供帮助的及时性,都随着“在场”人数的增多而迅速递减。两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称“旁观者效应”。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机制之一就是“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面对突发事件,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有帮助受害者的责任;而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这种帮助受害者的责任就会扩散出去,觉得帮助受害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责任。在场的人越多,这种责任扩散就越厉害;在场的人越多,在场的每个人就觉得自己出手帮助的责任越小。
面对突发事件,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等待别人行动,而自己处于观望状态。每个人都以为别人已经提供帮助(别人已经帮了,用不着我了),或将会提供帮助(我不帮,总有人会帮),或应该提供帮助(别人都不帮,我为什么要帮)。这样的情形最终导致了旁观者的集体冷漠,而酿成悲剧。
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不仅帮助受害者的责任感扩散了,而且不帮助受害者的自责和内疚感也扩散了。“谁都有责任”最终变成了“谁都没有责任”。
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让人深思。
除了“责任扩散”,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导致了旁观者的冷漠呢?小悦悦事件中,小悦悦并非被旁观者围观,而是18个路人相继走过她身旁,责任扩散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为什么无人出手相助呢?
达利和拉塔奈做了一系列实验,找出了旁观者冷漠的其他原因,提出了旁观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的完整模型。从紧急事件发生,到个体出手相助,必须经过五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过程未满足,都将阻断助人行为。现在,假设你是一个路人,一个潜在的帮助者,让我们来看看这五个过程:
首先,你必须注意到正在发生的事件。如果你正在赶路,如果你脑子里在想着事情,如果路上拥挤喧闹,那么你很可能不会注意到周围发生的事件。从视频上看,走过小悦悦身边的第一个路人就很可能没有看到血泊中的小女孩。
其次,你必须把事件判断为紧急情况。当你注意到事件之后,你必须对情境做出判断:这是什么情况?他需要我的帮助吗?
现实中很多情境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一个流浪汉躺在路边,他是喝醉了还是已经死了?一个女孩坐在树底下哭泣,她是被抢劫了还是失恋了?房间
里突然冒出烟雾,是排气管泄露还是着火了?门外的尖叫声,是开玩笑还是有人被袭击了?
你必须做出判断,才能决定是否介入事件。没有人喜欢把正常情况误判为紧急事件,那意味着自己大惊小怪,而且很愚蠢。这种害怕难堪和被嘲笑的心理,称为“预期性焦虑”(anticipatory anxiety)。设想一下,当你大义凛然地走向哭泣的女孩,询问她是否遭遇抢劫时,她却告诉你“我刚和男朋友吵架了”;或者当你快速冲出门外,准备制止袭击者时,却发现别人是在开玩笑,你会不会很尴尬?我们害怕自己反应过度,不愿“自作多情”,我们会不动声色,直到做出确切判断。于是就拖延了行动的时间。
当我们无法做出判断时,通常会参照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我们会看看周围的人的反应,以判断这是否是紧急情况——我们没有意识到:周围的其他人其实也在参照我们的行为。这样就导致了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在相互观察,通过其他人的表情和行为来判断情况;而如前所述,我们在确定情况之前会保持不动声色——结果就是大家都看起来若无其事,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于是我们就判断一切正常。
这种“每一个不明真相的人都通过其他不明真相的人来判断情况,结果依然是大家都不明真相”的现象,叫做“多元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它导致一个紧急事件被所有人解读为正常情况。
为了验证这种“多元无知”的情形,达利和拉塔奈做了一个“房间充烟”的实验。在实验中,被试在房间里填写问卷,有的被试单独在一个房间填写,有的则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填写(三人互不认识)。在填写过程中,“紧急事件”发生了——烟雾从墙上的通风孔进来了。在单人组中,有75%的被试向实验者报告了烟雾;与此形成对照,三人组中只有38%的被试报告了烟雾,而且报告速度
篇三:事业单位考试网:流浪汉借手机
事业单位考试网:流浪汉借手机
材料一:“你是否愿意把手机借给流浪汉,让他在节日里给家人道声平安?” 最近,在腾讯网上看到有视频节目“挑”起这样一个话题。街头采访时,多数受访者给出的答案是——“当然愿意”。如果节目到此为止,只能算是个差强人意的“节日鸡汤”,让人对社会还普遍存在的善意感到些许温暖。
但耐人寻味的是,节目继续在街头验证大家的善良承诺。当两个“流浪汉”真的在街头徘徊,焦急地找人借手机的时候,此前普遍存在的善良秒变“善良的谎言”。多数被请求的人,甚至有些慌不择路地躲开。两名流浪者(一名是自愿体验流浪生活的志愿者、另一位是真实流浪者“小广西”)分别在北京西客站、三里屯,以及广州街头向陌生路人求助借手机一用——要过中秋节了,给家人报个平安。结果张口问了300多个人,只有20多人出手相助。
“助人为乐”被认为是中国人优良传统,也是社会公认的美德。而借用下手机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助人之行,对被求助者而言,只是举手之劳,并不损失什么。所以视频中多数路人的反应乍看之下确实让人感到难过。不过设身处地去考虑,事情又并非那么简单。
当下社会,手机并非一件上千元或者几千元的物品那么简单,而是装满个人隐私数据的私有物,万一丢失,可不仅仅是损失一些财物,个人隐私被扒、信息丢失等一系列麻烦,在这个社会成本如此高昂的时代,自然容易让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街头又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环境,人来人往,陌生的市民迅速流动,如此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就必然是所有人都比往常更多充满了戒备,充满了不可信任感。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显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快递来了不敢开门,查水表的不让进屋,入户人口普查不得不改成去居委会报到,买菜时习惯性地要把小贩的秤搬到眼前,买肉时总要用手按按有没有注水??转型期的社会,此类事件频出。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大家不愿意把手机借给流浪汉的原因?
要求:准确、全面。200左右。
【参考答案】
1.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陌生人之间很难有基本的信任,所以不愿意借手机给流浪汉。
2.流浪汉身份的难以辨认,行为的不可预测等,人们本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使得很多人难以给他们关爱。
3.手机作为个人必需品,包含个人的很多隐私性数据,一旦丢失不但会造成个人财产损失,还给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很多人不愿意借手机给流浪汉。
篇四:广播站人物节目稿之席慕容
播音员A::青春的锦绣与贵重,就在于它的天真与无瑕,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不重回,清播音员B:,你知道这句话出自谁的笔下么
播音员B::知道呀,
我很喜欢这句话,更喜欢说这句话的人,她就是席慕容吧 播音员A::那今天我们就讲述一下她的故事吧
席慕蓉
播音员B::
席慕蓉 的全名为穆伦·席连勃[1],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刚坡,幼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飘落 台湾 ,13岁时在日记中写诗,1956年入 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1969年以萧瑞为笔名,在台湾《中央副刊》发表作品。七月回台湾,任教 新竹 师专美术科。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 国际 性之美展。并以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等笔名投稿,作品多为散文。
播音员A::
1970年以 1977年10月在皇冠杂志上开设《诗的画,画的诗》专栏。1981年, 台湾 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 》,还有著名的散文集《芊芊芳草》1989年九月前往父亲及先母的家乡,初见 蒙古高原 。1987年一月诗集《 时光九篇 》由尔播音员B:出版社出版。1990年7月散文集《我的家乡在高原之上》由圆神出版社出版,同时亦出版编选之蒙古现代诗选《 远处的星光 》。1997年散文集《 生命的滋味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11年在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诗集《 以诗之名 》,与第一部诗集《 七里香 》正好相隔三十年。【音乐】
播音员B::
席慕蓉 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作为专业 画家 ,席慕蓉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 比利时 皇家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 新诗 奖等。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 爱情 、乡情的悟性和理解。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 内蒙古大学 名誉教授。新
作《 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 》即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音乐】
播音员A::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1989年的蒙古之行,是席慕蓉创作的分水岭,之前她活在父母的乡愁里,而后她活在自己的乡愁里。席慕蓉以转变而非改变来形容其间的区别,并且透露了一个令她思索许久的小故事。在公教人员尚未开放探亲之前,她曾依据父母、外婆的叙述,写了一些 怀乡 的文字,而后香港摄影家林东生特别千里迢迢去到蒙古,为她拍摄许多家乡的照片,并以图文并陈的方式出了一本书《在那遥远的地方》(圆神)。不料,席慕蓉的一位朋友却心直口快地浇了她一头冷水,对她说:“无论如何,你写的只是二手经验。”这句话令她无言以对。
播音员B::
但是当她真正坐上返乡的火车,亲眼看到熟悉的站名一一跃入眼帘时,她所想到的,却是更多父母当年告诉她的事情。比如经过宣化,她想到的是母亲说的,宣化的葡萄最好吃;车过张家口,她想到外祖父与伯父曾在这里办过蒙文的编译馆,规模之大足有半条街。这时,席慕蓉突然明白了,“原来文化就是这样传递的”,“所有的一手经验必须经过二手经验,力量才会更强大。”这也是为什么当她来到母亲的家乡,想要寻找母亲口中整个森林都是香的,走也走不完的松漠树海,却发现这里连一棵松树都没有留下时,会如此震惊莫名,原来维持了数千年的郁郁苍林,只要数十年就可以毁于一旦,就如同文革时汉人用粗暴一元的价值观,就可以轻易毁弃蒙古人的文化传统一般。
【音乐】
播音员A::
我想当那一群人刚刚开始在这树木底下搭建他们时小木屋时,一定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停留,以为不久就可以离开,所以才会盖得这窘迫和杂乱无章的吧?
席慕蓉喜欢将某种花的特性和某种类型的故事相结合。虽然,花在故事之中,可能只是扮演物的静的角色,却占有全文重要的地位。如在《有一首歌·花的极短篇》,席慕蓉写下一对男女的故事,因昙花的绽放而开始,随着昙花的凋落而结束。[4]
播音员B::
每一位作家都有其最钟爱的事物,席慕蓉特别钟情于荷花。她画荷花,也写荷花。不过,她一般不单独的赞美荷花,她总是把荷跟人相连,或者藉由某件事情带出荷花。在文学的批评上有所谓的‘文如其人’的说法,特别强调作家的生活环境与作品的文风表现之间的关系。探讨
此现象与席慕蓉的关系,可以从席慕容的生活环境及成长过程之中寻得解答。
东坡独爱清风与明月, 周敦颐 有〈爱莲说〉,对作家而言,自己青睐的事物,,钟爱的一件事,喜欢的一个东西,不单只是字面上的解释,重要的是深层意义及它与作家能够相遇相通的一股默契,‘荷花’对席慕蓉而言正是如此。【音乐】
播音员A::
席慕蓉曾在《成长的痕迹·自序》中提及:‘我是一个喜欢“回顾”的人’。这也印证了她的作品中不时出现充满回顾的意味,除前所举〈莲池〉的例子外。对于小时候父亲带她去玄武湖看荷花一事,也常常出在文中。用不同的笔法,切入时间的前后,虽然是同一件事,因不同角度的写作方法,让人不容易觉得腻。
席慕蓉对于‘花’的钟爱,显然成为她作品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对她而言,花是她记忆中最重要的行囊,在每株花的背后有着不舍的情感。而花也代表某件让席慕蓉动心的事情,或者一个深深记忆的人物。这样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是受人欢迎的。
播音员B::
走进席慕蓉的花花世界,可以发觉她一贯的温暖笔调,同时为画家的她,在文中形容花的色彩,也较一般作家更为敏锐细腻,使得作品有更鲜活的感觉。其意象的建构有大半是建筑在颜色的使用上,呈现给读者的文章,不再只是死板平面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立体画面。 是那个似曾相识的山林,满山开着一种野花,长而直的花梗上缀着从紫红到浅红到纯白的串串风铃,衬着青绿的野草,和后面郁绿黑蓝的森森,是一幅又一幅人让人心醉的画面。
席慕蓉利用颜色搭配花卉的描写,将所要传达的抽象意念,明确且清晰的意象化。使得读者在阅读席慕蓉的作品时,非常容易进入她所想表达的情绪之中,颜色的功劳实不可没。【音乐】
播音员A::
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可能是同时身为诗人的关系,席慕蓉的散文会有意或无意的出现诗中才有的‘跳跃感’,将散文中所需的连接词省略,或使用字句的排列,将诗感融入散文之中,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席慕蓉的作品中‘问句的使用’是一大特色,无论是在文中或文末出现,事实上,她想要表达出的可能是一种模糊、不确定的心态,她不仅在自问同时也在向读者发问。尤其,当席慕蓉在使用问句时,通常
不会只使用一次,常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运用,连接而下,营造出一股沉重的气氛将全文笼罩。
播音员B::
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到底那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呢?而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与珍惜,又有谁能真正的明白?谁肯真正的相信呢?
我能不能有足够的智慧来越过眼前的困境?能不能重新回到那片宽广宁静的天空?能不能重新拥有那跑沙跑雪的独嘶心情?还有,我那极为珍惜的,在创作上独来独往的生命?
在静夜的灯下,我轻声的问我自己,能还不能?
不断地自问,也让读者有自问的机会,席慕蓉并没有也不愿意将答案诉诸于文字,因为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人、相异的时空环境都有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答案,她总是留了一些余地,使读者有想像、反思的空间。所以,席慕蓉的文章是言有尽时,意无穷际的。【音乐】 结语
播音员A::
席慕蓉是抒情的,而作品中所运用的技巧更是表达出此一讯息,重覆的句型、问句的使用,文中充满跳跃感,在不经意中仍有奇句,文体虽是散文,但诗的意味浓厚,这也是席慕蓉散文之作异于其它散文作家的。
播音员B::花’对于席慕容而言,不单单只花而已,而是已经被拟人化再出现作品之中,当它只是个静物时,殊不知其实他是个旁观者,当席慕蓉画它时、写它时,它像是她的知心好友,也从它身上得到回应‘看花不是花’应该是席慕蓉的另类特色。【音乐】
备用:爱情婚姻
播音员B::
席慕蓉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自幼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到台湾,之后又去欧洲留学。每换一次环境,孤独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过写诗来抒发重重寂寞。在无边的黑夜里,席慕蓉经常会梦见回家,却总在刚推开家门的瞬间醒来。
幸好,她遇到了一个温柔敦厚的男子,为她孤独的心开启了一扇光亮的窗。
席慕蓉和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 鲁汶大学 中国学生中心。
在几次聚会中,席慕蓉发现刘海北不仅知识渊博,还十分善良。他会为猫做舒适的窝,会送落单的女孩回家。他常陪席幕蓉打乒乓球,而且总会有风度地输给她几分。
播音员A::
某晚在月光下告别后,当刘海北的背影渐行渐远,席慕蓉的内心涌起
淡淡的忧伤,那种情愫被她化为美妙的诗行:“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上天没有辜负她的期盼,给了他们相爱的契机。
一个周末,刘海北患了重感冒,卧床不起。席慕蓉亲自下厨,精心地为他熬了一锅粥。这个温柔的举动让整个男生宿舍都沸腾了! 播音员B::
两个人在欧洲学业结束时,都渴望回台湾。长辈们起初都不理解,最终被他们一封封家书感动,同意他们回台湾发展。两个人牵手在 布鲁塞尔 的大街上微笑、欢呼,向注视他们的人大声说:“我们要回家,我们可以回家了!”
回台湾后,他们没有选择繁华的闹市生活,而是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从小到大,漂泊已久的席慕蓉没有在一个地方住这么久。他们种下很多槭树,春天时一片葱绿,到了深秋一片全红,在孩子熟睡后,两人会携手散步。这个世上最美好的事,不过是有一个人能如此地懂你,与你一起分享生命的美妙和感动,正如她诗中所写道的:“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所以/请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在奔驰的岁月里/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
播音员A::
内心安宁的席慕蓉再也不在夜梦里惊醒,开始有了梦寐以求的熟睡。夏日的清晨,在孩子稚嫩的歌声伴着清脆的鸟鸣中醒来,席慕蓉听见丈夫正悄声跟孩子们说:“小声一点儿!妈妈还在睡觉。”
刘海北 永远比席慕蓉早起一刻,亲手做美味的食物来填充她的胃。刘海北也永远是席慕蓉诗歌的第一个读者,虽然不懂诗歌,却给她尊重和理解。甚至当席慕蓉出名后,一些人开始尊称他为“席先生”,刘海北总是微笑着纠正道:“鄙姓刘。”不是每一个男人都有如此的胸襟和气度,他还干脆写了一篇《家有名妻》发在刊物上,幽默的笔调使它被广泛转载。
播音员B::
光阴似水流逝。他们也携手从葱绿的青春走到花甲之年。09年丈夫刘海北因病去世,爱却在席幕蓉心中永存。半年后,席慕蓉会带着《 追寻梦土 》等两本新书走进《悦读会》栏目。她在节目中流着泪说,先生刘北海是她苦苦追求而来的,然而半年前先生因病离开了她,“我觉得他是我最大的支持者,我有今天,一直都是他在我的后面,他对我很宽谅、很大度。所以他过世后,半年多了我以为我不会哭,我本来也觉得可以蒙混过关,结果还是过不了关。如果要讲的话,我就是说我想谢谢他。也许思念之时,也还是忍不住饱含泪水地低吟着:“愿天长地久/你永是我的伴侣/我是你生生世世/温柔的妻。”
篇五:事业单位考试网:流浪汉借手机
事业单位考试网:流浪汉借手机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事业单位申论热点、2015申论答题技巧、申论写作技巧等,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申论答题技巧和申论写作技巧。
材料一:“你是否愿意把手机借给流浪汉,让他在节日里给家人道声平安?”
最近,在腾讯网上看到有视频节目“挑”起这样一个话题。街头采访时,多数受访者给出的答案是——“当然愿意”。如果节目到此为止,只能算是个差强人意的“节日鸡汤”,让人对社会还普遍存在的善意感到些许温暖。
但耐人寻味的是,节目继续在街头验证大家的善良承诺。当两个“流浪汉”真的在街头徘徊,焦急地找人借手机的时候,此前普遍存在的善良秒变“善良的谎言”。多数被请求的人,甚至有些慌不择路地躲开。两名流浪者(一名是自愿体验流浪生活的志愿者、另一位是真实流浪者“小广西”)分别在北京西客站、三里屯,以及广州街头向陌生路人求助借手机一用——要过中秋节了,给家人报个平安。结果张口问了300多个人,只有20多人出手相助。
“助人为乐”被认为是中国人优良传统,也是社会公认的美德。而借用下手机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助人之行,对被求助者而言,只是举手之劳,并不损失什么。所以视频中多数路人的反应乍看之下确实让人感到难过。不过设身处地去考虑,事情又并非那么简单。 当下社会,手机并非一件上千元或者几千元的物品那么简单,而是装满个人隐私数据的私有物,万一丢失,可不仅仅是损失一些财物,个人隐私被扒、信息丢失等一系列麻烦,在这个社会成本如此高昂的时代,自然容易让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街头又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环境,人来人往,陌生的市民迅速流动,如此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就必然是所有人都比往常更多充满了戒备,充满了不可信任感。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显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快递来了不敢开门,查水表的不让进屋,入户人口普查不得不改成去居委会报到,买菜时习惯性地要把小贩的秤搬到眼前,买肉时总要用手按按有没有注水??转型期的社会,此类事件频出。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大家不愿意把手机借给流浪汉的原因?
要求:准确、全面。200左右。
【参考答案】
1.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陌生人之间很难有基本的信任,所以不愿意借手机给流浪汉。
2.流浪汉身份的难以辨认,行为的不可预测等,人们本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使得很多人难以给他们关爱。
3.手机作为个人必需品,包含个人的很多隐私性数据,一旦丢失不但会造成个人财产损失,还给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很多人不愿意借手机给流浪汉。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