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给学校的道德环境建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27:48 作文素材
给学校的道德环境建议作文素材

篇一: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孙正香

来源:《教师教育》2013年第04期

科学是把双刃剑。随着电脑、多媒体、光纤通讯、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它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并且蕴藏着无尽的潜能。但必须看到,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与过度的网上聊天使得一些青少年通宵达旦地泡在网吧里不能自拔;色情、暴力等网上陷阱则更如同洪水猛兽。为此,不少教师和家长都忧心忡忡。如何加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和必须加强建设的一个新工程。

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期,在网络中,青少年情感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宣泄。把自己网络化、把情感移入到网络中,是当代青少年的重要特点之一。网络逐步造成了青少年情感的迷失,形成“恋网成瘾症”等怪病。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根据社会的需求,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按照社会规则去演绎自己的人生。而在网络中,人生是虚拟的,匿名效应发挥着作用。青少年在网络中长期充当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会造成自我迷失和多重性格。据调查,“网恋成瘾”、“多重人格”在生活中极易导致行为异常、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问题。此外,长期上网还会造成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和思维迟缓,甚至会出现自残的意念和行为,而且伴有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情况的发生。有

给学校的道德环境建议

效加强网络管理,创建优良的网络环境,倡导文明的网络行为,尽快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针对网络的特点,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加强网络与学科的整合,给孩子营造一片“绿色”的天空,消除网络的不良影响,培养青少年的自我完善能力,形成良好、健康的网络道德和情感。

一、 开设网络德育课

目前,我国中小学陆续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学习的只是一些技术理论,基本不讨论网络道德问题。所以,学生在网络领域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状态”,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课程,防患于未然。因此,在我国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和一些内陆城市中小学开设网络德育课显得非常必要。网络德育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分清网上的真伪及善恶,防止黄色及灰色的侵入,而且还可以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网络德育教育,规范少儿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和自律习惯。

二、 开放学校网络资源

现在大多数学校已有了自己的网络教室,主要作用是上信息技术课,双休日、寒暑假及其它法定假日均不开放,大部分喜爱上网的学生的去处就只能是网吧。现在网吧遍地开花,虽然高挂“未成年人不得进入”,但开设网吧的大多是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并不阻止未成年人进入,更不用说阻止未成年人上网浏览黄色及暴力的内容了。所以,在取缔不法网吧的同时向学生开放学校的网络资源,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措施。在学校的网络教室里,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少儿网站,加强上网安全教育;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浏览安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真正体会上网获取知识和冲浪的乐趣。

三、 建立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是在Internet环境下,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让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搜集、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既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也重视“文道结合”的育人功能。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专题探究或讨论,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如结合《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上网了解我国的苦难历史,探究圆明园毁灭的真正原因;结合《伟大的友谊》教学,搜集古今中外名人的有关故事、名言警句、音乐歌曲等,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结合《题西林壁》教学,查找庐山和苏轼的资料,深刻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含义,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四、 加强教师网络学习

在新形势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成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学习掌握教育内容本身的活动中,更多的是表现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的指导活动中。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需要在较短时间内作出选择,这就需要得到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只有掌握了网络知识和网络工具,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少儿的指导。所以,教师必须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

净化网络环境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应对挑战,不断研究,积极引导外,别无选择。

早在1995年,美国教育部就发表过题为《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教育和终身学习而使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白皮书。美国教育部长明确地讲:“电脑是美国教育新根基,而互联网就是未来的黑板。”形象地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在网络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网络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难以预料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和研究,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去解决。有一点可以肯定:引进网络教育是未来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模式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顺应知识经济社会中、数字化的潮流,是信息化时代教育的一条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篇二:浅谈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cn浅谈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建议作者:汤晓维 来源:《科教导刊· 电子版》2013 年第 34 期摘 要 二十年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经由“应试教育”体 制改革为“素质教育”体制。 我国教育部周济部长在 2006 年度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要求全面加强 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中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 育活动中的地位很重要。本文对目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 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1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受到空前冲击,一些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乘虚而入, 严重腐蚀着人们健康的思想肌体。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拜金主 义、享乐主义等在一些校园蔓延着,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社 会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然而生活在 21 世纪的中小学生,物质生活充 裕,其思想道德状况却令人担忧: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和风 雨,意志力差;不懂得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目标不明确,易受不 良因素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因此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 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 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2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的成因分析 我们的社会在进步,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在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时,把更多目 光放在青少年身体健康上,忽视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只重视学习,忽视了对他们人格的培 养。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或给予的方法、环境 还不够理想。如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一味娇宠、溺爱;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 育,重课堂教学,轻德育实践;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的风气尚未形成,有些社会场 所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中小学生好奇心强,但生活经验、社会经验不 足,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误入歧途。加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已成为一个紧迫的任 务摆在教育者面前。 3 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3.1 提高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龙源期刊网 .cn思想道德教育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

生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学 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分辨是非能力不强,但可 塑性强;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逐步增强,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参与人 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各种交往日益增多。但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 响。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领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抵制错误,形成 良好的形为习惯,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是适应他们自身成长的要求。 3.2 学校、家长、社会的密切配合 思想道德教育决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学校、家 庭、社会密切配合,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在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中举足轻重,父母 在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中,应做出榜样,提出要求并严加管理。另外,社会大环境也应相应提出 正确舆论导向并及时树立典范,惟其如此,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青少年的成长是学 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同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政府部门、相关职能、监管部门及社会各部门应共同努力,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营造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过程中有特殊重要的作 用。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应加强联系,发挥共同教育作用。 3.3 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教材只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手段。除了利用教材,加强德育外,课余时间也是 一个丰富的德育课堂。各门学科可结合各自特点,组织主题活动,如课外兴趣小组、课外读书 活动、小型公益活动、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少先队组织一些 课余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从日常生活、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明白做人的道理。共青团可针对中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 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中小学校在一些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可组织相关内容的 活动,如在“世界禁毒日”举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展览活动或演讲活动;国庆节可举行与 之相关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画展等。活动形式要实在,不能单讲热闹、华丽、不要走过 场,要引导同学们实实在在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影响他们思想的目的。 3.4 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讲授理念与方式 应当借鉴构建主义的理论与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师生

和谐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 展。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教 学方式上,除继续发挥有效的传统方法之外,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与工具。如充分利用 多媒体课件和校园网的优势,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采用“体验式”和“体 悟式”等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构造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以个体体验、体悟为载体,以活 动为中介,引导学生在主观心理感受和体验、体悟的基础上,确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社 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成长。 龙源期刊网 .cn参考文献 [1] 郑德全.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1). [2] 韩镇.改善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

篇三:我校德育工作的不足和的建议

我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我主持学校的德育工作已有几个年头,结合学校实际和自己的工作经历,发现我校德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我校的德育工作,结合自身的实际,在不同的程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去年上级的年终目标考核项目中,我校德育工作项目得分较高,并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切实加于解决的突出问题。

比如:一是“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核心”与“中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二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教师在德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甚至少数教师的不良言行起到了负面作用。三是关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在人格上师生平等相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培养等。四是各班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时没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高低年级、不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不讲层次,抓大放小,脱离学生实际。五是德育工作还缺乏实效性。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重“教”不重“育”,重理论不重实践,知行脱节,枯燥说教,方法单一,德育效果不够理想。六是德育合力不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有个别班级个别老师,班主任的教育不能被家长接受和理解,甚至出现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抵触的现象。也有个别班主任,学生一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家长。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保证我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年级和班主任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进德育工作方法。结合学校实际,谈谈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南,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学生品德的评定以及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等都要为实现目标服务。我觉得,确定学校德育目标的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求应适度。适度的要求是增强可接受性的前提条件,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方面都应提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要求,从而分出层次,循序渐进,以求实效。在低年级,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如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爱清洁,不打架,不骂人,认识国旗等。高年级应以“五爱”为核心内容,着重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指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二是持因材施教。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德育的要求,如果不研究德育对象,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学生群体中,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除此之外,出于遗传、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

格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此,德育工作者既要善于把握全体学生的一一般特点,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家庭概况、学习环境等。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二、要有专职的教师

现在,各学科教学都配有专职教师,教学上要求很严格,而有的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师往往由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兼任,似乎可有可无,上课也不正规,也没有严格要求,摆在所谓“豆芽科”的位置上,毫不重视。因为中考不考,有的老师甚至把思想政治课改上中考科目,就更不应该了。所以学校要加强检查,要有专职的教师担任德育课,更要经常加强德育专职教师的培养。

三、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德育的难点在于德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无不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常常受到社会上流传的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的冲击,使学校教育失败,甚至出现“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庭退两步,到了社会退三步”的现象。我们应该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对策。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网络的建立,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取得教育思想上的共识,让三者协调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加强以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为主的德育工作,社会和家庭是学生以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为主的德育实践基地。教师和家长是学生道德规范的楷模,只要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就会受到积极的教育影响,他们的道德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总之,学校工作只有把德育放在首位,消除“重智轻德”的思想倾向,全面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会有所成效。

篇四:对当前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对当前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池西一中 李乃玲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震荡,学生的道德思想也受到了猛烈地冲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常听到老师怨声载道“现在的学生一点也不服管教”,“公开顶撞老师,一点道德修养也没有”------新世纪的接班人到底是怎么了?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的影响,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姑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点建议。

一、尊重学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

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几乎千篇一律,无外乎老师以旁观者的姿态强调学生的行为要符合学校的行为规范等等,这种刻板的灌输性道德教育只能使学生处于被接受者的地位,毫无自主性可言,甚至会在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道德强调下,产生叛逆心理:你让我向东,我偏向西给你瞧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体现出对学生应有的尊重与关怀,给他们相应的自由、权力和责任,让他们以自己所学的道德知识去判断、去体验他们自己行为的对与错。不过分要求他们,“闭一只眼睛看待学生的错误”,允许他们走些弯路,犯点错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犯错误的经验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总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是提高德育水平的前提。

二、学科渗透,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中小学各学科尤其是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课程中蕴含了很多德育因素。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讲故事等,将抽象的道德知识寓于其中,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参与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动的年龄段,缺乏对道德学习性质和意义的深刻理发认识,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德育情境必须自然,贴近生活,让学生意识原来自己所受的德育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也不要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德育的育人功能。

三、愉悦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与社会各阶层各机关单位相比,学校还是一片净土,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影响,还应该让这片净土进一步美化、香化,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成为教育的窗口和育人的阵地。要充分利用这些阵地,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引导,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家庭熏陶,是搞好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应该说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家长的言传身教功不可没。而现在家长正忽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更多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能开发,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孩子涉及与学习无关的事宜,如家务劳动、待人接物,参加各种活动等,而且众星捧月式的家庭成员结构和生活氛围,也没有给孩子提供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机会。繁重的学习负担和课外学习班充斥他们稚嫩的童年时代和快乐的少年时代,他们成了学习的工具。其结果是许多孩子高分低能,不能也不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有些家长的道德素质不高,没有意识到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孩子的许多不良表现,不懂得如何教育;有些家长知道德育的重要,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不与孩子沟通,其结果是,或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使

孩子没有主见,只知道顺从。因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平等、宽松、道德情操高尚的家庭环境不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问题。

五、社会宣传,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的大窗口。

媒体导向、通讯手段、现身教育、现实生活状况都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从他懂事的时候起,接受广播、电视、杂志、唱片的影响和教育就多于学校,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更具说服力,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同时,“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倡导、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各类英模的演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诜等活动,无疑对学生有着“事实胜于雄辩”的影响和教育。

一个没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民族,不可能有一个繁荣、强大、美好的前程。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道德荣辱的礼仪之邦。如果把中国每一时期的教育作一比较,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德育教育都占着主导地位。其实,孩子就像一张没有被涂抹的白纸,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为他们打好底色,涂上和谐的色调,为其将来挥毫泼墨打好基础。因此,希望全社会来观注孩子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这是关乎民族发展、国家强盛的大问题。

篇五:学校特色建设亮点、建议及意见

学校目前现有的特色:学校德育教育是以“五星班级”评选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五星班级“的评选,主要体现的是让在校的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文明礼仪指导纲要》,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不断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认真学习意识,促进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校风校貌形成。尽管实施有相当长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给学校德育管理带来一些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要让师生认识到五星班级评选的重要性,它是班级集体类荣誉评选的主要组成部分,只要有关班集体类的评选、以及班主任工作类型的评选,都要

与”五星班级“做荣获的层次挂钩。班集体的管理上不去,即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能是名符其实的五星班级。其次是评价体系的公开化、透明化、公正化、时效化。既然是评选,那就要公开透明公正,参与评选的大部分是学生,学生是积极主动地,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评选,不受干扰,不受其他因素的诱导。这其中也要把握评选内容的方向性。例外,应该增设展示平台,每次检查完毕之后及时公示。再次,提高“五星班级”在学校对教师评价体系的中所占的的比例,让教师重视对学生对班级的管理的重要意义,让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能与教学齐头并进。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提高全面素质。

下一步我认为以:

深化学校美德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为核心内容的七小特色德育教育文化。核心词(德 得)德:品德、道德 培养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忠孝仁义)的美德,努力成为现代文明情操与道德行为基本一致的社会人。

现在孩子们从小听故事从米老鼠、唐老鸭、天线宝宝、奥特曼等,我们那些传统美德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故事却很少听,这样,奉献、包容、礼让等传统美德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熏陶教育,更不说成年之后将这些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加强对学生道德、礼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是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学校潜移默化的环境,教师及家长的示范作用、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学校的教育更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意识,塑造学生优秀的品质及性格。

1、首先要创设“传统美德育人的环境”。 学校利用现有的设施和环境,创设了具有 “传统美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伟人图像、孝敬亲人、尊敬师长、文明有礼等内容,进一步达到洗涤心灵,启迪智慧,培养情操。

2、老师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弘扬传统美德,在教育教学中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形成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良好风气

3、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渠道。语文科,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课文,如《桂林山水》、《狼牙山五壮士》等进行热爱祖国和为祖国而献身的高尚品德教育。如: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等名言以及孝亲观念,敬长行为,节约美德,科学精神等都可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数学科,开展数学活动,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收集数据,以及教材中一些具体数据,反映家乡的巨变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世界的教育。 英语科结合教材中的问话、对话等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通过英、汉语的比较,了解各自的优势,使学生知道我国的方块汉字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华民族是聪明、智慧的伟大的民族。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教材,如欣赏《国歌》《黄河大合唱》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激发学生们倍加珍惜生活和爱护祖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美术科,通过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和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画家,如徐悲鸿,使学生懂得画家们通过艺术表达他们爱憎分明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感。其他科目根据实际也可把“传统美德”渗透其中。

4、在抓好课内的同时做好课外的扩展工作。如向家长印发“传统美德”教育宣传资料;要求学生向家长讲一个“传统美德”的故事和做一件孝敬师长的事。通过学生影响家长,使“传统美德”教育在课外得到伸延。

5、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各种节日活动等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提高师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学习传统美德的氛围。

6实施“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形象,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城市品格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

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的时代风尚,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学生,用身边的榜样打动学生,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用行动关爱社会,校园,他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美德少年的评选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公开、公正、阳光、透明,参与的范围要普及到每位少先队员,以及参评候选人的家长。让每位荣誉获得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学们的监督。实实在在在身边树立七小良好的美德楷模。并且要让“美德少年”的荣誉层次更高更有影响力,要高于“三好学生”等其荣誉。并将此活动打造成学校一个亮点,特色,在全校建尊敬师长、关心集体、礼貌待人、勤学好问、真诚做人的良好风气。并由此延伸到,能在社会群体中产生具有特色德育文化建设的影响,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