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文化影响面面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31:52 高中作文
文化影响面面观高中作文

篇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课题: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文化影响面面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文化是人创造的,反过来又影响每一个人。

能力目标:感受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文化是人创造的,反过来又影响每一个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复习文化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

活动探究(书本P13)

材料一

师问:大家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 生:略

教师归纳:餐具,分配;还有事例:中国的新年是大年初一,会??外国是圣诞,会??(风俗习惯) 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价值观念)

材料二

问:美术家、将军及冶金学家们的看法为什么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呢?

师:美术家、将军及冶金学家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这三位大家从事的活动一样的吗? 生: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三位大家从事的活动不一样的。

教师归纳:也就是说他们的文化环境一样,但是参加的文化活动形式却不一样,所以里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即:总结归纳出我们第一个知识点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翻开14页,“专家点评”。《红楼梦》中元妃省亲。贾政在荣国府、宁国府大兴土木,兴建省亲别院,大观园就这样兴建起来的了,教材这幅图的这种交往行为受什么影响呢?

生:交往行为受封建等级规范与礼仪。

师:封建等级规范礼仪属于文化范畴,也就是说??

生:文化影响交往方式。

师:虚框的几幅图画是什么礼仪?

材料三

生:见面的礼仪。

师:不同的见面方式说明了什么?

生:不同的民族,地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会影响交往方式。

教师归纳:第二个知识点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主体来自:不同时代、民族、地域、阶级或阶层;

缘由: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表现:语言、符号、器物、行为举止。

材料四:

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 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表示感谢;

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 美国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

中国人写信封,地址从大到小排 欧洲人写信封,地址从小到大排列;

问:上述的现象有的属于交往行为的差异,有的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的兼具二者,你能对此作出解释吗?

生:略

教师归纳:第三个知识点

3、文化影响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①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影响认识活动,从而影响实践活动,影响思维方式的形成。

②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形成思维方式。

③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反过来也会影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主体来自:

缘由:

表现:

3、文化影响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练习作业

课堂提问:

1、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教学后记

篇二:《文化影响面面观》教学设计

《文化影响面面观》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一)教材分析:

“文化影响面面观”从具体的事例入手,介绍文化对人的影响,使学生感知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能力目标: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能力。

(3)知识目标:识记、理解和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感知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教学准备】资料收集、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分析:

高中生知识基础宽广、求知欲旺盛,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水平,学生的进取欲望会受到极大压抑,学生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束缚。高中生需要参与探究性活动。但探究活动的目的并非追求单一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体验探究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社会意义的奉献精神。而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三)设计思想: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强调了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潜移默化(本身即本框题要学习的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交流学习成果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会说话的墙》

让学生谈体会:(当你走过一楼通道,看着这幅标语时,你作何感想?分别让男、女生代表谈)

小结:从大家的谈话可以看出,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中体会到,一堵原本沉默寡言的墙,因为这幅标语而变得会说话了,它用无声的语言让女生贤淑了,让男生绅士了。可见,??(过渡到“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二)进行新课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黑体字为板书内容,下同)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活动】请同学们谈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的现象。(如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13–P14,并思考:文化对人有什么影响?(让学生整体感知知识,并养成阅读总结的自学能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是怎样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呢?我们先看一则故事简介:

美国人类学家基辛在《当代文化人类学》一书的开篇讲了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位保加利亚主妇招待她丈夫的朋友们吃晚餐。当客人把盘里的菜吃光后,主妇就问客人要不要再来一盘。因为在保加利亚,如果女主人没让客人吃饱的话,是件丢脸的事情。

客人中的一位亚洲留学生接受了第二盘,紧接着又吃了第三盘,使得女主人忧心忡忡地又到厨房准备下一盘菜。结果,这位亚洲学生吃第四盘时竟撑得摔倒在地上了。为什么?原来,在这位亚洲学生的国度里,是宁可撑死也不能以吃不下来侮辱女主人的。

【探究】看了这个故事,讨论发言: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有怎样的影响?

(提示: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对人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活动】以“礼”说“理”(礼的文化文化背景)

①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材料一:西藏的“哈达文化”

(提示:在藏族的社会交往中,长期盛行使用哈达这一礼仪之品,是因哈达的丰富文化内涵决定的。藏族人历来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和象征人们真诚、纯净的心愿,所以人们自古以来在社会交往中使用洁白的哈达,以表达自己真诚、纯净的心愿。因而哈达便早已成为藏民族这一深刻文化心态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材料二:欧美的“拥抱礼”

(提示:拥抱礼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见面礼节。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特别是现代的上层社会中,亦行有此礼。拥抱礼多行于官方或民间的迎送宾朋或祝贺致谢等场合。行礼时,通常是两人相对而立,各自左臂偏上,右臂偏下,右手环抚于对方的左后肩,左手环抚于对方的右后腰,彼此将胸部各向左倾而紧紧相抱,并头部相贴,然后再向右倾而相抱,接着再做一次左倾相抱。当代,许多国家的涉外迎送仪式中,多行此礼。)

材料三:泰国的“合十礼”

(提示:与泰国人交往,不要握手,双手在胸前合十即可。泰国人把“头部”视为神圣的部位,千万不能随便摸泰国人的头。还有,如坐着时不能跷二郎腿、不能用手指着对方、进泰国人家要脱鞋等小细节都要随时注意。)

教师评价总结:刚才几位同学对西藏的哈达文化、欧美的拥抱礼以及泰国的合十礼的理解非常正确。

②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略说或视教学时间调整)

【互动活动】请几位同学表演生活礼仪

①男士和女士握手礼

②长幼之间的握手礼

③上下级间的握手礼

教师评价总结:刚才文明和礼貌两位同学在演绎男士和女士握手礼的时候有个小问题,文明作为男士把礼貌的手所得太紧了而且时间也过长,另外,要注意目光平视对方,以示尊重。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活动探究】秦俑被发掘以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观众。现在,假如你是美术家、军事家、冶金家、社会学家??

(提示:美术家来了,他们庆幸秦俑的发现填补了秦代美术史的空白;军事来了,他们笑看吴钩,说秦俑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兵器和军阵,提供了真实的资料和场景;冶金家来了,他们手握秦剑,感叹中国古代冶金术的高超;社会学家来了,他们站在排列有序的秦俑阵前,感慨秦朝的暴政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思考:不同的人为什么对同样的对象会有不同认识?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不同的人知识、阅历不同,影响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活动探究】《刮痧》的悲剧(中美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

简介:电影《刮痧》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主人公许大同五岁的儿子丹尼斯闹肚子发烧,在家的爷爷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恰恰是“刮痧”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使许大同百口莫辩。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解释通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面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许大同最后终于失去了冷静和理智。一个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了??

思考:《刮痧》的悲剧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刮痧》的悲剧告诉我们,文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阅读探究】二度阅读课本P15材料并思考:教材列举的现象分别说明中西方哪些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提示:材料一表明交往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含蓄婉转,西方人直接爽快;材料二表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将姓名放在前,表示对父母及先人的尊重;材料三既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写信)又属于思维方式(写地址)的差异。)

上面我们讲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及文化对人的多方面影响,你参加或熟悉哪些文化活动?现在请大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这些活动对你产生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特点?(为引出下一问题过渡,片断教学至此结束)

(三)复习小结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多方面影响,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也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四)布置作业

课外探究:请谈谈几种文化现象的差异。

(1)中西方龙文化的差异

(2)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3)中西方吹牛的差异

篇三:2.1文化影响面面观

2、1感受文化影响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影响的表现,理解文化影响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正确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接受优秀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课堂探究2:

二、情境导入:《保加利亚主妇的故事》

美国人类学家基辛在《当代文化人类学》一书的开篇讲了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位保加利亚主妇招待她美籍丈夫的朋友们吃晚餐。当客人把盘里的菜吃光后,主妇就问客人要不要再来一盘。因为在保加利亚,如果女主人没让客人吃饱的话,是件丢脸的事情。客人中的一位亚洲留学生接受了第二盘,紧接着又吃了第三盘,使得女主人忧心忡忡地又到厨房准备下一盘菜。结果,这位亚洲学生吃第四盘时竟撑得摔倒在地上了。因为在他的国度里,是宁可撑死也不能以吃不下来侮辱女主人的。

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三、自主学习 文化影响面面观

结论2: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方面一?

文化影响面面观

探究活动1:《孟母三迁》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

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问题:这一典故给你的启示?

加深理解:1、交往方式肿的文化影响取决于: , , 。

2、交往方式的差异体现在: , , , 。

探究活动3:测试题

结论1:文化对人影响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一头牛,一只鸡,一片草,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

A.文化观念 B.文化产业

C.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社会的发展

【例2】在封建社会,大臣们被皇上召见时,要对皇上行“三拜九叩”大礼,这主要受封建社会“三纲五常”伦理观念的影响。材料说明了 ( )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

【例3】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 ( ) 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的影响 C.积极向上的影响 D.精神世界的影响

【例4】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 A.文化水平 B.文明程度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科学文化素质

【例5】.广告文化、旅游文化、网络文化、服饰文化、西方节日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例6】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这表明 ( ) 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 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 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例7】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 ) A.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 B.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结论3: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方面二?

思考:1、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什么特点?

2、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影响的神恶魔

特点?

结论4:文化对人影响的两个特点:

加深理解:

第一、潜移默化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 、 。 2.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 、 地接受的,往往是 、 的过程。 第二、深远持久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 、 上,还是表现在 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2. 、 、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____________对人的____________和 产生 _______________ 的影响。

四、课后练习

【例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实现对人的影响的主要来源是

篇四:传统文化面面观教案

《传统文化面面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介绍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影响并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2、能力目标

感受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深远影响,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学生特征分析

高二阶段的学生,都是思维比较活跃,眼光比较开阔,比较容易能够接受新事物,而对于一些传统的文化,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误解或者不接受的态度。另外,由于他们还没接触过哲学,可能缺乏辩证的思维,不能全面的看待传统文化,因此,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老师要帮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还有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四、教学难点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五、解决办法: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图片等,引导学生一起探讨,老师进行概

括总结

六、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的选择(简要说明理由)

由于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趣味性也比较浓,据于此,我主要采取“预议导练”的教学模式。老师出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探讨总结,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

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在进入新课之前让同学们看几幅图片,对同学讲授这些传统文化的来源,使同学知道它有哪些特点。

第一幅图是针灸,针灸最早见于记载是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其中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而针灸的产生则可以追溯到更早。 第二幅图是京剧,京剧是将徽戏、秦腔、昆剧等加工从而形成了京剧。

第三幅图是书法,书法是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产生,而中国文字的起源,可以推至五千年前,文字产生后逐渐就形成了书法。

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接下来我们具体学习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其继承性的表现。

2、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影响

教师: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在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它一旦形成后就不容易消失,会一直保留下来。其形成过程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正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才有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从传统文化的多方面影响,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结论: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

3、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总是在潜移默化感染和熏陶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问题探究二

讲述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演变。

元宵节正在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汉朝佛教文化的传

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 就逐渐形成了看花灯等习俗。

端午节大家都很熟悉,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后来发展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且出现了描写月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设问:你能说说这些传统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学生讨论)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习惯。

我们刚刚也讲到了,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人们一代代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习惯,所以它能够保留到今天。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习俗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的消失,它具有稳定性。

(2)、传统建筑

请同学们看图片:苏州园林,福建的客家土楼,陕北的窑洞等。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以木结构体系为主,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些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由于东西南北的自然环境不同与气候条件的差异,也由于不同地区各自产有不同的建筑材料,所以世代以来,他们便依自然条件与可能提供的材料,按照各自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要与习惯,创造了互不相同的建筑,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各自的建筑做法与建筑风格。

陕北以窑洞作为住居。后来又用黄土烧制砖瓦,用以盖房既方便又耐久。在南方,气候潮湿多雨,人们便以竹木为建筑材料构筑房屋居住。。蒙古族地区,依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习惯而搭制帐篷式住房(蒙古包),古代各族人民,因依自然条件与当地可能提供的建筑材料,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需要,各自构筑了不同民族风格的建筑,共同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容,共同为发展中华民族的古代建筑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接下来 我们看一下下面一个课题探究

问题探究三: 有人说,传统民居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族、藏族使用的毡房,易建易拆,是移动的,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占用土地资源;

有些传统民居确实占地过多,但传统建筑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适度保留,不可全部抛弃。

(3)、传统文艺

展示图片:《诗经》、绘画等。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古代文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先秦时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每个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优秀作品,像先秦时的散文、汉赋、唐诗宋词 等。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主要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

中国的传统绘画和西方的绘画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画重神韵,讲究的是一种意境,主要是水墨画。而西洋画重形似,我们看那些油画,都很逼真。

看了传统文艺的继承,接下来我们看传统思想的继承

(4)、传统思想

师设问: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影响深远的传统思想?

学生讨论举例:儒家思想中的“和”、民本思想、诚信、中庸、“大同思想”等。

师归纳总结:儒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影响。

更详细内容且听下一个探究活动详解。

问题探究四: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归纳:以孔子等位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历经千百年的丰富和发展,在今天仍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重视对传统思想的继承,提倡要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吸收、消化、总结,做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4、传统文化的特点

(1)、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历史性)

我们刚刚也看了那些图片,像针灸、书法产生和存在的时间都很长久了,

(2)、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积淀,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民族性)

像京剧书法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特色,别的国家都没有。所以传统文化带有民族性。

(3)、既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现实中;(时代性)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产生于过去,而且现在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现在也还可以用针灸治病,我们也可以看到京剧表演。所以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

(4)、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八、总结

以上只是从多个不同方面看传统文化,当然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里我们没办法一一列举,所以传统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就留着同学们课后再去探究。我们要注意,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我们更要注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去将它继承发扬光大,不可丢失。

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含义,我们重点要掌握的就是传统文化继承性的几个表现,就是传统习俗、建筑、文艺、思想四个方面,大家重点掌握。

九、板书设计

传统文化面面观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影响

二、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

2、传统建筑的继承

3、传统文艺的继承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三、传统文化的特点

篇五:西方文化面面观

西方文化面面观

希腊罗马文化、《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对英美文化影响巨大,其中的故事以及词语和句子渗透于英语的各个方面。要欣赏西方文化,记忆英语单词,学习英语句子,最好能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的来源。为此,特邀深谙西方文化的李传伟老师给我们撰写相关文章,帮助大家熟悉西方文化并掌握英语单词和句子。相关文章共分三个系列:希腊罗马文化、《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

天地未分称混沌,吵吵闹闹是混乱

混沌(Chaos)与chaos(混乱)

话说民国时期,有一位青年才俊,适逢以哲学、反战和离婚著称的剑桥学者罗素(Bertrand Russell)到北京讲演,于是担任罗素的翻译。这位青年才俊不是别人,是我国现代最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Yuan-ren Chao)先生。二人惺惺相惜,此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笔者因为崇拜赵先生,前几年在书店买了本《杂记赵家》,是赵夫人杨步伟写的回忆录。这本书后来由赵先生译成英文,书名叫做Family of Chao’s(《杂记赵家》),但他却说是Family of Chaos(《混乱之家》)。Chao’s(赵家)与Chaos(混乱)有何干系?赵先生在《杂记赵家》的序中道出了原委:

“是这么样来的:先是罗素在中国讲演中有一个讲题是Causes of the Present Chaos in China(中国目前乱局之起源---笔者按),是我给他翻译的。他回国后我们生了第一个小孩子,写信通知。他回信说:“ Congratulations, so you are among the Causes of the Present Chaos In China!” (恭喜!你现在成了中国目前乱局的起源之一了!---笔者按)。后来他在他自传(第二册第一二七页)里说赵元任喜欢玩儿字,这个我倒是承认。可是他举的例子不是我的,而恰恰是他玩儿Chaos 这个字的例子。所以现在就把《杂记赵家》这个书名的英文就译成 Family of Chaos来纪念罗素吧。至于这个字究竟要念成什么,那就听读者的便吧。”

罗素借文字游戏(Chao’s 与Chaos读音类似)把赵家说成是中国乱局的起源之一,赵元任先生也乐得消受。这一轶事给赵先生的文字游戏库又添了一件宝贝儿。 真义

chaos(名词)意为“混乱、无序”;C大写时(即Chaos)意为“混沌”??传说中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的景象。chaos的形容词是chaotic,意为“混乱的,杂乱的;混沌的”。常用于下列结构中:in chaos(处于混乱之中);a chaos of(杂乱的);create chaos(制造混乱);throw sth. into chaos(使某事陷于混乱之中)。 本原

Chaos(混沌)是宇宙形成之初的第一“力量”,是希腊人对宇宙这一广袤、黑暗空间的称呼。在希腊语中,Chaos意为“天地之母”,字面意思是“裂开”。希

腊《神谱》(Theogony)的作者赫西俄德(Hesiod)定Chaos为天地之母。他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他的哲学思想“无生于无” (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所致。不过,既然“无”能“生于无”,就可见Chaos不可能是一物不存的空间,而可能是一个由无形的杂乱物质组成的散乱空间。

“混沌”这一观念让人想起《圣经》里的创世故事。钦定本《圣经》(The Authorized Version)的《创世记》(Genesis)中写道:“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The earth was formless and void, and darkness was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deep”)。但这里的大地既不指地母该亚(Gaia),也不由Chaos所生? 而是由上帝创造。在希腊神话中,Chaos是伟大的原创力;在《圣经》中,Chaos 必须由上帝这一创世者来驯服和塑造。其他一些文明的创世神话,如澳大利亚土著的创世神话中也有类似的混沌观念。

希腊人并非特别眷恋 Chaos,它不过是至高无上的神宙斯的杰作,旨在于无序的原创力和事物之上建立一个有力的秩序。然而,在基督教的传统中,Chaos这一观念令人恐惧。与之相对的是cosmos(宇宙),指的是被视为和谐体系的宇宙。cosmos的形容词是cosmic。cosmo作为词根,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如:cosmogony宇宙的起源;天体演化学;cosmology宇宙论;宇宙哲学。

巧记

Chaos这个词除了可以根据来源记忆外,也可以用拆分法记忆:Chaos=chao(汉语拼音拼成“吵”)+s(汉语拼音拼成“死”)→“吵死了”→混乱。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