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奇怪君游戏人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6:49 单元作文
奇怪君游戏人生单元作文

篇一: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

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

耳顺、七十古来稀

中国的先哲们喜欢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他们喜欢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指点江山、世态。比如对人从生到死的概括莫过于那句中国人都喜欢引用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九十老童呗。你看凡年逾九十的翁妪几乎都是五官缩蹙、须稀发疏、雌雄难辨,更常常遗东忘西、耳聋口拙、问南言北,上厕所忘拉裤子,出门不认儿女,令人忍俊不止。不是老童是老圣?

十岁不愁:玩是儿童的天性,喜玩者何愁之有。包括成年人因贪玩而无所事事者多是被称为没心没肺、游戏人生。正是:玩者不愁愁者不玩。真正有愁者去玩的,那不是玩,是闹,是发泄。

孩童喜玩不愁是天性,但过于贪玩,国人则称之为顽石劣性,因为他们认为玩物丧志。正是:少年若天性,成长使之然。孩子们都是塑造出来的。

二十不悔:中国人喜欢讲自古英雄出少年。纵览历史少年才俊代代辈出,他们或为国为民血战沙场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为中华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无怪乎伟人感叹: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世界寄托在你们身上。

“二十”无暇?当然不是。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赌资雄厚,学性方勃,顽劣尚存,自谓热血,确有不少摇摆于正邪之间。无论跌倒或撞的头破血流,总会一言蔽之:无悔。再用年轻时最爱表述的爱情宣言——噯情ゼ跑徿套如果我爱你是×,那么我不想我√。如果因√而失去你,那我宁愿×一辈子——讲这话时一定不会想到,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苦。青春的赌资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那些老时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人,几乎都是把有限的青春作为无限的赌资任意透支而糟蹋了。

三十而立:自2000多年前老夫子说他三十即建功立业后,三十就成了中国人特别是父辈衡量男儿(子孙)是否安身立命的度量衡。三十而立,不是指男人是否能养活自己。在孔夫子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众多的儒家学究们把它演化成考量那些世世代代上背负着祖宗、下牵引着儿女的男人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又要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标杆。古时的男人一定比今天的男人成家立业的早,他们十五六岁即可婚娶,二十来岁即儿女绕膝,不到四十不乏儿孙满堂。三十而立也是应当之事。今日青年略略有些麻烦,即便二十多岁读完大学,依然为找工作奔波,为买房子蜗居。为减轻生活负担丁

克,为躲避人世纷争偶居。漂泊不定的事业确定了他们漂泊不定的人生。

四十不惑:人生四十多喜欢说半辈子过去了,听的多了见的也多了,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看不透的了。此语很有点北方谚语“年过中秋月过半”,意即这一年这一月过了中秋过了十五一眨眼剩下的岁月也就过去了,大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四十多年的岁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灵会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忆之痕。就像西方心理学家把记忆描述成痕迹线段,于是,这些线段记忆帮助四十年阅历的人参悟人生,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会因蛊惑而沸腾,不会因诬言而颓废。

四十成业稳家对大多数人已是最后的界限。四十业未成家未稳实乃妻儿的悲伤。成业稳家其实就是不落时代之伍,不被社会边缘化。也就是能给妻儿创造一个富足安全的生活环境。不惑之年不有困惑之举,母不捶胸、妻不夜泣、儿不惊厥,维斯如斯,老不桀撅。

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会常常感悟人生。在感悟中会发现自己今天走过的人生路其实既有偶然又有必然。从小到大,老天还是公正的,它尽可能公平的给与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只是有些机会我们意识到并抓住它,而有些机会从我们手中滑失过后很久我们才意识到那些机会的宝贵,特别是当

和我们当初条件相当的同伴在同样的机会面前因把握和掌控不同而走出不同的人生之路后,这时的感悟一定会痛彻入腑。于是人生就走成五十岁时回头看的那条路,这里的必然和偶然常常会交织成“性格决定命运”的认同。

五十即已知天命,就应回视自己是否已安身立命,学,著作不在于等身,有今后躺下时可以垫枕之物。业,不在于首富,妻持家宽裕无忧,老母不叹气接济即好。

业似浮萍,家徒四壁,妻母伤神,儿女拮据,孙子无教,五十的天命很冏。

六十耳顺:六十岁的人还有“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的已是甚少甚少,那些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雄心壮志的人更非常人,不是伟人就是努力做伟人的人。

六十了只想以寻常之心做寻常之事,安度晚年,颐享天年,况且他又在六十年的风尘中洞悉了人生。你说,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世间的凡夫俗语能让他耳红面躁,不易。故耳顺不悖,万事都应入耳心平。准确地说五六十岁的人大抵以安命为主导,享受乐居,规劝儿女,饴弄子孙。其实中国的儒家士大夫们很早就意识到在中国文化圈内这个年龄层的人是社会最稳定的基石,故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即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你看,古时一旦哪个小子落草为寇无法擒拿时,通常就会把他的父母叫来喊话规劝,鲜有无效者。再纵观中国3千3百年有文字的文明史,真正懂得中国民情,每次社会革命或革新都依靠和发动群众,爆发全民参与推翻旧体制的革

奇怪君游戏人生

命。出现妻子送郎、母亲送儿,更有自己老当益壮,老汉扛枪上战场,大娘裹好小脚当地下通信员的壮烈时,也就是这种连中国最稳定的阶层都热血沸腾剧烈动荡时候,即便自诩拥有八百万军队、拥有当时最现代武器、正处在新兴政权的国民党焉有不倒之理。所以,真正读懂中国并驾轻就熟的调动发挥这种民情的,并不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人讲的两个半。为何?记得学界一位老先生说过,通常能干的不能写,能写的不能说,能说的不能干,三者兼而有之的极少。其实这不是老先生自己的话,中国人自来评价周围人的能耐时就喜欢这样套用。如此说来,能干能写能说基于一身,又成功的改造中国——这句话没说完,同样的意思再换个角度讲,世界公认的使中国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那两个人中只有一个是干、写、说三者集大成者,并成功建立新型社会由此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就一人嘛,故三千年不过惟一人耳。

七十古稀:杜甫诗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其实中国老百姓更多的则认同七十古稀是源于孔圣人73仙逝,孟圣人84灯枯。故国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

篇二:12年考博模拟试题答案解析

Test l 答案详解

Passage One 篇章分析:

本篇文章介绍了UBS银行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其解决困境的一系列措施.第—段讲述 UBS银行面对困境时作了强行解决的选择;第二段讲述UBS目前面临的不好的因素:第三 段第四段分析了其估值的方式;第五段讲述UBS解决资金困难的一系列措施;第六段分析 UBS面临的—些问题。

词汇注释:

carnagen 大屠杀,残杀 hefty a 异常大的或相当多的 write-down [会计] 账面价值的故意降低 shore up 支持

markdowns n.削价 increment n.增加.增量

distracting a.转移注意力的 indignity n.轻蔑,侮辱,侮辱的行为 solidity n.可靠性 pledge vi.保证,使发誓;抵押,典当 boost n.增加;提高 crunch n.危急情况,紧急状态

1.C

细节题.作者将一系列的措施比喻为“烙铁”,而这些措施又是为UBS提供资金,是一些好的措施,这个比喻让人费解.但结合第一段的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文章第一段开头就摆出UBS面临的抉择,是有控制地流血还是灼伤,UBS选择了后者,光是将伤口裸露出来,就来了“烙铁”.前后联系可以想到,烙铁可以灼伤伤口,但可以让伤口马上止血,也就是UBS可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因此,答案c最为符合.

2. A

细节题。题干是关于mark-to-model估量方法的,这在文章第三段中有提及。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和mark-to-market方法相比,这种恶化要慢一些,因为市场方法可迅速估算出未来所有可能的损失。要注意的是,which have the effect of instantly crystallizing all expected future losses是修饰mark-to-market方法的定语从句,这一点容易让读者混淆.

3.D

推理题.题干中提到的转变是指UBS评估方法由模式方法转变为将市场结合进来的方法,Marcel认为这种转变是“转移注意力的”,由上文可知这种转变是UBS高层为了避免数月来对银行曝光的猜测.因此,所说的“转移注意力”是避免人们的各种猜测,那么答案D最为符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c选项的内容只是对原文内容作了很小的巧妙修改,但意思却与原文相反。

4. B

猜词题。根据上下文,绝大部分的救助基金来自君主财产基金,这个基金对于许多身处困境的银行来说就是白衣骑士,可以推断“白衣骑士”可能代表救助他人的人,答案中B和C都有这层意思,根据其救助对象是身处困境的银行,且更侧重于危难时的救助,对银行来说仿佛就是救世主,因此,B更为符合题意,而C慷慨的投资者无法体现其资助的重要性。

5.C

[分析)态度题。这篇文章比较客观地描述了UBS目前的困境和其为了摆脱这个困境要解决的方法,作者虽然在前面几次都提到UBS得到了一些资助,有望转好。但文章最后一段提出UBS目前也面临众多问题,所以结局还有待观察.文章的最后—句明确表明了作者不确定的态度。

Passage Two 篇章剖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美国诗人Ashbery和其诗歌的特点,文章虽然是以两个诗人对比的形式 写作的,但是却对Ashbery着墨偏多,另外—个诗人Lowell只是一个陪衬而已。第一段讲身处困境的银行来说就是白衣骑士,可以推断“自衣骑士”可能代表救助他人的人,答案中B和c都有这层意思,根据其救助对象是身处困境的银行,且更侧重于危难时的救助,对银行来说仿佛就是救世主.因此,B更为符合题意。而c慷慨的投资者无法体现其资助的重要性。述了两个诗人竞争美国最伟人诗人的称号:第二段第三段都是对两位诗人作品特点的描述;第四段讲述他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词汇注释:

vie v 竞争 envision 想象,预想

dice n.骰子 strew 散插,点缀,撒满

wryly adv 挖苫地,表情冷漠地 improvise v.临时准备

digressive a.离题的 cento n. 摘录

pantoum n.(根据隔行同韵的马来诗体改编的)由隔行同韵的四行诗节组成的诗

untrammeled 自由自在的,无阻碍的 tepid adj 微温的,温热的;不太热烈的

6. B

猜词题.根据上下文来断定该词的意思,这个词是用来形容Lowell诗歌主题的特点的。由

第一段中Lowell喜欢参与政治,在诗歌中经常将自己视为悲剧的英雄人物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的主题选择应该是比较宏大的。这一点在后面的几个段落中也可以发现.选项A也容易混淆,但要从tragic heroic这几个词中推导正确答案,因为这些就是宏大叙事中常见的特征。因此,B为正确答案.

7 答案D

推理题。Lowell临终时addressed the world head on,意思是训世外继续前行,但其深

层次的意思要结合Lowell的性格来判断.根据整篇文章,Lowell是比较正统的一位诗人,他对待世界的态度是严肃的,他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世界应该一直努力向前,最终能够走到光明的未来。选项D最为符合题意。

8.答案A

细节题。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Ashbery 诗歌特点的一项。文章通篇都有对其诗歌特点的描述,因此就要细心查找每一选项是否在文章中提及。选项A,文章第二段最后一句提到,there are often echoes of other poets in his writings.有其他诗人的调子,但并没有说直接借用其作品中的句子,可能是模仿其风格或语调.因此,答案A不一定正确.选项B,关于诗歌节的特点,文章第三段提到there often seems to be a gently humorous antagonism between one stanza and the next,关键要知道 "antagonism"的意思 ——“对抗的”,说明节与节之间是截然不同的对立的风格,选项B是其诗歌特点.选项C是关于诗歌用词的特点,第一段提到他诗歌中的词就像散落在桌上的色于—样,那么C也是其特点.D是关于诗歌语调的,文章有两处提及,第一段提到its perpetual shifting of tones,第二段有更为详细的描

述:He shifts easily from the elevated to work-a-day, D也是其特点。因此,答案应选A。

9.C

细节题.文章第三段提到,Ashbery喜欢在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但和一般诗人不同的是,他喜欢把比喻单独列出来,好像要戏谑诗歌中的比喻似的。然后作者举了个例子,是个非常奇怪的比喻,“紫罗兰纵情开放/宛如空桶里的一句毒誓”。这个题目有一定难度,

Send up 这个短语的意思考生不一定熟悉,但考生可以根据Ashbery一贯游戏人生的态度分 析出来。选项A,B只是表层的现象,C才是真正的实质。

10. D

推理题.最后的这个问题是:“生活的全部是不是只是并不热烈的乔迁庆宴?”这个问题的提出要结合文章最后一段来看,最后一段是描写Ashbery对于生活的态度:Lowen 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很严肃的,但是Ashbery却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于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可能是肯定的,但是对于其他诗人呢,则需要好好地考虑一下了,尤其是生活主题对于诗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答案中D最为符合。

Passage Three: 篇章剖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MTV Networks公司修改其对于雇用的自由职员的福利待遇方案的调整以及引起的反响。文章第一段第二段介绍MTV Networks公司的自由职员举行罢工游行的情况;第三段讲述福利方案调整的—些内容;第四段讲述其他的—些抗议形式;第五段第六段是关于MTV Networks公司雇用的自由职员的数量的一些情况。

词汇注释:

freelancer n.自由职业者 reverse v.撤销或取消

mediocre a普通的,劣等的 reinstate n.恢复

cohort n.一群或一帮人 sticker n.张贴物

flier n.传单

deductible n.扣除条款,保险单内的条款之一,免除保险人对被保险户承受的损失赔偿

最初的规定的金额

retribution n.惩罚,报偿 picket v.派出纠察员,在罢工或示威期间设置一个或几个纠

察队

11 C

细节题。题目要求找山和新福利方案不符合的一项,关于A在第二段由所提及,是MTV为自己辩护的证据:B在全文中都有体现,第一段工人罢工的原因就是自由职业者不能和正式员员工享受受一样的福利:选项C在文章的第三段提到,虽然开始计划改变后是这样规定的,但因职员的抗议,公司又重新恢复了401方案,只要从三月份以来一直在工作的员工就可以亨受新的福利方案.选项D,全文中各个段落都提到了这一点.因此,只有C是符合题干的.

12. D

细节题.MTV修改了的新福利方案对享受福利待遇的职工作了新定义,这在第三段有说明。新方案规定从一月份开始在公司工作了160;~的员可:有这个资格,之前的规定是工作达52周的员工;不过这个新规定要求所有还没有资格享受福利的员工要从一月一日开始 重新计算工作时间,不过由于职员的抗议,公司决定只要从三月份以来一直在公司工作的员 工就有这个资格.那么四个选项中,A是符合的,B无论什么情况下也都符合,C在公司修改后也符合,只有D不符合,没有该资格。

13. B

猜词题.首先看到reinstate这个词是由re开头的,因此这个单词应该有“重复”或者“重新”的意思,有了这个前提,再结合上下文来看,401方案取消后,员工进行了抗议,因此,MTV对该方案采取了一定行动.可以推测,是一种公司缓和气氛而作的努力,那么应该是恢复了该方案.答案为B。选项的几个单词都比较类似,也都是以re开头的词汇,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些小小的区别,要注意区分。这道题主要考察丁考生的词汇量、以及辨别相近词之间区别的能力.

14. B

推理题。第五段中提到.目前工资薪水册上有多少自由职员还不清楚,一位MTV Networks

发言人声称是因为这个数字全年都来回波动,这很明显是一个托词,因为每家公 司都会有其各种人员的登记,要掌握具体的数据并不困难。只是公布该数据对公司不利,因 为公司自知有大量的自由职员,如果数据公布对罢工者有利,对公司反而是不利证据,因此 是因为公司不想让外人知道,以便于在这场罢工斗争中争取有利形势。因此B为正确答案。 C和D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15. B

态度题。文章虽然措辞比较客观,但是从作者引用的例子等还是可以发现,作者对MTV Network公司所作的福利方案变动还是有一定的想法.如他引用的几个自由职业者的陈述都可以表现出这一点来。因此,答案为B。

Passage Four: 篇章剖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空中客车目前在生产和采购方面的一些新的动向和调整。也提到了波音公司的—些调整。第—.段讲述空中客车和波音两大飞机公司目前在生产,供应方面都面临一些新的问题,空中客车已决定要采取海外计划;第二段讲述空中客车目前的一些问题:

第三段讲述空中客车将来在采购方面的计划;第四段讲述空中客车海外计划的另外一个原因;第五段讲述空中客车和波音公司虽然表面看起来采取的措施不同,但其海外采购的大方向是确定的。

词汇注释:

albeit conj.虽然 ostensibly adv.表面上

16. A

推理题。文章第一段指出Gallois已经决定将一大部门生产放到海外,同时第二段紧接着就空中客车已经实施能量8计划了,目的就是要弥补因为A380交付延误造成的损失。那么,选项A最为符合文章内容。B选项不是实施这一计划的直接原因,可以排除。C选项是无中生有,而最后一个选项是该计划的一个结果之一,而不是原因。

17. D

推理题.第四段中提到了波音787计划,提到其主管指出波音公司今后不会再将设计工作交给不能胜任的合作人,还会在装配车间旁边直接让供应商建工厂以免去运输飞机半成品部件的费用.那么可见波音在该项目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这两方面的,而本段主要是讲述空中客车指出要海外采购的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如果当地有制造技术那么就直接运用该技术。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空中客车得到的经验应该是制造方面应利用本地资源。那么,答案D最为符合.

18.D

推理题。文章第四段中提到了波音787计划,提到其主管指出波音公司今后不会再将设计工作交给不能胜任的合作人,还会在装配车间旁边直接让供应商建工厂以免去运输飞机半成品部件的费用。那么可以推断,延误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这两方面,答案A、B涉及这两个方面,但A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合作人在设计飞机方面不能胜任,而不是制造飞机方面;B是原文提到的第二方面,符合愿意,为正确答案.c和D选项可以比较容易地排除,首先相关段落没有提到效率的问题,因此可以排除c选项。而D选项利用了文章中executive,qualified partners这些词汇,但组成的句子却是与原文无关的。

19.C

猜词题.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文章最后一段提到现在就下结论说这两个公司今后会向不同方向发展还为时尚早,虽然他们说法不同,但对于海外采购的态度还是肯定的,因此说它们今后更可能是向同一个方向会合而不是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另外,从最后一句话可

以大致分析,converge和diverge应该是相反的意思,那么也可以猜出这个词的意思应当是“会合”,答案c最为符合.

20.C

推理题.文章量后一段提出,表面上看好像它们采取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波音要放弃全球供应链,但空中巴士却决定要采取这个方案,但每个公司故事不同,空中客车需要更大的灵活度,而波音却是想要通过这个决定把787项目的责任转移到合作商身上,但其实全球采购这个逻辑在这个行业还是盛行的。可见,它们终究还是需要进行海外采购,同时文章也指出了他们的海外采购需要有所改进,分别都要改进灵活性并且对海外采购变得更加强大.文章最后一句指出,两个公司其实是走得更近而不是兵分两路,也是c选项的佐证。因此,之所以说它们向一个方向会合就是在全球采购这方面而言的。因此,答案为c选项。

Test 2答案详解

Passage One 篇章剖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音乐家Philip Glass的作品。文章第一段提到Glass作品多变的风格:

第二段讲述其作品“爱因斯坦在海滩”的特点;第三段讲述卡内基大厅演出的“爱因斯坦在海滩”版本的删节;第四段第五段讲述新版本音乐特色.

词汇注释,

immutable adj.不变的,永恒的 sacrosanct adj.极神圣的

urtext n.原始文本(如乐谱等) sift v.选拔,精选

libretto n.歌词 solege n 视唱练习

quirky adj诡诈的,离奇的 hypnotic a.催眠的

brisker adj.轻快的,活泼的 presto n.急板乐段或乐章

virtuosic adj.艺术的 soporific a.催眠的

wheeze 喘息 timbre n.音色,音质

1.A

推理题。文章刚开始就提到未来的音乐学家会在Glass身上耗费掉许多睡眠,引申来看就是Glass的作品会很耗费人的精力.接下来文章就介绍丁Glass作品的特点,格拉斯的作品会因环境、时代的变化作出许多变动,他不相信那种永恒不变的文本,这也就可能是未来音乐学家要耗费许多精力在他身L的原因。文章下面还举了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他如何把自己的歌剧改编成协奏曲,因此,A最为符合原文。

2.C

细节题.文章第二段中提到演出的版本删去了两个小时,而且删节比较明显。在说明删节的内容时,作者却指出了一些完整的情节,这 点容易让考生混淆,所以就需要从中挑出那些哪些是删节了的。原文提到,Lucirda Childe彩色游泳帽的故事是完整的,引用Carole King的话“我感到了地动,”也是的,Bojangles先生却被逐出了,因此,答案为C选项。D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Lucirda Childe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彩色游泳帽的故事,但是选项中用了adventure这个词是无中生有,因此可以排除该选项。

3.A

细节题。题干要求找出关于“爱因斯坦在海滩”这部作品描述错误的选项。选项A,文章第二段提到Glass先生将这部剧作的结构和形式视为神圣,表演了5个小时,可是在新版本中删去了2个小时,其结构和形式应该发生了变化。因此,这个选项有可能是错误的。B在文章第三段提到:c在文章第四段中提到,这部作品可能还因为删节而获益,因为章节之间的变化更快了,凸现了主要的美。D,文章第四段提到章节之间的变化更快,还有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Glass先生的演奏团队给了这个版本一个紧凑的解读,这两处都可以反映出这个

篇三:经典电影中的人生哲理

很久以前,在圣城麦加,有一个富商的仆人上街买菜,结果就在人群中,看见了死神对他露齿而笑。

他吓得连菜都不买了,回去向主人请求帮助。好心的主人借了他一匹快马,让他去麦地那城暂避一时。随后,主人自己上街买菜,又在人群中看见了死神。主人上前 质问,你为什么要对我家仆人那样险恶地笑,莫非你要不利于他吗?死神的表情非常无辜,他说当时我不过是觉得奇怪,明明今天晚上我要在麦地那城带走他的,他 怎么此刻还在麦加逗留呢? 这是我在多年前从一本电影杂志上看到的故事,摘录自一部古老而苍白的电影。这是一个关于宿命的故事,故事如同绳索一样缚在生命的挣扎与渴望之上,而隐 身其中的神秘与虚无却足够走出电影院的人在盛夏的天气里冒出一身冷汗……在别人的故事里忽有所领悟,这,也许就是电影的魔力。

引用:

什么是权力?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 ——《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是一位德国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 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 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 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 ——十条命……这枚胸——两条命……”

引用:

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的…… ——《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一个关于囚徒的故事。因为被诬告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终生监禁,在壁 垒森严中,对自由的渴望时时刻刻磨砺着他的意志。“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拥有, 只要自己不放弃, 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

安迪很认真地对几个好

友说出这样的话,换来瑞的沉默,过了片刻,瑞才缓慢地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 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后,瑞没有再抬头看安迪一眼,他离开了饭桌,安迪则静静地目送他离开。镜头上摇, 看见铁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终没有放弃用自我救赎去寻杂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似乎始终在自由信念的引导下,在这不可逾越的高墙内,用自己的意志进行 着艰苦的抗争,于是, 他用了19年的时间,挖开了一条常人几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粪坑中匍匐前进,魔鬼的黑暗与上帝的光芒如同压在一层薄纸的两端,而安迪知 道,他所向往的海水与天空已经近在咫尺,他终于用自己对黑暗制度的背叛与追求自由的理想缔造了一个现代的神话。

引用:

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四根羽毛》

史诗式电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荣誉与恐惧的英国文学名著,从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银幕。故事讲述 的是1898年英国与苏丹开战,一名即将新婚的贵族军官哈利在接到开赴北非的命名后,怀着莫名的恐惧在出征前的一晚决定退役。这一举动在民族主义高涨的英 国上流社会掀起巨大波澜。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给他代表着耻辱和藐视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别象征着“自由、祖国、荣誉和激情(Freedom、 Country

Honor、Passion)”四种价值被临阵退逃者抛弃。哈利四处流浪之后决定独自前往北非,他化装为阿拉伯人,在沙漠战役中经历磨 难,克服恐惧,最终将他沦陷敌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职业军人的命运与个人的荣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它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剥离英雄尊贵的外衣,裸 露与阳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颗世俗的心。

引用:

星星在哪里都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它们。——《玻璃樽》

浪漫的故事似乎总是那样的透明。漂亮的姑娘阿不从小便生活在台湾的一个小渔村中,阿不从小到大脑子中总是充满 着幻想,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并永远生活在一起。一天在海边散步的阿不突然发现了一个被海浪卷到海滩上的玻璃樽。好奇的阿不捡起了这个改 变她一生命运的玻璃樽,樽中有一张写着“我很寂寞,你呢?”的纸条,在纸条的下面还留着发信人的姓名和地址。阿不认定这就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写给她的,她 毅然决定孤身一人前往大海对岸的香港寻找她的白马王子……影片让一种希望贯穿着始终,那是一种带着感恩而生活的心才能发现的美。就像罗丹说的,生活中不缺

少美,但缺少发现

美的眼睛。

引用:

汤姆李琼斯让威尔斯密斯考虑是否要加入MIIB时 说:“一千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五百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而十五分钟前你认为地球上只有人类……” ——《黑超特警队》

犹太民族有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黑超特警队》是一部讲述捍卫地球安全的秘密特警,与企图引发宇 宙大战的邪恶外星人抗争的科幻动作片。片中千奇百变的外星人和超眩拉风的武器装备让人耳目一新。故事的主人翁是两名{黑超特警组}的成员汤姆李琼斯的老鸟 形象与威尔斯密斯的鬼马也恰成鲜明对比,在影片中,最意味深长的一句话竟来自于那只八哥犬,它说:“你们人类呀,为什么总是要以大小来决定它的容量呢?” 看来,人是不可能研究自己的思维的,需要一种比人更高级的动物才能研究,就象人研究猪一样。

篇四: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形象简析

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形象简析

内容摘要:金庸笔下有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韦小宝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是金庸先生用心血智慧凝聚而成的艺术精灵.金庸一反以往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公式化、概念化,塑造了一个既不会什么武功,也不是什么侠客;既不是“大善”,也不是“大恶”,既不是“大忠”,也不是“大奸”,既不是“大义”,也不是“大逆”,的“反英雄”的形象。对这一形象,是由特殊生活环境造就的,可见环境的影响导致性格的多重性,小宝的多种性格的形成都与环境密不可分。 关键词:典型环境 适应性 性格缺陷

一 、特殊生活环境对韦小宝形象的造就

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韦小宝特殊的性格。金庸先生的收笔之作《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是扬州丽春院的一个妓女,不知道生父是谁,在作品第五十回末尾说到当时来妓院的人汉、回、蒙、满、藏都有,只是没有外国人。我们可以看出,韦小宝就是妓院里皮肉生涯中一次失误的副产品,连他母亲也搞不清楚其生父,但是,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韦小宝的确是一个“小杂种”,因此,贯穿韦小宝血液和性格中的东西就是那种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的遗传因素。他的童年生活是在妓院度过的,妓院是一个十分奇异的地方,那里人来人往,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嫖客们千金买笑,为了满足自己的肉欲,不惜挥金如土;但有时又非常吝啬,斤斤计较,出尔反尔。老鸨见钱眼开,逢场作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风使舵,阳奉阴违。风月场中的男男女女来自东西南北,五光十色。因此,韦小宝在那种特殊的肮脏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形成了韦小宝独特的性格:油嘴滑舌,肮话连篇,弄虚作假,两面三刀,见风使舵。后来浪迹江湖,恰恰又是明末清初的那种乱世,江湖上险象环生,处处是陷阱,稍不留神,就会遭人暗算。再加上各帮派你争我夺,尔虞我诈,若没有灵活的大脑、机智善变的本领,怎么能化险为夷、生存下去?后来,一次偶然的机遇使得他与康熙相识,加上他溜须拍马、阿谀奉迎、处事圆滑的高超本领,深得康熙的赏识,使得他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再来看一看韦小宝的后天教育。韦小宝并没有机会受到过一天的正规的学校教育,他也不喜欢读书,致使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他虽然不喜欢读书,却喜欢听书,而且记忆力又好,游走于繁华的扬州城,置身于各种茶坊、酒肆中,听到过不少说书艺人说的《三国志》、《水浒传》、《英烈传》等等,这些英雄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对韦小宝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这一点与其说是后天教育,毋宁说是生活的文化环境。尽管他不理解环境为何物,也不知道文化为何意,事实上,他已经自觉不自觉的受到了整个生存环境和中国那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了,这种影响,对他日后能够更好适应环境,形成复杂而独特的性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韦小宝对环境的适应

像韦小宝这样一个出生在妓院,身份卑微,又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目不识丁,不学无术的小市侩,怎么会在政治上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在经济上,腰缠万贯,最后偕同全家隐居扬州,永享富贵;在感情上,七个小老婆争献殷勤,整日围着他团团转,可谓艳福齐天,姻缘美满。我们不禁要问:“他靠的是什么?”

第一,他靠的是神行百变、欺骗说谎、撒石灰、捏阴囊的特殊本领。韦小宝身经百战能克敌制胜、化险为夷,并不是靠的高深的武功,他靠的是欺骗说谎、

窃听盗窃、溜须拍马、神行百变、脚底抹油,危急之时也有成功的绝招;撒石灰、捏阴囊、背后捅刀子、溜之大吉等下三烂的伎俩。这些正是韦小宝对环境的绝佳适应,看似下流无耻,事实上正是他赖以生存的高超本领,正如那熠熠生辉的宝典一样,让人惊叹不已。平常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学会,韦小宝却把握的灵活自如、恰到好处。这一点正是他特殊的生存环境、人生经历造就的。因此,我们看他虽目不识丁,不学无术,实际上却是才能卓著,极富智慧,他这个人物正是当时那种社会环境里的一个怪胎,是一个“畸形儿”。难怪金庸先生对韦小宝的评价是“最耐人寻味的,最独特的人物形象。”身份的卑微下流,会被人轻视、鄙夷,甚至是敌视。为了生存,韦小宝学会了最大限度的适应,无论是在政治斗争中,还是在人情世故中,他早已熟悉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要加以隐秘;什么事要大肆宣扬而不必去做的;什么事要大肆宣扬而又必须去做的。这些界限的把握如果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而韦小宝却掌握的恰到好处,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学会了训练自己的厚脸皮,说起谎来,脸不变色、心不跳;学会了油嘴滑舌、诡计多端。这样的性格和行为也孕育了韦小宝别样的智慧,以他这种油嘴滑舌、欺骗奸诈、凶狠大胆,脸皮厚的个性去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确实需要智慧来决定着其中的机变,可以说,韦小宝的复杂的性格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第二,韦小宝不仅仅“油嘴滑舌、欺骗奸诈、凶狠大胆,脸皮厚”;重要的还有他性格的另一面:重江湖义气、慷慨大方、忠于皇上、孝敬长辈等优良品质。《鹿鼎记》第九回,韦小宝禀明康熙要去访查鳌拜余党,径自来到东城甜水井胡同,得知同会朋友徐天川大哥身受重伤,韦小宝问明原因后,决定扮作一富家子弟到沐王府兴师问罪,给身负重伤的徐大哥出气。从这一情节来看,天地会的朋友被人殴打,自己身为天地会青木堂香主,他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前去讨理,为朋友两肋插刀,还是很重江湖义气的。作品第四十三回,康熙命令韦小宝去杀掉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反贼,韦小宝不愿去杀掉自己的师傅,心想:“江湖上好汉,义气为重,我如把师傅他们都捉了来,皇上一定砍他们的头。这样一来,韦小宝出卖朋友,变成吴三桂啦。”通过这一心理活动分析,韦小宝当时的心理是十分矛盾的,皇上的命令不敢违抗,自己的师傅,义气为重不能杀,这两种矛盾激烈的斗争着,其结果是意气重于皇令,他选择了后者。他把江湖义气看得至高无上。他的这种决断的形成得益于:一是说书艺人所说的英雄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的影响。二是他身在江湖亲身感受到的英雄好汉重义气,这种高尚品质与几千年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种观念思想,根深蒂固的也影响到韦小宝的行为与性格。

韦小宝的仗义疏财,慷慨大方,也是他的一大特点。作品第五回写到,康熙让康亲王索额图和韦小宝一起去不得已鳌拜的家,抄得了不少珍宝玩物,韦小宝却只捡了两件好玩的东西据为己有,分得的脏银也愿意拿出五万两分给底下人,见者有份。从这一节内容看,韦小宝不是那种嗜钱如命的吝啬鬼,并没有做金钱的奴隶。

韦小宝的忠君思想也是贯穿于始终的。首先来论述一下他第一次与康熙合谋,使用巧妙的方法,将誉为“满洲第一武士”的鳌拜擒拿,并且不久后,又将其杀死这一节。杀死鳌拜,是韦小宝登上政治舞台,深得康熙青睐而迈出的最漂亮的一步。在韦小宝的人生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韦小宝的忠君思想。后来从蒙古喇嘛罕贴摩那里探知:蒙古、西藏、罗刹国、平西王吴三桂,四家要联合起来起兵造反,推翻康熙皇帝,瓜分大清江山,韦小宝将

这一绝密消息及时报告给康熙皇帝,以便让他心中有数,早作防备。最后,他说服蒙古、西藏归降;击毙反贼,救了真太后;带兵打败罗刹国,铲平神龙教,屡建奇功。捍卫了大清政权,忠实于康熙皇帝。以上这些都是韦小宝忠君思想的具体表现。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忠诚于皇上的人,皇上怎么会不赏识他、重用他、提拔他?

同样的,孝敬长辈,在韦小宝身上也都有体现,不论是对待自己的生身母亲韦春芳,还是对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他都尽了一个作为人子、作为人徒的土孝道之心。

第三,韦小宝在政治上平步青云,生活上福禄双全,还靠他审时度势、机智灵活、八面玲珑的处事能力。复杂的社会环境锻炼了韦小宝审时度势、机智灵活的处事能力,一棵歪脖子大树,因为丑陋人们不屑一顾,但一棵高大挺拔的良才,却难逃被砍伐当作栋梁的厄运。树大招风,逞强斗胜不是生存的最佳方式。韦小宝深谙此道,他的机智灵活,神行百变的能力常人无法比拟,韦小宝不会武功,只会一些下三烂的雕虫小技,韦小宝游于凶险的江湖,贵在他自知之明,善于审时度势,利用外界因素,来求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一次,韦小宝奉康熙之命,炮轰神龙教,使得教主及众人对他恨之入骨,设计使韦小宝进入神龙岛,在当时那种势单力薄的形势下,如果单凭他孤军奋战,难以取胜。他急中生智,灵活多变,先是大拍洪教主及洪夫人的马屁,讨得他们的喜欢,再挑拨离间、颠倒黑白,采用讨便宜和设计套子的方法诱使陆高轩和瘦头陀说错话,激起洪教主不满,导致神龙教的内哄。这种机智多变、八面玲珑的办事能力,是韦小宝对各种社会环境的实践,生物学里讲的“适者生存”韦小宝把握的恰到好处。

总的来看,韦小宝对环境的适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的结果。《论语.里仁》一文里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韦小宝做到“义”大于“利”,这正是儒家思想在他身上的实践,正是来自于两千多年来的文化思想的影响。《孟子.告子上》中也有“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说法,韦小宝既要求得生存,生存是作为一个人的第一要素,,同时他也不愿意不仁不义,轻易舍弃义。《论语.为政》里也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儒家的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自然也影响到了韦小宝,很显然,这种文化思想的传递和继承主要是通过说书艺人演说的《三国演义》、《杨家将》、《英烈传》等历史演义小说。归根到底,韦小宝的这种高尚的思想品质还是来自于文化环境的熏陶。

三 、由性格缺陷看环境对其形象的影响

我们还可由性格缺陷看环境对其形象的影响。首先,由他油嘴滑舌、软磨硬泡、满口污言秽语来看。作品第四十九回,康熙让韦小宝亲自监斩骂街的疯子——茅十八。在韦小宝看来,一面是皇上的命令不可违,一面是江湖好友不可杀,在这种情况下,韦小宝动用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与皇上一再讨价还价,软磨硬泡,逼着康熙让步。说到他的满口脏话,更是登峰造极,使得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血肉丰满。第二回写了一段极精彩的辱骂盐贩子的脏话,这种骂人的言语,一般应是那些放荡泼辣的妇女才能骂得出口,一个小老爷们骂出这种不讲道德的地方,又经常到市井中间去,肯定也受到了那种特定的肮脏的人文环境的熏染,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习惯,自觉或不自觉的流露于口中,这一点再自然不过的了。

其次,由贪财好色来看环境对韦小宝形象影响。说到他贪财,作品第十回写到平西王世子吴应熊到京来进贡,朝中大官人人有份,韦小宝担心没自己的份,索额图诱导他低声说道:“呆会吴应熊不论送你什么重礼,你都不可露出喜欢的

模样,只淡淡地说:‘世子来北京,一路上可辛苦了。’他如见你喜欢,那便没了下文,你神色冷淡,他定然当你嫌礼物轻了,明天又会重重的补上一份。”这里索额图对韦小宝是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主动教导他如何去当官,如何去敛财,不正是当时那种黑暗、腐朽的官场(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的侵蚀吗?韦小宝做到了,如法炮制,并且做得很好,轻而易举拿到了一对翡翠鸟,两串明珠,四百两黄金的厚礼,更重要的是他从这一次学会了如何当官,如何索贿,以便他在今后的官场中去呼风唤雨。这是社会环境主动地影响,还有被动地不自觉地那就更不待多说了。好色,也是韦小宝的又一大特点,韦小宝每见到一个面目娇好的女人,都想让人做他的老婆,占为己有,当然,我们也不奇怪于韦小宝的这种想法,妓院这一典型的生活环境,成了他行为和观念不知不觉的依据和准则,形成了韦小宝独特的思维定势,同时也决定了他特定的女性观、爱情婚姻观、价值观。我们来看一下韦小宝眼中的女人,接触妇女,他对妓女没有丝毫的鄙夷和厌恶,在他的心目中,妓女就是女人,女人就是妓女,两者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已。况且,他的妈妈就是一个妓女,透过妈妈的谋生方式,他有机会认识生活,认识女性,当然这种认识尽管还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是潜移默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认识男人和女人赤裸裸的人的“本性”,女人只不过是男人发泄性欲的一种工具而已,这是人的兽性。正因为如此,他对七个女人的占有,只是为了满足性欲,就象占有一件美好的物品或财产一样占有女性,绝不谈爱情!难道韦小宝就只知道无所顾忌、肆无忌惮地占有,来发泄人的最低级、最本能的那种兽欲,就这样心安理得的漠视女性?我们还是透过作品去看,作品第三十九回,在丽春院,韦小宝把八个女人并列抱上床。这里有对阿琪两次抱上床,两次又重新放回椅中坐好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是否能占有阿琪,韦小宝内心充满了激烈的矛盾斗争,犹豫不决,最后毕竟想到“朋友妻,不可欺”以及“关云长千里送皇嫂”等古训。这就把他与一般动物区分开来,可见韦小宝对女性的占有也绝不是无所顾忌、心安理得的占有,他的心里也有一种潜在的社会伦理观念在约束着他。这里女人已经不是女人,也不是妓女,而是“嫂嫂”了。通过这一细节,也揭示了韦小宝的女性观,而这种女性观的隐秘:一层是人本的因素,二层是社会伦理因素,而他的这种观念,无不来自民间的说书艺人的文化“教育”。这种文化影响下做人的底线。

总而言之,韦小宝这个人物,可以说是金庸先生用心血和智慧凝聚而成的艺术精灵。他一反以往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公式化、概念化,无丝毫的缺点。韦小宝的人物形象奇就奇在他既不会什么武功,也不是什么侠客;既不是“大善”,也不是“大恶”;既不是“大忠”;也不是“大奸”;既不是“大义”;也不是“大逆”,他是一个“反英雄”的形象。他给人的印象是耳目一新的,他是那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特殊形象,尽管在他身上存在很多劣性,甚至有很多读者不太喜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那种劣性全是当时社会环境造就的,是社会生活扭曲了他的灵魂。话又说回来,仅凭环境也不能完全决定他的性格怎样怎样,他的某些性格固然有来自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他自身的本质的与环境无关的内在因素,我们且不可片面地认为环境决定一切。金庸先生把韦小宝置身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大环境之中,才形成其性格的复杂性,这固然是成功的,然而我倒觉得韦小宝更像样19世纪晚期那种环境下造就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英雄”形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是在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挤”出来的,带有双重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就这一点而言,更有点像韦小宝形成 “畸形”性格的阶级基础,金庸先生为什么不让这个人物出现在这种环境下?

参考文献:

1、金庸著:《鹿鼎记》,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12月。

2、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3、陈墨:《金庸小说赏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版。

4、陈墨著:《浪漫之旅——金庸小说神游》,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篇五:辨证地看待网络语言

a.对待网络新词语,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不规范,作家张辛欣在谈论自己对网络的看法时,无不直言她的反感,并历数了网络的十大罪状,称bbs是大小便的公共厕所,个人专栏是贩子市场,并催动人们内心的浮躁和孤独等等。其中有一大罪状就是尖锐的指出:网络对于语言的肢解和破坏。但我认为,语言的是否规范,主要取决于人们是否认可,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如“晒太阳”、“自行车请下车推行”等,本是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太阳怎么可以晒,自行车怎么下车?但用的人多了,人们也就普遍接受了。就好比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再如“炒鱿鱼”、“发烧友”、“大款”、“AA制”、“卡拉OK”等新词语出现之初,也有人认为是滥用,是不规范的语言,但现在,这些词语已经深入人心。网络语言也是如此,某个网络词语是否规范,不应当拿现有的习惯来衡量,而应当让它接受时间的考验,大浪淘沙,好的词语会慢慢稳定地保留下来,不好的词语自然会被逐渐淘汰掉。这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一样的。

c.又有些人将语言看成一个简单的封闭的静态系统,对新词语和外来词抱着抵触的态度。事实上,前几年年出现的“理念”、“互动”、“双赢”、“脱口秀”等词语,已被一些汉语词典收录。而近几年,网络词典的出现也正标志者网络用语逐渐被大众所认可。

其实道理很简单,新词语都是新事物、新概念的反映,如果说汉语的语音、语法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话,那么只要时代在前进,新语汇的出现就是必然的,而新语汇的出现,又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牛津英语大词典》每隔几年就会加上一批新兴的词汇,就美国来说,新的网络词汇层出不穷。比如,为了节省时间,微软公司内部曾经有许多“时尚新词”在沿用,例如用“ask”代替“question”,把“whatisyourquestion?”说成和写成“yourask?”在微软公司工作而不会这种用法的人,会被微软人认为是缺乏“企业文化”素质;甚至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人把这种用法当作计算机时代的文化象征。

2.语言的异化?“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语言学的中心问题就是变异。(陈原《社会语言学方法论四讲?变异》)语言的变异概括为历时空间的,语言群体的和语言接触所引起的变异。除历时和空间外语言群体发生的变异有阶级的、阶层的行业的、性别的、乃至个人的,这样就产生了行话、黑话、暗语。而在信息时代,比之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交际频繁,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语言的多方面接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语言的产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因此,当代语言学不得不主义研究语言的变异问题……如果说传统语言学也研究某些变异(如方言)和历时的(面非共时的)语言变异。那么当代的社会语言学则着重研究和社会这两个系统的共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关注。网络语言正日益显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网络语言已经有了“走下网络,走入生活”的趋势。表现有三点:首先,网络语言已走进了大众媒体。其次,网络语言已经开始渗透到一些年轻人的日常交际用语中。再次,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一些语言学家的关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将应运而生。”,网络语言“非文字符号”的趋势将更为明显,网络语言被使用的频度也将越来越高;网络语言的使用将更加规范和文明。语言的变异有它的消极作用(人们从来是看重这个消极作用的),但还有它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语言政策上,一方面要强调规范化,一方面要注意确认变异的合理部分,使它丰富我们的语言。

网络语言之我见

由于语言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这些偶然现象和分歧现象当然会在最后的时刻里自然而然地遭到淘汰,纳入正轨,使语言规范起来。出现这样的网络语言,恰恰说明我们国家在发展、在开放。它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语言是相互渗透的,这样的话才能使整个时代的语言丰富起来。语言符号不等于代码,性质和交通信号、电报号都是不一样的,人工代码表示者和被表示者都具有稳定性,假如语言符号也具有这一特点,那么一部正音手册,一部正字法一部规范性的词典和标准语法教材就可以实现语言标准化了。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正因为这个缘故,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份,因为那是些新鲜活泼的东西,这些现象事实上就是未来的规范,所以,对待新的网络用语,我们应该宽容一些。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真正可悲!

既然这样,对待网络词语,我们也应该像对待一般的新词新语一样,不急着对它进行这样那样的规范,更不应该敌视,应该对它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网络兴起的时间还很短,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成为经典语言,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淘汰掉。对于一些体现网民聪明才智、有创造性、网友之间都能心领神会的特色语言,不但不应禁止,还要鼓励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汉语网络用语的发展,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符合网络社区特定规律的语言环境。

而社会上,语言学界要求健康语言规范水平的呼声很是强烈。但其代表性的观点往往是“匡谬正俗”或是提出“为普通话树立标准”。事实上,语言规范化的工作如果仅是“匡谬正俗”,那么语言学家的工作与教师和编辑无异,仅是集中在“语言运用是非上了“,但如果规范是”为了普通话树立标准,那则是以偏概全,并非规范这一工作的性质。规范不等于纯洁,语言纯洁是理想化的,社会的多样化,语言同样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规范是把负面影响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摒弃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规范也不是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得。所谓规范,即是引导。

http://news.qq.com/a/20070215/000615.htm专家认为:网络语言流行对汉语造成负面影响2005年06月25日人民网

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的交流方式,需要保存,不能说因为有了新的就可以忘记已经有的东西,每件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或许说网络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必然,但是基于这些必然性之下的是人类的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该用网络语言替代其他语言或者说因为有了传统的语言就要扼杀和制止新兴语言的发展.更何况在网络这样的世界,创新是随时随地的,没办法扼杀....网络语言的丰富性和活泼性是网络的发展潜力或者说动力,因为全民的创意活动毕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汉字的神秘有人说是仓颉造的,或许是因为仓颉在古时人们心中的地位,

而网络语言呢,究竟是谁是网络语言鼻祖?无法确定吧?或者可以说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2733254“网络语言”有那么可怕吗?发表时间:2007-07-0300:34:36

网络语言”有那么可怕吗?看了近日《中国青年报》上一位作者的评论,感觉他对“网络语言”不是一般的痛恨,出语就说其“不伦不类、滞重艰涩”、“暧昧诡异、晦涩难懂”、“晦暗生僻、曲里拐弯、虚张声势”,是“一些网民游戏人生、标新立异等心理支配下的产物”,而文章的第一句就说是“非驴非马的‘网语’已不再满足于偏安网络一隅,正在迅速地向其他媒体渗透”。(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7-07/01/content_6313945.htm)

据说军队里“高达90%的战士使用过网络语言”。解放军报上的文章于是明确指出“凡事都有两面性。首先应该肯定,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但要看到,部队是个特殊的武装集团,各种命令、情况的上传下达都必须准确无误。??因此,面对“网语”流行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做好工作。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官兵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即使是网上交流,也要说好“普通话”。同时,要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尤其是在训练执勤、军事演习、各项考核中,禁止使用网络语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军营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带兵人积极适应这种新变化,要能够听得懂战士的语言,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想什么,从而及时跟进,了解掌握战士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http://news.phoenixtv.com/mil/2/200706/0628_340_143551.shtml#)

最后,须要指出的是,网络语言的来源是很广泛的,是根源于生活的。没有现实、充实的生活,就没有丰富、活泼的语言,这里当然包括网络语言。意指“蟑螂”的“小强”一词本来就不是“网语”,许多人都知道是来自周星驰的那部著名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但那位痛恨“网语”的朋友不知道而已。谈到网络语言对于汉语是福还是祸的问题,主要还是我们对汉语的态度起决定作用,我们正视汉语的规范使用了,以之为主体加强传播推广了,“网语”何以能“为害”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c288b0100bfxc.html辨证地看待网络语言(2008-11-1619:32:14)

2008年11月6日,《荆门日报》发表了陈怡记者的文章《网语“下凡”,是疏,是堵?》。文章中,记者写下了一些人对网络语言的不同看法,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左昌伦则认为存在即合理,网络语言能够流行肯定有其理由,但最好只限于网络使用,不要用于书面语言中。左昌伦说,网络语言给人一种新鲜感,且有着幽默、简洁的特点,迎合了青少年追求时髦的心理,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在网络上使用是未尝不可的。绝大多数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时间淘汰,但少数网络语言也是符合语法规范的,有的词语已经约定俗成,渐渐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有的只不过在原义上进行了引伸,有了新的含义,这些词语可能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被大多数人在语言交际中使用,甚至被语言专家认可,收入辞典,长久地保留下来。但左昌伦同时也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用来交际的,不主张青少年为图新奇,捏造、生造一些晦涩难懂的词汇造成语言交际障碍。

关于网络语言,我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一切语言,其中自然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用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而狭义的网络语言,特指某些首先出现于互联网并运用于互联网的特殊语言和符号。我在这里说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对于网络语言,我的基本观点是要辨证地看待。我们既不要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一味地否定和排斥,也不要不加区分地认同网络语言,一味地肯定和接纳。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网络语言具有新奇、幽默、活泼、简洁的特点,这顺应了当今青少年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心理,不仅能能简便快捷地进行交流,还能给他们的网络交流带来轻松和愉悦,因此容易被青少年网民所接受,并在互联网上流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网络语言只是一种语言游戏,不符合汉语规范。这样的网络语言只适合在互联网上生存,在互联网上作为一种游戏方式偶尔使用似乎无伤大雅。但如果不加选择地让其进入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则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影响人们的阅读和交流。尤其是中小学生,处于语言的学习阶段,最好限制其在书面语言中使用某些纯属游戏的网络语言,以免对其学习规范的汉语产生负面干扰。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流,即便是在互联网上,也不主张青少年网民为图新奇,生造一些晦涩难懂的词汇,人为地造成网络语言交际障碍。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在汉语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地吸收一些新词,或者会赋予某些旧词以新的意义。当然,这有两个条件:一是要符合汉语的基本规则,二是要约定俗成,使用频率高,认同度高。其实,在网络语言中也有少量这样的词语,它们会经历时间的检验,逐渐被广泛接受,进入人们的日常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中,进而被语言学家所接受,收入具有权威性的词典,成为规范的汉语词汇,长久地保存下来。这一点,已经被现实在证明。

我们日常经常说话,并没有觉得语言有什么变化,只是我们习以为常吧。其实,语言总是变化着,很多新鲜的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中国常用汉字虽然只有几千个,但这几千个常用字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已经很是能够应付由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生事物的语言需要。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文字刻在兽骨或龟甲上,因此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便是从商朝的文字发展而来的。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片中,文字学家得出共有单字约5000个。到了近代,汉语吸收很多外来词汇,丰富了汉语言。即使到了现代面对由西方人发明的计算机,当时西方人已经大叫汉字要被电脑淘汰了,但汉字仍旧表现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今世界的现代科技面对仍畅通无阻。汉字不断发展、不断适应的历史证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的极佳表现之一。而语言是文字的外化反映,我们行文、说话,基本上都是汉语的传统规范的表达。

从媒体报道得知,这些稀奇古怪的网络语言,在学生中很有市场。现在通过QQ聊天是学生对外交流的渠道之一,学生为了简化语言,逐渐出现了这种网络语言。不只是在QQ聊天时候用,即使在平时的说话,并且在语文作业中也常夹杂几句网络语言,让家长、老师不知所云。在学生看来,这是时髦的;在家长、老师看来,这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是对传统语言的颠覆。

语言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网络语言的存在,或许有其合理性;即使我们很多时候看事物,存在不一定有价值。但网络语言在当今学生的流行,不能不值得我们思考。毕竟他们以后是接班人。我个人以为,其实大可不必把它们看得太过严重,因为我们现在生活中,太多数时候仍旧用传统语言;网络语言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人群流行,不可能代替传统语言的。

看看不同观点吧:

●华南理工大学讲师谢老师认为,网络有语简洁,生动形象,是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汉语的发展和丰富,学生借此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对于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有利的话,是可以使用的。老师和家长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正确地引导和规范,让孩子明白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适用的不同环境,并文明用语,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走错路,还会让孩子们学习到语言发展的规律。

●某网络专家认为,网络文化的盛行当然离不开“语言”,包括网络文章、网络聊天……而网络文化追求的正是简单、快乐,至于传统,在网络文化之前很难有立足之地。两人聊天,无论打的是什么字什么意思,你看懂就好;两人聊天,我说话是不是颠三倒四,你听得懂就好,这都是网络文化所能理解的。因此,他认为,网络语言存在有其合理性,只要有网络存在,任何人都必须学会接受。

●天河取某小学周老师说,“网络语言只是一种符语,并不具备语言特征,不能把他们当作一种语言,如果过多使用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我看到现在孩子们不仅在网络上使用,还用于日常对话,如果学校和家长不加以规范教育,我担心汉语的传统规范可能被颠覆和破坏。”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些专家认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网络语言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看不懂,影响了沟通,也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

在当前十分活跃的语言大环境中,存在着各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如报刊上的错别字随处可见,出版物“无错不成书”;广播电视等强势媒体中的误读、错读现象屡见不鲜;网络等新媒体中使用的新词语层出不穷、高科技带来的大量外来语让人无所适从。于是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重新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认为,对于传媒中普遍存在的不规范现象,不应一概而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工作者不得不分秒必争地抢新闻,因而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仔细推敲文字;广播电视更是需要进行更多的现场报道,从业人员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自然就会错误百出……

我记得2002年底,新华网召集版主和网友一起交流时我就提出了“有话好好说,使用网络语言对规范汉语交流有害无益”的观点,立即遭到网友的强烈反对,网友们的意见非常简单:如果在网络中禁止使用网络语言,在网上的交流就显得非常乏味,没有意思了。经过这两年参与较为广泛的网络交流,我自己虽然在交流中坚持使用规范语言,但深深感觉到网络语言的存在是体现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征,这个现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网络语言在正常的生活中并不多见,主要在网络交流中使用,不同的网站的论坛也有不同个性的网络语言,QQ交流又体现了不同的网络语言特征。究其产生的原因并不复杂,文字输入的错误、外来语的影响以及谐音,便捷……因此在网络语言中,病句、数字、符号、汉英杂揉表达式成了网民们的习惯用法……

红网:不懂网络语言,就没资格批评http://news.QQ.com2006年09月19日00:24红网

一位在九龙坡区某小学教语文的林老师给记者看了篇作文,“昨晚,偶GG带着他滴GF到偶家来7饭,那个M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BT,实在是让偶粉寒,偶粉8稀饭她的话……”林老师感慨:“教了10多年语文,现在竟然看不懂学生的作文了。”(9月18日《重庆时报》)学生用网络语言写作,老师看不懂,老师应该和学生讲道理,告诉他们不适宜用网络语言写作文。但是,结果不是这样,往往是引起了对网络语言的大批判。这里有许多看法是糊涂的。网络语言真的那么十恶不赦?答案是否定的。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不错,中国传统的语言有丰富的内涵和美感,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都是要新陈代谢的。传统语言如果不发展,我们能和几千年前的人说一样的话吗?几千年中,传统语言有的发展了,有的保留了,还有的则消亡了。而网络语言的产生则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或者也正为传统语言注入了新鲜活力,带来生机。因此,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人力无法阻挡的。而其结果,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一些网络语言可能消亡,而不少的网络语言则成为人们正常使用的语言。现在,“粉丝”“PK”不是已经出现在正规的报纸的正规新闻中吗?难道你们心里很不安或难过吗?即使网络语言真的那么十恶不赦,我们的老师要教育学生不使用网络语言,也应该有一个前提:这就是自己也比较懂网络语言。自己一点都不懂,你就不知道网络语言是怎么回事,也就没有资格评论网络语言的是非功过;而你教育学生抵制网络语言,学生也不会服气。大学教师李燕杰碰到一位胸前挂着基督教十字架的青年小王,就冲着他胸前的十字架说:“你为什么要戴它呢?”小王劈头回一句:“你懂吗?”想不到李燕杰对《圣经》不但深知,就连冗长的“阿里路亚,阿门”的祈祷词也全能背出。李燕杰接着从自然美、社会美讲到艺术美,他对小王说:“你既不信、又不懂宗教教义,胸前挂个横躺死去的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这又美在哪里呢?”话音未落,小王一把揪下了十字架。可见,你要批评它,你首先得懂它。

中国中学校长:让汉语鼎其新而守其正2008-11-2014:13:44进入论坛

当今的网络语言,已经跨出网络的边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忧虑。但是,网络语言的红极一时,其实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网络语言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欢迎,首先在于它的人性化和便捷化。譬如,在网络聊天和BBS交流中,使用那些简洁的词汇就很省事,同时也显得新鲜有趣,能给人们带来一种阅读的快感。如果仅就网络语言自身来看,其中不乏它的新奇表达形式给学生带来的吸引力,对学生的情感宣泄和情感表达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些或许就是它存在并持续发

展的价值所在。有了这样的实用价值,青少年学生就有了兴趣,并且在价值和兴趣的双重驱动下,他们就会主动地去了解、学习和运用。这实际上也启迪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语言教学千万别刻板化、枯燥化,而是要还原语言的鲜活性、趣味性和便捷性。我们祖国的语言汉语是很美的,对其美的价值和魅力的感受,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逐渐体味到。作为语文工作者,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价值和魅力呢?有了对母语价值和魅力的亲身感受,才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有人建议学校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汉语生命的自然需求,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从对儿童的言语早期教育开始,到小学、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维系着他们言语学习活动的都是规定好了的具体目标。对母语的热爱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加以重视和实施教育,那么汉语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载体,就不会出现断层,从而能够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表现出一种文化自信和从容。语言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人对母语缺乏感同身受的体验,就会缺乏对文化的认同感。因为语言不单单是一种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母语教育对培养一个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具有重大意义。正如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所指出的:“汉语思想是汉语精华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现。古典的汉语思想无不充满诗意,语言的简洁明快、意蕴悠长,思想的辨证圆融、朴实无华,这是汉语思想的魅力所在。汉语思想是用母语思考祖国的现实与未来。汉语思想也是用最适合自己的语言思考世界的现实与未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是汉语思想对中国的意义。”

然而,眼下在语言运用上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少数大众传媒、网络、广告宣传、手机短信、流行文化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不断制造着文化垃圾。一些在高科技温床中孵化的垃圾文化,竟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基本原则。个别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没有道德感的内容,既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不可小视。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语言的载体作用举足轻重。在这方面,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自然责无旁贷,但全社会也应给予关注和重视,各方形成合力,通过提升青少年对汉语的文化认同,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语文能力。唯如是,才能使祖国的语言在时代变迁中鼎其新而守其正。

教育部官员:网络语言并非21世纪语言的发展方向http://news.QQ.com2007年01月12日10:05中国新闻网评论14条

中新网1月12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新生词汇”,在语言学界习惯叫做“新词语”,大量出现的新生词汇究竟对我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我们是否应立法对此予以规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表示,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是语言生活生机勃勃的表现,但并不认同“网络语言是21世纪语言的发展方向”的说法。

新词语大量涌现,是语言生活生机勃勃的表现

李宇明称“新词语”,也即“新生词汇”,用“层出不穷”或是“雨后春笋”来形容其产生速度之快、数量之多,毫不过分。促使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很多,最基本的原因有二:一是新事物、新观念的产生或引进,必须创造新词语(包括给老词语增加新意义),比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磁浮列车、理财规划师、超女、反恐、愿景”等等。二是改变已有词语的形式,最常见的是词语简缩,比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磁悬副简称“磁副。也有为适应不同领域、不同风格情趣而改变说法的,比如在网络的BBS(电子公告牌)上,用“笨三”表示“奔腾III”。这种情况,有时已经是“语言游戏”了。李宇明认为,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总体上说是语言充满活力的表现,是语言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生机勃勃的表现。有了这些新词语,我们才能自由表述新生活、新理念。新词语反映着社会发展,促进着社会进步,不应视为要采取措施来对付的麻烦,新词语的停产,意味着社会的停滞和思想的窒息,那倒是令人担忧、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的。当然,新词语有时看着不怎么顺眼,有时的确造得不合汉语习惯。这样的词语有些会影响语言交际,会破坏语言美感。但也不必太过忧虑。语言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机能,日日吐故纳新,一些不怎么好的词语,会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剔除,或是得到改良。

网络语言是21世纪语言的发展方向?

李宇明分析,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像网络新闻、评论等等,与一般使用的语言没有本质差异;第二类是计算机、网络信息领域的常用术语,如“鼠标、主机、U盘、BBS、博客、主页、木马病毒”等;第三类是网民即兴创造的一般人不用的特殊词语,或词语的特殊义项,如235(爱上我,数字谐音)、lj(垃圾,“垃圾”的声母)、果酱(过奖,谐音)、表酱紫(不要这样子,快读合音而成)、走召弓虽(超强,拆字而成)、拍砖头(跟帖,含提意见之意)等。

李宇明曾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的序言中说过“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正在造就新文化,不断酝酿新技术,陆续形成新产业”。强调了关注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不要被网络边缘化,不要被信息边缘化。大力倡导语言生活的和谐李宇明称,网民的增加,网络的发展,一定会带来网络语言的发展。当前国家还没有出台法规以规范网络语汇的打算。上海通过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新闻报道除需要外,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李宇明表示,近2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已经制定了数百件有关语言文字的法规,基本形成了覆盖中国语言生活方方面面的法规政策体系。这些法规政策,即使没有关于网络语汇的具体规定,也已经在法理等基本理念上蕴含了如何对待网络语汇的问题,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当前还没有出台法规以规范网络语汇的打算。语言的法规政策,首先规范的是政府的语言行为,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公共语言行为,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学校教育、广告招牌、地名路标、公共服务行业等等,并不干预个人和家庭的语言生活,只要这种生活不妨碍他人和社会。当然,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也可能污染语言。但与其提“保持语言的纯洁性”,不如大力倡导语言生活的和谐。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需要有语言使用的典范,需要有各种必要的语言规范。这些典范和规范形成语言使用的榜样和规矩,形成语言乐谱的主旋律。不同的语言,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语言,各安其位,各得其用,各展其长,配合主旋律奏出优美的语言乐章。(任胜利)

政府不应该出面限制网络语言的使用http://news.QQ.com2006年03月03日08:21中国青年报

“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然而,通过官方介入,行政干预网络语言传播的做法,尤其是新闻报道禁止使用若干网络语言的做法,笔者并不赞同。20世纪初叶的中国,也曾有这样一场类似通用汉语与网络语言之争的“论战”———这就是文言与白话之争。争论中,新文化运动急先锋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傅斯年的《文学革新申义》,鲁迅的《估“学衡”》、《答KS君》、《十四年的“读经”》,以及文言保守派的林琴南的《论古文之不当废》,章士钊的《评新文化运动》和《评新文学运动》,都以其严密的逻辑分析,渊博的文学功底,见证了这场文化大撞击的激烈和震荡。虽然,论战的结果使得文言文逐渐退出社会生活的舞台,然而林琴南、章士钊的文章依然具有可读性和历史参考性,文言文依旧是民族的瑰宝。网络语言的出现,经历了萌芽、发展到壮大的过程,其被国人接受的过程,反映了语言的市民化和草根民众争取话语自由的新趋势。国家颁布了民法和刑法等法规,对于语言侵权的行为自有制裁和惩戒,在这个议题上,政府可以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不是严厉的裁判和不合理规则的制定者。对于新生事物的合理与否,历史才是最好的见证者。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公布的《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首次列举了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排行榜,引起网友们的热议。虽然统计方法不同,结果就会有差异,但使用频率排行的准确性即便有争议,仍可作为一种参考。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看,这个排行榜,涉及了网络语言和字母词两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排行榜上出现了不少拉丁字母形式的词语,如MM、PS。从来源上看,多数是用汉语拼音字母缩写构成,如LZ(楼主)、BS(鄙视),少数来自英语,如ID(身份识别)、PS(PhotoShop)。这类词语可视为网络上比较常用的字母词。从网络语言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内早期上网者多为高校学生,有着年龄较轻、有英语背景的特点。互联网发展初期英语占有极大优势,网上信息以英语为主体,英语论坛、聊天室中的很多常用词都被汉语上网者借用过来,如BTW(顺便问一下)。由于在电脑上键入字母比汉字方便快捷,因此汉语网上冲浪者也受此影响大量使用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形式造词,如早期很常见的MM(美眉)、RT(如题)、BT(变态)之类。随着网民数量的增长、构成的变化,如今早期汉语网上冲浪者的特点已经淡化,这种用汉语拼音字母缩写产生的网络词语发展趋势已经有所减缓。 从汉语字母词的发展历程来看,汉语中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已零星出现含有西文字母的词语,如1898年再版的《光学揭要》的附文中就出现“X线”这个今天仍在使用的字母词,到新中国成立前,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字母词已经出现,如SOS、X、Y染色体、维生素词族的词语,改革开放后汉语字母词数量增长加快,深入日常生活,如这一时期出现的卡拉OK、T型台。1993年前后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快速发展,使汉语字母词的数量增长更快。互联网兴起前由汉语拼音构成的字母词数量很少,汉语字母词多数是来源于英语的字母词;到互联网兴起后,汉语拼音字母缩写产生的字母词数量激增,使来源于汉语拼音的字母词在汉语字母词中的构成比例有明显提高。

当然,由于网络语言非正式的特点,来源于汉语拼音的字母词与来源于英语的字母词相比,稳定性差、使用范围窄,多数只用于BBS、网上聊天室里,未来发展趋势不确定,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网络用语词典、字母词词典之外的词典一般都不收录这类字母词。这类字母词的发展趋势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自生自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渐失,逐渐被人遗忘;另一种是大家喜闻乐见,使用范围扩大,被大众接受,成为汉语词汇的稳定成员。由于从互联网兴起到今天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网络词语中的字母词会如何发展仍有待时间的检验,有待进一步观察。

网络热词激活沉寂的汉语楼主Posted:2008-11-1818:10:33http://bbs.gd163.cn/ShowPost.asp?ThreadID=79173

“我被雷倒了!”假如不是经常上网的人,突然遇到网络热词时,一定会像“网络文盲”(本人自撰词)一样发呆。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网络热词的诞生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类进行语言交流时,是由词语来表达的。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单纯词、合成词;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实词、虚词。并有一词多用的情况。自从上世纪初叶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古文进行革命后,汉语诞生了许多新的词语。但因为新中国的语文教材相对来说变革不大,所谓使用“规范的白话文”,所以汉语一直处于沉寂状态。而现在,网络的兴起,网民正用特殊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网络热词不断涌现。新生事物的兴起,总是有个被误解和被批评的阶段,有保守主义者就认为网络热词是一种“语言暴力”,破坏了汉语的美感。实际上,网络语言是在网络媒体广泛运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属于一种新文化现象,只不过我们思想守旧的人一时跟不上而已。这如同白话文兴起时,习惯了读古文的人一时激愤不已一样。客观上说,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提出了挑战。如果漠视这一现象,则是十分可悲的。语言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当今世界的发展速度超过人类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所以词语的不断变革应在情理之中。而且我个人认为,网络热词并非丑化了我们先人创造的文化,反而将已沉寂的汉语激话了,是一种丰富汉语词汇的积极表现。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

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

打酱油(2008年夏):原自广东电视台的某次采访中被采访人的回答“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回复。兰州烧饼(2008-5-20):一位网名叫“毒死狗熊”的百度吧友在魔兽世界贴吧发帖子问"LZSB"是什么意思,另一位百度吧友“shenqi41271”回复了四个字"兰州烧饼".成此典故,之后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新生词语。兰州烧饼,首字母为“LZSB”LZ可以引申为楼主。回复此词语后,表示对楼主的鄙视,对楼主智商的怀疑。但本词的语气较之“LZSB”稍轻。

单元作文